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传(1)

陈云传(1)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陈云传(1)
    谢凯
    推荐

    俗话说,要读就读好书。这是一本与时下关系非常密切的一本书,书中观点分析理性,有据可勘。纸质版50多块钱的价格,但是它的含金量远超书的价格,是中国时下最冷静的一批顶尖经济学者的呕心力作。 强烈推荐。

  • 陈云传(1)
    巫彦彬
    推荐

    处在经济下行、人口红利减少、改革进入深水区、土地增量经济休克、创新乏力、中美贸易战、全球经济下行的今天,对于前景一片迷惘,投资方式无法比较明确。作为十四五期间重点阅读的书籍,本书还是给了不少的方向指导和对未来的信心加持。感谢作者!

  • 陈云传(1)
    森林
    推荐

    大家都知道我国要在2025年达到高收入国家基本标准(按2019年国际标准年收入1.23万美元为高收入门槛),2035年实现基本现代化,2050年实现全面现代化。这些目标都很远大,但其实跟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所以说国家达成目标的规划与步骤我们有必要知晓。 这本书是中国智库就十四五规划以及远景目标的细致解读,内容并不是一味的赞歌,而是基于国情、国际形势的有的放矢的分析,比如分析中国在2019年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标准(1万美元)后,如何在2025年达到高等收入国家标准,以及达到此标准后如何保持在高收入水平,同时对比日韩当年实际情况。总之,这几位国家智库学者确实对国家未来发展做了很多详实的调查研究,读过此书,对十四五目标的实施与达成会有清晰的脉络与思路。

  • 陈云传(1)
    信一
    推荐

    人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发展!而国家作为最大的环境体的运营者。调配和手段都会影响到很多人!了解国家发展政策至关重要!

  • 陈云传(1)
    周涛
    推荐

    系列文章都不错,对理解中国政府的发展思路和立场有帮助。终于理解华姐说的中国无意成为另一个美国,中国必将成为更好的中国,而美国也要努力成为更好的美国。

  • 陈云传(1)
    Evey杨飞霞
    推荐

    感谢学术工作者的贡献。部分课题是一直想研究学习的,不期而遇。也清晰展现了不同学者的治学态度和水平,部分因为编著原因,个别文章的阅读体验真是车轱辘话反复说。

  • 陈云传(1)
    推荐

    我觉得不太可能2035年实现。最少要到2040才能实现。年轻人慢慢变少。现在年轻人身上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微笑]

  • 陈云传(1)
    🍼六木🏃🏻山人📖
    推荐

    不同领域的观点综合形成尽可能接近全面的关注,对于了解十四五与2035远景有重要意义。不必着急接受或质疑这些文章论述,多结合对地方政府、企业群体的服务,甚至企业经营者的感触,再做筛选与汲取,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陈云传(1)
    啸剑&tree
    推荐

    读懂“十四五”:新发展格局下的改革议程 刘世锦主编 67个笔记 ◆ 序言 改革再突围 >> ,中央有关决策部门委托中国经济50人论坛开展了一项关于“十四五”和到2035年我国经济社会重点领域改革的研究,论坛秘书处要求我具体组织。 >> 改革就是突围 >> 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1]所谓突围,就是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不利于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等重重包围中,披荆斩棘,开出一条新路。40多年来,不论从什么角度看,中国的发展都堪称奇迹,但每向前走一步都不轻松,都是不断突围的结果,因为在不同时期,都会遇到未曾遇到的阻力,不经由改革突围就会停滞、反复甚至倒退。 >> 中国在这个阶段发展的特殊性在于,作为一个超大型经济体,如果中国能够成功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全球高收入人口总数将会扩大一倍。如果发展正常,今后5~10年,按现价美元计算的中国经济总量规模超过美国将是大概率事件。大国经济规模顺序和相应的经济版图的改变,无可避免地会引起利益相关者的种种不适、疑虑乃至惊恐。近年来,中美关系的困难局面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 忽略人均和结构水平的总量规模易产生幻觉、误解或误判。即使中国的经济总量规模超过美国,人均GDP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4。虽然中国创新能力增强了,但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高水平教育、产业结构等领域的差距依然不小,有些可能还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历史上的大国争霸曾经历严重冲突,有的演变为战争。但与几十年或一二百年前相比,当今世界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全球化的大幅推进已经使包括大国在内的国家间利益连接空前密切,脱钩往往是损人又害己,相互均无好处。另一方面,核武器使大国的正面冲突不可能有赢家,实际上这也划出了大国冲突的底线。传统和非传统全球性问题清单不断加长,一个超级大国已经无力主宰或主导全球事务,更不可能公正有效地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特朗普政府的不断退群与此直接有关。即使中国经济总量规模超过美国,中国也不会、不能更无必要成为另一个美国。出路就在于形成一个各国普遍参与且高效的全球治理结构。这种治理结构的形成和运转,包括G20(二十国集团)成员国在内的大国,特别是中美欧等主要经济体,负有特殊的责任。然而,这种看起来比较理想的格局并不容易到来,有些势力借助全球化进程中的结构性矛盾背道而驰,人类社会或许将不得不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趋增加,但似乎很难再回到过去几十年相对宽松和缓的国际发展环境。 大国中定位的问题 >>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将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要解决好由中等收入阶段跨越到高收入阶段特有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找到自身合适的位置。“十四五”时期的改革,简单地说,就是要从这些挑战的压力下突围,踏上高收入阶段的台阶。 >>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将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要解决好由中等收入阶段跨越到高收入阶段特有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找到自身合适的位置。“十四五”时期的改革,简单地说,就是要从这些挑战的压力下突围,踏上高收入阶段的台阶。 >> 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有些研究认为,要实现这一增长目标,这一时期的平均增速不能低于4.7%或达到6%乃至更高。 >> 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按现价美元计算的人均收入水平差距的缩小,部分取决于增长速度,部分取决于汇率水平的变动。从潜在增长率看,这一时期平均增速达到4.7%难度很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能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行列,重要的是汇率变化,而汇率变化直接与经济增长质量相关。 >> 随着经济恢复到正常增长轨道,宏观政策也要相应回归正常状态。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的重要区别是,还有相当大的结构性潜能驱动增长,而非主要依赖于宏观刺激政策。在房地产、基建、出口等高速增长期结构性潜能逐步消退后,“十四五”期间要着力发掘与中速增长期相配套的结构性潜能。 这里我们提出一个“1+3+2”结构性潜能框架。“1”指以都市圈、城市群发展为龙头,通过更高的集聚效应为下一步中国的中速高质量发展打开空间。今后5~10年,中国经济百分之七八十的新增长动能将处在这个范围之内。“3”指实体经济方面要补上我国经济循环过程中的新的三大短板:一是基础产业效率不高,主要是基础产业领域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行政性垄断,竞争不足,补这个短板将有利于全社会降成本;二是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大,今后10~15年时间,中等收入群体应力争实现倍增,由4亿人增加到8亿~9亿人,补这个短板将有利于扩大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同时扩大人力资本;三是基础研发能力不强,这是我们内循环中的“卡脖子”环节,补上这个短板才能有效应对外部“卡脖子”问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打牢基础。“2”指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这是全球性且中国具备一定优势的新增长潜能。简单地说,“1+3+2”结构性潜能就是一个龙头引领,补足三大短板,两个翅膀赋能。 >> 然而,这些结构性潜能还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合理的体制机制政策的束缚,往往是看得见、抓不住。下一步应当通过更大力度、更具实效的改革开放,使这些结构性潜能“变现”。相关重要改革包括: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创造条件允许宅基地使用权向集体组织外部流转;推动空间规划和公共资源配置改革,尊重人口流动的市场信号,按人口流向分配用地指标,财政补贴资金,等等,并依照人口布局变化定期调整城市规划;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通信、金融等基础产业领域,在放宽准入、促进竞争上,要有一些实质性、标志性的大动作;加快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逐步打通农村社保和城镇居民社保的衔接,分期建设主要面向外来人口特别是农村进城人口的安居房工程;深化高水平大学教育和基础研究领域改革,在创新居于前列、科教资源丰厚的若干城市,像当年办经济特区一样,创办高水平大学教育和研发特区。在对外开放中采取更有前瞻性和冲击力的举措,如主动站上“三零”(零关税、零补贴、零壁垒)的制高点,在加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通过制度规则性开放推动国内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 ◆ 总报告 “十四五”和更长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方向与重点领域 >>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2018年成为发达经济体的门槛为以现价美元计算的人均GDP达到美国的28.4%。如果这一相对水平保持大体稳定,到2035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美国的30%左右,可以认为初步进入发达经济体行列。 >> 前者是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经济体通常会有的特征,主要包括:(1)消费占总需求的比重持续上升,比照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将由2018年的53.4%增加到74.2%,其中居民消费由38.7%上升到53.8%,居民服务消费则由20.7%上升到40.1%,投资比重相应下降;(2)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持续上升,比照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将由2018年的52.2%上升到66.1%,其中生产性服务业、享受型和发展型服务业更有潜力,并与制造业转型升级融为一体;(3)出口增速放缓并趋于稳定,净出口在增加值中占比下降,出口中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上升;(4)城市化进入都市圈和城市群加快发展阶段,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城市人口占比由现阶段的60%上升到80%左右;(5)经济处在追赶阶段,仍有一些已有的先进技术需要引入消化吸收,但面临部分“脱钩”风险,创新在技术进步中的重要性明显上升,并逐步成为主要来源;(6)收入差距扩大对增长和稳定的影响加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将成为内需市场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 >> 。一是“补短型改革”,主要是应完成但未完成的改革,如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改革,要素市场自由流动改革,行政性垄断领域市场开放改革,等等;二是“升级型改革”,如与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相关的改革;三是“接轨型改革”,重点是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适应并引领国际经贸、投资、金融等领域规则变革而进行的改革。这些改革中的相当多内容应在“十四五”时期重点推进。 >>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就是建立现代公共财政体制。为了适应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改革应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责任界定入手,重新匹配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财权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权责分明、事权财权相匹配、预算硬约束、可追溯可问责的财政新体制。 >> 科学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和相应的支出责任。中央政府要加强宏观事务管理,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建设全局性重大社会基础设施体系。针对近期出现的突出问题,应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食品药品安全、国家安全、跨地区司法公平公正、跨地区环境保护等领域加强中央部门垂直管理能力。与此同时,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确定地方各级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加快由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增强地方自主权,减少中央对地方的直接行政干预,必要的干预更多通过法律程序进行。顺应城市化发展的趋势,提升城市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城市不论大小,在生产要素获取、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环境建设发展等方面具有平等地位和权利,逐步确立与企业和社团法人类似的城市法人地位,把城市管理者行政级别与城市法律地位分开,不因城市管理者行政级别更高而使城市拥有特殊权力和利益。 >> 与经济结构转变相适应推进税制改革。改革重点是从流转税为主导转向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混合型框架,从单一针对企业法人征税转向对自然人和法人共同征税,逐步形成纳税人与享受公共福利相匹配的格局。流转税征收环节也要仅从生产环节征收转向生产环节与消费环节共同征收,征收价外型消费税,减轻地方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 规范财政收入来源,形成制度化的稳健的预算收入。在预算法基础上,切实打通税收收入、政府基金收入、国有资本所得收入和社保收入之间的联系,做到统一预算。更重要的是统筹支出,特别是建立将国有资产所得收入作为调节社保支出的规范化制度保障。在老龄化的高峰阶段,可通过国有资本变现的办法来弥补社保支出。 >> 在强化地方预算约束的基础上扩大并稳定地方政府财力来源。增加地方性税种,引入房地产税、消费税等,推动服务业增值税由生产型转向消费型,逐步减少地方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完善分税制,保持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改革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转移支付占比,压缩专项转移支付。试点推进财政层级“扁平化”,实现中央、省、市三级政府和三级财政,促进城市之间的平等竞争。消除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债务的隐性担保,打破刚性兑付,更好地发挥地方人大等机构对地方预算和债务管理的决策监督作用,在此基础上允许拓展与地方发展能力和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市政债及其他融资渠道。 提高国家信用利用效率,建立国债弥补的正常化机制。重点是形成以稳定财政预算赤字为基础、期限结构合理、有秩序的国债市场,以稳定金融市场预期,必要时可发行特别国债,以弥补非正常支出。这样的国债市场能够促进市场基准利率传导,有利于货币政策由数量调控转向价格调控,也有利于金融结构由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 >> 改革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转移支付占比,压缩专项转移支付。试点推进财政层级“扁平化”,实现中央、省、市三级政府和三级财政,促进城市之间的平等竞争。消除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债务的隐性担保,打破刚性兑付,更好地发挥地方人大等机构对地方预算和债务管理的决策监督作用,在此基础上允许拓展与地方发展能力和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市政债及其他融资渠道。 提高国家信用利用效率,建立国债弥补的正常化机制。重点是形成以稳定财政预算赤字为基础、期限结构合理、有秩序的国债市场,以稳定金融市场预期,必要时可发行特别国债,以弥补非正常支出。这样的国债市场能够促进市场基准利率传导,有利于货币政策由数量调控转向价格调控,也有利于金融结构由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 四、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为导向的城乡间要素流动市场化改革 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加快发展是我国经济今后5~10年最重要的结构性潜能,大部分新增长点会出现在这一范围。抓好这个龙头,就要把与此相关的要素市场改革置于优先位置。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流转。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价同权、同等入市。除特定公共用途要由国家征地外,一般应通过集体土地直接入市满足需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归原集体成员所有,可实行股份合作制,股份可自由出让。宅基地流转目前仍限于集体组织内部,而真正的需求是在外部。那种认为宅基地属于集体财产、只能在集体组织内部流转的观点,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不利于真正保护和增进农民利益。因此,应创造条件允许宅基地使用权向集体组织外部流转。 >> 四、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为导向的城乡间要素流动市场化改革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加快发展是我国经济今后5~10年最重要的结构性潜能,大部分新增长点会出现在这一范围。抓好这个龙头,就要把与此相关的要素市场改革置于优先位置。 >>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流转。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价同权、同等入市。除特定公共用途要由国家征地外,一般应通过集体土地直接入市满足需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归原集体成员所有,可实行股份合作制,股份可自由出让。宅基地流转目前仍限于集体组织内部,而真正的需求是在外部。那种认为宅基地属于集体财产、只能在集体组织内部流转的观点,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不利于真正保护和增进农民利益。因此,应创造条件允许宅基地使用权向集体组织外部流转。 >> 积极稳妥务实地解决好小产权房问题。所谓小产权房问题,是在有关部门不承认农民在属于自己土地上应有的建造房屋权利,因而不可能符合城市建设规划的背景下形成的。小产权房,特别是以小产权房为主导的城中村,对满足城市化进程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需求,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和城市运营成本,促进产业和城市发展繁荣,客观上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在正本清源、理顺关系的基础上,应给农民的权利要给,应缴的税费要缴,不符合规划的要纠正,使小产权房成为住房市场上一个正常组成部分。 >> 既要让农民进城,也要允许城里人下乡。促进人员、资金、技术、土地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对城里人下乡买房持开放态度,可开展核心城市老龄人口在都市圈范围下乡建养老社区试点。城乡居民宜城则城,宜乡则乡,在小城镇建设中,允许、鼓励城乡人员、资金、技术等要素共同参与,共建共享。 >> 包括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通信、金融等在内的基础产业领域,在放宽准入、促进竞争上,要有一些标志性的大动作。比如,石油天然气行业,上中下游全链条放宽准入,放开进口;通信行业,允许设立一两家由民营资本或包括国有资本在内的行业外资本投资的基础电信运营商。这样的改革既能带动有效投资,更重要的是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和全社会生产生活的基础性成本。 >> 全面加强职业教育培训。逐步将职业教育培训作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加以提供,使面对结构和技术变化冲击的劳动者能有更强的职业选择能力,增强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和韧性,形成与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本支撑体系。 >> 促进机会公平。进一步打破各种各样的行政性管制,开放个人发展权利,疏通社会流动渠道。防止社会阶层固化,拓宽纵向流动通道,改变有些地方对低收入劳动者的歧视性做法。在大体相当的条件下,在就业、升学、晋升等方面,给低收入阶层提供更多可及机会。 >> 八、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资源环境体系改革绿色发展包括但不限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正在形成包括绿色消费、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创新、绿色金融在内的绿色经济体系。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到实处,加快形成包括发展理念、政策目标、重要领域、体制机制在内的绿色发展基本框架。 >> 改革方法论:摸着石头过河仍未过时 提出改革仍要摸着石头过河,不少人表示质疑:改革开放已经40多年了,还有这个必要吗?这涉及对改革方法论的理解。 我们经常讲顶层设计和基层试验,顶层设计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指方向,向东还是向西,方向不能走偏;二是画底线,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局面要避免。在此前提下,何种体制机制政策符合实际、管用有效,还是要靠基层试验,靠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去试,通过试错找到对的东西。 说摸着石头过河,是因为在改革开放发展中总是要面对大量未知和不确定的因素,不同时期要过不同的河流,并非只过一条河就可以了。改革开放初期,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怎么搞,城市企业改革、价格改革如何推,事先并不清楚,在试的过程中逐步摸出一条新路。许多成功的做法,是地方、企业先试,效果不错,中央发现后总结提高,推广到全国。中国经济进入中速稳定增长期,要实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哪些行业、哪些地方能够率先突破,哪种办法切实管用,也是不大清楚或有很大不确定性的。顶层设计要求过这样一条新的河流,从此岸到达彼岸,但到底具体如何过,还是要靠基层试验。事后我们知道需要踩着五块石头过河,但开始时看到的是一片茫茫水面。可行的办法是把水面划分为100个方格,逐个试错。如果只有一个主体去试,需要很长时间;10个主体去试,时间只需1/10;100个主体去试,时间就更短了。创新本质上是一个试错过程,真正的改革就是体制机制政策的创新,需要调动社会各个方面去参与、去试验,好的体制机制政策在这个试错过程中才能脱颖而出。 关于政府作用,需要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加以区分。中国是一个超大型经济体,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角色差别较大。中央政府在国家安全、发展共识、宏观经济稳定、全国统一市场、全国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而地方政府则致力于经营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各种不可移动资源,硬的如基础设施,软的如营商环境,还要直接介入招商引资,通过有竞争力的不可移动资源去吸引企业这样的可移动资源。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得好,是由于地方政府经营的不可移动资源与企业经营的可移动资源形成了高效互补效应。换个角度说,企业面对市场竞争、开展创新,要花大量精力去应对不确定性。而政府经营好不可移动资源,是在减少不确定性。企业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就可以把主要精力分配到市场竞争和创新活动上,这就是好的发展环境的含义。反之,发展环境差,政府经营的不可移动资源问题多,如基础设施短缺、营商环境不稳,不仅不能减少,反而增加了不确定性,企业不得不抽出大量精力加以应对,能够用在市场竞争和创新方面的精力相应减少,市场活力和竞争力必然下降。 在这种格局下,地方政府的领导力、主要领导人的素质,进一步说,地方领导者的企业家精神至关重要。所谓企业家精神,本质上是创新精神,指能够对要素进行重新组合的眼界、胆略和技巧。企业家精神并非企业领导者固有,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类组织领导者应该也能够拥有。当然,企业领导者也不一定都是企业家,有的只是循规蹈矩乃至平庸的管理者,政府机构领导者亦是如此。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一大特色是地方竞争,这是传统的政府科层组织与市场经济相遇后的产物,或者说是改革前初始条件与改革开始后引入新要素相互融合的产物。地方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地方政府领导者之间的竞争,有些地方发展得快且好,是因为当地领导者具有企业家精神,在政府机构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敢于并善于重新组合当地各种不可移动的要素,也就是想干事、敢干事,而且能干成事。强调发挥地方基层的积极性、创造性,基本的一条就是要把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人才推到地方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的领导岗位上去。有了这样一批人,加上地方之间的竞争,许多意想不到的好东西就会冒出来。 改革就是要理顺关系,理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同的矛盾问题要用不同的体制机制政策应对

  • 陈云传(1)
    付先森 😜
    推荐

    这本书个人觉得可以当作一本经验类的书籍来看,尤其是正在起步或转型阶段的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来看,可能会有新思路!

  • 陈云传(1)
    推荐

    十四五(2021-2025): 开放的模式进行调整:代替出口型为主导,以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等为主导 内部改革:代替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房地产商品化,乡村振兴等,而以超大城市群(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环渤海、成渝、长江中游等)为主导,(同时人员自由流动,国家配置房,农村土改,转向实体高科技行业)

  • 陈云传(1)
    花千放
    推荐

    “十四五”规划、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 国家从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科技、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对比古今、中外等优秀发达国家发展历程,建立适合自己国家的全方位立体的发展模型。

  • 陈云传(1)
    推荐

    了解国家大势,才知道下一步方向在哪,机会在哪。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银行打破刚性兑付、3万亿新基建、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人口老龄化、扩大内需提高中等收入人群、消费升级、规范校外培训、畅通内循环、二次房改、反垄断法实施、农村城市流动就业人口落户、城市群和都市圈协调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带,环渤海大湾区,京津冀,成渝一体化,中部崛起)、环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陈云传(1)
    悟悟悟
    推荐

    首先要注意的是这本书有17篇文章,我略过了一篇土改,本来徐远的二次土改也要略过的,我就想再看一下他写的文章有多垃圾,有可能是他学生代笔的,同时反映了此人的治学态度有多么恶劣。这本书蹭热点,话题都是当前最热的,然而并没有太深刻的诠释。这里面的文章都是专家学者的一家之言,其中一篇上海交大教授和他学生写的不错,还有深圳原副市长写的那篇市场和政府也不错,理论结合实际,介绍了深圳的发展历程。其他的要么纸上谈兵,要么连理论都不扎实,数据都各种错误,言语过于假大空幼稚化,重复的话说了又说,跟记流水账一样,这也反映了不同学者的治学态度。结论:刘氏主编,还有徐远写的书敬而远之

  • 陈云传(1)
    志波
    推荐

    国家的“十四五规划”是从2021年开始的未来五年的宏观经济计划,这是苏联模式的延续。本书汇编了多位专家学者对这次规划的解读,读者可以借助不同的视角,获得对它的深入了解。 这次规划不仅包含了未来五年的计划,同时也扩大了时间的限制,一直延伸到2035年,因为那是一个重要的目标节点: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立足于东方的社会主义强国。 在我看来,这部规划延续了“十三五规划”的核心内容:“三去一降一补”,以及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创新。除此之外,这次规划有一个更大的亮点,就是突出中华文化的自信,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随着西方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式微,中国国家集权模式的不断成功,一个更符合时下社会发展的经济体制正浮出水面,那就是自由市场叠加国家主义的混合制度,这是“新加坡模式”的拓展和延伸,是在中国这块“试验田”上结出的果实。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