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注释(本书《道德经》原文选择传世通行善本,一字未动)

《老子》注释(本书《道德经》原文选择传世通行善本,一字未动)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老子》注释(本书《道德经》原文选择传世通行善本,一字未动)
    小西
    推荐

    非常推荐。我终于看完这本书了,文字都懂,读完却也记不住。反复读反复想,终究窥探到了心理学的一角角!

  • 《老子》注释(本书《道德经》原文选择传世通行善本,一字未动)
    满仓罗
    推荐

    很多心理学的书籍都会把病根儿指向童年的记忆,也就是当时的外在条件,导致了很多心理疾病的滋生。 其实很多外在条件我们是无力改变的,每个人遇到关系、条件和环境都不一样,在当时那个状态下,只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童年可能会对一个人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后天的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像一粒种子那样,即便是环境条件再苛刻,也要勇敢的吸收阳光雨露,并且拼命的生长,最终与世界和自己和解。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问题,有的明显有的隐蔽,疏导应该是个不错的方法,不知道未来几年之后,会不会有倾听师这个工种诞生,或许现在已经有人在做这件事情了。 有的时候解决不了了,就先放一放,每个人都有很多种模式,打开一个不同的模式,可能会起到缓解的效果,至于如何治愈嘛,这个可能得靠你自己寻找了。 本书提供了一些方法,也有不同的流派在做着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但更多的可能还是得靠你自己,你内心的种子才是你自己的核心价值。 引用原文的话:

  • 《老子》注释(本书《道德经》原文选择传世通行善本,一字未动)
    小胖
    推荐

    对于现在中年的我们,孩子还小,这本书对我来说很有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老子》注释(本书《道德经》原文选择传世通行善本,一字未动)
    依浪
    推荐

    写得很好的一本书,阅读本书,会让人对自己的过往经历有一个更好的认识。能够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去看待生边的遇到的各种人,事,物,更加能够理解其背后的原因。推介阅读本书!

  • 《老子》注释(本书《道德经》原文选择传世通行善本,一字未动)
    +
    推荐

    2022年读完的第一本书,本书虽然有很多理论难懂的内容。但是也给了我很多启发,知道成年后的我的一些思维以及做事方法都与我的童年有关。 希望,新的一年从心出发,从了解自己开始。明白为什么痛苦以及如何治愈。

  • 《老子》注释(本书《道德经》原文选择传世通行善本,一字未动)
    echo
    推荐

    有点名不符实。全书讲了许多的理论,案例,人生的各个年龄段阶段的心理表现,诉求,愿望未能失现的失衡及影响。 提出了很多的现象,原理,解决的部分略少甚至于没有。最后升华到心灵与爱的概括。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老子》注释(本书《道德经》原文选择传世通行善本,一字未动)
    #进步哥在学习
    推荐

    ## 序 献给生活的磨难与生命的坚忍 将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大目标,分解成自己力所能及的小目标,一步一步慢慢达成的。 唯其根基扎实,才能走得更加长远。 探索内心的方式有很多种,心理咨询只是其中的一种,而精神分析又只是心理咨询诸多流派中的一种 “一个人首先要发展出健康的自我感,才能够去修持‘无我’的境界。” 人格成长受困会带来的三大主要议题:情绪的、人际关系的、自体统整的 ## 第一章 我们都曾受过伤,却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越稚嫩,越需要悉心的呵护,才能让其成长得足够强大,去抵抗风雨;受伤越早、伤得越重,越容易发育不良,也越难面对外界的挑战。人的成长也是如此。 心理之病,本质上是人格之病;心理之苦,本质上是情绪之苦。伤在哪里,痛在哪里;伤得越深,病得越深。 ### 1.1 0 ~ 1岁:依恋与安全感 人类属于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 而对于“完全依赖”的稚嫩婴儿,能否有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以及稳定可靠、促进成长的依恋关系,对他们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种截然不同的依恋模式: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的婴儿的母亲,对婴儿的态度积极,能够与婴儿的情绪同步,对婴儿发出的信号能够敏感地做出恰当的回应,她们还会常常引导婴儿的行为。 也就是说,他们的独立是一种“假性独立”,是对依恋行为中的拒绝和创伤的自我保护(防御)。 矛盾型依恋的婴儿,他们对于母亲在哪儿太过关注,以至于无法自由探索。母亲离开后,他们表现出淹没性的悲伤,当和母亲重聚时,他们要么生气,要么无助,无法很好地重建连接。 混乱型依恋。拥有这种依恋类型的人处在两难的境地中,因为安全感的来源同样也是危险的来源。混乱型依恋的婴儿易产生于虐待型的环境或特殊(如贫穷、有精神疾病史、药物滥用等)家庭中。 婴儿期开始形成的依恋风格会对人生后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情绪健康、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自尊、注意力、问题解决能力等产生广泛的影响。 当我们在谈论安全型依恋时,我们也在谈论在相应的刺激下,更低的身心唤起水平和更高的情绪调节能力,包括对负性情绪的承受度,这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一种情绪上的健康水平,更稳定的情绪状态,更积极的情绪类型。 此时父母帮助反应过度的宝宝稳定情绪的方法,就是保持耐心,通过降低刺激源的强度,结合宝宝的承受力,慢慢让他们适应。 父母作为婴儿的“情绪稳定剂”,要拥有稳定的情绪,能够共情地理解婴儿的情绪状态和需要,安抚他们,并进而帮助他们建立自我安抚、情绪调节的能力。 母亲通过喂奶来安抚因饥饿而啼哭的婴儿,这不仅让婴儿产生饱食的满足感,让身体得以生长,也使得婴儿在这种母婴关系的互动中,慢慢形成重要的依恋对象(客体)是可靠的、安全的、有回应的等积极的意象,从而认为自己(自体)是可爱的、被喜欢的、被接纳的,同时还强化了关系互动中愉悦的体验和彼此依恋的互动模式。反之,则可能会出现另一种情况。 这一系列的客体表象、自体表象、情绪体验及互动模式会经由早年反反复复的互动,而成为内部的客体关系模式,灼刻进我们的人格中,成为我们成年以后人际风格的一部分。 对于这个脆弱无力的婴儿来说,他生命最早年的依附体验里充满了不稳定的关系和被抛弃的恐惧,似乎没有一个人是值得信赖,并能提供持久安全感的,似乎每当自己觉得可以安稳下来了,就突然又分离了。 如果情绪上的痛苦感受超过了我们能够承受的,我们势必要采取自我保护手段(防御)来远离痛苦。 或者因为配偶一丁点儿的疏忽大意,都会激发其早年被抛弃的体验,从而不断地哭闹折腾;或者因为不敢面对再一次被抛弃的恐惧,而在关系稍稍走近以后就马上远离,以回避潜在的痛苦。 对于婴儿来说,想要喝奶、想要动弹、想要咬妈妈的乳头……这些都是小孩最初无心的攻击,也是他们生命活力最基本的呈现。 婴儿从4个月开始到3岁,处于分离个体化时期。此时,孩子的身体意象开始分化,探索世界、拉开与母亲的距离,并学习处理分离焦虑,建立性别同一性,其中2~3岁是获得稳定的存在感(自体边界)和性别同一性的原始巩固期。 ### 1.2 2 ~ 3岁:自主性与羞耻心 独立还是依赖之间的挣扎,自主还是顺从之间的冲突,成了这个阶段的重要特点。 而伴随着自我意识的产生,与自我感觉升降相关的复杂情绪,如尴尬、骄傲、羞耻、嫉妒、内疚等也相继出现。 而他父亲用强有力的手将他抱了起来,并安抚他,并没有让他独自面对恐惧,也没有耻笑和不屑于他的脆弱。 当孩子靠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一个新的挑战以后,父亲对他“夸大表现癖”的迎接与镜映,让孩子能够自主地表现自己,而不至于被羞耻所淹没 当我们作为一个主体,进入到社会评价系统以后,作为“我”的构成的各个“部件”便处于比较之中,被划分了等级,贴上了不同的标签,也由此让我们产生了自豪、自卑等不同的情绪体验。 当我们说对孩子“无条件”地爱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说,要以这个孩子本来的面目去接纳和对待他。但这其实并不容易,因为成人世界里的价值评判、规则要求,会经由父母的态度言行,“浸染”到孩子的身上。 则意味着孩子的“本我”(随地大小便、弄脏弄乱)开始要被“超我”(“文明”的如厕习惯)所制衡 从客体关系的角度来说,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也会成为重要的“客体表象”入驻孩子的内心。 不论是个体还是社会,唯其从非好即坏的分裂状态,走向既好又坏、错综复杂的整合状态,才可能从动荡走向稳定,从极端走向平和。 2~3岁的孩子们正在内在的自我表达和外在的规则要求的平衡之间,进行着积极的努力和艰难的博弈! ### 1.3 4 ~ 6岁:三元关系里的冲突与竞争 成长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全能的幻想”与“现实的砖墙”相互碰撞的过程,这种碰撞势必伴随着“挫败感”与“自恋受损”,但只要挫折是“非创伤性”的,这种挫折就会帮助孩子从不切实际的夸大自体,慢慢回落到更现实的自尊。 一个人爱着某人,并容许和接受那个人和另外一个人(即第三方)有着重要并独立的关系”。 不同的心理发展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敏感期”,如果度过了,某些新的人格品性便会发展出来;如果没有度过,则会在成年以后遇到相应的情境时被触发出来。 而从“阉割”抽象的含义来说,从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攻击性”被阉割,“自信心”被阉割。 如果父母只能待在被理想化和被无限崇拜的高位,无法承受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攻击性”,反而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打压、贬低孩子,这就可能造成人为的“阉割焦虑”。 如果父母之间的亲密感并没有因此而破坏,并能够以接纳的态度面对孩子的成长,异性父母对孩子以“非性化”的方式亲近,同性父母也不迁怒于孩子,则能够促进孩子的成长。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阶段性地靠近父母中的一方,尝试吸收和认同其性格特点,并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 在认同的过程中,势必存在着两种形式:被允许的和被禁止的,弗洛伊德将其分别称为自我和超我 只有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在理解孩子的前提下对孩子行为的设限,才能慢慢地帮助孩子内化道德感,并发展出同理心。 比方说,一个强势的妻子经常指责、贬低懦弱无能的丈夫,并在女儿面前诉说丈夫的种种不是和自己的种种委屈,女儿认同了母亲所建构的意象,便也对父亲冷眼相待,妻子因为女儿和她“统一战线”而觉得满意。 ### 1.4 青春期:自我同一性的迷乱与探索 女孩子也需要在作为同性的母亲的眼神和话语中,看到其对自己这一新的生命阶段的理解、接纳与指导,才能帮助女孩子将自己的女性身份整合进入自体中,成为完整体的一部分,抱持自己的惶恐与羞涩,浇灌并滋养那含苞待放的“花蕾”,而不至于压抑和隔绝。 相对来说,在比较早的阶段确立了自己的所喜、所长,并能和职业理想加以衔接的,便也能够更快地完成所谓的“自我实现”吧! ### 1.5 心理之病:在先天气质与后天创伤之间 如果婴儿的主要照料者(通常是母亲)本身是一个情绪不稳定、自尊感较低的人,她就会将婴儿的正常反应视为对自己的拒绝,此时如果还有其他人在场,譬如公婆、亲戚朋友等,可能又会让这个母亲觉得,别人会认为她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而因此备感压力。 因为对一个人的人格发展更深的影响,来自“人”对“人”的影响。 如果孩子面对的是这样的母亲:她非常享受和婴儿的融合状态,也非常认同婴儿对自己的依赖;她能够很敏感地从婴儿的哭声中辨别出其不同的需要并及时满足;她也很喜欢和婴儿嬉戏玩耍……那么对于婴儿来说,这是一个“足够好的母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孩子从依赖走向分离个体化的过程。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养育者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以促成孩子人格的发展。 父母的人格水平发展到哪里,就会把孩子带到哪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这不是父母能够左右的。只是对于孩子来讲,先天的脆弱性越高,后天的创伤性越大,而受伤的年龄越早,则心理病理的程度越重,修复起来也就越难。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一个更“文明”的社会,就是每个个体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人格中的权力欲、进攻性及仇恨性,进而实现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共享。 生而为人自有其艰辛与不易,成其所是,既有无数的偶然,又有无数的必然。 ### 2.1 一条叫“抑郁”的黑狗 抑郁是一种复合性情绪,主要包含痛苦,并依不同情况而合并诱发愤怒、悲伤、忧愁、自罪、羞愧等情绪 卡尔·亚伯拉罕(Karl Abraham)认为,抑郁起源于恨的力比多占主导,而压抑导致了负罪感。 抑郁源自不安全依恋中被抛弃和不被爱的感觉。 随着母亲回应频率的降低,孩子将要痛苦地面对幻觉的破灭与现实的挫折,但只要挫折是“非创伤性的”,孩子就能够慢慢实现自体(自己)与客体(养育者)的分化,提升应对挫败的能力,并迈向独立个体化。 本我的满足是享乐原则、趋利避害、无视现实规则,这是孩子天性的一部分,但我们的社会道德准则(超我)会对其进行评定、抑制或惩罚,父母、幼儿园老师等通常会在这个过程中充当超我执行者的角色,来建立孩子的道德观。此时,父母、老师是否既能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并加以适当引导,而非简单地贴标签,则至关重要。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这个过程中,婴儿的“攻击性”得以向外释放。而如果母亲没有回应,或者被婴儿弄得崩溃掉了,或者反过头来惩罚婴儿,则婴儿向外的力量会向内萎缩,也有可能会变得过度顺从,从而抑制自己的需要。 再如,一个婚姻不幸的母亲,经常对孩子哭诉说:“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离婚了!”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该为母亲的痛苦承担责任。 而过度的罪疚感,则是在过度严苛的超我惩罚下的一种向内的过度攻击,以压抑自己的方式来满足超我的需要,从而丧失了属于自己的主体感! 羞耻感属于典型的自我意识情绪,是个体在社会评价系统中自我感降低时所产生的。 如果你是一个自体凝聚力比较高、自我价值感比较强的人,能够自我调节,即便有点儿失落或者不满,也很快就过去了。但如果你是一个自体脆弱、自尊心较强的人,可能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严重的贬低与忽视,“自尊碎了一地”,甚至会产生自恋性暴怒 并认识到:不是别人赞美我了,我就有价值,别人贬损我了,我就一无是处。因而,受外界评价系统的影响没那么大了,也就没那么容易抑郁了。 丧失,作为抑郁的触发点,在我们生命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生。而跨过抑郁,我们需要发展出哀悼的能力,告别过去并重新开始;我们需要发展出向外攻击的能力,能够外化并扔掉不属于自己的情绪包袱;我们需要发展出自信来确认主体的价值感,而非被他人的评价所束缚! ### 2.2 焦虑:从崩解焦虑到超我焦虑 焦虑是对那些看不到的东西的害怕。 一个人越早遇到越多逃无可逃的恐惧,这些“未解决的恐惧”就越可能转化为待唤醒状态的恐惧。也就是说,当有类似的刺激情境发生时,这种恐惧就会被唤起,焦虑因此产生。 这种自体最稚嫩期的创伤体验,可能会给孩子的心理遗留下诸如碎裂成碎片、无止境地坠落、和身体没有连接、失去定向感(Winnicott,1962)等体验,从而产生自体被吞噬、消融、湮灭的恐惧感,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导致婴儿期的精神分裂症或孤独症、隐性的精神分裂症、分裂样人格、假自体的防御等精神疾病。 而成年以后的分离焦虑,则是在关系中充满着被抛弃的恐惧,一点点风吹草动就会唤起客体丧失的恐惧、自己没人要的恐惧。这种体验在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孩子没有被爱充分地滋养,会带来自体的匮乏感,以及与客体分化的困难,因为其真实的存在没有被“指认”过。但对爱的渴求是每个人的需要,于是他们便有可能通过压抑自己的需要,察言观色,以讨好他人来获得别人的喜爱,或者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以金钱、地位来让别人爱自己等。 ### 2.3 匮乏之苦与分享之痛:从嫉羡到嫉妒 《心理学大辞典》中对嫉妒的定义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的一种交织着羞愧、愤怒、怨恨的复杂情绪。 嫉羡是一种愤怒的感觉:另一个人拥有、享受某些所欲求的东西――嫉羡的冲动是要去夺走它或毁坏它。 内心充盈了,就不需要用外物来填充了,但如果内心是匮乏的,就要永无止境地通过一些外在的东西,例如金钱、名声、地位等来填补内心的空洞,还可能怎么填都填不满。 从嫉羡到感恩的心理成熟历程,意味着人要从相互挫败的客体关系模式修正到彼此满足的客体关系模式,这涉及人格最底层的改变,绝非易事。 这里面就涉及安全依恋的建立,需要2~3年的时间,孩子才能够把不会抛弃自己、爱自己的“好客体”内化进自己的心中,即便与妈妈短暂分离,或者被妈妈打了一顿,但内在的“好客体”仍然能够起到自我安抚的功能。 只有当我们即便落败、屈就,仍然能够保持对于自我价值的肯定,并在百花齐放的繁茂景象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既能喜做牡丹,也能甘为雏菊,这才是一种更健康的自恋与更自由的生命状态。 这时,我想起我在过往的人生中所遇到的那些卑微而质朴的生命,他们位居社会底层,靠一门手艺勤勤恳恳地度日,只买得起最廉价的东西,但他们的踏实与自足、真实与鲜活,却深深地触动着我! ### 2.4 无法控制的愤怒 相较于处理我们的愤怒,提升应对挫折的能力更为重要,因为抗挫折能力的提高意味着愤怒不再那么容易被唤起。 自恋,顾名思义,就是自己爱自己。适度的自爱、稳固的自体,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它就像是应对挫折的“调节剂”,可以让我们在面对不如意的外部环境时,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而不至于崩塌掉。 孩子越脆弱,越需要母性的镜映、肯定、满足与鼓励,让孩子得以滋养,从而变得丰润。而当孩子生发出一些力量时,就开始需要父性的规则与引领,让孩子经受必要的压力与挫折,从而变得更加坚强。 ### 2.5 情绪的狂暴与情感的隔离 当孩子情绪激惹的时候,照料者要能够将其安抚下来,而不是激化情绪。 以至于压抑自我并接受安排,但内在的焦虑还在继续作祟…… ### 3.1 你是真的独立,还是无法走进亲密关系 虽然吃饱喝足是生存的第一要义,但基本需求满足以后,更重要的则是爱与依恋的需要。 成人的四种依恋类型:安全型、痴迷型、疏离型和恐惧型。这与儿童的依恋类型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成人恐惧型依恋则介于痴迷型和疏离型之间,渴望亲密,但害怕在亲密关系中受伤害,因而很难依赖他人。 回避型是一种过于独立、过于自给自足的人际模式。但回避并不意味着真的不需要亲密关系,而是对于主动依恋中受伤体验的回避。 母亲在面对孩子依恋需求时的拒绝、厌恶、退缩及缺乏回应,容易导致孩子发展成回避型依恋。 ### 3.2 为什么我们彼此相爱,却又彼此伤害 真正意义上的亲密关系,是两个成熟个体之间的爱恋,而很多时候亲密关系的困境,则源自成人外表下藏着一个异形了的“受伤小孩儿”。 ### 3.3 亲密关系里的“强迫性重复” 所以成年后的亲密关系并不仅仅只是父母亲密关系模式的重复,其中还混合着孩子与父亲的关系、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以及孩子自身的特质,这些共同构筑了孩子成年以后的亲密关系。 ### 3.4 沟而不通:伴侣间的沟通困境 如果我们坚持认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是正确的,是全部的事实,并强加在对方身上,其实就阻隔了彼此间的交流。 第一,接受观点:接受他人观点的能力,或者认同这是他们的观点的事实。 第二,不加评论:不强加自己的观点给他人。 第三,体会情绪:体会他人的情绪感受。 第四,建立连接:与他人的情绪体验连接在一起。 如果是本篇前文中的案例,因为早年的创伤之痛,一个人的内心入驻了太多偏差性的客体关系模式,例如亲密关系中很容易被唤起的被吞噬与被伤害的恐惧、被抛弃的恐惧、不被爱的恐惧、指责与愤怒等,这些都来源于盘踞在心中的“未完成情结”,并投射到外部的人际关系中,那么这个人根本就没有空间去体会和理解别人了。 心智化的简易定义是:将心比心,关注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和共情有重叠之处,但共情主要是关注他人,并尤其强调情绪状态,而心智化则不仅关注他人,还关注自身,并且关注的维度涵盖了更广泛的心理状态。 至于心智化模式,则是心理等价模式和假装模式的整合。这是一种既体验和尊重内心的情绪与幻想,但也考虑外部现实性的一种统整状态。 有效沟通的前提是,我有我的想法,你有你的想法,我在能够清晰地体会并表达自己的同时,也知道这只是属于我自身的“主观性”,而以一种探讨和分享的态度展开交流。 他们各自活在了自己对“爱”的定义中,并以自己的方式去践行爱和需要爱,但两人是不同的个体,势必会有冲突。而重建连接的方法是各自打破一点儿自我的边界,在表达自我的同时,让对方也能够部分地进入自我。 从爱自己,到爱他人,是一种人格修为的提升,也是人一生的成长功课。 ### 3.5 家庭关系中的“三角关系” 想要有“分享之爱”的能力,就要内化足够多的“好客体”在心中,如此才不用过度索取外部“自体客体”对自己的镜映、肯定、欣赏、爱,也就能够与别人共享。 ### 4.1 群体之中,我想做个“隐形人” 一个是对刺激的敏感性,一点点的外部刺激都可能会引起他们比较大的情绪波动;另一个是内心的不安全感,一旦面对陌生事物,就会恐惧。 不论是在独处还是在人群中,我们都有可能充盈,也都有可能孤独。重要的是,我们要能够找到自己,并安于自身! ### 4.3 “学霸”的自负与自卑 但如果父母的养育以忽视或指责为主,那么一方面孩子无法通过依附“好客体”来提升自体,另一方面孩子会从父母的态度中内化“无价值”的自体和“严厉”的客体(超我)。 自信之人,其实是有着对自己身份和价值的认同,有着相对凝聚的自体和健康的自尊,与人相处时会有一种平等的淡然,姿态既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 ### 4.4 “中国式好人”总是习惯攻击自身 对于习惯向内攻击的“好好先生”来说,他们在人际关系中的过于自责,不敢争取自己的权益,主要有以下方面的担心:担心自己的需要或攻击会让他人承受不了而垮掉;担心自己的需要会成为他人的负担;担心自己的需要或攻击被拒绝或反击从而让自己受伤;担心自己的需要或攻击让他人觉得不舒服而不再喜欢自己;担心冲突以后的关系破裂等。 “攻击性”作为我们天性中的巨大能量,需要被发现、被接纳、被引导,让它在我们的生命中慢慢发挥其所独有的效能吧! ### 4.5 追名逐利背后的“自我迷失” 我只不过是许多镜子的集合,反映了其他所有人期望于我的东西”。 人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该吃的苦就得吃。 当我们真实的自己没有被悦纳时,自体存在着匮乏的空洞,为了“填坑”,我们在成年以后会强烈地需要他人的肯定和赞赏,以获得良好的自我感。但因为“自我”是匮乏的,所以需要不断地察言观色,判断外部他人的需要,通过满足他人得到对自我价值感的确认。 ## 第五章 完整成长:我们此生都在成为自己 成长,意味着勇气和力量,我们需要跃入深不可测的深,直面痛不欲生的痛,穿越痛苦的幻象,如此,成长才有可能! 让我们改变能改变的,接纳不能改变的,哀悼丧失,从容前行。 ### 5.1 从依赖到迈向独立 就自我的角度来讲,我们要像锻炼身体力量一样锻炼我们的心理力量,通过一定强度的专注力与耐力的训练,让创伤进行修复,让人格进行成长,并逐渐从原始的防御机制向更成熟的防御机制发展。 ### 5.2 自体的发展 成长的过程,就是自以为是的“我”与现实的“我”不断碰撞的过程。我们不断地在客体的镜映与肯定中确认自体的价值感,又在不会造成创伤的挫折与失败中勇敢面对自己的“无能”,并慢慢锤炼出更现实而凝聚的自体。 而很多人成年以后的脆弱自体、低自尊,通常源自成人之前、自体稚嫩之时没有得到很好的抱持与滋养。比如,被忽略、指责,甚至虐待等带来的自体匮乏,或者因过度满足而变得“虚胖”,没有经历“恰到好处的挫折”,失去了夯实自体,让其变得坚强有力的机会。 ### 5.3 自我的发展 而情绪不稳、难以自控者,往往是在早年的成长过程中,超越其自我承受力的情绪刺激将其压垮了。譬如崩解性的焦虑、被抛弃的恐惧、不被爱的羞耻、被过度指责的罪疚、未被满足的愤怒与嫉羡、看不到未来的绝望等,这些都是孩子不能承受的痛苦,孩子的力量也因此被压抑,发展不出来。 ### 5.5 哀悼丧失,继续前行 由于年龄或生活环境的缘故,有些人已经失去了教育、婚姻或工作的机会,即使心理内部的冲突被解决,他们也无法再去追求生命中那些曾经渴望的东西了……他们会为失去的希望和愿望而哀伤。 只有“爱”的力量超越“恨”的力量,人格的成长才有可能。 得到了,也就放手了。”当自身的存在被看到了,也就不再需要辛苦地乞求外在的看见;当丰润的“乳汁”喂饱了饥渴的自体,便有能力迈向独立个体化;当爱与修复的力量超越了分离与丧失的绝望,便也有了更大的勇气去面对生活中那些不可能再挽回的缺憾,作为完整生命体的一部分,与之拥抱、哀悼,并与之告别。 进步哥整理,仅供参考,一起,每天进步一点点O(∩_∩)O哈哈~

  • 《老子》注释(本书《道德经》原文选择传世通行善本,一字未动)
    🌞 Zz.
    推荐

    虽然不是晦涩难读,但总觉得是东拼西凑的各个理论,看着很累,本来以为后半部分可以有实质性的收获,但也并没有;除了书名让我觉得很认同之外,不推荐!

  • 《老子》注释(本书《道德经》原文选择传世通行善本,一字未动)
    Shuer
    推荐

    理论堆积严重,内容泛泛而谈,没有任何惊喜感,看完觉得浪费时间,不推荐。

  • 《老子》注释(本书《道德经》原文选择传世通行善本,一字未动)
    杰西
    推荐

    成长过程中的创伤只能在好的亲密关系中得以治愈,但恰恰是这种创伤形成的过激行为会将亲密关系搞砸,因此不是自我觉醒,这种创伤几乎何难愈合。 这本书可以对照自查发现自己身上是否有类似的问题,尽早修复创伤也可以发现配偶或者伴侣身上的成长问题,用最恰当的语言和方式相处,以便帮其修复创伤,还可以避免养育儿童成长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创伤。

  • 《老子》注释(本书《道德经》原文选择传世通行善本,一字未动)
    白静
    推荐

    每个父母都是尽全力或者是以他们自以为的方式爱着自己的孩子,了解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爱与成长,不是抱怨父母。而是以一种新的角度看问题 疗愈自己的同时也更加好好的爱父母,爱人。

  • 《老子》注释(本书《道德经》原文选择传世通行善本,一字未动)
    丽晴
    推荐

    三岁看老真是古人的智慧,婴儿出生后前三年的养育等同于塑造一个人的一生,影响着成年后的各种重要关系,以及看待自己和他人。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