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台湾这些年(全集)

我们台湾这些年(全集)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我们台湾这些年(全集)
    水石斋
    推荐

    生命所有的意义皆源于生命中的空白,正如生活一切表象的繁华皆来自生活本身的虚无!

  • 我们台湾这些年(全集)
    kuang
    推荐

    今天刚入了波拉尼奥的英译本《2666》,发现书背的一段话很适合放在这里作为这本书的书评: The truth is we never stop being children, terrible children in sores and knotty veins and tumors and age spots, but ultimately, in other words we never stop cling to life because we are life.

  • 我们台湾这些年(全集)
    还值一个弥撒吗
    推荐

    20世纪两波文学浪潮,世纪前期的菲茨杰拉德乔伊斯海明威欧美文学,世纪中后期的博尔赫斯马尔克斯波拉尼奥拉美文学,区别在于前者是逃避本国精神上的窒息,而后者面对的是直接政治上的迫害。推荐先读最后一章邀舞卡,很多隐藏彩蛋信息。

  • 我们台湾这些年(全集)
    阿尹
    推荐

    一个痴迷于神秘未知的感性动物兼标题党,遇见《地球上最后的夜晚》注定是逃不掉的,这是我第二次被套牢。 第一次是在2018年12月31日晚22:00和我家先生一起看跨年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最初就是冲着片名,然后被喜欢的男女主角汤唯、黄觉锁定,连带着和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一起过跨年夜的念想,提前半月妥妥地把我俩预定在某个放映大厅的某排某号。然后在那个小雪飘飘的夜晚,我俩捧着爆米花和热牛奶一头扎进了座无虚席的近千人的影厅中。 汤唯依旧神秘魅惑,黄觉油腻与沧桑齐飞,可是故事一直不在线……意识基本都在镜头外流淌,飘忽不定的镜头似乎总是在荒郊野外游荡。男女主人公的眼神迷茫而坚定,估计随后的两个小时就是一场执着的梦游。场内观众前半小时一起嘀咕"演的什么"?后面分成两派:一派按捺不住愤然离去,另一派起了执着心要看个究竟。功夫不负有心人,当片名终于闪亮登场时,场内所有的躁动不安都沉静下来,大家各自对号入座,随着男女主人公的思绪在幽暗凝重的场景中一起游荡,不知不觉迎来了无所畏惧的2019年。 回家后,我在2019年1月1日第一篇朋友圈微信中记录:一场独特的电影,一个难忘的跨年夜,2019年,你好! 然后有朋友调侃:不是说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吗? 我回侃:有被催眠的,有被吓跑的,也有灵魂开窍的。 又到年底,2019年11月30日,我勇敢地收下了书友赠送的罗贝托.波拉尼奥版《地球上最后的夜晚》,再次跌入非虚构的意识流中感受另一种流亡之痛。 是的,如果说那场电影是感情的流亡,波拉尼奥记录的就是政治流亡。前者受原生家庭影响,一直想解开困扰心头的失爱之谜;后者受祖国政局动荡影响,一直悼亡难以排解的失国之痛。 无论是黄觉还是波拉尼奥的记忆,都试图抓住曾经温馨的片段,都不愿面对各种缺失的爱,都挥不去各种实现不了的梦想。当现实生活中各式黑暗、邪恶和丑陋扑面而来时,恐惧和哭泣毫无意义。也曾坦然面对,也曾放手一搏。即使挣扎一生,也有可能只是从一个困局进入另一个困局,也有可能永远都寻不到心心念念的那个人、那个地方、那段情。但是也总有那么一些时候,主人公多多少少可以释放些囚禁于内心的纠结和绝望。 无论是在电影里、在书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永远没有结束的那一刻,离开与死亡都不能终结所有。只要有不甘,只要有所愿,随时可以出发,就算得不到答案,也比停止不前强。 地球最后的夜晚不仅昏暗,而且苦闷、压抑甚至绝望。如果那是已经存在的、正在上演的、即将发生的,或许我们主动迎上去洞穿而过,比永远躲着不认、不见、不想更能早一点获得情感上的支援。 所以,2019年12月31日晚,我和先生在一个不足百人的座无虚席的小厅最后一排相拥着看爱心满满泪花闪闪搞笑多多《宠物》当家的电影。依然有生离死别,依然要面对人类停不住的杀伐决断。但是依然留存延续着希望,让我们在新年伊始,依然可以义无反顾奔着光明而去。 散场后,我和先生在小区桔色的灯光下忆起2018年12月31日晚的跨年时刻,点点滴滴种种温情历历在目。我又没忍住晒恩爱的好习惯,软语分享:温情元旦夜,"宠爱"归家时。《宠爱》温情溢屏,和户主满满地感动,在寒夜里回到自己的小屋,一起迎来2020年开心快乐的第一天。 宇宙本是无情物,无情偏生有情人。只要心中有爱,地球最后的夜晚或许星光灿烂也未可知。

  • 我们台湾这些年(全集)
    逝夜
    推荐

    拉丁美洲撒满了被遗忘的青春骸骨 罗贝托·波拉尼奥,一个有着自己文学思想的智利人。之所以接触到他,得益于书友的推荐,在此表示感谢!《地球上最后的夜晚》被很多评论家和学者看作是他在写作《2666》前收集灵感、酝酿故事的一次尝试,这与我相同,因为我原本也是将此书看作是在阅读《2666》之前,提前品尝的一道开胃菜。我觉得,想要与一位小说作家会面,没有什么是比提前向他的短篇问好更好的问候方式了。 波拉尼奥的一生是曲折的一生,是郁郁不得志的一生。虽然在他死后,他文学作品在拉美文坛引起的轰动,不亚于三十年前《百年孤独》出版时的盛况。可他却如同他所敬爱的卡夫卡一般,生前几乎寂寂无名,一身才气无人欣赏。而波拉尼奥对于《地球上最后的夜晚》的态度也与卡夫卡对于自己作品的态度相似,如果不是家人、亲友违背了他们的意愿,或许我们将永远无法欣赏到这些优秀的作品。波拉尼奥在他五十岁时就离开了人世,而在他生命的前四十年里,他是一个流浪者,一个漂泊的诗人,一个浪迹天涯,四海为家,靠打零工养活自己文学爱好者。人们总是向往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假思索,义无反顾,可一旦真的踏上这条路就会发现这种“吹弹可破”的幻想究竟有多么残酷、是多么艰难竭蹶。波拉尼奥像很多失意的拉美文人一样,从南美洲一直走到了欧洲,在他无以为家的前半生,诗歌就是他活着的动力。有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他流浪在异国他乡,身在巴塞罗那感受着诗人幻想和残酷现实的轮番轰炸。他做过露营地的看守人、餐馆的洗盘工,码头的装卸工、垃圾场的处理工以及各类短工和接待员。他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染上了毒瘾,可是即便这个世界已经开始尝试抛弃他了,但他却从未选择抛弃他所热爱的文学,离开他挚爱的诗歌。波拉尼奥说,“人能忍耐的事不多,但诗人可以忍耐一切。”他便是如此实践的,即便在陌生的城市干着卑微的工作,无助的活着,他依然玩命似地坚持写诗,他写诗不求发表,不求被人熟知,只是因为热爱,仅此而已。甚至即便他的小说在今天取得了难以估量的巨大成就,我相信他依然愿意自诩是一位诗人,可他却也正如书中的恩里克·马丁那样始终没能成为他想象中的、理想意义上的诗人。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里,他迸发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惊人创作能力,他的写作热情是宇宙爆发般的,是光彩炫目的。我相信天才的灵感和天赋,就连上帝都会暗自嫉妒,很多天赋卓绝之人,都在展露真正的自己之后,就恍如流星消逝般就此离开。人类历史上,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比如王勃、周瑜、拜伦、济慈等等。就此来看,或许波拉尼奥是幸运的,他的天赋没有过早展现,作品却同样熠熠生辉。 读波拉尼奥的作品,像是用不紧不慢的语速,缓缓描述他的所见所闻。他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那样,没有什么曲折的故事,难忘的经历会让他激动到改变语速,心跳加快,他始终都是那样的波澜不惊。他的叙述不夹杂任何的主观色彩,我在阅读他笔下这些故事的时候,竟然错愕的感觉自己和故事中的人物一同站在帷幕已然拉开的舞台之上,而波拉尼奥则是以抽离的方式安静的坐在观众席。他的叙事风格近乎原始,似乎毫无技巧可言,他自诩诗人却对诗意文字有意避讳,这是他的选择,这是对他那波拉尼奥式的写作风格的一种牺牲。如同余华文字的朴实那般,波拉尼奥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也有着惊人的吸引力。《纽约时报》在评论这种风格时谈到,“波拉尼奥的短篇营造了一种神秘和忧郁的氛围,一种令人联想到巴别尔和卡夫卡,忘记故事以外一切的氛围。”正所谓大巧不工,这正是波拉尼奥的过人之处。 书中大部分故事的主人公是“B”,有人认为“B”便是波拉尼奥本人,原因嘛,很简单,他的西语名字是Bolaño,并且我们能从“B”身上看到很多波拉尼奥的影子。“B”是一个智利流亡者,在南美和欧洲漫无目的地流浪,他的经历汇聚了与他同时代其他郁郁不得志的文学爱好者那令人哀叹的故事,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在流亡生活中挣扎于世界边缘,受困于理想梦魇,等待梦想幻灭的一代人。唯一不同的地方不过是这些人的身份、姓名和背景不同罢了。“没有尽头的孤独,一泻如瀑布,悲哀与压抑隐藏在文字之中。”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地球上最后的夜晚》中所写的这14个短篇小说的话。我想只有波拉尼奥自己所讲到的那句话最为贴切: “生活啊,不仅平庸,而且是难以说清楚的。” 无论是为了办好文学杂志而花掉毕生的积蓄,最后带着梦想一同选择走向覆灭的三流诗人恩里克·马丁。还是为了坚持自己的文学梦而受人排挤,被生活逼入绝境的勒普兰斯。亦或是被博尔赫斯和科塔萨尔(其实是波拉尼奥自己钦佩的两位作家)大加赞赏的“著名作家”圣西尼,也在无休止的文学比赛中除了得到没有尽头的生活艰苦和无意义之外便一无所获。他们无疑都是生活上的失意者,小说中的人物是如此令人着迷,他们渴望寻找到人生的答案,却缕缕只能被迫接受失败的悲号。波拉尼奥利用他笔下那些饱受挫败折磨的人物向我们缓缓弹奏出一曲关于热爱与渴望,死亡与孤独的人生挽歌。而令他声名鹊起的那些伟大长篇也正是从这些挽歌中搭建出来的一场又一场的翡翠梦境。 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短篇是《安妮·穆尔的一生》。故事的开始,波拉尼奥是这样写的,“从1943年到1945年,安妮·穆尔的父亲在太平洋的一艘医疗船上,为民主而战。”让我们回顾下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的开篇是如何写的吧,“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像么?有点,却又不像。波拉尼奥的小说开头更加简洁、直白,但说的不好听一点便是粗陋、莫名其妙。但他却十分喜爱这种干脆,正如他的作品那般不故弄玄虚,不舞文弄墨。故事的女主人公安妮·穆尔的人生可谓波澜起伏、精彩纷呈。她饱尝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复杂生活。从某种角度来讲,她是个幸运儿,一生中的诸多选择都叫人羡慕不已,她对梦想和爱情的憧憬也总是能梦想成真,但她却选择不断体验破灭和失去的滋味。她生活的随性、肆意、毫无顾虑、狂浪不羁,一生中经历了无数个男人。她无数次的选择离开,流浪到世界的天涯海角,也许她心中也有着对生活的强烈憧憬,却始终未曾找寻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在我看来,安妮·穆尔的一生都是在拼命地逃避和追寻,可这并非是她的真实所愿,她只是强烈地渴望活在当下,在短暂的瞬间满足自己,仿佛下一秒自己就将会消失的无影无踪,在此之前要让自己不留遗憾那样。她之所以会如此强烈地渴望活在当下,也许是源于她内心的不安造成的,当年幼的自己得知姐姐苏珊的男友弗莱德杀死了自己的父母,她的一生就已经悄然改变了。在她忙碌、奔波的一生中寻找安全感成为了她生命的主旋律。在读这个短篇的时候,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安妮·穆尔的一生仿佛过的如此缓慢,直到深爱她的韩国人托尼为她自杀,安妮经历多个男人之后,她也才仅仅只有22岁而已。令人扼腕的是安妮·穆尔即便遇到如托尼般深爱她的好男人时,她也没能得到她所期待的安全感,最终毅然决然的选择离去,继续漂泊。也许,只有孤独才是她浸毒过深的人生的唯一解药吧。有个评论我觉得说的非常好,在此分享给大家。“那带有着的麻木颓丧以及不愿争斗的坦然使他的小说尽显孤独之意,波拉尼奥的孤独则是理想损散成火星,无法拼凑成大火焰后的无可奈何的流亡式的孤独。”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概括《地球上最后的夜晚》中所写的这14个短篇小说的话。我会说: “生活在世界边缘的人,人生只有流浪没有终点。” 就在我准备写这本书的书评时,事有凑巧,正好看到有书友在评论白落梅的作品,他表示她的作品华美而无趣。那么不妨让我来分享一下,波拉尼奥在《地球上最后的夜晚》中,是如何写作的吧!以及我自己对此的一些感想。(没有评论孰高孰低的意思,不同风格的作家也是无法进行比较的,只是恰巧使我想到应该分享一些波拉尼奥所写的文字。)波拉尼奥在《恩里克·马丁》中这样写到的,“其余的信件非常分散,是南美诗人写的,他们迷失在南美洲各地,我和他们的书信往来是不定期的,内容介于暴躁和痛苦之间,忠实地反映了我们这些人的真实面貌——不再年轻,开始接受理想破灭的事实。”在《地球上最后的夜晚》中,他又是这么写的,“看超现实主义诗人的作品,什么也看不懂。一个平和又孤独的人面临死亡。一群形象,都是受伤的。这是他惟一看明白的地方。实际上,那些形象像落日一样逐渐淡出,剩下的只有伤痕。”在《“小眼”席尔瓦》中他写到,“当天夜里,一回到旅馆他就流泪不止,为两个死去的男孩哭泣,为那些不曾相识的被阉割的男孩哭泣,为自己失去的青春岁月哭泣,为一切已经不再年轻的年轻人哭泣,为英年早逝的年轻人哭泣,为保卫阿连德的斗士们哭泣,为害怕保卫阿连德而战的人哭泣。”而最令我欣赏的是他在《牙科医生》中,所写到这样三句话,“就在那个时候,我觉得不该做这事:仅仅为了欣赏别人的不幸而消磨夜间的时光。我想这是欣赏别人同时又是自己的不幸。”“他说:你知道什么时候我们真的感觉孤单吗?我说:是在人群里,因为我想到了这样可以跟上他的思维。但不是在人群里(我该想到这话),而是死后,那是墨西哥唯一的孤独,伊拉普阿托唯一的孤独。”“从埃利松多(已经不再阅读他的作品了)到画家卡维尔纳斯,折磨我们的是没完没了的饥饿,每吃下一口东西,我们就越发贫困,越发瘦弱,越发丑陋,越发荒唐可笑。” 读波拉尼奥的小说,是与自身文学情愫相呼应的一个过程。波拉尼奥的作品是具有生命的,不过我并非是说他的文字仿佛如灵动的精灵在纸上跳动,不是那样的。我说的“生命”是指在阅读他作品时的那种感觉,仿佛这感觉有血有肉,有灵魂有躯体,仿佛它从纸上、文字间活了过来一跃钻进了我的大脑中蠢蠢欲动,我很难说清这种生命质感是因何产生的,我甚至很难说清这到底是不是一种错觉,也许是文学在他心中重量使这一切活了过来。波拉尼奥是那种很难用文字清晰地表达出他究竟如何不同常人的人,但你就是知道他的作品是那样的独特、另类,那样与众不同。古怪却又令人欲罢不能,独树一帜却又深陷自我虚构之中。 我觉得我中学阶段语文成绩不太好的原因,就是我没有早一点读到他的作品,否则我至少还能再多考个30分。 波拉尼奥在小说中所运用的比喻在我看来是十分奇特、古怪甚至另类的,至少在我短暂的阅读生涯中从未见过有像他一样的作家。在此仅举几例,供诸君感受。“但是,她内心觉得要喊叫出来,就是说,感觉到给她看到了喊与不喊之间的分界线。安妮记得,她觉得自己好像在地球最大的洞穴里睁开了眼睛。”—《安妮·穆尔的生平》;“B每当与那对智利夫妻见面,就一定会打听U的情况,仿佛那些消息为了悄悄满足他的愿望就每隔两周或者一个月给他斟满酒。”—《1978年的几天》。波拉尼奥评价自己时,说到“我的写作是把我的生命都摆在桌上,把一切都押上,我知道肯定要输的,但我还是要把一切都押上”。我想他所运用的比喻恰恰体现了他的狂野不凡。 波拉尼奥小说的翻译者赵德明在提到波拉尼奥时表示,“特别需要关注波拉尼奥短篇里暴露出来的,是人性的问题。最需要穿透到里面去读的,是一种人类的疯狂,人类的偏执,是人类在各种“欲”背后驱使出来的邪恶。他的作品,归根结底是在揭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直到现在所表现出来的信仰危机、文化危机以及精神道德危机。他从不转弯抹角:21世纪全球人的势力、实力、功利,这几个词是不分国家种族的。”在此,限于篇幅的缘故,无法展开谈论我对于赵德明老师所讲的这段文字的个人理解和具体在作品中该如何进行相关解读。 波拉尼奥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热爱文学,却对很多文学界们的大师们不屑一顾,他甚至批评过马尔克斯和略萨的政治态度和对权力的热衷(但他也公开说过在文学方面,他个人对此二人是很敬仰的)。他用其前半生对诗歌自负、坚韧、忘我的理想为后半生改写自己的命运定下了坚实的基调。他的作品就像宝藏,能给予读者很多很多。深深痴迷于波拉尼奥的小说家孔亚雷在访谈节目中曾经这样说到,“为自己爱的作家站台是非常幸福的,波拉尼奥真的是影响了我们很多人。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都会影响你判断这个世界的方式,你看完他/她以后,对人生的处理方式会不一样的,我觉得这就是文学的力量……不读托尔斯泰,就跟没做过爱和没有喝过冰啤酒是一个道理。我们现在也可以把波拉尼奥加上。”读波拉尼奥,是狂热的小众文学青年的一次狂欢,更是拉美文学给予热爱阅读之人的一次盛宴。正如波拉尼奥自己所言,“我们不会停止阅读,即使每本书总有读完的时候,如同我们不会停止生活,即使死亡必然来临。” 很多读者在评论波拉尼奥时都提到读不懂他,不知道他的作品在表达些什么,莫名其妙的。我在读完《地球上最后的夜晚》的时候,对他和他的作品有种无以言说、似有若无的感觉,那时候我觉得自己仿佛明白他想要通过作品表达什么。可在读完《2666》之后,我发现自己之前站错了队,其实我也应当站到不理解他的那队里。我曾反反复复思索他想表达的究竟是什么?是对梦想无法实现,郁郁不得志的愤懑么?好像不是!是对灵魂孤独、人生荒诞的嘲笑么?好像也不是!近而,我联想到另一个问题,天才应该如何表达自己呢?我不是天才,因而我想不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思来想后,我的结果是:或许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吧! 书评的最后,照例讲点题外话。实际上,我不太喜欢阅读作品合集,无论是诗歌、散文亦或是短篇小说,相较之下,短篇小说的情况或许还要略好一些。其原因是,合集中的作品很难全都保有极高的水准,算的上得意之作的往往只有其中的一少部分而已。即便合集中篇篇都是优秀佳作,可却不一定都会是你的心头好。再退一步讲,就算所有作品都是为你“量身打造”的,每篇作品你都十分感兴趣,可想要一以贯之的保持自己的阅读热情还是不免犹如敲冰求火一般。我想,这一点对于经常阅读诗歌集的读者来讲,或许会更有感触一些。当然,《地球上最后的夜晚》没有什么奇特的魔力,它也并非是例外。只不过《地球上最后的夜晚》所选的14个短篇小说,因其作品内涵的相似性和表达方式的相近性,加以浓郁的波拉尼奥风格,使得这些作品即便一口气通读下来,也不会使人感到强烈的厌倦感和烦腻感。不得不说,这又是波拉尼奥奇怪的地方。不过我还是建议,《地球上最后的夜晚》不要一口气读完所有内容,你可以选择一天读一篇,也可以选择早晚各读一篇,当然也可以像我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读完这本书。 最后,附上我在阅读此书时,有感而发,所写的一首小诗,水平有限,还望海涵。 流星 孤独的我就像颗流星, 浩瀚宇宙也不能将我环抱, 无法停息自己的脚步, 踽踽独行直至生命的终点, 可我终究不是流星, 至少还有人会对它许愿。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