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

省委书记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省委书记
    少年游
    推荐

    看完全书十万个为什么更甚,关于人类进化、艺术、语言、心智,我们还有太多的谜题未解,有太多的证据不够。作者较为全面客观地梳理了学界围绕人类起源的研究过程,其中的争论、新证据发掘、各路观点都有涉及,对于想了解这一块的小伙伴值得一读。 生命过于神奇,每一个生命都历经了几百万年,现代人苦苦追寻的生命意义,其实何必执着,你的存在本身就足够有意义。心存敬畏,不负韶华。

  • 省委书记
    萧冰
    推荐

    这本书指出了很多假设和理论,阐述了很多可能性。 近来我迷上了看人类学的书籍。想到文中关于语言、大脑和四肢之间的进化,我总觉得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说不出来是谁先产生,哪个作用于哪个,应该是相互作用吧。

  • 省委书记
    老不舞
    推荐

    如果还没看过《人类起源的故事》,看完本书马上去看吧,我们的视野会继续拓展。

  • 省委书记
    汗胖
    推荐

    经书友推荐发现了这部好书。作者理查德·利基是肯尼亚古人类第一家族的后代,他的母亲玛丽·利基发现了第一块能人遗骸,把全世界研究古人类的科学家视线投入到非洲。而“能人”这个学术名词就是他父亲路易斯·利基命名的。 作者作为25岁就被任命为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的天才人类学家,在这个年轻学科的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书读完,非常佩服作者严谨到谦逊的学术态度,对于人类起源的很多观点,即便已经非常明确,他也不厌其烦地列出目前学界的所有正争议,以及争议们的论据,这是我非常感动的一点。作为非专业的读者,我们太容易受到最早读到的观点影响,而这种踏实、严谨的写作风格,虽然比那些主观性极强的表述缺少一定的吸引力,但我更愿意把这看作书籍本身对读者设定的门槛。一位书友就曾对比过本书与犹太人赫拉利的《人类简史》,赫拉利无疑以更浮夸的文风,更武断的学术态度俘获了更多的读者,但对知识本身兴趣大于阅读体验的读者,应该不会满足于看个热闹。 内容而言,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就是质疑了曾经列入我中学课本的人类进化史。非常清楚地记得当时老师们讲述到人类的先祖可以追溯到非洲南方古猿里的阿法南猿,也就是著名的“露西少女”,而本书详尽列出了步行姿态、臼齿生长时间、雌雄体型差异、脑部血管散热能力等雄辩的理由,给出了人类并非南方古猿的直系后代,而是一种与其共生的猿类后代的观点。不禁感叹知识的更替就发生在眼前,短短十几年课本已经过时啦。 强烈推荐!这部不到十万字的小册子没有惊世骇俗的言论,没有哗众取宠的表述,只有满满的干货,值得渴求扩充知识体系的诸君收藏!

  • 省委书记
    雷公电婆
    推荐

    突然就读完了,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没有主观臆断人类起源,大多数是基于野外考古进行的合理、较严谨的推测。对了解人类或者人属起源、演化,有着非常好的启发。关于意识,特别是自我意识起源这一段,也是迄今看到比较靠谱的描述与推断。可惜了,戛然而止,或许,作者确实也只能说这么多了。 书中所说,大部分都能理解,并有所触动。就是,依然无法想象出为什么会产生自我意识。问过很多人,想过“为什么会有我这个意识”;所有人都说没有想过,并且觉得我有这样的想法很奇怪。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是“我思故我在”吗?难道,“我”,经历了无数的自我,贯穿历史,因为什么协定,忘记曾经存在的自我吗?还是,“我”,只是少数喜欢胡思乱想的肉体凡胎而已? 算了,春节假期结束了,明天还要上班,赚钱养活自己。不好好活着,无论什么奇思妙想,都是幻觉吧?[呲牙]

  • 省委书记
    肖琳
    推荐

    我以为在我看了人类基因证据以后,对非洲起源说之外的说法应该漠视,应该认为是被淘汰的、落后的,但在利基的文字中我被折服了,不是说我动摇了原本的观点,而是他让我自省我是否一叶障目,变得狭隘而不包容,所以才容不下没有证据证明其错,也没有证据证明其对的这类假说。 理查德·利基,他的父母在非洲的考古发现,可谓凭一己之力将人类起源研究引向了正确方向,他本人发现的图尔卡纳男孩是迄今为止发现最完整的古人类骨骼化石之一,现在,是这样一位站在第一现场,站在古人类研究最前沿的人在为我们讲述人类的起源,而他的文字可以这么平和,明明描述了那么多相冲的理论、学说,其中明明有和他研究相斥的,却读不出他一点不满的情绪,对于他所赞同的,也找不出一点强势的影子。这就是大师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一个已经先入为主的读者,读来都能收获满满,可见作者文字的魅力。 本书十万字不到,却恰好满足了我最想知道的两点: 1、名称的疑惑。之前看过的有关人类起源的文字,充斥着猿、类人猿、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等等名称,眼花缭乱,也看过人类进化的时间线图,很全很丰富,但就一直没明白,比如:尼安德特人和智人是一个物种吗?直立人演化出智人,直立人是消失了还是朝另一个方向演化?人类的祖先到底指智人,还是要追溯到猿人?人科指什么?人属指什么……等等,不一而足,始终找不出一根关键的线把各个点串起来,结果只会是过目就忘。书中正好给我提供了一个思路:名称本身并不重要,这些物种的进化形式比名称更重要。那么只要记住关键词:两足直立行走、制造工具、脑容量增大、身形变化、牙齿变化,直到解剖结构层面都和现代人一样,肉体的进化就告一段落了。 2、 意识的起源。我自认为区分人和动物最关键一点就是意识,意识才体现了人的特殊性,什么制造工具、使用工具、语言文化,都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但为什么偏偏是人产生意识呢?难道真的是上帝指点,人类灵光一闪?现有证据还无法确定意识起源的时间和原因,科学家提出一种社会智力假说,认为人属在社会环境中通过不断“自视”的观察而产生意识,伴随着脑容量增大,又反过来增强这种“自视”能力,达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按照这种说法,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我想活用一下道金斯“自私基因”理论来解释。如果一群人中有一个人由于基因突变产生了心智,哪怕是一点,他也比没有心智的其他人掌握更多优势,那么他完全有可能有更多机会吃饱喝足、繁衍后代,所以这个突变在种群中得以扩散,而意识一旦产生,绝无倒退的可能,从此人类进化进入一个新纪元。意识起源可能就是某个基因突变,脑部增大同样可能是个偶然,那么人类就是由无数个偶然事件形成的,人类演化至今属实不易,且行且珍惜吧。 本书提出了几个让我眼前一亮的观点: 1、 人类其实是“早产儿”。这与人类骨盆大小和脑容量有关。人的脑容量是猿类的3倍,猿类幼崽的大脑可以发育到成年的一半再出生,所以幼崽出生成长迅速,可以快速进入成年期。而人类幼崽的脑容量只有成人的三分一,剩余部分只能在体外发育,所以幼儿到成人之间有个较长的过渡期。这受限于人的骨盆结构,是直立行走必须做出的牺牲。即便如此,婴儿的头部大小对女性生产的负担依然很重,古代因生产而死的女人不知凡几。 但我有点疑惑,为什么大自然不让婴儿再“早产”一点?比如脑部发育到四分一就排出体外,这有利于“生存”和“繁衍”,正符合自然选择的主题。是否可以认为,自然选择确定了人属骨盆的极限,但自然也没想到人脑可以持续增大,这就出现一个两难问题,脑部持续增大人可以更聪明,但人更聪明更不易出生。。。幸好现在的脑容量足够想出剖腹产技术,否则人类死于“脑大”估计可以上榜“人类灭绝的十大奇葩理由”了。。。 2、 男女身材差异的社会原因。在基因之书中我已经了解到一种说法,是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决定了许多男性特征,包括大脑和身体。本书又提供了另一种说法,即男性不再需要通过打斗争取与女性的交配权,而是互相合作达到目的,所以男女身材差异变小。这是社会环境的原因,那么回到现代,对女性身材的苛刻要求同样来源于社会环境,“小白脸”的兴起亦如此。教育部对男生“阳刚之气”的要求虽然过于表面,但瘦弱的男性身材和女性身材一样,是否应该反思?史前时代社会原因导致的身材差异不影响繁衍,这与基因的“繁衍本能”并不冲突,现如今,如果由于社会原因男女持续瘦弱下去,直到与基因的“目的”相冲突,结果会是怎样? 3、 人类竟是拣食者。作者在这点的论述上充分体现了他的严谨性。谁能想到史前人类除了狩猎、采集,竟然还可能拣食?考古同时发现石器工具和骨头,不能说明人类的狩猎行为,还可能是人类拣拾其他动物的猎物,或者“虎口夺食”。 以往看到的人类史都在强调人类光辉的一面,比如狩猎,风光而浪漫,作者能把拣食者的形象摆在读者面前值得称赞。不仅如此,书中很多细节处都流露出作者对人类所处地位的思考,比如对“动物是否有心智”的探讨,对“人类独特性”的探讨,相反观点的阐述并无厚此薄彼。 直面别人的看法需要勇气,即使这个看法是某个科学观点;而直面证据更需要勇气,尤其此证据推翻的是自己的观点。作者做到了,或许正因为他是这样的人,才敢和偷猎集团对抗,拯救犀牛和象牙,这何尝不是作者身为人类的一种表态呢? 四星推荐,扣一星,意犹未尽,希望字数翻倍。

  • 省委书记
    美措降央
    推荐

    现在书评分三级(以前分五星),此书评好看。但讲到核心“人类的起源”,此书也未能有确定论,只是提供了有益的思考,给你想象的空间。他的观点可否类比达尔文的进化论?“进化论”也未确切证实。我总是觉得人是“上帝甄选”的,但我不是信教的。

  • 省委书记
    悟悟悟
    推荐

    作者出身于肯尼亚考古世家利基家族,父母都是研究古人类学的名人,从小叛逆,不愿活在父母的光环下,想独自闯出另外的道路,最终还是被古人类学深深吸引,奉献一生。此书给我的感觉有点类似于《复杂生命的起源》或者说类似于戴蒙德的《性的进化》,都是假说,猜想,逻辑思维却又相当缜密,我惊奇的发现我们所认知的人类起源,都是这些学术大咖,权威大佬辩论,争论出来的,当然了,重要的是新的考古证据。作者及他的家族无疑是这些权威大佬中的一员,很多名称,假说都被提出来而广而人知。我简单梳理下书中的主要内容:1,700多万年前,人科动物出现,我们叫它南方古猿 2,250万年前,两足人属猿类登上舞台 3,7万年前,智人,尼安德特人等至少16种人种活跃  4,一万多年前,智人脱颖而出,改变狩猎采集生活,农业革命之后开启定居生活,形成部落,城镇,城市,国家,帝国,现代人粉墨登场。想在任何一个领域取得成就,都是极其不容易的,像作者这样的考古工作者,除了要面对危险复杂的户外环境,还要忍受巨大的孤独,可能数十年一无所获,这种精神非常宝贵,无论是为了荣耀名誉,还是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大脑是人最大的宝藏,知识是开启它的钥匙,我现在觉得意志才是开启宝藏的钥匙,我还会继续对这方面的探索

  • 省委书记
    🔥ZLMing
    推荐

    从南方古猿到现代智人 好奇心是进步的源动力。 在爱刨根问底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们的孜孜不倦的努力下,人类在寻根溯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小时候,当我们问父母自己从哪里来的时候,开明的家长或许能给出简明扼要的正确答案,但当问题换成我们人类从哪里来的时候,我想大多数的家长除了张口结舌或胡编乱造之外,别无选择。 关于人类的起源,不但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尼尔·麦格雷戈的《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杰弗里·布莱内的《世界简史:从非洲到月球》、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里有相当精彩的论述,就连前几天读到的年轻的博物馆讲解员河森堡的《进击的智人》也给我带来不小的震撼。 尽管如此,这本理查德·利基先生所著的《人类的起源》所给我带来的惊喜,远超我的想象。 科学家的论述方式,总是离不开证据与逻辑,利基先生的这本书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凡是不能确定的事,他们会用“假说”这样的词语,严谨地表述出来。这样的方式,对我来说很具有信服力。 通过研究化石等留下来的远古遗迹,我们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追溯过去,但对于早已消失的证据,我们便束手无策了。 关于人类何时直立行走的?大脑容量到底是因何而增大的?何时开始使用语言的?意识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产生的?等等问题,作者为我们展示出很多最新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他自己的看法。同时利基先生也不无遗憾地告诉读者,距离很多谜底的揭晓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我们还需要继续等待,直到科技成熟和运气的到来。

  • 省委书记
    酷rain
    推荐

    理查德.利基著《人类的起源》读完了,这部书在给我关于人类的起源方面,传达了从考古学角度的思考。而这本书中关于理查德.利基家世(父母在东非从事考古工作)介绍给我传达的信息更让我振动,它也让我更加坚信通过两代以上的专业传递,才能产生更为伟大的相关行业杰出开拓者:比如太史公司马迁,比如部落首领成吉思汗!

  • 省委书记
    Aspirin
    推荐

    迄今为止看过的最具信服力的一本关于史前人类祖先溯源的书。 全书摒弃一切定论,只是以一位严谨端正的学术精神和态度来解说人类的祖先不断延续的历史,作者把从历史学、考古学、动物学、古生物学、人类学等等关于祖先的研究观点进行叙述,各个不同领域不同时期的众多学者几十上百年探索祖先的研究和争论一一向读者道来。 全书看见重复最多的一词就是“假说”:人类起源假说、走出非洲假说、各地起源假说、社会智力假说、“人,工具制造者”假说……虽然作者自己也是肯尼亚人,但是对于非洲是人类的祖先作者也只客观地写出“非洲起源假说”。 同时本书最大的亮点就是质疑了我们一个僵硬的观点:人类的狩猎行为。我们的祖先是狩猎者还是捡拾者?把“人类开始狩猎行为”改写成人类狩猎假说,看到这一章节时为作者这种严谨审慎的态度所折服! 随着书籍的阅读愈发对作者油生出一种钦佩之情,作者不仅仅是古人类学家第一家族成员之一,他挖掘出的“图尔卡纳男孩”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古人类骨骼化石之一,他更是为所有研究古人类的学者树立了一个超强理性研究的标杆。 所有史前史都受到文化制约,这就是为什么出现了众说纷纭的各种假说和观点,本书除了作者理智清晰的批判性思维,更具备了包容不同观点、尊重所有研究成果的科学家宽大胸怀和细致认真的治学精神。这是值得我们在所有研究领域中的工作者需要学习的能力。 感谢理查德·利基先生!致敬!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