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存在的意义

人类存在的意义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人类存在的意义
    NMM
    推荐

    作为小说缺乏故事性,而作为哲学著作又缺乏严谨性。既没讲好禅,也没讲好摩托车维修,还带一丝虐童。 这本书论及的课题都比较深,却对超过一半的命题没能好好阐述清楚,而是让读者的理解迷失在大段夹杂着模棱两可的专有名词的臆断中。 对于大部分命题,作者都是一番激情论断和批判,可我觉得最好还是能摆出事实予以辅证。比如像《人类简史》,同样提出了许多反常识的结论,但先阐明概念,再有理有据地论证,就更有说服力,也更有可读性(至少让读者更明白你要表达的概念是什么)。但这时作者肯定会辩驳说这正是他鄙视的亚里士多德的归纳法。那么好吧,你用柏拉图的演绎法给我推演一下也行啊?读到最后,发现他也批判柏拉图(虽然中间几处模棱两可的表述让我误以为他赞同柏拉图,可后来他又否了。书里这种前后矛盾、跳来跳去的立场还不少,怪不得许多哲学专业的读完都对这本书表示无语,认为作者还没真正了解苏格拉底、柏拉图,对休谟和康德也存在严重误读,就对他们擅自发表看法。) 现代人不再严肃看待修辞学而是崇尚理性、辩证法的原因正在于此。而作者诡辩式地将任何想与之辩驳的逻辑打了个死结:如果像作者所说的,修辞学比辩证法更注重“良质”,所以更可取,那总要说清何为“良质”(Quality)吧?作者会说无法直接描述。实际上,我忍耐着读完了整本书都没明白什么是“良质”。一会儿说良质是佛陀,一会儿说是柏拉图的善,一会儿说是一切美好,反正是好的都算,又不可定义、不可描述就对了。我们再问,如果这“良质”无法描述我们怎么论证它的价值?怎么应用?作者会说你这是让我用辩证法来论证“良质”,这本身就是错的。作者可能还会说你这种事事都想到“应用”的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二元论辩证法的牺牲品,是可耻的!所以你看,这不是死结是啥?这不是典型的诡辩吗? 这本书多处前后自相矛盾。比如,前面说理性并没有让社会更美好,后面又说现代人不像以前承受那么多痛苦就是因为理性。再比如,前面还说柏拉图的善就类似他想表达还表达不清楚的“良质”;后面又说柏拉图代表真理,而与其对立的智者派代表善。这太扯了。智者派什么时候真的代表善了?这段哲学史好像没有什么争议吧。晚期的智者派都是希腊城邦掌权者雇佣的传声筒,一群自以为是的诡辩者,拿钱办事 、玩弄逻辑……倒让我想到现在贩卖焦虑来牟取名利的那一撮人。 感觉是作者把自己对世间一切美好的幻想定义为“良质”,然后用这个他认为不可名状之词擅自拉伸了修辞学的内涵和外延,再一厢情愿地套在古希腊的智者派身上。 除了这些自相矛盾,读到中间还发现,他承认自己(现在写书的自己)与斐德洛(失忆前的自己)所支持的派系不同:自己支持亚里士多德,而斐德洛支持柏拉图。 但后面他又一次反转,说智者派代表的修辞学与柏拉图代表的辩证法之间,斐德洛同意智者派,而不是柏拉图。 我倒认为他把这些先哲的思想过分简单化,然后在论述中当作标签胡乱在自己和别人身上贴来贴去。当然了,书中不乏一些智慧的闪现,比如关于学校制度的反思、爬山的智慧等。我也相信作者在写作态度上是真诚的,也同情他的个人经历。但恐怕作者太过相信脑中的灵光乍现,有点在自己创造的梦境中走火入魔了。

  • 人类存在的意义
    郑同学
    推荐

    作者波西格从家乡明尼苏达州出发,耗时17天,最终到达了美国西海岸的芝加哥,这个他在此精神失常的地方。 他的思想也曾骑着理性这辆摩托车,一直到达真理的山顶,虽然也导致了他的疯狂。 这就是本书作者要带给我们的一场对价值的追寻。

  • 人类存在的意义
    One piece
    推荐

    读完这本书,心里有些难过。 读的过程中,很多片段都是两遍两遍的读,对于我来说有些难以理解,可能是自己学识浅薄的关系,没有涉猎到书中谈到的部分。 觉得难过是我同样是属于一个自认为比较有自己看法的人,而这些看法在常人的眼里,意味着很多不被理解,不会去接近,所以像我们这群人一样,孤独是常态,内心同时已经对外人的观点和看法免疫了。和众人相处的来,但是更喜欢一个人呆着。 也许注定着这一生,自己过自己的卓越人生,单枪匹马,踏过世间芳华。

  • 人类存在的意义
    曾佳
    推荐

    本书主人公通过摩托车旅行,从中探索人生的意义。想起了上一本书,就像西西弗神话一样。活着,带着世界赋予我们的裂痕去生活,去用残损的手掌抚平彼此的创痕,固执地迎向幸福。因为没有一种命运是对人的惩罚,而只要竭尽全力就应该是幸福的,拥抱当下的光明,不寄希望于空渺的乌托邦,振奋昂扬,因为生存本身就是对荒诞最有力的反抗。

  • 人类存在的意义
    william
    推荐

    2021·60《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罗伯特·M.波西格 对所有看完的人表示尊敬,对那些读懂的人表示敬佩! 如作者后记中所述,这是两本书的合集,其一是“我”和克里斯的亲子骑行之旅, 其二是斐德洛的思想之旅,对于道法天然的迷惑,哲学意想的探求解答。 这书里的哲学思想太多,看起来脑壳疼,但是叙事情节并不算复杂。 “我”在年轻时候,沉迷哲学,直到精神分裂发了疯,年至40中年迷上骑行,所以带着少年的克里斯重返旧地。 一路中,有风景的描写,有相遇路人的记述,也有往事的追忆(通过斐德洛的身份)。在往事回忆中,或痛苦,或顿悟,重新活了一次。 这本书的后续故事更让人唏嘘,克里斯后来死于非难,书中玻璃门似乎成了阴阳两隔的提前预告;而“我”再生育了孩子,重回人间烟火气。 一本书好不好,读不读得懂,看不看的下去,这是书的问题,也得看读者的“水平”适配。对于本书,陷入哲学思想中是思无穷尽的:何况作者本人都曾经“发疯”,我是看不下去,涉及这些内容都是跳读。 最后,我是没想好买不买这书,但把这书从书单里划入“已读”,也算是了却一个“任务”,虽然跟柴米油盐津贴劳保,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 人类存在的意义
    Roger
    推荐

    这本书最出色之处是它的书名!而内容则啰嗦冗长,实在读不下去。如果喜欢研究哲学,不如直接去读一本经典哲学书;如果喜欢小说,不如直接去读一本经典小说。没必要读这些梦呓般絮絮叨叨拼凑的文字。厚厚一本书,作者把“禅”解释清楚了吗?🤷🏻‍♂️

  • 人类存在的意义
    Z.
    推荐

    可能是近一年心态真的变了,人也有所长进,选的书总是很神奇的选到这类心流类的作品,而思考没到的时候肯定无法领会其深意,也就不会觉得好看。近一年读到的黑塞的《德米安》、《悉达多》以及以前读到的《荒原狼》和这本《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从不同的角度讲同一件事情,那就是——在这个物质至上的年代,人如何看待精神?如何和自己相处进而和世界友好地相处。 这些书把我从精神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我经历过“裴德洛”或者说“荒原狼”的精神上的“发疯”,在调整自己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的同时,又遇到了加缪的《鼠疫》以及“德米安”和“悉达多”,前者让我不再发疯,认为这个世界完了,那就应该加速同归于尽,而让我向往成为一个“哪怕大厦将倾,也要挽狂澜于既倒”的正直的人;后者让我释怀,那些无处安放的不安、躁郁原来从来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只是大家都很好的掩藏,去努力的做一个建设社会的“正常人”,当然我尊敬每一个这样的负责任的人,但也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因为缺乏交流而感到孤单。“德米安”“荒原狼”“悉达多”不过是一个独立思考的渴望自由的人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状态。虽然在这本书的书评里大谈特谈黑塞似乎不太恰当,但是我实在是觉得这本书其实是扩展版的具体化的黑塞系列,而二者的思想也很相像,都收到了东方哲学的影响(广义上的,我不知道他们学了啥,但是可以从他们著作里看出来一些,比如悉达多就是佛教的背景,而本书则是明显的道家思想的影响,而作者也谈到他在印度求学)。 我很喜欢这本书,就像我喜欢黑塞全系列,应该会去买纸质书收藏起来。可能作为一个东方人,对西方哲学非常感兴趣,而在东方哲学中最喜欢的也是道家,所以不管是对作者还是黑塞,我总有一种心领神会,相视一笑的那种默契感。 相比于黑塞在《悉达多》中圆满的结论式的回答,《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正如他自己说的“一场对价值的追寻”显然还在路上,而也正如开放式结尾所描述的“无论如何,他已有所准备”。 而我现在的状态则是与作者很相似的,但我们已经知道我们的内核是什么样的,我们想要什么,按照作者的说法,我们在追寻价值的过程中发现追寻价值本身就是价值,也就是作者从古希腊哲学中找到的答案——所谓的价值,不可捉摸的良质,实际上就是“追求卓越”。我们无法描述良质是什么样,卓越是什么样,但我们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很清晰的就可以辨别出什么更好,作者用的比喻是学习修辞学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去看词汇用的标不标准,标点符号用的对不对,但我们就是知道哪篇文章更好,我很早的时候把这个东西称之为“审美”,并知道这是我终身要追求的东西。 裴德洛是纯粹的但疯狂的,作者是智慧的但是按他自己的说法是“讨好的”。但是,这个世界不是个人的社会,是无数个个人组成的社会,任何一件事的完成都要无数个人的配合和合作,小到吃饭喝水,大到宏观国家乃至世界决策。精神当然可以无限自由,但是如果认为自己追寻的是真理而认为他人在追求“垃圾”也大可不必,裴德洛的局限在于他要求世界和他想的一样,而想必世界上像他这样想的人不少,那到底该按谁的旨意来办?我认为的答案是社会是博弈的成果,每个人都在别人的边界上疯狂试探。裴德洛也不必说自己追求精神自由,因为如果他真的追求精神自由大可在自己的世界里蹦跶,而不需要世界和他同步,因为世界不和他同步而崩溃。裴德洛追求的绝对自由恰恰是他者的绝对不自由(因为他要求他者精神跟他一样)。所以,我更爱作者,爱这个知道“裴德洛”的存在,羡慕欣赏它的纯粹但同时又不断的跟这个“鬼魂”抗争的作者。我觉得作者的所思所想可以用村上村树的一句话概括——“当你穿越了暴风雨,你就不再是原来那个人,这就是暴风雨的意义”。当然,作者的自省也时时存在,这一点也让我更爱他,他在后记里说,(大意)“你要注意,这只是我的角度,“裴德洛”这个鬼魂从来没有机会说话。 本来我不知道我下一本书应该读什么,但写完这个书评我知道了。凯鲁亚克的《在路上》。

  • 人类存在的意义
    Yuxin
    推荐

    如果不发疯,是否能冲破时代对我们的精神束缚?我是个懦夫,为了被群体接纳而隐藏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我想身边的有些人也是,大家都是伪装的疯子。 让疯狂保持镇定状态的,大概就是作者所说的良质,以及不自觉对良质的追求。

  • 人类存在的意义
    大太阳🔆#大虫子晒太阳
    推荐

    也许我正在迷茫的阶段,这本书格外的吸引我,不是在开始的时候,而是试着读了几页的时候,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地继续,然后做笔记,这本书是我做笔记做的最舒服自然的,相信以后在读别的书时也会如此,这不就是这本书带给我的一点改变嘛?真诚,多去说自己的真实感受,一定会吸引到同频的朋友,不求多,求真。

  • 人类存在的意义
    Paradox
    推荐

    终于强忍着读完了,不知道该给好评还是差评,那就给个一般吧。 首先我先要承认这本书很优秀,它给了我很多启发。在我读过西方哲学、佛学、中国哲学、美学相关的一些书之后,我开始尝试着从一个角度对东西方哲学思想构建出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的框架(可能要花费好多好多年吧),这本书给我提供了另外一种形而上的视角。但我非常、极度讨厌这本书,它重建了我的框架构建,然后打乱,然后又重建,然后又打乱。我厌恶这种循环往复又毫无进展的思考方式,本质上不过是从一个陷阱跳入另一个陷阱,永远看不到真正的前进方向。下面是我的原因: 本书的核心是对“良质”的探讨,在作者看来,“良质就是佛陀,良质就是‘道’”,他从古典形式和浪漫形式之间的裂缝开始走向发现所谓“良质”的道路。首先良质是“不可言说”、不可被定义的,其次它是不存在与客观世界的,再次它不仅仅存在于人的心灵。它是先于主观与客观的,它是主观与客观的“因”而非“果”。我们对良质的处理形式要么是浪漫的,要么是古典的(我真的很喜欢这个观点)。浪漫的形式是审美、体验、感受;古典的形式是逻辑、分析、思辨。 到这里一切都尚且处于和谐自洽,但问题是作者对“良质”的定义一直在改变,越来越偏颇,越来越狭窄。它从诞生一切又无所不在的“道”——但是很明显,良质和老子的“道”并不是同一个东西(虽然作者认为它们是近乎一致的),和佛陀不是同一个东西,它也不同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不同于康德的自在之物——变成某种你需要训练才能感知、获得的某种特质了(所以我开始不断修正我的体系中关于良质的部分,直到最后我找到了一个比较合理自洽的定义)。一开始我对这本书涉及的哲学思考还感到意兴盎然,但读到后面,作者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套用这个词来解释一些本不属于良质的范畴的玄妙事物,这让我难以忍受,以至于每次看见“良质”这个词我都要生理性反胃。 读这本书的后半段花费了几小时,但我本可以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比如读一读黑塞,悟一悟佛经,练习一下冥想,但我却被这本书扰乱思维能力和思维模式,还被我讨厌的行文所折磨。我应该更相信我自己对良质的感觉,而不是作者的。 这就是我对良质的“体会”(而不是定义,因为它只能被体验,不能被描述):“良质”就是“觉”,是先于觉察、分析、认识”的“觉”,它的确发生于无数个主客观交汇的一刹那,此时主客观仍然没有分离,我们还没有对现实进行或浪漫的或古典的加工。“觉”就是“我”与“物”相互交汇却本就密不可分的那一刹那,是存在于每一时每一刻的现实,它就是现实世界本身,仅此而已。它不包含某种价值判断,不包含审美体验的倾向,不包含善恶好坏的分别,因为它应该属于佛学的“非非”:非是非非是,非有非非有。 本书后半段阐述变质了的“良质”。作者把良质等同于古希腊人的“卓越”,正是这一点让我无法接受。我完全可以说:“卓越”在理念世界里有它自己的圣殿,它和“真”一样是理念世界中至高无上的神。我这种拙劣的观点同样可以自洽合理,却又不对“良质”和“卓越”做出任何诋毁,也不会与柏拉图和佛陀的体系相悖。 至于作者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智者学派的看法,我只能说我很不喜欢,太轻蔑了、太不"Quality"了、精神错乱的味道太浓了。

  • 人类存在的意义
    黄菠萝
    推荐

    真的是一本神奇的书,神奇之处不在于观点多么犀利,思维多么敏捷,而是论证角度的奇特,个人体验的丰富以及情节编排的精妙。冗长是这么书的缺点,但真诚让他瑕不掩瑜。 整本书像两条平行的旅程,一条是现实生活中作者和儿子的摩托车骑行之旅,一条是斐德洛探索“良质”的思考之旅。阅读期间,我忘了前言已经提醒过这本书是基于现实所写,因为大量与心路历程一一对应的环境描写让我曾一度怀疑这趟旅途是否真实存在,直至看到后记的说明和图片,我感到惭愧,这是一趟横跨美国大陆的了不起的旅途,用修辞学的手法将现实情节与哲学思考高度呼应也是了不起的做法。也正是如此,我认为称之为哲学书是不够严肃的,因为里面的哲学观点非常个人化,更像是在其他已成体系的哲思里横冲直撞、相互比较,所谓的“良质”究竟是什么也没有明确说法,有文学性反而是更突出的印象。 这本书春天开读,冬天收尾,中间断断续续,却也没有太难捡起,大多数时候我的感觉都是“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但你不妨说说看”。于是无论从哪里开始读都可以,我的阅读就像第三条旅程,旁观作者和斐德洛的向内探索,只拿走我需要的或者说我能体会到的碎片,就像编辑说的:“它充满智慧、趣味和忧伤,它教给我一些东西。” 很欣慰的是,本书的制作非常棒!首先是翻译,大多数时候斐德洛的思考都很迂回曲折,翻译尽可能使语言平顺,不增加阅读障碍。其次是正文之后关于本书的创作历程、作者手记,很有心地帮读者回溯了整趟旅途。最后是延伸阅读,让这趟旅途开枝散叶,给大家一些指引去往各自感兴趣的方向。

  • 人类存在的意义
    Don Quijote
    推荐

    后悔自己没有早点读到这本书 也庆幸自己现在读到了这本书 带给了我重拾思考的体验 本想长篇大论抒怀 无奈睡意与愚钝之下 我只得像高中做题家一般写下如此干皱却实在美妙的体验: 1.享受过程 2.保持冷静 3.体验良质

  • 人类存在的意义
    张凯17806284096
    推荐

    哲学思维辩证法,形而上学步不垮。身心一致向前进,万宗归一不尽信。 得益于依附在修摩托车上的哲学,有些难以理解的抽象的哲学问题就有了具体的表象。这本书花了我好久才读完,然而没有太多时间花在读书本身,而是耗在了思考上。作者的话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思想上的杂物间,堆积的东西一股脑的都洒落了出来。问题是之前往杂物间放东西的时候也没有分门别类,这都撒出来了,该怎么重新整理。要想整理的话又得把最里面的东西都掏出来,逐一贴上标签,重新再往里面放。那我该如何重新摆放能不至于下一次打开的时候总是找不到我想要的?毕竟当年往里面放的时候我也以为已经是很规整了。 |一个人应该在多大程度上独立维修自己的摩托车?对我来说,尽量使用买摩托车时附送的小工具箱和使用手册,然后自己维修,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但是约翰反对这么做,他认为应该让师傅负责维修才不会出错。这两种看法都很普遍,如果我们没有花这么多的时间骑摩托车一起旅行,没有坐在乡村路旁的野店一起喝啤酒并且随兴闲聊,那么这点意见上的分歧就不会扩大。只要我们谈的内容是天气、路况、民情、往事或是新闻,谈话自然就很愉快。然而一提到车况,话就说不下去了。大家都保持缄默。就好像两个老友,一个是天主教徒,另一个是基督徒,正在一起喝啤酒,享受人生,只要一谈到节育,谈话马上中断。 书中这一段让我不得不停下来思考,婚姻中如果不谈及摩托车维修的问题,这段婚姻关系和普通朋友关系还有什么区别?婚姻关系和普通关系真的有区别吗?和亲情关系呢?谁是这些关系中的既得利益者? |他们的逃避和厌恶只是一种自欺的行为。佛陀或是耶稣坐在电脑和变速器的齿轮旁修行,会像坐在山顶和莲花座上一样自在。如果你认为不是如此,那无异于亵渎了佛陀——也就是亵渎了你自己。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行于红尘中,不染红尘事! 整本读完我才意识到,斐洛德就是作者自己,他用一趟旅程,剖析自己的心理,由心理抑郁走回光明。所以这难道不是写给心理抑郁的人的一本书吗?“我”知道光明,也想要光明,虽然现在深处黑暗,但终将走向光明,你看,“我”出来了,你呢? 思考到最后的结果却出乎我自己的预料——吃饱了撑的。当下是需要活着感受,而不是在这杞人忧天的。感谢作者,我也看到了光明。

  • 人类存在的意义
    果干
    推荐

    2022:021 这本书既不是宗教类的,也不是机动车维修保养类的。。 咳咳,是一本哲理小说儿。。以父子之间骑摩托车横穿美国的故事开始,阐述作者的一个核心理念:良质(Quality)。。 良质:既不属于唯物主义,也不属于唯心主义。。既不存在于主观,也不存在于客观。。既不是一个物体,也不是一种意识。。 作者认为老子《道德经》里的“道”,可以和「良质」互通解释。。 作者是美国大学哲学教授,1962-1963年间经历了精神躁郁症和电击疗法后,在一次次摩托车旅行过程中,展开了一场对人的精神、价值的哲学探索和追寻……。

  • 人类存在的意义
    志波
    推荐

    本书与杰克•克鲁亚克的《在路上》很相似,都是一部长途旅行的小说,横向穿越美国东西大陆,遍历绿洲、高山、峡谷、沙漠和荒原,偶遇各色人种和文化,不同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一个是四个人,朋友夫妻,自己和儿子,骑摩托车按照计划前行,目的地明确,就是到达太平洋的东岸,另外一个则是一群“垮掉的一代”,开车破旧的汽车,毫无章法,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目的地则是“好奇之地”。本书的作者最后也交待他写作本书的时候参考了《在路上》,只不过作为一个化学专业肆业生,后来的哲学生,他将自己的“机车之旅”写的更具灵魂,是一场求索问道的天问之旅。 这两本小说异曲同工,皆是人生之旅的暗喻:人生逆旅,所谓意义,何为意义? 每个父亲都应当有这样一次的旅行,它是一次有意义的与孩子的共同成长,可以完成父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潜移默化的进行对孩子的人生启示。至于能创造什么样的思维场景,就要因人而异了,克鲁亚克在他的书里展现了一个毫无意义的人生,处处宣泄着忍不住的“人生得意须尽欢”的及时行乐主义,而波西格则是创造了另一种语境,将古希腊三贤、近代德国三杰悉数搬出来,轮番展开哲学层面的思辨,一路上栉风淋雨、浓眉紧锁,苦苦挣扎在人生的漩涡中,虽然结果依然是不可避免的指向虚无。 本书的结构杂乱,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左右互搏的心路历程,在专业的出版机构的策划下,套上了“XX宗教”与“XX的艺术”这个对比强烈、吸引眼球的“标题”,暗合了游记的以时间和地点为刻度的叙事线,在这样的框架下,逻辑结构和叙事弧线的缺陷,那都不是事儿啦! 尽管如此,本书的另类风格,依然可以让它在平庸的各类千篇一律的小说中脱颖而出,成为畅销榜上一棵常青树,在读者探索生命意义的道路上,它会成为一尊永远的丰碑!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