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共情:换位思考实现有效沟通

深度共情:换位思考实现有效沟通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深度共情:换位思考实现有效沟通
    Kevin Ho
    推荐

    我们之所以觉得系统很复杂,是因为系统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让整个系统具有了不可预知性。大格局者会排除系统中不确切感知,让立体几何变成平面变成直线变成点,一个点再多信息再多变化不过还是点的轨迹。

  • 深度共情:换位思考实现有效沟通
    安哲儿
    推荐

    阅读此书的因缘,是目前的自己一直在做减法,因此想看看此书的作者如何的说法。 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一个新词“智识宽带”。 有意思的让人豁然开朗,当人的智识带宽足够的开阔足够舒展,人才能更多的接纳东西,所以人要有意识筛选的清理过多的讯息,尤其是目前信息泛滥成灾的时代,更是如此。

  • 深度共情:换位思考实现有效沟通
    二毛
    推荐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曾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做减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破心中“贼”的过程。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物种一直处于物质匮乏的状态之中。获取更多、拥有更多,早已深深地印刻入人类基因之中。随着近几十年世界飞速的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多数人已不需要为吃穿发愁,更不需要囤积过量生活用品以备物质缺乏的情况,可是基因中在人类克服恶劣生存环境过程中形成的密码却没有适应时代巨大的变化,仍然以他既有的方式向我们发声:要占有更多资源,要争取更多利益,失去意味着不安全,失去意味着生存受到威胁……所以每当添置一件物品,我们会感受到成就感、安全感、满足感,每当看到从各种购物节囤积的各色商品我们会觉得又省钱了、又赚到了。用“贪婪”这个词来形容可能并不准确,但“获得安全感”我想无疑是其中最底层的因素。因此,做减法的过程实际就是与自己的基因惯性、自己的心中贼博弈的过程。 与想象中“失去”时痛苦万分的画面不同,当你真正清除掉那些堆积如山、不需要物品,将他们送到更需要他们的人的手中时,你会有种神清气爽、爱意充盈的感觉,感到整个人都更加轻松、有活力了。你不必花时间、精力去打理过剩的物品;你更加珍视仍然保留在你身边的物品,精心维护,物尽其用;将多余物品送给更需要他的人,施人玫瑰,手留余香……身边的物品不断被精简后,我们有了更多时间、空间从容的面对生活、感受生活、感受爱。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 深度共情:换位思考实现有效沟通
    Tina~快乐飞婷13580424085
    推荐

    读书,会让你的思考更多,而想法更少。 你想过没有:为什么马路越多越塞车?人们似乎习惯于任何事情都做“加法”,而厌恶损失、沉没成本思维则让我们拒绝去做“减法”。然而,在信息爆炸和越来越复杂的世界,更需要我们懂得做“减法”,更需要集中你的注意力和精力去解决问题。整体不是部分的机械相加,系统不是要素的不断强大。丰富世界(做加法)不见得就是好,而改造世界(做减法)就是在变好。做加法是本能的,而做减法才是智慧的。(《减法》)

  • 深度共情:换位思考实现有效沟通
    怡锦
    推荐

    今年到目前为止看过的最垃圾的一本书。想学会如何减法生活去看《断舍离》吧,别费时间看这本了。《断舍离》才是真正的从立体层面让人能知行合一通过实践学会减法生活的好书。这本书体验感太差了……。原以为看前面写那么多生物学背景的还以为作者会如何深度剖析,结果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即没从生物维度透彻分析,心理学的相关看起来也像大拼凑贴补丁。为了讲明白减法好而强行扯了一堆… 问题是给出的所谓的能拿去用的方法论也是垃圾… 看了后面有人书评一堆废话,我也这么觉得…

  • 深度共情:换位思考实现有效沟通
    K.o
    推荐

    你要做减法,你要做减法,你要做减法。剧终!按我的理解来讲,作者要表达的加法是横向生长,减法是为了纵向生长!减法是为了给“深度”让出空间;减法后,在某个方向上不断的做加法才是有意义的。减法并不等同减少。

  • 深度共情:换位思考实现有效沟通
    AAA-章伟²⁰²⁰
    推荐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就不得不去芜存菁,以节省资源。确实不宜一味做加法而是考虑在减法的基础上再做加法。 纵向上做减法,做事情才有深度,事情方可做到极致,再此基础上横向做加法才有意义。 适合与《噪音》一同服用效果更佳。

  • 深度共情:换位思考实现有效沟通
    元来
    推荐

    >> 我们为什么忽略了减法,以及如何寻求更多的减法。本书所关注的减法涵盖了结构、设计与创新,以及物理学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 我们要理解整个世界,却忽略了减法,以至专家将学习也称为“知识建构”。如果我们在错误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建构,就无异于试图去加固遭地震破坏的高速公路。 >> 减法是实现“少”的过程,但这与“少做事”是不同的。事实上,要实现“少”往往意味着做得更多或者想得更多。 >> 2500年前,老子说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 人们很容易把减少当成一种损失。缺乏对于“少”的直觉,或许是我们很难想到减法的一个原因吧。就像我们具有获取物品的本能一样,我们对于数量的本能当然是求“多”,而不是求“少”。 >> 人这一生的修行就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减法思维,不是要求我们简单地摒除冗余的信息,而是教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洞察真相,看得更透彻,活得更轻松。

  • 深度共情:换位思考实现有效沟通
    黄顺朋
    推荐

    信息不断增长,心智带宽有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归纳类比,求同存异删除细节,看到本质,这也是获得智慧,静中生慧,因为静是不受外物干扰的状态,没有沉余信息输入,客观反应事实,理解自然规律运行,其义自见

  • 深度共情:换位思考实现有效沟通
    安迪
    推荐

    Less is more,少就是多,这个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大家都知道这个口号,也认同“不能把生活搞得太复杂”这个观点,这本书的研究成果曾经荣登在《自然》杂志的封面上。 在科学界最有影响力的两本杂志,一个叫《科学》,一个叫《自然》。《自然》杂志封面文章的研究者,后来写了《减法》这本书。 为什么有的地方越修路,这个地方会越堵? 因为平常我们解决拥堵的办法就是修路,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地方修了路以后,反而比以前更堵了。还有一些城市,拆掉了几条道路以后,反而不堵了。这让我们普通人的大脑来想,想不出来。因为路明明多了,怎么还会堵车呢?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作者从科学的角度给出了解释,我们在后面会讲清楚这件事。 在开篇的时候,作者讲了两个案例。第一个案例发生在旧金山,这个地方我去过。旧金山靠着海,有一个叫作恩巴卡德罗的海滨。在二战以后,国家修了一条双层高速公路,通往那个海滨。但这个双层高速公路并不实用,而且因为有了它的遮挡,周围的环境也不会特别好看,居民的生活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大家就讨论公路应该怎么处理,是再把它往前延伸,还是拆掉它? 当时规划委有一位委员,是一位叫作苏·比尔曼的女士。她经过了深入的研究和测算,建议拆掉这条公路。但是拆掉这么一条双层公路,却遭到了大家强烈的反对。首先是上班族,认为这会影响他们通勤;其次是公路两边的商铺、汽车旅馆,认为这会影响他们的生意……大家闹得不亦乐乎,天天为这个事打官司、吵架。 经过了很多年的争吵之后,政府终于把这条公路拆了。但大家没想到,公路拆掉以后就恢复成了一个公园,海滨变成了一个生态化的地方,游客来得更多了,而且根本没有耽误任何人上下班,同时周围商户和居民们的收入都得到了提高。所以,这是第一个以少为多的案例。 第二个案例更有意思。大家知道纳尔逊·曼德拉,他从监狱里出来,后来当了总统(南非前总统)。在一次演说中,他专门向一个叫作利奥·鲁滨逊的人致敬。各位知道利奥·鲁滨逊是谁吗?这是美国的一位黑人码头工人。纳尔逊·曼德拉说,如果没有利奥·鲁滨逊的努力,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就不会被取消。大家不明白为什么,那么这位利奥·鲁滨逊到底做了什么呢? 其实利奥·鲁滨逊只做了一件事。他作为一个黑人,特别反感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所以他只做了一件小事,就是在1984年的时候,他带领工友们拒绝搬运南非的货物下船。利奥·鲁滨逊和工友们不搬货物,就产生了连锁反应,导致其他各个港口都开始拒绝搬运南非的货物。 接下来,那些在南非投资的厂商就不敢投资了,因为货物都不能下船。所以欧洲、美国的资本逐渐从南非撤出,导致南非整个种族隔离政策的崩溃。 那利奥·鲁滨逊做了什么增加性的动作呢?没有,他只是做了一个减法,只是说我不做这件事,从而导致这么艰难的斗争——连纳尔逊·曼德拉都为此坐了27年牢,他做了这么长时间的斗争,还无法实现的目标,最终竟然能在南非实现。所以,纳尔逊·曼德拉要感谢这位码头搬运工的领袖。 这两个案例放在前边,让我们知道了减法的力量。所以作者在前言里就问大家:“你如果想知道加法对我们的生活有多大的影响,就问自己一件事:你是不是变得越来越忙碌了?”我们每个人扪心自问一下,你会发现事情好像变得越来越多。因为我们习惯用加法来解决问题,而用加法解决问题的结果,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所以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矛盾变得越来越多。 因此,这本书的核心就是让我们认识到减法的力量。作者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是什么内容呢?他通过长期的实验和科学的观测发现,人们更多地重视加法、更少地使用减法是一个惯例,他用实验证明了这件事情。对于科学,我们不能口说无凭,不能随便拿嘴说说。 作者是怎么做的呢?首先这个启发,来自作者陪他3岁的儿子搭积木。搭积木的过程中,作者发现有一座桥搭斜了,一边矮一边高。那应该怎么办呢?如果桥没搭平,大人们的习惯就是在矮的这边加一格,桥就平了。但是他发现,3岁的儿子没有加这一格,而是把高的这边拆掉了一格,桥也平了。所以作者说,这会不会是一个区别,会不会是小孩子跟大人不同的区别? 于是他拿着这套搭了一半的玩具,到课堂上找了很多学生来搭,作者在旁边慢慢观察这些人的行为。他逐渐发现,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增加一块。因为我们的习惯就是增加一块,大家想都不想,增加一块积木就平了,只有极少部分的人会减掉一块。 作者说,积木这是一回事,我们换一个材料再试试。然后他拿了一个乐章,跑去找音乐学院的学生,让他们修改一下乐章,看看怎么让这首歌变得更好听。结论是,绝大部分的人增加音符,少部分的人会减少音符。 然后作者又拿了一篇文章给很多人看。他选了各种各样的人,年龄、层次都不同,让大家来改一下这篇文章,思考怎样才能改得更好。结果70%以上的人选择增加文字,只有20%以下的人选择减少文字。作者还用了很多方式来测试,基本都是3倍的差距,也就是想到增加东西的人数,是想到减少东西的人数的3倍。 还有一个最具科学性的实验,就是“栅格实验”。在一块板子上,有很多大小不同的格子,这边有一些格子做成的图形,那边有一些格子做成的图形,然后实验者就会问:“怎样让两边的图形对称起来?”这是不是很简单?让图形对称起来的方法,就是把缺少的部分填上,或者把多了的部分去掉,这两种方式都能实现对称。 但实际上,只有20%的人选择了减少格子来实现对称。其实题目没规定应该是什么图形,只要两边对称就好了,但只有20%的人想到减少格子,80%的人还是选择增加格子,这就很奇怪了。 那人们这么选择的可能性是什么呢?做科学,我们讲究“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所以作者做了一个可能性的预判,他说:“我们选择加法,或许是因为我们更喜欢自己制作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宜家效应’。”就像大家从宜家买回来的家具,很少有人投诉质量不好。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你自己装的。其实家具质量有可能很一般,但是你组装好以后,就会觉得我投入了心血,这个柜子就不一样了。 “选择加法,或许是因为删减东西就意味着要承认之前添加的属于沉没成本。”如果你要把家里的东西扔掉,心里会很难受。因为这意味着你买错了,而承认自己买错东西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明明已经很糟糕了,但你可能还在不断地为它付出更多成本——这叫沉没成本。 “或许是因为我们相信:如果某个事物存在,那必定有它存在的理由;或许是因为失去比收获更令人不安。当然,摒弃错误理论,拆除一条碍眼的高速公路,废除种族隔离政策,也没有失去什么,但正如我们将在后面读到的那样,人们很容易把减少当作一种损失。” 我们天生把减少当作一种损失,那怎样才能增加我们在生活中做减法的可能性?这个作者给出了三条建议: 第一个方法,叫作“更深入地思考”。那些在高速公路边上抗议说“不要拆,不要拆”的人,他没有像专家一样去做深入地思考。他只是觉得我已经习惯这条路了,现在拆掉,没有了,我应该怎么办?所以大家有没有发现,小区里每次闹矛盾,都是因为有一些人不想变化。有时候只是换一个保安公司,有时候只是换一个园艺公司,只是换一个清洁公司,业主们就不同意。为什么呢?因为他并没有深入地思考,他是本能地觉得我不想要变化。这是第一个方面,所以我们要深入地思考。 第二个方法,叫作“有意识地想到减法”。你今天听了这本书以后,以后再处理问题,比如公司的问题、家庭的问题、工作的问题,想想看,能不能用一下减法。这是第二个方法。 第三个方法,叫作“在改变上投入更多的心智带宽”,“心智带宽”这个词是我最大的收获。什么叫心智带宽?日本人曾经做过一个搞笑节目,特别好玩。据说一个人在打电话的时候,你在他手里塞什么东西,他都会接着。比如说,我在这儿打电话,有人过来给我递一杯咖啡,我就拿了,说声谢谢,这很正常。但日本人就很搞笑,别人先给一个人送一杯咖啡,他要了,过一会儿看到他还在打电话,又牵了条狗交到他手里,他也接了,接了以后他继续打电话,一会儿突然发现怎么有条狗在手里?特别好玩。你在网上可以看到这个视频,这种心智的容量就叫作“心智带宽”。 所以大家知道,为什么我们在开车的时候绝对不能打电话吗?好多人觉得我打电话也照样能看路,没影响,不要紧。但打电话很容易出事,原因就是打电话会占据你头脑中的心智带宽。心智带宽变窄了以后,你开车的反应速度立刻就会下降,这个是非常明显的。所以打电话千万不要开车,开车不要打电话。 所以,当我们在改变上投入更多的心智带宽,意味着我们不是凭着惯性在做决策,我们不是一拍脑袋说“招人,招人”,说“再加一个流程”。就像公司里一旦出问题,老板们首先想的是把问题写到规则里去,所以公司的规则越加越多,加到最后,能干的人都走掉了。因为我们做事不过脑子,我们的心智带宽太窄了,老板整天想着怎么还债,所以他没工夫想这事到底应该怎么做,所以心智带宽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这一章,叫“加法本能”,就是让我们回到原始社会,理解人类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加法。因为人和其他动物一样,有一个展示自身能力的本性。女同志喜欢背一个特别贵的包,是为了展示自身能力;男孩开一辆很贵的车,也是为了展示自身能力。 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有一种鸟叫园丁鸟,特别好玩。在求偶期间,雄性的园丁鸟就会搭一个特别夸张、特别漂亮的房子,如果有一排雄性的鸟,就会搭一排房子,都搭在一个地方,然后雌性的鸟就会过来看,一个房子一个房子地参观。参观完了以后,雌鸟看哪个房子搭得最好,它就跟那只雄性的鸟交配。这就是它们求偶的过程。 最好笑的是什么呢?雄鸟和雌鸟交配完了以后,没有一只鸟会住在搭好的房子里。意思就是雄性园丁鸟搭了那么奢华的房子,它们并不住,这只是为了给雌性的鸟看,看完以后它们俩结婚了,然后搬去雌鸟简陋的窝里住,而豪华的窝根本不住,这就是本性。 人们还有一个本性,叫作“获取物品的本能”。因为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人们的生存条件非常糟糕,上午能吃到东西,但下午未必有饭吃,所以人们一有东西就囤起来,尽量地往家里放。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家庭里有一个很大的矛盾,就是儿媳妇跟婆婆之间关于废旧物品如何处理的矛盾。老人家最喜欢囤东西,觉得什么东西都可能有用,瓶子用到一半,也觉得可能有用,所以家里变成垃圾堆了。这是人类原始的本能——获取物品的本能。 最后一个本能,就是人们感受多少的能力。很奇怪,一个小孩子没有学过任何加法,但是你给他两堆糖,他就能够知道哪个多,哪个少,这就叫作感受(相对)数量的本能。而且人们对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的感知还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说,我给你80个糖豆,然后我再拿走30个,这是第一种方案。第二种方案是我给你20个糖豆,我再给你30个。你选哪种方案?绝大部分的人都会选第二个,都会选20加30,讨厌80减30。虽然这两个方案的答案都是50,跟庄子讲的“朝三暮四”的故事是一个道理,但这不是用来嘲笑故事里的猴子,而是从科学的角度讲,让我们知道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带给人们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大家还知道,原始人从旧石器时代来到新石器时代,中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飞跃,就是石器的使用。砸碎了这个石头,石器才能形成锋利的刃,而这个砸碎石头的过程就是减少的过程。你得从石头中剥去一部分,才能有一个边,才能变成一把石刀。所以,给我们人类带来真正进步的,是当年的减少。 米开朗琪罗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别人问他为什么把雕塑雕得那么厉害,米开朗琪罗说:“天使就在石头里,我只是去除掉了多余的部分。”在我们外行人来看,雕塑是增加;在米开朗琪罗看来,是减少,就是把没用的部分拿掉。 但是在人类历史上,加法定义了文明。比如说,咱们一说到文明,就会想到罗马斗兽场、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土耳其的哥贝克力石阵……这些东西都是在不断地增加。所以增加给我们带来了文明的基调,让我们觉得只有增加东西,才能够显示出这个地方文明的力量。这给我们的内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所以也导致了人类的本性依赖增加,而忽略了减少。 另外,人们解决问题的方式跟加法也息息相关。人不仅仅看细节,人还要看“场”。大家知道“场”这个词是很有意思的,什么叫“场”呢?人与周围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叫作“场”。而处理问题的时候,人们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就是看你的“场依存性”高还是低。什么叫“场依存性”?也就是你解决一个问题是更多地看细节,还是更多地看宏观,这就叫场依存性。更多看宏观的人,场依存度高;更多地看细节的人,场依存度低。 给大家举一个心理学的例子。这儿有一幅图,这幅图里有非常杂乱的格子,看不清。然后,作者要求被实验的对象快速地在格子里找出一个八边形。各位,八边形可不容易找,这是菱形,这才是六边形,像螺母一样,八边形比它还要多两个边。我当时就找了半天,说没有八边形。 图片 然后作者说,如果你发现这个八边形所花的时间很长,你的场依存性就大。你越关注图中的所有线条,也就是那个场,就越难找到八边形。反之,如果你很快找到了八边形,说明你对周围线条的关注度较小。 我听到这句话的提示以后,很快就找到了八边形。各位知道怎么找吗?就是你根本不用在现有图形里找,而是你找到一个边就开始捋,图形多奇怪都无所谓,只要找到八个边的,就是一个八边形。因为你忽略了周围那些场,忽略了周围那些线条对你的影响,说明你处理问题是一个场依存度低的人。这就是高和低的区别。 我们从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什么结论呢?“倾向独立性的人忽略减法,是因为他们专注于单个对象,不能在大的环境当中进行取舍。而倾向依存性的人忽视减法,是因为他们关注周围环境,而忽视了需要清除的对象。”也就是说,无论你是一个场依存度高的人,还是一个场依存度低的人,我们都普遍地倾向于忽略减法,这就是作者论文里最重要的科学发现。

  • 深度共情:换位思考实现有效沟通
    郑同学
    推荐

    人这一生的修行就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减法思维,不是要求我们简单地摒除冗余的信息,而是教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洞察真相,看得更透彻,活得更轻松。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