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社论评论言论选编2017

《求是》社论评论言论选编2017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求是》社论评论言论选编2017
    满福士心
    推荐

    因为最近的俄乌局势,记住了马里乌波尔这个名字,也开启了看这本书的机缘。第一部分作为铺陈,交代了作者家族人物间的关系,也描述了作者在寻亲路上的心路历程。后面三部分直接描述了作者上一辈人在时代大变动中所经历的种种苦难。也许是拉开了距离,对于那些苦难,作者没有用一字一泪地方式去写,但这种近乎白描地方式却那样的震撼人心。原来很多难以想象的事情在因缘和合下可以发生地那么自然,原来人生中真的有那么多离我们并不遥远的苦难。不想说有幸生在华夏,只想道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最后真心祝愿所有人都能够有《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弗兰克尔那样的心力,无论人生遇到何种境遇,都能安得好身心,做得了主。

  • 《求是》社论评论言论选编2017
    杰斯琳·江
    推荐

    出生在内战、恐怖、饥饿和迫害中,對作者的媽媽而言,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是安全的。沒有未來也沒有過去的她,真的很可憐。

  • 《求是》社论评论言论选编2017
    林潇
    推荐

    如果谢尔盖是灿烂后陨灭的烟花,莉迪娅是曲折前行涓涓不息的河流,那叶芙根尼娅就是一根从出生就在痛苦燃烧着地蜡烛。 全书最最精彩的是第二部,是作者姨妈莉迪娅的故事,也是莉迪娅本人的自传。她的经历,仿佛就是另一个版本的茨威格关于他的《昨日的世界》,然而她更顽强,她天资聪颖冷静坚强,从“大小姐”到流民、到女大学生、到政治犯、到强制劳工,到监狱里的女教师并获得所有学生的保护,九死一生,到最终获得自由,她是全书中最了不起的人,家族瓦解、阶级溃败、战争结束、帝国解体…她一直活到了八十几岁,并且在死前写下了自传,太了不起了。 作者舅舅的故事令人唏嘘不已,一个璀璨艺术家的穷途末路。 作者母亲的故事,则是一枚硬币中,莉迪娅的另外一面。无止境的毁灭和不见底的深渊,只有音乐曾经短暂地治愈过她,一直在受苦,片刻的希望在迅速熄灭后只是加速了她的死亡。 读罢这满纸的暴力、灾难与悲歌,我甚至不知该控诉什么。是战争是苏联人是暴君是德国人还是在黑暗里泯灭扭曲的人性? 我深深记得的是,那个叫莉迪娅的女人,以及苦难中的人们和音乐的美好片段。 不要忘记。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更理解了。

  • 《求是》社论评论言论选编2017
    嗯哼
    推荐

    太难了!作者在探寻母亲生前经历、寻找家族亲人这件事中,还原了家族曾经的遭遇:苏联内战,清洗,饥荒,疾病肆虐,骨肉分离,二战,“东方劳工”……战争后果惨不忍睹,高压专治毫无人道,一边看一边流冷汗,久处和平时代的我完全无法相信、也不愿相信这是人间发生的事情! 但,这是纪实文学,那么真实无奈。(历史真是惊人的相似) 这作品是怀念母亲,是寻找心灵归属,或许是身份迷茫?还是控诉战争,为东方劳工发声……不知道,读完情绪耗尽,需要来本小甜饼缓和一下。 推荐阅读。

  • 《求是》社论评论言论选编2017
    冰Bk
    推荐

    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 战争实在太苦了。 叶芙根尼娅的一生都没有安稳生活过。

  • 《求是》社论评论言论选编2017
    🌙
    推荐

    在一个冬夜读完这个满目疮痍的故事后,我久久不能入睡。 在这之前,马里乌波尔对我而言,仅仅是地图上遥远的一个点,也许此生都会与它错过。是这本书带我走向了它的历史与人民。 一部由寻亲展开的百年家族苦难史,没落的旧贵族,被背叛的布尔什维克,无休止的战争与饥馑,劳役与流亡,曾经拥有最大宅邸和第一辆汽车的富绅,被时代的暴力锤炼锉磨,践踏摧毁。 这个伟大复杂的家族,几乎所有成员都留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面孔,每个人都背负着残暴嗜血的时代印记。姨母莉迪亚的回忆录构成了本书最精彩的一部分,她是大革命、大饥荒、大清洗、内外战争……的亲历者,她作为“资产阶级”的女儿,亲眼目睹儿时的富裕生活如何被洗劫一空;她上过大学,教过书,进过监狱,去过劳改营,背井离乡流亡上千公里,从人类史上赫赫有名的民族灾难中捡回一命。这位传奇老人正寝时年91岁,几乎整个世纪的血泪都在她的身上留痕。 而作者娜塔莎的母亲叶芙根尼娅,仿佛生来就诏示着毁灭。她出生时,昔日的贵族家庭早已灰飞于战火,在动荡饥饿的童年中长大,又过早地与亲人离散,踏上了一去不返的流亡之旅。最终沦为德军强制劳工的她,在惨无人道的劳工营中苟活于世。 这是我第一次详细了解欧洲1200万东方强制劳工史,他们在这场毫无人性、旷日持久的掠夺中,被德军欺骗征用,又被祖国视为叛国分子。在德国,他们面对高强度的奴役和非人道的种族政策,斯拉夫人被视为低贱的下等生灵(仅次于犹太人),生命被草率地惩戒,无数劳工死于酷刑、病痛与人体实验,大量的劳工之子甚至刚一出生就被送进婴儿死亡营。在苏联,斯大林式的恐惧阴翳不去,他们被看作屈服于德军的通敌者,故乡正以未知的清算与制裁,等待着这些饱受戕害的返乡者。 前无去处,后无归途,像浮荡于德意志帝国大陆上的千万只幽灵,即便在战后的数十年里,也无法落叶归根。巨大的苦痛伴随着群体性的沉默,鲜少获得外部世界的关注,正如作者娜塔莎所说,只是“犹太人大屠杀的一个注脚”。 强制劳工叶芙根尼娅一生从未有过真正平静平安的日子。照片上的她,戴着头巾,面容姣好,俨然一位恬静纤细的少女。直到36岁自沉时,她已是“可怜、矮小、疯癫”的老妇,战火与奴役无情地碾碎了她,正如历史将无数人盖在残忍的章下。 在娜塔莎的寻亲之旅中,因为母亲的姑母和表姐的接连自杀,让她曾一度怀疑母亲是否是因为所谓“遗传基因”才选择自沉。而当母亲的身世过往被逐步揭露,这样的揣测显得十分冷漠。我想,在经历过这样的人间浩劫后,任何脆弱和放弃都变得理所应当。因为你无法对一个已经死去一百次的人说:请活下去,下一次或许会更好。 读到最后,被命运鞭笞了成千上百次的尼娅,卸下她仅存的一件乌克兰大衣,自沉于雷格尼茨河,这支源于德国巴伐利亚州,流向美因河的支流,不能将她带去故乡马里乌波尔的任何地方。

  • 《求是》社论评论言论选编2017
    娜娜呐
    推荐

    “如果人们不敢说话的话,真相大概只能呈现一半。” 读这本书,一直有个想法:我们为什么要去关心别人的命运?别人的生活到底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更何况是那么久远前他人的寻亲故事,真的值得我们浪费时间吗? 诚然,这本书的主题是东方劳工,很少有人关系解放之后他们的命运。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只关心最残酷的部分,而不关心残酷力度相对弱一些的群体,有可能我们自己也会落入这样的命运。 那么观看苦难,我们到底能从别人的苦难那里获得什么?别的人、别的民族的苦难对于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最简单的,首先,看了之后我们会共情,会哭,这是一种很基本的情绪,经历越惨共情就越强,带给人很强大的共鸣感。 其次,一个人寻找亲人其实是有一个动因的,是要去遗忘它,还是要去铭记它。作者希望可以找回自己的根,找到自己来自何处,自己的根又在哪里,她在找的是自己的历史。 那历史又有什么用? 历史没有用。但历史是人们回溯过往的本能的体现。我们是长、宽、高三维的存在,时间是我们的第四维度,没有历史我们便无从知道自己身处何处,会感到漂浮,因此追溯过往是种本能,也是一种自觉认知。” 每个个体和家族都是国家政治的样本。 历史会提醒我们,人是很健忘的,整个人类的集体遗忘力量非常强大,这种心理机制使得我们不太愿意沉浸在不好的回忆中,我们很愿意假装这个世界是光明的,但是理性的人会不断提醒我们过往,或者说我们读到的黑暗是有必要的。 在重新回溯80年代的时候我发现,这些年出版的很多那时的书基本都成了“成功者的回忆录”,对八十时代的神化、浪漫化趋势盛行,以至于现在很多人完全理解不了那个年代。而在所谓把它经典化、浪漫化的过程中,我们忽略掉了很多细节和很多个体,他们不一定悲惨,但是个人的命运被忽略掉了,被遮蔽了。 所以,这类书最好的一点就在于,它提醒了我们个人的生活,个人的历史和命运,那些细节是我们建立历史想象时不可缺少的一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还要一代一代地阅读历史的原因。 不要丧失敏感性,那是很要命的。

  • 《求是》社论评论言论选编2017
    月落梅影
    推荐

    人能享受的幸福是有上限的,但是人所承受的苦难却是没有下限的,原本出身上流社会的母亲,在二战期间被驱逐乌克兰,成为德国的强制劳工,遭受着非人的待遇。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母亲每天生活在恐惧之中,没有享受过一天美好的生活,最后投河自尽,这不光是一个人的颠沛流离,更是一代人的东欧灾难纪实。

  • 《求是》社论评论言论选编2017
    AD
    推荐

    德国集中营里,来自乌克兰的强制劳工之女的叙述,比小说更曲折离奇的家族史,比电影更震撼的乌克兰苦难史。艺术性和戏剧化使这个故事具有可影视化的结构,当母亲的形象逐渐立体,也是她消失的时候,整个家族的悲恸和碎裂也浮现了出来。拥有了名字,却没有了故乡。

  • 《求是》社论评论言论选编2017
    阿妍、
    推荐

    跟随实事而读,一部找妈之书。 Pray for the world peace.

  • 《求是》社论评论言论选编2017
    浨慕朵
    推荐

    2022年2月26日我终于看完了这本书。 而此时的乌克兰再一次重新陷入战火之中,白天的我即便在做别的,也一直在想,俄乌战争什么时候可以结束。那些欧洲的国家什么时候可以不要煽风点火,尤其是美国。 这大概是我记忆中长大后,最冷的一个二月了 自从春节后,这座北方小镇已经下了接连好几长大风雪,很多个早晨我被冻醒,窗户上结着冰花,外面是飘飘扬扬的大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是不美的,只是太风吹的太凌冽了,雪也来的太猛烈了些。 我觉得我的情绪都被冻住了,我坐在桌子前试图敲出一些字,但是一次两次,我都失败了,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恰如外面的大风雪,也许我的心里也在下雪吧。 母亲照例体贴而喜欢絮絮叨叨。她总是吃饭了,才叫我起床,然后整天的担心,怕我感冒,怕我生病,怕我在屋子里越来越萌,心里越来越想不开。我没有什么 原生家庭,父母伤害的原因为自己命运的乖戾做住脚。生在这样的和平年代,我和我的父母都不过是幸福的普通人。 直到我看完这本书,我才发觉,这幸福或许一点也不普通吧。 要好好珍惜。

  • 《求是》社论评论言论选编2017
    知了
    推荐

    可以肯定的是这本书有很高的价值和内涵 但是我真的看不懂她外祖一家复杂的人口关系以及那些冗长的人名呀[流泪]

  • 《求是》社论评论言论选编2017
    郭志刚
    推荐

    战争带来的最大伤害,是普通百姓。而这种伤害,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代人。

  • 《求是》社论评论言论选编2017
    不见骨相
    推荐

    写得像侦探小说的寻亲记,非常扣人心弦。二战中的强制劳工,是我没有听说过而且也是历史一直在回避的问题。作者母亲出身显赫,有较多的家族分支也留下了很多文字资料,而且还有一个有毅力的女儿,她的故事才得以重见天日;但是其他掉进历史深渊里的无名无姓的人,他们能发出的也许只是无声的呐喊。看完这本书之后很想去了解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和德意志第三帝国

  • 《求是》社论评论言论选编2017
    💬
    推荐

    跨越百年之后,《她来自马里乌波尔》的真实故事又在同样地域同样民族的不同个体间重新上演。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他们永不吸取任何教训。堪比百年孤独的庞大家族,在乌苏这场兄弟相煎的折磨中印刻了历史,最让人动容的永远不是战争中居高临下运筹帷幄的史诗故事,而是千百万普通民众在乱世乌云下波澜跌宕又极其短促的悲剧人生。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