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工作实用手册

基层党建工作实用手册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基层党建工作实用手册
    阿朱
    推荐

    这本书,读的时间有点长,有些地方反复几次,因为读书眼睛太累,有些部分是听的形式阅读的,好像总是漏掉一些内容,有点儿衔接不上。可见读书还是要用眼睛,能读到心里去。 书的前半部分对我触动挺大的。拉姆齐夫人出嫁前生活比较优渥,嫁到英国生育了八个子女,相夫教子,还要兼顾一众穷朋友以及其他穷人,也是操碎了心。她慷慨地把自己的感情施舍,施舍,施舍,她像一个灯塔,用自己的光照亮别人,为周围的人指路,最后燃尽自己,英年早逝。 我在想,一个人活在世上,短暂几十年,干嘛要活那么累?操那些不必要的心?虽然我们不是活在真空里,但是要到年老了才醒悟到要为自己而活,岂不是太晚了! 由此观之,人生是多么漫无目标,多么混乱,多么空虚。书的中间部分,儿子安德鲁在战场死于非命;女儿普鲁因难产香消玉殒——幸好拉姆齐夫人早已溘然仙逝,否则,她怎么受得住! 第三部分,年老的拉姆齐先生,带着两个子女,终于登上了灯塔,实现了拉姆齐夫人的夙愿。小说的总标题《到灯塔去》,就是象征人们战胜时间和死亡去获得这种内在精神的内心航程。如书中所写——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度的,但只要在各自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真诚地追求探索,人生还是有意义的。归根结蒂,还是爱战胜了死,人类的奋斗战胜了岁月的流逝。这,也就是《到灯塔去》这部小说的主题。

  • 基层党建工作实用手册
    林秀敏.
    推荐

    《到灯塔去》故事情节简单:拉姆齐夫妇带八个儿女和朋友们到海滨别墅去度暑假。拉姆齐夫人答应六岁的小儿子詹姆斯,如果明日天晴,可乘船去游览矗立在海中岩礁上的灯塔。结果气候不佳没去成。相隔十年后,拉姆齐先生和子女、宾客重游故地,詹姆斯终于如愿以偿,和父亲、姊妹驾船到灯塔去了,但是岁月流逝、物是人非,拉姆齐夫人早已溘然长逝。 小说分为三个部分,“窗”、“岁月流逝”、“灯塔”。在西方音樂的「曲式學」中,有一種三部形式,排列方式是A——B——A',即“长—短—长”。 第一部,“窗”,窗是一个沟通内外的框架。故事的起头是窗内拉姆齐在跟小儿子讲故事,小儿子要求明天去看灯塔,窗外拉姆齐先生说明天天气不好,去不了,拉姆齐夫人在做父子俩的协调工作。这部分是书中最闪光的部分,拉姆齐夫人是一位温柔善良、美丽大方,持家有道,社交超群的中心人物。她好像有强大的磁场,把偌大的家,各类朋友都凝聚在一起和谐相处。就像莉丽所说的那样,要了解夫人的各个方面,你需要“有五十双眼睛”来观察,但还不足以窥其全貌,真是个女神级人物。 第二部分,“岁月流逝”,很短,短到就像一夜间发生的事情。拉姆齐夫人猝然去世了;她最漂亮的女儿普鲁·拉姆齐刚进入婚姻的殿堂,就死于难产;紧接着她最有正义感、有数学天赋的儿子安德鲁·拉姆齐,在法国战场上被炸死了。 第三部分,“灯塔”,拉姆齐带着儿女和朋友,回来看灯塔,追思纪念拉姆齐夫人,完成夙愿。拉姆齐的女儿莉丽终于画完了拉姆齐夫人的画。莉丽说,“你”、“我”、“她”,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什么也不会留存,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但是,文字和绘画却不是如此,它们可以永存”。 作者伍尔夫在《到灯塔去》中,描绘的是她父母的性格。写作风格属意识流风格小说,从画画的女儿莉丽眼中,睹物思人,叙述了大量的心理活动,思绪穿越时空,变化万千。意思流风格的小说有点难读。

  • 基层党建工作实用手册
    小鸟游呆小花🍧💓
    推荐

    当莉丽·布里斯库用画笔去蘸颜料之时,她也在笔端上蘸满了往昔的回忆。我想,这幅画的周边开满了鲜紫色的茄玛娜花,衬得墙壁更加洁白耀眼,端庄贤淑的拉姆齐夫人坐在褪色的草席上给詹姆斯讲故事,而拉姆齐先生一面在柔和深绿色的草地上踯躅着,一面发出某种介乎感慨和歌咏之间的声调,太阳光暗下来,拉姆齐夫人的声音穿过窗外沙沙作响的白杨树,似乎一下子就抵达到对面一望无际蔚蓝的海洋,在若影若现灰白色的灯塔处传来阵阵回声,继而伴随着海水形成一道道柔和低回的皱褶,最后悄无声息蔓延到画的每个角落,调出一种只有莉丽·布里斯库的色彩密码。时隔多年莉丽·布里斯库终于画出了在她心头萦回多年的幻景,且不管它是被挂在阁楼上还是会毁坏湮灭,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不再是画家庞思福特先生眼中苍白半透明的时尚,而是清晰可辨绚丽多彩属于她自己的神秘暗号。与其说灯塔贯穿了书的全文,倒不如说颜色涂满整本书,一管又一管的颜料被莉丽挤出来在调色板上反复的混合,研磨,直至所有的一切都被上了一层又一层斑斓的色彩,生命都在画笔之下流逝着,诉说着,闪耀着…… 好,要是明儿天晴,准让你去,”拉姆齐夫人说。“可是你得很早起床,”她补充道。 这话对6岁的詹姆斯来说意味着到灯塔去势在必行,更意味着今晚的黑夜都被染上了喜悦的色彩,也正因为这句话让他明白扫兴与失望全凭父亲的一句话做主,所以詹姆斯是带着对父亲埋怨的记忆成长起来的,乃至后来在真正去灯塔的路上,内心想着要鼓足勇气反抗【暴君】的权威与命令,但又瞧见老态龙钟弯腰曲背的父亲,终究还是没有迈出这一步。这种爱恨交织的矛盾感,对詹姆斯来说也是他内心期盼的灯塔与现实真正看到的灯塔。对于6岁的他来说当时的灯塔是一座银灰色的、神秘的宝塔,长着一只黄色的眼睛的灯塔,那是神圣的光芒四射的,那意味着梦想;但现在的灯塔,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事物,僵硬笔直的屹立着,黑白的线条在塔上已被风蚀的有些裂开,甚至它已经不再是内心那座朝思暮想的灯塔了。似乎詹姆斯的到灯塔去这个小小的愿望对于小时候的我们而言,多少都复现过。小时候的我们因为学校组织的春游通知会提前开心好久,但第二天真正要春游了得知下雨而被取消难过失望很久很久……得不到时被欲望折磨,得到了发现不过如此,被深深的失望和空虚折磨,对每一个人来说每一次的得失转折,如果都有足够的力量把那情绪消沉或容光焕发的瞬间固定或遗忘开来,结果如何都不重要,如此而已。 灯塔集合了时间与永恒重要的复合体,它可以寓意着詹姆斯的执念与期待,也可以寓意着拉姆齐夫人的信念与精神之光,尤其是在莉丽的画笔下看到了拉姆齐夫人的化身,对于拉姆齐夫人而言莉丽正是她灵魂深处真实的自我。拉姆齐夫人渴望过莉丽这样的人生,能够为艺术倾注所有的心血,勇于拒绝婚姻不被世俗的条条框框所限制,但她又碍于现实的无奈不得不教条主义的跟莉莉提及婚姻才是女人最大的的保障。所以人生是这样的吗?人生是那样的吗?我们从来没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就是一直存在在我们的人生之中,事情的发展全都违背了自身的初衷,生活应该是这样子的,生活应该是拉姆齐夫人这样幸福的,但拉姆齐夫人这样的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已完全改变了,许多事情都相互默契,不言自明。生活是平实而具体的,不论以多么华丽的形式开始,面临的问题都是一样的,有时候不得不承认,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以及由此所造成的许许多多被沉底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但那又如何呢?好比书中多处提及到尽管拉姆齐夫人正襟危坐,继续编织,但她却在这样的状态中感受到摆脱了羁绊的自我,是无比自由自在的,她内心的领域似乎是广阔无边的。她抛弃了外表的个性,抛弃了那些烦恼、匆忙、骚动,她开始思考脚下踢到的那颗石子,是不是会比莎士比亚活得久?她也理解孤独,生死,婚姻,跟星球的陨落相比都是微弱的,这些触手可及的实质都会融合到更大的光芒中去,而那光芒,又会再融合到一片更加巨大的光芒中去。所有的一切都会结束的,所有的一切都将在上帝的掌握之中。 普鲁斯特在《追忆逝水年华》中写道“即使物毁人亡,即使往日的岁月了无痕迹,气息和味道(惟有它们)却在,它们更柔软,却更有生气,更形而上,更恒久,更忠诚,它们就像那些灵魂,有待我们在残存的废墟上去想念,去等候,去盼望,以它们那不可触之的氤氲,不折不挠地支撑起记忆的巨厦。”这段话很适合总结拉姆齐夫人的一生,至少,她让我感受到岁月是一页页,一册册,一点点的被书写,在这种不断积存的过程里,我着实感受到了人生更多的感悟,如灯塔的光照耀在海上那般,随着海浪滚滚而来,又滚滚而去,万折必东。

  • 基层党建工作实用手册
    毛毛爱乐理(沉醉微读)
    推荐

    “是的,如果天气好的话,我觉得我们明天可以去。”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到灯塔去》(论名气应该仅此于她的《达洛卫夫人》)就以拉姆塞夫人的这句话开头。在这里,这位中年妇女在回复她儿子詹姆斯的问题:“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到灯塔去?” 一句简简单单的话,给了读者无数的遐想,好奇心,吸引着读者继续读下去,继续关注情节的发展。 那些想在阅读中寻求刺激,想读点有故事性的书来当做消遣的人可能会对这本书有点失望。因为这本书真的在情节方面绝对不是最好的:一家有八个小孩的家庭等待了多年终于等到了去一座灯塔的机会。可是,这本书的文字是很美的,里面的形象也很丰富,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本书跟《百年孤独》一样,扭曲了正常时空感,拿时间变魔术:短时间的事显得那么漫长,而长时间的事又显得那么短暂…… 此书分为三个部分(在西方文化里一个非常有象征性的数字):《窗口》,《时间流逝》和《灯塔》。不止是部分的数量有意义,它们各个的长度更值得被分析。 我首先简单总结一下每部的大概情节: 第一部:拉姆塞家庭和一些来宾在拉姆塞的庄园做客。拉姆塞夫妇的儿子詹姆斯老文他妈妈什么时候全家能到灯塔去,他母亲为了安抚他总回答说“马上”,而父亲好像对去灯塔有所抵触。这个小小的对话在此部中被重复了几遍。 莉莉·布利斯科是个很有潜力的女画家,她试着画一副拉姆塞夫人与她儿子詹姆斯的画像。可是他的水平却被查尔斯·塔斯利给质疑。塔斯利非常崇拜拉姆塞先生,一个写了很多论文的学者。 这一部以一顿晚餐结尾。在晚餐上,一名名叫奥古斯都斯·卡尔迈克的老诗人像喝第二碗汤,可是被拉姆塞先生谴责。而保罗和敏塔·道尔夫妇,因为敏塔丢了她奶奶的别针,迟到了,导致拉姆塞夫人对他们生气。 第二部:这部虽然最短,但是跨越的时间最长,跨过一战匆匆走过。在这一部里,我们得知拉姆塞夫人去世了,她的儿子安德鲁在战争牺牲,而她的女儿普鲁则死于生儿。 在这一部,伍尔夫主要采用了第三叙述者的首发,描写时光的飞速,可是有时又进入到了拉姆塞家庭保姆的视角,用一个人物的眼睛来告诉我们:时光的流逝是多么可怕。我觉得这一部有着《百年孤独》的风格。 第三部:离第一部已经过去了多年,拉姆塞先生终于实现了对詹姆斯多年的承诺:他带着儿子詹姆斯和女儿卡米拉已经坐在了通往灯塔的船上。可是他们差点没去成,因为小孩没有准备好。他们为了表达对父亲的不满,在船上沉默无语,可是拉姆塞先生对成功掌握船舵的詹姆斯的表扬稍微和解了一下父子关系,也让卡米拉改变了对父亲的看法:从反感变成了崇拜。 船上还有一对渔民父子。伍尔夫专门用了短短的一章描写渔民儿子活生生的割下了一条鱼的一块肉当诱饵,然后把它放回水里。我不知道为什么作者要花时间描写这个小细节,但我觉得这跟渔民捕鲨鱼然后只割掉鱼翅的操作很相似。 最后小说以莉莉·布利斯科的意识结尾。她尝试着完结拉姆塞夫人与詹姆斯的画像,也在试着想象夫人的一举一动。最后她完成了那副画,也对此满意。最终她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完善自己的看法,把自己的看法留给自己最重要,把她的画留给后人是次要的。 这个总结也应该是所有书友写书评时的态度:书评是为自己写的,是为了完善自己,加强自己对一本书,一本所看见的事件的理解,而不是为了留什么东西给别人看,因为别人不一定能完全看懂你的思维方式,没有能够百分之百欣赏你,能够跟你共鸣的人。 在书里,第一部和第三部较长,而第二部最短。我在这里指出文学评论家对这些长度做出的解释: 1. 灯塔发出的灯光信号是先长,再短,再长,所以这整部作品其实就是按灯塔发光信号而结构的。 2.在西方音乐里,所很多三部曲都是以A长B短A长的结构组成的。这也符合《到灯塔去》三个部分的长度。 下面我提出一些我对每个部分长度的一些个人看法: 1.我感觉这本书整体的结构很符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好莱坞长篇电影:这些电影很多时长三个小时以上,所以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再加上一个只放音乐的“中场休息”部分。如果伍尔夫生活在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时代,她可能会把书里的第二部叫做“中场休息”,因为这一部真的在情节上面没什么新鲜的,只是讲了一些跟故事无关的思考和看法。 2.如果说此书的三部结构跟音乐里的三部结构曲很像,但也可以说它跟早期协奏曲的结构有所不同:早期协奏曲是以速度分别为快,慢,快的三个乐章构成的。按故事进展速度来讲,这本书恰恰相反:第一和三部的实际时长很短,但长度却偏长,所以可以称他们为“慢乐章”。而第二部跨越的时间较长,而长度却短,所以是“快乐章”。因此,一个以“慢快慢”这三个“乐章”组成的“非主流协奏曲”就诞生了。 这本书相对来说算比较短的,可是我感觉里面的人物关系有点难搞清楚,所以我还是不去一一分析每个人了,而是去浅谈一下在这本书里伍尔夫是怎样描写拉姆塞夫人和莉莉·布利斯科这两个女人的: 拉姆塞夫人代表着旧时代的女人,体质虚弱,受着丈夫的搬摆。而莉莉虽然被批评说女人不配从事艺术,可是还是坚持作画,把画画完了。莉莉可能就是伍尔夫本人,一个坚持艺术创作,坚持自己理念,用艺术来完善自己理解,自己思维的超时代女人。 书中对莉莉作画过程的描写也让我想到1991年的非主流法国电影《不羁的美女》。里面有大量一名画家在作画的镜头,也跟这本书精彩的地方比较相似:不是情节吸引人,而是一些对小细节的细心描写。 虽然书名叫《到灯塔去》,可终究小说完结了,但灯塔还没到。在我看来,灯塔象征着一个新时代,因为它会发光,照耀着人类,让人类更近一步,走向越来越光明的未来!这也是为什么在最后一部(战争后)拉姆塞一家才开始真正去灯塔,也是为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改变了。而拉姆塞夫人在之前去世代表着旧时代的衰亡,也进一步加强了我对她时旧时代的标志这样一个猜测。 写了那么多,可其实大部分情节都是从网上摘录下来的。说实话,我本人这本书没怎么看懂,这本书也绝对值得二刷。可惜世上好书太多了,我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所以就遗憾过去了。以上的很多我个人看法其实非常不准确,也根书籍本身无关,我只是为了凑字数,让书评显得像样所以才乱捕上去的。抱歉啦,各位!🙏🙏🙏

  • 基层党建工作实用手册
    最后一枪
    推荐

    她有一支绝妙的画笔在创作一幅图画,从构图到细节无处不彰显十足的功力,不过寥寥数笔就素描出人物的性格,景致与情绪融合为流动的线条,不断浮现在画布的空白处。轻柔准确,色彩分明。 她指挥一支乐队在为她演奏,时而如钢琴般悠扬,时而如大提琴般沉郁厚重,时而如小提琴般尖锐。旋律在书中流浪,诉说着悲伤抑或欢愉,诉说着过去以及此刻。生活中的苦涩与甜蜜协奏出了一首漫长的歌曲,余音袅袅。 她有厚重的思想来论述她的立场,批判或者重建某种思想的过程都化为角色的独白而飞扬,年代的烙印固然难以去除,哀愁的语气却肩负着乐观的态度。当抨击甚嚣尘上,逃避未必是怯懦的表现,或许是为了保留自己不屑与之争辩的尊严。 她有一把调动万物生灵的号角,一经吹响便唤醒无数的精灵为她的文字舞蹈,一切景象不再被定格为静止的画面,一切情绪不再被无聊占据,峰峦与海浪交替穿越在角色的心头,迷雾与花园掩映在窗前。 她的名字,叫做伍尔夫。 如果意识在宏观层面是连续而波澜起伏的,但被分割到极致,也许会呈现独立的片段式形态。当伍尔夫亲手为这些独立的片段缝制好诗意的外衣,所呈现的文字似流水一般蜿蜒,自然而不造作地冲刷出一件艺术品。伍尔夫将意识进行了微分,而读者所进行的不过是积分过程。 一部作品可以承载不止一个主题,不同的主题都可以交融在一起。艺术与生活近似,因为生活里从来没有泾渭分明,生活的投射自然错综复杂。关于生命意义的探讨,关于伦理关系的剖析,关于爱与婚姻的自由……与其说你在阅读一本书,不如说你在不断反思自己的人生与生活。深邃的思想加以美妙的文笔表述会直击人的心扉,看似漫不经心地一句往往倾注了笔者最多的认真。关于每一种话题的诠释有千万种陈述,无论哪种都会令你在死亡之前或追求或笃信,或在肯定与否定的两端不断地犹疑。 不同于《海浪》中现实的状况似插曲般间歇出现,意识与景色的琴瑟伴奏占据着整部书较多的篇幅。《到灯塔去》一书中意识与现实的描述篇幅比例更接近,两者的来回穿梭中,你既能在每个角色的独白中感受不同的人物性格,又能在情节推进中时刻掌握角色所处的环境动态。故事本身的情节是简单的,时空转换十分明晰,人物关系也并不复杂。但简单的情节加以艺术化的处理,会如同光影的流动般上映鲜活的画面,画面不只是对情境的构筑,同时补充了画外音的渲染。当清晰的时间轴与窗户这个意象与灯塔这个象征串联为一部电影,伍尔夫用文字充当着放映机,将整部电影播放给读者欣赏,时而回想过去,时而畅想未来,时而回归于现实的继续。身体的局限与思维的活泼,在意识的无孔不入下得到调和。时光倒流或是定格,快进或是慢放,成为作者控制文章节奏的节拍器。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如果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那么只有将他们打开才能看到这个世界,不论看到的是美好或是肮脏,都是这个世界的真实。带着锋芒的善良,才能在尔虞我诈中徜徉。有些人,我们喜欢与之相处,是因为他们温暖。有些人,我们怀念,是因为值得我们怀念。他们在这个世界的消亡,不会随着肉体的消亡而立即烟消云散。一切被他们的精神所感染、鼓舞的人,都将在今后漫长的一段时间里无法抹去关于他们的记忆。因为一个人的离去,同样具有长尾效应。 如果真实的灯塔屹立,是为迷途的孤舟指明了航向。那么有些人的存在便犹如灯塔,指引着无数在黑暗中踽踽独行的人们。这一束光不似真正的灯塔那样具有永恒的亮度,它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不断黯淡直至沉默,唯有这些人的精神可代代传承。这种精神具有打破黑暗的力量,在任何时代都能穿透阴霾的烟幕,对抗流动不居的万象。 真诚与虚伪,美好与丑陋,虚幻与现实……一切问题的答案,每个人都会收敛于心。即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刻,在不同的场合,对同一个问题亦有不同的答案。批判或是诽谤,除了扩大争议本身的争议,令持有异议者完全接受是一项艰难的事务。因而涉及很多话题的争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我选择将很多问题的答案与想法内化为一条条理论,用现实不断修正自我的内心所感,它们或并行不悖,或相辅相成。 行文至此,我的脑海中突然闪现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完全来源于自己的想象,或许并不具有任何意义。 一个男孩与母亲在沙滩并肩散步,潮涨潮落冲刷掉他们留在沙滩上的脚印。他看着身后不断消失的脚印,问母亲:“如果一切都没有痕迹,还有什么意义呢?”母亲说:“如果你不回头,那么你便不会知晓那些脚印已经被冲刷掉了;如果你回头看到它们不在了,也只是说明此刻它们不存在了,但是它们却真真切切存在过,这也是它们的一种意义。”他并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未等回过神来,母亲突然说:“看呐!远处有一座灯塔,它被多少人所注视啊!”他的思绪突然被打乱,他的年纪和阅历还不足以理解母亲说的话语,因而将这一段掩埋到了记忆的最深处。 许多年后的一天,他独自走在海边,他的视线穿越海风卷起的细沙触到了远处海岸线的一座灯塔,他凝视着灯塔若有所思,脑海中幻化出当年那个孩子,孩子满目皆是父亲的威严与母亲的慈爱,回想这些年母亲离开的日子,回想他如何一路跌跌撞撞却从未放弃,其间许多事情早已记忆不清,但母亲与他在海滩散步的对话他却记得每个细节。 那一刻,他的双眼渐渐模糊。那一刻,他下定了决心。 到灯塔去。 2021/10/29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