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 VBA语法与应用手册

Excel VBA语法与应用手册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Excel VBA语法与应用手册
    文清子
    推荐

    “人是一个奥秘。应该解开它,如果你毕生都在解开它,那你不要说损失了时间;我在研究这个奥秘,因为我想做人。” 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尚未年满十八岁时写下的一段话,自此一生,他都在践行这句话,不断地揭开人这个奥秘。 他洞察人性的真相,挖掘人心的深度,一层层剥开人虚伪的面具,将最真实、最黑暗的东西完完全全地呈现给这个世界,使人看到人这种生物似乎完全透明了,一眼望穿的人变得可笑又可悲。 陀氏因对人类灵魂挖掘之深而一度被认定为心理学家,但他却说:“人们称我为心理学家,不,我是高度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我的意思是,我描绘人的内心的全部深度。”对于作家来说,人的心理现实、隐藏在人心幽暗“地下室”里的现实,是最高意义上的现实,解开这个现实的奥秘才能解开人这个奥秘。这恐怕是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关键所在。 关注人性、深入洞察人性的复杂让陀氏完成了这部反理性宣言地小说《地下室手记》,它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剖析一种“自卑”的内心世界,触及了人的潜在意识问题。小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地下室人”絮絮叨叨的宣言,第二个部分是主人公以自身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为第一个部分做注解。正如本书简介所言,本书涉及面十分广泛,其内容探讨了自由意志、人的非理性、历史的非理性等哲学议题,但最重要的是其包含了相当丰富而现代的思想内涵,作家超前地表现了现代人才有的那种身份焦虑与身份认同的困境,使作品独具现代性,甚至当代性,而我们通过作品得以认识到我们自身所具有的身份焦虑和身份认同于我们自身而言是意义非凡的,这种认识会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理解他人,减缓身份焦虑,正视身份认同,从而摆脱困境。 “身份”是指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或地位,描述的是存在于现代个体中的自我意识,但更体现为个人在他人眼中的价值和重要性。 “身份焦虑”就是指人的内心所潜藏的对自己身份的一种担忧或焦虑。“担忧我们处在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的危险中,从而被夺去尊严和尊重,这种担忧的破坏力足以摧毁我们生活的松紧度;以及担忧我们当下所处的社会等级过于平庸,或者会堕至更低的等级。” “身份认同”就是追求与他人相似(有哪些共同之处)或与他人相异(有哪些区别),其中个体认同或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独特性的意识,其形成以对“他者”的看法为前提,他者可以是他人,也可以是一个整体的社会制度、思潮、风俗等。 身份焦虑和身份认同都和社会与他人有关,是在与他人的交际和互动中产生的。因为“人们几乎总是带着某种期望进入人际互动”,所以,“在影响身份认同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或者不可或缺的,就是一个人的集体归属感或社会认同感,以及由此所建立的这个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交际关系” 本书的主人公便是深深处于身份焦虑与身份认同的困境的典范: “家庭生活”的不幸,学校生活的屈辱,人际关系的恶劣,使他无法在这个社会上、世界上找到归属之地。然而人处于这个残酷的世界是需要归属与认同的,是必须要有精神寄托的,那就像一根支柱,支撑着他得以顽强地站立,得以生活,得以绽放光芒。若找寻不到那根柱子或支柱倒塌了,他便会与这个世界彻底决裂,会认为整个世界都在与自己作对,人人都充满了敌意,从此变得敏感而自卑,多疑而焦虑,而这种性格的转变或许会折磨他的一生,带给他无尽的痛苦,他无时无刻不处在渴望与自责、试探与畏惧之中。 然而这种心理并非理性可以拯救,正如巴赫金所指出的:“谈到《地下室手记》的主人公,我们简直无话可说,他自己什么都清楚。例如,他懂得他对自己所处时代和自己社会圈子的典型意义,他给自己(内心状态)做出心理甚或精神病理的冷静判断,他了解自己意识的性格特征、他的滑稽可笑和他的悲剧性,他知道对他个人可能做出的种种道德品格上的评语,如此等等”,他似乎对自己的一切有着颇为全面的了解。他对自身甚至是人性的洞察也是非常深刻,他什么都知道,但他就是逃不出这种心理,他就是能做出很多荒谬的事而只是为了能够获得他人与社会的认同,只是为了不让自己受到蔑视,只是为了不低人一等,只是为了维护他那极度自卑的自尊心,并且他相信的是,他决不能让人看不起,决不能让人看到他的短处,他尽力地装饰自己使自己和“正常人”一样,但一切又都是那么的不自然、不和谐,为了获得认同他可以做出任何事,而这一切都是在他心知肚明的情况下进行的,他什么都知道。 最终,“地下室人”在进行了种种荒谬的力图获得自己身份的行为,饱尝屈辱与折磨之后,依然无法习惯“活生生的生活”,以致竟被压迫得连呼吸都感到困难,只得远离社会、远离人们,而“地下室万岁”,他只好躲进地下室里,也只能为了自己的“安宁”,心甘情愿地避居于“地下”。无论如何,“地下室人”似乎永远搞不明白自己是善是恶,有什么目的和希望,爱的是什么,恨的又是什么,更搞不明白的是,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如今,现代人们或多或少地面临着“地下室人”所面临的困境,有些人甚至完全活在由他人认同构建的世界里,依赖着外部的一切,却丧失了真实的自己,而这种安全感终究是靠不住的,那么现代人们究竟要如何摆脱困境?书中没有答案,我相信这个问题也不会有标准答案,这是只关乎自己的事,是自己灵魂深处的问题,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 Excel VBA语法与应用手册
    如来
    推荐

    我不仅不会成为凶狠的人,甚至也不会成为任何一种人,既成不了凶狠之徒,也成不了良善之辈,继承不了流氓无赖,也成不了正人君子,既成不了英雄,也成不了重置,而今,我就在自己的角落里苟度残炎,用恶毒而又毫无用处的安慰来自我解嘲,聪明人是不能一本正经地干出什么大事来的,只有傻瓜才能有所成就,内心的渴求与社会的期望,构成了两种撕裂的力量。 当一个人无法与其中或任何一种力量对抗时,悲剧便拉开了序幕。 而当他连自身的悲剧都不愿意承认时,就只能龟缩在自己的地下室里,就如同蜗牛或是寄居蟹蜗居在自己的壳里,终其一生都无法从中走出,这厚重的外壳,隔绝了地下室人与外界交流的可能,将美好与丑恶以并确知门外,从而渐渐地使他远离社会,走向彻底毁灭的癫狂

  • Excel VBA语法与应用手册
    青青草
    推荐

    看完,需要缓一缓,就像刚从幽暗的“地下室”里爬出来一样,需要大口大口的呼吸,直到新鲜空气盈满心间! “有病不看也不吃药,拖着,耗着,好像越严重越了不起似的!”这种傻里傻气跟自己过不去的事儿,你干过吗?反正我是干过的!一开始我也羞于承认,但是读着这本书,开篇我就被书中那种露骨的直白话带动起情绪并不由自主的共振到了!它引着你,扒开内心不敢示人的小黑暗,与那个一直在你内心里兴风作浪的人共存。 那个人也许是个因为外表不尽如人意,脑袋瓜不够聪明,讲话结结巴巴不够顺畅,极度自卑的人,那个人或许是不管努力了还是不努力了(反正不清楚)依然沒有学识、没有社会地位的内心充满愤懑的人,那个人也许是家里不仅没有矿还穷得叮当响的内心抱怨的人⋯然而不管你是哪种人,哪种情绪,内心是怎样的骚动,终究你还是你,你焦虑也好,痛苦也罢,都是你自己的意愿在操控!就好比当你情绪糟糕透顶时,像被困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孤独、痛苦而又无助! 就好比文中主人公,一个智力发达,博览群书,有思想肯努力,力争优秀的人。却在活生生的现实面前,因为出生卑微,没有身份和地位认同而败下阵来!他一生坎坷,长期被人蔑视和欺凌,内心充满着无尽的痛苦和屈辱,他为自己的软弱而苦恼,并深深陷入身份焦虑和身份认同的窘境中不能自拔,最终在极度痛苦的巨压之下,在四十岁时,就躲进了地下室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当然文章远没有我表述的那么波澜不惊,读时你会发现书中每一句话每一字都像附着不一样的魔力,让你措手不及,让你如蚁啮心,让你在暗骂“biantai”的同时心有余悸,有伤疤被揭再揭鲜🩸淋淋的触感,有开车急转的刺激和极度不适,有愤怒和狂喜那种无法解释的交织,更有绝望前的窒息⋯这一切都带着一种致命的诱惑力让你欲罢不能!好吧,说实话,也还有很多我当时读着怎么也明白不了但是现在想来却弥足珍贵的“东西”,那种“东西”让你明白拥抱世间万物的美好,那种“东西”让你有一种突出重围永不回头的觉醒! 记得曾经我在笔记中说过,我心底里也藏着一座绝美的“水晶宫”,它符合了我所有的梦想!管它呢,只要我高兴,只要我舒心,它就永远存在着,直到我老死~哈哈哈

  • Excel VBA语法与应用手册
    薰衣草
    推荐

    《地下室手记》哈哈哈!陀思妥耶夫斯基这部是使用了极其重症的意识病态心理分析和塑造了地下室的这个人物;并运用了象征、梦幻、梦境、意识流等艺术手法。出窍的的灵魂,释放出的想法会更加难以控制,尤其是跑到你身屈之外那些,成为焦虑的、可悲的和叛逆的奇谈怪论! 这一释放了深度感情的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他给了可怜的主角一个拥抱。人们感知这个世界是陌生化的,人与他者关系的损毁,最终带来的是人与自我之间的危机。 该书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将地下室住的一名四十岁的退休八品文官的内心描写得淋漓尽致,这个人他的内心充满了病态的自卑,但又常常自我剖析。 全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地下室人的长篇独白,内容探讨了自由意志、人的非理性言行、历史的非理性等哲学议题。 第二部分:是地下室人追溯自己的一段往事,以及他与一名妓女丽莎相识的经过。 地下室人身份认同困境: 小说通过三件事进一步深入描写了他在身份焦虑和身份认同方面的挣扎及失败。第一:这种自我反省的一面意味着在现代,身份被理解。第二:“身份焦虑”。这“是一种担忧。担忧我们处在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的危险中,从而被夺去尊严和尊重。第三: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是确立差异化并经由差异化来建构自我同一性的一个过程。 《地下室手记》丰富的内容体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化的艺术特色,内容深刻,形式诡异,既像小说,又像忏悔录,又像哲学论文。作者将主人公多角度的释放出了心里世界,使之既像一个绅士,又像坏人,又像好人;既像一个小人,又像一个絮絮叨叨的老人、甚至像唐吉歌德式的勇士,…..又像…..又什么都不像….. 小说以大篇幅自我刨析独白的方式,抒写一个附有自卑心理的人,反反复复、絮絮叨叨深挖自己的灵魂,思考自己的人生、人性、良心的善与恶。 “我不仅不会成为凶狠的人,甚至也不会成为任何一种人:既成不了凶狠之徒,也成不了善良之辈;既成不了流氓无赖,也成不了正人君子;既成不了英雄,也成不了虫豸。而今,我就在自己的角落里苟度残年,用恶毒而又毫无用处的安慰来自我解嘲:聪明人是不能一本正经地干出什么大事来的,只有傻瓜才能有所成就。” “每个人的回忆里都有这样一些东西,它们不能公之于众,而只能向朋友们公开。还有一些东西,即使对朋友也不能公开,而只能对自己公开,而且还得在隐秘情况下。然而,最后还有这样一些东西,甚至都害怕对自己公开,并且这样的东西,在每一个正派人那里都有相当多的积累。甚至可以这样说:一个人越是正派,这样的东西就越多。” “哪一个更好些——是廉价的幸福,还是崇高的苦难?请问,哪一个更好些?” “你们可能会问,我这样装模作样地糟蹋自己,折磨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回答:为的是无所事事地坐着太无聊了;于是我就矫揉造作一番。没错,正是这样。 ” 综合种种因素表明,人是矛盾的统一体,尤其是自卑的人,在想被人认可的同时,心里更加纠结,矛盾体的特征显示得更加明显! “地下室人”生动的表演有着典型的“自我为中心主义者”,有人说:是俄国的“哈姆雷特”;我感觉在那个年代,从心灵超现实感来说:除普希金以外,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应该是那个时代的“真理的探求者”先驱了。此书又被读者们称之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几部长篇小说的总序,是其创作中的里程碑。《地下室手记》不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也预视了他后来的五部长篇小说:《罪与罚》、《白痴》、《群魔》、《少年》、《卡拉马佐夫兄弟》。该书也被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纪德认为:“这部小说是他写作生涯的顶峰,是他的扛鼎之作,或者,如果你们愿意,可以说是打开他思想的钥匙。” 此书给我的感觉它有尼采笔锋的影子,堂吉诃德的化身、浮士德的灵魂,又似乎有他对普希金《先知》诗歌的释放。记得看过一篇有关(陀思妥耶夫斯基自述(六十七)他说出了,普希金的巨大意义——“我认为,正是普希金肯定了我所有的思想观念,他在俄罗斯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其高超的艺术性,他向所有的俄罗斯人表明,俄罗斯精神是什么,其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先知》—-普希金 我忍受精神饥渴的折磨, 独自徘徊在阴暗的荒原,—- 于是我看见一位六翼天使 出现在我前面的十字路上。 他用轻柔如梦的手指, 触了我的眼珠: 我的两只有预见能力的眼睛就突然睁开, 像是受了惊吓的雌鹰一样。 他又触了我的耳朵,—— 使他们充满了喧声和音响: 于是我就听见天体在战栗, 天使们在高空飞翔, 大海的蛇虫在水底潜行, 深谷的葡萄枝藤在蔓延伸长。 他又俯着身子靠近我的嘴唇, 拔出我那个有罪的、 爱空谈的狡猾的舌头, 再用染了血的右手 把智慧之蛇的巧舌 放进我麻木不仁的口腔。 他又用利剑剖开我的胸口, 摘出我那颗跳跃的心, 再把一块炽燃的炭火, 塞进我被剖开的胸膛。 我就像死尸似的躺在荒原上, 于是我听见上帝的声音在召唤我: “起来,先知,瞧吧,听吧, 按照我的旨意行事吧, 走遍陆地和海洋, 用语言去把人们的心灵烧亮”。 这首慷慨激昂和未来憧憬的诗歌,我似乎在《地下室手记》里看到了他…… 《地下室手记》也映射了当今社会的某些青年人和家人与其他人的沟通都不畅,讲得出来的话的朋友也很少,把自己封闭在的小箱子里面,物质越是优越,拥有的私人空间越多,心里却更加感觉孤独。虽然人们的精神既空前开放、广收博纳,也因此往往无所适从而空前迷茫,社会人有些人信仰失缺、道德失范,各种思想自行其是,人们不知所从。再加上不断变化的社会导致人的身份不断变动,使人越来越不能摆脱他人的影响,但又无法信任他人,反倒在对他人的种种疏离和戒备中滋生敌对和仇恨,渴望重建规范、秩序、和谐,但在种种不确定的因素中却孕育了更多的暴力、危险和不稳定。在此日新月异、变化无定地走向现代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有些人也越来越丧失自我,越来越难以确定自己的身份,有些人只有躲在游戏当中才知道自己的身份,身份焦虑与身份认同的种种问题随之出现,学校的霸凌、公众场合的横冲直撞、自我的放弃沉沦甚至有些人想不开,最后走上绝路。他们把官衔尊崇为智慧;才十几岁就把各种肥缺美差挂在嘴边了。当然,这大多是因为他们蒙昧无知,因为他们童年和少年时代环绕身边、耳濡目染的坏榜样。他们放荡不羁,达到了极其反常的程度。”因此,除非他完全放弃自己,消融于环境之中。这种矫枉过正的狂热的人际交往,让任何社会无法认同其身份,最后只能变成孤家寡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他需要通过交往,也就是说通过他人来确认自己,” 就像塞万提斯说的 “当生活本身已经如此荒唐,谁知道什么才能算作疯狂? 也许过于实际就是一种疯狂。放弃梦想也许是一种疯狂。太过清醒可能就是疯狂,而最疯狂的,莫过于接受现实,而不去想它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

  • Excel VBA语法与应用手册
    书香影蕴
    推荐

    我很喜欢读恐怖故事,也喜欢看恐怖电影。小时候,感觉最恐怖的东西就是故事或电影中的那些妖魔鬼怪,像什么会走动的木乃伊、四处绑架地球人做实验的外星人、茹毛饮血的食人怪兽、蹦蹦跳跳的清朝僵尸••••••总之都是些外形丑陋、面目狰狞的异形怪物。 长大成人后呢?这些具体化、形象化甚至程式化的东西,再也无法在我内心激起丝毫波澜了。反倒是每时每刻都在接触着的人类,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他们的欲望和躁动,以及一些永远难以逻辑度量的心态,一旦深究细探,便会令我感到不寒而栗。 这部来自陀翁的《地下室手记》,就是我所读过的最恐怖的故事之一。他的恐怖绝非具象化的事物,而是来源于某种反反复复的、无可挽回的绝望。绝望,正是所有倾尽全部精力去讨生活的成年人心中最大的恐惧——因为绝望意味着一切努力都毫无意义。我们的无名主角——地下室人,他用自己无比纠结拧巴的性格和内心,筑建起一座曲折到无限次千回百转繁复不尽的迷宫,这迷宫里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光亮,地面崎岖不平,难以识别方向,更不知何谓终点。如果将自己代入进地下室人的思路,就能切身感受到这种深入骨髓的绝望恐怖。 比无病呻吟更常见的一种呻吟:通过病痛传达出的超越病痛的呻吟;无谓实际意义只为发泄情绪的呻吟;满怀抱怨刻意卖惨的呻吟;忽略病情别有用心的呻吟;最终成瘾无法自控停下来就真要呻吟的呻吟。 地下室人,一个刚步入中年不久便急于退休躺平的小公务员,从来不干哪怕一件常人眼里的“正事”,终日就是封闭在室内剖析自我憎恨他人,或剖析并憎恨全世界。他读过一些书,对不少现象其实很有些独特清醒且不乏犀利的想法和见解,只不过他在思考时理性大都转瞬即逝,随后很快滑向偏执乃至极端的深渊,并且患有严重的社交障碍,很难将心事对外倾诉出来;他对社会阴暗面深恶痛绝,但从没想过为改善风气而付出,有的只是无尽的嘲讽、牢骚、唾骂、诅咒;他自尊心超强,却完全不懂如何正确维护尊严、树立形象;他一天会无数次决心做出改变,但又会莫名其妙的在顷刻之间反复推翻刚刚还奉为圭臬的“真理”,从而让自己落入更深的窠臼;他其实也渴望友谊、渴望爱情,但他的情感自幼时失去父母受人嫌恶开始,已在漫长的岁月里愈发扭曲变形,从而彻底失去爱和被爱的能力,即使一份真诚的爱送至他面前,他也会身不由己地亮出“刺甲”并主动进攻,将爱自己的人伤到体无完肤、百孔千疮。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为什么看似正常的我居然会代入到这种人的思路中?并在无数次自我否定中感触到绝望的滋味? 从书友留下的诸多书评和笔记中可以看到,很多读者甚至争先恐后做出“自白”,承认自己在生活中和地下室人的某些心态高度相似。可是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实里的具体事务面前,大部分人在遭到质疑、批评和指责时大概率会像地下室人那样亮出“刺甲”维护尊严(尽管不如地下室人那么极端),极少有能做到在网络上交流以及读书时这般清醒通透的;很多人在冷静思考时,能颇为平和的做到自我身份认同,甚至自嘲;可一旦感受到慢待、轻视和鄙薄,很容易便产生焦虑、消沉、恐慌、愤怒等负面情绪,以往适宜客观现实的身份定位被迅速抛到九霄云外,随后闷闷不乐、心烦意乱甚至大放厥词。所以在冷眼旁观的旁观者看来,我们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态的“地下室人”呢?(别忘了,在阅读《地下室手记》时,我们即是地下室人的生活旁观者。) 感叹“美”,赞美“崇高”,引发大众的共鸣,与此同时成为“美的代言人”。只看前,不想看后;瞄到表面,无视内里;只论甲,不考虑乙;动情的泪水,廉价的污秽。既然这样,那我还不如当个懒汉,在此刻懒汉就是我心里最神圣的职业,纯真而美好、直率且崇高。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由此书联想到的第一个文学人物是太宰治的化身叶藏——因为他俩都很清醒通透,也同样扭曲颓废。与同为“致郁系”名作的《人间失格》相比,《地下室手记》成书时间更早,心理描写更巧妙,叙述手法及风格也更具先锋性。不过,叶藏虽然厌世弃世自甘堕落,但他似乎颇为享受命运的摆布与人世对他的嘲弄;地下室人则不然,对于无法得到理解肯定这一点,他总会痛苦到难以自拔,唯有借用笔锋来不断讽刺挖苦这个被他唾弃的世界,写到激愤之时,狠起来连自己和唯一的容身之地——地下室都予以弃绝。 我还不止一次联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当地下室人自认虫豸的时候,我立刻想起《阿Q正传》的一个桥段:阿Q被闲人揪住辫子撞墙时,他捂着头大喊:“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当然,私下他还是会吐槽当下这是什么世道?居然“畜生打人”。但平日里受尽欺辱的他却敢于挑战比他更弱的小D,猥亵毫无抵抗力的小尼姑,从中获得存在感和骄傲感。与之相比,地下室人同样将妄自尊大、自轻自贱、自欺欺人和欺软怕硬的本事“发扬”到极致,只不过阿Q身上带有更明显的时代特质,而地下室人则完全超越了那个时代,时至愈加强调个体自由、思想自由、行为自由的今日,这个形象越来越真实、立体和清晰。更何况,《地下室手记》还比《阿Q正传》早半个世纪。 我更会不时联想到托翁。他和陀翁同为俄国文学泰山北斗式的人物 ,堪称沙俄文学群山里的“双峰”;但却一个像白昼烈焰般炽热而厚重、宏远且悠长,代表作如史诗般千头万绪、波澜壮阔;另一个却似同暗夜中一柄锋利长刃,深沉、冷峻、尖锐、锋利,直直划抵内心深处,虽所对应覆盖面貌似难以并论,但力道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个体行为心理的剖析和挖掘之深,以至可以用“排山倒海、铺天盖地”来形容都不为过。 然而,包含这一切的《地下室手记》对于陀翁的创作生涯来说,还只不过是一系列大餐前的开胃菜而已。 如果您感觉意犹未尽,可以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书香影蕴”阅读更多蒙太奇的书评和影评。如果您正闹书荒,可点击我的头像在主页中查看类型各异的“十一色书单”。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