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原理及应用

激光原理及应用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激光原理及应用
    Cindy
    推荐

    《静静的顿河》|| 终于读完俄罗斯文坛上不朽的巨著,约85万字。 《静静的顿河》展示了1912到1922年间,俄国社会的独特群体——顿河地区哥萨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以及国内战争中的苦难历程。 作者肖洛霍夫也因《静静的顿河》作品获得196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由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 这部作品,一直有争议,最后被定为人物悲剧作品。作者时用悲剧的手法塑造出人物的性格美。 小说以格里高利和阿克西尼亚的真挚的爱情为主线。格里高利是哥萨克农民的儿子,没文化,粗旷,正直,淳朴,刚强,善良。阿克西尼亚-邻居的老婆、苦命的女人、17岁被自己的亲生父亲强奸后,嫁给经常暴打,出去喝酒找女人的人渣丈夫。当血气方刚年轻气盛正当年的格里高利追求阿克西尼亚,向她表白,阿克西尼亚理智上拒绝,心理上接受。 女人晚熟的爱情不像鲜红的郁金香,而是像如火如荼的盘根草。 阿克西尼亚也是个热情奔放敢爱敢恨的女人。格里高利的父亲为把他们分开,给格里高利娶妻,生子。娜塔莉莎性格冰冷,冷淡。格里高利并不爱她,她也是个可怜苦命的女人。 在他们经历战争,经历死亡,经历几次私奔,他们的感情仍然是那么牢固。由于战争格里高利相继失去了亲人:哥哥,嫂子,父亲,妻子,母亲。这时只有阿克西尼亚,他和妻子的孩子,妹妹是他在世上的亲人了. 由于格里高利没有看清时局变化,参加过红军,后又落入白军,由于他正直,刚强,淳朴,善良,在白军里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成为一只格格不入的“白乌鸦”。 从白军逃出,格里高利决定带着阿克西尼亚去南方先安顿下来,再来接妹妹和孩子们去过安稳的日子。 对阿克西尼亚来说幸福来得太突然,他们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可是不幸往往会比幸福来得更突然。在逃往南方的路上,阿克西妮亚被流弹击中,没有留下一句话一个字,就这样安静的在格里高利怀里死去。 格里高力的生活就像野火烧过的草原一样黑了。他失去了他心爱的一切。残酷的死神夺去了他的一切,毁坏了他的一切。只剩了两个孩子。 阿克西尼亚死后,格里高利失去了理智失去了胆量。他在树林里和逃兵生活了将近一年,由于思念家乡和孩子,最终决定返乡: 还算好,格里高力在不眠之夜里幻想的不多的一点儿东西,现在得到了。他站在自家的大门口,手里抱着儿子…… 这就是他这一生仅剩的东西,有了这东西,他还感到大地,感到这广阔的、在寒冷的阳光下闪闪发光的世界是亲切的。不是犁头开垦出这沃野千里…… 经典的作品没有结局才是最好的结局…… 读完全书才能理解这首哥萨克的古老的民歌的含义: 开出千里沃野的是战马铁蹄, 千里沃野种的是哥萨克头颅, 装扮静静顿河的是年轻寡妇, 静静的顿河靠千万孤儿点缀, 顿河的波浪本是滴滴父母泪。

  • 激光原理及应用
    细雨斜飞
    推荐

    战争撕碎了包括生命的一切的一切。战争改变了历史,推动了进步。 作者用一部140万字的小说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历史的长卷。是以战争为底色,以顿河两岸的哥萨克人们为主体。残酷,血腥,毁灭……,一幅幅真实的画面。留给读者无尽的认知和思考。

  • 激光原理及应用
    Julie
    推荐

    整理不易,且看且珍惜[捂脸]因为直接打印了本书开头里的主要人物表,在看的过程当中发现一点也不详细,所以边看边整理添加以方便后来人,希望打印这一份对你看这本巨著有所帮助。 本书人物简介: 格里高力·潘捷莱耶维奇·麦列霍夫(爱称:格里沙、格里什卡):小说的男主人公,参加过对德战争,之后投入红军阵营,回乡之后参加了顿河志愿军并指挥了一个师反对苏维埃政权进入顿河地区,后来顿河志愿军失败之后开始逃亡生活。 潘捷莱·普罗柯菲耶维奇·麦列霍夫——格里高力、彼得罗和杜尼娅的父亲,地地道道的哥萨克农民,带有土耳其人血统,并且腿部有些瘸。当选过顿河军会议代表。 娃西丽萨·伊莉尼奇娜(简称:伊莉尼奇娜)——格里高力、彼得罗和杜尼娅的母亲,勤快的哥萨克女人。 彼特罗·潘捷莱耶维奇·麦列霍夫(爱称:彼佳)——格里高力的哥哥,参加过对德战争,后来加入了顿河志愿军,指挥顿河军哥萨克连,在与红军作战中被包围枪杀了。 妲丽亚——彼特罗的妻子,是个懒散,放荡的哥萨克女人,是小说中个性最为鲜明的人物,在丈夫去世之后因放荡染上梅毒,后来在跳进顿河自杀了。 杜尼娅——格里高力的妹妹,爱上了打死亲哥哥彼得罗的红军米哈伊尔·科舍沃伊(米沙),并最后嫁给了他。 司捷潘·阿司塔霍夫——格里高力家的邻居,阿克西妮亚的丈夫。在对德战争中身负重伤被德国人救了起来,后来到了德国并赚了一笔钱,回国后重新找回阿克西妮亚准备重建家园,后来加入了顿河志愿军。 阿克西妮亚(爱称:阿克秀莎)——司捷潘的妻子,格里高力的情人。强壮的哥萨克女人,嫁给了司捷潘·阿斯塔霍夫,但是夫妻两人并没有太多感情,后来爱上了邻居格里高力。 娜塔莉亚(爱称:娜塔什卡)——格里高力的妻子,一个出生地主家庭的漂亮的哥萨克女人,从第一次见面开始就深爱格里高力,后来嫁给了格里高力并为其生下一对双胞胎。她虽然得到了格里高力一家人的认可,但却唯独没有得到格里高力完全的爱,后来因格里高力多次出轨而不再愿意为其生下小孩而堕胎,不幸的是,因堕胎后流血过多而亡。 米伦·格里高力耶维奇·柯尔叔诺夫——娜塔莉亚的父亲,富农,是个地主家庭,顿河军会议时期被选为维申斯克镇的镇长。其妻子为卢吉妮奇娜。 米沙·柯晒沃依——哥萨克贫农,在顿河军会议时期试图逃离战争,加入红军队伍后枪决了彼得罗,在战争时期全家被杀害,后来成为狂热的革命分子,迫使格里高力流亡。 卢吉尼奇娜——娜塔莉亚的母亲 米佳——娜塔莉亚的哥哥,性格冷酷,后来成为顿河军后方的判决执行人,杀害了米沙一家人。 格里沙加爷爷——娜塔莉亚的爷爷,保皇党的坚定支持者 约瑟夫·达维多维奇·施托克曼:最先开始在鞑靼村进行红色宣传的人,被发现后流放,后来又回到红军队伍当中,因阻止红军叛变而被枪杀。 本丘克·伊利亚·米特里奇:非常典型的红军战士,是小说时代背景从帝制开始转向混乱(红军,顿河军,志愿军)的人物,在爱人安娜被射杀后没多久就被俘虏并被枪杀了。 叶甫盖尼·利斯特利尼茨基:对德战争时期的中尉,是个贵族,非常传统保守的哥萨克,是坚定的保皇党。 谢尔盖·普拉托诺维奇·莫霍夫——商人,资本家,后来家产在战争中全部损失了。 普罗霍尔·泽柯夫——哥萨克农,格里高力的传令兵,是格里高力的老同伴,性格爽快,在全书的后半段扮演比较重要的角色。 佛明——哥萨克人,曾参加红军,后叛变,成为土匪头子。彼得罗的好友,投靠红军之后得势,又在红军基本控制顿河区时因好友叛变且因红军苛刻的余粮征集制度而叛变,成为流亡匪军,最终在雪地里被射杀。 库伦斯基:沙皇统治结束后俄国临时政府的统治者,后来被推翻。 科尔尼洛夫——反革命白军头目:俄军最高统帅,后来向彼得格勒进军时失败而囚禁,因政治势力相互妥协而被放出。进入南方地区组建白军,死后继任者为邓尼金。 波得捷尔柯夫——党外布尔什维克,顿河苏维埃主席:顿河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属于红军,后来因不得人心而被逮捕,与本丘克等人一起被枪决。 伊万·阿列克塞耶维奇·科特里亚洛夫——磨坊里的机器匠,红军战士,和米沙一起包围了彼得罗,后来被抓当俘虏的时候被达利亚枪杀。 克拉斯诺夫:顿河军的统帅。 伊丽莎白·谢尔盖耶芙娜(爱称:丽莎)——莫霍夫的女儿 叶甫盖尼·尼古拉耶维奇·李斯特尼次基——沙皇时代的军官 尼古拉·阿列克塞耶维奇·李斯特尼次基——叶甫盖尼的父亲,退休将军,大地主 萨什卡老爹——李斯特尼次基家的老马夫 奥西普(约瑟夫)·达维陀维奇·施托克曼——共产党员 “杰克”——莫霍夫家的磨坊工人 安尼凯——哥萨克农民 贺里散福——哥萨克农民 伊里亚·彭楚克——共产党员 安娜·波古德柯——女共产党员,彭楚克的爱人 贾兰沙——具有进步思想的乌克兰人 库金诺夫——哥萨克暴动军司令 另外哥萨克同村且属于顿河志愿军的有:阿廖什卡·沙米利、沙马利·阿列克谢、托米林·伊万、马掌雅科夫、阿库尼什卡、安季普(牛皮小王)、阿夫杰伊奇(牛皮大王)阿列克谢·乌留平(外号锅圈,与米沙一起逃亡,后来被枪杀。注,他在志愿军组成就去世了。) 一些重要的地点:鞑靼村(男主人公所在村庄)维申斯克镇(男主人公所在镇)亚戈德诺耶(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妮娅私奔的地方)叶兰斯克镇、梅德维季河口(顿河下游)卡缅斯克。

  • 激光原理及应用
    阿尹
    推荐

    《大道无情,正道沧桑,三尺之岸,虚位以待》 又一部无可奈何之作,又一波纠缠不休之情,又一场渴望和平之梦。爱不成,战不停,泪不干,《静静的顿河》怎能若无其事静静流淌?顿河人民如何止戈息火玉帛在握? 听听读读一遍遍,《静静的顿河》看不够。顿河局势暗流汹涌,顿河两岸水深火热,顿河人民不知所从,顿河观众一头雾水……原本不齿男女主人公反反复复不消停的吃瓜群众,渐渐左右为难自我互搏,吐槽夹带同情,无语暗生担忧,不知不觉间和作者一起深切关注起顿河两岸难以琢磨的运势来。 奔腾不息的顿河不是那块没有补成天的石头,可以化身玉兄畅所欲言,把说不清道不明的委屈、苦闷、烦恼、惆怅、挫折、疑惑统统付诸于幻梦情天(《红楼梦》)。抗争不息的格里高利不是迟钝的战争机器,无法像瓦斯科夫准尉那样以胜利者的姿态迎来静悄悄的黎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狂爱不息的阿克西尼亚不是高贵孤傲的女神,如何像安娜一样死后涅槃,灵魂不灭(《安娜.卡列琳娜》)。在战争洪流与爱情漩涡中,不可原谅的罪行无休无止无底限,从一而终的选择难上加难难过关。旧习恶俗,羁绊重重;鸱枭环伺,难分伯仲;翻云覆雨,一波三折;拆东补西,处处碰壁…… 为什么保住一方平安就这么难?为什么坚持善良耿直就这么难?为什么执意爱我所爱就这么难?《静静的顿河》没有给出答案,作者也不确定怎样才算不错的选择、不冤的活法,仅仅以不回避、不矫饰就深入人心、畅行全球,不得不钦佩作者站位之准、用笔之神。《静静的顿河》中竟无一人一事虚妄不实,无一丝一毫添油加醋,不但完美突破了纪实文学的种种禁锢,还不可思议超越了历史小说的局限性,以致于出现了对原创身份的怀疑。 当我们纠结于爱情与世俗谁主沉浮时,当是非正邪缠缠绕绕不知为何而战时,当无数生命莫名其妙沦丧于灰色地带时,作者却始终坚信人性的光辉终会超越过去与未来的纠缠,穿透历史迷雾义无反顾放歌前行。作者持续赋予正义的哥萨克以力量和希望,让他们在历尽沧桑走投无路时,不改初衷,秉天道,持人道,应公道,寻正道,令追随其后的一众读者也一起搭上了这趟穿梭于纷飞战火中经纬不明毫无章法方寸大乱的哥萨克战车…… 作者展现了权势频繁更迭过程中各式各样的迷惘,自己始终心如明镜,在人性的天平上不偏不倚,虽不着一字评判,却俘获了各条阵线上不愿停摆的思想者的亲睐。 当追求公正的人们受困于新生政权的不完美甚至血腥的清洗时,作者如实呈现不屈不挠的革命烈焰不可阻挡燃遍大地的时代背景,令局中人默然应允,完美绕过神经过敏猜忌封杀险境。 当僵而不死的腐朽的老旧势力卷土重来誓与渴望平等的人民对抗到底又死灰复燃的时候,作者依然如实呈现其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和历史趋势,令局外人欣然称颂,成功避开居心叵测借题发挥陷阱。 不得不佩服作者在风云诡谲的政局中站稳了脚跟,摆脱了顿河两岸人民深受其苦的困惑,把作品连带自己一起带出了绝境。 其实,不止顿河人民备受战乱祸害!不止顿河人民渴望岁月静好!不止顿河人民受制于总也解不开的疙瘩!也不止顿河人民执守着生存的底线!全世界界人民都有着共同的心愿:和平为贵! 作者以战地记者之亲历打底,以战争之残忍、人民之悲苦着色,沉心潜力、抽丝剥茧,一层层揭开骁勇善战的哥萨克人发自心底的呼喊:和平万岁! 天不怕地不怕的哥萨克们在没完没了的战争泥潭中伤透了心、耗尽了神、丢光了信心、丧失了人性、扫够了面子,由受人尊敬、被人拉拢到让人头疼、无人理睬,由热情豪爽、我行我素到谨小慎微、缩头缩尾。战争为英武的哥萨克助产催生的荣誉昙花一现消声匿迹,战争为无辜的哥萨克埋祸藏灾的痛苦层出不穷绵延不绝…… 尽管绝望到了极点,在这片令人沮丧的焦土中,作者梳理着不屈不挠,梳理出勃勃生机:生生不息的顿河一如既往上冻解冻四时翻新,顿河两岸的人民一心一意播种收种重整家园…… 在作者的心中,和平就像顿河不明就里的两岸,虚虚实实,真真假假,随时掉落急流险滩中,可总有挣扎上岸的机会。就算一时踩空,吃一堑长一智,不能回回出错,尤其是在同一个地方,在同一件事上。 在我的心中,美好愿望一如天上的月亮,虽总不得见,却一直都在。大道无情,时不时吞月布暗,然月食时辰有限,耐心自得明月彩云追。正道沧桑,阴晴不定,然不只八月十五月儿圆,其实月月十五月儿圆,甚而十四、十六、十七争相圆…… 心中有情,聚散都惜缘。 心中有月,盈亏皆诗意。 心中有岸,虚实俱可行。 大道无情,正道沧桑。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三尺之岸,虚位以待……

  • 激光原理及应用
    Anthony
    推荐

    看到“静静的顿河”五个字,我的耳边仿佛响起了淳朴悠扬的哥萨克古歌:“静静的顿河,养育我们的父亲河啊,亲爱的河,俄罗斯百姓的河啊……”。我仿佛还看见了格里高力正挺着长矛,挥动着马刀,骑着哥萨克战马冲向敌人;格里高力抱着正逐渐变冷的阿克西妮亚的尸体,泪流满面,却又无可奈何;我也仿佛看到了一棵牛车的车轴,阿克西妮亚的哥哥正是用它把他们禽兽不如的父亲活活打死的……。 这是关于俄罗斯大动荡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十月期间),以顿河草原上哥萨克Bao*Dong为背景的一系列悲壮而又美丽故事,是一篇顿河哥萨克的史诗,更是世界文坛上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从作者的很多描述中,我们可以这样一个印象,由于有丰富富饶的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及勤劳、善良、朴实和勇敢的民风,顿河草原上的哥萨克穷人并不很穷,可以吃饱穿暖喝足,而且社会地位也并不显得有多么低下。书中这样人的例子很多,如后来加入布尔什维克的米沙。而富人的确很富有,有大片的良田,大量雇工和仆人,以及店铺。但他们并不为富不仁。大地主、退休将军李斯特尼次基家就是这样:雇工们的住处舒服温暖,工钱不低,每月按时发放;仆人的孩子生病,老地主也焦急万分,为救孩子给仆人提供一切方便条件。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顿河哥萨克社会的阶级矛盾并不突出,更谈不上什么激化。这就为日后他们不满布尔什维克的统治而Bao*Dong做了厚厚的铺垫。 从整个作品看,作者的笔基本是中性的,尽管他生活在左的前苏联。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历史画面,使我们能对那段哥萨克的历史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真实的了解。同时,由于作者的客观描述,我们也从中发现为什么大多数哥萨克不愿意进行无产阶级Ge*Ming,甚至走向Ge*Ming的对立面的原因。那就是:在顿河哥萨克地区的布尔什维克不仅没有给哥萨克们带来更多的实惠,反而使他们和平幸福的生活遭到了严重破坏。为了保卫自己的利益,他们就要鸡蛋碰石头,武装起来,Bao*Dong、拼命。 顿河哥萨克人也是英勇善战的,他们视立战功为无尚的荣誉,这从娜塔莉亚的爷爷逢人就说的他打仗的往事和人们对在战场上立功负伤人的态度可见一斑。说到这里,想起书中的一个哥萨克骑兵从军的一个细节,很有意思的很真实的一个细节:哥萨克骑兵的战马要自己去准备,国家只给一部分经费。很难想象,即将为保卫国家去流血牺牲的战士的装备还需要自己准备!但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即便有这样的不合理条件,哥萨克人还是愿意去从军打仗,依然作战勇猛。这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顿河哥萨克尚武好战的精神。不可忽视这种精神,这是哥萨克敢于挑战强大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的重要因素。 从作者那客观扎实的文字里,我们也对当时的红军有了一些了解。初期红军的成分相当复杂,有工人、农民、城市无产者,但更多的是曾在沙皇军队里服过役的旧军人。这就使“人民军队爱人民”执行起来非常困难。杀俘、抢劫、杀人放火的事件层出不穷,给红军的形象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一个红军战士曾对驻地一位老农民说要杀了他煲汤喝。这尽管是句玩笑话,但已经给十分不好的红军形象雪上加霜。红军在哥萨克地区不严格执行群众纪律,也是哥萨克人Bao*Dong的原因之一。 “文学名著是不朽的,感人的艺术形象是永远感人的,其审美价值是永恒的,不论历史潮流如何,不论社会制度如何变化”。 ”名著之所以不朽,首先不在于主题思想,而在于所创造的具有永恒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 这是本书前面力冈的文章《美好的悲剧形象》中的两句话,说得十分中肯。故事是由情节组成的,而情节的主体当然是人,没有人便没有故事。作品中,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各个真实可信,栩栩如生,让人爱,让人恨。 让我惊叹的是,所有这些形象好像都不是作者笔下创造出来的,而是作者扛着一台摄像机跟着这些人物一路录下来,然后用他那功力无比深厚的笔,写在纸上,最后展现给读者的。每个人物的出现都是那么的自然,而最后的结局似乎也不是作者早就设定好的,也是也是绝对的无可奈何的。 下面我要对书中我比较感兴趣的几个人物简单评价一下。 阿克西妮亚,女一号。曾遭到过父亲的Qiang*Bao,17岁嫁给的鞑靼村,麦列霍夫家的邻居司捷潘。司捷潘对她很不好,经常虐待她。而邻居家还没有结婚的格里高力却对她很好,于是两个人就有了私情,最后私奔。在格里高力离开佛明匪帮后,与其一起逃跑,在遭遇红军征粮队,逃跑的时候,中枪,死在格里高力的怀里。这是一位漂亮、性感、善良,却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追求自由,追求爱情,追求Qing*Yu的女人。她与格里高力的爱情戏贯穿全书的始终,是整部书的主干。 阿克西妮亚丰满的胸脯、婀娜的腰姿、迷人的嘴唇,吃苦耐劳的品质令人记忆深刻,她对爱情勇敢的追求,更是令人难忘。格里高力的父亲潘捷莱知道他们的事情后,来阿克西妮亚家要教训她,当时她对潘捷莱的态度,令人记忆深刻:我就这样了,看你能把我咋地;丈夫司捷潘回来,知道此事,毒打她,折磨她,她说,你要打就打死我好了,我的确和格里高力有那事。你随便吧;在街坊四邻的嘲笑声中,她昂首挺胸,神态自若:我就是爱格里高力,你们有能耐你们也去爱啊。一个对爱情执着追求,天不怕地不怕的美丽动人的哥萨克妇女的形象跃然纸上。 在格里高力从军后,在大地主李斯特尼次基家做仆人的阿克西妮亚曾与探亲归来的叶甫盖尼·尼古拉耶维奇有过一段私情,或者说阿克西妮亚被You*Jian。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不仅没有对她产生一点反感,反而更加同情和理解她了。在这里作者用笔细腻大胆,充分表现出了阿克西妮亚的人性美,非常真实:她既迫不得已,逆来顺受,同时也有她对Qing*Yu的热烈追求。没有办法,女人也有原始的冲动,人就应该这样。 关于阿克西妮亚插足格里高力和娜塔莉亚的事情,我是这样想的,阿克西妮亚与格里高力有情人关系是在娜塔莉亚之前,那时格里高力与娜塔莉亚并没有婚约。而娜塔莉亚确定与格里高力结婚的时候,她已经知道格里高力和阿克西妮亚的情人关系了。从这个角度说,娜塔莉亚倒是为“插足者”,只是一位合法的插足者而已。所以,阿克西妮亚这位“插足者”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插足者,并不遭人恨。 娜塔莉亚,女二号,富农米伦的女儿,格里高力的合法妻子。尽管是富农的女儿,但从她身上看不出一点娇生惯养的痕迹。事实上,她选择格里高力做丈夫的那一刻起,她的悲剧表演就拉开了帷幕。由于有阿克西妮亚的存在,尽管她深深爱着格里高力(也许迷住一窍了,就看格里高力好,所以明知道火坑也要跳),但格里高力并不爱她,甚至都不想和她过夫妻生活。她性格内向,懦弱。万般无奈,选择用非常残忍手段自杀,自杀未遂,落下了残疾。这是一位在爱情上从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女性,但又想不出有效的方法捍卫自己的权利,得到格里高力的真爱。她自杀未遂,伤好了以后,与回家养伤的格里高力曾有过一段蜜月期,他们有了两个孩子。在这期间和格里高力在外打仗的时候,这应该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了,尽管无时无刻不在担心格里高力的安危,毕竟子弹不长眼睛。她的死是很惨的。在临死的时候依然无法忘记格里高力,依然深爱着他。 娜塔莉亚这个形象,作者也是倾注大量心血的,是一位很具有悲剧色彩的女性,是一位保守、固执、对爱情认认真真,知道爱别人却不知道如何让人爱的女性。她与阿克西妮亚截然不同,作者对这个形象的塑造也是非常成功的,透着一种女性的悲剧性的美。 奥西普(约瑟夫))·达维陀维奇·施托克曼 这个人物出场的次数并不多,但却很引人注目。本人认为这是本书中唯一一位几乎没有缺点的正面布尔什维克形象。他是位铁匠(和斯大林参加前的职业相同),有着非常高的共产主义觉悟和执行正确政策的能力。娜塔莉亚的父亲米伦因为反对布尔什维克在鞑靼村的,在被带到镇里,竟然被枪毙了。在作品中,这是一个很重要事件,在村民中的影响非常大,也是鞑靼村哥萨克Bao*Dong的导火索。从施托克曼对这件事的看法,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的布尔什维克对富农地主的态度:不接受就杀掉。最后在佛明叛变的时候,施托克曼本有机会逃脱,但他为了阻止叛乱选择留在叛军中,最后被杀,英勇就义,一个鲜活的共产党人的形象在作者的笔下就这样诞生了。 男一号格里高力, 本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格里高力的一部传略,这是一个非常具有魅力的艺术形象,作者对他倾注了全部热情和全部的爱。读完这部书,无论你对格里高力是恨还是爱,是尊重还是鄙视,是欣赏还是讨厌,但你绝不会忽略、忘掉这个形象,你无法不去思考和用自己的世界观去评价这个形象。 哥萨克青年格里高力,在还没有未婚妻的时候,就爱上了邻居司捷潘的老婆,阿克西妮亚,并与之成为情人关系。和娜塔莉亚结婚以后,为了永远和阿克西妮亚在一起,他可以抛下新婚妻子与阿克西妮亚私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应征入伍,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同时,对自己的杀戮行为又深感内疚,尤其不能原谅战友对俘虏的虐杀。阿克西妮亚的丈夫,格里高力的情敌司捷潘向他开过黑枪,但却又在战场上救了曾向他司捷潘的命。格里高力与娜塔莉亚结婚也是迫于父母之命,根本就不爱娜塔莉亚。但娜塔莉亚自杀未遂,残疾以后,格里高力却与之过起了正常的夫妻生活,而且甜甜蜜蜜,很有爱的味道。俄国十月后,在者的引导下,他懂了一些道理,并参加了红军,英勇杀敌,却又因红军滥杀俘虏而脱离队伍回家;他在家期间,由于历史遗留的民族矛盾,更由于红军的政策粗暴野蛮,the government forced the people into nowhere but to fight against them,发生了顿河地区哥萨克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哥萨克Bao*Dong。在乡里亲戚的鼓动下,本不愿意参加Bao*Dong的格里高力稀里糊涂地参加了顿河哥萨克Bao*Dong军,并实实在在视红军为敌人,在战场上斗杀过很多红军战士,在他知道很多红军家属被抓准备杀掉后,他却拼力将这些人救出来,而不惜得罪上司。他也从不参与对红军家属的抢劫和施暴。他幼时的好朋友米沙,是个很偏激变态的布尔什维克,认为就是杀人放火,就是抢劫富人的财物。他很残忍,毫无人性地用处决的方式杀了已经放下武器投降了的格里高力的哥哥彼得罗,但格里高力得知米沙被Bao*Dong军抓住以后,却要去救他。为了为哥哥报仇,他发誓要杀一切被俘红军。但杀过几个以后,却又地陷入自责和悔恨之中,把剩余的红军俘虏偷偷放掉。在白军南撤的时候,做为白军军官的他,本有机会乘船撤退,去寻找和平的地方安身。阿克西妮亚的丈夫司捷潘和格里高力的内弟就是这样逃得性命的。格里高力却在这历史关键时刻选择留下来,参加了他曾经为敌并给予大量杀戮的红军,并在战场上奋勇斩杀白军……。格里高力到底是个什么人?是叛徒?他既参加过红军,杀过白军,又参加过白军,杀过红军,而且杀每一方的时候都很卖力。他究竟是哪方的叛徒呢?格里高力这个太复杂了。 作者说,《静静的顿河》的核心就是要表现人性美和性格美,特别是格里高力的人性美和性格美。 那么,格里高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如何表现他的人性美和性格美的呢?这就是这部书的魅力所在。亲爱的书友们,如有兴趣去寻找他的人性和性格的美,读一下这部巨著,答案就在其中。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书,非常非常喜欢。我喜欢格里高力的人格,喜欢作者的写作方法,钦佩作者对大场面的非常出色的驾驭能力。我也喜欢书中作者信手拈来的“空镜头”,几乎每章都有一个或多个“空镜头”,有的是描写天、天空行动白云,飞翔的大雁,有的是描写奔流的顿河、广阔的草原……。写这些,作者似乎信手拈来,随手就写,令读者深深体会到作者的爱家乡爱自然,爱和平之情,同时幕间休息的作用,放松一下紧张的大脑(我朋友告诉我的)。 总而言之,我认为这是一部百读不厌的名著。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