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线:1945年的春天

东线:1945年的春天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东线:1945年的春天
    心如止水
    推荐

    看过N本新疆的写实书,但还是第一次读描写阿勒泰的作品,对这个遥远的地方充满了无数的遐想。 作为一个生活在阿勒泰的汉族人,作者李娟都是以本人亲自在场的方式来讲述其真实生活的。 李娟不但是个讲述者,更是阿勒泰牧民生活的参与者。 作者平实自然、不加修饰的描写,呈现出一种天然的现场感,无论是她的身体还是心灵,都做到了完美的"在场"。

  • 东线:1945年的春天
    东北偏北
    推荐

    生活场景,艺术再现;点点温情,沁润心田。系列小故事,映射大时代。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阿勒泰。 套用那句老掉牙的大实话:我们不是缺少生活在阿勒泰的经历,而是缺少李娟一样的眼睛和…文笔! 

  • 东线:1945年的春天
    乐氻🍃
    推荐

    看完这本书之后真想去大草原上骑马吃手扒羊肉看广袤无垠的蓝天白云,躺在草地上晒太阳发呆,体会那无边无际的自由和空洞的孤独。

  • 东线:1945年的春天
    许威
    推荐

    这世界的奇妙在于它总把一处净土空出来,把某一种寄托倾洒、隐匿在一个角落——阿泰勒。        洒脱、温柔、粗犷在心间停驻。他乡即故乡,经历的人、事、物,纯粹让人依恋。正如作者李娟在阿泰勒的找到了对生活的体悟与冥想,在这片土地上她走的如此熟悉,畅快,笑的如此纯真喜悦,爱的全情投入,她走在这里,她的文字写下这里。她的天性从这里得以解放又继以开阔,不断用双脚丈量生命的脉络。         作者的文字大多都是口语化书写,读来亲切,返璞归真。她的文字像河边的河水,三分纯粹,七分自然,如水至净至纯,又如其源源不断的前进,寻找源头,像极了这万物的自由。         作者一家在阿泰勒的牧场深处经营一家杂货铺和一个小裁缝铺。来来往往经过的都是当地的牧民,他们在彼此语言不通,互不熟悉的交往过程中慢慢了解,体味那质朴的人情与那古老的文化,季节的更替变化着五彩的分明,人们真诚,幸福且快乐。只有做人做事动机纯良才是这世界上通行的快乐准则。        阿泰勒的深山角落更像现代版的桃花源,孩子们嬉笑,大人们忙碌,邻里和睦,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看完,像是误入了某人的梦境,却又仿佛置身其中如此真切的生活着……

  • 东线:1945年的春天
    逝夜
    推荐

    我是第一次读李娟的散文,她的文字给我最深的感受是舒服,如清风吹拂,似绵雨掠过,上一个带给我这种阅读感觉的还是林清玄。她那灵动、活泼、充满生命力的文笔将阿勒泰地区的风土人情描绘的绘声绘色,李娟的才思文笔和所写故事相映成趣。很多读者都将李娟看作是“现代版”的萧红,人们惊讶于阿勒泰山区的荒野里是如何忽然出现了这样一位有着天才笔触的作家,就像几十年前,在呼兰河那冰天雪地的小镇里奇迹般地诞生出萧红一样。当然无论作何比较,与何人比较都不免偏颇,两位作家又如何能做到如出一辙呢?比如从我对二人叙述风格上的感受来讲,萧红更像是《活着》里的富贵缓缓诉说着自己的过往,不动声色,波澜不惊;而李娟则像是好友在向你吐槽她的成长经历,诙谐有趣,意味悠长。不过话说回来,读者们之所以愿意如此进行比较其实已经很能说明李娟的写作水平和作品风格某种程度上的近似了。两人无疑都是各自所处时代的才女,涉笔成趣的功力自不必多说,更难得的是她们的作品都有一种原始的隽秀、剔透之感,这有别于很多“炫技”作家,此类作家文采藻饰之能无人可出其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本领也直教人“自叹弗如”,所写文字更是华美的宛如上面爬满虱子的那袭袍。评论中有不少读者对她的作品不以为意,甚至认为不过是中学生日记的水准。我想,这可能是阅读喜好不同的缘故,也可能是还没有迈过一个阅读阶段的原因。曾几何时我也手捧记事本摘抄那些浮华的词句,可当我勉勉强强也能编凑出几句这样空洞无物的文字时,便转而对此不屑一顾,开始痴迷那些无斧凿痕的作品。就像年轻人往往渴望过上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繁华生活,但经过时间的推移和岁月的磨折后,才会真正向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自然之美。 李娟的“伯乐”刘亮程先生曾说:“我为读到这样的散文感到幸福,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已经很难写出这种东西了。那些会文章的人,几乎用全部的人生去学做文章了,不大知道生活是怎么回事。而潜心生活,深有感悟的人们又不会或不屑于文字。文学就这样一百年一百年地与真实背道而驰。只有像李娟这样不是作家的山野女孩,做着裁缝、卖着小百货,怀着对生存本能的感激与新奇,一个人面对整个的山野草原,写出不一样的天才般的鲜活文字。” 我不知道有多少幻想成为作家却又在每次下笔时总感觉无从下手的书友在读到她的作品时,惊呼道“我终于找到了,这就是我想要写而始终未能写出的东西。”我觉得李娟作品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她并非是以旅客的身份和游客的视角向我们展现阿勒泰地区的异域风光。这片对她而言无比熟悉的土地伴她不断成长,又不断往她脑海中注入无限的回忆,她是这里的见证者,更是这里的经历者,她是她故事中的人物而非故事的作者,她在作品中注入的并非是对美景的猎奇和对风物的崇拜,而是一个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往事的呼唤。也唯有如此,我们才得以有幸透过李娟的作品跨过空间的阻拦拥抱恍如仙境的阿勒泰。 有人说“到不了的叫远方,回不去的是家乡。”离开曾经久居的阿勒泰,那段美好的生活经历渐渐成为过往,出于生活和工作的原因,李娟不得不前往其他城市。她告别了美好而自然的故乡,辞别了平静而繁忙的生活,她所在的城市不再有茫茫草原和戈壁千里,取而代之的是高楼耸立和车水马龙。李娟失去的不只是帐篷、骏马和牧羊人,还有着回不去的弹唱晚会和乡村舞会,回不去的喀吾图和可可托海,以及回不去的情窦初开和一厢情愿。可漂泊在外的游子如何能忘怀自己的家乡,李娟始终没有放下对家的思念,家乡之于她的羁绊使得她的文字始终纠缠在曾经的生活之中。无论李娟怎么写、怎么挖掘都意犹未尽,欲罢不能。我很高兴在此书的封面看到这样一句话“唯有以这片身后的大地垫在文字后面,才能令我的讲述充满底气和信心。”我想,这片土地该是有某种魔力才对吧,它的美竟会让人如此恋恋不舍,依衣不忘。正如李娟自己所写道的“喀吾图只是让你进入它的秩序而已,然后就面对你停止下来。它让你得到的东西,全都是些牵绊住你、让你没法离开这个地方的东西,一直到最后。”或许不忘初心正是李娟笔触灵动、剔透的最终奥秘。 李娟的性格就像她笔下的文字和她所描绘的阿勒泰那样朴实醇厚,但在这种朴实憨厚之外,还有一种出人意料的幽默感。就像我在前文中所提到的那样,李娟的写作就像是段子手好友的调侃,在读《“小鸟”牌香烟》和《要是在喀吾图生病了的话》时,她的揶揄让我不禁捧腹大笑。想来讲笑话也是需要天赋的,有的人所讲的笑话其实也很有意思,但别人听他来讲就完全感觉不到哪里好笑。她并不是“科班”出身的作家,从某些角度而言,她的作品缺少所谓的“作家气息”,或许正因如此,李娟的文字才会让读者感到清澈、纯粹。比如她在冬天一辆四处透风的破大巴车里,想要暖和一下瑟瑟发抖的自己时是这么写的“我眼明手快,逮着个最胖的,一把捞过来抱在膝盖上,沉甸甸的温暖猛地严严实实罩了上来。他的母亲还拼命向我道谢。”这里的动词用的很有意思,恐怕没有多少人会这么去写,很独特。再比如她写蓝天时写道“荒山上方的天空却是那样蓝,凛冽地蓝着,比刚才在高原上看到的天空更蓝,蓝得——饱和得——似乎即将要滴下来浓重的一大滴蓝似的。”如果你要这么写作文,八成会被你的语文老师揪着耳朵质问,“我才疏学浅,来来来,你给我讲讲什么叫滴下来一大滴蓝似的。”但是你在读李娟的时候,会觉得这么写其实恰到好处,妙到巅毫,这段文字非这么写不可,不这么写反而无以准确表达。这种矛盾的答案在于,李娟是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经历的追昔之情都如同这一大滴蓝似的倾注到了作品之中。我想,有思想,有灵魂的作品应当是建立在生活经历之上的,而缺少了对于生活的经验,就像失去根基的空中楼阁。 李娟幼时在新疆最北端的阿勒泰地区的富蕴县度过了一大段童年,少女时期又随家庭辗转到阿尔泰的深山之中继续生活。就是这些年与哈萨克族人的相处经历填满了她消逝的那段时光。我不知道她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了书中一个个的故事,许是伤感,许是欣慰,许是……嘴角上扬着笑意。悠长的岁月中遇到的人和事回首起来都是那么的诙谐幽默。比如一个胖女人想要用8元钱买一条价值10元钱的裤子,两个人据理力争,互不相让,面红耳赤地争论了3天,最后以李娟惜败,对方以7元高价成功购得裤子,最终才为此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惊叹号;再比如开“专家门诊”的胖专家,完全无需凭借什么老花镜,便能一剪刀不偏不倚的剪开从抽屉中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抽出的一长串貌似“没有尽头”的儿童感冒冲剂的其中一包,药剂颗粒如天女散花,又好似六月飞雪般飘洒而落,很难不叫人……大跌眼镜。李娟对故乡往事的思念和盼望始终未能使曾经的滴滴点点在光阴的蹉跎下蒙尘。这很奇妙,亦是极为难得的。 打开这本书,你会发现李娟记录的都是她身边的人,比如爱吐舌头的外婆,爱起外号的母亲,温顺憨厚的叔叔以及她的那些邻居和哈族的青年男女等等,可她却写的如此亲切、自然,毫不做作;她写的也都是发生在她身边的故事,洗澡堂她能写,荒野她能写,蝗灾她能写,甚至采木耳她也能写。她笔下记录的看似都是些乏味的琐碎日常,可充满原始清新气息的疆北风物人情却又如此简单地得以跃然纸上。阿勒泰人烟稀少,能提供给作家写作的素材,按理也不应比车马喧嚣的闹市所能提供的更为丰富。可她却依然能用自己的笔墨塑造出自己的风格。反观我们,其实身边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洞察美的眼睛以及如何用语言描绘美的天赋。李娟的成功之处在于她抓住了那些容易被大家忽视的生活片段,那些可能在我们以为只有明察秋毫的人才能发现的细枝末节,可李娟却都淋漓尽致地呈现在了她的作品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地球上最后的夜晚》的书评中曾提到,无论是诗集、小说集亦或是散文集,都很难能让读者从头到尾对作品保持极高的兴奋度和极好的阅读情绪,无论这部“合集”有多精彩,多伟大,多么令人不可思议,都很难不会让读者在“一口气”通读完全书时产生反感的情绪(在此不再赘述)。这并非是作品本身的错误,当然更不是作者的问题。我想说的是,李娟的作品并不是例外,她一以贯之的风格初读之下确实会叫读者喜出望外,但读的多了还是不免会令人感到些许乏味。不过不知道是否是有意为之,李娟将这本书中写的最好的一篇散文放到了本书的最后,避免出现很多小说集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即最优秀的作品一窝蜂排在书的最前面,致使读者对后半部的作品产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 《木耳》一文讲的是李娟的母亲出于贴补家用的本意,摸索着采摘不知从何时开始出现在深山之中的木耳。刚开始,几乎无人知道木耳的价值,也鲜会有人去采摘它。可随着木耳渐渐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礼品致使其价格不断水涨船高,因它而掀起的狂潮却搅动的当地居民不得安宁。一时之间,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人们皆为木耳疲于奔命,陷入疯狂。他们甘愿为木耳铤而走险,宁愿为木耳抛家舍业,大批大批的人仿佛鬼迷心窍,眼中,生活中都只有木耳。或许,越是艰难困苦的地方,信仰越容易生长。木耳不知从何时开始不再只是大自然馈赠的一种食品,它不断飙升的价值凸显的是它虚无缥缈,如梦幻泡影般的附加意义。购买者认为木耳是尊贵的礼品,能买得起则是身份的象征,而出售者则是将木耳看作为改变自己生活现状的唯一途径。人们的疯狂并未随着相关指令的发布而得以绝迹,却因为大自然的愤怒而消散殆尽。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规模瘟疫带来了空前的灾难。而木耳,它的离去正如同它的到来一样悄无声息,自此之后人们再也未能从深山中发现它的影踪。世间美好或许本就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的木耳就这样来无影去无踪地离开了人们的视野,人们重又过起离群索居的生活,一如昨日。我在文中看到李娟的母亲想方设法,不畏艰难困苦只为采摘更多木耳的精神,着实令我感到备受鼓舞。我想,对抗人生的荒诞最好的办法就是折腾,想方设法不让自己闲着。有道是“生命不息,折腾不止”。西西弗斯可以永不停息地推着石头,我们也可以不分昼夜地采着木耳。《木耳》这篇长散文想要写的出彩并不容易,既不能让感悟影响故事发展的脉络,又不能长篇累牍地讲述故事使得文章落入俗套。李娟在这篇散文中展现出了极强地驾驭文字的能力,她将自己对于生活、社会以及人性的思考和反思统统写了进去,同时还没有冷落对剧情的细致描述和对人物的精致刻画。这篇散文其实非常值得深挖,以上只是我非常表层地随便谈的一些我自己的部分想法,仅此而已。 书评的最后,还是照例写上一小段…… 算了,太困了,写不出什么东西了。 就分享一段李娟在书中所写的话作为结尾吧。 “愿你能通过我的眼睛和情感,体会到遥远的阿勒泰角落里的一些寂静、固执的美好。”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