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薛晴
    推荐

    隔行隔山,收获不少老师们推荐的好书目,涉及经济学、政治学、政治哲学、哲学、历史学、文学等。认同读书从金字塔塔尖读以及“多读不合吾意的书”,降低跑偏几率,也不会只读已知且赞同的内容只顾自己“爽”。

  • 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弘毅
    推荐

    秘密书架上的书籍肯定是对自己的思想存在影响,读的每本书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思维,对我影响很深的古人是曾国藩及孔子,总能在他们的文字里感受到深远的智慧。

  • 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慕容婉
    推荐

    这本书是由72位著名学者撰写的阅读心得所组成,内容非常丰富。如果说一个人吃什么决定了他的身体,那么他读什么就决定了他的头脑。如果我们能了解那些杰出的头脑是如何获得营养的,那么我们就无疑获得了提升自己的门径。 本书的第一篇文章艾晓明教授的书单就非常有启示性,她不仅推荐了自己受益最大的一本书——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更讲了一些隐秘的不为众人所知的阅读技巧。在大多数人眼里,阅读一本书最主意的是能提取出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和理论要点,但是她却发现,仔细推敲一本书的细枝末节更是大师们所信奉的方法。所谓细节是魔鬼。通过对书中细节的研究,才能深度了解作者的用意和巧思,其独具匠心之处,而如果只是关注到故事梗概或中心思想,那么那些鲜活奇妙的东西就被忽略掉了。这也是我自己目前精读好书时的一个做法,仔细去拆解书里的细节,然后分析这些细节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 这样的阅读方法恐怕是很少有地方会明确提及的。(转发来自采铜)

  • 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
    推荐

    不识字的时候每天让妈妈给我念各种样的童话,识字后经常拿着家里的书看,后来家逢变故,买不了那许多书就跟同学借着看,课业加重以后就藏在桌斗里躲在被子里偷偷看,直到现在,阅读的途径越来越广泛了。但也不知道为什么,去年才有机缘遇到凡尔纳的作品(自然是在遇到三体之后,在广泛读过大刘的诸多长短篇之后),隐隐约约能感到刘慈欣的发源,后才知道这位原是刘慈欣的明灯呀。 所以,遇到这本书,编辑真是很聪明,把目前最热门的刘慈欣这个名字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于是只一眼就把我勾住了。按着习惯从前往后,看着一位位学者列出自己的书单,讲述自己读书的故事,有阳春白雪也有“屎尿屁”(厕所读书),我喜欢这样被大俗大雅轮番洗礼的感觉,身临其境得感受着各位大家作为读者的心路感受,就像名家前辈们轮流坐在我的面前,向我娓娓道来读书这件事于他们有着怎样的益处,也在许多地方启发了我“阅读还可以这样”。 想不到这样的一本专栏集锦,也将会是我存起来,时不时再翻开的小书了呢。

  • 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Bucolica
    推荐

    诸君,你看书时很近。就像参加学校的周末舞会,你永远不知道(总好奇)下一个舞伴,会跟你聊文学、金融、历史、法学、生物、音乐、美术或考古……那种遥远而热忱的侃侃而谈,让你顿觉世界的斑斓、无限,陌生而暖心的共舞。书山原无语,空翠染慧眼。

  • 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谢鑫Thankstars🌟
    推荐

    在年少缺乏自信的时候,一旦不能读懂一本书或者读懂了但完全不知道它好在哪里,多半会很心虚,觉得责任肯定都在自己身上:这么经典的书,我都不知道它好在哪,肯定是我笨极了。既然如此,不但要接着读,还要在餐桌上不经意地讲到:“其实福柯对知识的理解,与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具有一种意指共生的关系,而罗兰·巴特晚年对欲爱的诠释,构成了对这一关系最好的回应……”世上本没有经典,装得人多了,也就有了经典。上面这句话过于傲慢,我的意思是: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应该是有多少人赞美过它,而是它真的能帮助你认识当下的世界与自己。如果它不能做到这一点,要么是你的功力真的还不够,要么是它真的其实也没什么。用我一个朋友的话来说,其实肖邦也没有什么,就是他那个时代的周杰伦嘛。所以我现在主张的,是一种从经验、从问题出发的读书态度,而不是从“死去的古代白人贵族男子视角”出发的读书态度。比如,如果现在困扰我的问题是“民主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那我就老老实实去读Przeworski、Inglehart、Huntington等做相关经验研究的人,柏拉图、黑格尔等“大师”估计也帮不上多大忙。15年前你要是在大街上碰见我,打开我的书包,发现的可能都是《规训与惩罚》、《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这样的经典名著,而现在你要是碰到我,可能我从书包里掏出来的仅仅是《印度简史》、《小议台湾土改》、《菲律宾的腐败》、《民国的四次选举》之类一点也不高深莫测的书。这个转变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一切经典本质上都是基于那个作者对他所处的时代的问题的回答与思考,那么要真正读懂它并且读得心领神会,只能是因为:第一,你对他所处的时代及其问题有相当的了解;第二,你认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与你现在所处的时代有相似性,而且你能理解其相似性以及不同性在哪,由此批判地理解他的思考对于当下的意义。但说实话,以我有限的历史知识,我往往不知道很多“大师”的具体问题意识是什么,其思想的土壤到底是怎么回事,更不知道那个土壤和我今天所处的世界有何异同,那么我为什么要去读呢?仅仅因为它们被放在了书店的名著架上?当然我如果一定要绞尽脑汁去体会这些经典的深意,肯定也能若有所悟,但你要绞尽脑汁去思考任何东西,它都会有深意。电影《黑客帝国》里,先知使劲盯着一把勺子,都能看出宇宙的秘密。这个转变还基于另外一个认识:大多哲学和社科经典都写作于“实证”几乎不可能的时代,比如,在二战之前,基本上不存在大规模的民意调查、完整的宏观经济和社会数据、科学上严谨的统计技术等等,所以大多数经典的写作方式只能是从概念到概念,从推断到推断,从灵感到灵感。这种写作方式往往能创造出很多很漂亮很有启发性的理论框架,但是很难校验这些理论的有效性,又因为不能校验它的有效性,即,没有“证伪”它的可能性,知识很难有效积累。比如,马克思说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会不断趋于贫困化,这是一个经验判断,很容易通过数据来检验。比如,托克维尔说丰富的民间社团有利于民主的健康发展,这在当代政治研究中也完全可以通过经验素材来校验(事实上就有学者的经验研究表明,社团是不是有利于民主取决于社团的性质)。同样,新教是不是像韦伯所说的那样能够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从经验研究中找答案。既然我们现在有条件读很多更严谨、更扎实、更细化的经验研究作品,为什么要拘泥于那些从概念到概念的东西呢?所以我的读书历程,基本上是一个不断从“经典”堕落为“经验”、从“意识形态”下降为“实证主义”的历程。不是说我对经典失去了好奇心,而是我希望引导我去读经典的,是问题的箭头在不断指引,而不是餐桌上的虚荣心。自从我的阅读品味大幅度“堕落”之后,我发现阅读对我来说变成了一件快乐无比的事情。以前是我在使劲拉着一辆马车试图走出泥沼,而现在则是儿童辨识动植物的大自然之旅。如果我很关心“资产阶级民主是不是虚伪的”这个问题,以前我可能会去读马克思、读卢梭、读施密特,现在我则会去读有关议员投票记录和民意测验对比的研究、政治竞选捐款的来源比例研究、投票率和社会阶层关系的研究、议题媒体曝光度和总统的态度韧性等等书、文章或甚至新闻报道。这些研究也许讨论的都是“小”问题,但是它们往往用一种有理有据、严格论证的方式来抵达那些“小”结论,这种虽微观但严密的论证方式,在我看来,比那些虽宏大但浮空的判断要有力量得多。所以我现在读书并不指望醍醐灌顶,更不觉得书架上会有什么“神明”,仅仅希望每一本书能推进一小点知识或者带来一个小启发。正如政治上不存在什么“救世主”,智识上也不存在什么“救世主”。真正的好书,都向证伪敞开,而不是给你一个一劳永逸的启示录让你枕着它睡大觉。振聋发聩的东西,我一向觉得可疑。…在思考自己要读什么书之前,最好问问自己,我关心的到底是什么问题,因为只有真诚的问题意识才能将你引向真诚的阅读——阅读如此美好,任何功利心、虚荣心的杂质都是对它的玷污。—刘瑜 转引自《我书架上的神明》

  • 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甜橙派Gloria
    推荐

    我书架上的神明,初次看到这个说法的时候,心中不禁一凛,生出敬畏之感。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说的是阅读能给人滋养;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说的是读书能让人提升自己;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是说读书能让人摆脱蒙昧。而说书是神明,大概是因为书能在冥冥中给你指引吧。 这本《我书架上的神明:72位学者谈影响他们人生的书》,是72位学者、教授应《南方周末》的邀请,介绍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书,最后集结而成的。文章最先发表在《南方周末》阅读版“秘密书架”专栏上,在集结出版时,发现“秘密书架”的名字已经被占用了,最后就用了“书架上的神明”这个说法。——我个人更喜欢这个名字,神圣庄严,不落俗套。鉴于学者们推荐的书的深度以及影响,确实担得起“神明”这两个字。 谈及“秘密书架”专栏设立的初衷,编者在前言里面交代比较清楚: “中国传统学问,讲究“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很重视目录之学,有深厚的积累;社会科学是新兴事物,请一些过来人,为初学者做个向导,很有必要。” 栏目的设定也受到《哈佛书架:100位哈佛大学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这本书的影响,这本书对哈佛大学的教授们提出了两个问题:哪些书对你的思想有过影响?为什么?“秘密书架”专栏借鉴了这两个问题,向专家学者们发出推荐书的邀请。 所以,这本书实际上是72位专家、学者的命题作文集,他们是国内自然科学,以及人文学界的大拿,在业界享有盛誉,其中包括刘慈欣、刘瑜、吴思、艾晓明等人。 这本书汇集的是对学者们有影响的书,所以有些书学术性、专业性比较强,略显高深晦涩,但整体还比较具有普适性,作为非专业人士,可以从书里面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学者的读书方法、名家独到的观点。除此外,有些书经过大师们的阐释,会让你有新的感悟,书中大师们对读书的痴迷,非常打动人心。最后,读完本书,你还能pick到适合自己的书单,72名学者,几百本书,总有适合你的。 大师的读书方法get 大师们都博学多识,每个人都有独特的阅读术。 我印象深刻的是香港作家西西,她在医院做乳房切除手术,带了四本《包法利夫人》研读:一本法文原著,一本英译,两本中文译本,通读这四本书后,她发现法文原著中有百来个斜体字,意在转换叙述者的角色,英译本完全忽略这些斜体字,中译甲本用引号来处理斜体字,但只处理了部分,中译乙本则将所有的斜体字在字底加标点,拉丁文用原文,再另外附上注解。这种细致的阅读,这样严谨的学习态度,真让人肃然起敬。 研究科学史的刘兵教授认为, 读书时,如果你先将自己限于某个阵营,限于某种观念和立场的作品,无视或拒斥不同观点的作品,那恐怕是不会有什么大出息的。 读书的时候要低调谦虚,有空杯心态,能够容纳和接受新观点,或者和自己不同的观点。 中文教授艾晓明非常推崇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这本书里面讲到纳博科夫的读书方法。他认为, “要做一个优秀读者,并不是一定要参加一个读书会,或者与书中主人公认同,或者是自己也写东西,而是:1. 须有想象力。2. 须有记性。3. 手头应有一本字典。4. 须有一定的艺术感。” 大师的经验之谈,赶紧拿小本本记下来吧。 文学研究者孙歌有独特的读书法——将书作为他者来读, “当主体产生自我更新需求的时候,内在的否定性动力会促使他把他者引入自身,并通过他者建立自我的新结构。” 简单来说,就是当人遭遇困境的时候,会进行自我否定,继而寻求办法来脱离困境,这时候,就会分辨和吸收他人的观点,来完善提升自我。我们的困惑在自己狭小的圈子里,未必能够得到解答,读书正好能提供这样的途径。 妙趣横生的观点 书里面有许多精妙的观点,让人觉得妙不可言。比如,纳博科夫在《文学讲稿》里面说, 聪明的读者在欣赏一部天才之作的时候,为了领略其中的艺术魅力,他不只是用心灵,也不全是用脑筋,‘而是用脊椎骨去读的’。 为什么呢?因为脊椎骨里面有神经,而神经能够感知愉悦。“用脊椎骨去读书”,是不是很妙? 主攻文学和思想史的刘慧儒,在文革爆发的年代入学,那个年代书籍非常匮乏,流落到手里的书经常是残篇,于是他练就了开脑洞补读、锻炼想象力的本领。后来有机会读完以前未竟的书,居然意外地发现,那些真正的结尾有点拙劣,大失所望。他由此意识到, “读者和文本的关系,是可以超越作者的。人们常说,优秀作品的视域大于作者的视域。这意味着,读者可以比作者看得更为广远。” 我是赞同这个观点的,毕竟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现在红学研究盛行,众多红学专家对《红楼梦》都有自己独特的解读,这些解读未必就是曹公的原意,所以说,读者和文本的关系,可以超越作者。 哲学教授陈家琪对“开卷有益”有自己的领悟, 所谓的‘开卷有益’,并非指的只是新书、以前没看过的书。真正有益的,倒往往是重读时的感受。 他描述了个场景,也是我经常会遇到的:有时候写文章,会突然记起来某本书里的某句话,正好可以作为佐证或者案例,于是努力去翻找,我甚至都能记住这段话在上方还是下方,可翻半天就是徒劳无功,在这个翻阅的过程中,又会有新的发现。这种也算是“开卷有益”,苏轼不是说了嘛,“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作家刘瑜说,在年少缺乏自信的时候,如果读不懂经典的好,常会觉得羞愧,认为是自己的过错。其实,“世上本没有经典,装得人多了,也就有了经典。”在读书之前, 最好问问自己,我关心的到底是什么问题,因为只有真诚的问题意识才能将你引向真诚的阅读——阅读如此美好,任何功利心、虚荣心的杂质都是对它的玷污。 深以为然,读书是个人化的体验,不是为了炫耀。能享受阅读的乐趣,借助读书解决自己的现实困惑,或者对自己有所助益最好,实在没必要为虚荣心读书。 对读书的痴迷 很多文学大师对阅读都非常痴迷。大家熟知的博尔赫斯,曾经说过,“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他在失明后继续孜孜不倦地买书,家里有书就会让他倍感幸福。 普鲁斯特喜欢英国作家,在读《弗罗斯河上的磨房》时,刚读两页就会泪流满面。 卡夫卡说自己要从头到尾朗诵福楼拜的《情感教育》,并要求自己的爱人也读读福楼拜。 大师们对于知识和真理的探求,让人感动。而书中的学者们,也有各自难忘的读书时光。 经济学人何帆在中学的时候,把午饭钱省下来去买书,他看疯子尼采的书,看完后情绪激动,无法自已,在房间里面转圈圈,跟发疯了似的。 法学教授冯象对《史记》情有独钟,因为在文革时期,他的父亲被批斗,在“牛棚”里面,经常默诵《报任安书》用来激励自己。 文学教授蓝英年在文革时期,经常揣着《唐宋名家词选》,后来挨批斗,他站在队伍最后面,心里却在默诵张元干的《贺新郎》。 有些历史虽然距离我们比较远,但前辈对知识的渴求,对读书的痴迷,今日读来都让人感动不已。毛姆说,“培养阅读的习惯能够为你筑造一座避难所,让你逃脱几乎人世间的所有悲哀。”无疑,阅读为这些大师筑起了避难所,让他们的精神能有容身之地。 阅读经典的新视角 看大师们对读书时光的追忆,有些能引起我的共鸣,有些则让我读书有了新视角。 法学教授何兵认为《聊斋志异》非常简练,“增损一字都难”,可以作为修炼文字的工具。比如《妖术》一文,开篇是:“于公者,少任侠,喜拳勇,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寥寥数语,活画出古代侠客的风采,极传神。 我的书架上正好有本《聊斋志异》,之前都是当故事书看,经过何教授这么说,读的时候会特别注意其精炼的语言。 何教授研究的是法学,很多案头书却是文学作品,他是这么解释的, 这些作品不仅滋养我的心灵,更是将人生的苦难与悲哀,激情与无奈,一页页打开给你看。让你感受人性的善良与残忍,让你认识“人”,而这是法律人的基本功。 这段话说的太好了,法理不外乎人情,认清人性,能更好地贯彻法理。 专攻科学史的教授江晓原,痴迷《西厢记》,认为《西厢记》不仅仅是一部元杂剧,还是中国古典文学非常独特的切入点,从中可以了解唐传奇、唐诗、宋词和元杂剧。——之前从未想过从这个角度看《西厢记》,江教授的点拨让我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在书中,类似这样的内容非常多,我边看边结合自身,重新审视那些读过的书,以及还没来得及读的书,感觉读书多出来很多新视角,非常受益。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还种草了不少书和作家。比如,历史教授李剑鸣评价孙犁,古文功底深厚,擅长写诗词,文字看似平淡,却包含深意,清新雅致,又简洁明快。这正是我喜欢并且想学习的风格,所以后续会好好研读下孙犁的作品。 这本书里面还有很趣闻轶事,读来非常长知识。比如纳博科夫的趣事,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的写作背景,《史记》真实性的考据,等等,都值得细细回味。 这本《我书架上的神明》在豆瓣的评分不太高,只有7.1分,大概正好说明,读书是非常私人的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就我个人来看,从这本书中收获很多,每次重新翻看,都会发现之前遗漏的东西,整体来看,这本书值得一读。

  • 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心如止水
    推荐

    这是一本在《南方周末》阅读版“秘密书架”专栏的系列文章。 全书共有七十二位教授、学者,向读者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或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 虽说读书是个人喜好的事,但当你无从选择时,看看其他读书人关注或阅读的书籍也是一种借鉴,也许会从中得到某种启发或启示。

  • 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还值一个弥撒吗
    推荐

    “在三十五岁那一年,我发现自己站在一片幽暗的树林里。”但丁的《神曲》,是这样开头的。但丁的向导是诗人维吉尔;但丁的旅程,是阅读的象征。维吉尔引导但丁,只能到炼狱为止,不能进入天堂,因为阅读是凡人的事。 书是一道窄门,一俟穿过,千门万户,訇然洞开,个体渺小的存在,因一个无限广阔的背景,而有了意义。时光如刀,书籍如砥。阅读,态度虔诚,但不屈服。要用挺直的脊椎骨去读书,因为脊椎骨里有神经,它感知愉悦。 平日讲“沧海一粟”,似乎总是言若有憾,其实对那“一粟”来说,寄身“沧海”,未尝不是一种极大的安慰,那是博大仁慈温暖的怀抱。而在现实中一生持守甚谨的人,也唯有在书海中才可沉溺,才可放浪形骸,因有书如历千世。否则,人生就会这样漂泊下去,若有所失,永远在寻找那场无法挽回的激情狂乱,无书唯度一生。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