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

机械制图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机械制图
    李一默
    推荐

    有朋友数次推荐此书,一直未读。我一直相信,读书需要机缘。近来看电视剧《岁月》(根据小说《沧浪之水》改编),感觉还不错,于是仓促中又翻了翻《沧浪之水》,在此发几句感想,或者牢骚。 1,一曲理想主义破灭的挽歌。 池大为,农家子弟,立志传承父愿,坚守理想信念,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摆明就是儒家的积极“入世”。池大为一开始像极了刚踏入官场、商场或者其他战场的“新人”,满身正义,积极乐观,充满希望,眼里容不得沙子,心里藏不住污垢,一尘不染,简直就是一股清流。很幸运,那时候寒门还可以出贵子,池大为通过自身努力闯入官场,从最基层开始,一步一步往上爬;不幸的是,官场风气与他所坚守的原则,与他的良知、正义、公平、客观处处相悖,他四处碰壁,工作不顺心,生活很潦倒。从某种意义上,他高估了自身的能力,同样也就低估了环境的影响力。池大为开始动摇了,最初的他有点像晏之鹤,学道家,远离纷争,无欲无求,无欲无畏,“出世”了之。但他终究没能成为第二个晏之鹤。因为现实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压力,池大为妥协了,物质打败精神,理想破灭,他逐渐变成丁小槐,变成马垂章,变成他最讨厌的那类人。 2,知识分子的堕落。 当然,池大为终究也不会成为丁小槐(他最后“超越”了他),也不会成为马垂章(池大为一上台,就“背叛”了马),因为他身上还残留着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直记得自己的农村出身,一直记得父亲留下的话语。可惜,他做不到。事实上,他也不可能做到。所谓的官场、商场或者其他战场,都是一个大染缸,人在其中,只能顺势,不可违抗,无人能长久自持。池大为只能挣扎,痛苦,分裂,戴着两副面具游走于生活与官场,努力在个人原则与官场规则之间寻求一种相对心安的平衡。但是,不管怎么说,作为知识分子的池大为终究是堕落了,他背弃了父亲,背弃了理想,背弃了信念,背弃了曾经的自己。而且,池大为的堕落不是一个人的堕落,而是一个时代的堕落,知识分子作为社会良知和正义的代表,在官场(另一个是商场)终究脱下高尚的衣服,露出丑陋的面目。此时,特别想提及一下贾平凹的《废都》,1993年出版的《废都》具有超前意识。当时,《废都》甫一面世,就被定义为黄书,后来,它凭借描摹知识分子堕落群像和超越时代的强大的超前意识,冲破层层偏见,逐渐站稳脚跟,并获得认可。今天来看,《废都》将庄之蝶这个知识分子在商业大潮中的堕落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那还是在理想飞扬的九十年代。 3,复杂性。 《沧浪之水》不是一部简单的小说,它写出了某种复杂,官场的复杂,人性的复杂,以及生存意义的复杂。恰恰是因为这种复杂性,作者并没有完全让池大为倒于一侧,或者成为“出世”的晏之鹤,或者成为一黑到底的丁小槐。而是让他分裂,摇晃,纠结,挣扎,既要考虑自己的原则,又要顾及官场的规则。池大为的摇摆性,既成为了小说叙事的线索,又很好地体现了池大为的复杂性。   4,真实性。 复杂也伴随着真实。小说真实地写出了池大为的挣扎、纠结、犹疑和分裂,而这,恰恰是引发读者共鸣的关键点。进入公务员单位的人,或者事业单位的人,想必会有或多或少的感同身受吧。或者坚守正义成为孤家寡人,或者为了生存死不要脸吹嘘溜马坑蒙拐骗一步步往上爬,那种感受,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说写出了这种真实性。更真实的是,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池大为。 5,残酷性。 《沧浪之水》出版于2001年10月1日,距今已20年。到今天,《沧浪之水》仍有它的意义,它写出了官场的某一面,而且是极为残酷的一面,尽管与张平的《抉择》、王跃文的《国画》、周梅森的《人民的名义》相比,《沧浪之水》并不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官场小说。更为残酷的是,20年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很多事情,有的事情变得更好,有的事情变得更坏,如今,很难再看到书写这种残酷的小说,也很难再看到勇敢面对和书写这种残酷的作家。 6,局限性。 《沧浪之水》写得太实,这实成就了它,同时也限制了它。它太真实,不留余地,一览无余,缺少回味和更长久的反思。同时,它缺少更细致的注解、解剖,缺少更超前的预言,缺少更大胆更勇敢的探索,注定不是一部伟大的预言式的小说,从而也就丧失了具备更高水准文学作品的伟大品格。比如《红楼梦》。 7,最后一句。 我相信,我们都曾眼里有光,踏入人生的种种战场,但愿我们能坚守,能勇敢,能义无反顾;但愿我们能有池大为的挣扎,不会失败得太快,不会堕落得太快;但愿万事万物都不能把我们卡住! 2021年6月25日

  • 机械制图
    Adina慧(冒纳凯亚)
    推荐

    虽然现实还是现实,但坚持心中的净土还是非常重要的。对艺术、时间、美的理解,对复杂人性的揭示,对真善美的赞颂,对人生痛苦经历的悲叹,对社会丑恶现实的批判,对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感慨。但始终相信美是永恒的,艺术是永恒的。 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深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唯我空余两鬓风。

  • 机械制图
    鑫鑫
    推荐

    每个人都是凡人,大部分避免不了随波逐流,成为“社会人”中的一员。

  • 机械制图
    小龙虾我们走
    推荐

    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读两遍三遍了,有些东西,读一遍你是看不懂的,非得多经历一些,再去读,才能有更深的感悟。昨晚熬夜读完,今天去爱奇艺看了一下由本书改编的电视剧《岁月》,老戏骨的一个眼神都是戏啊,准备慢慢看。有些东西,你可以不屑,但必须要懂。 在九十年代独特的大环境中,作为一个良知深入骨髓的知识分子,大为经历了千百次的心理斗争,最终打败了从前清高的自己,妥协给了这个飞速前进的时代。飘在云上,没有饭吃,星空仰望久了,最终还是得下来低头走路。而这一去,就不能再回头。 大为从贫苦农村走出来、被父亲用一生教育要当个好人,相比较而言,城市孩子从小就眼界开阔、早已明了处世之道。所以小曼他们,虽然有些东西也要学,有些心理斗争也要做,有些不适应的地方也得适应,但是毕竟不像大为一样,非得生生把血倒流,才能重新做“人”。 半本书都在写大为的难,读的让人憋闷,恨不得让他赶紧黑化,但是当他把自己拧过来了,跟爽文一样步步高升了,却又替他难过。这个过程中,丢失的是什么,得到的又是什么,孰轻孰重,谁又说得清楚。这本书里,没有顺应时代改变自己的人,都没有特别完满的结局。池大为、胡一兵、刘跃进,这三个好友代表了官、商、学三界,三个人都没有逃得掉时代的裹挟。就连晏老师,这个表面的闲人、背后的高人,也得靠池大为高升才解决了女儿的工作问题。在其位谋其政,爬到高处才能做更多事情,如果这么想了也这么做了,就已经很难得了,毕竟,时代变了,我们还能不变吗?

  • 机械制图
    山峰
    推荐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沧浪歌》

  • 机械制图
    刘雪瑞
    推荐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一个人只要善于调整自己,清世乱世都可为我所用。生活中,一个人坚持自我立场的同时,要审时度势,得到某物的同时,相应的也会失去某物。规矩不是一成不变的,单纯的循规蹈矩有时候也会带来伤害。大人物也有大人物的烦恼之事物和崩溃之境地,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是不付出就一定不会有所回报。

  • 机械制图
    王徽
    推荐

    学习的苦,成长的苦,人生本该如此,不值得怨天尤人。所得、所有、所以,当感恩命运、欣然苦难,无所谓沾沾自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 机械制图
    Belinda
    推荐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渔父走了,唱出了上面的几句歌。 到底是坚守自己的内心,还是与世界妥协,确实是一个难题。 《汉书新注》有言:“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你若是清水,他人就用你来正衣冠。你若自弃做了浊水,旁人就拿你来洗脚。似乎我们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被一种复杂的心绪莫名左右着,无法纾解内心的压抑。 池大为在一次又一次被生活和官场抽了几记耳光之后“幡然醒悟”,放下自己内心认为最珍贵的东西,迎合世俗,步步高升,如鱼得水。 我们能说他错了吗?似乎不能。他的妻子、孩子,亲人随着他在底层挣扎、沉浮,如果他坚持做遗世独立的君子,承受痛苦的一定不是他自己。毕竟,他不得不争之后,也确实做了一些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 我们能说他是对的吗?似乎也不能。他心计越来越深,踩着别人的痛苦,一步步走向他自己的高峰。金钱、权术、甚至是女人。他的亲人们也在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在欲望里越陷越深。 他在好人与坏人之间挣扎,最后选择做了一个灰色的人。命运似是有一双无形的手,让他一直挣扎,不得解脱。 我们在妥协、坚守,坚守、妥协中反反复复。所有在红尘中打滚的人啊,谁又能真正做到独善其身而不悔、不恨、不伤,不遗憾?

  • 机械制图
    推荐

    功力深厚 读来朗朗上口 人心人性剖析透彻 父子处世对比鲜明 诱发读者更深层次思考 强烈推荐阅读!

  • 机械制图
    大白
    推荐

    一部关于一条清流被俗世浊流污染的变迁史。池大为是80年代的知识分子,受父亲影响,传统道德成了他处世的准则,然而这些准则却与世界格格不入,在卫生厅坐了多年冷板凳。心性清高浑浑噩噩,却被身上的生活和责任推着向前走。当妻子的埋怨,住房条件的恶劣,儿子受伤被人无视的冷眼,现实的残酷击溃了这位道德斗士。他开始反思自己,改变自己,一步一步走上另一条道路。这本书深刻展现了入世和出世的冲突和较量。承担和牺牲的精神,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这些在农业文明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的观念已经无法面对今天的现实世界。中国的知识分子在世俗的洪流中失去了根基,陷入了万劫不复的精神绝地。池大为选择了放弃了坚守,随波逐流奔向鲜花,掌声,虚拟的尊严和真实的利益,这些不能不说是时代的悲哀。

  • 机械制图
    随遇而安
    推荐

    一个人的一生逃脱不了规则社会的逻辑,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当多大官有多少钱,而是多少年之后,你依旧保持一种气质,保持着对社会的价值,对时代进步的贡献,这种东西有大有小,把知识分子最后的意识贡献在利民中吧。

  • 机械制图
    高人韵士
    推荐

    批判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还是批判现实的主义,常常令人困惑。我倾向于后者,且忽略她的时代性。即她不局限于十九世纪,不局限于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批判。她是对一切社会现实的批判,特别是对当下眼前社会现实的批判。即批判现实主义纵观古今,包括一切对所谓现实社会或者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揭露。社会主义社会能不能产生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能。当下的中国有没有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有。而且数量是大量的,品类是丰富的,是文学作品的一个主要方面。文学作品的一个最大功能,恐怕就是批判现实,揭露现实,而不是粉饰现实。粉饰现实,毫无意义,且应该受到诅咒。这部《沧浪之水》,正是这样意义上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我为她点个大大的赞。 批判的是不是,矛头所向准确与否,是否抓到了问题的根本,是否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出路,批判是局限于表层和表象,还是触及了灵魂,都不那么具有决定意义,难能可贵的是其批判锋芒。文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批判,而不在于歌颂。正所谓“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文学作品有批判的眼光,其意义无论如何高评价,都不过分。 《沧浪之水》的作者毕业于北大中文系,是文学科班出身,其作品大都是我这里所谓批判现实主义的,批判现实主义在闫真身上是一以贯之的,是他所有作品最浓的特色。他的批判,还不是一般的肤浅的泛泛的,而是深刻的深入的触及灵魂的,还是细腻的逼真的很现实的。这是闫真作品的最可贵之处。这部《沧浪之水》,我隆重推荐给大家。

  • 机械制图
    梁天宏
    推荐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楚辞·渔父》 一 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少不更事,懵懵懂懂,其意难悟。 第二次看这本书的时候,略涉人世,真真切切,其义自见。 想要对这本书理解的更多,就不得不先了解它的书名。沧浪之水,很容易联想到屈原。在屈原《楚辞·渔父》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屈原被放逐,渔父见到问他:“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告诉他圣人不“凝滞于物”,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为难自己。屈原回答道:“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听了屈原的回答,渔父“莞尔而笑”,不复与言,兀自唱起“沧浪之水清兮”的歌,“鼓枻而去”。 故事很简单,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从思想到行为高高标榜自己,以致招来流放之祸,则是大可不必。但屈原不这么认为,如若认可渔父所说,那也就不是屈原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坚持理想矢志不渝,直至宁赴湘流舍身取义,这是屈原的路。 谁对谁错各执一词,真相也就变得并不重要了。屈原和渔父的对话,本身就是两种处世方式。知道了这个故事,理解了这一点,我认为就更容易理解这本书了。 二 无数的历史真相告诉我们,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即使再矫健伟岸的弄潮儿,也没有无穷无尽的力来应付那无休无止的浪。更何况大多数都只是大时代下的小人物,不说历史,生活也早已印证这一切,无需多言。 主人公池大为的父亲,是一个把《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藏于家中的人,他推崇孔孟,践行古人气节,终身行医,赢得了周围村民良好的口碑,最终却落了个凄惨的人生收场。毫无疑问,这样的悲剧给池大为的三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他想不通:好人为什么没好报?他一次次扪心自问。 池大为的人生轨迹,就是从“屈原式”到“渔父式”的转变,也是池大为式的人——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想要有所“大为”的人,都不得不经历的一种转变。你可以理解它是一种妥协,是理想与现实的较量,是自我与社会的斗争。 从认识自我,到怀疑自我、再到改造自我,最后又重新认识自我。这是一个过程,它被一件件小事填充串联,就有了悲,有了喜,有了苦,有了甜,有了觉悟,有了轨迹。 三 池大为初入官场,他始终坚信信念就是信念,这是一种情感的选择。情感的选择不能以理性去作无穷的反思,无穷的追问。没有什么崇高和神圣经得起无穷的追问,把一切追问到底,必然是摧毁一切。于是他不敢往下想,再往下想就把自己全否定了,那怎么行?他心里有一块净土,那些虚与委蛇的人——他称之为猪人狗人的人永远没有资格进入。或许曾经有,但他们把门票弄丢了。 这种夜深人静时自我说教的困惑和信仰挣扎的痛苦,是他认识自我。 步入官场,慢慢发现事情并不是按常理来发生的。一直支撑着他精神大厦的是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天下意识和千秋情怀,他发现这不过只是一种心灵情结罢了,信则有,不信则无。为什么要信其有而拘束了自己呢?于是他原有的意义世界开始逐渐崩塌,他开始在一种新的观念和认识上,在现实生存的基础上,重新构筑自己的意义世界。这看起来无奈又可悲,但这才是真实的。生活从来不是你想象中的样子,它是很具象化的,你在想象中构建的越多,崩塌也会越快。 这种在功名利禄前想淡泊明志却又心有不甘的矛盾,是他怀疑自我。 几年的官场浮沉,家庭压力,让他明白一个人就是不能想得太多,想得太多就把自己给捆住了。他要回到现实中来,树立自我就是一切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就可以有各种操作方式,无需拘束。它预示着一种新的可能性——他不必再坚守什么。这么多年他也彻底地理解了丁小槐、任志强和匡开平。他们不是好人,也说不上是坏人,他们都是要生活的人。他最终明白了人改变不了事情,往往是事情改变人。 这种明白了事情都是只问结果不问过程的的思想转变,是他改造自我。 池大为的官路开始一路亨通,他需要新的理论来支撑他的精神世界。他认识到自己在不知不觉之中失去了精神的根基,成为了悬浮一族。一言而喜,一言而悲,一步即可见,一步如隔渊。时代给了他这种人足够的智慧看清事情的真相,因而他也不再向自己虚构神圣预设终极,天下千秋已经渺远,人只能活这一辈子才是真实的,他被这种残酷的真实从内部被击败了。这个事实真实到没有任何辩解讨论的余地,自然也就无法抗拒,只能接受。 这种经历过社会的一次次洗礼和反复教育,完成了自己精神世界的重铸,是他重新认识自我。 四 池大为走完这个认识自我、怀疑自我、改造自我、再次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就已经告别了原先的那个满口天下千秋的池大为。他觉得只有目标感才能使人活得有意义,有成就,可以赋予人生这一场荒谬而虚无的游戏一种正剧意味。权和钱没有限度,无限的目标就有了无限的魅力,有了这样的目标就没有找不到方向的茫然和厌倦。他觉悟了,也付诸实践了。从小池到池厅长,他的人生成功了,而且是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功。 一眼就洞穿事物本质的人,自然能够抢得先机。而机会也从来不会自己消失,你错过的机会最终会被别人抓住。池大为步入官场,眼看别人起朱楼,宴宾客,自己却坐了六年冷板凳,人生有几个六年?何况官场?慢慢看透了,却翻不过去,拦在他面前的大山是人到底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到底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父亲从始至终没有告诉过他。他恨出卖父亲的人,父亲却骂他不会做人。我想他的父亲也是矛盾的,无愧于心却有愧于家。从理想来说,父亲的一生是失意的,如何能告知自己的儿子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只能告诉他怎么做是错的。当收到儿子被中医大学录取的通知书时,父亲只叫了一声“苍天有眼”,便倒地而亡,池大为知道父亲被重压的灵魂得到了解脱,但心里更多的是屈辱。 在池大为眼里,父亲有品格有才华有本事,他的人生不应该是这样惨淡的散场。父亲在精神世界是成功的,可谁会认?谁会记得?物质决定意识,是的,想透了这一层,池大为才算翻过了一直挡着他的大山,他要在物质世界成功。 五 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 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 功成名就荣归故里时,他把《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在父亲的坟前点着,书页在黑暗的包围之中闪着最后的光。父亲没活成的样子,他要活活看。火光慢慢熄灭,黑夜开始袭来,一个身影隐隐绰绰,那是父亲池永昶本应该活成的样子——池大为。 屈原是高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勿怨。 渔父是高人,淈其泥而扬其波,餔其糟而歠其醨——勿悔。 百事纷扰,岂能如意? 亦步亦趋,可由得你? 这天空之上从来都是群星闪烁,深不可测。你要做的能做的,就是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 机械制图
    如梦之梦。
    推荐

    这本书看完了好几天,却一直不知道该如何写书评,或者不应该称为书评,而应该是读后感吧。一想到它,内心就像长满了杂草,荒乱而又理不清楚头绪,有种不想面对的无力感。但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所以我又来了,冒昧写下这么一段话。 看着书中池大为的人生历程,真的就如同自己的切身体验,我把自己想象成了池大为,我就是池大为,池大为就是我,我一步一步地跟着他的脚步走,真的,我想不出除了像书中池大为一样的做法,我还有什么道路可选?社会这股沧浪之水已经快要把我淹没,我没有时间思考到底是该濯缨还是濯足,我只是想先活着。 诚然,书中并没有真正的杀人放火之类的生命危险,但人性与良知以及责任与家庭之间的厮杀却是刀光剑影,不见血不罢休的。 有的时候大责任与小良知之间会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小责任与大良知之间却可以和平相处。池大为选择了小责任与大良知,所以他的人生在外人看来成功了,但是他一直坚守着的思想与骨子里的清高却失败了。他是池大为,却再也不是那个作为医学院研究生的池大为了,他是池厅长了。 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相互呼应,以父亲开始,以父亲结束,父亲对池大为的影响还是很深刻的,父亲的坚守与池大为的放弃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谁又能说得清到底是坚守聪明,还是放弃智慧? 虽然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但是个人对于社会来说又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蚍蜉岂能撼动大树?鸡蛋岂能打碎石头?个人岂能改造社会?特殊又岂能打破规律? 社会是水,我们都在驾着时代这艘小船顺流而下,想要逆流而上的全部都被世俗打湿了帆,弄翻了船,只能落得个魂归故里的下场,时代这个流氓啊,最擅长的便是杀鸡给猴看,你是想成为鸡还是猴呢?

  • 机械制图
    幻执
    推荐

    “我一辈子的经验就是不要做瞎子,要把事情看清楚,也不能做聋子,该听到的信息要听到,但是要做哑巴,看到了听到了心中有数就行了,可千万别张口说什么。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了便是你的错!”——《沧浪之水》 看到这段话就能明白,宦海沉浮几多变,很多人连海都进不去,连沉浮的资格,站在海边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说什么寒门贵子,光宗耀祖,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命,这个命不是天注定,而是掌握在你自己手里。 如果你是聪明人,一等一的会来事,该察言观色阿谀奉承的时候滴水不漏,能心甘情愿的成为上位者豢养的一条狗,那么你就算是入门了,代表你有在海边看一眼的机会,并且好好修养狗的姿态 很快你就能入场。 入场不意味着你就能飞黄腾达,得到梦寐以求的权力,地位,金钱,那还很遥远,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没能美梦成真。很多人终究无法成为这里写的主人公池大为,努把力可能丁小槐就是所能成就的顶峰。 狗好当,但当一条好狗却如登天之难,一句话说错了,一个眼神没读懂,一次站队出了疏忽,你的余生可能就再也翻不了盘,可能就会被彻底打入冷宫,最恐怖的是他们表面上对你一如往常 ,但却一步一步疏远你,让你远离这个圈子,让你边缘化,让你不再被记起,这比判你人死刑更残忍。 政治玩的是杀人诛心,阴谋阳谋间取人性命,芸芸众生,又有几个小儿有福消受?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