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前两册比后两册更有帮助 第三册跟漫画结合,是最易读的 最后一册有些枯燥。总体而言,这本书让我们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与他人,推荐。
作者用科学的方法去解释和论证了我们平常生活中的一些不理性行为,更好的帮助我们去了解我们的自身思考以及所做出的具体行为方式。用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观念来说,我们在这些阶段去对做出我们的判断和选择,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环境都会对我们的行为有不同的影响,我们也是社群性的,他人的行为对我们的影响也是具体的。从理性与不理性行为中去思考自己的生活。
在一般和推荐间纠结了很久,最后还是选择一般,主要是因为本来是抱着学习学术知识的期待来的,最后发现其实也就是大众生活方式或习惯总结。都是一些很司空见惯的小事,你或许没留意到,或许留意到了只是没有总结而已,用心细想推敲还是比较容易得出结论的。全书最学术和最精彩的地方,感觉应该是实验的设计阶段,针对性强相对严谨,这种提出假设_实验验证_得出结论的思维方式或者说研究方法,是我们比较欠缺的,学习了!
内容较为冗长,但还是值得快速阅读! 看看自己是否陷入这些奇怪行为里,掌握一些人性的弱点也便于更好推广你的品牌
印象最深的就是,人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找借口,就算做了坏事,也总能找到使之合理化的理由。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跟不诚实的人待久了,自己也更容易发生欺骗行为。 想让他人做出你预设的选择,只需要提供一个与之相较差得多的选择。
不诚实是我们变得不理性的先兆,它普遍存在,我们无法本能地懂得自己为何会不诚实,最重要的是,我们无法看到自身的不诚实。幸运的是,我们在面对人性弱点时,并非是无助的。一旦我们对造成自身不完美行为的真正原因有了更好的理解,我们就能发现控制自身行为并使结果更好的方法。这就是社会科学真正的目标。
怪诞行为学的前半段确实让我感觉受益匪浅,它揭示了一些生活中的规律,可以赋予人们一些生活上的智慧。它通过实验告诉读者一些“事实”,让大家在某些事情上不再用“体感”去做判断。不过越往后读越觉得乏味,在后面的内容中,作者似乎对自己的揣测越发自信,实验结果和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系越来越不牢靠。不过,这依旧是一本值得看的书。
前三本很棒 第四本不是特别感兴趣所以跳读了一些内容 依然不喜欢这个翻译的书名 因为这个书名所以才迟到今年读这本书 个人还是更偏好“非理性”哈
这是我第一次看关于经济学的书,还是一部关于非传统经济学的书,里面的很多实验和结论很有意思,他让我更加认识自己,更加理解自己的一些无法解释的行为以及背后的逻辑,不错的书,我会推荐给王老师。
不理性的行为随处可见,发现这些规律,对自己的行为多了一些认识
读这本书源于罗老师的推荐,因为我看了他的发布会中一个关于价格选择的例子,并引起了我的兴趣来阅读这本书。 对生活中很常见的例子的原因作出了一些探索,最后一本书关于诚实的问题最贴近生活,因为我们认为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而且很正常。 最后作者的建议,就是要理解人都是会有不足的,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对于选择和决定进行思考。
对于了解非理性行为的形成机制本书贡献有限,毕竟影响人类行为动机的因素太多。从这个角度而言,概率论比因果论更适合解释人类行为。所以本书最大的贡献不是揭示非理性原因,而是告知预防或控制非理性行为发生的方法。书中提到很多经实验验证的能有效控制非理性行为的措施,非常值得借鉴! 从阅读体验角度来说,阅读难度最低的是第三册。感觉就像和作者面对面聊天,而作者又是个有趣的人。时不时的幽默一把,让阅读更有乐趣,所以初读者不妨从第三本开始阅读。
再看这本书之前我觉得我应该起码在大多数都是理性的,偶尔有不理性,而且那些不理性都是我所不能控制的。当我静下心来看完这四本书,我慢慢的懂了,我的大多数的不理性,且这种不理性是可控的,虽然我并不清楚他在我以后的生活会有多大的帮助,但是我知道,这已经深深地告诉我我应该试图去相信我大多数的非理性,而且尽可能的去控制它,这样对我的生活来说会轻松很多。
老师推荐的第一册,不知不觉把四册都看完了。本书通过一个一个案例,以数据为支持,来分析人类在社会中的非理性行为。其中有许多有趣的案例和现象,原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奇怪事件都有理所依,包含着大量经济学和心理学理论。总之,人是一种复杂的动物,思想启蒙提倡的理性是理想的,但人们不止被利益支配,也被道德驱动
这是罗永浩推荐的书,昨天出差来回开车六个多小时,一个人静静的听,边听边思考。 记忆点特别深刻的是,里面的两个点: 说降价,不一定促进销售。说即将涨价,销售反而增多。传统意义上来说,就是买涨不买跌; 0是一个奇异的数字,蕴含清零和无穷大两个内涵。由此衍生,人们总是对免费的东西毫无抵抗能力,虽然于很多人而言都是不需要的东西。 书里面有个测试,说购书网有两个套餐:一个免费券,一个花三美元购入二十美元券。 绝大多数人都是毫无顾虑地选择前者。但是,前者只有十美元面额,后者20-3=17,实实在在多出了七美元的面值…… 书里还有很多这样那样的实验,行为经济学原理运用到社会生活实践中,也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