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原理及应用

激光原理及应用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激光原理及应用
    小海
    推荐

    历时一个月,断断续续,终于读完这本书。 对很多出现的事物还不够深入理解,很多细节的描写由不喜欢到渐渐接受直至很喜欢,读它的过程中一直抱有一种遗憾:不能静下来细细品味。主要是因为故事情节太吸引人,使我一直都想快点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比较关注两方面,一个是格尔高力从庄稼地转入战场的过程,很想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一个是书中三个美丽却性格迥然的女人,她们的命运如何。 书看完了,怅然若失。 对战争,格尔高力一直是愿意理解并接受一个合理的理由去做这件事,而不是一味地为了政权而做这件事。我认为当他越来越意识到战争的真面目,他是痛苦的,是想停止的,但是,却一直找不到回头路。他是无助的。现实很残酷,我很同情,却也是爱莫能助的。 大多情况下,小说的女猪脚都是正能量的女神级人物,比如美丽,善良,无私等等,所以一开始读者就会被其吸引并为她奉献出热烈而无私的喜欢或同情。而阿克西妮亚,一开始,我是反感她的。不是因为她与格尔高力的私情,而是因为格尔高力的父亲或母亲出面阻止她们的私情时,她脱口而出的那些反击之言,让我觉得这个女人足够无耻。尤其,善良软弱的娜塔莉亚前来祈求阿克西妮娅能够放弃格尔高力时,阿克西妮娅的那些恶毒语言,真是憎恶至极。爱情没有对与错,然而人不能没有羞耻之心。为了自己的私欲而践踏他人的感情实在是可憎的很。我同情男女主的爱情,如果可能的话,甚至想把祝福送给他们。但是,矛盾的是,憎恶这个女人的同时,也欣赏她美丽的外貌、她对孩子们爱屋及乌的爱、以及她为爱情可以放弃一切的决心和勇敢。所以后来,她一声没吭的死在格尔高力怀里的时候,我实在是伤心的不得了。 另外两个女人,对她们也充满矛盾的感情,想好好说一下她们,但是手指酸了,等将来读第二遍时继续[偷笑] 黎明前的黑暗,是很难熬的,也是最能留下太多遗憾的时间段。

  • 激光原理及应用
    在路上
    推荐

    曾经阅读《欧洲文学史》,只是粗略地了解《静静的顿河》的内容,但一直没敢看原著,主要是因为它太长,其次是因为人名、地名太长,一个人有几个称呼(有时是名,有时是姓,有时是爱称)难记易混淆,所以一直胆怯,不敢轻易打开它。这个年假刚刚开始,我就一头扎进这部书里,竟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十天时间,终于读完了这部宏篇巨著。因为是初读,读得快了些,内容又是如此浩繁,所以只能说说自己的一点粗浅印象,算是给这次阅读画上一个句号,也作为一个推介,奉献给我亲爱的书友。 这部书八卷,共232章,140多万字。以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为背景,描写了顿河两岸的哥萨克人民,在残酷的战争中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这部史诗般的巨著,气势恢宏,大气磅礴,荡气回肠,读来让人感慨万端。 首先,我非常喜欢作者对顿河及顿河两岸自然风光的描写。古老的顿河奔腾不息,广袤无垠的大草原充满生机。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四季轮回,血雨腥风,一幅幅画面,活生生地展现在面前。让我时而如闲庭信步,时而神经紧绷,时而似金戈铁马,不由得感叹作者的神来之笔。真是妙笔生花,笔笔精彩,令我不时拍案叫绝!顿河,像父亲一样刚强坚毅,他历练出哥萨克人粗犷豪爽、热情奔放的性格;顿河,又像母亲一样慈爱安详,默默地哺育她的儿女,用她博大的胸怀接纳儿女的不完美,抚平战争的创伤。 其次,它犹如《清明上河图》一般宏伟,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展现丰富的战争和生活场景。格里高力的英武勇猛不失侠骨柔肠,阿克西妮亚的自私且勇敢,娜塔莉亚的善良又软弱……人物个性鲜明,无不表现出自然的人性之美和人情之美。作者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写,衬托出哥萨克人粗野、豪放的性格和敢于牺牲的精神;通过对生活场景的描摹,反映了小市民的勤劳、机智、狡诈和下流……透过一幅幅画面,我看得见,男人们的血在汩汩的流淌;我听得见,女人们的心在痛苦的呻吟。战争是生命的毁灭者,它使多少年轻的生命瞬间消失,让多少男人变成残疾,让多少女人成为寡妇。但是,战争没有击垮他们,历经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幸存者依然热爱生活:养马喂牛,春耕秋收,男婚女嫁,生儿育女。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一息尚存,生活继续!正是这些无数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和真真切切的细节,组成了这样巨幅画卷,让我边浏览边感叹,感叹之余,爱不释手! 再次,作者始终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战争场景,描写人物,反映人情风俗。是对的还是错的,是美的还是丑的,是真理还是谬误,作者似乎从不发议论、贴标签,也不粉饰太平。即使作者属于某国某党,甚至信仰某个主义,但他并没有站在狭隘的立场上去做时代的传声筒或为某种政治服务。也正是因为客观,所以才异常大气;正是因为大气,才能跨越国度。斯大林读了它,给予肯定;高尔基读了它,给予赞扬;我读了它,毫不犹豫地给了它五星……这样天才的作家,创作如此恢宏大气的作品,授予他诺奖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实至名归! 静静的顿河,源远流长,哺育了哥萨克;《静静的顿河》,跨越历史长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热爱它的文人墨客。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在肖洛霍夫手里得到了最好的运用。

  • 激光原理及应用
    🔥ZLMing
    推荐

    随着静河一起流淌… 顿河沿岸的故事,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走到了尽头,而那浑厚而绵长的余韵,却在心中久久不能散去。 随着顿河缓缓流淌着的是哥萨克人的血与泪,更是他们的忧伤。 老子说:“上善若水”。这虽然说的是做人的道理,我却希望不停流淌着的河水,真的可以利万物而不争,彻底洗刷掉人类的苦难,带给人以幸福和安康。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可以带给人以智慧。 所以,有时候我突发奇想,就会把书籍比喻成流水。 读者的思想,是堤岸,是沙滩,在流水的不断冲击下,一点点地改变了形状。 我想,《静静的顿河》依靠它澎湃的力量,一定曾经也会继续改变许多人。 极端时,我甚至将人群擅自分成两类,其分界线就是《静静的顿河》。 曾几何时,我曾试着进一步将读过它的人再次划分为深受触动及无感之人,现在想来或无必要,只要用心读过,又怎能丝毫不受感动呢?差别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二十几岁的肖洛霍夫用时十来年铸就的《静静的顿河》,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它之所以能够恒久流传,像一颗夜空中的星,能够带给我们频频闪耀的光亮,我觉得是在于它的客观,在于它关注的主题是人类的永恒情感。 在2020这逼仄的一年,它是我生活中少见的亮点,并带我不少慰藉与温暖。 因此,愿所有读过它的人,永远能够体味到人类的苦难,始终让自己的内心保持柔软。

  • 激光原理及应用
    龙猫
    推荐

    【读书打卡】《静静的顿河》,读完这部巨著,内心就像那静静的顿河,表面风平浪静,河底暗流汹涌,心里怦怦乱跳,感动呼之欲出,可又像在心头某个地方安了闸门泄了洪,什么都说不出,什么都不想说,所有感觉都留在了心里⋯ 静静的顿河啊,残酷与美并存的顿河!那么宁静,那么美、那么深邃,却又那么残酷!

  • 激光原理及应用
    路易大叔
    推荐

    陆陆续续看了很久,就像一个人在战争面前总是那么无力和渺小一样,我在这洋洋洒洒150万言的鸿篇巨制面前也有深深的无力感,尤其是当看到我们可爱的格里高利在战争与人性之间的挣扎与摇摆,看到战争让人泯灭了人性,看到本该是恣意挥洒的生命如同草芥。然而不管世事离乱,人间沉沦,静静的顿河依旧结冰、化冻,草依然会绿起来,鸟儿也会唱起歌,顿河水静静流淌……

  • 激光原理及应用
    幽云
    推荐

    顿河水静静的流淌了这么多年,带走了多少人的人生,带走了多少人的故事。星移斗转,物是人非事事休,到头来只有顿河日夜不停流。

  • 激光原理及应用
    祁建炜
    推荐

    书中的人物或者置身于人与人的关系中,或者活跃在战争风云中,而在整个人物画廊的背景上,展开的是一幅绚丽多彩、气象万千的乌克兰风景画:变化多端的草原四季风光,村庄周围草香四溢的牧场和吃草的马群,随风起伏的青草,陡立的河岸和河水永不停息的歌唱。

  • 激光原理及应用
    Luffy
    推荐

    这才是真正的史诗巨作,没有惊心动魄的转折,没有刻意塑造的英雄,也没有经过粉饰的浪漫,有的只是无数个平凡而倔强的人物真实的战争生活。这是一个饱受苦难的民族,战争把他们的家园摧残的千疮百孔;这是一个真实的民族,他们有劣根性,贪婪、倔强、往往会是非不辨;这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民族,不屈不挠,无论面临多大的噩运,也会本能地生存、一如既往地热爱生活。看到娜塔莉亚逝去的时候有种揪心的痛,她和阿克西妮亚之间没有对错,只是两个女人追求幸福而产生的冲突,而最后格里高力想带着阿克西妮亚一起离开却仿佛一幅画面戛然而止,留下一片空白,只剩顿河还在静静地流淌。

  • 激光原理及应用
    nancy
    推荐

    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了两遍,有时候真说不清是对这部伟大的作品的热爱,还是毅力加耐力在推动着我这么做。似乎由于惯性,又开始了第三遍的阅读。如果不写个书评(有点仪式感)对这部作品暂且画个句号的话,很难搁不下它的。真是好奇怪哦。据说,村上先生读了三遍,但对于我这个普通的读者来说,读多少遍和村上都无法比拟的。不知道能否坚持读完第三遍,除了工作和日常以外,读书时间全部献给了它,那是全神贯注和一心一意的状态。         读过《静静的顿河》 的人都知道,这部书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以及国内战争期间,顿河两岸哥萨克人民战斗和生活的故事。主要以有着土耳其血统的麦列霍夫一家为主展开故事情节的。麦列霍夫家的小儿子格里高利是故事的主角。书中有两条主线,一是战争,二是格里高利和阿克尼西亚的爱情。作者用严格的现实主义写法,控诉了战争给平静而自给自足的哥萨克人民带来的灾难,描绘了有着性格美和人性美的格里高利的男主角的形象。书中宣扬了正直、善良、富有同情心、良知等正能量,表达了人们呼唤和平,反对战争强烈愿望。          作者用大量的篇幅饱含深情又不知疲倦地描绘了顿河两岸的旖旎风光和风土人情,这些容易让人割舍不下的片段就像蔚蓝天空中的云彩奇异瑰丽、变幻莫测,又是那么亲切自然,仿佛真切地闻到吹向漫山遍野的浓浓的野蒿的味道,听到了风吹羽毛草倒向一边的的沙沙声和金花鼠吱吱地叫声,看到了淡紫色的烟雾从静静的顿河上升腾,又顺着河沟向远处飘去……这些美好的片段就像神仙剪下来的片段洒向人间,值得读者花时间去慢慢咀嚼品味……          读的过程中有很多让人纠结的地方。首先是浓厚的悲剧成分压抑得人透不过气来。喜剧让人愉悦,悲剧更让人深思难忘。这也许是这部作品让人欲罢不能的一个原因吧。         第二个,作者是想展现格里高利正直、勇敢、坦荡、善良有良知的人性美和性格美的美好形象的,可是你总觉得他有时候就是个人渣,缺点太多,和有夫之妇勾搭,在红白军之间来回摆动,后来有加入匪帮等等,用长篇巨著描绘这么一个不完美的形象,和我们传统的教科书宣传的东西差距是不是远了点?         第三,把格里高利和阿克尼西亚的爱情作为主线,他们勇敢追求真挚的感情,造成善良纯朴恪守妇道的娜塔莉娅的自杀和死亡。这在一般读者感情上是难以接受的。         第四,无论是白军、红军、还是后来的暴动军,都暴露出了手段残忍、腐败、懒散、酗酒成疯等恶劣作风,尤其是作为正义的代表的红军尚且如此,怎能不叫人对世界怀疑?(是不是教科书读多了?)这也是格里高利来回摆动的一个原因吧。          读了译者力冈简介和作者本人的诺奖发言,慢慢地对作品有了新的理解,因为这些纠结和作品精彩的语言魅力,所以读了再读。格里高利的性格也有作者的影子,在极左路线统治时期,作者敢于用严肃的现实主义写法,写别人不敢写的东西,难道不是一个真的勇士吗?格里高利诚实勇敢正直有良知,无不折射出作者的影子。用作者的话说,要诚恳地向读者说话;要向人说实话,实话有时候是冷酷的,但总是勇敢的;要增强人们心中的信念,使人们相信未来,相信自己有力量创造未来。要做为世界和平而奋斗的战士,并要用自己的语言在影响所及的地方培养这样的战士。作品直面现实,令人深思。         虽然作品很长,但不会有冗长的感觉,反而觉得每次都是新的开始。当然,毕竟是长篇,花大气力反复阅读是要下决心的哦。希望读完第三遍,不再纠结了,能够更近一步的理解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

  • 激光原理及应用
    星子不拉叽
    推荐

    终于看完这本大部头了。长长的复杂的人物名字是让我颇为苦恼的一点,但是在熟悉后解决了这个问题。围绕主人公格里高利参加多次战争以及心路历程,我了解到顿河地区哥萨克们的暴动以维护顿河独立。 惨。 乱世出枭雄也多让人无助。 静静的顿河见证了哥萨克的暴动,不论世事如何,它自静水长流。丰富内涵够我慢慢消化好久了。

  • 激光原理及应用
    +听雨+
    推荐

    又啃完一大部头。肖洛霍夫创作《静静的顿河》小说以悲剧性的哥萨克暴动为主线,囊括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革命、国内战争等各个时期。描述了哥萨克反对征服、维护独立的反抗精神,比战乱和疫病更残酷的,是被逆流的命运裹挟。主人公格里高利的人生轨迹是摇摆不定的,他的思想也不是始终如一的坚定。从沙皇军队的兵役到红军的短暂停留,从白军的指挥者再到红军的赎罪人。这个勇敢的结实的哥萨克,身经百战,马背驰骋,一次又一次在生死线上徘徊。可是命运却仿佛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他最终还是无法逃脱命运的裹挟,成为悲剧的主人公。 悲剧,是贯穿全书的主题。 很多时候,格里高利看似可以自主的选择阵营,选择方向,甚至选择感情,而事实上选择并非自由。命运使然,时代使然,选择的自由不过是粉饰的被迫接受。格里高利其实无从选择,无论是从红军到白军,还是从白军再到红军。要说是他的善良和人性驱使,倒不如说是时代裹挟命运嘲弄。他的家人们一个接一个的死去,他的战场一个接一个的换,他的身体一次接一次的挂花,他的灵魂一次接一次的疲惫。 肖洛霍夫以流畅的笔法,准确地刻画出格里高利矛盾的心理,真实、深刻、感人。他通过描写格里高利灵魂的漂泊无助,反映了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顿河草原上哥萨克民族因战争形成的不可避免的血泪史和由于政治上摇摆不定而最终难以逃出“边缘”的历史困境,同时还通过书写格里高利的人性在战争中一点点被磨灭,展现出对生命本体的关注。

  • 激光原理及应用
    王剑锋
    推荐

    万恶的战争,美好的和平! 自由与尊严高一一切! 五星推荐。9.2分。

  • 激光原理及应用
    YR
    推荐

    每一个经历过战争的人,和用文字书写战争的人,都是不会再期待战争的,是渴望和平的。

  • 激光原理及应用
    婷婷
    推荐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不朽的经典, 肖洛霍夫花了12年的时间才创作完成。 140万文字花了42个小时终于读完了。 肖洛霍夫因此作而获诺贝尔奖, 是well-deserved. 它以现实主义的写法描述和记录了了顿河两岸哥萨克人在一战,和内战的二月,十月革命中的动荡不安的生活变迁。 大量对顿河两岸风景的如诗般的描述,对战争详细地叙述,和对人物丰满地刻画, 让人读得揪心, 读得欲罢不能。 一部丰满的作品并不只有单一的主线。 静静的顿河有两条主线, 一条是以麦列霍夫的家庭为中心, 特别是以格里高力为主要的人物描写, 来反映哥萨克的风土人情。 另外一条是以战争为线索, 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斗争为轴心。 两条线索纵横交错, 将读者带进了如顿河一般特质的哥萨克人的生活。 对我个人而言, 最欣赏的有:一,作者把大量的, 永不厌倦地对顿河两岸风景的描述穿插于各种情节当中, 如变化多端的草原, 一年四季变化的河水, 积雪, 牧草, 马群。 所有的景色不再是单一的景色, 它是有情绪和感知的, 是有着很深的衬托作用的。 真是景无情不在,情无景不生。 二, 作者可以从一个很客观的角度来描述每一个政权。 没有刻意美化红军, 也没有刻意贬低白军。红军在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一样任意胡作非为,对哥萨克来说, 真是换汤不换药。 到后面的形象越来越正面。三, 人物刻画的丰满。 最深刻的几个人物: 格里高力,对战争立场的摇摆。 哥萨克是沙皇军事的重要来源。 在一战中, 哥萨克真正体会到了沙皇统治和军队的腐朽残暴,于是信仰开始动摇。红军和白军的拉锯战将整个哥萨克民族撕裂开来,富农坚定地走白军路线,贫农坚定地走红军路线,但是大批中农在其中摇摆不定。 这个摇摆在出身于中农家庭地格里高力身上有着鲜明的体现。 格里高力从为沙皇而战者转为布尔什维克的革命者。 然而在伊兹瓦林富有感染力的鼓动下, 呼吁建立一个顿河流域自治政府, 立场又开始慢慢动摇。到后来成为土匪, 成为红军,到最后对战争的绝望。 渐渐理解他为什么总是摇摆在不同的政治立场, 而没有自己坚定的信念。 既然所有可以走的路都是一样泥泞的, 都不是维护哥萨克的利益, 那么探索一条该走的路是很难的。 到最后成为土匪, 根本不是出于本愿, 而是没有选择。虽然他英勇善战, 不畏死亡, 但最后一切都是徒劳。 战争也使格里高力从最初的善良, 勇猛, 单纯,到后来的冷酷无情, 到最后的绝望和麻木。 战争让他双手沾满了血,吸干了他内心。 阿克西妮娅,是个美丽的,富有魅力的,对格里克力的爱是热烈的, 奔放的,是毫无顾忌的。她虽然被三个男人所爱, 但是唯一对格里高力的爱是刻骨铭心的,是神魂颠倒的,是毫无保留的。 格里高力也把她视为高于他自己生命的, 高于其他一切人的。 如果前面还为娜塔莉亚而谴责她那自私和侵犯的爱, 到娜塔莉亚死后,她无微不至地照顾格里高力和娜塔莉亚的两个孩子。为了和格里高力在一起,不顾自己生死安危,一起踏上逃亡之路,一份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的爱情跃然纸上。 娜塔莉亚,一个悲情的女子,一生为别人而活,一向习惯于隐忍的, 卑微地默默付出, 默默地乞讨着丈夫的一点点爱, 甚至因为丈夫的不爱而自杀。她的沉默,懦弱,善良,内敛的性格似乎与传统的哥萨克女人的形象不一致。战争的冷酷抹杀不了这个柔弱女子圣母般的光辉。 她的死,让我难受半天。 一生坚韧的老妈妈伊莉尼奇娜, 她临死前的情景, 让人不禁萌发: 世事一场大梦, 人生几度秋凉。 偏执狂的米沙;邪恶的, 生性残忍的小舅子米佳;不离不弃的通讯兵普罗霍尔;曾经阳光, 富有活力的小妹妹杜妮娅;脾气暴躁, 有些虚荣心,有些小财迷却不失做人底线的跛脚父亲潘捷莱;有些胆小的哥哥彼得罗;轻浮,风骚,懒散, 却敢于射杀夫仇人的 嫂子旦妮娅;有坚定信仰,对死大义凛然的彭楚克,李哈乔夫。其他太多人物,很难一一列举。 在那个颠簸流离的战乱年代,格里高力和阿克西妮亚之间这份并不正大光明, 从最初的两情相悦到最后升华为不离不弃,视彼此高于一切的奢侈的爱情是无情人性中温暖的一盏灯,在绝望生活中虽然微弱, 却依然点燃着的一盏希望之灯。 故事的结尾沉重得没有我们所渴望的。阿克西妮-这个格里高力视之为比自己性命还重要, 比孩子,妻子,父母更让他留恋的女人就这样没有留下一句话就倒下了,格里高力的世界也塌了,埋葬了阿克西妮娅的躯体,也埋葬了自己的内心,剩下的只是一副躯壳了。 比起在战争中数以万计的死亡人数,个体的消亡都是渺小的,然而对于亲人来说,却是致命的,是撕心裂肺的痛。战争啊,你剥夺了多少人的生命, 活着的和已经死去的? 然而青草会淹没坟墓, 时间会淹没痛苦。顿河依然静静流淌。。。

  • 激光原理及应用
    靜若幽兰
    推荐

    阅读《静静的顿河》,我感到个人在时代面前的无力,越是波澜壮阔越是波诡云谲的时代,个人不由自主的悲剧感越是强烈。葛利高里也是有英雄梦的人,他的身上流淌着哥萨克人奔放自由、英勇善战的血,他从自身阶级立场出发想寻找一条超越革命与反革命的中间路线最终在无产阶级钢铁般的现实面前宣告失败,他坎坷艰辛的命运也由此注定。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