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生:王志纲谈生涯规划

谋生:王志纲谈生涯规划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谋生:王志纲谈生涯规划
    岁月之恩
    推荐

    用14个小时看完了茨威格的《断头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传》。 这本书很深刻,我初步理解得比较肤浅,只强烈感受到一点: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玛丽安托瓦内特,是奥地利帝国的公主,为了强化和法兰西的国家友谊,在他妈玛利亚特雷西亚女皇的一手安排下,和法国路易十六皇帝缔结了一桩政治婚姻。 于是,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就成了两口子,成为法兰西“第一夫妇”。让他们“君临欧洲这个最美丽的王国”。第一夫妇意味着崇高的荣誉和巨大的权力,她第一次进入巴黎时就感受到了这一点,在信里这样给她母亲夸耀:“上星期二我经历了一次盛典,我今生今世都永远不会忘记:我们进入巴黎的入城式。人们想象得出的一切荣耀,我们全都收到。但是感动我最深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可怜的百姓显示出来的柔情和激情。尽管处于沉重税收的高压之下,依然因为见到我们而欢欣鼓舞。在推勒里宫的御花园里人群如此众多,足足有三刻钟,我们进退不得。这次散步之后回来的路上,我们在露天的平台上又足足待了半个小时。我亲爱的母亲,我简直没法向你形容大家在这一时刻,向我们迸发出来的爱和欢乐。在我们退下来之前,我们还向民众挥手致意,他们高兴之极。处于我们的地位是多么幸福啊,我们可以如此轻易地就赢得友谊。可是再也没有更加珍贵的东西了,这点我已经很好地感觉到,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点。” 但是这对“第一夫妇”她什么样的人呢?他们配得上这么崇高的位置吗?能驾驭这么巨大的权力吗,会被反噬吗? 这俩都是二百五。 先说男的。 他是什么样的人?像个骡子。作者说:路易十六天性当中真正的灾难乃是:他血液里有铅,反应迟钝。有些发霉的滞重的东西黏住了他的血管,什么事情他都觉得很不轻松。此人认真努力,每次都要克服一种物质上的阻力,心里的一种朦胧睡意,才能进行思维或者仅仅有所感觉。他的神经像松弛了的橡皮筋,绷不紧,伸不开,没有弹性,迸发不出电光火花。这种天生的神经迟钝,使得路易十六无法表现任何强烈的感情流露:爱情(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生理学上的爱情)、快乐、欲念、恐惧、痛苦、惊恐,所有这些感情因素,都无法穿透他身上那种像象皮一样厚实的冷漠,连直接的生命危险也无法撼动他,让他摆脱漠不关心。当革命者们冲进推勒里宫时,他的脉搏一秒钟也没有跳得更快。即便是上断头台的前天夜里,他舒适生活的两大支柱,睡眠和食欲,都没有摇晃。这个人即使手枪顶住他的胸口,也不会脸色发白。他那迟钝的眼睛,从来不会因为愤怒而闪闪发光。什么东西也吓不倒他,什么东西也无法使他兴高采烈。 连他小舅子,不是小舅子,他老婆她哥他喊啥?妻哥?约瑟夫二世也这样评价他:“此人意志薄弱,但并非蠢货。他有知识,能判断,但在肉体上和精神上都麻木不仁。他进行谈话很有头脑,可是没有兴趣加深自己的教养,没有真正的好奇心;要有光,在他身上还没有来到,物质还处于原始状态。”。 而这“第一夫妇”中的妻子是什么样的人呢?作者说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并不特别聪明,也不特别愚蠢,既非烈火,亦非寒冰,没有从善的特别力量,也无作恶的坚强意志。一个昨天、今天、明天都会遇到的不好不坏的女人;没有心思去做恶魔,也没志向去当英雄,显然不配成为一出悲剧的女主人公。……她心灵的干劲太少,智力的幅度过窄,性格过于懒散”,她”总是置身于她自己的精神水准之下。作为地道的奥地利女人,她无疑拥有许多天才,甚至过多的天才,可惜就没有丝毫意志力,把这些与生俱来的天赋认认真真地充分利用,或者予以深化:她轻率地消磨了自己的这些天才,只是为了给自己消遣“。 而她这样性格,这样轻浮的人生观,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虽然无疑是她个人的过错,但同时“也是她整整一个时代的过错”:正因为玛丽·安托瓦内特完全融化在她时代的精神里,她也就变成了十八世纪典型的代表。洛可可,这古老文化极度培植出来的一朵最为娇柔的花朵,那慵懒悠闲的纤纤玉手,过度贪玩极度娇纵的精神的世纪,在沦亡破灭之前,还希望在一个人物身上得到体现。在历史的图画书里,没有一个国王,没有一个男人能够代表这个女人的世纪——只能在一个女人,在一个王后身上才能把它具体感性地描绘出来,这个洛可可王后便以玛丽·安托瓦内特作为榜样。在无忧无虑的女人中以她为最,在挥霍无度的女人中也以她为最,在卖弄风情的风流女子中,她是最为风流,最有意识地卖弄风情的女人。玛丽·安托瓦内特在她自己身上简直像文献似的清清楚楚,令人难忘地把十八世纪的风俗习惯,艺术的生活方式表现出来。德·斯太尔夫人[1]这样谈起玛丽·安托瓦内特:“不可能把更多的优雅和善心倾注在彬彬有礼之中,她(玛丽·安托瓦内特)拥有某种和蔼可亲的社交方式,不允许她忘记自己是王后,可是她总做得仿佛她已忘记了这点。”玛丽·安托瓦内特就像在一件非常娇贵、轻巧易碎的乐器上演奏她的人生。她没有为千秋万世留下一个人性上宏伟高贵的形象,只是对她自己的时代变得如此具有性格特点。在她无谓地消耗她内在的力量之时,她毕竟还是实现了一种意义:十八世纪在她身上得以完成,也随她而告终。 这一对“第一夫妇”,能撑起这么大一个国家吗?尤其是那样一个时代的专制帝国? 什么样的时代?“人民开始觉醒”的时代!作者写道:在北美参战的志愿军和士兵回来,一直回到最愚蠢落后的村子,讲述一个民主的国家,那里既没有宫廷,也没有国王和贵族,只有公民,除了公民,还是公民。大家一律平等,共享自由。在让-雅克·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一书中,不是明确地写着,而在伏尔泰、狄德罗的文章里,不是更精致更隐晦地写道,君王制度绝不是现存的一切世界中,唯一上帝所希望的,最好的世界?人们怀着古老的敬畏默默地低头弯腰,第一次好奇心切地抬起头来;贵族、人民和市民阶级从而感到一种新的沉着自信;在共济会会员的包厢里,在地方的民众大会上发出的窃窃私语,声调渐渐提高,变成一种远处都能听闻的牢骚抱怨和隆隆雷鸣。空气中郁积了电流的高压,孕育着烈火的天体。 在这样的时代,由这样一对“第一夫妇”来统治这样一个岌岌可危的国家,德不配位呀,德不配位。“人们从命运得到的一切,冥冥之中都记下了它的价钱”。 作者说:一个懦弱的男人,一个喜欢社交的女人,一个犹豫不决,另一个不假思索,这样轻率从事的两个人,怎么能够维护他们的王朝,抵御一个重重危机汇聚起来的时代?年迈的女皇其实并没有对她女儿发怒,她只是对她担心不已。的确,怎么能对这两个人大发雷霆,怎么能对他们百般谴责?即便是他们两人的控告者国民议会,也很难把这个“可怜的人”说成暴君和恶棍;归根到底,这两个人身上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恶意,像大多数平庸的人一样,他们身上没有凶狠,没有残暴,甚至连野心或者粗野的虚荣心也没有。然而,可惜,便是他们的优点,也没有超出市民阶级的中等水平,老老实实的心地善良,马马虎虎的待人宽厚,不温不火的好心善意。要是生逢一个和他们性格相仿的,平凡中庸的时代,他们定会受到尊敬,树立良好的形象。但是面对一个戏剧化地日益拔高的时代,内心也随之巨变,以心灵的同样振奋高扬来对抗这一时代,那么无论是玛丽·安托瓦内特,还是路易十六都无法办到;他们更懂得体体面面地去死,不懂得坚强而富有英雄气概地生。每一个不善于把握命运的人,只能听凭命运摆布——在所有的失败当中都有意义和过错。在玛丽·安托瓦内特和路易十六这个情况下,歌德已经明智地对他们进行了判决:为什么像用扫帚一样,把一个国王扫地出门?倘若所有国王都是这样,他们都还健在,毛发无伤! 命运先以妖魔般的诡计多端来宠爱这个女人。她还是个孩子,命运就馈赠给她一座皇家宫廷作为她的家;她还是个半大不小的女孩,就赠送给她一顶王冠;当她成为少妇,命运就极为挥霍地把优雅和财富的各种赠品,加在她身上,另外还赋予她一颗轻浮的心,从不询问这些礼物的价钱和价值。多年来命运一直娇惯宠爱这颗不假思索的心,直到它丧失理智,越来越无忧无虑。但是命运这样迅速而又轻易地把这个女人拽上幸运的巅峰,却诡计多端地让她越来越残忍,越来越迟缓地往下坠落。这出戏剧以激情戏的粗暴让极端的矛盾互相对抗,把这个女人从一幢拥有几百个房间的宫殿,推到寒伧已极的囚室之中;从王后的宝座推到断头台上;从镶嵌玻璃、黄金打造的豪华马车,推上一辆刑车;从无比奢华推向极度匮乏;从深受万民爱戴推向遭到民众痛恨;从凯旋推向备受污蔑,使她无情地越来越低地一直跌落到最后的深渊之中。这个身材娇小,中等资质的女人,在备受娇宠之际遭到袭击,这颗不谙世事的心灵,根本不理解这陌生的势力究竟想把它怎么办,它只感到一只无情的拳头在强压着它,一只火热的利爪紧紧抓住她备受折磨的肉体;这个浑然不觉的女人不甘心也不习惯身受的一切苦难,她进行反抗,不愿逆来顺受。她发出呻吟,四下躲藏,设法逃脱。但是那只通晓一切的灾难之手,以艺术家坚毅果决的精神,不从他的素材中逼出最高的张力,逼出最后的可能性绝不罢休。那只灾难之手也总要锤炼这颗柔嫩、孱弱的灵魂,使之坚毅卓绝、镇定自若,只要掩埋在她灵魂深处的她父母亲和列祖列宗的宏伟庄严的气概,还没有从她身上形象生动地逼出来之前,绝不放过玛丽·安托瓦内特。这个经受考验的女人从未反躬自问,终于在痛苦中蓦然惊醒,认识到这巨大的变化;正当她外在的力量趋于穷尽之时,她感觉到在她内心深处,萌发出一些崭新的、宏伟的东西,这些东西如果没有经受那种考验,不可能产生。“只有在不幸之中,才真正知道自己是谁。”这句一半傲气凛然,一半震撼人心的话,突然从她惊愕不止的嘴里直跳出来:她产生预感,只有通过这场苦难,她那渺小平庸的人生才会成为后世的榜样而长存。意识到更加崇高的责任,她的性格才超越自己。在那尘世的躯体破灭之前不久,那得以永世长存的艺术品才终于成功。因为玛丽·安托瓦内特这个平庸之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达到了悲剧的尺度,变得像命运一样的壮丽辉煌。 由于水平所限,书里的精彩我无法形容万一,还是老一句: 感谢这本书!

  • 谋生:王志纲谈生涯规划
    Augenstern
    推荐

    历史是道精密的机关,齿轮严丝合缝地扣合运转。命运以其不可捉摸性,顺应时代的波诡云谲,奏响恢弘的变奏曲。 一个前半生怠懒庸碌的人站在时代变局的舞台上,最终以其孤傲坚韧演出谢幕礼。

  • 谋生:王志纲谈生涯规划
    OphisG
    推荐

    前几章还不错,中间部分充满了艺术加工。作者借着揭开历史面纱的笔法,不断外显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差异及其定性。 比起洛可可王后,后期的玛丽可更为珍贵

  • 谋生:王志纲谈生涯规划
    沈苑
    推荐

    【2022年第13本】 玛丽·安托瓦内特,1755.11-1793.10,从哈布斯堡皇室天真的小公主、奥地利大公爵小姐到王太子妃、法兰西王后,再从阶下囚到断头台。 在封建专职王国走向灭亡的必然中,个人的命运被时代洪流裹挟,并无悬念。 她也不无辜,在属于她的时代里,她未能正确地履行权利与义务,在命运过多过早的馈赠中,她的醒悟、坚强、勇气、担当都来得太晚了。 当整个帝王家族的统治寿终正寝时,她最好的命运就是体面地走向断头台。 这是历史对她的审判。

  • 谋生:王志纲谈生涯规划
    秦彬
    推荐

    本书并不是作者最好的作品,但依然有动人之处:将一个普通甚至平庸的女人描绘得真的很普通而平庸。可是字里行间作者又实在忍不住地要表达婉惜和悲叹,也许因为她那不俗的娇美容颜以及天生的皇家贵气。断头,于个人于皇族,当然是悲剧,于法国于历史,却是文明与进步的代价。从那以后,其实也不过200多年,平等尊重民主自由这些人类文明最高等级的词便与法兰西结合了。

  • 谋生:王志纲谈生涯规划
    阁楼上的光
    推荐

    以前的历史课本记载法国大革命中,提及玛丽王后38岁死于断头台,只是客观中立的一句话带过,似乎一个遥不可及的冰冷符号,永远沉浸在历史和时代前进的河流里。后来常常听到那句话:“那时候她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只是到现在才知道这句广为流传的警句出自哪里。 “只有在不幸之中,你才知道,你是谁。” 身为奥地利皇室公主,14岁被家族出于巩固两国联盟而缔结政治婚姻。在联姻仪式的长廊,玛丽完成了无忧无虑的公主时代到法兰西太子妃的身份转变,不变的是她一如既往的孩子心性:任意妄为、挥霍无度、彻夜玩乐、不学无术。这一点,她母亲曾多次在信中谆谆告诫,但对于一个大半生作为命运的宠儿哪里能听进心里去?幸福来得如此容易, 又岂会珍惜?珍惜幸福从来都是别人的事。 当初成为太子妃时,群众的欢呼有多热烈,成为王后时,全城的气氛有多沸腾,后来的悲剧色彩就多浓重。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她向来只道索取,何来付出的责任?“这些年她从未踏进过一家市民的住房,从未出席过一次议会的会议,或者参加过一次法兰西学院的会议,从未造访过一次医院、市场,从来没有试图了解她的人民日常生活的一星半点。在探访巴黎时,总是只待在消遣娱乐的花花世界,金碧辉煌的狭小圈子里。她乘坐着豪华马车来来回回,却与真正的人民和真正的巴黎擦肩而过。你置人民的疾苦于不顾,又怎么能叫民众对你好感如旧?王后不懂民众与统治者的关系始终是载舟覆舟的关系。二十年后,国王夫妇终于被人民所唾弃。”她被革命大众拽下神坛,的确与她的不作为逃不了关系,更与她滥用权力挥霍国库,奢靡虚荣放纵倭臣导致财政负债累累有着密切联系,但终究是命运的安排让她生来富贵,死随政亡。 不仅是玛丽,连她那个不中用的丈夫路易十六国王也是被命运钦点的棋子。如果生在第三阶级,凭借他温良恬淡的气质,沉静随性的特点,美食优先的吃货品质,对委屈和伤害一笑而过的君子之腹,多半可以过上随遇而安的平淡生活。然而上天让他身为王室储君,他虽不至于在私行上有亏,但于国事民生却也无所作为,加上一味优柔寡断和缺乏统领大局的能力,最后只能一次次错失良机,先于王后走上绝路。 日复一日的鲜花与掌声迷惑了玛丽,那颗年轻好动而幼稚浮躁的心从没尝过被拒绝是什么滋味,也从未经历过众叛亲离的绝望苦涩。夜夜笙歌与挥金如土难道不是头戴王冠者一贯的日常生活吗?人潮攒动和谄媚簇拥难道不是君主制永恒的伴奏氛围吗?暴乱的长矛闪闪发亮难道不该被尊贵血统的联结而宣告失败吗?以自由和平等的名义掀起的血雨腥风难道不该收到裁决和谴责吗?在不幸降临的那一刻,启智已经无法逆转时代的洪流汹涌澎湃,唯有王者的气场和名誉得以书写一曲史诗级的赞歌。 在生命的弥留之际,她尽其所能将真正的朋友们的名字紧紧锁在心头,用她残余的觉醒良知和巾帼勇气试图保护他们,尽管后者最终逃不开惨淡收场。她用一个母亲的本能和一种生而为人的尊严换来了无尽的帮助,使得自己在致暗岁月中还能感受烛光的温柔。生时为人所爱,死亦被人缅怀,尽管在浪费了大好年华的扼腕叹息下,她在仅剩的日子里完成了尊贵而华丽的蜕变,尽管不再年轻美丽,且华发与眼疾以及破碎的心将她禁锢在茕茕孑立的煎熬中。 就像她认为的,最终的岁月里她终于对得起她世袭的皇族姓氏。

  • 谋生:王志纲谈生涯规划
    林素容
    推荐

    在阴雨湿冷的天气里,把这部几乎是直接导致法国大革命的关键性人物—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传记读完了,心情跟故事情节一样低落悲伤。从奥地利公主到法国王后,最后成为阶下囚被送上断头机,享受了生活的快乐,也尝尽了世间的苦难。王后纵情享乐固然不可饶恕,更多的是路易十六软弱无能不理朝政造成的恶果。无奈的政治联姻,跟深爱的人相爱相识,却无法长相厮守,命运给她的礼物,确定就是她想要的? 有助于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情节,希望翻译可以更符合中文的表达方式。

  • 谋生:王志纲谈生涯规划
    Lucky大八
    推荐

    就像茨威格在自己的后记里说的那样,他笔下的人物传记,不是在神化人物,而是把人物人化,不是用人为的理据来为之开脱,而是解释其所负的使命。以期为这位断头王后赢得当代人的同情和理解。 “那时的她还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性格平庸的人被赋予与之性格不符的隆重人生,终在不幸之中,才真正知道自己是谁。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德不配位,必有殃灾。

  • 谋生:王志纲谈生涯规划
    甜柠檬
    推荐

    之前有一次看世界名画的纪录片,曾听到解说说了一嘴断头王后。 那时候对这位王后只有一个点的认识而已,这本书让我对整个人物与其所处的时代和那些传奇的过往经历都有了立体的感受。 她曾经身份高贵,一出生就注定了不平凡的人生。可偏偏无大志者需被压上重担,无责任感者被给予国之厚望。 骄傲与浪漫,奢靡与繁华,在一个大厦将倾的时代显得太过沉重与罪过。 和国王之间的契约婚姻,和费尔森的真切爱意都让她的形象更添悲剧色彩。 但也许,身上流淌的贵族血脉也让她的性格里多了一份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从容,人格魅力反而在困境中凸显出来。 想到她最后那段时间里,所有的人对她的流言蜚语与恶语中伤成了一种政治正确与美德。于是,八卦更加离谱,绯闻四处纷飞,离世后,所有的哪怕只是经历了一点点她的小事情的人甚至没经历的人也要来杜撰写书,打开财富密码,分一杯羹。 人心可畏,雪中送炭者少,落井下石者多。 危难时刻才见真情。 不得不说,茨维格的文笔真的棒极了,大概也是翻译的好,真的觉得是少见的外国著作里的流畅与舒服,全然没有乱七八糟的翻译腔,棒。

  • 谋生:王志纲谈生涯规划
    良辰
    推荐

    她那时候太年轻,不知道命运馈赠的全部礼物,早已在暗中标记好了价格。

  • 谋生:王志纲谈生涯规划
    我拍了拍我
    推荐

    本书讲的是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一生从之前的极尽奢华声色犬马的生活到后期走向断头台的的过程。 1、本书简介 玛丽安托瓦内特是法兰西波旁王朝最后一任君主路易十六的皇后。 在茨威格的洋洋洒洒的几十万字的描绘下,本小说从极其奢华的皇宫生活的描述出发, 到亲佞远贤,再到失去威信,最终走向断头台的漫长的20年的统治生涯。 2、运用对比 本书运用了大量的对比,对比玛丽皇后十几岁时的奢华,到三十五岁以后即将走向断头台的悲惨。 对比玛丽皇后奢华的生活,和法兰西人民的民不聊生。 对比法兰西人民一开始对君主的拥护,再到后期人民对统治者的不屑,甚至在最后的公众场合,几乎没有人为皇后的到来而鼓掌。 3、读书感受 本书是我在2022年春节隔离期间听完的,因为隔离期间比较封闭,所以几乎一天5-6个小时都在听书。这本书很长,文字浩浩荡荡,感受极为震撼。 当时选择读这本书也是因为对茨威格的一句话产生了兴趣:“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大概意思是: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可以轻易取得什么,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需要你付出努力和代价才能够获取的,就算你能轻易得取什么生活中的馈赠,最终也要付出代价,得不偿失。意在警戒别人不要贪婪,不要妄图不劳而获,也在规劝人民不要恣意挥霍,觉得天上会掉馅饼,还是要踏踏实实付出认认真真生活。 当时对这句话很感兴趣也不是很能理解,就搜了搜出处,原来是来自这本书,就决定要亲自感受一下,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一生。以下截取了3个事件说一下我的感受。 (1)法兰西波旁王朝 故事的开头是玛丽皇后从奥地利公主的身份嫁到了法兰西宫廷,文中对欧洲宫廷的描述极尽奢华,让我很长见识。去过两次巴黎,都没有去凡尔赛宫,当时是觉得凡尔赛宫离巴黎市中心太远了才没去,但是现在发现凡尔赛宫才是巴黎的精髓所在,后悔没有去拜访。但是那时候对波旁王朝还没有很深刻的概念,不知道那是一个怎样的概念,通过本书我才了解到,路易十四是波旁王朝的鼎盛时期,相当于中国的乾隆皇帝,而且路易十四也非常时尚,自己发明高跟鞋来引领巴黎时尚潮流,所以他的凡尔赛宫引领了几个世纪来欧洲洛可可式时尚潮流。路易十五,是站在路易十四的肩膀上,有点像道光帝的结合,而路易十六的时代也就是法国君主制的终结,很像当时中国的咸丰光绪帝的结合,后期玛丽皇后的逃亡,让我想起了慈禧那次的出逃,一个是西方一个是东方,命运总是出奇的相似。 (2)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皇后人物特征 路易十六是一个平庸的君主,他的性格老实懦弱,且患有隐疾,玛丽皇后守了七年活寡,她的荷尔蒙难以排遣,开始和奉承她的贵妇、年轻英俊的骑士们夜夜笙歌,她爱打扮,追求华丽珠宝,甚至因为路易十六的平庸,她开始干预国事,为她的宠臣们谋求官位和年金,导致政府债台高筑。玛丽皇后安于享乐,资质平庸,如果她是一个普通的贵妇人,那这样的生活也许不会引起后面的悲惨的遭遇,但她作为法兰西皇后,对国库的亏空以及人民生活的困苦置之不理,在茨威格一步一步的铺垫下,玛丽皇后走向了断头台。 (3)玛丽皇后断头台前在监狱的一个月 那一个月是玛丽皇后最为悲惨的一个月,她穿着黑袍,被关在关国家要犯的地方,他的小儿子被迫和他分离,同时在法庭上,他的小儿子被别人教着去指认他母亲的子虚乌有的罪行。曾有人想去救她可还是回天无数,还因为被人找到了营救的线索而加速了走向断头台的过程。最悲惨的遭遇乃是被小儿子指控自己子虚乌有的罪行,茨威格描述说和儿子分离是母亲最悲痛的事,而儿子指控母亲也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我先开始还不是很理解,直到生活中真的有听到一样的故事出现,听那个母亲描述的那样痛彻心扉,才理解茨威格所言。这和玛丽皇后先前极尽奢华声色犬马呼风唤雨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极为震撼。 在茨威格的笔下,本书对人性的描写和刻画相当地生动形象。想了解人性,本来想看《人性的弱点》,但后来发现,其实人性的弱点里的例子有点小众,适应白人男性,而我看的心理学大师阿德勒的 名著《理解人性》也是一头雾水。反而是这本书,因为是小说,人物众多,刻画丰满详实,对人性的各个面的刻画都让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比如玛丽皇后教育她的小儿子非常严格,是以君主的要求来教育孩子,但孩子小时候就是不会理解家长的一片苦心,后来玛丽的小儿子被一个市井之人教育了一段时间,就放开了天性,并且在这个人的教唆下在法庭下指责自己母亲子虚乌有的罪行。从多个角度来理解这个事件,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 谋生:王志纲谈生涯规划
    钱静怡
    推荐

    茨威格用平淡的叙事勾勒出了安托瓦内特的一生以及整个法国大革命的背景,怀着深切的柔情对这位值得同情的女人投去了怜悯的目光,他的话语里多少带了些偏爱,在带有浓厚的同情心理中公正地看待了这个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女人。以前不爱看译本,总觉得少点什么味道似的,又没能力看原版书,所以一般不选外国文学来读,太累。《断头王后》的叙述很平淡,却对人物的刻画很深刻,他的描述很善于捕心,王后与情人费尔森之间的感情刻画揪心又动容,但最后断头的那一刻又堪称“刽子手”描述,赞!

  • 谋生:王志纲谈生涯规划
    Liu晓
    推荐

    在看此书期间我的心情是低落、复杂和难受,看到后面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前夜与家人相聚的时候和马丽安托瓦特被送上断头台前写的那一份信时我哗啦啦地哭了起来,以至于眼睛都哭肿了。他们两个在次威格笔下是两个平庸的普通人,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统治残暴而造成革命的局面,相反是两个没有政治抱负的人不幸生在帝王之家,被命运眷顾赋予了他们统治国家的权利,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作者笔下的路易十六的性格特点更适合当一个公务员或者海关,马丽安托瓦内就像一个不愿长大的孩子,即使她的母亲和兄长提前给她透露了考卷,她也不愿去看一下,撞着命运馈赠的礼物一步一步把自己送上断头台。

  • 谋生:王志纲谈生涯规划
    寒河江映叶
    推荐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n                                                    

  • 谋生:王志纲谈生涯规划
    阿菊🌻
    推荐

    一个成长于奥地利皇族的公主,美丽单纯且无知,却混沌中成为政治的牺牲品,被政治的浪潮裹挟着,被腐朽的法国贵族奉承着,一步步成为阶下囚。没有过于复杂的情节,但一个“穷奢极欲”的女孩是如何成长为坚强沉着的皇后,确实值得一读。喜欢茨威格的语言风格和文字。  如,“但是那只通晓一切的灾难之手,以艺术家坚毅果决的精神,不从他的素材中逼出最高的张力,逼出最后的可能性绝不罢休。那只灾难之手也总要锤炼这颗柔嫩、孱弱的灵魂,使之坚毅卓绝、镇定自若…… ” 又如,“王后在这场反抗革命的消耗精力的斗争中,迄今为止只有在一个盟友身边找到庇护之地:那就是时间。但是时间是一个极不可靠的机会主义的盟友,它通常总是站在强者一边,把那些无所事事,一味信赖它的人都鄙夷不屑地弃之不顾。 ”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