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史研究读本

中国妇女史研究读本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中国妇女史研究读本
    朝野
    推荐

    余华是我特别喜欢的作家 残酷的现实里不乏人情冷暖 写尽世态炎凉 人生疾苦 又是怎样为了自己为了亲人努力向上地活着…看了他的很多作品 读完这本杂文更了解了他的作品 对自己的写作也是受益良多。

  • 中国妇女史研究读本
    ZDL
    推荐

    余华的杂文,杂的有内涵,有趣味。这本书叙述了作者个人的成长经历、心理路程和写作的心得体会,他对生活的洞察和思考、对问题的抨击与辛辣、对人性的理解与表达以及对自我成长的时代背景的回忆和描述等都直击读者的心灵并产生共鸣。作者不仅文笔生动形象而且演讲也是风趣幽默,好几处让人笑出声来,不亚于单口相声的效果。看来有必要找几本余华的小说欣赏一下。

  • 中国妇女史研究读本
    二牛
    推荐

    将余华各地演讲汇总起来的一本书。喜欢余华的文字,幽默深刻,发人深省。

  • 中国妇女史研究读本
    YR
    推荐

    生而为人,很抱歉。没有理直气壮的的对与错,没有毅然决然的生存与毁灭。一切都因为这一次是孤孤单单的唯一。最终“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的。” 一个伟大的作者,就生活在我们周围,和我们一样普通的活着,他耀眼的文字没有让他获得特权可以永生,可是阅读他们的文字,那些传世作品,他们和普通的我,是真的不同。 穿越时间长河的文字可以一直活着。

  • 中国妇女史研究读本
    2022加油
    推荐

    余大大提到的每个作家和每本书,我都用线画起来,然后搜索加入书架,预备一本本刷起来[偷笑]

  • 中国妇女史研究读本
    🌄 快乐一凡🇨🇳
    推荐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人是男人和女人共同努力生活在大自然里。人是有七情六欲,五脏六腑七筋八脉,皮毛骨各,气血阳阴,肢体语言。人就是觉得要与天地同寿,人是天地中的生灵,人在天地在,人无天地也就没了。当然宇宙无敌!

  • 中国妇女史研究读本
    @清林
    推荐

    还不错的一本书,对自己追求理想与未来的思考提供了最现实的理论来源,活着,不单单活着。更应该生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才行。

  • 中国妇女史研究读本
    山东大汗
    推荐

    坦露心怀,率性率真。 文笔纯粹,充满悲悯。 对于人性,深度剖析。 对于命运,深刻反思。

  • 中国妇女史研究读本
    刘超
    推荐

    感谢余华先生带给我们这么多有趣的故事,让我们窥探到作家圈子里那些有血肉的大家,有意思的往事...向在为中国文学努力的你们致敬

  • 中国妇女史研究读本
    候鸟
    推荐

    我不知道书名跟内容有何关联。也许是有的,和我看书不够专心的原因导致我不够透彻整本书脉络的原因。不过下次再复读我或许能知道。     这本《我只知道人是什么》更像是个人自传,讲述余华怎样从一个小镇牙医到先锋派作家。其中遇到了写作风格、心理描写的老师,再到如何突破已经受经验局限的写作风格。和幸运地在(收获)的呵护下成长。一位优秀的人,身边往往都是聚集众多优秀很单纯只聊文学,只为文学疯狂的朋友。而余华就是这么一个人,受幸运女神眷顾的人    文学都是带有时代性,但对未来中国文学我有点像是在迷雾中看路,你写文革吧又写不出一个丢失了所有精华只剩骨头架子的老人,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文革。写现代文吧,像都市小说。写未来科幻吧。又不很具有中国风色的风格。 这或许是我没怎么看现代文学的原因吧。不过未来肯定是会越来越好的,就像国漫。祝未来中国的文化实力越来越强!  

  • 中国妇女史研究读本
    渐暖
    推荐

    很久没读余华的作品了,还是在2013年,那时再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巧的是余华的书摆在路遥书的旁边,翻完路遥接着翻余华。除了《兄弟》外,余华的书仿佛也不怎么长,一两天一本也并不紧张,印象中图书馆里余华的书应该都翻了一遍,几年过去了很是奇怪有些书我竟然想不起情节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这三部多多少少记得,而《在细雨中呼喊》《第七天》《十八岁出门远行》却什么都想不起来了。一直以来,余华在脑子里就是那个标签——先锋派,作品很吸引人,但那时候自己是作为与己无关的“故事”来读的,至于文革至于那个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的我却体会不来,只是跟着情节心惊肉跳,或难过、或愤慨、或崇敬……读罢一声叹息,顺便发个朋友圈生活不易,活着就好。嗯,那时候看书还是像小时候看电视一样,习惯性的思考这人是“好的”还是“坏的”?也觉得好坏就该如此分明,而深信那“坏到极致”的事情是不会发生在自己身边。那时候过着平淡又不安的日子,需要余华作品的这种强烈感情冲击,但又确信这种事情只存在于故事里或者新闻头条,反正就是离自己很远很远。今天仍不敢说对这作品的深意懂了几分,但确是能说一句当初是没读懂的。        几年里也没有再读过余华的书,直到推送的这本,没看内容买了下来。那些“荒诞”文字的背后是一个说着什么话语的人儿呢?读来就是演讲稿、专栏文章和随笔的大杂烩,细细听他谈写作、谈书里人物的命运、作品的命运乃至他自己的命运。跟着他回忆着那些老朋友们,此刻在心里已默默拭去自己给他们贴上的标签,单单纯纯的把他们作为一个“人”去理解,倒有一番不一样的味道,怜惜曾经那份纯真,倒也喜欢今日这份“真实”,只是更接近了事实,远不到“返璞归真”。贯穿文字的背后,始终是“人性”,“善”也好,“坏”也罢,终究不过是片面的,就个体来说如此,就整体来说更是如此。就余华本人来说,想来是见过经历过“恶”,才能如此得心应手的把它们在作品里展现的淋漓尽致,真实的他呢?不得而知,我看到的只是文字里的“他”,而这文字又是面对大众的,远不如在作品里臆想一番。书里他说他的文字之路走的相对顺畅,首先要感谢李陀和《收获杂志》,也要感谢李小林、巴金、赞扬和挑刺的评论家、对他产生深远影响的作家,当然还有千千万万的读者。我喜欢他说:“作品永远没有完成,每个读者都在继续以自己的经历和思维继续完成作品”,毫无道德绑架之势,任由你我臆想,实在是好作家的品质之一。他说着自己的困惑,关于时代关于人,这困惑也同样困扰着你我,可一以贯之不还是“人性”二字嘛?他到底知不知道“人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确实是不知的,也并无雄心大志要去“弄清楚”,只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福贵”一般?也许真真假假也只得如此罢了吧。而我们认为的真又是“真理”嘛?我们认为的假又一定不是“真理”嘛?不知“真理”是否在那狂笑我等太愚蠢?而我们也只能向前走,或自愿或被迫,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生活总是在“善”与“恶”间平衡着,流逝着。一如余华所说:“当丑恶被推向极端之后,善良也会被推向从未有过的高度”,且相信着如何?余华确是得再重读。

  • 中国妇女史研究读本
    发条橙子330
    推荐

    严格来说,这本书不能算余华的新作,只是集合了他在世界各地做演讲的文稿。所以口语化、略絮叨、内容雷同和重叠……就在所难免了。 大多数都是在谈写作,谈对自己影响至深的作家和作品,谈自己的几部作品……坦白讲,感觉到如今的他有微微膨胀的趋势,但因为他是余华,那就好吧,算啦。 最感兴趣的其实是书快末尾时告诉我们的 我这个“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缺点那时候就开始了,到了写作的时候又不断表现出来,一部长篇小说写了一半搁下,去写另一部,另一部又搁下了,再去写一部新的,还是搁下,现在它们都在我的U盘里昏迷不醒。我二十四岁的夏天在乡下收集民间文学时住过的小旅馆,都只有十来个房间,每个房间里有四张床,大的有六张床。夏天的时候小旅馆的房间基本上都空着,那时候的旅馆是按一张床收钱的,不是按一个房间收钱。我刚下去时,睡一张床,另外几张床空着,结果床上有跳蚤,咬得我那个痒啊,我就去睡另一张,又被咬得受不了,再换一张床,还是被咬,我一个晚上把四张床上的跳蚤全给喂饱了。我意识到自己的愚蠢了,我不换床了,就在一张床上躺着——我只能喂饱一张床上的跳蚤,不能把其他几张床上的跳蚤都喂饱了。我现在准备用这个对付跳蚤的方式来对付我那几部没有完成的长篇小说,接下来的时间里,不再让新的构思诱惑我,不再“这山望着那山高”。然后呢,我就采用在一张床上躺着喂饱跳蚤的办法,对我那几部昏迷中的长篇小说做人工呼吸,一部一部来,救活一部,再去救活另一部。如同我不会在一个晚上喂饱四张床上的跳蚤,我也不会同时去给四部长篇小说做人工呼吸了。 所以不多说了,余华你快点去做人工呼吸吧,在线等,挺急的。

  • 中国妇女史研究读本
    风马
    推荐

    昨天已经发了一篇。但无奈笔记太多。 想做一次认真的笔记汇总,回来方便重温。 26. 先锋是传统的非经验行为。也是传统的自我完善的途径。 我想在这里简要谈一谈文学传统和文学先锋性的问题,有人将这两者对立起来讨论,这是错误的,传统不是固定的,是开放的;不是已经完成的,是未完成的,是永远有待于完成的,当传统开始自我革新的时候,就是先锋性出现的时候,所以先锋性只是传统自我革新时的一系列困难活动。由于先锋性常以捣乱的面目出现,在当时很容易被认为是传统的敌人,其实它就是传统自己的行为,是传统自我不满时必然出现的革新行为。 27. 这句话前文就说过了。 你要先读过十年书,才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没读十年书的话,听君百席话也没用。这个读了十年书就是经验,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顿悟就是非经验的突然闪现。 读拜伦一行诗,胜过读一百本文学杂志 28. 打开的方式,阅读的方式,接触的方式,还有天气,温度,湿度,心情,等等等等,都会影响到你跟书的缘分。 一个读者和一个作家一部作品的相遇是一种缘分,缘分没到的时候就是没感觉。 29. 最早困扰古希腊哲学家的是感官上的怀疑主义,他们通过感官获得的知识与理论知识有矛盾。所以当时巴门尼德与柏拉图才会认为感官获得的只是意见,而不是知识。除了感官怀疑主义之外,皮浪又加入了道德怀疑主义与逻辑怀疑主义。怀疑主义俘获了一群不懂哲学的人,他们看到各派的争斗没有结果,便认为永远不可能有结果。他们怀疑一切,认为人永远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知识。既然如此,何不享受眼前的美好?怀疑主义与其说是一种学说,不如说更像是一种解除烦恼的自我安慰。怀疑主义非常武断,它们不问青红皂白就否定一切。这也成了它的一个缺点,那就是不能让人信服。 我也是怀疑主义。 当时我意识到怀疑主义的思维方式适合像我这样的小说家的思维方式,怀疑主义认为任何一个命题的对面都存在着另外一个命题。 30. 其实人存在的证据,只是你跟这个社会所发生的牵连。你每天早起,坐公交,看电视,吃饭,交朋友,游玩,看书,写字,你只有做了这些,才和这个世界发生交流,才能算存在的证据。我思故我在。 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去/欧洲就会失去一角/这如同一座山岬,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无论谁死了,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死去/ 31.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那这个世界不知道有多美好。不过所有这些的差距,很大一部分不是来源于是否自觉,而是对对错的认知。 自觉很多人都有。但对于同样一件事,有人认为对,有人会认为错,这样即使双方都有自觉,也会发生冲突。 当别人受难的时候,我应该觉得也是自己在受难;当别人犯罪的时候,我应该觉得也是自己在犯罪。 32. 作者在塑造人物的时候,就是把自己分成一个又一个部分,然后每个部分具有一种思维。可以用自己的三分自私,加上六分坚强,创造一个思嘉丽。可以用自己的四分落落寡和,加上五分理性,塑造一个安德烈公爵。也可以用自己的五分纯洁,加上三分无私,三分端庄,创造一个茶花女。 当一个作家写作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自己虚构成一个叙述者,然后再用这个叙述者去虚构作品,这个叫二度虚构。 34. 卡夫卡是我的第二个老师,他不是在技巧上教会了我什么,而是让我知道写作是自由的,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的写作被解放了,此后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的写作开始无所畏惧,再也不用担心自己这样写那样写是否正确,因为文学的世界里根本不存在对错,只是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发出对与错的评语而已。 35. 一线作家在现实中攫取素材。二线就在一线作家的作品里攫取素材。然后三流就在二线作家的作品里收取素材。以此类推。 社会是一个活生生的东西,你必须随时了解它的新动向,这就是我为什么坚持做牙医的原因。尽管眼下每周只有两天坐诊,但我永远不会让诊所关张,因为那是我的‘窗户’,当我打开它时,我就能看到大街上发生了什么事。 36. 比如我们读一些小说,有时会发现,某个作家描写一个老农民,老农民神态、老农民生活的环境都很准确,可是老农民一开口说话,不是老农民的腔调,是大学教授的腔调,这就是问题。什么人说什么话是写小说的基本要素。 37. 我觉得这个方法很好,所以我在写对话时经常会写得长一点,经常会多加几个字,让人物说话时呈现出节奏和旋律来,这样就能保持阅读的流畅感,一方面是人物的对话,另一方面是叙述在推进。 38. 然后我知道了,心理描写是知识分子虚构出来的,来吓唬我们这些写小说的,害得我走了很长一段弯路。 39. 一般作家写一个家庭教师向伯爵夫人求爱,肯定找一个角落,确定四周没有人,然后心跳加速,冒着冷汗向德·瑞纳夫人表示爱意。司汤达不是这样,他选择了让伯爵先生在场的情况下,让于连·索黑尔向德·瑞纳夫人表达爱意,这是一个多大的叙述障碍。 40. 任何路往前走,都会越来越窄。只要你一直往前走,你就会从看见无数背影,到前方无人。这是一个孤独的旅程,也是一个无法借鉴的旅程。 看到十万人跟你在一起,那是你走的慢,看到没人跟你一起,那才是你无法复制的独特人生。 所有伟大作家都是唯一的,马尔克斯对时间的处理是唯一的,我还没有读到哪部作品对时间的处理能够和《百年孤独》比肩,所以他们都有自己的唯一,才能成为一代又一代读者不断去阅读的经典作家 41. 这句话戳真相了。很多事情,是对不了解真相的人才是秘密。社会已经这样运行了很多年,也有很多人或主动或被动或半推半就的加入了这个行业。没办法,这就是现实生活。 我也是到了工作才知道,自己曾经心心念念的东西,原来就是这种操作。。。 戳心了。 前不久曝光出来的在奶粉里放三聚氰胺的事件,这两天媒体上热衷报道在水产品里放甲醛——就是那个在医学里面不让尸体腐烂的福尔马林,水产品为了保鲜几乎都是这样,它和三聚氰胺一样,都是公开的秘密。它在业内不是秘密,对不了解情况的人才是秘密, 42. 文学只是这个世界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当然可以包罗万象,但同时,它又一无所有。 “当我们在一部小说里读到有三个人在走过去、有一个人在走过来,这已经涉及了数学,‘3+1=4’;当我们读到树叶在飘落下来,这就涉及了物理;当我们读到糖在热水里溶化的时候,那就已经涉及了化学。所以,假如文学连数理化都不能回避的话,它根本不可能回避社会或者政治。” 43. 无一例外,每一个文学文本的后面都存在着一个社会文本, 44. 这个比喻真传神。没错,文学就只是法庭的一个书记员。它不会改变,也不会干预,它只会把发生的一切记录下来。当然,书记员只是一个小人物,如果法官的暗示传来,为了工资,书记员可能也会修改几处记录的细节。 我曾经有过一个比喻,如果把我们的现实当成一个法庭,文学不是原告不是被告,不是法官不是检察官,不是律师不是陪审团成员,而是那个最不起眼的书记员。 45. 还有很多作家的作品,都是在文学文本的后面同时存在社会文本和历史文本, 46. 《带着鲑鱼去旅行》里,作者艾柯看的所有戏剧都没有结尾,然后他的一个朋友看了所有戏剧,却都不知道开头。感觉这样没开头和没结尾的生活更刺激,因为想象空间大的很。 在我的记忆里,我大概看过十多本没头没尾的书,不知道故事怎么结束让我很痛苦,当时也没有一个人可以告诉我结尾是什么 47. 作家是自由的。这个称谓也是自由的。 做一个作家只要认识一些字,会写一些字就足够了,有文化的人能成为作家,没文化的人也能成为作家。作家是什么?用吉卜赛人的话来说,就是把别人的故事告诉别人,再向别人要钱的那种人。 48. 写作上来说,很多情况也是经验束缚了文字的自然伸展。 经验对于我们的局限,先是局限了我们的思维,然后局限了我们的行为。 49. 就像题目说的那样,永远不要被自己更愿意相信的东西所影响。 最好的阅读是怀着空白之心去阅读,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那种阅读,什么都不要带上,这样的阅读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宽广,如果以先入为主的方式去阅读,就是挑食似的阅读,会让自己变得狭窄起来。 50. 我终于明白自己看不下当代书的原因了。因为那些充斥的是是非非,在影响我对书的判断。而那些经典就没这个原因了,因为作者早已经远离了这些是是非非。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或者过去时代文学作品的时候——比如鲁迅的作品时——我们可以怀着一颗空白之心去阅读,而阅读当代作品的时候很难怀有这样的空白之心。 51. 你有你的经验,你会觉得这部作品写得不符合你的生活经验,中国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每个地方的风俗和文化也有差异,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以后,年龄不一样以后,经验也会不一样,这会导致带着过多的自己的经验去阅读一部作品,对这部作品的判断可能会走向另外一个方向。反过来带着空白之心去阅读,就会获得很多。阅读最终为了什么?最终是为了丰富自己,变化自己,而不是为了让自己原地踏步,始终如此,没有变化。 52. 人能做到无视批评,但很难从夸赞中保持理智。看来最大的危险不是在刀山火海,而是在温柔富贵。 罗素说不管你是在研究什么事物,还是在思考任何观点,只问你自己,事实是什么,以及这些事实所证实的真理是什么。永远不要让自己被自己所更愿意相信的,或者认为人们相信了会对社会更加有益的东西所影响。只是单单地去审视,什么才是事实。 53.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的,所有的生活都充满了财富,只不过看你开采了还是没有开采。 54. 仓央嘉措诗里说,人生有三种境界,勘破,放下,自在,我感觉在这里很适用。既然知道了一些东西的真假,那就该开始学会放下,最后才能得到自在。 我们这个世界充满了偏见,而且偏见都穿上了真理的外衣,我的意思是真理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件随时可以换掉的外衣,他们的衣柜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堂而皇之的外衣。如果你想去反驳偏见,你不会赢,因为你的话还没有说完,偏见已经换了外衣。 (完)

  • 中国妇女史研究读本
    Timex
    推荐

    #港口# 078——余华丨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与其说是本书,倒不如说是余华邀请我们同他一起搭上他对文学探索和见解的帆船。前方有许多未知的文学家及他们的著作,余华也为我们讲解他在文学之外对文学的看法。可一叶扁舟何以窥见浩瀚大海,只得在边缘试着摸索。 我在“牙齿店”干了五年,观看了数以万计的张开的嘴巴,我感到无聊之极,我倒是知道了世界上什么地方最没有风景,就是在嘴巴里。 余华原是牙医,写作是为了不想一辈子去看别人张开的嘴巴,带着不纯粹的纯粹,开始了执笔生涯。任何创作在没有门道时,最快的捷径就是模仿。日本文学泰斗川端康成,成为了他的模仿对象。而模仿的坏处就是会局限一个人的写作,跳不出框架。仿无义靠悟,悟谁?卡夫卡。写作无需拘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那是你自己的东西。文学无对错,只是看的人立场不同罢。 读好书而不消费自己 当下群体记忆追求新奇短暂,短视频,公众号文章等媒介进入公众视野并大受欢迎。在碎片化阅读泛行的今天,我们需要沉下心来,读一读好书。人是吃饭长大的,不是吃零食长大的。零食固然好吃但需适可而止,饭吃腻了,还有粥粉面嘛。 写作的前提是阅读,阅读最终为了什么?最终是为了丰富自己,变化自己,而不是为了让自己原地踏步,始终如此,没有变化。

  • 中国妇女史研究读本
    韩泽林
    推荐

    微信读书:阅读《我只知道人是什么》作者:余华。 本书大多是作者在各种场合的讲演稿、信件或采访时的笔录,是作者对文学、对写作、对读书的心得与感悟。 他说:“当一个作家写作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自己虚构成一个叙述者,然后再用这个叙述者去虚构作品,这个叫二度虚构。当作家把自己虚构以后,他用的是什么样的情怀,那么他展现给我们的就是什么样的作品。” 没有什么是真实的、也没有什么是虚构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他说:“第一个对我写作产生影响的作家是川端康成……他对细部的描写让我入迷,那种若即若离的描写,似乎可以接触到,又似乎游离开去了。我发现他不是用确定的方式描写细部,而是用不确定的方式,一个细部的后面似乎存在着另外几个细部,细部由此宽广和丰富起来。” 他说:“卡夫卡是我的第二个老师,他不是在技巧上教会了我什么,而是让我知道写作是自由的,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的写作被解放了,此后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的写作开始无所畏惧,再也不用担心自己这样写那样写是否正确,因为文学的世界里根本不存在对错,只是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发出对与错的评语而已。” 看的不多全用上了,看什么模仿什么,模仿什么像什么、超越什么,最后是超越自己!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