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内心的敏感和解:高敏感者减压的29个有效方法

与内心的敏感和解:高敏感者减压的29个有效方法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与内心的敏感和解:高敏感者减压的29个有效方法
    芥川渔
    推荐

    看到一半就明显感受到了作者“不追求体系化的思想构建”的写作风格了。这本书与其说是哲学散文集,不如说是作者的读书笔记。导言的几个例子都写得都趣味性与哲学性兼具,但是内容基本上就是历史上几位哲人的思想杂烩。看这本书的感受可以借用豆瓣上的一个书评表达:“就像一桌满汉全席,上面摆满了八大菜系。吃完以后我记不住各个菜系是什么味道,只记得我吃了满汉全席,上面摆满了八大菜系。” 书的第一部分<杀死满大人>讨论的内容与本书标题最为贴近。同情心等道德情感会随着空间和时间的拉长而变淡,无限扩展道德的潜在对象,既远离了主题又不现实。只有我们以道德上无可挑剔的方式对待自己身边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事。 当人们过度关注远方的灾难,有可能是因为他不愿意直视身边真正需要负起责任的情形。因为对远方的灾难表示怜悯的时候,他们不必负有行动的义务,但这种感情却让人自我感觉拥有作为文明人的美德感。就像布尔乔亚的虚伪姿态一样,“将整个世界本身看作是镜像,并在其中不断通过新事物来证明自己之美德” 。

  • 与内心的敏感和解:高敏感者减压的29个有效方法
    Lindsay Spring
    推荐

    为什么人们对乌克兰俄罗斯的战争那么关心甚至悲伤,对身边的人发生变故却幸灾乐祸? 那是因为这个“远程道德”根本不是道德!也就是你的同情心是假的,你装的! 本书观点犀利,一针见血,对人性的剖析简直不要太直接,篇幅短小,但是值得一读!本书我的感受如下: 1、人们是如何看待远处发生的不幸的? 如果一个人会对苦难产生同情,除非他们正在经历相同的事情!然而人们不光对遥远的苦难无动于衷,甚至他们身边的人发生灾难还会暗自幸灾乐祸!(可见人与人之间的悲观并不相通,这个世界上很少出现感同身受的情况,可见共情力也是一种难得可贵的能力) 人们不光是对遥远的苦难无动于衷,甚至对他们身边的悲剧也不闻不问! 2、人类的同情与大小远近有关系! 良知更多是源于凶手对惩罚与谴责的恐惧.而非他面对罪行本身时,所感到的毛骨悚然。 如果说同情取决于对象的远近、对象的大小,那么人们就需要拉平其间的差距,一般无二地对待最远、最小的对象和对待身边的人站在自然界的立场来看,谋杀不是犯罪。 3、为什么站在自然界的立场来看,谋杀不是犯罪? 将一切看作是自然过程的话,那么杀戮所带来的,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改变,这不是毁灭,而是以另一种存在方式的再生。 在人类、动物、植物这些由自然界平等地创造出的生灵之间,根本不存在差别!任何东西只要往哲学的角度一套一切都变得那么自然! 4、为什么我们只会发泄自己的同情情绪,却不采取任何并帮助措施? 面对战争很多人转发朋友圈,表达自己对远在他乡的人们表示同情,有时候同情心也变成炫耀的一种资本了,你没有同情心是要被孤立的,你没有同情心是要被排挤的,或者是你想借助这个假的同情心来获取一些关注罢了! 人的震惊是短暂的,它所引发的思索也是短暂的。人们将很快回到自己日常的工作和娱乐之中。现在信息是多么的丰富,上午这个事情下午这个事情,谁会记住一个战争呢?记住只是暂时占据你的大脑,并不会一直悬浮在你的脑海里! 5、人性不可能无谓延伸! 人性不可能无限延展,把远在天边的陌生人都囊括进去。人性,与其他的情感一样,在经历拓展与延伸的同时,也会逐渐淡去、褪色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把你整天的心思都花在同情别人身上,生活节凑越快人越忙,对不幸的同情就越少,因为就工作和吃饭上下班已经把你的注意力给分散掉了! 我感觉人类在看到灾难的同时,如果灾难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那么人类就会多多少少出现“脱敏”现象,从而失去对别人的同情!以至于最终并不是看到战争觉得很惊讶,而是看到和平很惊讶! 6、人性是让人绝望的东西! 远程道德起不了任何作用,因为它根本不是道德!有时候只是一种同情心的炫耀方式! 人性会让人绝望,让人们会对战争产生绝望 在战争中,许多原以为的文明人特有的高贵情怀被证明是不牢靠的,甚至根本是伪善! 人们总是倾向于高估自己,他们其实根本没有到达自以为的高度!(人类有时候的同情就像是个只会输出情绪的渣男,除了带来一丢丢的情绪价值,一点实用性都没有!想白嫖还像落个好名声,只会输出情绪价值的人是没有价值的,只有实际的好处落到了才算是有价值的情绪) 7、你的同情只是利益的驱使! 贪婪、欲求、追名逐利这些危险的欲望,但人们现在相信,它们能够通过正确的引导成为有益之物! 一方面是因为人类的同情本质上是对自己的自怜! 另一方面是因为同情者和被同情的对象没有利益牵扯! “当别人的幸福和不幸确实没有哪一方面依我们的行为而定时,当我们的利益完全同他们的利益无关,以致两者之间既无关系又无竞时我们并不总是认为,抑制我们对自身事务天生的或不合宜的挂虑,或者抑制我们对他人事务天生的或不合宜的冷漠之情,很有要。”只要人们相互之间不存在利益关系,那么他们对彼此所负有的责任,不过是一般性的同情而已。 8、卢梭和狄德罗是因为什么而让友谊破碎的? 对“人”的定义不一样! 人因什么东西而选择在一起很大可能也会因为什么东西而选择分开!特别是当这这个在一起的条件是你赖以生存的方式的时候! 两大哲学家是因为思想的碰撞而在一起,后因为观点的不同而分道扬镳! 卢梭与狄德罗在对“人”的认识上产生的分歧,是这场阴谋的起点。如果遵循狄德罗的论点,卢梭就成了人类之敌,他冒充自然人(自然人不曾受到沉思的扭曲,所有的理性斡旋都会在他这儿失效),从而回避理性给社会带来的平复作用。两种相互迥异的对“人”的认识在此对立起来:狄德罗的“人”为了树立或者保全人类的统一性而臣服于理性的作用;卢梭的“人”拒绝哲学这种造福人类的道具,遁入一种孤独的存在状态。两者水火不容。 友谊既可以和任何东西挂钩,也可以和任何东西不挂钩!这就看我们如何定义友谊和对待友谊!反正我是做不到和任何东西都不挂钩的! 本书评价:好评 理由:太犀利了,把人性说的毫无光辉!

  • 与内心的敏感和解:高敏感者减压的29个有效方法
    宁静致远
    推荐

    文明高低,道德高低,还是物质决定意识,教化可以快慢,文化的力量存焉,波浪式发展,螺旋式上升。共同体意识很重要,真正的慈悲很重要。

  • 与内心的敏感和解:高敏感者减压的29个有效方法
    王徽
    推荐

    汉宁·里德对18世纪后欧洲社会的道德信念进行认真思考。“如果仅凭意念就能杀死一个远在北京的满大人,并成为富翁,你会怎么做呢?”对这个满大人故事的思考让欧洲思想家如狄德罗、卢梭、亚当·斯密等人建立起欧洲道德思想谱系,也形成了道德的有效范围。但是,随着人们行动范围急剧拓展,人类道德心的边界是否能同步扩宽、与商业社会的飞速膨胀同步呢?进入新世纪,世界不断变小,世界日愈透明,普世已不确定,共同体极其难成形。巴尔扎克说,“文明的车子像毗湿奴偶像的神车一样,被一颗较不易碾碎的心稍挡一下,立刻将之压碎,又继续滚滚向前。”道德心边界找不到了,同情无处安放。

  • 与内心的敏感和解:高敏感者减压的29个有效方法
    赵祥亦
    推荐

    有很多存在都是由过去传到现在,然后让人接触后认识的,此类会让人从始点去考虑,并以此为主,不进行改变的持续下去,将不适合现在,未来的使用,人需要创业可以在原有的传统之上,或者推翻创造出新的产物,而非固执己见,只会不断落后,无法提高。 从二十世纪,改革后工厂的变化来说正是如此,原因在于设备老化,落后,可人的思想落后,坚持用过去地位方式去进行,无法提高产生,最终走向破产的结果。 从说以史为鉴,很多事物的破灭都有规律可寻,需要人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不改变,不创新,那么就不会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提升,需要人接触新的思想,并敢于实验,才有可能有志者事竟成,而非空有志向,却在行为上止步,或者思想上并去变化,都会影响事情的推动。 人对某件事物产生感觉后,感觉将会影响人,并对事物产生独特的感觉。举例来说,人被一件好事感化,这件事就会影响人心,从而使人做出相同相近的事,此为折射,相同的人被伤害后,人会去伤害他人,诸如此类。 这种折射可以做为行事的起点,如似人目睹一个人做一件事,从而产生着极大的兴趣,然后去进行。 这世间有很多事,其本身存在无对错之分,只是人用自身的立场,角度来事物分出对错,可以进行,或者不可以进行,此属于一种束缚,在全局之内用片面考虑问题,更为可怕的是人会往深处思考,此存在事情的合理性,但无绝对性。作为人只能已现实作为基础,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合理进行的。

  • 与内心的敏感和解:高敏感者减压的29个有效方法
    Mr.H
    推荐

    又一次哲学观光。”杀死满大人可以变成富翁你会怎么做?”和”捂着耳朵的哲学家”,都是有趣的点,哲学还是太烧脑了,先休息一下。

  • 与内心的敏感和解:高敏感者减压的29个有效方法
    宋涤非
    推荐

    中译本刚出的时候就看了电子版,前阵子找参考又去图书馆借了纸质的,一翻开就看到扉页上很可爱的话,之前看电子书的时候就没看到: “本书系纯粹理论探讨,于实际生活毫无指导意义” 。 非常喜欢这本书,同情心和道德的关系一直是我在思考的问题。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