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客户销售:谋攻之道

大客户销售:谋攻之道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大客户销售:谋攻之道
    zhmin
    推荐

    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持守、人生可以依靠的东西是什么?人有性善、性恶吗?人性果然就是善的吗?王国维说,善恶交争,是人的永远的战争,是你个人内心永远的战争,也是社会永远的战争。性善与性恶,就看你这个人,你禀赋如何,你的能力如何,你哪方面的能力更多一些、更强一些?

  • 大客户销售:谋攻之道
    momo
    推荐

    翻了点——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我喜欢李商隐的诗,我还喜欢吃牛肉——麻辣牛肉番茄牛肉炖牛肉切牛肉,然而谁要先把牛肉嚼吧两下给我吃、我绝不吃,诗也是,我喜欢李商隐的诗,不过嚼成一堆、还带许多旁人口水(所谓解说李商隐诗、实际多述自己生平),我不爱看。

  • 大客户销售:谋攻之道
    J.Zhang
    推荐

    撩开烟纱现美玉 文/张健 李商隐的诗很美,和很多人一样,我第一首背下来的也是那首《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教科书上说,李商隐是继李白、杜甫之后别开生路、唯一能够自成一家的诗人。人们沉醉于他诗歌语言的华丽、意象的美好和音调的铿锵,可是人们认为他的诗是诗谜,困惑于他诗境的难解。金元时代的元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一句就出自于他)就曾在他的《论诗绝句》(其十二)中写道: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元好问感叹李商隐的诗这样美好,可惜没有人像《诗经》的毛传、郑笺(郑玄郑康成的笺注)一样,给他的诗作很好的说明和解释。而叶嘉莹先生的这本《细讲》当能解众多李商隐诗爱好者之渴了。 叶先生在本书中,将自己十二、三岁到九十二岁在她不同年龄阶段读李商隐诗歌的感受,结合李商隐坎坷的人生故事,为读者细述李商隐诗歌深微幽窈的心灵境界以及无处不在的浓郁的悲哀。 叶先生说她从十二、三岁开始就爱上了李商隐的诗。先生出生于1924年,之后乱离时代的现实生活让她仅在十三岁的幼小年纪就理解了李商隐《送臻师》诗中那种叹世界为何痛苦若斯,盼望救赎的心态: “苦海迷途去未因,东方过此几微尘。 何当百亿莲华上,一一莲华见佛身。” 后来第一个女儿尚在襁褓之中时,丈夫因“匪谍”嫌疑入狱,独自教书育女谋生的困顿之时,夜半入梦的都是李商隐的诗句…… 叶先生的这种解诗法不可谓不妙,她通过讲述自我人生经历来阐释她如何读懂诗歌而且产生了情感的共鸣,她用普通的语言让诗歌穿越千年而来回复了生命的华美。 我们觉得李商隐的诗虽美却难,大抵与李商隐诗用的象喻手法最多最好而产生的神秘美感有关。而叶先生则依靠她一生致力于诗词研究所得的丰富的学识,用深刻的剖析和精彩的诠释,穿透了这层神秘的朦胧面纱,让我们得以分享李商隐诗歌的魅力。 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些读者诟病这本书明为解李商隐诗,实则多述作者自己生平。其实他们都不了解叶嘉莹先生。她的谈词说诗系列我看过几本,多是通过引用中外文学作品以及文学批评理论对诗歌进行了解析,唯独这本先生谈及自己一生的经历。我想古代那么多诗词大家她感悟最深的当数李商隐了吧,这和叶先生十二、三岁就爱李商隐的诗,一爱就爱了一辈子有关。 我喜欢叶嘉莹先生的书,还有一个原因是她明明是大家,却自谦说自己只是终身沉迷在诗词之中的爱好者。她几乎在每一个说诗的机会都提到诗歌欣赏应当吟诵。叶先生说她小的候见家中的长辈读诗、读古文都拿着调子吟诵,她自己便也养成了这种习惯。在YouTube上就有至少两个长达1小时15分的“叶嘉莹细讲李商隐”的演讲视频,其间就有九十多岁的叶老吟诵李诗的镜头。读这本书时,我又忍不住上网看了这些视频。 当然,这本书不是没有缺点。 我只给这本书打了四星,扣掉的一星是编辑之过。这本书可以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六讲,第二部分是三个附录,第三部分是注释。但前面的六讲和第二部分的三个附录,大量的内容是重复的。作为演讲稿单独去看是可以的,但是结集成书怎么可以不重新剪裁编辑呢? 再者,这本《美玉生烟:叶嘉莹细讲李商隐》,毕竟是演讲稿合集,并非学术专著。所以书中更多的是对结合李商隐生平对李诗文本的疏通讲解,没讲太多学术性的东西,比较适合诗词刚入门的读者。 2020/04/24

  • 大客户销售:谋攻之道
    vivian
    推荐

    对于李商隐的诗,世人有“诗家总爱西昆好”。一是爱诗的辞藻华美动人,“蓝田玉暖日升烟”;一是恨诗意晦涩难明,“独恨无人作郑笺”。连林妹妹都说,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 李商隐善于用很多华丽的词语与典故来写诗,但诗中究竟说的是什么呢?叶嘉莹先生采用了西方的文论方法,谈对李商隐诗的诠释与接受,这本书算是找到一个解读李商隐诗的法门——从文本出发,用心灵解读。 1. 作者—作品—读者 “作者—作品—读者”是关于文学阅读的三层境界。第一层是“美感的感知性的阅读”,第二层次的阅读是“反思的说明性的阅读”,第三层是“历史性的阅读”。历史要从两方面来看,一个是看作者本身的历史,另一个方面是阅读的“接受史”。李商隐的诗,被历代的读者怎么样接受的,他们都有什么样的说法。 文学作品的评赏,有两个极点(two poles):一方面是作者,创造了这一篇作品;一方面是读者,接受了这一篇作品,而作品是作者跟读者之间的媒介。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作品完成以后,作者就将主动权移交给了读者,而最终的完成是没有终点的,是由一代一代的读者不断加入自己的理解与体会。这个完成是个永远的进行时,这个作品也由那个初生的崭新的婴儿,越来越成长。 作为一个读者,当你读一首诗、一首词的时候,你从里边不只读出了作者的原意,而且它在你的内心之中产生了一种新的感动,产生了一种新的意思,一个真正属于你的,从你的自己内心之中兴发生长出来的东西。这是非常微妙的一件事情。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读者尽可以在李商隐做的诗的一道大菜中,加入自己喜欢的胡椒面。 2.读诗不是猜谜 叶嘉莹先生说,诠释是个“循环”。 什么叫一个“诠释的循环”?就是我们诠释李商隐的诗,我们自己绝对不可能回到李商隐本来的意思。我给它的,是透过我的意识的诠释,从我到作品,最后还是回到我自己来,所以诠释是一个循环。 一方面,读者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创造性的背离”(creative betrayal)。当我们解释一个作品的时候,我们是以这个作品为基础,加入了我们自己的创造,而且我们在创造的时候,可能违背了它的原义。生发自己的新意,别开生面,都是一种创造性。 但是,书中也举了很多的例子,有一些人对《锦瑟》、《燕台四首》等的解读,就有点像猜谜语了,加了很多牵强附会或者猎奇的东西,这就是“断章取义”。在这里就不得不多说一句,就像这么多年来对于《红楼梦》的考证、索隐,就有很多奇思妙想,关于改朝换代的,关于宫廷斗争的等等,十分博人眼球。但是就是忘记了小说本身,作者想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通过文字、故事和情节来表达自己的什么感情,以及来唤起读者的什么感发。《红楼梦》不是历史书,更不是推背图。 所以,读诗不是猜谜语,不是索隐。我们加的佐料,我们的创造,只能是符合这道菜的风味。如果在奶油冰淇淋里面加蒜泥,确实不明觉厉,但是真的不适合冰淇淋,曹雪芹吃不下去,李商隐也吃不下去。 3.显微的心灵 读诗最重要的,是诗在你的生命里有了什么样的作用。 孔子说,人之所以为人,要有一种持守和修养。而诗的“兴”,就是使仁心发起。读了好的作品,让心中一动,触引一种仁心的豁然振兴,“从诗里面的生命感动了自己的生命”,培养自己的持守和修养,这是诗歌最微妙,也最重要的作用。 那么李商隐的诗带来的是什么样的“兴”,什么样的心灵的感动呢。 以《锦瑟》为例,首两句是总起,“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就是诗眼。末两句是总结,“此情可待在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中间这四句,就是四种不同的境界。 这里引用一个“显微结构”的概念。“显微结构不是指文法上的结构,而是指文本里所包含的那些最细致、最微妙的质素。它既包括声音,也包括形体和字意,读者正是根据这种非常精微的结构所提供的暗示,才能对文本中的潜能做出正确的发挥。”这些结构或者符码往往结合了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与传统,所以当某个文字符号在一个国家使用了很长的时间以后,它就会形成一个 “文化的符码”(cultural code) 采用“显微结构”的方法来读,以诗句中的每一个文字符号为支点,一个字都不要放过,一个声音都不要放过。庄生,望帝,晓梦,春心,蝴蝶,杜鹃,沧海,蓝田,月明,日暖,珠有泪,玉升烟,这些表现象喻的词语带给你什么样的启发、感动,或者把你带到一个什么样的心灵“结界”之中呢? 也许这种境界是怅惘迷离的,好像有所追求、有所期待,可是永远也追求不到,永远也期待不得。李商隐善于使用象喻的手法,来表现一种对生命所抱持的残缺的、悲哀的观照态度,一种宇宙间亘古长存的憾恨境界,是以心灵取胜的诗意。 千载之下,李商隐的诗篇就像沧海之中留下的,一颗颗闪烁着晶莹泪点的珍珠,即泪即珠,即珠即泪;而诗中那种幽微杳渺的心灵境界,只可以相类似的心灵去感触探寻,他是不许人给他作笺注、作解说的。

  • 大客户销售:谋攻之道
    日月虫工
    推荐

    李商隐的诗写的是内心,所以读懂他的诗得有一颗同样敏感脆弱的心,敏感之心不难寻,偏偏李商隐诗却常用许多典故象喻,非学识渊博的人就看不懂,所以能读懂的人少之又少。 李白的诗少年人轻轻松松就可以读懂,那时候他们飞扬自信所以有和李白一样的浪漫抱负。老年人爱杜甫是因为有和他一样的绵绵忧愁,这种忧愁是对生计对现实的,所以他们有共鸣。所以解读两人诗的人很容易找 但李商隐的诗非心思敏锐者不能读,非学识深厚者不能解,能解者未必有此善感之心,有善感之心者未必真能深入解读,只浮于表面审美体验(我觉得我就是此类惭愧惭愧🥺)。 也只有叶嘉莹先生既有此心,又有此学识,所以才解读地如此好!🤧🌷 Anyway, 虽然读不懂李商隐的诗了我他妈真的好爱🥺! 附最感动的叶嘉莹先生讲的一段,我爱🥰 前几天有个我不认识的人,他写了一封信寄到南开大学,南开大学的秘书把他的信转给我了。那个学生,也不是正式的学生,就是看了一些我的书和录像,他说:“我相信你讲的这些美好的精神、这些美好的灵魂,他们不会就这样消失,他们应该存在,应该存在在宇宙之中。”这就是我也常常说的。有人问我,现在大家都不喜欢旧诗了,你还一直在讲旧诗,你觉得有希望吗?我说,诗歌的本身,是有它的生命的。只要是一个有灵魂、有感觉、有理想的人,读了这些诗,这些诗就会唤起他一个感发的生命。所以我常常说,诗歌有一种感发的生命。而且这个生命,是一可以生二,二可以生三,三可以生无穷的。我从李商隐得到的感发,或者我从杜甫得到的感发,不一定跟他们完全一样,但他们的诗使我感动了,使我有一种兴发,我的内心被感动了,对于人生有一种感发,有一种追求,这就是它的作用。那个学生就说了,他说我相信叶老师,你所讲的这么多的美好灵魂,他们的精神,不会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消失,他说他们一定存在。一定存在在哪里?存在在他们的诗里。只要是一个有心人,一定会受到他们的感动,他们的精神是不死的。而我们,在这么悲哀的、困难的、罪恶的、劫乱的现实社会中,看到那一点光明,就因为我们有古人,有这样美好的诗篇,他们给我们留下来的这种美好的追求和向往。几千年过去了,在沧海之中我们读到他的诗篇,他给我们留下的,是一颗明珠。也许这颗明珠是由他的眼泪变成的,我们要体会这个珠泪的美丽和悲哀。

  • 大客户销售:谋攻之道
    似水流年࿐ོ
    推荐

    信有姮娥偏耐冷,休从宋玉觅微辞。 千年沧海遗珠泪,未许人笺锦瑟诗。 这是迦陵先生自己写的《读义山诗》。虽然她说没必要笺注锦瑟诗,但她还是在本书里给大家讲解了她对李商隐几首晦涩难懂的诗的理解,结合了她自己的生活经历,也介绍一些外国的文学评论的理论。我想她是为了把文化传承下去,把对诗歌的热爱传递给后来者。 这本书的三篇附录和正文内容重复很多,但是也有一些补充,所以读起来有时让人不耐烦,有时又有新的得着。所以最后还是打分“好看”。

  • 大客户销售:谋攻之道
    种瓜得瓜
    推荐

    作者讲了那么多年古诗,照理一些常识性的文史知识点不至于出现这样的问题。诸如李白是不愿还是不能参加科举,入幕问题,夏历,县尉,稍微翻一下资料,都可以避免。信作者的读者很多,所以这样的书只能“不行”。 另外,虽然是讲稿的记录,但文字还是要统筹一下为好,太啰嗦了。作者还十分热衷于她的梦中得诗,反复说——

  • 大客户销售:谋攻之道
    Jia
    推荐

    林黛玉不喜欢李商隐,除了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其实李商隐诗作的精神气质和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还挺接近的,精致的哀伤和丰富精神世界的意识流。叶先生对李商隐的解读很严谨、旁征博引有说服力。减分的是编辑东拼西凑,重复的内容太多了。

  • 大客户销售:谋攻之道
    一笑百泰
    推荐

    然读之浑然,全似未尝用力,所以不碍气格超胜。使晚唐人为之,便涉‘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矣。”

  • 大客户销售:谋攻之道
    Jessy
    推荐

    读完之后发现自己更喜欢杜甫了(?) 印象最深的是附录一,从诠释学的角度来说,我们不可能真正理解到作者的本来意图,所有的推演都是从读者自己的意识回到自己意识的循环。用西方文论去讲李商隐确实特别合适,李商隐给读者留出了足够的想象空间,甚至没有人敢说自己了解作者的真实想法,以至于让所有在理解上的尝试都可以被称作一次“创造性背离”。这确实是很少见的例子。

  • 大客户销售:谋攻之道
    陌上花
    推荐

    看过叶嘉莹先生的介绍,觉得李商隐真是倒霉鬼吹的,他的人生太背了。诗写的越悲情他的命运也越悲观,他的命运越不济诗也写的越凄凉。这难道是个逃不出的咒语吗? 如此有才华和诗情的人按说是很敏感的,为什么偏偏就没有政治敏感度呢?!大概是李商隐不太懂人性吧。 于其说他的遭遇让他写出了好诗,不如说写诗毁了他。李商隐的诗有些固然难懂,但从诗里我们能得到一股潜在的力量。就像叶嘉莹先生说的那样:能读懂诗人的意境,又有自己的兴发最好,但读不懂能有自己的理解也是好的。 所以,李商隐用他的一生寄予诗的抒发和愁情,是不幸也是大幸。而我们又是最大的受益者。闲来读诗感受诗人的情感,纵使有无苦难,它会让你的心瞬间明媚。诗是个好东西,读诗是最好的情操陶冶。 愿你我如诗人般有美好的心灵、美好的志意、美好的愿望!

  • 大客户销售:谋攻之道
    ☕悟语观心
    推荐

    悟  因缘   一只迷蝶一缕烟 语  中缘   一诗为啼一叶修 观  情缘   一念悲欢一任窗 心  境缘   一鹿切慕一溪水      心灵有寄,莹印隐语,有暖有爱      灵魂有依,亦师亦友,贵在知心 悟语观心的第303本(21---045)[玫瑰],叶嘉莹先生,群灵仰慕!

  • 大客户销售:谋攻之道
    哄哄
    推荐

    (以下全是我瞎写的,因为我写着写着就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了 总之叶先生的书很好看,然后,我的书评好似和书没什么关系 Orz)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李商隐写诗就像是他说的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一样 用苦难酿蜜 把芳华吐尽 自己也就完成了。从这个角度说林黛玉是最懂李商隐的,把眼泪还完,她也就可以离去了。李商隐太作茧自缚,永远都跳不出来,写不出王维的空无也写不出苏轼的达观。其实不是他不想跳出来,他年轻就写过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这样的诗。(虽然这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他的心结,年轻时就开始想着怎么超脱,王维年轻时还“纵死犹闻侠骨香”呢)不过环境造就性格,看他的生平,李商隐从小到大的朋友应该都很少,尤其是小时候的凄惨经历,大概他也不太容易相信别人。他只能向内求,自己给自己解绳子,但是他自己也发现了自己解不开这个绳子,因为他太多情了。 缪钺在《论李义山诗》将中国诗歌抒情方式概括为庄子式和屈子式,“盖诗以情为主,故诗人皆深于哀乐,然同为深于哀乐,而又有两种殊异之方式,一为入而能出,一为往而不返,入而能出者超旷,往而不返者缠绵,庄子与屈原恰好为此两种诗人之代表。……盖庄子之用情,如蜻蜓点水,旋点旋飞;屈原之用情,则如春蚕作茧,愈缚愈紧。 他的心敏感又细腻,人则博学多才又高傲,他因为党争倾轧郁闷了一辈子,可他的诗中并没有流露出什么后悔,反而写了“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雏竟未休”来怼那些指责他无行背恩的人,更是有“可怜半夜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样的诗直接对晚唐只知道求长生的皇帝大翻白眼。好在唐代没有文字狱,不然李商隐小命不保。 李商隐学诗得杜甫神髓,除了他学老杜的技巧,最重要的还是这两个人心中都有一股郁结不平之气。怀才不遇,又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却也无法像陶渊明那样放下安世济民之志,矛盾,挣扎,越陷越深。他们的诗歌绝大部份都在呜咽,可落在纸上的又如此缠绵,像是波涛汹涌的暗流,因为让他们痛苦的东西太多,哭都哭不出来,几十个字的篇幅根本放不下他们那无尽的愁思。以他们的才学,要是真愿意踏进浑浊的江水,在官场上怎么会没有一番成就呢?可他们自愿放弃了物质上的优渥以换得精神品格的高洁。大概古今真正的诗人都是如此,永远都选择以一颗热心面对世俗的刀枪剑戟,像那荆棘鸟一样,一边流血一边放声高歌。 (以上全是我瞎写的,本来想不发,想了想这又不是当众念课文,写的烂应该也没什么关系吧) 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 只应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裳上绛坛。 好 第一篇书评 我真棒

  • 大客户销售:谋攻之道
    瓦尔
    推荐

    几年前,我就有过一种感想——凡近观中国自近代以来的诸多文化和思想大家,竟无一人不是学贯中西者。今天读叶先生这本书,又有加深此偏见之感。 这算是我迄今读过的,个人认为写李商隐最好之一本。(当然也限于我才疏学浅,读书不多的缘故)既然说她好,我也就例举几点思之为好的原因: 其一,大家与大家之心二合一——叶先生评的是中国古典文学的诗歌大家,读大家不仅要底子厚、学养深,更重要是要有一颗大师之心。然何谓“大师之心”?就是你要和千年前的大师具有等量齐观的心灵敏锐度和不拘一格爆发式的表现力。是用心灵碰撞另一颗同类的心灵所产生的巨力!而不是像一般大学里的学究那样,如做外科解剖手术一样去肢解古人、肢解古诗,弄出来的只是一堆技术指标,却失去了人类与文学的“灵气”,这是第一个不同; 其二、燃灯同时也传灯——叶先生做的事,可谓“替往圣继绝学”,她本身是一个燃灯者,也是传灯人,这是她的历史功绩,读者不会忘却; 其三、文学的知行合一——叶先生不仅是个评论家,她本身也是个写作者(写得还很好)两种身份兼具,使这本书有别于一般的文学批评著作,此书不仅解诗之妙,更有提升当下写作者创作观念和具体方法之用; 其四、东西合璧之妙——叶先生用的解诗方法是纵横两根轴对比互参的研究法,纵(跨时代)有千古,横(跨空间)有八荒,从自己与他者(东方与西方)两种视角审视中国唐诗坐标,探讨超越东西的人类共通幽深处,所以她是一个文明的“凿通者”。 若说这本书仅有的缺憾,我觉得是内容编排上所选文章有部分重复之处。另,个人不是特别赞同叶先生对李贺与李商隐两人诗歌高下的论述,但这也不是简单对错之辩,而仅仅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 总之,瑕不掩瑜,4.7星!

  • 大客户销售:谋攻之道
    Luffy
    推荐

    叶嘉莹先生真可以称得上妙笔生花,自小对李商隐情有独钟,他的朦胧晦涩有种独一无二的魅力,用典也是十分考究,几首诗的背后是一个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他的诗表现一种迷失,好像有所追求、有所期待,可是永远也追求不到,永远也期待不得。他对外界对生命所取的观照态度总是病态残缺悲哀痛苦的,我们可以说这是他对问题的探触方式,是他的独特的“诗思”,是他通过外界的approach。附录一篇将中国诗学和西方文论中阅读的三个层次以及显微结构结合得恰到好处,值得细细品味。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