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Ldshing
    推荐

    作为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的爱好者,着重看了马勇,杨奎松,张鸣的书单。感觉他们推荐蒋庭福近现代史这书写的不咋地吧。

  • 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推荐

    读管理学,投资理论,和亲密关系的书籍可以提炼出一个道理:专一是能力。这放在读书上是一样的。可自己成日在书丛中沾花惹草,正为无能勒止脱缰的兴趣而感到苦恼,又逢此书,几乎是看一篇爱一篇,吃了许多推荐,倘长此以往,必不成事。一闻书香误终生,不能让这书祸害更多人了,不推荐。

  • 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shenj
    推荐

    《堂吉诃德》《月亮和六便士》好,最近还看了张洁的《无字》,图书馆借了梁晓声的《一个红卫兵的自白》和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读书是个人的事情,想看什么就去找去借去买,找不到就不看呗!年轻时候记性好,可看的书却不多。

  • 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ivy
    推荐

    闲时乱翻。有些学者推荐的书专业性太强跳过没看,其他学者推荐的作家和书竟然有不少重复,印象中被反复多次提到的有史记,红楼梦,国富论,蒲松林的聊斋,汤因比,以赛亚柏林,金庸,鲁迅,哈耶克……

  • 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页白也白
    推荐

    本书是72名学术大家所选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几本书籍以及其缘由。文字有些许晦涩难懂,所选书籍也不是为了推荐大众阅读所作书单,但其中仍不乏有值得一读的名著。现摘书籍为一书单方便日后挑选读之。

  • 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Tina~快乐飞婷13580424085
    推荐

    我书架上的神明,初次看到这个说法的时候,心中不禁一凛,生出敬畏之感。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说的是阅读能给人滋养;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说的是读书能让人提升自己;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是说读书能让人摆脱蒙昧。而说书是神明,大概是因为书能在冥冥中给你指引吧。 这本《我书架上的神明:72位学者谈影响他们人生的书》,是72位学者、教授应《南方周末》的邀请,介绍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书,最后集结而成的。文章最先发表在《南方周末》阅读版“秘密书架”专栏上,在集结出版时,发现“秘密书架”的名字已经被占用了,最后就用了“书架上的神明”这个说法。——我个人更喜欢这个名字,神圣庄严,不落俗套。鉴于学者们推荐的书的深度以及影响,确实担得起“神明”这两个字。 谈及“秘密书架”专栏设立的初衷,编者在前言里面交代比较清楚: “中国传统学问,讲究“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很重视目录之学,有深厚的积累;社会科学是新兴事物,请一些过来人,为初学者做个向导,很有必要。” 栏目的设定也受到《哈佛书架:100位哈佛大学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这本书的影响,这本书对哈佛大学的教授们提出了两个问题:哪些书对你的思想有过影响?为什么?“秘密书架”专栏借鉴了这两个问题,向专家学者们发出推荐书的邀请。 所以,这本书实际上是72位专家、学者的命题作文集,他们是国内自然科学,以及人文学界的大拿,在业界享有盛誉,其中包括刘慈欣、刘瑜、吴思、艾晓明等人。 这本书汇集的是对学者们有影响的书,所以有些书学术性、专业性比较强,略显高深晦涩,但整体还比较具有普适性,作为非专业人士,可以从书里面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学者的读书方法、名家独到的观点。除此外,有些书经过大师们的阐释,会让你有新的感悟,书中大师们对读书的痴迷,非常打动人心。最后,读完本书,你还能pick到适合自己的书单,72名学者,几百本书,总有适合你的。 大师的读书方法get 大师们都博学多识,每个人都有独特的阅读术。 我印象深刻的是香港作家西西,她在医院做乳房切除手术,带了四本《包法利夫人》研读:一本法文原著,一本英译,两本中文译本,通读这四本书后,她发现法文原著中有百来个斜体字,意在转换叙述者的角色,英译本完全忽略这些斜体字,中译甲本用引号来处理斜体字,但只处理了部分,中译乙本则将所有的斜体字在字底加标点,拉丁文用原文,再另外附上注解。这种细致的阅读,这样严谨的学习态度,真让人肃然起敬。 研究科学史的刘兵教授认为, 读书时,如果你先将自己限于某个阵营,限于某种观念和立场的作品,无视或拒斥不同观点的作品,那恐怕是不会有什么大出息的。 读书的时候要低调谦虚,有空杯心态,能够容纳和接受新观点,或者和自己不同的观点。 中文教授艾晓明非常推崇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这本书里面讲到纳博科夫的读书方法。他认为, “要做一个优秀读者,并不是一定要参加一个读书会,或者与书中主人公认同,或者是自己也写东西,而是:1. 须有想象力。2. 须有记性。3. 手头应有一本字典。4. 须有一定的艺术感。” 大师的经验之谈,赶紧拿小本本记下来吧。 文学研究者孙歌有独特的读书法——将书作为他者来读, “当主体产生自我更新需求的时候,内在的否定性动力会促使他把他者引入自身,并通过他者建立自我的新结构。” 简单来说,就是当人遭遇困境的时候,会进行自我否定,继而寻求办法来脱离困境,这时候,就会分辨和吸收他人的观点,来完善提升自我。我们的困惑在自己狭小的圈子里,未必能够得到解答,读书正好能提供这样的途径。 妙趣横生的观点 书里面有许多精妙的观点,让人觉得妙不可言。比如,纳博科夫在《文学讲稿》里面说, 聪明的读者在欣赏一部天才之作的时候,为了领略其中的艺术魅力,他不只是用心灵,也不全是用脑筋,‘而是用脊椎骨去读的’。 为什么呢?因为脊椎骨里面有神经,而神经能够感知愉悦。“用脊椎骨去读书”,是不是很妙? 主攻文学和思想史的刘慧儒,在文革爆发的年代入学,那个年代书籍非常匮乏,流落到手里的书经常是残篇,于是他练就了开脑洞补读、锻炼想象力的本领。后来有机会读完以前未竟的书,居然意外地发现,那些真正的结尾有点拙劣,大失所望。他由此意识到, “读者和文本的关系,是可以超越作者的。人们常说,优秀作品的视域大于作者的视域。这意味着,读者可以比作者看得更为广远。” 我是赞同这个观点的,毕竟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现在红学研究盛行,众多红学专家对《红楼梦》都有自己独特的解读,这些解读未必就是曹公的原意,所以说,读者和文本的关系,可以超越作者。 哲学教授陈家琪对“开卷有益”有自己的领悟, 所谓的‘开卷有益’,并非指的只是新书、以前没看过的书。真正有益的,倒往往是重读时的感受。 他描述了个场景,也是我经常会遇到的:有时候写文章,会突然记起来某本书里的某句话,正好可以作为佐证或者案例,于是努力去翻找,我甚至都能记住这段话在上方还是下方,可翻半天就是徒劳无功,在这个翻阅的过程中,又会有新的发现。这种也算是“开卷有益”,苏轼不是说了嘛,“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作家刘瑜说,在年少缺乏自信的时候,如果读不懂经典的好,常会觉得羞愧,认为是自己的过错。其实,“世上本没有经典,装得人多了,也就有了经典。”在读书之前, 最好问问自己,我关心的到底是什么问题,因为只有真诚的问题意识才能将你引向真诚的阅读——阅读如此美好,任何功利心、虚荣心的杂质都是对它的玷污。 深以为然,读书是个人化的体验,不是为了炫耀。能享受阅读的乐趣,借助读书解决自己的现实困惑,或者对自己有所助益最好,实在没必要为虚荣心读书。 对读书的痴迷 很多文学大师对阅读都非常痴迷。大家熟知的博尔赫斯,曾经说过,“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他在失明后继续孜孜不倦地买书,家里有书就会让他倍感幸福。 普鲁斯特喜欢英国作家,在读《弗罗斯河上的磨房》时,刚读两页就会泪流满面。 卡夫卡说自己要从头到尾朗诵福楼拜的《情感教育》,并要求自己的爱人也读读福楼拜。 大师们对于知识和真理的探求,让人感动。而书中的学者们,也有各自难忘的读书时光。 经济学人何帆在中学的时候,把午饭钱省下来去买书,他看疯子尼采的书,看完后情绪激动,无法自已,在房间里面转圈圈,跟发疯了似的。 法学教授冯象对《史记》情有独钟,因为在文革时期,他的父亲被批斗,在“牛棚”里面,经常默诵《报任安书》用来激励自己。 文学教授蓝英年在文革时期,经常揣着《唐宋名家词选》,后来挨批斗,他站在队伍最后面,心里却在默诵张元干的《贺新郎》。 有些历史虽然距离我们比较远,但前辈对知识的渴求,对读书的痴迷,今日读来都让人感动不已。毛姆说,“培养阅读的习惯能够为你筑造一座避难所,让你逃脱几乎人世间的所有悲哀。”无疑,阅读为这些大师筑起了避难所,让他们的精神能有容身之地。 阅读经典的新视角 看大师们对读书时光的追忆,有些能引起我的共鸣,有些则让我读书有了新视角。 法学教授何兵认为《聊斋志异》非常简练,“增损一字都难”,可以作为修炼文字的工具。比如《妖术》一文,开篇是:“于公者,少任侠,喜拳勇,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寥寥数语,活画出古代侠客的风采,极传神。 我的书架上正好有本《聊斋志异》,之前都是当故事书看,经过何教授这么说,读的时候会特别注意其精炼的语言。 何教授研究的是法学,很多案头书却是文学作品,他是这么解释的, 这些作品不仅滋养我的心灵,更是将人生的苦难与悲哀,激情与无奈,一页页打开给你看。让你感受人性的善良与残忍,让你认识“人”,而这是法律人的基本功。 这段话说的太好了,法理不外乎人情,认清人性,能更好地贯彻法理。 专攻科学史的教授江晓原,痴迷《西厢记》,认为《西厢记》不仅仅是一部元杂剧,还是中国古典文学非常独特的切入点,从中可以了解唐传奇、唐诗、宋词和元杂剧。——之前从未想过从这个角度看《西厢记》,江教授的点拨让我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在书中,类似这样的内容非常多,我边看边结合自身,重新审视那些读过的书,以及还没来得及读的书,感觉读书多出来很多新视角,非常受益。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还种草了不少书和作家。比如,历史教授李剑鸣评价孙犁,古文功底深厚,擅长写诗词,文字看似平淡,却包含深意,清新雅致,又简洁明快。这正是我喜欢并且想学习的风格,所以后续会好好研读下孙犁的作品。 这本书里面还有很趣闻轶事,读来非常长知识。比如纳博科夫的趣事,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的写作背景,《史记》真实性的考据,等等,都值得细细回味。 这本《我书架上的神明》在豆瓣的评分不太高,只有7.1分,大概正好说明,读书是非常私人的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就我个人来看,从这本书中收获很多,每次重新翻看,都会发现之前遗漏的东西,整体来看,这本书值得一读。

  • 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小文
    推荐

    放下成见和腹诽,以开放的心态认真读了每一位推荐者的荐书,自然收获不少。 第一次阅读时我只是记录了一些书名、作者、译者、出版社,人家对于那些书的介绍还有对于自身想形成的路径一概匆匆而过。这一次专门看看荐者为何推荐一本书,或者他们如何看待他们所研究的领域。以前不怎么感兴趣是政治哲学和经济学这次引起我的注意。 张五常的荐书以及推荐理由令我折服。 还有一位荐者说的读书“三用”之三,把书籍作为他者,来解决自身的困境。引外源之水浇灌自身干涸的心田。

  • 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Keegan
    推荐

    除了各自的专业书籍,提到最多的,是哈耶克,鲁迅,韦伯,金庸,托克维尔,红楼梦。。大多是年长这些人50年的作品。。。文学作品还是有很强的时代性的。。。下一代人来写,恐怕就是余华,哈利波特,三体,王小波。。。

  • 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曾晶 Summer
    推荐

    看看别人读的书,挺好的。就是文学历史方面的人太多了,我对经济学社会学和理工科方面的推荐书也很感兴趣,这本书里推得少了些。

  • 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乐乐
    推荐

    一册硬核书单(烧脑向、多社科,文理全能、互通有无,一堂堂通识课

  • 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推荐

    《南方周末》杂志阅读版“秘密书架”专栏2002年到2015的文章合集,主题是“影响人生”的一本或几本书,有些文章读起来还挺有年代感的(哪怕只隔了20年)。其实提到的图书范围不算宽,人文类居多,很多长居榜单,反反复复被推荐。印象里一直被提的是鲁迅、韦伯、哈耶克、维特根斯坦、托尔斯泰,还有《三国演义》、《红楼梦》、《历史深处的忧虑》、《万历十五年》、《西方哲学史》、《旧制度与大革命》、《动物农场》、《1984》……《史记》、《资治通鉴》也提过多次,但他们自述的对自己的影响没留多大印象。 读书是很私人的事情,看他们对读书的见解,也有新的感悟,比较喜欢《文学讲稿》里纳博科夫说的“用脊椎骨去读”,原本想着看完他讲解的书再去看他的讲稿三种,但现在想想并不一定要看他解说了什么,看他怎么阅读也会很有收获。还有刘瑜的观点“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应该是有多少人赞美过它,而是它真的能帮助你认识当下的世界与自己。如果它不能做到这一点,要么是你的功力真的还不够,要么是它真的其实也没什么。用我一个朋友的话来说,其实肖邦也没有什么,就是他那个时代的周杰伦嘛。”也非常有意思,他觉得就按自己需要,带着问题看书,有些经典书籍里的概念在他那个时代更能理解,现在完全有更通俗的表述,所以也没必要非要啃经典嘛,从“使劲拉着马车走出泥沼”到“儿童辨识动植物的大自然之旅”,阅读会变得更有乐趣。

  • 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发条月
    推荐

    挺有意思的一本书。集齐了一批学者的推荐书目。有的学者是推荐的个人专业方面的书,有的推荐的是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书。还介绍了推荐这些书的原因。其中不乏经典书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很多人都推荐了金庸的小说,看来有机会我要拜读一下。 这些学者大都是50-70年代生人,有很多人经历过动荡年代,那时候书籍不但少且可选择性不多,读书相对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他们仍想办法找书来读,如饥似渴。跟他们相比,我们生活在一个书籍触手可得的年代,网络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的机会,多读书,读好书,多学习。

  • 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Miya
    推荐

    我书架上的神明,被这本书名吸引,生出一种敬畏感。“天堂大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 这本书是72位学者、知名学府教授应《南方周末》的邀请,介绍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书,集结而成。当然,对学者们影响深远的书以及学者们推荐的书大多是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世界历史,法学等专业领域,学术性比较强,对于像我普通阅读者来说是比较高深晦涩的,看得我云里雾里, 头晕脑胀,果然我的无知是无限的。但是不妨碍从中学到东西,比如说 学者的读书方法以及其读到的见解。 举个例子,关于读书方法,文中有一处印象比较深刻:香港作家西西,去医院做手术时带了四本《包法利夫人》,一本法文原著,一本英译,两本中文译本,躺在病床上读。对比四种版本的差异,用心比较体会福楼拜的苦心。由于这样细致的阅读,她能够品味出不同译本在传达福楼拜叙述艺术时达到的水准。 我想这种方式带来的阅读体验是极致的,会达到无比愉悦的境界吧,虽不能至,心生向往。我期待阅读和写作都能达到精准和完美的程度。 我之前一直命名我的微信书架是宝藏,是我的精神食粮,看来我这个说法是略显俗气了。 但我更愿意称书为朋友。对生活而言,读书并不是必须的,就像友谊一样。没有友谊的人也可以安稳的过一辈子,不读书的人甚至可以成就大事业,“刘项原来不读书”嘛。但正如韦小宝所说:“平生不识陈近南,就成英雄也枉然”。如果我们真的热爱读书,就应该向对待朋友那样选择书,对待书,“友直、友谅、友多闻”轻浮或者迷信都会损害友谊。交友看书皆看缘分,有的人谈起来索然无味,有的人趣味相投相见恨晚。 自己常常是凭兴趣、看缘分的去读,没有系统性和目的性,没有多大的功利性,偶尔当遇到一本自己喜欢读的书,会深陷其中,世界都安静了,时间也静止了,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阅读时一种力量,让我们安静的存在。作为读者读这些书,不仅可以有一种思想和知识的训练,就是是儿童辨识动植物的大自然之旅,还能获得一种美的愉悦,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喜欢读书和喜爱打麻将的人一样的感觉,就是一个个人爱好,从中得到乐趣而已,如果打麻将的乐趣大于读书的乐趣,那就去打麻将,毕竟,自己开心这件事比较重要,别人意见没多么重要。 群书过眼,总会留下对书的记忆。多年以后,你甚至记不清读过书的书名,但是我相信你所说的每一句话,写下的每一个字,甚至做的每一件事情的背后都是读过的每一本书。借用汪曾祺先生的一句话作为结语:“菌子已经没有了,但是菌子的气味留在空气里。”

  • 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推荐

    看了我熟悉的那几位作者,也顺便偷窥了一下他们的书架,印象最深的是那三重境界!讲的非常好

  • 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向若
    推荐

    书题极迷人。选读了几篇。掩卷思之,我书架上的神明是谁呢? 鲁迅、杜甫、稼轩 论语、弗洛姆、伯林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