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Bonnie 小邦
    推荐

    把哲学和科学一起来讨论,确实耳目一新,很多硬核知识,有点门槛,但深入浅出,值得推荐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Blackheart
    推荐

    许志远说,在中国,陈嘉映是最配得上哲学家称号的人。第一次读他的书,感觉真的不一般。我知道很多人不会读这样的书感兴趣,甚至碰也不会碰一下。但是喜欢的人真的是喜欢,读完受益匪浅。 陈嘉映这本书在写什么呢?他首先回答了李约瑟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其实不仅仅是中国没有产生,很多国家也没有啊。科学诞生于希腊哲学,在古代的希腊注重思辨、数学,所以才孕育了后来的科学。 原来哲学是统治一切的,它要解释一切事物。后来诞生了科学,它是哲学的一部分。但是逐渐与哲学越走越远,成为独立的学科。科学继承了哲学的解释一切,而哲学从此只剩下了反思和概念。科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核心的学问,其他的学科都在效仿它,围着它转,数学化学生物不用说,历史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都想科学化。科学的要义就是数学化,通过数学化,逻辑推理可以走好远。 科学不同于我们的常识,这基本是两个东西。常识是我们的生活惯性,不具备真与错。但是科学不是这样的,科学是严谨的,正确的,它是真理。具备常识可以让我们活下去,活的方便,但是它不提供我们更多的知识,它不会让我们把握世界。但是科学可以创造新的知识,而且科学的野心是建立统一理论,解释一切。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郭峰
    推荐

    看了这么多哲学史,这本书真的是开了我的另一扇窗。陈嘉映写了一本“人类求知史”,在娓娓道来的同时,又对哲学的命运(或说思想的命运)提出追问。回顾一下陈嘉映的全书逻辑: 1、“人天生求理解”。哪怕理解是错误的,也要理解。人类解释世界的努力,前有巫术、神话,后有哲学、科学;前者称为感应时代,后者称为理知时代。 2、巫术是建立在感应思维之上,原始认知是万物有灵论的;作为一个开天辟地的完整故事,神话开始了对世界的统一解释。感应认知作为认知原型(三合一脑理论),不可能从人心中永远根除。 3、理论作为对世界的整体解释、作为宏大叙事,是神话的一种反对,也是一种延续。但理论不等于理性,我们说诸子百家是极其理性的,但缺乏理论兴趣,他们只关注现实和经验,对半神话式的理论研究缺乏兴趣(中国没有完整的神话系统)。这也是我们没有形成强大的哲学·科学(狭义上)传统的原因。 4、哲学·科学理论(古希腊哲学科学本为一体)的目标是为世界提供理性的整体解释,亚里士多德体系是哲学·科学理论是最伟大的典范。然而,这样的理论并不能掌握纯客观世界运行的机制,而这项任务恰恰是近代科学的目标。 5、近代科学继承了哲学·科学为世界提供统一理论的雄心,但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提供整体理论的方式。科学革命之后的哲学,逐渐丧失了哲学·科学的性质,从对世界的整体解释退回到概念考察的领域。今天的哲学早已不再是亚里士多德式的哲学,也不可能还是那样的哲学。那么,今天的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6、哲学是道理之学。哲学通过反思求取理解。于是,人们会说哲学家专尚空谈,并不能提供新知识。在这个意义上,哲学的确并不提供新知识。然而,明白道理也是知,也许是最重要的知。它使我们更加明白自己是怎样理解世界的,从而加深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蔡学超
    推荐

    哲学和科学来源于常识,是常识的升华和解释,哲学和科学又相伴相生,三者自成一体,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与飞跃。本书通俗易懂,很多观点新颖通透,是一本相当不错的科普类著作!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旷熙
    推荐

    本书是我在中文世界里面读到过的兼顾了思辨性和通俗性的极少的书之一。作者学问的渊博程度实在令人惊叹,加上之前看过的将近五个小时的《十三邀》访谈,让我对作者的其他著作更加地感兴趣了。 这本书的主题是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以及两者各自和常识的关系。与很多写哲学和科学的书籍有很大的不同,作者试图从宏观架构上去阐述哲学与科学的整体演变脉络,实际上也是哲学解释到科学解释的转变过程。 本书的前半段基本上是科学的发迹史,也就像作者在最后一章中总结的,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从哲学中不断裂变出新学科的过程。每一次的认知革命——包括欧几里得几何学、伽利略和牛顿的物理学、达尔文的进化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甚至催生了信息论和计算机科学的逻辑学,其实都是在革哲学的命。 本书的后半段是本书的精华所在,特别是第六、七、八章。作者作为哲学家的超强思辨性,和对概念的极致分辨,让我对很多原本模糊的概念有了更明晰的认知。很多的概念、常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思想的融合,一直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我们根本发现不了这些概念的演变路径,从而误以为自己掌握了概念的“本意”,却不料只是当下的意义。 科学自诞生起,就有了一个非常宏大的使命,而这个使命之前一直是哲学在担当。但与此同时,科学依然有无法回答和解释的问题,其中有一部分依然需要哲学去给出解释和答案。虽然,某种意义上来说,哲学不会增加狭义上的新知,哲学却为新知提供了一个审视的角度,这其实是更大范围意义上的知,也可能是更为重要的知。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阿白
    推荐

    科学成功地建立了关于物理世界的普适理论,但它并没有达到哲学—科学欲求的普遍理解,因为它把最重要的东西,心灵,留在了世界画面之外。科学是真理,但它不是全部真理,也不是首要的真理。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修不好的摩托
    推荐

    遇到好书往往写书评时就开始紧张。不写,好像对不起作者;写了,怕更对不起作者。 算了算了,先对不起了,以后有机会再来更对不起一次。[冷汗]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X
    推荐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让我对李约瑟难题有了新的认识。 “李约瑟难题”是一个学术界长期探讨的问题,它向我们发问: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相当高,很多发明创造动辄领先西方上百年甚至上千年;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这些对于文明和文化传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发明都是在中国先出现的。可为什么到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却停滞不前,反而是产生在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在我看来,主要是因为中国人思维的底层框架是阴阳五行学说。从天文到地理,从人文到政治,几乎所有思想都受到这套逻辑的影响。正是因为这套逻辑太自洽,太有解释力,反而瓦解了进一步的想象力空间。 反观西方,他们的底层思维框架是漏洞百出的形而上学。然而,正是因为这套逻辑不够自洽,解释力不足,反而促进了西方思想家的不断探索和自我颠覆。从而进一步引领了近代的科学革命。 当然,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近代中国的落后是不是也正预示着现代中国即将全方位反超?(如果真是这样,是否意味着我们老祖宗的阴阳五行思维框架并未落后?😂😂)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Owen
    推荐

    又一本刷新了自己世界观的书,理解力有限,断断续续咀嚼了十几个小时,有一种懵懵懂懂的触动感,有点无以言表的感觉,所以尝试把自己的感受总结了一下: 哲学告诉我,想真正理解和解释这个世界,要做到: 对经验要反思,比如:再来一次会如何做才能少犯错? 对概念要考察,比如:问自己是不是真的理解了? 科学告诉我,想有效预测和决策,要做到: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数学量化,重视反馈。 总结规律,构建闭环。 哲学和科学都告诉我,想更好的认知这个世界,要做到:理性思考。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Duncan
    推荐

    数学是物理的骨骼科学的语言,是具象世界看不见的手,掌控万物。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推荐

    常识是认知事物的“根”,科学发展是对于事物认知创造的“本”,哲学思考是对于事物认知起源的“源”。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推荐

    必须一字一句来读的书,貌似看不懂,却又觉得说得很对,稍微读懂了一章就觉得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odyssey
    推荐

    你可以说这个时代没有杰出的哲学家,但是如果你说这个时代没有杰出的思想,那就请看看这本书🐮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赵小驴_隅园
    推荐

    微信读书这个版本,值得修订,错字,重复的句段,最后一章甚至重复几百字。内容是好的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呆呆
    推荐

    通透。 每隔一段时间市面上就有新的技能被人以推崇,本身学习新技能是一件好事,但似乎大部分人都忘了学习对于自身的意义,只是纯粹为了追求而追求,没有反思自身应有的能力是否足以驾驭。 任何学识与技能背后的逻辑,才是应以探讨的。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