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的历史:胡乔木、胡绳谈《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一本书的历史:胡乔木、胡绳谈《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一本书的历史:胡乔木、胡绳谈《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趙鸿勤
    推荐

    这是一本痛苦的书,也是一本真实的书。字里行间透露着满满鲜血与泪水。 二战爆发后,被迫或自愿投军的女孩们,她们放下课本和农活,换下漂亮的裙子和高跟鞋,穿上男人的军装和靴子,成为战地医生、护士,伞兵、坦克兵、重机枪手、狙击手等等。 她们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女人赋予生命,女人也一样捍卫生命。 战争似乎是男人的事,其实不是。女人一样可以投身战火,保家卫国。战火改变了她们身上的柔软、温存、端庄、懦弱…… 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她们学会了像男人一样作战,她们早就忘记了做女人的感觉。 战争中没有女性。 愿世上再无战争。

  • 一本书的历史:胡乔木、胡绳谈《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Forest
    推荐

    “我为祖国履行了我的责任,可我却会为自己打过仗而忧伤,为我所知道的一切而难过。”——《战争中没有女性》S.A.阿列克谢耶维奇 1、品评:本书是一本二战时苏联女兵和女性医护人员等的回忆录,也是一部一群普通女孩子的战争生活史。有人崇拜斯大林,有人被政治迫害。有个“政治犯”家庭,爸爸在劳改营,家中没有儿子,妈妈就对大女儿说“平反的事情可以以后再说,先保家卫国”,然后就把女儿送上了战场。通常这些来自“政治犯”家庭的孩子作战会更加英勇,来证明自己对祖国的赤胆忠心,他们希望能用自己的战功勋章甚至是阵亡通知书来换回家庭成员的人身自由。战地医院的护士,她们接触最多的就是截肢下来的断胳膊断腿,她们觉得全苏联男人要么死了,要么残了;狙击手,她们每天披星戴月的出去潜伏隐蔽,在雪地里趴一天,杀掉落单的德军巡逻兵;飞行员,航校中的男兵都上了战场,她们就负责当飞行教官,后来她们开小型轰炸机也上了战场;炊事员,她们在下午做好了晚饭,等待战斗结束,但是到了傍晚,整个连队只能回来五分之一的人,补充的新兵,可能都来不及记住名字就又没能回来。最为震撼的是,前线的医疗兵,她们会随着步兵一起冒着炮轰冲锋,只是男兵手里拿的是枪,她们手里拿的是医疗箱。她们的目的是为了给中弹倒下的士兵做第一时间的急救,等弹雨停歇后再拖回后方的战壕。她们眼里的战争呈现一个全然不同的视角,也是从未有过的冲击和震撼。  2、感受:《战争中没有女性》是一部全景性纪实文学,阿列克谢耶维奇巧妙地剪辑和汇合了数十个参加过卫国战争的妇女的故事,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战争中妇女群像的历史长卷,着力探索战争中女性的心理和精神风貌,反映卫国战争中苏联妇女的牺牲精神和杰出贡献。 *1)题材方面:阿列克谢耶维奇提着录音机,携带笔记本,在4年多时间里,行程几万里,走访了数十个参加过卫国战争的妇女,然后将她们的事迹整理成文,让妇女们在书中作为主人公轮流出现,“自己讲自己”,如同直接面对读者娓娓而谈。这些女主人公的命运遭遇非常丰富多彩,各不相同,但又具有整体的共性。战争原本只是男人们的事,而女性与军人往往难以得兼,但这一常规在卫国战争中被打破了,众多的女性从戎参战。女孩子们身上常见的娇气、温柔、端庄、怯儒等等,被战火彻底烧毁了,女性非女性化了。这一事实,进一步说明了战争的严峻和惨无人道,也说明了卫国战争的正义性和全民性。 *2)构思方面:(1)全书共由12篇短文组成,这12个短篇无纵向的主脉,各个故事独立成篇,极少起伏跌宕的情节,有些地方的叙述还略为琐碎;但由于是女主人公们在面对读者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因而又显得真切感人。(2)欧美视角下的苏联是集权、专制、奴役、草芥人命的角色。但在苏联女兵回忆里,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前苏联。(3)这些女兵来自于不同的兵种,每个兵种都在自己所处的角度经历了战争。 *3)技巧方面:(1)全景性纪实作品,要写出伟大卫国战争中苏联妇女的整体形象,阿列克谢耶维奇没有像前人一样,选择一个或几个原型,精心构思成一篇环绕一个或几个人物展开情节的小说。而是集中了数十个战时妇女的故事,让她们作为主人公轮流出现,“自己讲自己”,仿佛直接面对读者娓娓而谈。(2)纪实文学的写法,还免去了作者转述之苦,使“主人公→作者→读者”的三元关系简化为“主人公→读者”这样一个更直接的二元关系。主人公所有的情感历程、情绪体验能更直接、更准确地传染给读者。(3)通过从个性各不相同的众多女性的心灵深处对于战争的感受,从感情上去反映和描绘战争,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那场战争的本质。 *4)背景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有超过一百万女性参战,她们不是混在男人世界里的女人,她们是一个兵,她们不是战场上储备的妓女,她们有时会被误解,但是比误解更可怕的是死亡。她们是15-30岁的年轻女孩,却担任起被视为“男人的岗位”的职责,她们是医生、狙击手、坦克手步兵、冲锋枪手等。为了澄清种种误解和遗忘,阿列克谢耶维奇踏上了旅途。 *5)形式方面:文体属纪实文学(亦可称为文献性或纪录性文学),它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反映当时的详情细节,完整或部分地再现史实。但纪实文学又并非单纯地叙述历史或现实,而是采用艺术的综合概括手法,高度真实地反映生活画面和历史人物。与小说相比,作家的想象和虚构在纪实文学中又受到严格的限制。总之,把文献史料忠实地、哲理地再现出来,再加以典型化原则的处理,是纪实文学创作的主要手法。 3、启示:阿列克谢耶维奇认为:在同一个人身上存在两种真实在:一种是被强行隐藏于地下的个人真实,还有一种是充满时代精神的整体真实,散发着报纸的气味。前一种真实很难抵抗后一种庞大势力的冲击,听者越多,故事越枯燥无味,越顾左右而言他。于是可怕的事件表现为伟大的事业,而人类内心的隐晦阴暗一瞬间就变成了光明清澈。但我已深陷于历史的荒野,在那里,耸立的纪念碑上,不仅镌刻着功勋和自豪,还留下了令人费解的一切,“人家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就像报纸上写的关于英雄和功勋的官样文章,用完美的榜样教育年轻人……”这种对于普通人性的不信任,每次都令我震惊和无奈,这是企图用理想和理念去偷换和替代生活本身。那些司空见惯的温暖,其实却是冰冷之光。 4、译者:吕宁思,现任凤凰卫视资讯台执行总编辑、副台长。

  • 一本书的历史:胡乔木、胡绳谈《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李长发
    推荐

    作者把许多曾被报刊检查部门禁止或被迫自我删去的内容发表了出来,率直地写出了战争期间和战后相当一段时间都让人噤若寒蝉的话题,比如战争的残酷,战争中的女兵感情和男女关系,还有苏联军人进入德国以后的一些个人行为,更有很多篇幅是作者本人忏悔录式的思索和同有关部门的对话摘录。        此书固然写的是战争中的女性,但通过本书的立意、主人公故事到现实气氛,却是告诉人们:当女性陷入战争烽火后,不但她们的穿着发型、行为举止,就连性格脾气乃至于从外表到生理特征都发生了变化,这正是战争对于女性最残酷的影响。       这是一本痛苦的书,也是一本真相的书。在阅读原文并译至中文的过程中,我屡屡被其中触目惊心的内容和人性细节所震撼、所感动,甚至为之而难抑泪水。我们小时候读过卓雅和舒拉的故事,这本书展示的是千千万万个卓雅,普普通通的卓雅,千姿百态的卓雅。正是普普通通的男女,默默无名的小人物,以巨大牺牲和惨痛付出,从纳粹的钢铁履带下拯救了苏联。后来,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感慨的,卫国战争时期千百万人拼死保卫的那个祖国已经不存在了。        以上是译者写的,深有同感!

  • 一本书的历史:胡乔木、胡绳谈《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Tey Lee Ying
    推荐

    我发现这本书,有很多省略号。省略号的其中一个作用,是表示语意含蓄,让读者去想象...... 该怎么去想象战争?战争是什么?战争,用再精确的语言,也无法真正地表达;用再高清的拍摄,也难以看清曾经的真相。战争里的一切,如果未曾亲身经历,永远没有资格说自己理解,所以很多时候只能以省略号来给一句话结束...... 我对战争的认知非常肤浅,只知道胜利的辉煌荣耀,和惨败的壮烈牺牲。非生即死,仅此而已。但就是有这么一本书,可以细腻地写出战争里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却又细思极恐。 战争中,原来胜利者辉煌的背后,是杀死了无数个陌生人的愧疚; 原来战争后的饥荒,战士们剩下的食物只有人肉以及粪土; 原来一个男士兵临死前的愿望,是看一眼女士兵的胸部; 原来失败者在真正死亡之前,还有千千万万种灵魂与肉体上的凌辱; 原来一个战士可以勇敢地战胜无数敌军,却在幸存后无法勇敢地活下去; 原来一个医护者唯一的幸福,是在死人堆里发现还有呼吸的气息; 原来真正的牺牲除了勇敢地在前线保护,还有在一群饥饿已久的孩子里选择自杀,把自己变成孩子的食物; 原来一个女兵看见自己身上的鲜血会觉得是自己受了重伤,但事实上她只是第一次来月经; 原来在战争中,微笑,也是一种罪过...... 人,肉体与灵魂都有最基本的欲望,但是一场战争可以让所有欲望变成奢望,衣食住行也遥不可及。这本书从女性的视角,去看待一场战争,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更细腻,更贴切,有温度,有味道。 正如译者的那一句话:“当女性陷入战争烽火后,不但她们的穿着发型、行为举止,就连性格脾气乃至于从外表到生理特征都发生了变化,这正是战争对于女性最残酷的影响。” 战争中没有女性,因为女性可以活得比男性更像男性;战争中没有好人,因为每个人都曾经直接或间接杀死素未谋面的陌生人。 最后,随手抄下书中的一些句子,都是曾经在战场上的女人说的,简简单单的文字,却曾触动我复杂的心灵...... 1) “在学校,我们被教育要热爱死亡。我们写作文的内容,大都是多么渴望以某某名义赴死,那成了我们的梦想。” 2) “有个犯人告诉过我,他们当年从劳改营逃出来时,会专门带走一个年轻的,因为人肉可以吃,这样大家都有得救……” 3) “娜斯佳阿姨吊死了自己。吊得很低很低,几个孩子还围在她身边要东西吃。” 4) “你试试在战争中还能不能发现好人吧……” 5) “战争结束之后,那时候人的生命简直没有任何价值了。” 6) “我,杀死了某个与我素昧平生的人。我对他一无所知,却把他打死了。” 7) “为啥要有彩色的战争电影啊?战场上一切都是黑色的。要说有另一种颜色,那就是血色,只有鲜血是红色的。” 8) “当时,我就是听到别人的笑声,都感觉是不能原谅的。在如此残酷的战争正在进行时,怎么还能笑出来,怎么还可以高兴?” 9) “每当我看到野花,就会回想起战争。那时候我们从来都不折断花朵。只有在给战友送葬的时候,才会采集大束大束的鲜花,送给永别的战友……” 10) “当男人们在前线看到女人时,他们脸色都会起变化,就连女人的嗓音也会使他们的神态跟原来不同。” 11) “一个姑娘家受了伤,再说又是伤在屁股上,这种事,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子是羞于承认、不敢告诉别人的……” 12) “战争中不仅有开枪射击、埋雷扫雷、轰炸爆破、冲锋肉搏,还有洗衣煮粥、烘烤面包、清洁炉灶、饲养马匹、修理汽车、制作棺材、传递邮件、钉制毡靴和输送烟草。” 13) “为什么只有我活了下来?为了什么啊?我总是在想……我只能这样理解——这是为了给后来人讲述这些事……”

  • 一本书的历史:胡乔木、胡绳谈《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高山流水
    推荐

    战争,本来是男人的事,应该“让女人走开”,可事实上,只要身边有战争,女人、甚至老人和孩子都会不可避免的被卷入其中。 《战争中没有女性》共由“我不想去回忆……”、“再长长吧,姑娘……你们还嫩呢……”、“只有我一人回到妈妈身边……”、“那已经不是我了……”、“我现在还记得这双眼睛……”、“妈妈、爸爸是什么样子的?”、“突然间,非常想活下去……”等12个故事组成,全书极少有起伏跌宕的情节,甚至有些叙述还略显琐碎;但书中人物的真实经历和人性细节却极为震撼和感人。 故事中的主人公们在七八十年代已经是儿孙绕膝的祖母、外祖母了,但在战争刚开始时,她们还是一群十六、七岁的小姑娘,有的刚读完中学,有的甚至连中学都还没有毕业。她们青春年少,有着美好的目标与追求,对未来充满梦幻般的希望与憧憬,可是,战火摧毁了一切。一夜之间,她们不得不换下漂亮的高跟鞋,穿上厚毡靴;剪掉心爱的长辫子,理成短发;并要学会射击、挖战壕;还要学习在短短的几秒钟里戴上防毒面具等许多进入军队之前想象不到的事情。为了保卫伟大的祖国,她们不得不暂时搁下少女的梦想,成为狙击手、坦克手、飞行员、洗衣工、面包师、电话接线员、通讯兵、医生、护士……在和平年代,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体重只有40多公斤的小姑娘,如何从前沿阵地、甚至从燃烧的坦克中背回重达自己2~3倍的战士;她们工作的临时卫生站,堆满了锯下的胳膊和断腿,用她们的话说,简直象个“屠宰场”;有的随身带着幼小的孩子在敌后进行地下工作;有的为了苏联红军部队的安全,不得不含泪溺死尚未满月的亲生宝宝……而她们却坚强地挺过来了,最终熬到了战争胜利的那一天。但是,战争也给她们留下永久的创伤:有的落下了终身残疾,有的才20多岁就白发苍苍;有的在战后害怕见到一切红色的物品,有的听见飞机轰鸣就会害怕地从床上跳起来,有的永远不敢看战争电影…… 同样的保家卫国,同样的抛洒热血,同样的奉献和牺牲,女人们承受了远比男人们更多的苦难,付出了比男人们更沉着的代价。然而,她们却在战后饱受人言的折磨,一方面,苏联人对这些经历过战争的女性躲闪不及,认为她们每一个人都冷酷无情、没有女人味、是已经被男人同化了的战争机器,在男人们享受胜利和赞美的同时,这些女性成了大家口中的异类和恶魔。另一方面,因为历史和政治原因,她们关于战争的思想认知不被认可,反被认为是对战争目的的曲解。最后她们只能选择沉默,在三人以上的场合她们绝不会透露自己有关战争的真实往事,而是用官方话语重复地讲述和历史书上相同的故事。于是,她们隐瞒自己的过往,隐瞒哪些光辉岁月,在最普通和卑贱的岗位开始新的生活。若不是作者的到来,她们可能会带着这些回忆永远封藏在人生的尽头。 本书作者斯薇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1948年生于苏联斯坦尼斯拉夫(现为乌克兰的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当时是明斯克的一名杂志记者,从1978年开始,她提着录音机,携带笔记本,在4年多时间里,行程几万里,走访了几十个参加过卫国战争的妇女,搜集了大量资料,最终以独特的视角写出了这部令人震撼的纪实文学。阿列克谢耶维奇通过这部作品告诉人们:当女性陷入战争烽火后,不但她们的穿着发型、行为举止,就连性格脾气乃至于从外表到生理特征都发生了变化,这正是战争对于女性最残酷的影响。 在这本书里,阿列克谢耶维奇不仅揭露了德国兵是如何残酷地对待和杀害苏联人的,更难能可贵地是,她向大家展示了一个个平凡小人物在那个血腥年代的真实生活。在这里,可以看到苏联红军虽然会同情俘虏,会对德国弱者施以援手,会救治德国伤员,但也会在攻破德军防线后,对德国平民施以暴行,强奸她们的妇女,扫射德国平民家庭……这里的敌我双方都是立体的人,而不是苏联历史上三次修改的历史书上的平面化的人。 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不管是正义还是非正义战争,都不可避免的伴随着罪恶和对无辜生命的伤害。所以,“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将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