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中国政治制度
    陈先森
    推荐

    吴敬梓:《儒林外史》         所谓外史,大抵既有一点正史的庄重,也有一点野史的诙谐,是一种综而合之兼严肃和幽默皆有之的叙述方式。         后人有把吴敬梓与塞万提斯搁在一起品味,把《儒》称之为讽刺小说,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相提并论。吴敬梓写的是儒士外史,塞万提斯写的是骑士外史。一中一西,一文一武,而其中内容又都同样的令人啼笑皆非之余,又不免掩卷不语。盖出于其文其事虽读来荒唐,却又无端亲切,仿佛就在身边发生不久。         荒唐,就是这个东西,构成了我们世界的离奇性和生活的趣味性。惟其荒唐,才能于肤浅中有了娱乐性,于沉重中有了深刻性。惟其荒唐,才能于善中见到恶,于悲中看到喜。惟其荒唐,才能于短暂中体现永恒,于喧嚣中品味无声。         某种意义上,小说是对真实世界真实生活的某种影印,影印本身就是一种荒唐的行为。而被影印的原件,亦即世界和生活本身,其荒唐又甚于被影印件。看上去,对于个体而言,影印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而是在于一种展示的效果。设使一件影印品从未得到展示,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会失去什么,受到什么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小说作品,这种文学形式本身即意味着某种不可克服的荒唐性。而恰恰就是这种荒唐,正是其意义所在。正如世界的荒唐和生活的荒唐本身,正是世界与生活的意义所在。        《儒林外史》叙述的荒唐是一个群体的荒唐,从周进与范进的痛苦与疯狂,从伪装斩下人头的张铁臂到炼银的假神仙,从散财如土的杜少卿到建功立业的萧云仙,荒唐的看上去是那样郑重,郑重的看上去又是那样荒唐。在荒唐之间,没有被矫正的荒唐,只有被抽象到荒唐得近乎不能被觉察再也正常不过的荒唐。而也有一种荒唐令我们不免肃然起敬,杜少卿问其父遗言,杜父说,我活着是我的事,死了是你的事。此话荒唐而坚硬,坚硬到我们不免为之一振,有想要喝采的愿望。         相较于《儒》,《堂吉诃德》叙述的是一个人的荒唐。然而荒唐既然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作为疾病的一种,难以避免其传染性。所以桑丘受到感染。其后,当荒唐得一本正经戏弄堂吉诃德的贵族以骑士之礼戏弄吉诃德时,贵族们也正在与同等量和质的荒唐戏弄自己,然而他们无从得知自己的荒唐。而荒唐的作者曾经在小说中郑重而荒唐的和主角进行了对话,却忘记了与荒唐的贵族讨论关于荒唐本身。作者的荒唐,的确未免太荒唐了。       我们无力以严肃的态度审视生活,审视世界,审视整个严肃的人类文明。因为,当我们试图严肃时,严肃本身即是一种对严肃的讽刺,荒唐的讽刺。正因为这样荒唐的原因,促使我们永远不能摆脱文学,正如我们永远不能摆脱荒唐。于是我们努力严肃,以一种荒唐的姿势。 2017-1-28于贵阳

  • 中国政治制度
    拈花笑
    推荐

    💦《儒林外史》描写了一群受八股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讽刺了当时吏治的腐败和社会风气的败坏,塑造了少数为追求真我付出努力的真名士形象,其中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吴敬梓用笔如刀,极尽讽刺地刻画了那些道貌岸然、寡廉鲜耻的假儒士,可谓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开创了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之先河。 💦最后一章皇帝下诏追封那些真假名士,似乎表达了作者心底的愿望,又似乎是个更大的讽刺。

  • 中国政治制度
    昨日宝物🍒
    推荐

    两年前朋友给我推荐了这本书,闲来无事翻看的时候,因为里面人物众多,且前几十回里人物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集,像是一篇篇短文联结而成,导致我兴致阑珊,中途弃了。 今年上了《范进中举》这一课后,再加上几位老师各抒己见,让我多角度地理解了范进一行人,吴敬梓这位作家,以及他身处的那个时代后,突然觉得与这本书的关系拉近了许多。旧书重拾,又慢慢读了起来。 本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一(2-30):无德之人一朝中举后,世人溜须拍马的丑陋嘴脸 这里的代表人物主要是范进与胡老爹了, 这也是令人发笑的一部分,每每读到这类有趣的故事,能让我偷着乐半天。 二(31-46):是文人志士理想化的生活,也是作者一生的追求。 在这一部分,作者塑造了一系列爱好古籍,吟诗赏月的真儒名贤——杜少卿、迟衡山、庄绍光、虞育德、萧云仙等。 三(47-56):每况愈下,贤者儒生不复存在 以往还有雅士求山问水,逍遥快活,而到了末期,小说中的陈木南与汤由、汤实二公子只能在风雪场所谈论科场和名士风流。 读到这里,前面的愉悦感已经被这种悲凉取代了。 书中的大多数人物熙熙而来,攘攘而去。他们全无读“圣贤书”的儒生应有的学识与品格。 而书中的考试制度设立的初衷本是选拔人才,但这时,它已经成为众多无才之人妄图“咸鱼翻身”的工具。比如书中像范进这样的无德之辈凭借中举,一跃成为众人艳慕的对象,让人读来耐人寻味。 那么古之志士应当是怎样的呢?我想引用原文的一段话: “儒林之中,何为豪爽?”“仗义疏财,平等爱人。”“可否具体?”“淡泊名利,豪放不羁,尊重个性,向往自然。” 愿保持本心!

  • 中国政治制度
    兰草
    推荐

    儒林外史   辛辣笔触   讽刺艺术  形象生动 王冕隐居   范进中举   布衣草根   名士风流 腐朽虚伪   附庸风雅   功名富贵   身外之物 《儒林外史》是一部文学典范,书中人物繁多,体会尚浅,值得一读再读。

  • 中国政治制度
    布衣~觀亭
    推荐

    《儒林外史》之所以广为流传,其主要优点有三:其一是小说的讽刺艺术:《儒林外史》讽刺的矛头虽然直接落在某一个人的身上,却始终使人感到人身上的罪恶归根到底是社会的产物,是当时的科举制度造成的罪恶。比如像周进看见号板一头撞倒,范进听见中举忽然发疯,马二先生游西湖无心赏景,只是大嚼零食,留意于自己所选八股文的销路,都使人感到是那个社会造成的。其二是《儒林外史》在讽刺上并不排除夸张:像严监生临死为两根灯草不肯咽气,周进撞号板,范进中举其母快乐得一命呜呼都是。但作者的夸张并不使人感觉虚假,而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其三《儒林外史》的结构独特:它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分别由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中心,其他人物作陪衬,组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每个故事随着有关人物的出现而展开,又随着有关人物的隐去而结束。 《儒林外史》它是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揭露了科举制度对士人的毒害,进而讽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聩无能、地主豪绅的贪吝刻薄,附庸风雅的名士的虚伪卑劣,以及整个封建礼教制度的腐朽和不可救药。 “学而优则仕”这句话泯没了多少读书人的良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机锋所向,尤在士林”。现实生活中,虽没有人因中了举人而疯疯癫癫,但却有人为了考取博士、硕士而不择手段;虽没有人仗着学识换来的权势蛮横乡里,但却有人卖弄自己的知识换取财富。少年周恩来曾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至今认为这句话从不过时! 结尾补一段书中人名隐喻:王德(忘德)、王仁(忘仁)、梅玖(没救)、权勿用(全无用)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