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新篇:盐铁论中的智慧

资政新篇:盐铁论中的智慧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资政新篇:盐铁论中的智慧
    柚子
    推荐

    生活是一件好好玩的事情,品味汪曾祺的文字,细嚼它的好玩之处!

  • 资政新篇:盐铁论中的智慧
    止 • 语
    推荐

    初读汪曾祺,是他的《高邮鸭蛋》,淡淡的文字里是对生活浓浓的热爱。 断断续续读完这本书,颇以为,这书就该这么慢慢的读,如若再有一杯清茶陪着,就更适宜了。在袅袅飘散的茶雾中,跟着汪老先生走进儿时的花草树果、鱼鸟鹅虫,去游览山川故地、楼阁庙宇,其间诗词歌赋、传奇神话信手拈来,名人轶事、山野村言点缀其间。轻松诙谐的文笔不像在看书,倒像是坐在老先生面前听他说那过去的故事,娓娓道来,不失趣味。所书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不过是生活中的“边边角角”,多年之后细细咀嚼,所剩的回忆竟多是美好,这样的生活当然“好玩”。但我想,这好玩中是“朝花夕拾”时的主动过滤,是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是暮年回顾时的坦然庆幸!

  • 资政新篇:盐铁论中的智慧
    紫嫣
    推荐

    汪曾祺说,人活着,就得有点兴致。写字、画画、做饭,明明是最普通的日常,他却深得其乐。他经历了人世的复杂,却天真得像个孩子,贪吃、贪唱、贪看、贪玩儿,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无心机,少俗虑。 汪曾祺在这本书里分别写到对生活的兴趣、一草一木、以及各地行走的见闻。读他的文章,不会觉得枯燥无味,反而可以了解到不少知识,比如写老北京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踢毽子的玩法(《踢毽子》),北京人养鸟要压鸟、遛鸟(《北京人的遛鸟》),写葡萄的种植(《葡萄月令》)。 在第二部分“一草一木”里更是仿佛置身于一个大馆园,草木花卉、虫鱼鸟兽,信手拈来、侃侃而谈。 第三部分则是随着他文字的“脚步”,登泰山,去湖南,去四川,去福建,去北京,去昆明,去隆中等,在文字里遨游世界各地。 汪曾祺不愧是文学大家,其散文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 资政新篇:盐铁论中的智慧
    中顼
    推荐

    四川的气候好,多雾,雾养百谷;土好,不需要怎么施肥。在一块岩石上甩几坨泥巴,硬是能长出一片胡豆。

  • 资政新篇:盐铁论中的智慧
    Tina鑫淼
    推荐

    此书切忌一气读完。适合每日睡前,随手翻阅几页,看看冽风冷雪的塞外孤城,转转山温水软的燕语江南,时而驰骋在一望无垠的天山脚下,湛蓝湖水边想象白衣仙女的降临,忽又飞至云飞雾绕的巫山吟唱屈原的楚辞期待神女将至。人生单向的时间线便忽然被广阔的空间感拉伸了。

  • 资政新篇:盐铁论中的智慧
    侯思源
    推荐

    <点苔斑驳,似花笺> 一把白鸽洒向蓝天 舒展 杏树梢头点点结满 白鸽 一捧杏叶泠泠枯干 收敛 昼暖夜寒经冬染黄 杏叶 一袭风儿依偎杨柳 缠绵 摇曳迟去绿意柔软 风儿 一缕阳光明亮弥漫 温暖 白霜干草浮露滴汗 阳光 一双云雀树间流连 眷眷 叶落轻轻凝神俯瞰 云雀 一片月季果粒点点 灿灿 含英待吐傲寒欲绽 月季 倏忽一转眼,已小雪时节。园中冬景,今日方赏,依然成趣! 立冬后,去了古徽州,烟雨濛濛数日,清染一身风寒。 回来已一周,消解南方冬雨湿荫,化开彻骨透心的寒湿!一得:冬日暖阳拥寒身,他乡阴雨彻骨凉。高洁自适何能耐?处静息迹慎守真! 恢复体力,静心净意。将残枝断塔,用细麻缠好,置瓶中,处荫处,喷淋水雾,点苔斑斑,似花笺。 携来这一段苔痕,在「苔痕上阶绿」的山路,黄山的残枝片段,枝上两枚松塔层叠间,枯寂而绵长。 驻足凝眸时,相问:随我来北方,冬日暖阳里,涵养一幅「点苔似花笺」,可好不好? 午后,擦拭南窗浮尘,阳光若砂画般,倾泻铺就,杏树墨影,浓淡翩然,婆娑灵现。 回眸处:点苔满小枝,绿意何幽远。岁寒与三友,徽州会古意。夜客访禅踪,云深松郁郁。寒凉透石背,忽解空竹绿。 昆山片玉不见,却处处有竹。在一方歙砚砚脊上,三两竹叶浮动。一泓清泉石上流,泡影水底游戈。 那夜梦见一只蚯蚓,脖颈上竟有一节空竹图腾,徒然间,顿觉得君子之风。一笑! 汪曾祺老人说:「通达」是对世事看得很清楚,很透彻,不太容易着急生气发牢骚。通达又常和恬淡、悠闲联在一起。 深以为然!恬淡与悠闲的是心境,用物质未必就换得来,而往往,正好相反。而通达,是明白自己后的豁达与放下! 其实明白自己最难!需要耐性和清醒,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鉴照,在实践中内省,反反复复的修为! 还喜欢汪老人的这两段话: 写字作画,首先得有激情。要有情绪,为一人、一事、一朵花、一片色彩感动。有一种意向、一团兴致,勃勃然郁积于胸,势欲喷吐而出。 爱,是一件非专业的事情,不是本事,不是能力,是花木那样的生长,有一份对光阴和季节的钟情和执着。一定要,爱着点什么,它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充盈。业余的,爱着。 爱着,业余的!爱这人间草木,爱日出日落,爱落红叶叶,来去从容…… 那晚,月光打在卧室的粉墙上,病榻中看到一墙斑驳的杏树枝叶,影影绰绰。爱,就那样滋生了,有阳生春又来之感。淡淡的生活气息,书写味道。默默的生活激情,因感而应。少忧虑的简单,多沉浸的投入,才会有好玩的生活!

  • 资政新篇:盐铁论中的智慧
    叶青
    推荐

    草木花鸟人虫石,古今中外诗文词。生活终究是些点点滴滴,看一切有趣,体会到好玩,静美~

  • 资政新篇:盐铁论中的智慧
    浅笑
    推荐

    做一个通达,乐观的人,人生处处是风景。生活,果然是很好玩的[可爱]

  • 资政新篇:盐铁论中的智慧
    i
    推荐

    经典摘要《生活是很好玩的》 1、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吗呢? 2、一定要,爱着点什么,它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充盈。业余的,爱着 3、平平静静,没有大喜大忧,没有烦恼,无欲望亦无追求,天然恬淡 4、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在汪曾祺老先生笔下,生活是很好玩的,而他的日常生活也应该是很好玩的。笔之所触,都充满了生活的韵味,细细咂摸,细细品味,每一个所见,每一个事物,都有生气,都有趣味。这需要发现的眼光,这需要体察的心境。时时处处,都可体现作者是生活的玩家 而纵观我们现在许多人只有生存,没有生活。每天匆匆忙忙,不知求取为何,好像只有一个解释比较恰当,只为金钱的诱惑。这便成为许多人的唯一选择,在金钱、效率的蛊惑下,蹉跎了岁月,辜负了生活 我感觉,想找到生活的原味,必须停下匆忙的脚步,慢下来,你才可以去发现久违的生活。虽然不同年代的休闲方式不同,但放松、休闲的生活追求却是相同的。 对年轻人来讲,放下一切繁苛,走进一家幽静的店面,饮一杯香茶,喝一杯苦咖,与一二好友,听一段故事,讲一个笑话。充分放松下来,你或许可能找到生活的趣味。 不唯生存,宜有生活。你的生活是靠你去营造的,别人可能只是一个配角。愿我们能如汪老先生一样,去寻取属于自己好玩的生活

  • 资政新篇:盐铁论中的智慧
    小雪
    推荐

    写文章,浓容易,淡很难,淡而有味就更难。汪曾祺先生的文章是淡而有味道的,这也可以用沈从文先生的话“这真是一种圣境”!而这种味道也不是人人能品出来,更不是谁都可以学的来,非得有对文字、对生活怀有一种朴素的深情才能繁华落尽见真淳,而打动人心的却正是这深沉简素之美。

  • 资政新篇:盐铁论中的智慧
    'ΑΝÁΓΚΗ
    推荐

    生活是很好玩的。 首先,对生活的兴趣广一点,看看那些风俗娱乐,艺术小吃。 然后一草一木,皆有趣味,何不“寻花问柳”,走访飞禽走兽? 最后四处走走,爱这世界,带你游览名胜,寻访名山。 文章用了三个部分,不光是汪老的人生经历,更是一个老者,对你循循善诱,告诉你那些目所能及,目所不能及的美好。 有些东西,不光是用眼睛看的,而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丽之处正是如此。 汪老的眼睛不仅仅局限于吟诗游乐,他也有尖锐的一面。 《阿格头子灰背青》开头像是要描写草原风光,其实讲的是老曹其人。汪老着墨详尽地刻画了老曹这个人——他很有趣,生活经历丰富,好说,能吃,善饮,喜交游,吃过犴鼻子,喜爱紫穗槐。 让读者渐渐对老曹有了感情,进而喜爱这个可爱的老孩子。而后又三言两语地淡写了老曹在文革被打跛的经历,说他还是那么“红火”,让人不胜唏嘘的同时,不禁对老曹感到敬佩,而这个可敬的老人,却无故受了迫害,,, 结尾的三个问句十足犀利“为什么要整他?要打断他的踝骨?为什么?”这一声声,是对文革那段血色岁月的质问。 这里有个细节,汪老写自己的文革经历时,是调侃的,自嘲的,对别人的痛苦不能坐视敢于发声,让我对汪老的好感又进了一层。 《看画》《罗汉》时,汪老关心艺术文化传承,《胡同文化》时,汪老又开始关心建筑风俗保护。。。 至于流传甚广的句子—— “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有人说是真性情,不光如此,用这样的句子于文章中而不觉粗俗,只觉痛快有趣,足可见汪老的笔力深厚。 最后献上开头就让我惊艳的句子: 爱,是一件非专业的事情,不是本事,不是能力,是花木那样的生长,有一份对光阴和季节的钟情和执着。 私以为可以和冰心的“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哀。”相得益彰。 语言生动流畅,趣味性强,意趣典雅,旁征博引,富有哲思。阅读间或有忍俊不禁之时,有馋涎欲滴之时,有恨不得背上行囊流浪四方之时。 推荐阅读。

  • 资政新篇:盐铁论中的智慧
    小小丁艺术家
    推荐

    读完这本书,犹如品了一壶茶。汪曾祺老先生的文字干净。行云流水,细致、有趣味。虽不上瘾,耐品。累了,放得下,闭上眼,还可回味。第一章是市井人情,第二章是人间草木,第三章是各地的游记。汪老学识渊博,各种诗词典故信手拈来,能感受到他的见识来自真正的兴趣,细致的观察,并无卖弄高雅之嫌,因而不令人反感。像一个长辈兴致盎然地同你聊天,而你钦佩之余,听得津津有味。无论世事纷扰,我们总可以在一花一叶间,一粥一菜中,找到生活的本来面目,找到安宁。

  • 资政新篇:盐铁论中的智慧
    baojunli
    推荐

    看完汪老的这篇《生活,是很好玩的》,方才明白为何贾平凹评价汪曾祺是一只已修炼成精的老文狐,果然是一只好玩有趣的老文狐啊。他就这样不紧不慢的同你聊他种过的花草树木、聊他爱吃的瓜果蔬菜、聊他玩过的昆虫鸟兽、聊他走过的山川河流……就是这样淡淡的,却揪住了你的心,让你忍不住跟着一起辗转回味…… 若不是心里有爱,走过那么多沧桑的他怎还会有这份情,这种趣?[嘿哈] 所以,生活再忙、再乱,请一定在心的一角爱着点什么,因为这份爱会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充盈,有趣,好玩。 怎么,不信?请听汪老说:“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他们很多很多日子了,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你说我在做梦吗?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 总之,听汪老之谏言,慢慢走,品品茶,喝喝酒,听听曲,看看书,写写字,人生少忧虑,生活才有趣。 祝你我都有一个好玩有趣的生活[耶]

  • 资政新篇:盐铁论中的智慧
    老娟
    推荐

    汪曾祺老先生这本散文集就象是在闲话家常,谈谈好吃的东西,好看的植物,好玩的地方,好玩的人和事。看完觉得汪老先生简直就是一部百科全书,会吃会玩能写会画,琴棋书画无所不能。从他的文字里你很难想像得出,这是一位生于1920年,长于战乱年代,文革中被批斗,关过牛棚的人。老先生说一定要爱着点什么,它会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充盈,业余的,爱着。 汪老先生曾经在就读于西南联大,因此在昆明呆了七年,作为昆明人,读到老先生写的昆明时,颇有亲切之感。他说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我想念昆明的雨。而此时正是昆明的雨季,浓绿的雨季。吃菌子的季节,缅桂花飘香的季节,而我正身处其中,正闻着轻轻拂过的淡淡花香。此时这么美好,我是不是也应该安静的,好好感受一下昆明的雨季。

  • 资政新篇:盐铁论中的智慧
    梦焕菇凉
    推荐

    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今天应该快活 最初,对汪曾祺的印象还停留在初中课文中那篇《端午的鸭蛋》,只记得他写的真好,读着课文都要流口水,好似冒着红油的鸭蛋就在眼前,直到现在也印象深刻。 虽不曾再看过先生的文章,但对先生的文风却是爱不释手。读《生活是很好玩的》这本书,有快乐,有激动,有平静,有坦然,看过了先生笔下的京味儿,更想去城墙根下瞅瞅也更能理解先生那句,“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嘛呢?” 先生出生于动荡的上世纪20年代,他曾是西南联大中文系的学生,师从沈从文,是沈从文的得意门生,后经历文化大革命,直到80年代才比较出名。汪曾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贾平凹称他为“文狐”,修炼成老精,梁文道说汪曾祺的文字像一碗白粥,熬得刚好。当代学者孙郁曾说,人们只知道汪曾祺厉害,却不知道他何以厉害。汪曾祺文笔中有许多“暗功夫”,他是从古典和乡土中缓缓而来,从大众和民间提取诗意,这样的作家“百年之中,不过寥寥数人耳。” 在《生活是很好玩的》这本书里,主要有三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对生活的兴趣广一点”,主要收录了汪曾祺先生关于北京的胡同文化、踢毽子、录音压鸟、看画等一些京味儿的生活气息浓重的散文;第二部分是“一草一木,生活皆有趣味”,主要收录了汪曾祺关于春夏秋冬,鸟兽虫鱼花等方面的散文,细细品来,才发现其实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那么有趣有味;第三部分是四处走走,你会爱上这个世界,主要收录了汪曾祺先生关于山东泰山、湖南岳阳楼、四川、昆明、新疆天山、福建、河北张家口、湖北隆中等地行走的一些旅行散文,看后让人眼界大开。 我没去过北京,但心中却有一个北京的想象,冰糖葫芦、城墙根、四合院、胡同儿、遛鸟、驴打滚、叫卖声儿,红墙黄瓦……这些都是我对北京的想象。汪曾祺喜欢北京,喜欢那种人味儿,他在看遛鸟里写道,“遛鸟的人是北京人里头起得最早的一拨。每天一清早,当公共汽车和电车首班车出动时,北京的许多园林以及郊外的一些地方空旷、林木繁茂的去处,就已经有很多人在遛鸟了。他们手里提着鸟笼,笼外罩着布罩,慢慢地散步,随时轻轻地把鸟笼前后摇晃着,这就“遛鸟”。 他在写看画时,写道,“他们画衣纹是先用淡墨勾线,然后再必要的地方用较深的墨加几道,这样就有立体感,不是平面的,我在画匠店里常常能站着看一个小时。” 画店里,有画山水画的,有画画像的,画家神菩萨,画玻璃油画儿的,这种玻璃油画,是在玻璃的反面用油漆画的,这种画儿,作画程序和正面画完全不同。比如画脸,是先画眉眼五官,后涂肉色;衣服先画图案,后涂底子。看到这里,不由得佩服以前的人,他们对“工艺”是非常有追求的,哪怕是程序麻烦一点,他们也会精心雕琢出心目中完美的东西。 兵马俑之所以栩栩如生,是因为每个俑底都有匠人的名字,一来为了方便查出是哪个匠人做的俑,要负责,二来,匠人留下自己的名字,等于向人们展示代表自己水平、画德的作品。 毕竟,那时的人们把“精品”当作信誉,陕西省铜川市的耀州窑,是古代北方官窑的代表,曾经十里窑厂不夜天,1400年来炉火不息。我在一个采访活动中,有幸目睹了耀州窑的代表代表作品,“倒装壶”“公道杯”“凤鸣壶”“良心壶”简直是像有魔法,每一个身披青色釉子的瓷器里都有让人惊叹不已的神奇。  “倒装壶”壶身浑然一体,没有壶盖,灌水时从底部梅花型的小口倒入,放正,却不会有一滴水漏出来;“公道杯”则验证了“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杯满则水全漏,只有恰好的水,才会稳存杯中;“凤鸣壶”相传是武则天时期做的,此壶倒入水后上下摇动,可以发出凤鸣的声音;“良心壶”更是有趣,它可以同时注入、倒出两种不同的酒,良心壶之所以叫良心壶,是农家人为了把珍贵的美酒招待客人,一边灌水一边灌酒,酒用来招待客人,水自己喝。想必,古人在喝酒时作弊或取乐时也是用的良心壶吧。 看来无论是制瓷,还是作画,这些东西都得有匠人的高超工艺做支撑,也得有他们的“德”来做底线。 在第三部分,我最喜欢的是汪曾祺写的天山行色,尤其是伊犁河那部分,他写伊犁河,“人间无水不朝东,伊犁河水像西流。河水颜色灰白,流逝不甚急,不紧不慢,汤汤洄洄,似若有所依恋。”他在写惠远这座城市时,一边看着被水冲塌的土城墙、塌陷的城基和草滩上随意啃啮的牛羊,漫步在残垣断壁处感慨“林公则徐,您就是住在那里的呀?”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回望伊犁,回望惠远,真像是循着时空隧道穿越了千年、百年一般,那时的新疆人,那时的遭贬谪的“废员”们,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他们是否也在流淌的伊犁河前驻足观望过,那时的林则徐都在想什么呢?坍塌的黄土城,破碎的瓦砾似乎还在诉说着那段纷争的历史,不怪汪曾祺叹息,“林公则徐,您就是住在那里的呀!”而今,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光流转,故事还在不断在上演,真想一睹它们的风采,看看那年的细君公主、解忧公主远嫁乌孙的路,看看从东北迁徙到新疆戍边的聪明的锡伯族人。 所以,有人说更难得的是,汪曾祺的饮食散文里往往又蕴含着丰富的风俗人文、历史考据,名士的情趣与文人的素养二美得兼,一时并见。 作者:张梦焕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