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四分之一,先评论下。书是非常非常棒的,对世界格局有兴趣的书友可以看下,就是作者让我感觉很疑惑,我看了下他还写了哪些书,真是五花八门,我列举几个哈,《拨开迷雾学中医》,《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案例分析》,《外贸业务流程全攻略》,《云计算原理与实践》,《物流设备运用与管理》,《大学英文写作》,《幼儿擦写书》……这是人才啊!
海权、地缘、陆权、石油战争、寡头政治、核大棒、普京、特朗普、中东乱局…这些我们耳熟能详名称在这本书里都有展开梳理,读这本书要配合世界地图,这样可以事半功倍。 地理特征+政治需求,就有了“地缘”这个东西,听着高冷无比,但其实只要捅破那层薄薄的窗户纸,其中的原理并不复杂。
讲的不够透彻,读后依然茫然,不够突出主旨,扯的太远,但有几段写的挺出彩。
王伟书的最大特点就是用直透本质的思维模式来剖析光怪陆离的世界表象背后的本质所在。这一本质就是人类世界所有现象背后的驱动力都是人类对生存资源的攫取、占有、控制、支配、享受!大到国家政体小到生命个体的行为无一不受这一动机力量所驱动!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把世界上比较关键的地区的政治问题的地缘原因分析的比较透彻,涉及到的政治历史地理等的问题十分广泛,比较适合一些不怎么关注时事政政治与国际局势的人关注,能够给人很大的启发。尤其是中西方历史的横向对比,让我受益颇深。 本书结尾的一部分有一处明显的错误,书友们已经指出来了;另外还有一个问题,这本书中的地图并不太多,都是大篇幅的叙述与书名不符,但是白璧微瑕不掩,它仍然是一本很不错的书。 由于个人的知识储备不足,以及对世界形势的了解不够,所以对于这本书的理解没有那么深厚,然而,这本书激起了我了解世界形势的兴趣,以后可能会开始关注国际形势。
作者从历史地理因素介绍了世界上的几个板块,比如中东地区容易发生战争的原因,各个国家为什么拼命维护的海权等。别出心裁,让人读起来豁然开朗,非常有趣。
一直都喜欢这个作者的地缘系列丛书,清晰简洁,又富含大智慧,这些书籍开拓了我很多思考问题的路径,也让我开始着眼于关注热点以外的质朴本质,所谓大道至简。
深入浅出,生动深刻的一本对于世界问题分析的书。 其中对我来说更精彩的是俄罗斯、中东还有海权这三章。 使我明白了三个道理——俄罗斯体现出来了大国中人口、经济、国防、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中东作为三洲四海的兵家必争之地,让我看到了西欧、俄罗斯、美国他们在这里打的算盘皆是为了利益最大化和互相制衡;和这个地方本身由于复杂的宗教信仰及除了油气之外短缺的资源,展现出来的怀璧其罪与明争暗斗。最后海权这一章为我提供了以陆权和海权为视角的国际格局。从这个角度来看,英国与美国都孤悬海外,海权是他们自卫和进攻的首要任务。而台湾问题从海权来看的话,必须被解决,不然会导致我国受太平洋岛链的重重钳制,使我国辽阔的海洋领域成为摆设。 这里面,其实感受到作者的克制,很多问题明明都可以牵扯回中国来谈几句,但他都只是举个例或三言两语一带而过。在我看来,真的是很高级的含而不露了。毕竟,有些东西不一定非得摆到明面上,心领神会即可。
一本介绍世界格局的科普读物,让作者讲得非常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在开心的读书中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强烈推荐!
让自己的观点能自圆其说一定会吸引一部分人。路权海权粮食能源都是生存和发展问题,也是存量争夺问题。
这已经是我看完的第三本王伟老师的书了,我非常喜欢看他写的关于地缘政治的书
阿拉伯崛起的太突然,不到100年时间沙漠里冒出好几个土豪国。 很认同作者的观点,阿拉伯位处三洲五海之交界,自古以来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就算石油天然气在未来发展减缓,不作为支柱产业。 阿拉伯的地缘也决定了这些国家不会过于贫穷。而且阿拉伯人最初就是以贸易起家。 海权讲到美国航母那段很精彩,美国是全世界航母对地打击经验最丰富的国家,从白宫下达命令到完成任务给出战损统计,只要72小时,据说从98小时到72小时用了十年时间。中国在这方面,任重而道远。
给4星吧,王伟先生的这本小书是大概分析了世界格局,就像一幅骨架。
《图说世界格局》,关于中东问题,利益群体盘根错节,核心国家:叙利亚,周围:伊朗、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土耳其。背后的大国:欧洲、俄罗斯、美国。(中东问题实在太复杂了,我来好好缕一缕) 1. 叙利亚背景 叙利亚国内分两派:自法国殖民地时期开始以少治多(殖民者的统治手段:让占总人口11%的阿拉维派统治,而平民阶层为占75%的逊尼派)。这里面阿拉维派是什叶派的分支,也就是叙利亚政府(少数派)。逊尼派是所谓的叙利亚反动派(多数派)。 2. 与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有很多石油,想要卖给欧盟,只有三条路径:走好望角绕海路;走苏伊士运河;这两者运输成本都比较高(苏伊士运河虽然近但是无法通过25万吨以上的油轮)。还有就是修输油管道经约旦、巴勒斯坦、以色列,但是巴以之间有血海深仇,所以也不可。 所以,叙利亚是沙特运输石油到西欧市场的唯一路径。 但沙特是逊尼派(多数派)掌权,所以叙利亚政府(少数派)不干,因为国内政治本就不稳定。 所以沙特站队反对派(油价下跌以后这个诉求就更加迫切了) 3. 与欧盟和俄罗斯 之前总结欧盟和俄罗斯说过,俄罗斯凭借石油优势拿捏欧洲,整个欧洲几乎30%的进口来自俄罗斯。所以欧盟希望这个石油管道能修好,支持沙特且支持反动派。 但欧盟在中东搅局作的孽如今已经孽力回馈:中东难民潮是眼下欧盟最棘手的问题。 相反,俄罗斯就极力阻止中东与欧盟之间的石油交易,所以支持叙利亚政府。(除了把持欧洲的元素,俄罗斯不希望石油客户只有中国等东亚国家) 4. 与伊朗和伊拉克 伊朗和伊拉克是什叶派掌权(也就是少数派),因此他们和叙利亚政府更亲近。再者,他俩也是产油国,和沙特是竞争关系,也想走叙利亚输油给西欧。因此支持叙利亚政府(也站队俄罗斯)。 这里面还要强调说的是,伊朗的国力、地形优势和军事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所有人,无论是大国,还是中东国家,都不能忍受一家独大,而宁愿中东处于混乱局面。 5. 与土耳其 土耳其缺乏石油资源,主要从俄罗斯和伊朗进口。土耳其既不敢得罪俄罗斯,同时也希望沙特打通石油管道,这样能源问题上不用再顾及俄罗斯和伊朗。 但这里又牵涉一个人群:库尔德人,主要生活在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伊朗四国交界地带,从未放弃独立建国的强烈愿望。因此,土耳其是不希望叙利亚分裂的(否则库尔德人的独立运动更难搞)。 因此土耳其的站队是左右逢源的。 6. 与英国 英国希望欧洲大陆处于分裂状态,通过叙利亚问题切割德国与俄罗斯,以及德国与法国是英国希望看到的。 因此,英国支持叙利亚内战,应该是支持反对派(书里没说,我猜) 7. 与美国 对美国来讲,沙特的战略如果成功,受益最大的是欧盟,它不想看到。但如果俄罗斯在中东占据优势,美国也不爽。 因此,最符合美国利益的做法是,保持叙利亚问题悬而不决:一方面切割欧俄关系,一方面拖住俄罗斯,让普京无暇整改国内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问题。 8. 与中国 如果俄罗斯和叙利亚政府占上风,我们与中东国家的石油贸易会获得更多主动,并且美俄之间的距离会更加疏远,还可以给美国在中东找点事做。 如果俄罗斯和叙利亚政府处于下方,则中俄贸易中我们能有更多议价权,但俄罗斯可能会承受不住压力而走向美国。 因此我们站俄罗斯和叙利亚政府。
对于一个只读过高中地理,政治基本上一窍不通的女生来说,这本书确实能打通很多很多之前不认识的关节,看到一些政治问题会更加全面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