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许诺(全集)

曾许诺(全集)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曾许诺(全集)
    Jason
    推荐

    面对宇宙的时间维度我们显得渺小的不值一提,而即使是浩瀚的宇宙也最终会被熵打败。

  • 曾许诺(全集)
    郭相谅
    推荐

    一、“能量”是贯穿宇宙历史的关键词,在宇宙形成初期,能量是怎么推动物质形成的? 物质是能量的一种形式,不过是被高度压缩过的形式。 四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引力把茫茫宇宙中的物质聚在一起,形成天体;电磁力安排电子和原子核的配对关系,形成原子和分子。从物质诞生,到恒星与星系的形成,再到原子和分子出现,最后形成地球、月球,能量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二、地球具备了哪些概率极小的必备条件,才能孕育出生命?生命又是怎么从多次灭绝的危机中存活下来? 生命的诞生是一个化学实验的过程,必须在大量实验基础上才能成功: 1.太阳系和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刚刚好,地球和太阳的距离也刚刚好,既保证了安全稳定,也保证了合适的温度和压力。 2.地球有适合化学反应的液体:只有在液体中,原子才能自由自在的结合,创造出其他原子和分子。 3.地球上要有足够多的实验原料。 有了上述的条件,一些生命必备的简单小分子才能形成。在漫长的岁月中,这些小分子尝试了无数种组合,终于形成了生命需要的大分子链。 生命诞生还有几个必备要素: 1.细胞膜:保护细胞结构,有了细胞膜才有最原始的原核生物。 2.新陈代谢:消耗能量,维持生物的生存。 3.自我复制:繁衍生息,不在局限在海底裂缝,能在整个海洋畅游。 对于生命来说,只有平衡的温度才适合生存繁衍,维持平衡离不开两个调节系统: 1.地理系统:碳循环,能自动调节地球的温度。地球的热量来自太阳和地底深处,大气层决定了多少热量会留在地球表面。 (1)温室气体在江水中溶解为碳酸,大量碳元素随着水流进入海洋,一部分跟随板块运动沉入地球深处。 (2)板块运动造成火山喷发,又把碳带回地面。 温室气体太多,温度就会变高,降水增多;温室气体不够,降水就会变少,碳元素就不会大量流失到地球深处,火山也会慢慢补充一些温室气体。 碳循环确保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维持在动态平衡,地球的温度也维持稳定。 2.生态系统:对于地球早期的原核生物,氧气是有毒的,蓝藻的光合作用产生了大量的氧气,造成了生物圈第一次大劫难:氧气大屠杀。温室气体急剧减少,地球急速降温,产生了大面积冰川,遮盖了阳光,终止了光合作用,降低了大气中的氧气含量。接着地球产生了真核生物,能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平衡了地球的氧气和温室气体,让地球气温稳定下来。 反复无常的宇宙造成的灾难是偶然,生物演化的大趋势却是必然,生物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有了更多的细胞、更大的体型、分工更明确的器官、更发达的神经系统等等。 三、人类是唯一能够改变地球的物种,是怎么做到的? 人类能够在短短十万内之内控制生物圈,源于对能量和信息的利用。 1.农业 (1)农业打开了一座能量宝库,人类相当于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农业获取能量的效率是游猎的100倍。 (2)社会网络和社会结构因为农业变得复杂,产生了等级制和领袖。 (3)农业生产带来了剩余财富,让一部分人可以不必参与农业生产,出现了劳动分工,逐渐形成了国家的雏形。 (4)古代统治者获取资源主要有三种方式:提高生产力、提高税率、发动战争。 (5)获取信息:人口普查、历史记录、信息传递、修建道路。 随着人类社会的复杂程度提高,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 2.工业:近代科技诞生,帮助人类获取更多的能量。 蒸汽机把人类带进工业时代,能量增长了21倍,能量越来越便宜,鼓励更多的商业和技术创新。 人类主导地球的变化有好的一面,但也增加了温室气体,打破了原来的碳循环,让物种灭绝速度加快。近100年的灭绝速度比过去百万年间加快了几百倍。 人类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能量和信息,把其他物种远远抛在后面,这种优势,表现在: 1.大脑的构造:大脑的新皮质越来越大,智能越来越高。这是生物演化大趋势的结果,想要适应环境,就必须获取更多的信息,就必须有个专门的信息处理器,逐渐形成了大脑。有脑生物是演化过程中的一次飞跃。人类大部分时间都是让情绪和习惯做主的,只有在并不急迫的稳定环境下、有充足能量的时候,才会动用理性。 2.集体学习:与人合作,会变得更加强大,掌握更多的信息,意味着能获取更多的能量和资源。随着一代代的积累,学习能力也与日俱争,最终跨越了语言能力这个难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 曾许诺(全集)
    =
    推荐

    这本书给4分。科普类书籍,讲了很多但没有弄清楚究竟我们从何而来要往何去。 阅读起来像一本教科书。从宇宙原点的开始部分是物理学,衍变到星体部分是化学,形成生物变成生物学和地理,人类开始发展是历史学研究,近代史变成政治与人文。看的同时像在复习初高中的学科知识,读起来也如教科书一样一板一眼,像一本启蒙书籍适合小孩。 看完后对人类制度形成部分最感兴趣。人类并不是如同科技发展一般自然从觅食社会进入到农耕社会的,农耕并未让人们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相反由于农耕文明的食物单调性以及垃圾等负面影响反而降低了生活质量。但农耕文明更有利于繁衍以及群体社会的形成,更加稳定。所以可以推出如今人们大部分是不愿意脱离群体所以忍受较差生活质量的后代。此外,在信息社会前实际只有少部分精英能得到超越前人的生活质量,大部分普通人都只希望自己儿女能像自己一样安稳生活就好了。农耕社会反而造就了层层剥削的制度,因为有领袖以及剩余资本,而这在觅食文明中是很难出现的。因此国家与社会形成的含义值得深思,我们到底处于群体中的什么位置。 关键在有恶必惩【danda,或君主的权杖】;惩恶的机制全在政治。政治之义,在求得尚不得者,捍卫己之所得,增益己之所贵,使贤者终有所获。

  • 曾许诺(全集)
    杨晓伟
    推荐

    拉长时间尺度,宇宙演化的轮廓更加清晰了,生命的演化和人类的发展更显神奇和珍贵。

  • 曾许诺(全集)
    老哈
    推荐

    这是一本还不错的科普书。作者以极大的时间跨度,将从宇宙大爆炸一直讲到了现在。既有跨越千年的视角,也有细节的聚焦,在最后一章,还有作者对未来的展望。正如作者所说,这本书时一本适合一口气读完的书。读起来确实很"解渴"。 中小学生可能会更感兴趣一些吧。

  • 曾许诺(全集)
    John
    推荐

    信息始于物理的规律,也就是宇宙最基本的运行体系。物理的规律决定物质朝某个特定的方向发展,就像引力制造最初的恒星所经历的轨迹。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限定了可能性,故而就减少了随意性。所以说信息多了,就意味着熵少了,熵喜爱的作乱的可能性降低了。这是普世皆然的信息,这一规则已经深植于每一点一滴的物质和能量。

  • 曾许诺(全集)
    非豆
    推荐

    前半段关于宇宙及地球的历史还是蛮有意思的,提出的熵税这一概念,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并且宏大的时间线给人以浩瀚的历史观之感,只觉自身不过沧海一粟!后半段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可能也是自身兴趣不足,读之略显枯燥。前半段还是适合二刷多看几遍的,看书途中,竟然想把高中的物理,化学,生物重新学习一遍!

  • 曾许诺(全集)
    西雨薇风
    推荐

    我们现今处于的时代就是人类的黎明,从宇宙的角度来说我们这个智人的物种来说也不过是过客。如果不能维持低熵运转,那么人类的历史随时都有可能终结,那么人类就只有黎明了。

  • 曾许诺(全集)
    July.M
    推荐

    世界浩瀚,人类也不过是宇宙中一粒尘埃.看似生命伟大,其实也不过是一场原子、分子、电子间的能量较量,生命如是,情感如是,命运如是.

  • 曾许诺(全集)
    Liet
    推荐

    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角度把宇宙、地球、生物、人类的起源故事完整地讲了一遍

  • 曾许诺(全集)
    ROY-Lee
    推荐

    有点三国演义那种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味道,万物的发现也是繁荣然后衰退,再繁荣。现在适宜的环境来之不易。不知道人类还能够在地球上生存多久,作为个人就是努力生活。过好每一天。

  • 曾许诺(全集)
    awqj
    推荐

    把作者四本书都补完了,极简史,时间地图,大历史,起源的顺序看,将会收获很多

  • 曾许诺(全集)
    推荐

    曾经纠结迷茫的问题“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了解了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和人类的起源,以及千年的走向,宇宙的未来,“豁然开朗”是最好的表达,欣喜。

  • 曾许诺(全集)
    徐春洪
    推荐

    读完8小时28分钟,2020.4.18,20:24于上海。不评论了,大家都能看懂的“大历史”,宇宙,地球,人类的发展简史,人何其渺小又何其伟大,且行且珍惜!周末读书,加油,骚年!!!

  • 曾许诺(全集)
    静水晓风
    推荐

    我们人类发展其实经历了四个过程: 1.物理进化(形成自宇宙中的原子结构)。 2.化学进化(形成了分子结构), 3.生物进化(从最简单的生命到复杂生命)。 4.社会或者能量信息进化。(语言和工具以及能量和信息的使用) 有些历史好短,我们常见的加减乘除“=”号,也才400年历史,可想而知,现在我们几乎是在爆炸式的发展。 我们人类有多么的不容易,我们能够在这看书,生活在当世,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为此,我永远感恩不尽!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天空不曾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好吧,我已经飞过,这就足够了!😂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