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集

花间集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花间集
    我眼入星辰
    推荐

    第一次知道书还可以这么写,是读韩寒的书。 台湾人写书,好像风格都这么接近口语化,不带架子,也很少教条,大多数时候都是淡淡的叙述事实,有时候表达自己的感情,都是那么地平铺直叙,有一种在聊天的感觉。 台湾作为殖民地割让给日本,管制了50年有余,直到gmd进驻,在两岸都各占一头的时期,虽然党派不同,但是采取的方式都是高压管束人民的思想和行为,这造成了台湾岛上的居民的不满和对党派的仇视。而后虽然开放了党制,但是台湾的地理位置和居民的天性让他们选择了摇摆(也可以说是一种趋利)。 作者来大陆后所见所闻脱离了在本岛上的意识形态培养,学会用自己的感受去验证事实。这让他变得更实际,看待事物有了更多的角度(很值得赞同和可取的一种方式)但是台湾本岛上的居民,不是每一个都有他这样的条件去亲身体验。

  • 花间集
    悠悠~其恩
    推荐

    一直想去台湾,但一直没去成,又听说台湾人民不大喜欢我们大陆人,认为我们还是在水深火热之中。呵呵,到底谁在水深火热中?不过,我还是有点喜欢台湾人民的,特别是普通话很好听。撇开政治,我们是否要团结一点,大家都是龙的传人,何苦相互为难?

  • 花间集
    刘安清
    推荐

    挺好看的一本书!尤其是去过台湾,多少接触过台湾人,读这本书便更能理解一些!

  • 花间集
    弹指一挥间
    推荐

    比较推荐的一本书,首先内容是比较丰富的可读性理解性非常强,这也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以为的那个台湾,其实并不是我以为的那样。这本书刚好花了24小时的时间去读完,感叹作者阅历的丰富,同时也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既要行万里路也要读万卷书。总体来说,这本书是我比较推荐大陆民众去学习了解台湾的,海峡两岸同宗同源,两岸关系向好发展一定是基于有相互的了解,有共同的价值取向才可以,这么多年,两岸的交往还是局限于政治层面,两岸同胞迫切需要及时的沟通才能化解彼此的隔阂,只有有了交流,两岸关系才会慢慢趋于和谐稳定。 最后说一句,人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这是我读完此书的一个收获,有思想的人才能真正认识这个世界,而不是听风是雨。

  • 花间集
    推荐

    家里墙上贴了一张地图,最近换了一下书桌位置,每天早上抬头就能看到台湾,于是找了这本书来看。关于台湾,我们所知或许太少,这本书从南部到台北,从古至今,带着我们走了一遍,突然脑海里有了清晰的图片和画面,再去看地图,就发现一草一木都显现了出来,也能用成熟的态度去看待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足够渺小,愿和平常在,愿大家安好!

  • 花间集
    张彩霞
    推荐

    很好的一本书!让我一个从没去过台湾的人,对台湾的历史及台湾的风土人情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值得一读[强]

  • 花间集
    长夜难明
    推荐

    这本书名气不小,争议也很多。批评的声音多是说它松散、浅薄、片面。然而在我看来,这本书本来就不是要让大陆人全面深入了解台湾的(这恐怕要专门学者才可以),而是以一个台湾人的身份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和自己的观感。从这个角度说,这本书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并不试图讲述一个真实的台湾,而是在讲述“我的台湾和我看到的台湾”。

  • 花间集
    十三画生
    推荐

    大陆发展的轨迹和台湾何其相像,台湾人所遭遇过的,大陆也基本遭遇过或正在遭遇。我的身边有台湾人,在大陆的台湾人其实和我们没什么不同,大家都是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说着同一种语言聊着同样的流行文化,我们很默契地不会去询问对方的政治倾向,我们不想把政治立场作为友情的试金石,也不想因此失去一个朋友。诚如作者在文中所说,除去政治和意识形态这种东西,大家都是一家人,兄弟嘛! 作为一个中国人,真心希望祖国统一,兄弟阋墙算什么样子,岂不让外人笑话。愿华夏重回世界之巅,望神州再无分离之苦。

  • 花间集
    裘马大风
    推荐

    作者的政治经济军事知识还是比较匮乏的,好在写了不少台湾民众日常生活的琐屑小事,行文又比较幽默,还是值得一读。

  • 花间集
    推荐

    也许真的就是命运,和台湾逐渐开始有了交集。 曾经在厦门学习生活过几年,开始对闽南文化圈有所了解,记得有不少同学通过网络看对岸的闽南语政治娱乐节目。 去台湾自由行了两次以后,刚好因为工作的关系,遇到了一批有工作交集的台湾友人。两岸的互动与了解在逐渐增多。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到史语所参观时,接待人员娴熟地使用微博做宣传,而且居然熟练地使用拼音输入法,真让我大吃一惊。还有当地一般使用民国XX年的中国传统纪年,偶尔用公元纪年还要计算一下,不像我们只用公元纪年。 再后来,听了一些台湾的公开课,对岸有些方向的师资比我们确实好一些,毕竟没有经历过文革带来的文化断层。 这本书中所见台湾走过的路,有很多是我们也曾经历过的,也有一些是可能很快就要经历的,还有一些是可以当做平行世界供我们作为经验参考的。 作为作者的同龄人,世界的变化几乎同时经历着,更加深了对文中一些事情的感同身受。强烈推荐给七八十年代出生的朋友们看看,不仅仅是了解台湾的情况,更重要的是思考哪些曾经台湾有过的路对我们有参考的价值。 第二部比第一部细致些,但更少了一些新鲜感,毕竟精华已经基本讲过了。倒是考试相关的一些题目很有意思,花了点时间做了一下[微笑]

  • 花间集
    🌞
    推荐

    第一次接触关于台湾的书!台湾人眼中的台湾,和我们全知道台湾还是有所差距,作者以普通人的视角显现台湾几十年大事件,让我们有一定的对比,对一些重大事件简单带过有点遗憾。

  • 花间集
    坏猴子
    推荐

    这事一本很贴近生活的关于台湾近几十年经历的书,第一本读起来感觉有点太琐碎,第二本感觉就好多了!我们大陆人对台湾的很多印象其实都是一知半解甚至是糊思乱解,读完这本书你会认识到其实台湾的各种群体与各种思想都是有坚实的历史与现实原因的,认识台湾,走进台湾!理解台湾的所思所想才能使我们与台湾人民很好的相处!

  • 花间集
    张小狼
    推荐

    陆权时代无人问津,海权时代成了抢手的前沿阵地和港口,倒霉孩子,跟福建广东类似,回归之后能够二次腾飞的。

  • 花间集
    Takya Lou 娄广平
    推荐

    很优秀的一本书,二比一更加有深度一些。一基本上有点像作者的自传,顺便传达一些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民声的内容,本来觉得有些不是很好。到了第二部,作者开始浓墨重彩的讲述台湾社会的发展和政治变迁,已经不同历史阶段出现的不同的历史问题。广度和深度都很到位,也看得出作者在一些问题上的悲悯之心。 总的来说,在差不多的历史阶段,台湾民众面临着很多大陆一样的问题,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看完之后感觉顿时就很亲切,台湾,不再那么神秘不可理解了。

  • 花间集
    秦齐书话
    推荐

    廖先生以朴实自然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名70后,在台湾成长、学习、生活、工作等经历,有时感性,有时理性,让人有亲切感。大概因为与作者是同时代的缘故,里面很多内容和名词都很熟悉,感觉又重温了一遍年轻时的一些流行语和热点人物、事件等,书中点点滴滴皆是情感。每一个中国人都是爱台湾的,这也许就是作者的初衷。     我和家人都跟团去台湾旅行过,印象不错,台湾人都挺友好,整体素质比较高,和去国内其他旅游地的感觉差不多,语言想通,文化相同。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台湾本地男导游,40左右的年纪,比较魁梧,说话和气,一个人赚钱供养一家四口人(夫妇俩和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对生活现状和家庭比较满意,勤奋、顾家。旅游期间的购物活动,主要是台湾当地出产的一些土特产品,有时是箱包,有时是手表等电子产品,最多的是食品。他总是会提醒大家适量购买,不要买太多,和国内其他的导游不同。他总是不理解为什么团队里有人要一大箱一大箱地买那么多东西,觉得既吃不了也浪费钱财,让人感觉很会过日子,也会替别人着想。     我的母亲在今年的农历新年之前骤然离开了我们,我到现在都一直很难受。她78年生涯中最大的念想就是两岸统一,平生去的最远的地方也是退休后和父亲一起参加的台湾游,家里现在还摆着他们俩在台湾旅游的好几张合影,都制成了家里最精明的相框。老母亲性格开朗,身患绝症三年始终心态积极乐观。她待人友好亲切,特别喜欢助人,邻居们和老友们都非常喜爱她,舍不得她,我也一样。惟愿她老人家的心愿早日达成。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