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闻道

朝闻道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朝闻道
    赵至臻
    推荐

    从科普物理的角度来看,爱因斯坦比霍金更通晓普通人的智力水平。所以遣词造句更通俗易懂,尽管如此,从广义相对论开始,科普的难度也迅速加大。以至于很多环节,大师只能直接陈述结论。维特根斯坦说过,世界的边界就是语言的边界。从相对论到量子力学,现代物理学已经逼近或者走出了原有世界的边界,文字语言已经无法像数学语言那样准确的描述世界了。 全书从牛顿的机械物理观讲起,叙述了无数物理学家不断探索,试图解释世界的历史。每一次新的突破,都是为了更完美的解释客观世界,传统观念中的客观存在和世界规律不断被赋予新的解释。牛顿力学中客观存在就是上帝的造物,永恒不变。相对论中的客观存在则开始变得模糊,物质和能量的边界被打破,物质即能量,能量即物质。进入量子力学阶段,物质和能量都不再重要,所有宏观上的客观存在都只是微观层面上概率的表现形式。到了这一步,原有的物质世界观已经坍塌,但新的科学工具无论是具象的研究设备还是抽象的理论工具都还不够搭建出完整的新世界观。整个世界都卡在了这里,以至于近一个世纪,人类社会的进步都只能靠工程技术进步来推动。 每一次物理学的大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飞跃,经典力学下的工业革命,相对论下的核能开发,量子理论下的量子计算,前两次飞跃的同时都伴随着全球范围的战争,这一次历史还会重演吗?

  • 朝闻道
    荆博
    推荐

    这本书不知道算不算科普,但是我目前读过对物理学本质理解最好的一本书,我曾多次安利给小伙伴,也不知道他们读了没?!

  • 朝闻道
    推荐

    读了两遍,我对这本书了解得更透彻,需要学习的还有更多的价值。

  • 朝闻道
    joych
    推荐

    发现这本书,主要是受侯世达教授《表象与本质》这本著作的影响。在其“惊天动地的类比”章节中,着重介绍了爱因斯坦如何通过类比建立起科学的思维与框架,这让我进一步产生了对科学家如何思考和探索的兴趣。 因此,对我个人而言,阅读本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增强物理学相关的知识,更多的是在于了解顶尖科学家的行事方式和思考逻辑。 幸运的是,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些答案。 开篇作序中,作者就阐明写作本书的目的和方法: 我们的目的在于,用粗线条描绘出人类如何寻找观念世界和现象世界的联系。我们试图说明,是什么样的一种动力迫使科学建立起符合客观事物的观念。 但是,我们的叙述必须简单。我们应当选择那些我们认为是最有特色和最有意义的重要路径来穿过论据和概念的迷宫。那些不在我们选择的道路上的论据和理论,我们都把它们略去了。这并不是因为它们不重要,而是因为它们不在我们所选择的路径上。 以及它是为什么样的读者而写的: 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关于我们所想象的读者的特征,我们曾做过很长时间的讨论,并且处处都在替他着想。我们想象他完全缺乏物理学和数学的实际知识,但是却具有很强的理解能力,足以弥补这些缺憾。我们认为他对物理学和哲学的观念很感兴趣,同时他对努力钻研书中比较乏味和困难的部分很有耐性。他认识到,要理解任何一页,必须细读前面的每一页。他也知道,即使是一本通俗的科学书,也不能像读小说一样去读它。 作者沿着历史的印记,表明物理学实际上是以发明质量、力和惯性系为开端,所有这些概念都是一些自由的发明,它们导致了机械观的建立。 随着对粒子及粒子之间作用力的研究,来力图解释自然界的有关磁针偏转、以太结构等现象,都启发物理学家建立更精细的事物。于是,电磁场的重大发明出现了。要理解这些现象,重要的不是领会物体的行为,而是领会位于物体之间的某种东西的行为,即场的行为。这必须发挥大胆的科学想象力才能完全领会。 随之而来的发展既摧毁了旧概念,又创立了新概念。绝对时间和惯性坐标系被相对论抛弃。所有现象的背景不再是一维的时间连续区和三维的空间连续区,而是具有新的转换性质的四维时空连续区,这又是另一个自由的发明。惯性坐标系不再需要了。任何一种坐标系对于描述自然现象都同样适用了。 量子理论又创造了关于事物的新的重要特色。不连续性代替了连续性。放弃了支配个体的定律,出现了概率的定律。 现代物理学所创造的事物,确实与旧时代的事物大有差别。但任何物理学理论要想达到的目的依然是相同的: 我们力图借助于物理学理论,为自己寻求一条由大量已观察到的情况所构成的迷宫的道路,以梳理和理解我们的感官印象。我们希望观察到的情况能够和我们对事物所建立的概念相符合。如果不相信我们的理论结构能够领悟客观事物,如果不相信我们世界的内在和谐性,就不会有任何科学。这种信念是,并且永远是一切科学创造的根本动机。在我们所有的努力中,在每一次新旧观念之间的戏剧性斗争中,我们坚定了永恒的求知欲望,以及对世界和谐性矢志不渝的信念。在求知上所遭遇的困难愈多,这种欲望与信念愈加强烈。 备注: 对于本书翻译中出现的诸多“实在”,感觉实在有些拗口,统一用“事物”替代了。

  • 朝闻道
    王俊义
    推荐

    再伟大的科学思想,也会被时间不断冲刷出杂质。 相对论,影响物理领域一个多世纪,从科学家到民众,可以说及其伟大。但也避免不了被代谢的命运。 思想实验,惊艳世界,开辟出一种新的科学方法,同时也无形中带偏了物理学。 一种尝试,一场席卷科学界的风潮,巨大的成功中,隐藏着看不见的危险。 相对论核心的几点思想,一直被所谓的“思想实验”所喧宾夺主,以至于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不得要领。 参考系转换、时间、空间、能量的属性,相对论只是开了个头,后续的完善,需要新的哲学和数学的接力、大量宇宙资料的积累和无数后继的聪明头脑,遥远到近似幻想。 爱因斯坦已逐渐退出神坛,我们也许能有机会见证新神诞生。

  • 朝闻道
    至简
    推荐

    不愧是爱因斯坦亲笔撰写的物理学经典科普读物。简练的语言,精准的论述,只用短短几百页篇幅,就把从经典力学到量子力学的“跃迁”过程叙述的一清二楚、明明白白。没有复杂的数学公式,很少诘屈聱牙的专业术语,甚至为吸引读者采用类似侦探小说的叙述方式。由旁枝侧叶到大树主干,从表面现象到问题本质,抽丝剥茧、递进分析,直至找到“祸首”、“元凶”。这充分展示了爱因斯坦对近现代物理学发展的全面深刻把握,以及高屋建瓴、化繁为简的大家风范。不过物理学毕竟不是童话故事、通俗文学,要真正领悟用文字高度概括的抽象物理世界,个人感觉有时还真不如直接用数学公式运算来的简练、精确。当然这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学基础。不过对求知欲强烈的朋友来说,这算不了什么,建议感兴趣的书友不妨浏览一下。读书当读经典,哪怕是科普读物。

  • 朝闻道
    彭晶
    推荐

    “我们力图借助于物理学理论为自己寻求一条通过大量已观察到的情况所构成的迷宫的道路,以整理和理解我们的感觉印象。我们希望观察到的情况能够和我们对实在所做的概念相符合。如果不相信我们的理论结构能够领悟客观实在,如果不相信我们世界的内在和谐性,就不会有任何科学。这种信念是,并且永远是一切科学创造的根本动机。在我们所有的努力中,在每一次新旧观念之间的戏剧性斗争中,我们坚定了永恒的求知欲望,以及对于我们的世界和谐性的始终不渝的信念。在求知上所遭遇的困难愈多,这种欲望与信念愈增强。”

  • 朝闻道
    师书(高效阅读师 )
    推荐

    13万字,用时150分钟 每次看这种书都会有种生而为人的荣耀。 光子,质量守恒,,,这些现在看来习以为常的事物,概念,都是过去几百上千年里无数天之骄子探索而来的。 这是最糟糕的时代,也是最美好的时代。 未来可期[呲牙]

  • 朝闻道
    赵志浩17630030823
    推荐

    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我把学习顺序弄错了,这本书是学习量子力学的基础,学会这本书才能深刻体会到经典世界与量子世界究竟有那些不同。如果采用这本书做为量子力学的基础课程的话,建议忽略最后的量子力学部分。因为他讲的实在是太简单了,完全没有讲清楚。

  • 朝闻道
    野光
    推荐

    废话太多,啰哩吧嗦,写得什么玩意儿!会写科普吗?回去教幼儿园吧,浪费时间

  • 朝闻道
    faye
    推荐

    希望我们的出版社能引进更多的科普著作,这样也让我等凡夫俗子偶尔感受下站在科学巨人的肩膀上眺望风景,扩充我们的想象力

  • 朝闻道
    杨励耕
    推荐

    这么精炼地讲完物理史,而且讲清楚理论背后的逻辑以及假设,特别是思想实验,只有爱因斯坦可以做到。唯一的遗憾是量子物理的部分,想听他多讲一些。 要是当年上中学的时候能够读到这本书我会不会走上科学的道路呢?[呲牙]

  • 朝闻道
    一个石头
    推荐

    物理学的进化 “我常常有机会做这一类观察,并且我深信,只要养成一种习惯,时常去留心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那么往往会引起有用的怀疑和研究与改进方面意义深远的计划。这些情况有的是突然发生的,有的是在思索极普通的现象时所进行的飘逸的遐想中发生的。这样所引起的怀疑和研究改进的机会,比那些整天坐在书房里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哲学家全神苦思时所能引起的还会多些。” 本书讲了爱因斯坦生前物理学的脉络发展史。书中具体涉及的主要物理学知识是16世纪伽利略开启现代物理学,17世纪的牛顿力学、光学,18世纪的热学、电磁学19世纪的统计力学、电动力学、20世纪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科学史上最伟大的成就:哥白尼日心说反抗了中世纪1000多年统治下的地心说,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打破了亚里士多德2000多年的谬误,开普勒天体运行三大定律成为天空的立法者,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成为集大成者的物理学之王,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统一了光电磁三种看似无关的现象,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改写了牛顿的理论,普朗克、海森堡、波尔、德布罗意、狄拉克、薛定谔等创立了量子力学,再就是现代的标准模型和凝聚态理论等等。科学史真是绚烂多彩啊! 这些知识都是我已经在课堂上学习过的知识,但是这本书读起来仍然感觉有困难,因为这本书讲述的不是计算而是物理以及物理背后的思想乃至哲学思想。我可以根据书本的结构以及自己所学随便说说。 机械观的兴起 伽利略用假说演绎法研究落体定律,用数学公式的预言并用斜面实验进行验证;开普勒总结前人的天文观测数据提出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牛顿第一次将自然的语言翻译成人类能够理解的语言,提出了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用类似欧几里得的公理化体系将整个自然放在绝对时空的框架下从基本定律出发进行演绎,从某一初始条件出发可以获得万事万物的信息。牛顿最大的贡献是将复杂的初始条件和简单的自然定律分开,让人们知道理解复杂的世界可以用简单的数学公式,真正复杂的其实是初始条件。牛顿也将剥夺了上帝作为世界运行的维持者的身份,只留给了上帝设置第一推动的位置。绝对时空观与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决定论构成了机械观。 机械观的衰落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一个问题代表了一种新的看待问题的视角,由此可以带来新的方法新的科学。机械观提出之后解释了很多现象,但是当进一步应用机械观解释光电磁领域现象却遇到了问题。洛伦兹力、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以太假说之中存在的矛盾性说明万事万物并不能完全视为机械粒子的满足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运动,还存在其他的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以及其他物质形式:波。种种迹象表明机械观 并不能完全解释大千世界。 场、相对论 机械观是把万物看成粒子,而场的出现给予了相互作用更加统一的描述,粒子作为场的原激发重新出现在场论之中。而波动很自然能够用场方程描述。牛顿力学和库伦定律都是超距作用理论,源给出的效果会瞬间作用于粒子,新的场论则表明源只能作用于最近邻域,这样一点一点传播到场点。麦克斯韦方程是电磁学定律的场论化版本,它的解是描述整个空间,或者说整个宇宙,或者说是边界条件之内的那部分空间,而不是某个局域的对象。通过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从理论上发现以光速传播的电磁波,这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从牛顿定律过渡到广义相对论很像从库仑定律过渡到麦克斯韦理论,都是从超距作用理论过渡到场论。相对论给出了最快速度的限制:光速。狭义相对论破除了绝对时空作为优越参考系的特殊身份,广义相对论将加速参考系也变得和惯性系没什么两样。开普勒总结的数据是人类几百年积累的经验,牛顿是这几百年的集大成者。人类的文明史只有万年的历史,而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天文观测需要300万年的周期来进行,由此可见广义相对论是多么伟大的超越人类的智慧。一切物理定律曾经都是天文观测数据积累之后通过分析得到的,而爱因斯坦预言了整个人类历史文明长河都不一定能够观测到的现象。 量子 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原子光谱等等现象的发现使得20世纪初已经建立起的经典物理大厦摇摇欲坠,整个经典物理都无法解释这些新现象。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爱因斯坦提出的光量子假说、波尔的原子定态轨道和概率跃迁假说、海森堡的矩阵力学、薛定谔的波动力学、狄拉克的相对论性波动力学、到后来的量子场论、量子电动力学、量子色动力学重新构建了量子的新世界。 物理学还在进化着,就当我们认为已经构建了现代物理大厦的基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标准模型之后,我们又遇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发现,过去我们理解的整个物质世界竟然只占全宇宙5%不到,剩下95%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我们仍然无法理解! 科学不是而且永远不会是一本写完了的书!科学的信念和根本动机:相信我们的理论结构能够领悟客观实在,相信世界内在的和谐。坚定永恒的求知欲望,对我们世界和谐性的信念。

  • 朝闻道
    苏子
    推荐

    “在建立一个物理学理论时,基本观念起了最主要的作用。物理书中充满了复杂的数学公式。但是所有的物理学理论都是起源于思维与观念,而不是公式。在观念以后应该采取一种定量理论的数学形式,使其能与实验相比较。” 这本书通俗易懂但又清晰深刻地讲述了物理学的思维与观念,简单而又深刻到让人惊叹,适合中学生读。

  • 朝闻道
    推荐

    从经典力学,再到麦克斯韦的电磁场,再到薛定谔的量力力学。一路走来,会发现,概念和原理最重要,也就是会思考很重要,数学其实是门语言,更多是论证自己的猜测。伴随物理的发展,我们逐渐需要微积分和概率统计。物理也从比较大,相对确定的个体,大的,小的再到不那么确定,但呈现统计规律的量子上发展,弥补物理学一个个新的观念。好书啊!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