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进化论

女神进化论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女神进化论
    陶先生
    推荐

    我从来没有认真的了解过存在主义,我的存在主义思想是从加缪那里得来一点荒缪的思想外加从叔本华那里得来的虚无主义思想。但是我却不知廉耻的号称我是一个存在主义者,比起集体,更看重个人的生活。或许是时代的限制,我们这个国家需要更多的存在主义,因为自由被限制,个体被忽视,因此我们更需要它。         至于胡赛儿,他的现象学让我眼前一亮,以前总在追求做每件事的意义,想要看见每件事的本质,最后陷入虚无主义中,难以抽身,胡赛儿给我了一个新的方向,脱离现有的思想,只查看事物本身。海德格尔新的方向的存在主义,关于人的灵魂是林中空地,给了我一个相像的空间,当阳光照射在空地上,是否代表着我们人类的灵魂走向上帝。海德格尔的那种无道德论的哲学也是一种新的尝试。他在人应该不断的思考,在一个静谧的环境中,让自己陷入了一个脱离于人的环境,从而哲学开始转向,走向神秘主义。说到萨特,他争议者,也是一个不朽者,他有多放纵,就有多伟大。从对生活的自由到灵魂的自由,他一直在斗争。萨特讲哲学从抽象具体到人,开启了哲学的新方向,哲学是带有道德性的,人类离不开社会,哲学离不开人。萨特的存在主义是着重在我身上。波伏娃是一个伟大的社会学家和小说家,也是哲学家。她的思想和萨特相互碰撞,她的理念在当下的我们国家也是令人不可思议,开放式的伴侣关系,(注重灵魂而轻于性),终身不嫁与对星中产阶级生活的不屑都将她带入了反叛者的行列,人类的进步总是要不断打破再重建的过程。伟大的作品《第二性》可以称得上在一个领域的开山之作,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马克思的《资本论》。         毫无疑问,存在主义的产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因素和产物。只有我们处于迷茫状态,想要自由,想要知道我们的路怎么走,探寻生命的意义我们才走向存在主义。 下面内容由书友    “还值一个弥撒吗”的书评中截取,以便于更好的学习和交流。 人生是一个大型的存在主义咖啡馆。我们在这里独坐与沉思、阅读与写作、恋爱与失恋、相聚与分离。 一、哲学是什么? 哲学是什么?是纯粹的智识追求?还是廉价的自我帮助技巧的集合?哲学是生命本身——个人的生命,是个人的生命通过不断成长,过上完满之人那种负责任的生活。是以哲学的方式反思生命的无常,并相信自己会变得更加坚韧,更能超然于环境,并能更充分地做好准备,去面对悲痛、害怕、发怒、失望和焦虑。 只有在疑问与不适中,哲学才会出现。 动荡时期的人们,渴望从哲学中获得这种强大的、个人化的东西:一种锚定或格式塔之类的东西。存在的定义是选择、行动和自我肯定,存在主义哲学的价值,不是在于它提出的观点是对的或者错的,而是因为它们关注的是人生,因为它们挑战的是人类最重要的两个问题:我们是谁?和我们该怎么做? 二、当我们阅读存在主义我们在阅读什么 在这场哲学家的会饮盛宴中,我们阅读海德格尔黑森林风格托特瑙山的小屋和林中空地、以及他存在与时间中的向死而生;我们阅读“1.52米身高的瘦小的佛陀”萨特,和他勒阿弗尔的栗子树和龙虾以及论自由、我们阅读“忙碌的河狸”波伏娃论第二性荫蔽的压迫、克尔凯郭尔论焦虑、加缪论反叛、海德格尔论技术、“跳舞的哲学家”梅洛-庞蒂论认知科学……听他们讨论大问题,追问生活的意义,善与恶,信仰与理性,心与行而上学,真理与怀疑,自我与意识,自由与意志,道德与利己,正义与平等,美与真…… 三、那些关于存在主义的八卦 这本书里除了哲学也有八卦:在德国,马丁·海德格尔背弃他的导师埃德蒙德·胡塞尔,但后来,也同样被朋友和同事背弃。在法国,加布里埃尔·马塞尔攻击让-保罗·萨特,萨特与阿尔贝·加缪争吵,加缪与梅洛-庞蒂争吵,梅洛-庞蒂又与萨特争吵,匈牙利学者阿瑟·库斯勒则同所有人争吵,还在街上揍了加缪。 当德国和法国两个国家的哲学巨人萨特与海德格尔,最终在1953年见面时,却不欢而散,以至于此后两人提起对方时,永远都带着一股子嘲讽的口气。 四、那些人的风流云散 1959年6月23日,鲍里斯·维昂因心脏病发作去世,时年39岁。 1960年1月4日,阿尔贝·加缪在车祸中丧生,时年46岁。 1960年11月28日,理查德·赖特因心脏病发不治身亡,时年52岁。 1961年5月3日,梅洛-庞蒂,因突发心脏病去世,时年53岁。 1969年2月26日,卡尔·雅斯贝尔斯去世,享年86岁。 1975年12月4日,汉娜·阿伦特因心脏病发作去世,享年69岁。 1976年5月26日,海德格尔在耿耿于怀40余年后去世,享年86岁。 1980年4月14日,萨特去世。 1983年10月17日,雷蒙·阿隆心脏病发去世。 1986年4月14日,在萨特离开6年后的同一天,波伏娃离开了这个世界。 附录:书中关于存在主义者的定义 存在主义者关心的是个人(individual),是具体的人类存在(human existence)。 他们认为,人类存在不同于其他事物的存在(being)类型。其他实体是什么就是什么,但作为人,我在每一刻,都可以选择我想让自己成为的样子。 我是自由的,因此,我对我所做的每件事,都负有责任,这一令人眩晕的事实会导致一种焦虑,而这种焦虑与人类存在本身密不可分。 另一方面,我只有在境遇(situations)中才是自由的,这个境遇包括了我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也包括我被抛入的世界中那些物质、历史和社会变量。 尽管存在各种限制,我总是想要更多:我热忱地参与着各种个人计划(projects)。 因而,人类存在是模糊的:既被局限在边界之内,同时又超越了物质世界,令人兴奋。 一位从现象学角度来看待这一境况的存在主义者,不会提出简单的处理原则,而会专注于描述生活经验本身的样子。 通过充分地描述经验,他或她希望能理解这种存在,唤醒我们去过更真实的生活。

  • 女神进化论
    伯儀
    推荐

    原本以为是一本相对戏谑的书,读进去发现还是有着惊喜,将塞纳河畔与黄金时代(我国)相对照,物质的丰饶与困苦,对人的思想有着不同的影响——植根于大学之中的学者与成长于土地之上的作家,以各自不同的艺术表达为载体,去展示思维与个体的超越。如我在《存在主义》之中的感悟,哲学与文学的一体两面,不同的作者与受众之间的默契与共鸣。 所以阅读本书之时,同样有种阅读《人类群星闪耀时》的感触。 本书并没有太艰深的思想,能够理顺哲学家之间的关联、选择、继承以及对抗。为胡塞尔的妻子喝彩,为胡塞尔手稿的救援行动所震撼(甚至有种大片的既视感),同时也为海德格尔的选择遗憾,虽然在历史之后,他也陷入了自己的“黑森林”。 读萨特与波伏娃的故事,总想到萧红与萧军,想到汤唯所演绎的《黄金时代》。萨特与波伏娃作为情人,作为工作伙伴,对照萧红萧军的结局,自然已是圆满。 深感哲学家的思想也是植根于历史背景之中,思想无法脱离肉体的掌控,他人的“注视”既是哲学家的养分,又是哲学家的“牢笼”,海德格尔亦是、萨特亦是。思想的高洁总以物质的贫乏作为陪衬,之所以如此,常常因为物质为“欲望”的具象化,而思想的自由首先需要脱离欲望。 我个人认为此处是有一番道理,而思想的高洁若无他人的认可,便有孤芳自赏版的清绝,从而又落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下场。所以,思想会因为“终结”而得以永恒,因为稀缺性,因为“可能性”被死亡所扑灭,群体才会将“价值”判断悬置,认定思想的主人再无创造的可能,从而从主观走向客观,将思想与个体剥离。 这样思索,也可理解人性二三事,着实荒诞。 读加缪的故事,读其与萨特的分合。我应该是喜欢他的作品,死亡也是让人唏嘘。他的个人形象,我认为经历过困苦的人,大多心存悲悯。 买了港台版的《第二性》,欣喜于马尔库塞与他们相联系,也看到福柯与让·波德里亚的反对。我拥有他们的作品,作品的碎片开始拼接成“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的地图,同时让我有希望看到他们将通向何处。

  • 女神进化论
    推荐

    “我们对自由的许多不确定感,其实是我们对自身根本存在的不确定感。科学书籍和杂志用消息轰炸着我们,说我们是失控的:所谓有意识、有掌控能力的头脑,不过是一个假象,下面掩盖的是一堆不合理但在统计上可预测的反应,而我们就是这些反应的总和。他们说,当我们决定坐下,或伸手拿一杯水,或去投票,或选择在“电车难题”中救谁时,不是在真正地选择,而是在对倾向和联想做出反应,但这两者都不是理性和意志可以控制的。 读到这样的报道,你会觉得好像我们很享受这种想法,喜欢把自己视作一群失控的机械傀儡,只受自身生理习性和环境的影响。虽然口头上会说这让人不安,但实际上我们却可能从中获得一种确证——因为这样的想法替我们省了事儿,让我们不必再有那种伴随着认为我们是自由之人,要为自己所做之事负责而来的存在焦虑。萨特把这称作自欺。此外,最近的研究表明,那些被鼓动认为自己不自由的人,更容易做出不道德的事,而这又进一步表明,我们会把这种想法当作借口。”

  • 女神进化论
    孤山梅雨
    推荐

    作者对上世纪三十年代崛起的欧洲几个存在主义哲学家的生平与代表作,以及各自的哲学体系精髓,包括这些之间的关系渊源等,作了具有批判性和比较客观的描绘与评析。非常棒的一本书。本书尤其对胡赛尔和海德格尔哲学观的侧重点或区别,以及萨特加谬的存在主义理论的源头与个人发挥,作出了简约到位的论述与比较,让我第一次对难懂的胡赛尔与海德格尔哲学有了某种惊艳感,尤其是后者的存在与时间包含的时空大背景下的深刻性。 一直觉得胡赛尔的现象学与海德格尔的时间与存在很绕,突然间有点开窍兴奋之光芒。.... 私以为唐诗宋词或后现代诗歌创作都属于某种现象学写作。也许最好和最原创的艺术家都是一个天生的现象学家,他们可以撇开胡塞尔所谓的悬置判断而不受已有概念的干扰,或许就是哈罗德.布鲁姆 "影响的焦虑"?,而完全基于个人自我的感悟与经验来描述现象或某种现实经历。 在纯哲学成就上,个见以为海德格尔在大尺度时间流动中或历史框架下探讨存在者的存在(此在),比胡塞尔趋向内在意识的感知判断事物之存在,对存在研究的应用价值和哲学层面的高度而言,更恢弘大气和附加人性意义。但诸如加谬,波伏娃,梅隆.庞蒂,阿伦特,斯太因,列维那斯,雅思贝尔斯等人的思想体系与各有千秋的哲学理念,也因为各自不同方式的革命性写作和身体力行的实践,丰富了二十世纪的一个哲学流派演变及与之相关的哲学与文学景观。 (孤山梅雨 庚子孟秋)

  • 女神进化论
    Luffy
    推荐

    略失望,关于存在主义几个代表人物的生平经历和八卦太多,作者恨不得每个人物都来一两段绯闻,学术方面的内容反而处于次要地位。存在主义起源于胡塞尔的现象学,核心还是自由的问题,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会成为怎样的人,存在主义的界限是模糊的,无论是海德格尔、萨特还是加缪,这些代表人物尽管思想不一甚至针锋相对,但都有一种焦虑,这种焦虑与存在本身密不可分。书中三分之一都是注释,内容乏善可陈,退一步说,要想了解其中任何一个人物的思想,这点容量都远远不够,还是需要去啃原著。

  • 女神进化论
    镜子里的Megrita
    推荐

    第一次听说"存在主义"是多年前读过《鼠疫》之后,被加缪的文字所震动,读完《局外人》,彻底被折服。由此初识这个概念,也由此知道了萨特。 再一次关注"存在主义"是看许知远对陈嘉映的访谈,说到自己在"上山下乡时代"被海德格尔的理论点燃追求理性的内心光芒。 这一次是女儿告诉我,她在读《存在主义咖啡馆》的英文版。对于哲学小白,这的确是一本启蒙书、入门书。 因为自己从未接触过哲学著作,所以阅读的过程非常缓慢而艰难。但也的确让我思考,对"哲学"这个概念也稍微开了点窍。 以前在马哲课上,老师说的第一句话常常是"哲学是世界观,是方法论",而我一直一头雾水。存在主义的演进过程和不同学派,让我明白,哲学是人类看待世界的方式,它其实与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或者说技术)息息相关。随着文明的发展不断变化,科学的不断进步,研究方法的不断微观化,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哲学派别的学术之争也往往是哲学家们的世界观的差别。比如,同为"存在主义"哲学,海德格尔的哲学是形而上的,高高在上,完全理性,脱离"人"的复杂性,而最终陷入神秘主义。而童年遭受霸凌的萨特则把哲学与人生紧紧相连,投入全部热情,认识和改变世界,采用暴力也在所不惜。童年成长环境完全不同的梅洛庞蒂则把伦理加入其中,认识和看待世界也温和得多。 不能免俗地,萨特和波伏娃的关系也让我很好奇。读完本书只能慨叹人生难得像他们这样的知己——对自己哲学理论身体力行,绝不妥协。这远远超越了爱情和婚姻,是真正惺惺相惜的灵魂伴侣。甚至在经历天人两隔的痛苦时,这种信念也没有动摇。最触动我的是波伏娃在萨特去世时说的那番话,大意是:虽然萨特的离去令我非常痛苦,但我们是无神论者,不会相信有来世。我和他经历过的已经足够美好。这大概是存在主义者最完美的爱情宣言。

  • 女神进化论
    心有所属之与主相恋
    推荐

    2021年11月16日 星期二 祝福早安 天气多云 气温13℃《存在主义咖啡馆》 每当我找不到 存在的意义 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 夜空中最亮的星 指引我前行 ——《夜空中最亮的星》 如何才能找到存在的意义? 当夜空没有星星✨ 的时候 有谁可以照亮你人生的路 有信仰的人是有光明的人 【诗 119:105】 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 【Psm 119:105】 Your word is a lamp to my feet and a light for my path. 【诗篇 119】 还有你,我知道;还有你的话,在灰蒙之处,作我前面的灯。我还怕吗?…… 119:105 夜间在丛林中行走,我们需要的是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树根绊倒或掉进坑里。我们的一生,也会通过罪恶的黑森林,圣经就是我们前面引路的亮光,它将暗中的树根和坑洼显示出来。学习圣经可以帮我们清楚地看见道路,使我们的脚踏在正确的路上。 来自《读圣经》 http://readbible.cn 今天清晨,来到操场散步,面对着宇宙苍穹,真的使人开始思考存在的意义。昨天傍晚吃完晚饭,来操场散步,看见了彩虹,但那只是转瞬即逝的彩虹,也引起了我的思考,究竟什么是永恒呢?我存在真的有意义吗?或许读读存在主义的书,也不一定可以知道我们存活的意义,但读圣经一定能找到答案,找到我们被造的意义,荣耀神,永远以他为乐。 每个人的存在都不是偶然 每个人的存在都富有意义 每个人都需要去找到使命 好使这短暂的人生不虚度 摘录 在波伏娃的圈子里,有一位思想家也和她一样,认为人类境况具有模糊性,这个人就是她的老朋友莫里斯·梅洛-庞蒂。想当年,在两人还都只有十九岁的时候,这位总是倾向于看到事物不同面向的朋友,曾让她恼火不已,因为她自己是个喜欢迅速做决断的人。但自那以后,他们俩都有了改变。波伏娃虽然还固执己见,但已经对矛盾性和复杂性更加适应。而梅洛-庞蒂则在战争期间,让自己习惯了那种与他的本性背道而驰的不妥协态度。比如,他曾采纳过一种教条式的亲苏联立场,并且在战后又坚持了几年,才骤然放弃。每当思考把他带往一个新方向时,他便经常会这样改变自己的观点。不过在骨子里,他始终都是一名现象学家,一直在致力于尽可能严密、精确地把经验描述出来,再加上他尝试的方式也非常有趣,所以很值得本书专门拿出(短短)一章来讲他。 早年时期的他,我们已经见过了,当时他正在享受快乐的童年。那之后,他走了学术的老路子,没有像波伏娃和萨特那样,成为媒体红人。没有摄影师或美国粉丝在左岸追赶他,也没有记者盘问他的性生活——其实挺可惜的,要是他们深究一下,本可以挖出一些很有趣的故事。相反,他悄无声息地让自己变成了他们所有人中最具革命性的思想家,这一点从他出版于1945年的杰作《知觉现象学》中便可窥知一二。他在现代哲学中一直是一位有影响力的人物,在相关领域如认知心理学中亦是如此。他眼中的人类生活,最好地总结在了《知觉现象学》末尾这段简洁的话里:   我是一个心理的和历史的结构。我随着存在得到了一种存在方式,一种风格。我的所有行动和我的所有思想与这种结构有关,甚至一个哲学家的思想也只不过是一种解释他对世界的把握的方式,他之所是。不过,我是自由的,但并非不考虑或排除这些动机,而是以动机为手段。因为这种有意义的生活,这种我之所是的自然和历史的确定意义,不限制我进入世界,反而是我与世界联系的手段。   这段话值得再读一遍。梅洛-庞蒂说,我们的存在中那些限制我们的方面,同样也让我们与世界产生了联系,给予了我们行动和感知的机会。它们使我们成为我们之所是。萨特也承认这种交易的必要性,但认为接受起来很痛苦。他身上的一切都渴望摆脱束缚,摆脱阻碍、限制和黏滞的东西。海德格尔同样认识到了限制,但随后却在他对存在的神话性解释中寻找某种类似神性的东西。相反,梅洛-庞蒂则相当冷静地看到,只有通过与世界妥协,我们才能存在——而这可以接受。关键在于,不要与之抗争,或者夸大它的意义,而是要真正观察和理解这种妥协如何进行。 他自己的学术生涯,就是妥协艺术的一个研究个案,巧妙地在两个通常被认为互为敌手的学科——心理学和哲学——之间达到了平衡。梅洛-庞蒂致力于把它们融合在一起,是为了使二者都能受益。正因如此,他才在1938年的博士论文中讨论了行为心理学之后,在1945年却成了里昂大学的哲学教授,在1949年接替皮亚杰(Jean Piaget)就任索邦大学的心理学与教育学教授后,又在1952年成为法兰西学院哲学系的主任。通过这些角色的转换,他让他的心理学研究充满了强烈的哲学色彩,同时又把他的哲学建立在了心理学和神经学病例研究的基础之上,包括对脑损伤和其他创伤的影响的研究。他特别受到“格式塔理论”(gestalt theory)的影响,这个心理学派探索了经验如何作为一个整体而非分散的信息而被我们感知。 对于所有这一切,最让梅洛-庞蒂兴奋的不是有关痛苦和真实性的存在主义讨论,而是一系列更简单的问题——但实际上根本不简单。当我们一边听着周围的喧闹声,一边在咖啡馆里拿起一个杯子或者喝我们的鸡尾酒时,发生了什么?用钢笔写字或走过一扇门是什么意思?这些行为几乎不可能被充分描述或理解——但我们大多数人却轻轻松松、日复一日地做着。这才是存在的真正谜团。 * * * 在《知觉现象学》中,梅洛-庞蒂先提到了胡塞尔的概念——我们必须从自己对现象的体验来开始哲学思考——但接着又补充了显而易见的一点,那就是这种经验是通过我们敏感、移动、可感知的身体来让我们意识到的。即使想象某样眼前没有的东西,我们的头脑也会用颜色、形状、味道、气味、声音和触觉特质来构建这个想象的东西。在抽象思维中,我们同样会借用物质比喻或意象——比如,我们会说观点是有分量的,或 者说讨论是火热的。即使在最哲学的时候,我们其实也是感性的。 但是,梅洛-庞蒂也赞同胡塞尔和格式塔心理学家的观点,提醒说,我们很少能体验这些感觉经验的“原始状态”。遭遇现象时,我们会基于以往的经验和相遇的大概情况,产生一些用来理解它们的解释、含义和期望,因此,当现象被我们感知时,早已经过了这些解释、含义和期望的塑造。看到桌上有一团五颜六色的东西,我们会直接感知到那是一袋糖果,而不是一堆必须要经过破解和确认的角度、色彩和阴影。我们看到球场上跑来跑去的那些人,就是一支足球队。这就是我们被视错觉欺骗的原因:我们看到一个图形时,早已对它是什么形状有了一种预期,直到再仔细看时,才意识到我们上当了。这也是为什么在罗夏克墨迹测验中,当我们看到一张墨迹图时,会觉得那是张什么东西的图片,而非一个毫无意义的设计。 当然,这种解释和预期世界的技能,我们必须从小通过学习才能掌握。所以,梅洛-庞蒂才认为,儿童心理学对哲学而言至关重要。这是一个非凡的洞见。在他之前的哲学家里,除卢梭外,很少会有人把童年当回事儿;大部分哲学家谈论人类经验时,关注的都只是那些具有充分意识、理性和表达能力的成年人,就好像他们是直接从天上被扔到世界里来的一样——可能是被白鹳送来的吧。在波伏娃的《第二性》和萨特的传记作品中,童年也占了相当的比重;萨特在他关于福楼拜的书中写道:“我们所有人,都在不停谈论我们曾经是、现在也是的那个孩子。”但是,他那些严格限定在哲学上的论文,没有像梅洛-庞蒂那样,把童年置于优先位置。 在梅洛-庞蒂看来,如果我们不在一定程度上把自己看作大孩子,就无法理解我们的经验。我们被视错觉所骗,是因为我们以前学会了根据形状、对象和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物来看待世界。我们最初感受到的知觉,是随着我们最初开始主动地去观察、探索世界而发生的,并且现在也仍然与这些经验有关联。我们在学会认出一袋糖果的同时,也知道了把里面的东西吃下去的感觉有多美好。经过几年的生活后,看到糖果,突然想伸手去抓,期待地分泌出唾液,激动和被告知不行后的沮丧,噼里啪啦剥开糖纸时的快乐,糖果鲜亮的颜色,所有这一切都是构成整体经验的部分。当小时候的波伏娃想要“嚼碎开花的扁桃树,咬下夕阳的彩虹牛轧糖”时,是因为她正发育的头脑早已是一个食欲和经验的联觉旋涡。在所有感官的通力合作下,知觉会继续这种联觉。我们“看见”一块玻璃是易碎和光滑的,或者一条毛毯是柔软的。正如梅洛-庞蒂写的那样:“一只鸟儿刚从树枝上飞走后,我们从树枝的颤动中,看见了它的柔韧与弹性。” 与此同时,知觉与我们在世界中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触摸、抓拿事物和与之互动,是为了理解它们。为了发现布料的质地,我们熟练地在手指间揉搓它。就连我们的眼睛也在不停移动,很少只盯一眼就能看到东西。以及除非我们像萨特一样有一只眼睛失去了视力,我们还会通过立体视觉来判断距离远近。两只眼睛合作着校准角度——但这些计算,我们是“看”不见的。我们看见的是外面的对象:事物本身。我们很少停下来想到,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我们自己不断变换的目光和我们关注或接触事物的方式构成的。 我们的知觉也往往伴随着一种被称为“本体感受”(proprioception)的奇怪感觉——这种感觉可以告诉我们,我们的腿是否交叉,或者我们的头是否歪向一侧。我自己的身体和其他对象不同;它就是我。梅洛-庞蒂说,如果我拿着我的织物坐下,我可能得去找我的织针,但我不会去找我的双手和十指。如果我把胳膊放在桌子上,“我永远不会想到去说,它在烟灰缸旁边,就像烟灰缸在电话机旁边一样”。我们的本体感受是非常敏感和复杂的:   如果我站在我的写字台前,把双手依靠在写字台上,那么只有我的双手在用力,我的整个身体如同彗星的尾巴一样拖在我的双手后面。这并不是因为我不知道我的肩膀或腰部的位置;而是因为它们的位置包含在我双手的位置中,可以说,我的整个姿态表现在我的双手对桌子的支撑中。如果我站着,手中紧握烟斗,那么我的手的位置不是根据我的手与我的前臂、我的前臂与我的上臂、我的上臂与我的躯干、我的躯干与地面形成的角度所推断出来的。我完全知道我的烟斗在哪里,并由此知道我的手的位置、我的身体的位置。   本体感受也可以通过我的延伸物来进行。如果我开车,那我会形成一种感觉,知道它需要占多大空间,能通过多大的空当,不用每次都要下车量一下。我开始觉得这辆车好像成了我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台由轮子和踏板控制的外部机器。我的衣服或戴着的物品全都成为我:“不用任何精确的计算,女人就可以让她帽子上的羽毛和可能弄坏它的物体之间保持一个安全距离;她能感觉到羽毛的位置,正如我们可以感觉到我们手的位置一样。” 通常,我们把所有这些奇迹视作理所当然,但它们要是出了差池,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出普通经验是如何运作的。梅洛-庞蒂研读了这一领域的很多个案,尤其是在约翰·施奈德(Johann Schneider)身上所做的研究,这个人在脑部受损后,无法再感觉到四肢的位置,或者说,如果你把手放在他的手臂上,他感觉不到你碰他哪儿了。其他一些研究,则涉及了截肢者在肢体原来的位置上体验到的那种不舒服的“幻肢”感受——刺痛、疼痛,或者手臂或腿已经被截去后,仍然感觉它们还在。近来,通过运用其他感官的信息,这种感觉已经被魔法般地消除了:如果截肢者一边看着另一侧相应真肢的镜像,一边“移动”他或她的幻肢,有时会有助于消除幻肢的错觉。奥利弗·萨克斯——曾在《单腿站立》(A Leg to Stand On)中,描述了他在腿受伤之后的本体感受紊乱——曾试着用视频眼镜和假橡胶手臂这类简单的花招,创造出了他有第三只胳膊的感觉,甚或房间另一边的某件东西也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这些实验很有趣,但是腿部受伤可没那么有趣:让萨克斯庆幸的是,正常的本体感受回到他身上,他重新拥有了一具完整、正常的躯体。在被迫用一个在某种程度上只是抽象存在或者说笛卡儿式的“我”凑合之后,他感觉像重新找回了完整的自我。他这个梅洛-庞蒂式的涉身自我,才更像他自己。 在梅洛-庞蒂看来,这一切中的另一个因素,是我们的社会存在:没有他人的话,我们无法活得很好,或者没法好太久,我们对此尤为需要。这就使得关于他人真实性的唯我论猜测变得荒唐可笑起来;如果我们没有已经被他们塑造过的话,是永远不可能进行这种猜测的。笛卡儿本可以说(但他没有):“我思,故其他人存在。”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别人会跟我们一块儿玩,指明事物,说话,听,让我们习惯于读懂情绪和行为;我们就是这样才成了有能力、会反思、顺利融入整体的存在者。梅洛-庞蒂对婴儿模仿周围其他人的方式特别感兴趣。他写道,如果你嬉戏地假装咬一个15个月大婴儿的手指,婴儿的反应是自己也做出咬的动作,和你的动作一模一样。(他可能跟自己的孩子试过这个,他写《知觉现象学》的时候,他的孩子差不多就这么大。) 总的来说,梅洛-庞蒂认为,我们要想把人类经验搞清楚,就必须放弃哲学那个由来已久的习惯性起点,即孤立、封闭、固定的成人自我,隔绝于身体和世界,但接着又必须再次被联系到一起——在周围把这些因素一个个加回去,就跟给洋娃娃穿衣服一样。相反,在他看来,我们从子宫滑落到产道,再滑入一种对世界同样切近和彻底的沉浸中。只要我们活着,这种沉浸就会继续下去,虽然我们也可以培养出时不时在一定程度上逃避这种沉浸的技艺,比如在我们想要思考或做白日梦的时候。 在梅洛-庞蒂看来,意识永远都不会像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提出的那样,是一个与存在完全分离的“虚无”。他甚至也不同意海德格尔的观点,将其视作一块“林中空地”。为了描述他自己如何看待意识,梅洛-庞蒂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比喻:意识就像世界中的一处“折叠”(fold),就好像有人弄皱一块布,做了一个小巢或小洞。它这样保持一阵子后,最终会被展开并捋平。 我的意识自我是世界这块布上被临时折成的一个小袋子,这个想法中有一种诱惑甚至是情欲的东西。我仍然有我的隐私——我的逃避室。但我是世界这块布的一部分,只要我还在这里,就始终由它构成。 * * * “从那儿开始,阐述一种哲学观念。”梅洛-庞蒂在后来的笔记中匆匆写道——因为《知觉现象学》只是他研究的开始。他写了更多作品,包括一部未完成的著作,后来以《可见的与不可见的》(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为题出版。在这本书里,他再次使用了“折叠的布”这个意象,但他也尝试了一个新意象。 这个观念就是意识是一种“交叉(chiasm)的观念。Chiasm或chiasmus一词来自希腊字母chi,写为χ,意思就是交叉缠绕的形状。在生物学中,这个词指的是两条神经或韧带的交叉。在语言学中,它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把同样几个词顺序颠倒,来逆转句子的意思,比如肯尼迪总统说的那句话:“不要问你的国家可以为你做什么,要问你可以为你的国家做什么。”或者是梅·韦斯特(Mae West)的那句话:“不是我的生命中的男人们,是我的男人们中的生命。”这个交织的形象,让人想起了两只手抓着彼此,或者一根毛线来回编织的方式。用梅洛-庞蒂的话来说就是:“握持之物被握持着”(the hold is held)。 在他看来,这可以完美地解释意识与世界之间的联系。每个都钩住另一个,就好像是被纵横交错的针织链环连在了一起。于是,我可以看见世界上的事物,但我也可以被看见,因为我由世界本身的物质构成。当我用手触摸某物时,它也在触摸我的手。若非如此,我根本看不见也摸不着任何东西。我从来不是从外面某个安全的地方窥视这个世界,像猫往鱼缸里面看那样。我遇到各种事物,因为我对于他者而言是可被遇的。他写道:“就仿佛我们的视野形成于可见物的中心,或者说好像它和我们之间的关系,如同海和海岸线一样亲密。” 梅洛-庞蒂说,这种“可见性”在传统哲学中没有特定的说法,所以他用了“肉身”(flesh)这个词,但意思可不仅仅是某种物质形式。肉身是我们与世界共享的东西。“它是可见物缠绕在正看的身体上,是可触物缠绕在正触的身体上。”正因为我是肉身,所以我在观察事物的同时,可以走向并回应它们。正因如此,我才能“用眼睛跟随事物本身的活动和轮廓”。 到这些研究时,梅洛-庞蒂正把他描述经验的渴望,带往语言表意能力的外围极限。正如晚期的胡塞尔或海德格尔,抑或写福楼拜时的萨特,我们现在又见到了一位哲学家冒险离岸,跑出去很远,以至于我们几乎都跟不上他了。伊曼努尔·列维纳斯也将走向边缘,而最终会变得除了那些最耐心的追随者外,让所有人都一头雾水。 但到梅洛-庞蒂身上,他在神秘中跋涉得越远,反而越接近生活的基本要素,比如拿起一个玻璃杯喝水的行为,或者鸟儿飞走后颤动的树枝。这才是让他震惊的东西,而且在他看来,通过“解开”谜团来将其消除是不可能的。哲学家的任务,既不是将神秘化约至一套齐整的概念,也不是肃然起敬地凝视它,而是遵循现象学的第一命令:回到事物本身,去描述它们,努力“精确地去描述那些通常不会被描述的事物,以及有时候被认为是无法描述的事物”。这样的哲学,可被视为一种艺术形式——借此能做到梅洛-庞蒂认为塞尚通过描绘日常物品和场景而完成的事,即拿起世界,把它变成新的后,再放回去,而它除了已经被观察过之外,几乎毫无变化。在一篇优美的散文中,他这样谈论塞尚:“对于这位画家而言,情绪只可能有一种,那就是陌生感,抒情也只可能有一种,那就是对存在不断重生的抒情。”在另一篇文章中,他则谈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蒙田如何“将意识对自身的惊讶而非自我满足的理解,置于了人类存在的核心”。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话来说梅洛-庞蒂本人。 * * * 1952年,梅洛-庞蒂被任命为法兰西学院哲学系主任后,《震旦报》(L'aurore)的一位记者借这件事嘲笑了一番存在主义:“只是一种大脑跳布基伍基爵士舞的方式罢了。”这是在影射存在主义很受爵士乐酒吧那帮人的欢迎。巧的是,梅洛-庞蒂还真有跳布基伍基舞的天分。在左岸的那些思想家中,他既是学术上最卓有名望的人,也是其中最好的舞者:鲍里斯·维昂和朱丽叶·葛瑞科都曾赞扬过他的舞技。 梅洛-庞蒂的摇摆和旋转动作,一如他举止上的温文尔雅,与交际上的轻松自如。他喜欢好衣服,但不喜欢花哨;当时因高品质而备受推崇的英国西装,是他的最爱。他工作很努力,但每天都会到家附近圣日尔曼德佩大街上的咖啡馆待一会儿,经常跑去喝早咖啡——一般都有些晚,因为他不喜欢早起。 作为一个顾家的好男人,他的夜生活通常都在家里过,日常的家庭生活也和萨特或者波伏娃的完全不同。他唯一的宝贝女儿玛丽安·梅洛-庞蒂,深情地回忆了父亲在她小时候陪她玩闹、大笑或做鬼脸逗她的样子。不过,当一个哲学家的女儿,有时候挺不容易。

  • 女神进化论
    Dexter
    推荐

    很喜欢这本书,存在主义,让-保罗·萨特、波伏娃、加缪、海德格尔、胡塞尔、梅洛-庞蒂……历史、传记与哲学的融合与杂烩,充满了斗争、爱情、反抗与背叛的存在主义故事。 很喜欢作者的一段话“我尽力把我的白天和黑夜或多或少过得像存在主义者曾经在咖啡馆那样:阅读,写作,喝酒,恋爱与失恋,交朋友,谈论思想。我热爱这一切,并且认为人生会永远是一个大型的存在主义咖啡馆。” 萨特哲学创造的绝妙之处在于,他的确把现象学转化为了一种杏子鸡尾酒(及其侍者)的哲学,但同时,也是期望、倦怠、忧虑、兴奋的哲学,是山间的漫步,是对深爱之人的激情,是来自不喜欢之人的厌恶,是巴黎的花园,是勒阿弗尔深秋时的大海,是坐在塞得过满的坐垫上的感受,是女人躺下时乳房往身体里陷的样子,是拳击比赛、电影、爵士乐或者瞥见两个陌生人在路灯下见面时的那种刺激。 即使成年后,她还写道:“我想要嚼碎开花的扁桃树,咬下夕阳的彩虹牛轧糖。”1947年去纽约旅行时,她曾感到急切地想吃掉明亮地排列在夜空中的霓虹灯招牌。 “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诗是一种存在的方式。

  • 女神进化论
    予我舟悬酒
    推荐

    文风平易近人,脉络沿时间线也较为清晰。只是内容稍显博杂碎片,传记式记述偏多,削弱了一定的思想性。 存在主义真是一种极具诱惑力的哲学,而且让我觉得马哲不是唯一具有实践性的哲学。拿萨特的学说举例——人们自由选择,自为行动,并对他们的选择负责。存在主义不也是需要践行的吗?可能后者更偏向个人与自由。它是贵在始终如一的践行,让我想去抛开自己的虚无主义和犬儒倾向(此处为当代版意思)。我是站在了虚无的起点,但究竟怎么开始呢? 书没有书名惊艳,总体还是推荐。不过要想更系统更深入地认识存在主义,还是得读各位哲学家的原著。

  • 女神进化论
    林墨
    推荐

    你在凝视众人时,众人也在凝视你,你会有种把自己藏于众人里去的冲动,但是内心有个声音会阻止你,因为在这世上,你是独一无二的。审视自己,我们置身世外,努力进取,我们参与其中。跳出来了冷静,可会一无所获,融入进去,我们茫然,但是即便满身泥水,也痛苦快乐着。能力其实开始都是演的,后来就成真的了。       我能解释我们的相遇,可我没法解释为什么是你……

  • 女神进化论
    路易大叔
    推荐

    一本很棒的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入门读物,围绕着萨特和波伏娃这对中心人物,讲述了百年来存在主义哲学的前世今生、存在主义哲学家的缘起缘灭,即便我这样对哲学知之寥寥的读者阅读起来也不费力。本书并没有深入到哲学探讨当中,存在主义到底是萨特的杏子鸡尾酒,还是海德格尔的林中空地,抑或是梅洛-庞蒂的知觉世界,还需要更多的去穷根究底,本书有1/3强的内容是各种注释和参考,相信会打开一片星辰大海。

  • 女神进化论
    向鱼问水
    推荐

    这本书读起来有种可乐或糖果在舌头上跳舞的感觉,于是,立马把作者的《阅读蒙田》安排上。作为一个喜欢各种天马行空、稀奇古怪的大男孩,这本《存在主义咖啡馆》里的瓜又甜又有营养。 如果说海德格尔还有一种形而上学的矜持,那么围绕着萨特展开的存在主义就很好地处理了来自于形而上学的吊绳,于是,他们踏踏实实地落在人与生活的大地上,在这里自由地奔跑。从海德格尔到萨特再到梅洛·庞蒂,我看到是一种越来越浓厚的“儒学气息”,是孔子说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亦是北宋五子口口相传的“孔颜乐处”。这本书中对存在主义的定义亦有此味道: 「——存在主义者关心的是个人,是具体的人类存在。 ——他们认为,人类存在不同于其他事物的存在类型。其他实体是什么就是什么,但作为人,我在每一刻,都可以选择我想让自己成为的样子。我是自由的—— ——因此,我对我所做的每件事,都负有责任,这一令人眩晕的事实会导致 ——一种焦虑,而这种焦虑与人类存在本身密不可分。 ——但另一方面,我只有在境遇中才是自由的,这个境遇包括了我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也包括我被抛入的世界中那些物质、历史和社会变量。 ——尽管存在各种限制,我总是想要更多:我热忱地参与着各种个人计划。 ——因而,人类存在是模糊的:既被局限在边界之内,同时又超越了物质世界,令人兴奋。 ——一位从现象学角度来看待这一境况的存在主义者,不会提出简单的处理原则,而会专注于描述生活经验本身的样子。 ——通过充分地描述经验,他或她希望能理解这种存在,唤醒我们去过更真实的生活。」 然而,儒家走到穷途末路时,仁义道德的缝隙里已写满了吃人二字。存在主义的黄昏亦是癫狂,披头士、摇滚爵士、毒品、乱性、自由等交织在一起的后存在主义文化到底给西方世界勾勒了一条怎样的去路?面对传统,东方西方都在迷茫困惑。 说起来,20世纪20年代,面对一战后满目疮痍的世界,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卡西尔、本雅明都做出了各自的回答,出版了他们最重要的作品。20世纪40年代,萨特、波伏瓦、梅洛庞蒂、加缪等也出版了他们最重要的作品,也是面对战争后支离破碎的世界。 到了21世纪20年代的今天,虽然没有战争,但我们也没有属于我们时代的伟大思想家啊,然而迷茫的心灵多不胜数。等到本世纪40年代,中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又将以怎样的局面落幕?在阅读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尼采、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萨特、波伏瓦、梅洛庞蒂等,马克思或维特根斯坦等时,一直盘旋在我心中的都是末法时代的人类如何自度问题。 这本书的生活细节特别紧凑,这很存在主义,也很符合书名《存在主义咖啡馆》带来的那种真实感与活泼感。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觉得作者是一个很喜欢跟人喋喋不休安利这安利那的人,所以,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好像是在自己的兴趣里打开了一扇扇窗户,“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大概就是读完这本书的感觉。 在这本书里,海德格尔「的思想总是充满了黑森林的形象,森林里斑驳的光穿过树叶,照在敞开的小径与林中的空地上。他会给他的书起《林中路》(Holzwege)和《路标》(Wegmarken)这样的名字,书页间回荡着锤子的声响与乡村平和的钟鸣,回荡着乡民的手工艺和体力劳作的分量与感觉。就连——或者说尤其——在他最精妙的后期著作中,海德格尔也喜欢把自己想成一个谦卑的斯瓦比亚农民,在他的著作中又是劈又是砍。」 莎拉·贝克韦尔对海德格尔思想中的诗与技术的理解真是说到了我的心窝子里,从这个角度来看,海德格尔跟本雅明相似。 某种程度上,我甚至把莎拉这本书当作是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注脚。 这是第一个让我惊喜的地方。 第二个让我惊喜的地方是莎拉笔下的波伏瓦,她写到: 「对波伏娃来说,现实生活的甜美从来都不是威胁:她永远不会厌倦。小时候,她就想要享用她所见的一切事物。她贪婪地盯着糖果店的橱窗——“蜜饯闪烁的光亮,果冻模糊的光泽,酸甜水果硬糖万花筒般缤纷的色泽——绿的、红的、橙的、紫的——我觊觎它们的色泽,不亚于觊觎它们承诺给我的欢愉”。她希望整个宇宙都可以食用,就像汉泽尔与格蕾太尔(Hansel and Gretel)从姜饼屋吃起那样,把宇宙都吃掉。即使成年后,她还写道:“我想要嚼碎开花的扁桃树,咬下夕阳的彩虹牛轧糖。”1947年去纽约旅行时,她曾感到急切地想吃掉明亮地排列在夜空中的霓虹灯招牌。 她的嗜好还延伸到了搜集各种物品,包括许多礼物和旅行纪念品。1955年,当她终于从旅店房间搬到一间像样的公寓时,公寓里很快堆满了“危地马拉的夹克和裙子,墨西哥的衬衫……撒哈拉的鸵鸟蛋,各类手鼓,一些萨特从海地带回来的鼓,他在波拿巴大街买的玻璃剑和威尼斯镜子,他双手的塑料手模,贾科梅蒂的台灯”。她的日记和回忆录书写也反映了一种冲动——想要得到和享受每一件被她抓着的东西。」 而波伏瓦这样叙述梅洛·庞蒂: 「“我不知道还能从谁身上学到快乐的艺术。他轻易地就能承担起整个世界的重量,所以它也不再重重地压在我身上;在卢森堡公园,清晨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坪和太阳,就像在过去那些天气总是很好、我也最快乐的日子里那样闪闪发光。”但有一天,在和他一起绕着布洛涅森林(Bois de Boulogne)里的湖散完步,欣赏完天鹅与小船之后,她心里惊叹道:“噢,他真是毫无痛苦啊!他的平静冒犯了我。”」 波伏瓦对日常生活的细节有一种显微镜般观察,对于这种观察,她总是能用很美丽很奇特很可爱的比喻表现出来。莎拉成功让波伏瓦在我的阅读序列里跃升了好多名次。

  • 女神进化论
    周红英
    推荐

    因为忙 跨了好长的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此书 其实不太读的明白 可也不愿放下不读 用一句话说不出感觉 用几句话说不出感受  存在 自由 经验 用语言表达活着的感受和经验 无关幸福和痛苦 压根就没提到这些通常的鸡汤词汇 咋回事 不必咋回事

  • 女神进化论
    莫可
    推荐

    作者简介:莎拉·贝克韦尔(Sarah Bakewell),1963年出生于英国的伯恩茅斯,后随父母在亚洲旅行多年,最终在澳大利亚悉尼定居、长大。返回英国后,她考入埃塞克斯大学,攻读哲学专业,毕业后在伦敦的一家图书馆做了十年图书管理员。2002年,贝克韦尔辞去工作,开始专职写作。除本书外,她的作品还包括How to Live(2010)、The English Dane(2005)、The Smart(2002)。她目前生活在伦敦,并在伦敦城市大学和开放大学教授创意写作课。 重要角色及重要代表作: 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论自由》 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人都是要死的》 让·保罗·萨特:《恶心》、《存在与虚无》 阿尔贝·加缪:《局外人》、《鼠疫》、《西西弗的神话》 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胡塞尔:《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哲学》 梅洛·庞蒂:《世界的散文》《可见的与不可见的》 不得不说图书管理员真的是一个美好的职业,通过本书的内容可见莎拉关于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相关材料的阅读量和知识量累积量非同寻常。通过沙拉的描写,各位代表人物思想碰撞、著作发表背景和生活工作交集都变得清晰又有趣。从前看加缪,只从一个作家的角度,而这以后应该又要多一些哲学角度的结合了。而萨特对存在主义和书写的狂热、波伏娃的女权主义及她与萨特的开放式关系,自然又成为了下一步的阅读和学习计划。 至于在当下的时代里,存在主义能告诉我们什么?我想大概就是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类永远都怀有勇气为了赢取和平、人权和自由平而进行不断的斗争,对战争、歧视和不公保持厌恶和唾弃。

  • 女神进化论
    Machurian
    推荐

    正是哲人的存在才让这个残酷本质的世界多了一些莫名其妙但绝不会残酷的东西。 这是一本具有一定程度主观色彩,但是整体上比较严谨的文学性著作,更类似存在主义中得弄潮儿们由兴起到陨落的演义。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存在主义相关的书是我阅读计划外的重要精神零食,在近乎半年里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里,我的思维见解逐渐成型,其中偏爱存在主义的岁月是格外浪漫和沉醉的。 无论如何,这本书是值得推荐的,四星半。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