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你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 李诞真是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戏谑的幽默里带一点颓丧,有天赋才情同时圆滑世故,属于在规则之下玩得转的,站着把钱挣了的那个人。卓别林说了:人生远看是个喜剧,走近看是个悲剧。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很丧,写点让自己高兴的东西,不用管别人怎么看,很潇洒不是么,尽管人生毫无意义,但人生有美呢。 不知几时,身边的亲人、朋友毫无防备地离开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以及总有那么些陌生的年轻人出现在社会新闻的时候,我常想活着的意义。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无论怎样,人生是有某种意义的,可那段时间好像被打开了某个开关,竟得出人生没有任何意义的结论,然后就颓了。看到李诞的梦幻泡影,不能同意更多,同时自己的丧又多了一分。 《扯经》蛮有意思,从荒诞到深沉;后半部分的小短篇天马行空,挺超现实主义的。你总能从中发现诞总对这个世界的解读,时不时再来个戳心的真相,你会觉得这个人,太通透了。有的也并不一定看明白,就像开放式电影,自行解读。这也就是诞总的神秘之处,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人家不想去罗马,输出的三观总有一条戳中你,令你感叹亦真亦幻。 没有什么大道理,懂那么多大道理也不一定过得好一生;“没有朋友多孤独”,“有了也一样”。尽管人生虚无,可这也不妨碍你好好过日子不是么,坐上人生的列车,虽然终点一样,旅途的风景各有不同,尽情欣赏,用心体验,真实的活着就很好! 最后,摘录一些觉得很有意思的部分: ——人生的真相是这样的:我敢骂政府,骂世界,骂上帝;我诽佛谤祖,我睥睨天下,但是我不敢骂楼上每个周末都在装修的邻居。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说的不是你种了善因就要得到善果,这么解的话,佛法也太庸俗了。众生皆苦,诸法无常,好人也是众生,也是无常。一个人死了,就是死了,没有因果好说的。 ——小北,我觉得我对世界缺少热爱,总是不太高兴,见到风和日丽不高兴、高山流水不高兴、推杯换盏不高兴、读万卷书不高兴、行万里路不高兴,我见到大部分人也不高兴,我问师父我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我师父让我来找你,可是你也不高兴。可是我师父是对的。 小北,我想你,没有特别的花样,可说出来就显得悲壮。 ——命运是所有人、所有事一起无意识地努力造成的,由于其庞大复杂,掌握、跟随或者改变命运都是不可能的,你只能加入命运,做出一些微小的影响。 ——“没有朋友多孤独呀” “有了也一样”
推荐并不是这是一本什么特别好,特别有意义的书,也并不是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作者。 推荐是我喜欢这种感觉,轻轻的拨动你的心弦,你的心弦松松的,音调柔柔的低低的,很平静。 从前我总以为自己是特别的,特别漂亮的,你听我说有过多少人以这种或者那种方式追求过我。以前我总以为自己是最厉害的,最后在时间的长河中体会到,自己是大流中的一根,或左或右,没有声音没有特色没有所谓的成就。 生活总是这么一日复一日的过着,每天的新鲜感不过是起床那一瞬间,然而瞬间又都消失了。 不是咸鱼的闲鱼🐟 被生活和现实压榨的每天吐出自己不切实际的梦想的泡泡,你觉得很美好,我觉得很失落。
原来李诞不仅是讲脱口秀的,还是和作家,还是个诗人。个人觉得本书幽默风趣,荒诞离奇可笑。
断断续续看完这本书,说实话,有些内容也没看懂。不过,其中一些内容还是有道理的。每个人都独一无二,活出自己,也是很难得。学会坦然,或许会更好一些。
阅读是一件最开心的小事 看这本书时,是奔着“未先开言我先笑场,笑场完了听我诉一诉衷肠”而去的。 会因为一句意想不到的话,一个出乎意料的故事结局,哈哈大笑,却又发现,原来是一种抹不去的无奈。 “东西时间长了就不再只是东西了。东西赔得起,时间赔不起。”因为那是曾经的自己。 “鱼目混珠”这成语,对鱼来说,自然是另一番解释了,“鱼目”多么珍贵。 愿你我在书中找到自己,然后笑着走出去。
失望,感觉与屏幕上那个诙谐幽默,大智若愚的李诞相差甚远,这可能也就是脱口秀吧,看看热闹,开怀一笑很是惬意,可要追根究底就会发现乏味无趣,[可爱]
小北,我很久不说轻薄的话了,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你。内心逐渐痴肥,人格逐渐呆板,面目倒是一如既往地可憎,这让我略感欣慰。我师父说,我无端发笑的次数越来越多了。小北,我想念你的次数却没有减少。
抬头一片茫茫,看到的不是星星,是视力的极限,宇宙幽微,又有哪件事不是臆想。
李诞文笔之简洁之幽默、深刻,今日文坛99%的作家做不到。笑场是本小书,字数不多,却耗费了李诞多年的时间及沉淀。蛋总的行文,是举重若轻,天马行空,皮里阳秋的写法,看似轻佻戏谑,实则悲悯忧伤,宛如他的名言:人间不值得。写得很高级。高手。佩服则个。🙏🙏🙏
多篇文章,看似随意。 有的晦涩,隐喻手法。 社会看法,个人感觉。 揉合其中,似有深意。
小徒弟:师父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师父:不当讲 小徒弟:师父有个事情说来话长 师父:那就长话短说
人生远看是个喜剧,走近看是个悲剧。李诞的小眼睛似乎已经洞穿了这一切,所以他是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扯经里的老和尚“空舟”和小和尚“澈丹”,听起来更像是“空诌”和“扯蛋”,连取名都带着调侃自嘲的味道。全书分为四个板块,扯经、奇趣、想法、缓缓,零零碎碎讲了很多东西,看不懂的觉得是在胡诌和扯蛋,看懂了的却也并没有笑得起来。戏谑的幽默之下带着些许颓丧,一不小心就戳穿了生活的模样。不信?给你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
扯经部分深得我心,禅意与风趣兼得,后面的就看不太懂了,我想应是我自己不够有深度。
宇宙成为宇宙 只有一次 就像你爱上什么人 也只有一次 此后的膨胀 都是对这一次的补充
诞总的书还是很有深度的,很多小节也没看懂,也不知道是不是年龄不够,经历不够,愣是硬着头皮读完的。但是我从不羁的外表下看到了一个底色悲凉的诞总,他的无奈甚至些许妥协,看似游戏实则太过认真且清醒。 之前总是为自己能看懂什么事感到骄傲,现在觉得不是什么事都是适合你看清的。有些事要绝对清醒,有些事可以不去给自己了解的机会,比如不要把人性中的自私放大甚至去试探,把对任何人的期待降到最低就好了包括家人。毕竟现在的自己还没有接受这一切的能力,了解就好,深挖就算了吧。爱情中也是一样,只要人品过关,相处愉快,一些事也不用太较真。毕竟爱情也只是一种虚幻且短暂的东西,不是生活的全部。捂住耳朵,闭上嘴巴,做好自己保护好自己就好了。穷则独善其身,虽然达也兼济不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