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给女人的13堂幸福课

希拉里给女人的13堂幸福课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希拉里给女人的13堂幸福课
    光辉灿烂的宇宙
    推荐

    2月第1本 很棒,篇幅短小的随笔集,比较零碎闲散,其中许多观点值得深思。 比如社交方面,叔本华主张不和愚人交往,并且要意识到多数人都在道德或者智力上有所缺陷,正如去一个舞会,到达后发现大家都是跛子,那么和谁跳舞好呢?这话不免太过尖锐,但是也不得不承认确实揭露了一些残酷的真相。叔本华给出的结论是要习惯孤独这种人生常态,才华出众的人本身就难以被理解。 很多观点都让人读来眼前一亮,叔本华的总结能力非常好。现象大家都观察得到,却极少有人总结出来,叔本华能够用寥寥数笔讲清楚一些道理,令人有常有豁然开朗之感。 贺宇宙2022年2月2日

  • 希拉里给女人的13堂幸福课
    简瑟
    推荐

    意念与文字相通,同样能够达情言志。情绪及言语高效的流动性,需思虑再三述出。叔本华的书中告知了 诸多劝诫与人性需要觉察性…精神与智慧相融,与之共情 共鸣 同频。人心善念与恶念间制约平衡,即便活出本我的独特又会如何…

  • 希拉里给女人的13堂幸福课
    深诚
    推荐

    读的最慢的一本书,大概是因为足够感兴趣。所以刻意时刻在放慢阅读的速度,来和叔本华大爷一起悲观而又积极的去思考我们的丰富世界去了吧!感谢这位最具有西方哲学思想的大爷带给我的人生启发![偷笑][偷笑] 一.人生总论 @人生的福分 亚里士多德 来自外界的福分 来自心灵的福分 来自肉体的福分 叔本华 人的自身(人格品行) 人的所有(所有占有) 人的地位(权利声望) @人生是一场旅行 为一生做计划是最严重最愚蠢的。 全力以赴希望获得的东西,往往在得到的时候,发现已经不适合我们。 快乐的两大仇敌是痛苦和烦闷。 二.处己之道 1.定义自己的使命,快乐,角色和这个世界的一般关系。 2.人生不是享受,而是克服困难,把人生当做一场闯关游戏。 3.自我与外在感官,自我领悟由外在产生。 4.两种不幸用悲观主义探索不幸的本质属性,用积极思考改变悲观的本质。 5.明智的人都是避免痛苦而不是一味追寻欢乐。贪婪不是远大理想,远大理想本身就是一种贪婪。 6.不畏将来,不念过往,活在当下。 7.学会自我反思自我革命,由内而外循序渐进。 8.独处才能遇见正真的自己,喜爱孤独才是喜爱真正的自由。人生因为孤独而丰盛。 9.客观的寻找到独特自我的真个性,不要因为他人的不理解和非客观的论道去改变。保持加强属于自己的真性情! 10.伟大的心灵注定是孤独的,人生因孤独而丰盛! 11.不以自己对事物的评判标准,来否定他人。不以他人对事物的评判来寻求改变。学会以一个客观事物评判的具体分析,判断主观与他观的评判标准融合贯通。不以自身优势看待对方短板,不以过高看期待他人的道义和智力。 12.嫉妒是人的天性,过好安稳的一生需要隐忍和低调。 13.想象做不了判断,思考事物不要选择感性的夜晚,而要选择理性的清晨。可以理性看待问题,但是不能让理性看待的问题根源,让感性的想象挑起来了憎恶的坏情绪。使坏情绪打翻了问题根源的是非与对错。 14.以人生当中失去人和物的悲观远见,在由远见悲观当中清醒其实全部都暂未失去。在由远见悲观当中对懊恼对这失去的人和物的美好里走向现实的人和物当中。就会对身边人和物都能以平常之心对待,那么内心就会敞亮和洒脱。 15.所有影响我们情绪的事物来临时,先把自己感性思维忍耐一下,把理性思维放在前面,这样就可以有逻辑有思维去整理去破解,并且毫无任何的情绪波动,不为其恼。而且感到游戏的快乐! 16.事物不影响人,是我们对事物的想法影响我们。 17.不要把正真属于你的世界,过多的陪伴他们的生活,留下些时间多陪陪内心的自己。 18.珍惜无聊和烦闷的时间,如果你因为无聊和烦闷去消遣时间,那么时间也会在无聊和烦闷当中消遣你! 19.修炼内心世界,获得本质幸福。你的幸福与他人无关,与你外在感官无关,正真意义上的幸福泉源是你的内心! 20.“知性的乐趣”。感性愈为充分,乐趣就愈大。两种生命—自身的生命和睿智的生命,大多数人以第一种生命为毕生目标,自身的生命是为后者的开头。 21.认清自己的价值何在,包容让人委屈的谣言和侮辱中伤。我的人生与你何干! 22.人们到头来真正能了解和欣赏的东西,总是合乎自己的性格和气质 23.“名声躲开追求它的人,却去追求躲开它的人。”。 24.如果我们的存在是否具有价值需要依靠别人来评定,我们的生命就是可悲的。 24.放眼前途,容忍异己。 三.处人之道 1.自己活也让别人活。 2.对于同一个人,我们很难同时又崇敬他又热爱他。 3.跟人相处想要取得优势,唯一的方法是让对方看到,我们不依赖他。人格健全独立才能平等尊重。 4.性格是无从改变的。人们所有的行为都源于内心的原则,因而情景相同时总是会做同样的事,不会有所改变。 5.性格是两种极端,好的和坏的。在相同一空间内好的极端有可能变化成坏的极端,而坏的极端有可能也能变化成好的。所以我们不需要改变坏的或者好的性格极端,我们只需要做的是认清相同空间的情形,运用坏的极端或者好的极端。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的很多,他包括经验,经历,阅历,时间,知识,认知本质等等,难吗?确实难。什么样的性格造就什么样的人生,也就是到最后成就什么样的命运。命运是无形和未知的,性格的极端确实显而易见的,从最初到最后是好是坏,一路上暴露无遗!清楚了解在何种空间暴露出来的哪种极端有利,哪种极端有害,是我们一生都需要不断积累和学习的。只有在一次次的暴露中认清自己性格的极端,明白自己的人生命运。了解和明白才能认识无形的命运,把握不确定的人生! 6.与人相处要懂得在不同的环境里隐藏自己的锋芒,表现简单淡然。人要是真正具有才智,不会想到需要大肆显露自己具有它:他知道自己厚实的底蕴,很是满足。 7.锋芒毕露讲究场合,考虑利弊。才智隐藏表现低调同样讲究场合,考虑利弊。该锋芒毕露之时应当有傲视群雄一力激起千层浪的豪迈志气,该才智隐藏时应当虚怀若谷大智若愚随性简单!两者不冲突并且需要将两者在各自合适的环境里权衡利弊优缺将它发挥到淋漓尽致。 8.真纯的友谊必须基本上对于另一人的祸福具有强烈的同情心,其同情的性质是完全超然的,没有利害冲突。 9.你的不幸在你以为是真正朋友的心里也许未能感到不幸,甚至还有那么一点喜感。正真意义上的朋友对于你的不幸肯定是真诚的同情。这样的话对于自我本位就有相对的敌对。这是人类的天性,所以真正的朋友比爱情大概是同等难求吧! 10.真纯的友谊必须基本上对于另一人的祸福具有强烈的同情心,其同情的性质是完全超然的,没有利害冲突。 11.智者不愿意与愚人为伍,愚人更是一百倍的不喜欢跟智者见面。 12.我们信任别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我们本身的纯然懒惰、自私和虚荣心。 13.决不可辩驳任何人的见解,因为他相信的所有荒唐事物,你就是高寿如彭祖,也不可能一件件纠正他。人们言谈中有错误,也须避免改正,不管你的动机如何纯正。因为这很容易得罪人,而改变他人,纵然有其可能,也是极为困难的。如果你无意中听到他人的荒谬言谈而感到恼怒,你应该假想自己在听喜剧中的两个小丑对话。这个方法屡试不爽。 14.沉默之树结出和平的果实。秘密只需要自己保守,无需多言。与说话相比,沉默更显智慧。少说多听不是没有道理的!在所想和所言之间,划出一道鸿沟。 15.“不轻易爱人,也不轻易恨人”是处世智慧的一半;“不轻易说话,也不轻易听信别人的话”,是另一半。 16.不管命运如何降临我们身上,不可太高兴,也不可过分悲伤。一方面是由于一切事物都充满变化,我们的运气随时都会变动;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判定事情对自己是好是坏之时,我们易于受到欺骗。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好好坏坏,每一秒都在不断微微变化。好的一面来临以平常心对待,坏的来临泰然处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 四.命运与世道 1.这个世界不属于我,我也不属于这个世界。我们都未曾拥有过这个世间的一切! 2.世界上只有三大力量:精明、实力、命运。 3.财富好比海水:你喝得愈多,你愈口渴。名声也是一样。 4.人生如棋,棋如人生。一关一关的过就是了。 5.“适于彼者未必适于己”反过来“适于己者未必适于彼者” 6.在顺境中,想到不幸;在情投意合时,想到敌对;在天气晴和时,想到密云满布;在热爱中,想到恨;在信任的时刻,想象他人的不义,懊悔自己那么相信人家。同样地,自己在逆境中,要保持欣喜时光所有的轻快感——这真是处世智慧的不竭资源! 7.明智之人不仅不会被表面的稳定所欺骗,而且能预测变动所发生的路线。 8.我们必须有钢铁般的性格,具有经得起命运打击的甲胄,以及跟他人抗衡以取得进展的武器。 9.不向妖魔退让,而是更大胆地面对它。 五.阶段人生 1“把每一天都当作独特的一生看待。”我们要尽可能地把每一天过得称心满意,它是我们实际上拥有的唯一时间。 2.一个人的智慧和道德品质都从他自己天性深处发展而来,而非外来影响的结果。 3.未来幸福是在梦想中诞生,由空想构成的,这种幸福的幻影在我们眼前浮动。我们寻求它的实体,徒劳无功。 4.几乎每一个人的性格都似乎特别适合人生的某一阶段,他到达这一阶段就是登峰造极。 5.生命愈接近一切知觉停止的终点,就会变得愈是缺乏知觉,时间本身的进程似乎在增加速度。 6.在年轻时,事物的外表最能吸引我们;年老时,思索是我们心智的主要特质。因此,青春期是喜爱诗歌的时代,老年就偏好哲学。 7.年轻也好老了也罢,终其一生我们都活在各自的偏执里。都是片面的偏执! 8.人生像一出喜剧,开场是真正的演员,以后由穿着他们衣服的机械人继续到最后收场。 9.只有生命快要终了之际,我们才会真正认清和了解真实的自己——我们一生所依从的目标和方向,尤其是我们跟其他人和全世界所建立的那些关系。 10.年轻受热情支配,热情给予我们大量的痛苦,而只有少许的欢乐;年老,热情降温,让人休息,心情偏向深思熟虑,理智获得自由而占上风。由于理智超出痛苦的范围,只要理智挂帅,我们就会觉得快乐。我们都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体,只是在人生阶段不同,各自占比也不同。这两者占比不同从而影响我们的苦与乐否! 11.有道是万物皆虚空,有道是苦海最无穷,有道是人生得意须尽欢,难得心从容。 12.人生无论怎么加工粉饰,不管用什么精品装配,佩戴珠宝,我们的周身仍然还是那样——此生如果具有真正价值,仅止于不受痛苦的侵扰,不再享有多少欢乐,更别说炫耀摆场面了。

  • 希拉里给女人的13堂幸福课
    Angni
    推荐

    人总是善于自救。 迷茫焦虑时,这次我选择看哲学,我还是渴求书给我答案。 看书让我觉得不作为也没什么,曾经想追求的东西,让我觉得不追求也可以,看书让我丧失了斗志。 这究竟是好还是不好? 想起李诞说过,他年轻时就不该看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书,他还是觉得应该上个更好的学校。可是,那样就没有现在的李诞了。 我变得佛系,人在年轻时看得开不是好事,有冲劲、奋发向上或许更好。 可是我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变化,我觉得有些东西没有那么重要了,既然如此,为什么我还是如此纠结? 我还是如此矛盾。

  • 希拉里给女人的13堂幸福课
    萱妈
    推荐

    对于年轻时就悲观的我来说叔本华无疑是我一直推崇的。他的观点基本符合我的人生轨迹(前半生),我也相信后半段也与之观点差之毫厘。人生很苦,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悲观的人生其实是无奈但睿智的,可以把悲苦的人生色彩化,丰富一下热爱一下知足一下美化一下。

  • 希拉里给女人的13堂幸福课
    雯光清飔
    推荐

    叔的思想要多读,去年读了,今年读了,明年还是要读。叔以一个平和的姿态慰藉了我的当下,还给我的前路铺了几盏小灯,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哲学的慰藉”。

  • 希拉里给女人的13堂幸福课
    静谧那片海
    推荐

    不知不觉,慢悠悠的居然真的耐心读完了 。到了末尾我才真的明白了为什么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 “年轻人天真地想象,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多得是,只待我们去找寻;年长者沉浸在《旧约·传道书》的真理中,对他而言,所有的事物都是虚妄的——他知道,不管外表多么好看,坚果是中空的。”  幻想给予生命以妩媚,并激励它有所作为。或许纵然知道来去空空,我们仍然愿意挥洒热情,承受痛苦,愿意积极的走完这一生,自然的由虚妄走向现实,由激情走向平静。

  • 希拉里给女人的13堂幸福课
    Sisiwaka
    推荐

    叔本华的哲学是入世的、实用的哲学,处处透露着他对人性的精准洞察,和对世上绝大多数庸人的「刻薄」和「讽刺」。美中不足是此书涉猎面太广,每一个观点没有深刻的解构分析下去。相对之下,更喜欢《人生的智慧》。

  • 希拉里给女人的13堂幸福课
    felix
    推荐

    虽然人生是苦的,短暂的,最后的结局或者说宿命是无法逆转的,但还是要向死而生,好好活着,努力赚钱,快乐每一天

  • 希拉里给女人的13堂幸福课
    杨绪堂
    推荐

    多读叔本华大师思哲类的文章,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校正人生及人生的每个阶段。

  • 希拉里给女人的13堂幸福课
    M
    推荐

    如果有人问我哪一本书可以教我们看清生命追求的虚实并提前给予帮助和启发,我认为这一本就是。

  • 希拉里给女人的13堂幸福课
    未展芭蕉
    推荐

    我想说写作者与读者本像两块互不相干的石头,阅读像石头互相摩擦而生的火花,读者的领悟力有多强,擦出的火花就有多强!

  • 希拉里给女人的13堂幸福课
    江海寄余生
    推荐

    最近很爱读叔本华 决定明年用年假至少完成两次独自旅行 独处是一个人最大的自由 对于那些只有在热闹人群中才能感到放心的人来说 找不到自我的真正价值所在 要依靠别人才能使自己感受到存在 和人相处 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在社会生活 不免要对规则进行种种妥协 只有独处时才是最真实自由的自我

  • 希拉里给女人的13堂幸福课
    F.'
    推荐

    这本书是期末月时候看的,现在才来写点评应该也不算晚。 当初论文选题一直无法确定到底是写尼采还是叔本华,老师上课先讲的是叔本华,而且讲的比较详细,所以我印象也比较深,想着就写叔本华吧,(但是我最后写了尼采,嘻嘻)看了一些知网论文后又找了他的书来看,最感兴趣的还是这本《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毕竟它的书名就很吸引人,看完后更是直呼值得。 从开始到结尾,我感受最深的一个词就是:孤独。作者强调了孤独对个人修养的磨炼,处己之道、自省、适度平衡、与自己相处、独处的好处……一个人在独处时候的样子才是他真实的样子,学会独处,学会享受孤独,学会忍受热闹后的凄凉,学会一个人默默成长,才更有可能成功,毕竟事物没有绝对,不能说你做到了这些就一定能成功,只能说你比没能做到这些的人多了万分之一的机会罢了。 也许是因为我正处在一个书中所描述到的状态,就更容易产生共鸣。初入大学,确实与之前的生活有许多不同。由于加入了一个初中的资助组织,活动比较多,大多数都是校外的,虽然过程中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也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但是多了过后就会发现这种活动结束之后,回到学校就会有一种一个人的落差感,甚至有的时候会因为一些小事轻易变得emo,接着影响到做其他事情的态度。假期的时候查询好多科目的考试成绩,并不是很理想,便开始反思自己这一学期都干了些什么,似乎真的没有平衡好学业与活动的关系,最关键是自己到大学之后态度上的松懈,对待学习真的没有之前那种精益求精的劲儿了。 反思自己的问题,假期尝试改变,制定新的计划,希望下学期的自己别再让自己失望。

  • 希拉里给女人的13堂幸福课
    pan le
    推荐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叔本华的专著,以前读过一些片段和句子,有些哲理也从别的书籍或文章里领教过,但不知前因后果,也就读后即忘。 这本书读得很认真,七万多字读了九个多小时,并非深奥难懂,相反,其中的绝大多数观点、理论、思辨,都很直白和深入浅出,没有古典哲学书籍中那些晦涩的理论和绕口的长句,但在其中却能找到很多共鸣,也有很多引发思考并引起心鼓颤动的观点。 读后照常总结,将读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偶得记录如下,不是读书笔记,仅仅是读书心得体会: 一、看待世界的方式决定了世界本身的模样,看待人和事也是一样。从心理学或哲学的角度,态度决定状态。而从科学的角度,量子力学也可以佐证这一观点,观测者的观测会改变观测对象的量子状态。故,世界、事物、人的模样或状态,从本质上,取决于你向其投注的态度、方式和情绪。 二、对待生命最尊重的态度,就是善待今天,珍爱今天。把握好当下的情绪,而不是让过往的情绪来挤占、替换、掩埋现在的情绪!过往的悲苦已经造成疼痛,过往的快乐也已随风而散。让此刻处于此刻的位置,而不是让过往的痛或将来的虑淹没此刻。 三、想象,特别是联想,在艺术创作和科学创造中是密匙,但对人生而言,却是泥潭和沼泽。想象如同烈酒,让人上瘾沉迷,明知醒后难受,却依然无法自拔。 四、爱一样东西或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意识到有一天你终将会失去它。欢喜和悲忧、喜乐与哀怒,其实都是一种感受。感知,或者说你对事物的看法,才是决定性的,而非事物本身。 五、绝大部分时候,人际交往是无趣的、愚昧的,而独处却是轻松的、充盈的。 六、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不迷失于点滴的快乐之中,不沉溺于偶然的痛苦之中,用过去完成时让快乐和痛苦都停留在其发生的那个时点上,然后用现在进行时去体验新的情绪,追逐新的乐趣。 七、很多情况下,痛苦和悲愤是呈线状,会连接人生的每个阶段,而快乐和幸福却是呈点状的,在人生这张大网上,偶尔点缀着灰色、黑色的空间,犹如星星之于夜空。正是因为这些点,这些不起眼的点,让人生有了亮色,让夜空有了意义。天越黑,越能凸显星星的美丽和价值。 八、那些让你痛苦和不安的事物,要像拦路的石头一样推开它,如果实在太重太大无法推开,那就绕开它。 九、让过去成为过去,未来也永远不会来,只有今天、现在和当下,以及此时此刻的心情,才是价值的全部,才是人生的全部意义。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