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主:A LITTLE PRINCESS(英文原版)

小公主:A LITTLE PRINCESS(英文原版)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小公主:A LITTLE PRINCESS(英文原版)
    永樂
    推荐

    ①关于汉初重陈胜的张楚。主要原因就是张楚有首事之功,如果没有张楚,就不会出现灭秦的战争,也就不会有汉。正所谓戍卒作难,张楚自号,郢陈建旗,项氏北归,怀王继统,刘邦灭秦。 ②关于汉武帝轮台诏。轮台是个地名,现在的新疆巴音郭楞州有一个轮台县。汉武帝派兵征服轮台国后,桑弘羊上奏在戍轮台、屯田、修亭障,但因连年征战,海内虚耗、天下骚动,有亡秦之迹,加上卫太子巫蛊案的平反,汉武帝颁布《轮台诏》罪己,罢屯田罢筑亭,改变政策方向。 后世认为,轮台诏能够奏效,是由于它颁行于局势有可挽回之际,而且有可挽回之方。崇祯罪己,词旨可谓酷切,但是既非其时,又无其方,不足阻闯王的锋锐。正所谓“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③可否这样理解,封建王朝初创时期,社会达官显贵更替,国家行政力量较强,地主豪强力量较弱,所以依附隐匿流民人口较少,但随着王朝发展,勋贵皇族官僚地主不断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国家行政力量减弱,统治集团集体腐败,依附隐匿流民人口增多,国家兵役、财政等制度崩溃,直至王朝灭亡,开始新的轮回。 所以,为了抑制豪强地主,各朝均采取不同政治手段,比如汉朝用酷吏,设刺史,徙豪强大族。还有比较出名的均田制,类似于土地革命,打击地主阶级,但一般都是见效于始初,终归于泡灭,原因就是“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也好比当下的反腐斗争,不得罪成千上百的高官贵族,就要得罪十四亿人民… ④东汉时期,为了争夺权力和财富,外戚、宦官和以世家大族为主体的官僚士大夫,三者之间又斗争又勾结,大闹了几十年。地主阶级内部的冲突给农民带来灾难。只有掀起大规模农民战争把东汉政权摧毁,把附着在东汉政权上面的蠹虫冲洗一番,才能为社会前进开辟道路。黄巾起义打击了世家大族,从根本上动摇了东汉政权。但是由于分散的起义军被地主武装阻隔和被官军镇压,东汉政权暂时保存了自己的躯壳,得以苟延残喘。 ⑤曹操:“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⑥刘备白帝城托孤“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考虑。 因为蜀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新旧纠葛,刘备处董和、黄权、李严于显位,意在固蜀士之心。孟达降魏,蜀士不能无动于衷,赐刘封死,原因之一当在于平蜀士之怨忿。所以刘备称帝,基础不能说牢固;夷陵倾败,刘备病笃,蜀国更有动摇之虞。诸葛亮、李严并受遗诏辅政,亮正严副,这种安排显然包含着尊重新旧双方利益,安蜀国文武之心,以图共度难关的用意。 所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就是为了在并受遗诏的李严面前巩固诸葛亮的独特地位,预防旧人另有图谋。如果不测事端突然出现,连伊尹、周公都无济于事的时候,诸葛亮还可以走向前台,自取帝位,以应急需。这是刘备少有的谋略之举。 但是后来李严一旦居位,东西分陕,一国二孔之弊就逐渐有所暴露。加之以人事纷纭,此伏彼起。先有廖立狂惑,来敏乱群;后是孟达来降不果而陨身,李严横造无端而废徙。历史遗留的新旧纠葛反复出现,诸葛亮都逐一解决了,而且没有酿成大乱,他没有辜负刘备白帝的托付。 ⑦孙策死后,张昭和周瑜合作所形成的孙吴权力结构,具有吸引宾旅寄寓之士的良好形象和容纳他们的能力,对稳定江东局势发挥了重要作用。直到陆逊和顾雍相继居于武职和朝官的显位,孙吴才算完成了政权的江东化。这也是形势所迫,因为曹操稳定北方后,唯才是举,北方人才不再南流,孙吴原本依赖的淮泗集团无法获得人才的补充,就必须不断吸收本土人士。

  • 小公主:A LITTLE PRINCESS(英文原版)
    中国城管总司令
    推荐

    本书是田余庆先生在八十年代一系列论文的集合,少数作品完成在稍早或稍晚。本书是就秦汉魏晋史中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探讨,而不是一部断代史作品。本书中的文章常以一个具体的事件、人物为切入点,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段中探讨一种或隐于史料表面的事物发展脉络,提出了很多很有见地的观点,可以称得上是“见微知著;有些观点冲击了我们的固有认识,但田余庆先生是做到“论从史出”的,因此阅读本书可以改变我们对历史上一些问题不准确的认识;书中多数文章是论与述相结合,在进行“述”某一事物的发展脉络时,田余庆先生扎实史学功底与考据能力便也体现出来了;书中最后两篇文章体现了田余庆先生对史学研究的认识和对研究者的期望。作为一名专业的历史学习者,未来的历史研究者,无论今后选择怎样的研究方向,本书是必定要读的;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也可选择阅读本书,不用把全部文章都读下来,只读几篇即可,读完之后自己对历史浅显的认识,在学习历史中自大的心态或许能有所改观。《万历十五年》同样也是就那一时期几个具体问题进行分别论述的,在我看来与本书相似,本书阅读难度也不高,但《万历十五年》广受推荐而本书在非历史专业领域少有人提及,这是我所不解的。我对本书的每一篇文章的分别概述见前。

  • 小公主:A LITTLE PRINCESS(英文原版)
    论路痴的自我修养
    推荐

    看《哈佛中国史》系列,南北朝是单列一本的,正印证了田余庆先生说的,研究中国古代史,统一的大朝代值得研究,分裂时期的帝国同样值得研究。 之前看过了田余庆先生的《东晋门阀政治》那本书。前一阵听易中天的《品三国》,就又来读这本《秦汉魏晋史探微》,易中天老师在《品三国》中的大部分史观基本是源自田余庆先生的。 思想是研究史学的根本,又何尝不是读史的根本。

  • 小公主:A LITTLE PRINCESS(英文原版)
    眉间尺
    推荐

    田老从各种史料还原出的政治微操细节并非无懈可击,但足够好看且深刻。印象较深的是曹丕对青徐豪霸的处置和刘备托孤时的对蜀中新旧/客主人物的人事考虑。看到“悠悠万事,唯此为大”,神思难免不飘忽到田老去毛家湾给那位上课的情形。不好说是政治耽误了田老的学术,还是学术耽误了他的政治。

  • 小公主:A LITTLE PRINCESS(英文原版)
    Coco
    推荐

    先生毕竟是先生。 从八年前的《东晋门阀政治》到今日读完的《秦汉魏晋史探微》,仰之弥高,常读常新。

  • 小公主:A LITTLE PRINCESS(英文原版)
    脱缰的哈士奇
    推荐

    这是看的关于田余庆先生的第二本书,相比于《东晋门阀政治》,这本看的更通顺一些。     毕竟作为普通历史爱好者,相比于秦汉时期,东晋方面的知识确实要弱了很多。因此本书前面大半部分所涉及的汉武帝、曹操、诸葛亮和孙吴,看的也更仔细一些。     摘抄了印象最深的几段:     曹操的“叛逆思想”:他是个戏剧性很强的人。他可以是叱咤风云的英雄,可以是反抗传统的叛逆,可以是文采风流的才士,也可以是权诈忌刻的奸臣。但是不论他以什么姿态出现,都有一种内心的深刻矛盾笼罩着他,他的各种活动,都有这种矛盾斗争的痕迹。     袁曹之争的焦点:实际上是儒法之争,其焦点是对待世家大族的态度。     “君可自取”的“取”:诸葛亮被赋予特别的权力,使他能够控制李严而不被掣肘,预防旧人另有图谋。     孙吴江东化的三个阶段:从对抗到融合。

  • 小公主:A LITTLE PRINCESS(英文原版)
    Luffy
    推荐

    闻名已久,虽然一直未拜读但也在各种地方看到过书中的一些观点,发现自己在某些地方竟然与此书不谋而合,深为此窃喜。田余庆先生功底之深厚自不必说,最有价值的当属第三章,以人身依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封建土地制度。曹操和诸葛亮部分明显夹杂着一些私货,不如前面几篇言必有据,尤其诸葛部分有些许自相矛盾之处,既云诸葛无实权只偶尔画策,又言事无巨细均需获得诸葛首肯,真实情况更可能是诸葛已经得到足够的信任,但彼时对外并无马超许靖诸人之爵位声望。论诸葛安慰孟达书之处欠缺说服力,其时刘备刘封已故,诸葛之书实为策反孟达的权宜之计,将此作为谋废李严的证据而推断出解决新旧问题略显牵强。不过这都不算什么问题,毕竟传统观念对此二人看法太过固化,提供的新角度也不失精彩,可惜被有些后来者(此处不点名)滥用。北府兵部分结合东晋门阀制度更加系统,待读完南北朝史之后再细读另一本《拓跋史探》。

  • 小公主:A LITTLE PRINCESS(英文原版)
    最后一枪
    推荐

    秦汉与魏晋时代史料纷繁,历来为不少史家所青睐,本书便是田余庆先生选取此段历史,立诸多议题进而阐发研究之精粹、剖析前后之因果的论文集合。因涉及史料繁多,部分议题更偏重学术研究,因而阅读时我也做了精读与粗读的权衡。一遍阅罢,可谓甘之如饴,畅快淋漓。 秦汉史决定了以后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有其非凡意义。魏晋南北朝历时不过四百年,其中所含正史却多达一志八书二史,种类庞杂。以此段历史作为探微之选,自然有无数可切入角度,本书作者主要从以下几点钩沉稽古、发微抉隐。以下为本书阐述之主要问题与归纳,仅做一记录与参考: 1、关于张楚问题探究 通过对张楚反秦的历史背景全面论述,及结合考古学所得,论述此事之历史意义。引汉武帝时司马迁编纂《史记》为例,说明法统观念仍然尊楚。《史记》立月表记秦末事,不名曰“秦汉之际月表”,而名曰“秦楚之际月表”,说明司马迁明确地意识到楚在秦末历史中具有独特地位。引《盐铁论》记载文学论秦末事说:“一夫倡而天下和,兵破陈涉,地夺诸侯。”准确地概括了张楚反秦的两重作用。 秦楚之际风云诡谲,事态纷纭,它昭示于后人的历史结论,一是非张楚不能灭秦,二是非承秦不能立汉。灭秦和承秦,相反而又相成,其间都有楚作为中介。 2、汉武帝轮台诏之论述 重点在于秦始皇“事前未有样”因而无可参照,汉初重此段历史经验,因而有文景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延续至汉武初年。因戾太子巫蛊事发而导致风气日蹙,不得不使刘彻在现实面前转向守文的态度,通过史料论述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及思想基础。 3、人身依附关系发展历程之论述 人身依附关系初见于战国,秦与西汉时期趋于定型,东汉以后以佃户、役使部曲等形式出现,田庄依附的农民,有事为部曲,无事为佃户,为亦病亦农的形式。这也成为东汉一朝主要的依附关系形式。 4、汉魏时代的青徐豪霸之论述 重新通过解读曹丕广陵之役,阐述通过此举,名为伐吴,实为解决青徐豪霸盘踞一方的问题,巩固北方统一。引曹丕《典论·自序》,说他“生于中平之际,长于戎旅之间”,从小好弓马,习武事,他数十年中随曹操四出作战,见多识广,即位后,按理说应当在军事上有所表现,可是事实却不然。这一点也说明,发动广陵诸役从军事上是说不通的,只有从当时政治形势着眼,才能得到解释。 5、关于曹袁之争之论述 一言以蔽之,曹袁之争的性质,于社会地位上来说是两个阶层之争,于意识形态上来说是儒法之争。 6、关于隆中对之论述 阐述隆中对中跨据荆益之思想来源为李熊说公孙述,同时阐述在刘备入蜀后及关羽败亡后,孙吴已将东出三峡的大门封锁,蜀军无法自由出入,因而此种构想极难于现实中达成。 7、关于诸葛亮与李严问题之论述 通过白帝城托孤之事展开论述,引用诸多史料展开说明诸葛与李氏实为新旧集团势力之争,诸葛亮果断出手,意在协调内部势力,李严不过是为原益州系的领军人物。 8、孙吴道路之论述 点明孙氏依托周瑜、张昭之力,拉拢宾客寄寓之人充实淮泗集团力量,以图与江东大族对抗。孙吴必须最终完成江东化,才能抗衡曹魏以求自存。 9、北府兵始末之论述 论述北府兵之兴起与衰落,阐明以江淮流民为主体的京口北府兵,共存在一百五十余年。抗拒过胡族南下,支撑过东晋时代门阀政治与江左势力的角逐,直至最终消亡。 10、彭城丛亭里刘氏之论述 通过考证家族世系,分析出刘氏始终以彭城及临近为基点,不曾广泛倾族迁徙。南北朝时代,刘氏为官者大多与宗族保持联系,呈观望之姿,同时因其所处特殊时代的特殊地理位置,对南北文化交流尤其佛教成实宗的传播起到重大作用。 以上为书中所述印象较为深刻的一些方面,仍有很多细末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反复结合其他史料阅读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另在本书行将结束时,作者一篇关于古运河问题的论文,其中一个观点亦十分鲜明深刻,特摘录如下: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这样一种现象:辉煌的文治武功尽管多出现于国家统一时期,但是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分裂时期有时也颇为显著。一般说来,统一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心均在首都,只有首都以及首都所仰赖的经济供应线(例如漕运线,商品流通线)附近,首都与重镇之间交通线附近,才有较大的发展机会,此外的广大地区,发展速度要缓慢得多。《史记》所列举的重要都会,多半是分裂的战国时期各国的首都和重镇,而到了秦汉统一时期,大发展的只是长安、洛阳等数处而已,其他大多不再发展,有的甚至趋于衰落。按照这个道理,我们可以理解长江以南经济、文化开始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不是在统一的秦汉时期,而是在分裂的六朝。梁陈之际南方腹地豪霸纷纷出现,正是南方在分裂时期发展较快的一种反映。从这里看来,我觉得分裂时期的历史并非没有积极意义可寻。何况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民族融合现象也多在分裂的年代特别显著。分裂时期的社会变迁和民族变迁,往往为即将重建的国家统一准备更广阔的地域,奠定更厚实的基础。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