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逻辑:半秒钟看透问题本质

底层逻辑:半秒钟看透问题本质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底层逻辑:半秒钟看透问题本质
    浊酒一壶慰风尘
    推荐

    坐着旅游专列去敦煌,途中跟一个阿姨聊天,阿姨说了一个段子: 甘肃有三个城市互相很不服气。 兰州,省会城市,自称“中国的兰州”; 敦煌一听,不服,我是“世界的敦煌”; 酒泉听后,乐了,鄙处“宇宙的酒泉”。 自了解敦煌以来,一直想去,说是魂牵梦萦也不为过。2014年,利用仅有的10假期奔赴敦煌,没做攻略,凭借一厢喜好赶过去。 也就是在旅游专列,才知道莫高窟每天限量6000人,我当时一脸懵逼,我这是要看不成的意思了? 清晨的阳光伴我一步步走进敦煌这座城市,没有打车,我便一步步在无人的街道走进敦煌,漫步两个小时,找到了一家青旅,住下。在老板的介绍下,急急忙忙去买了莫高窟的应急票(只能浏览4个窟),而那些预定的票是9个窟,包括本书中提到的“数字敦煌”的游览,而应急票都没有。 不过,至少不至于让我无功而返。 记得回来时,先后写过一篇游记,一篇诗歌题材的文章,读者反馈还不错。 其实更想说,并非文笔好,而是敦煌确实震撼。 以前不是很了解禅宗的三重境界,在读完本书后,开始有了一点了解。 在大多数人眼中,敦煌莫高窟,不就是石窟壁画嘛,中国这样的地方不说千千万,但也不少。所以,这第一重的境界,那就是一些历史的积淀,是一堆沉默的实物而已。所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而,自己当时去的时候,也仅仅的刚刚触及到第二重境界罢了,那不仅仅是石窟壁画,那时历史的传承与积淀,她在对我们诉说前面的过往,她在告诉我们,这是历史文化集大成者,她汇聚了千百年来人类的心血,所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而今,读完本书,对于樊老师而已,那是她的归宿,是宿命,是她一生最大的幸福,在樊老师眼中,那还是所谓的“石窟壁画”而已,即“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翻开本书以前,我一直以为会是一本自传性质的书,然而,我错了。 这不是樊老师的自传。 不过也是对的。 这是敦煌莫高窟的传记,是樊老师眼中的莫高窟的过往。 更令我震惊的是,这众多壁画人像的起源,其中包含的佛学知识、思想,这才是我对本书最大的收获。 最后,还是一句感谢。 就是众多先辈们的努力、付出,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莫高窟,才有了免于灾难的莫高窟,有了不输于其他国家的“敦煌学”。正是因为我们的国人有着这类人的存在,华夏文化的传承从未消失与断层,成就了现在的中国。 如今疫情肆虐,我很惭愧的发现在此之前,不知钟南山为何人? 我们更应该让国人知道这样默默付出的人的存在,是他们让我们的国家在各个领域都有了话语权,而不是那些在电视中的影视明星。 感谢樊老,薪火相传,文化必将一脉相承。 末了,想起那句话,敦煌敦煌,敦,大也;煌,盛也。 我们必将重现其荣光。

  • 底层逻辑:半秒钟看透问题本质
    巧巧~
    推荐

    敦煌——千年岁月的延续       与敦煌结缘,是从《万物有意思》开始的。         在《万物有意思》看到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离婚协议书(放妻书)十二件,竟然均珍藏在外国博物馆:英、法藏十件,俄国藏两件。寻着这批和离书开始了《敦煌之旅》。敦煌一千多年的繁荣、沉寂、衰败,无一不和时代的跌宕起伏紧密相连 ,盛唐时代,带来石窟发展的绚丽、丰蕴、富贵;清政府的懦弱、腐败、无能让敦煌石窟在遭受岁月浸蚀的同时,更遭受来自人类的劫难——壁画被剥离、经书被贱卖,直至敦煌遇到自己的贵人:他们是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敦煌的三代守护人,还有他们身后无数的支持者、跟随者。       《樊锦诗—我心归处是敦煌》一书,是“敦煌的女儿”樊锦诗首度直面读者,亲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师从宿白、苏秉琦等考古名家的青春求学往事,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50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动人故事。        在这本书里,樊锦诗老人细述了大量文物流失的历史背景,也讲述了几代敦煌人用自己的智慧、艰辛劳动保护着敦煌点点滴滴:他们一遍一遍临摹壁画、建档编辑目录、进行考古研究,撰写考古报告;亲自植树防风沙,他们既是脑力劳动者,又是体力劳动者;生活条件艰苦、水土不服;长期夫妻分居 ,孩子不能接受好的教育;特殊年代精神倍受委屈,身体倍受摧残,要保护敦煌,还要自保😭😭。为了敦煌千年文化存续、传播,他们付出太多太多,今天,我们要记住他们!          敦煌是不幸的,又是万幸的。不幸的经千年岁月,被伤害的千疮百孔,万幸的是遇到一大批热爱她、为她献身的文人志士,遇到到好年代。赶上数字科技、影像科技日新月异,外引内联,中外合作,我们可以共享流失在外的石窟瑰宝。而敦煌数字化管理使敦煌艺术走出莫高窟,既使不到敦煌也能切身感受远在西北的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辉煌灿烂。         敦煌老了,再也经受不起岁月的侵蚀!但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赋予敦煌新生,敦煌艺术将绵延不绝,接续永存。

  • 底层逻辑:半秒钟看透问题本质
    小龙女
    推荐

    这本书是我的一个书友看的书,我从他书架上窃来的,窃书不算窃呀!也不用还呀![调皮] 看完这本书,我都想去敦煌看那绚丽的飞天,和樊锦诗樊先生说的全国最出众的涅槃像。以及月牙泉,鸣沙山。吃李广杏![色] 樊锦诗先生那是真爱敦煌呀,献出了一生,以及为了保护敦煌,坚决反对把敦煌交给企业,尽最大可能延长敦煌文物的生命。为了留住人才,樊锦诗先生把房子都能拿出来,给急需的科研人员。真的不是我们这些俗人能做到的。樊锦诗先生真的是两袖清风,令人敬仰。

  • 底层逻辑:半秒钟看透问题本质
    BryanHyun
    推荐

    这几日,花了十来个小时“一口气”读完了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口述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在书中,樊锦诗用最朴素的话语,最真挚的情感,像是和一位知心朋友聊天一样,倾诉了自己与敦煌、与莫高窟的故事。在书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过动摇和挣扎,在家庭和事业的天平上不断摇摆,却最终顺从内心意愿留在敦煌的普通人。 樊锦诗在书中自述说,她命中注定要来守护敦煌。她也曾有几次想过离开,可是每次都因缘际会地留了下来。 说到“命定”,那只不过是樊锦诗纵观自己的一生,用这两个字来诠释她与敦煌之间的关系是不离不弃,仿佛再怎么努力挣脱都无法离开敦煌的调侃,其实她的内心从未离开过她钟爱的事业。 最让人心疼且感动还是家人部分,她能够一生致力于敦煌的事业,家人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六七十年代的事业单位,想要调换工作也真是不容易,一家人分居19年,老彭自己创建了武汉大学的考古专业,后来还要一个人照顾两个小孩,可以说非常辛苦了,最后还是他放弃原本的工作,也加入了敦煌事业,家人才得以团聚。幸好后来彭金章带人率先做出来了敦煌莫高窟北区的考古报告,也是不辱使命。读到“我的老彭走了”那一节的时候,很是令人伤心。还有两个细节,一个是1968年,她自己在敦煌县生下了大儿子,当时身边没有任何亲人,小孩前几天连合适的衣服也没有;另一个是二儿子出生不久就寄养在亲戚家里,她过了几年去接的时候,已经完全认不出来了。  “一个人能拥有的只有现在,任何一个人,过的只是他现在的生命” 撰写本书的作者顾春芳这样评价樊锦诗:“在樊锦诗的身上,呈现着一种少有的气质,单纯中的深厚,宁静中的高贵,深沉中的甜美。” 樊锦诗的气质和优雅是她专注一件事,就是守护莫高窟的精神给予她的坚韧和顽强;她的宁静与甜美,是专注于一个人,就是爱情给予她的温柔和爱意。 一个人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无论对人还是对事一辈子都始终如一,这是最令人佩服和动容的地方。 在莫高窟,她坚守事业,为了莫高窟科学数字化防护和考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整理完成敦煌石窟考古报告《敦煌石窟全集》。 樊锦诗一生为敦煌莫高窟尽心尽力,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敦煌的女儿”。 引用孔子盛赞颜回的那段话来赞扬莫高精神,即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一个人能够做到宠辱不惊、安之若素、得之淡然、失之泰然,非有至高的精神境界所不能。 而樊锦诗和敦煌人正是具有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勇于坚守西北大漠,用自己的青春和毕生才力,守护敦煌莫高窟。 反思我们自己,最缺少的就是专注精神。 樊锦诗说“一个人能拥有的只有现在,任何一个人,过的只是他现在的生命” ,专注就是做好眼前的事情。 我们要做的就是,专注于当下,专注于一件事。 我们生活的世界,信息频繁复杂,我们的大脑中的想法也跃跃欲试,这时候专注就变得尤为重要。 比如无论是否喜欢,专注于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专注阅读一本书,研究其内容和所传达给我们的寓意,我们学习到的会超过书本本身。 专注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境界,我们要跟樊锦诗学习的,正是这种专注、真实、纯粹的人生精神。

  • 底层逻辑:半秒钟看透问题本质
    鸿雁
    推荐

    《我心归处是敦煌》写的是樊锦诗个人的传记,更是一本访谈录。书的内容涉及对几代敦煌人的回忆,这既是樊锦诗个人的奋斗史,也照应着敦煌研究院的发展史,是守望莫高窟的一份历史见证。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