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16岁
    推荐

    不具有普适性,作者认为的自己如此做能够成功在我看来她已经是在一定优越的条件下执行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可行的操作了。如果家有高需高敏娃,不用五个,一个就能把你打回原形。

  •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姊仪
    推荐

    我发现这个妈妈所有的时间安排里都没有给宝宝洗澡的时间,我两个孩子,一个2岁多,一个8个月,每天给宝宝洗澡洗脸抹润肤露都要一个多小时了,这也是很花时间的一部分,还有自己洗澡吹头发的时间,也要小时,可是这个妈妈全程没有提到,我真的好纳闷

  •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猫头鹰先生
    推荐

    对于妈妈来说,是有用的一本书,学会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事优先,这点可以用在任何方面。

  •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Zero
    推荐

    比较实用,可以给新手妈妈一些借鉴和指导,但这也仅仅是这个家庭总结出来的实用案例,是否对自己的家庭适用,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的,可以参考,但不可一一照搬。

  •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葡萄🍇
    推荐

    特别推荐多宝家庭和即将要多宝的家庭,很有帮助,如果你是独生家庭,一定要耐心把前半部分听完,后半部分还是精华很多的.

  •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进步哥在学习
    推荐

    ## 推荐序1 知名育儿畅销书作者前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给我们的礼物,而我只是礼物比较多而已,所以能力也就“被迫”提升了。 我行文风格的基因就是“透明、真实、敞开和实用”。 ## 推荐序2 Kitty (黎颖)《六A的力量》译者 犹太古语说:“没有愿景,民就消亡。”愿景,使得这个新成立的小家庭有了努力的方向,有了前进的动力,也有了行动的目标,更有了界限,而不至于两个人你忙你的,我忙我的,或者是两个人为了谁的事情更重要而产生分歧和内耗。 就好比送礼,接受礼物的人,只有打开它,并开始使用它,这礼物才算真正属于你。收下礼物却不拿出来,而是把它放在犄角旮旯里落灰,并不等于我们真正拥有了礼物。再珍贵的礼物,堆在那里不用,它就毫无价值。马太效应便是如此,让收到的礼物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就产生了累积优势,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大的机会,获得更卓越的成就。 忠阳学习商业管理、学习领导力、学习学前幼儿心理……馨悦学习6A讲师、学习正面管教、学习CPR紧急救助、学习思维导图、学习ICF国际教练认证、学习妈妈导师课… 爱不仅仅是两人互相深情地对望,而是望向同一个方向;婚姻不是面对面(你看我、我看你,迟早要看烦),而是肩并肩,并肩作战,天下无敌。他们深知,只有夫妻共同成长,才能够带领全家成长。 所以当妈妈的,总是嫌时间不够用。其实不是时间不够用,而是我们掌握时间的技巧不够。我们要掌控时间,而不是被时间掌控。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掌握技能,更要有整体的大画面,而不是陷在眼前的细节和完美主义里。 职场人士是单一任务型,可当妈妈的却是同时多任务型。 以核心价值观建立家庭愿景,以愿景带动使命目标,以效能带动效率,以意志力带动执行力,以优先秩序带动核心习惯,帮助我们主宰习惯,而不是让习惯主宰我们。 ## 写在前面的话 敢生、慧养、多喜乐的简单妈妈。 我开始更深刻地思考人生计划:我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过怎样的生活?我应该通过什么方式去过上这样的生活…… 美国ICF国际教练认证、6A讲师认证、DISC讲师认证、正面管教家长讲师,还陪着老大一起学了思维导图的课程 其实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多,无法同时安排这么多事,还是要集中精力做最重要的事情。 家庭(妻子&妈妈)、事业(培训师)、学习(自己)、财务(管家)、关系(朋友)、社区服务(导师)等几个方面(括号里面是我在这些领域里扮演的角色),这1年我要做哪些事情?接下来的1个月,我需要完成哪些任务?最近的1周,时间生活该如何安排? 我鼓励姐妹们开始主动地规划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动地跟着社会的趋势、媒体的宣传、孩子们的时间和需要而行动。 ### 第一章 1个时间管理模型搞定妈妈的7大时间管理困境 对于很多中国孩子来说,有时候主动管理要比被动接受更为困难。 市面上绝大部分的时间管理工具或者课程,都是根据职场困境而设计的,而妈妈——尤其是全职妈妈——则是一个特殊群体,我们工作的主要场所、合作伙伴和服务的客户与职场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中国妈妈的大部分导师都是自己的妈妈或婆婆。初为人母的妈妈们大都是从老人那里获取经验和指导的。但是,长辈们的经验大多都已经不合潮流了。 美国的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大部分的人都有确立品位的窗口期,包括对食物、音乐、生活习惯甚至是信仰的偏好,都是在这个窗口期之前确立的,此后很难改变。 我们有太多时间都浪费在了修正前期工作的失误之上。 时间困境#2:后置的人生规划 有些成熟的公司,从入职的时候,就会开始跟员工从个性、经验、学历、人脉以及公司的发展等各个层面一起探讨未来的职业规划。 妈妈这个“职业”基本上都是先承担起工作,走到一半了,才发现自己需要重新思考今后的人生道路,很多妈妈会在这个时候感觉一切都来不及了,然后放弃。 只要是心理舒适圈以外的事情,基本上都需要耗费我们大量的意志力。 随着孩子们不断长大,大脑发育越来越快,需求也就随之越来越多,我们需要不断地调整养育方式才能适应他们的变化。作为妈妈的我们面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业务对象。 2岁以下的孩子最大的挑战就是作息习惯 我们就像大法官,每天各种评理,各种调解,各种纠结……即使是二孩家庭,也同 成为父母后,突然要处理如此频繁、复杂的家庭战争,绝对让人措手不及,心烦意乱。越到晚上越容易出现焦躁的情绪,甚至暴怒狂吼也是常有的事儿。 我们开始采用一系列的“后果”进行威胁教育,以管教为借口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意志力的枯竭,让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去执行时间规划。 首先,创始人会提出公司的使命和愿景,接下来,高管团队会根据这个使命和愿景制订每一阶段的战略目标。然后,各个部门都会根据战略目标制订部门的工作计划…… 在绝大部分的中国家庭中,夫妻其实并没有特别明确的家庭愿景或者目标。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理解和社会的文化习惯来经营家庭的。想想这样会有什么后果?就像缺少目标和愿景的公司一样——各自为政,效率低下。 现在有点儿后悔让老人帮忙带孩子了,有些习惯一旦养成了,则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修正,反而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并且搞得全家关系紧张。 而是我们缺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拆解任务。也就是我们要花时间来分析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都需要完成哪些关键任务?我们需要为它付出多少时间,付出哪些代价,需要哪些人来配合? 很多姐妹的时间都用来应对家庭中的各种突发事件,根本没有一套有效的方案来使自己的时间更高效,基本上就是被生活牵着鼻子走。时间久了,很容易会对生活失去希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在《有效的主管》一书中简明扼要地指出:“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通俗地说,效率是完成任务的速度,而效能则是关于任务本身。 制订自己的人生地图,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正确地使用时间。 ## 第一部分 妈妈更需要用精力管理来提高做事的效率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把眼前的事情处理好,有了精力之后,再去思考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 对于妈妈来说,时间管理还涉及如何与家人合作,如何有效安排家务,如何制订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案以及如何管理自己的意志力这4个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管理意志力是管理时间的基础 管理意志力是管理时间的基础 科学家研究发现,其实意志力是有效做事情的基础,属于有限资源,每天可以通过休息来恢复 01 琐碎又乱如麻的日常,妈妈如何获取意志力 我们需要不断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区,逼着自己学习成长,去迎接这些新的挑战。 查尔斯·都希格写的《习惯的力量》 最终他发现“意志力不是一种技能,掌握以后永远不会忘记。而更像是一种力量,就如同你手臂和大腿中肌肉的力量,用力过猛会感到疲惫,肌肉剩余的力量就不足以供给其他活动”。 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找到让我们发怒的诱惑拐点,再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便会形成习惯,这能够大大降低意志力的消耗。这是管理意志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尤其是他们0~6岁时,是父母痛苦诱惑拐点最多的时期,作为资深的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在孩子们的作息、饮食、穿衣、洗漱、沟通、娱乐、出行等方面,我们都曾吃尽了苦头。 成功其实并不需要做对每一件事情,而是需要辨别出一些重要的优先因素,并将其变成有力的杠杆,撬动其他因素一起改变。 3岁之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培养孩子的6个核心习惯:睡眠、饮食、沟通、安全、生活、娱乐。 出生6~8周,他们都能从晚7点睡到早7点,白天每4小时喂1次奶,睡3觉,每次2.5小时。 从这一天开始,孩子们每天7点半都会自己上床睡觉(外出的时候,会有所调整),而且不用陪睡,全部自主入睡。 第二,解决吃饭的场景: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包括:自主进食、准时吃饭、饮食结构及充足的量。 第三,解决交流的场景:沟通习惯沟通习惯,包括:听得懂、说得清、能交流及能执行。 这孩子不但没有因为被拒绝而一走了之,还能在合适的时机提出参与的请求,居然还会给出选项。 我真的被这四个小家伙惊到了,这也是所有的多子女家庭最期望看到的场景吧,孩子们没有因为被拒绝而彼此争吵,而是用良好的沟通技能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第四,解决日常生活的场景: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指,3岁左右的时候,可以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并完成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可以遵守基本的家庭秩序。 日常生活,指孩子可以自己穿衣服、穿鞋、吃饭、接水、洗漱、整理被褥。 对于多子女家庭来说,父母最需要突破的观念,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们更多地参与家务。 第五,解决出行的场景:安全习惯安全习惯包括:家庭安全、出行安全、性安全。 所以,从孩子们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培养他们的安全习惯,以保证他们在没有我们的时候,也可以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每次出门前,我们会在车里聊一聊在公共场所的注意事项 每个孩子在3岁前都可以做到:每天固定大约20分钟的时间看视频(一些特殊的节假日除外);专注地玩儿某些玩具20~30分钟,玩完后可以自行归位。 孩子们的娱乐习惯可以从1岁左右开始培养,动手的玩具可以随便玩儿,比如:积木、乐高、拼图……我们也会陪他们一起玩。孩子们再大一点儿,我们帮助他们制订一些游戏规则,让他们的娱乐活动可以顺利进行。每天20分钟的视频时间;每天晚上讲40分钟故事;周末看一场电影。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适当地延长他们的视频时间。 有些父母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总是干预过度,总想教孩子如何玩儿或者玩儿得有点儿意义,就是这样的心态,才会导致妈妈们在陪孩子娱乐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实这完全可以避免。 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外出时遵守公共秩序,集体游戏就要有规则,这就是规矩,也就是所谓的界限。 孩子的分歧,是意志力消耗的隐形杀手 福杯满溢,也就是自己的杯里装满,顺其自然地流出来即可。我们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需要,爱他们,照顾他们,他们自己心里装满了,自然而然就愿意照顾身边的人。 每次老大需要抱的时候,我都会满足她的要求,但是会告诉她,妈妈要坐下来才可以抱她。这个举动很重要,既可以保护妈妈和胎儿的安全,同时还可以让老大心里有安全感,不会觉得因为小宝宝的到来,妈妈不抱她了,不爱她了。 在老二出生前,我们还陪着老大选了一个新的儿童床,告诉她:这是姐姐才有的特权。先生也带着她选了一个玩具,作为恭喜她成为姐姐的礼物。 就算是介入其中,我也很少会评判他们的对错。只是问问事情发生的经过,每个人都要说一说,年纪小的先说。等他们说完了,安抚一下他们的情绪,然后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我们需要调低我们的预期,孩子不可能学了就会,他们需要不断地重复练习,才能最终掌握在学校学到的知识。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她自己规划时间。 方式3的家长,从孩子开始上学后,会跟孩子一起制订学习计划、时间规划,培养他们按计划完成功课的习惯。虽然开始的时候会比较吃力,既需要陪着做计划,又要陪着写作业,但一旦孩子适应了这样的方式,后续他们就可以自己制订时间规划和学习计划,家长只要从旁提醒或者监督就可以了。 6个月以下的孩子,在调整作息习惯之前,我们要先记录他们已有的规律,再根据记录的时间逐渐微调,最终实现我们的目标。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与其禁止他做某些事情,不如直接告诉他应该做什么;在处理分歧的时候,一定要以规则为基础,不能只靠讲道理,尤其是对3岁以下的孩子。 ### 第三章 妈妈的时间管理,更多是选择性放弃 妈妈的时间管理,更多是选择性放弃 除非家里有保姆,有老人,否则像我这种自己带孩子的妈妈,绝大部分妈妈的答案都是“家务” 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新的思维方式来管理家庭事务,可以从以下4个内容做起:1.放下完美;2.鼓励孩子参与家务;3.授权;4.提前规划(四象限法则)。 先生经常说:“能让别人做的家务就让别人做,能让机器做的就让机器做,我们要腾出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做别人无法代替的事情。至于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房间是不是一尘不染,吃的是不是丰富,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最好的方式就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承认自己的不完美。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没有完美的养育方案,只有合理的养育方案。这个方案可以让每一个家庭成员受益,让大家都能保持快乐的心情,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都有休息的时间,都有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都有要付出的努力。 02 别忘了你有一支军队,从老母亲到指挥官的角色转变 另一方面,不知道是不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很多父母的头脑中,尤其是老人的观念中,体力劳动都是不重要的。以后考上大学,找了好工作,有了钱可以花钱雇人做…… 父母总是怕孩子累,去承担本属于孩子的责任,剥夺了孩子培养良好品格和发展自我能力的机会。 第一阶段:父母示范,孩子在旁边观察。同时父母要讲解其中一些比较复杂的步骤。 第二阶段:父母做,孩子参与部分工作。从简单的开始,让孩子先有一些成就感。 第三阶段:鼓励孩子自己操作,父母在旁边观察。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地给予一些指导。 第四阶段:练习几次后,孩子可以自己完成了,父母就不用再跟着看了,做完检查一下就好。 第五阶段:孩子自己做,父母不定期检查。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孩子们因为心情不好,不愿意做,这时候需要在他们完成后给予一定的安抚。 第六阶段:一般半年以后,孩子会主动做这些家务,有些时候做得比父母还好。越大的孩子越明显。 他们一遍又一遍地掏,我们就陪着他们一遍又一遍地收拾,这样的行为可以持续半年的时间。半年后,他们这方面的欲望就被满足了,也就不掏了,就算掏出来,当提醒他们收回去时,孩子就知道怎么做了。通过这半年的训练,他们完全有能力把这些东西收回原来的地方。 我们不赞同将零花钱直接绑定在孩子的家务上。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劳动对整个家庭尤其是对父母有很大的帮助是很重要的,他们会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而不是只为赚钱而做的活动。零用钱可以给,但不要用它作为做家务的报酬。我们不希望他们是受金钱的驱使才做家务活的。 家应该是相互支持和彼此团结的环境,当每个人都参与家务时,所有成员都会越来越亲密,尤其是孩子之间。周末的时候,放上一些音乐,和孩子们一起收拾房间,你会惊讶地发现,家里的气氛会越来越好,彼此的关系也会越来越亲密。 03 该授权的时候要放手,让孩子自己承担起责任 总体来说,年纪小的时候,我们管的越严,越细致。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我们管的越松,给他们的空间也越大。 对于很多中国父母来说,最难做到的事情之一就是学会放手,要知道,很多时候,不是孩子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孩子,我们需要在孩子那里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 史蒂芬·柯维的话说:“要事第一最大的挑战不是管理时间,而是管理自己。” 关键不在于优先考虑你的日程安排,而是安排你的优先事项。” 我知道,跟身边的很多妈妈相比,我们家里没有那么整洁,每餐也没有那么精致,孩子们的衣服也没有那么平整,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孩子需要的时间和陪伴给足了,家里充满爱和喜乐,这才是最重要的。 05 五宝家的一天——“家多宝”的生活也可以很高效 生活有计划非常重要,每个人的参与,一家人不断磨合调整,父母与孩子以及各种现代化机器之间的彼此配合。最终,可以省出大量的时间,在照顾好家人的同时也有自己的娱乐和休息时间。 1.处理多重任务,完美是最大的谎言;2.别忘了你有一支军队,鼓励孩子做家务;3.该授权的时候要放手,让孩子自己承担起责任;4.家务缠身,关键不在日程而在优先事项。 每天吃什么,其实也是一件非常消耗精力的事情,与其临时想,不如提前规划好,可以在家庭会议的时候,全家人一起看菜谱,然后每个人可以选一些自己喜欢吃的东西。 其实全家人一起去超市采购是一件挺好的事情,列清单的过程也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到了超市后让孩子拿着清单找到相应的物品,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 第四章 做全家的CEO ,协作才能让生产力翻倍 第四章 做全家的CEO ,协作才能让生产力翻倍 其实,一个人做销售和带着一群人做销售需要的是完全不同的技能。 与上面所说的销售工作一样,相比一个人生活,和家人一起生活其实也是需要不同的技能的。 这个高效的家庭合作模式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合理的秩序、共同的愿景、爸爸的参与。 第一,老人的很多观念,生活观、教育观、工作观已经落后于时代,很难改变。我在前文提到过的窗口期,包括对食物、音乐甚至是信仰的偏好,这些在窗口期确立之后很难改变。 如果你真的按照他们的思想规划自己的生活,真的让老人带孩子,那么后期就一定要调整好心态,做好准备,因为你很可能要花更多时间来改掉孩子身上被老人宠出来的坏习惯!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一定的压力。只有不断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才能不断地成长,这需要我们不断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我们夫妻二人是这个家庭的中心,我们决定了这个家庭的生活方式以及未来走向。如果用创业公司来比喻的话,我们夫妻二人是创始人,孩子们是这个公司的员工,老人是我们的供应商或者合作伙伴。 其实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就像一个刚入职的员工,他们对这个世界,对这个公司都很陌生,我们有责任培养他们健康的生活习惯,教导他们正确的生活方式,就像一个优秀的公司要精心培养刚入职的员工一样。 从1岁开始,我们就培养孩子们自己吃饭,吃什么由我决定,吃多少则由他们自己决定。不喜欢吃可以少吃,但是不能不吃。孩子们在1岁左右就可以独立进食,2岁左右就可以帮助父母给其他小朋友喂饭。 帮助孩子融入社会。如果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以他为中心的家庭中,大学之后,离开家庭进入社会,他们突然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以他为中心的,他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 所谓愿景,就是由组织内部的成员制订,由团队讨论,获得组织一致的共识,形成大家愿意全力以赴的未来方向。 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远远比做了什么正确的事情更重要。父母成为一个爱学习的人,远远比我花很长时间陪着孩子写作业对他们的影响更大。 03 用对了这些方法,“猪队友”也会变身“小超人” 差异虽会带来矛盾,但也是互补的基础。 接下来,再跟爸爸们一起讨论:“为了实现我们的愿景,我们应该如何做?”或者是“我们现在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 这样的状况后来发生了神奇的转变,是因为我们有了共同的家庭梦想和愿景。 我们先是头脑风暴,说出各自的梦想、对未来生活有什么期待。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家庭的生活方式、未来居住的城市、工作状态、有几个孩子、身体状况、财务状况、希望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需要什么样的经历、预备哪些技能、还需要做哪些准备。 我们希望孩子们18岁的时候可以成为诚实守信、有勇气、有热情、有信仰、有合作精神、身体健康、适应能力强、有独立思考能力、有一技之长、可以成为一个称职的配偶、可以设定并完成目标的成年人。 04 性格密码,让不同的个性成为协作的优势 DISC是一款比较常见的性格测试工具,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莫尔顿·马斯顿创建了一个理论。他采用了四个他认为是非常典型的人格特质因子,即Dominance-支配, Influence-影响,Steady-稳健,以及Compliance-服从。而DISC,则代表了这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在1928年,马斯顿博士正是在他的《正常人的情绪》一书中,提出了DISC测评,以及理论说明。 面对D型的丈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示弱:“我们家遇到了困难,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或者提出我们的需要:“我今天真的很累,你把碗刷了吧。”或者提出二选一的方案:“我琢磨出两个方法,你觉得哪个好?”总之,要让他们感觉自己可以掌控环境,掌控家庭生活。 面对I型特质的先生,最有效的应对方式就是夸奖,大夸特夸,用各种极端的形容词:超级、最好、绝对……只要经常夸他们,经常耐心听他们说说他们的奇思妙想,他们就会愿意跟我们一起做家务,虽然很多I型的人不太擅长。 面对S型的丈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以温和的方式提出我们的需求,并且可以把要做的事情分成可执行的步骤告诉他们,这样的话,也许他们的行动力会快很多。 他最不擅长的事情可能就是多线程的事情,因为对一件事会极度专注,多线操作的压力就会非常大。但你让他降低标准又特别难,所以在能抉择的时候他一定会舍弃一些什么,但生活有时候是没有余地的,除了更好的排序,他也在努力平衡这些事情。 说到不擅长的事情,我认为,拥有这样特质的人通常不擅长提出解决方案,他们会揪出你问题中的漏洞,但是你问他该怎么做,他就会双手一抬,告诉你:“我不知道。” 面对C型的丈夫,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就是以数据、逻辑为依据来阐述你想要表达的事情,情绪不要太激动,否则他们会果断拒绝沟通。 有些时候,非要逼着他做不擅长的事情,那必然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情,即便这样,也未必能够做到我们满意的程度,与其这样,不如鼓励他们做好他们擅长的事情。 每个人都是天使与魔鬼同存,有优点就会有缺点,我们在享受他们的优点的同时,也要接纳和包容他们的缺点。 第一,建立合理的家庭秩序,也就是要明确到底谁是一家之主; 第二,形成共同的家庭愿景,也就是夫妻一起努力的方向; 第三,讨论彼此的分工合作,也就是根据家庭成员各自的特长,都要承担哪些家庭事务。 ### 第五章 学会制定妈妈独特的时间管理方案 时间管理方案,就是通过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从而一步一步实现个人生活目标的过程 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可能是我们在制定目标的时候,没有认真思考它是否合理,是否与我们期待的生活关联度很高,是否可实现。另一方面,也可能不是我们制定的目标不合理,也不是我们缺少决心,而是缺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拆解任务。 《习惯的力量》一书中介绍过一个概念——核心习惯。有一些习惯具有引起连锁反应的能力,当它们扩展到整个组织时,会引起其他习惯的改变。 人际,其实人际关系是我们很好的评估自己成长和改变的指标。妈妈们可以想一想,近10年内,我们有没有新的闺密?有没有融入新的社交圈子?有没有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念旧固然是好事儿,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的生活可能没有什么变化和成长。 smart是五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成的,它们分别是:明确的(Specific)、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达到的(Achievable)、相关的(Relevant)和时间限制的(Time-bound)。 03 制定时间预算,来一场华丽的逆袭 停止做那些跟你的目标不相关的事情,即使这件事情对一些人非常有帮助,即使我们会因为拒绝被别人说成没爱心。不要让其他人操纵我们的生活,那会让我们非常被动。 我必须学会放弃“好”的事情,为“最好”的事情腾出时间。最好的事情跟我今年的关键领域有关。我只有照顾好自己,才有余力去照顾别人,这也是福杯满溢的原则。 首先,我们要找到在接下来一年里能够改变我们生活的关键领域;接着要围绕着这个关键领域设立合理的目标,然后仔细分析目标,拆解任务,让目标成为可执行的方案;最后,还要制定自己的时间预算表,再把行动方案填到预算表中,最终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案。 ## 第二部分 不要紧盯现在,用全人生的眼光规划提高家庭效能 如果一开始就选错了方向,无论你如何努力,如何坚持到底,即便用尽全力,也不过是一场空,只能成为成功者的陪衬。 首先要做正确的事,然后才存在正确地做事。 ### 第六章 人生地图,设计你的第二次人生规划 人在贫困中就像在懒惰中一样,是会慢慢习惯的,他们别无选择,然而可惜的是这些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一个夭折的莫扎特。但到了成年,却往往已经把潜力浪费得差不多了,变得神情呆滞,暗淡无光。——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焦虑是很多全职妈妈的常态,我也不例外,一方面焦虑孩子的吃喝拉撒,另一方面焦虑自己,担心自己跟不上时代,很难再回到职场中,失去社会价值,被丈夫“嫌弃”。正因为这些担心,结婚的头两年,我特别抵触做全职妈妈,甚至还在工作当中不断地给我的同事和客户灌输这样的想法。 我们所面对的挑战不再是有没有资料可以学习,而是如何在这样的海量信息中,更有效率地做选择,获得专注力。 我们不但要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还要关注如何养育孩子,甚至还要替孩子们考虑未来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困难程度便呈几何倍数增加,怎么可能不焦虑呢?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只要方向对了,脚步慢一点儿没关系,至少我们在向目标前进;但是如果方向错了,脚步越快,就会距离我们的目标越来越远。”这里的方向指的就是我们的人生规划。 任何事物都要经历两次创造,一次在头脑中,一次在实践中。 一个人成长的根本在于人格的进步,通常需要通过三个时期,从依赖期到独立期,再到相互依赖期,七个习惯就是为了让我们的人格不断完善,走向成熟。” 直到生老三时,我才意识到我需要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此后,我开始鼓足勇气独立带孩子,自己学做饭。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面对困难,解决困难,这是一个人走向心智成熟的必经之路。 记录时间的流向。详细记录常规情况下一个月或者一周时间的使用情况,大概就能预测出10年以后自己的生活样式。 对于很多全职妈妈来说,孩子的假期是比较特殊的时期。在中国,孩子们的寒暑假加起来一般有三个月左右。 每个月,我们会找一个周六,把孩子们都送到老人家里,我俩出去吃个饭,看个电影或者见见朋友。另外,最近几年的结婚纪念日,我和先生都会外出旅行几天,不带孩子,只有我们两个人,不做任何规划,就是自由行,随意走一走,吃点儿好东西,找朋友聊聊天……任何一段关系都需要花时间用心维护,更何况是要相守一生的两个人。 亲子:指的是有质量的互动时间:给孩子讲故事、玩儿桌游、藏猫猫、聊天下棋、帮助孩子做学习计划、参加孩子某些庆祝活动,等等。孩子上课或者玩儿,我们看手机或者干自己的事儿,鸡飞狗跳地辅导作业,都不算是有质量的互动时间,只能算是家务或者是休闲时间。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并不是家务的时间多,就意味着我们是一个称职的妈妈或者妻子,这些所谓的家务其实属于公共事务的范畴,并不具有特殊性,不会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亲子、婚姻关系。就像在职场上,做好手里的工作,不会带来良好的同事关系,需要有一些特殊时间才行。 “以终为始”这个习惯传递的核心理念是:我们首先要在自己的脑海里构建自己的未来,然后再去行动。 我们希望孩子们18岁的时候可以成为诚实守信、有勇气、有热情、有信仰、有合作精神、身体健康、适应能力强、有独立思考能力、有一技之长、可以成为一个称职的配偶、可以设定并完成目标的成年人。 只有当我们知道自己追求的价值时,才能让自己对生活保持热情,才能更好地判断当前的行动是否对未来有利。很多人常常半途而废,根本原因是不知道自己真正追求的价值是什么,目标、计划制订得再详细,再完美,也很难坚持,很快就会失去动力。 《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对爱的描述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爱,是行动,爱是要让被爱的人感到幸福,达成他的目标,如果我们爱的行动与被爱者的目标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坠入情网的激情不是爱,依赖不是爱,不恰当的溺爱和自我牺牲也都不是爱。这些被误解为爱的行为,其核心动机都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已。而真爱的目的永远是促进被爱者心智的成熟,出于其他目的的爱都不是真爱。” 克服一切挑战也要培养孩子们独立吃饭的习惯,培养他们生活自理的能力……等有一天,他们离开我们的时候,有能力、有心智、有意愿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是对他们最大的爱。 没有人能同时扮演所有的角色,我们需要有智慧地分配我们的时间。这时,养成要事第一这个习惯就显得万分重要了。 活在当下,找到每个年龄段的第一要事 首先,在我人生的每一个时期或者每一个年龄段,都有一个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要事角色;确定我当下所处的重要角色后,再思考如何在这个重要的角色下执行要事第一的原则。我会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先用在这些重要的角色上,其他的角色可以先搁置或者少分配一些时间。 尤其是0~6岁会形成很多影响孩子一生的习惯,这就决定了妈妈在这个时间段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一旦错过这个阶段,以后想要弥补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我要尽可能地活在当下。 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用在重要但是不紧急的事情上,例如:与孩子们交流,与丈夫约会,思考自己的人生地图,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只有专注于这一类事情,才能尽可能多地避免第一个维度的事情的发生。 05 用Ikigai模型找到喜欢的职业方向 这个模型的基本原理就是,如果一个人要找到自己喜欢并且可以持续做下去的事情,一定会符合四个条件:享受的事、擅长的事、别人需要的事以及别人会付钱请你做的事。这四个维度缺一不可。 第一,推荐大家去网上查一个工具:盖勒普优势识别器,这个工具可以帮助大家找到自己身上更多的优势所在。 姐妹们也可以去储才做一些职业倾向的测试,例如:MBTI、霍兰德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个性,寻找自己的职业方向。 ### 第七章 妈妈导师,传递隐性经验的最佳途径 01 为人父母虽不需要考试,却真的需要引路者 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等 爸爸告诉我们说:我的任何角色都是可被取代的,不管我是职员还是领导,唯独父职是不可替代的。 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其实都在方法和执行这两个部分 我身边的朋友都是父母加月嫂模式。当时, Kitty姐给我的建议就是,尽量不要跟父母同住,没必要请月嫂,月子里的孩子吃饱睡、睡饱吃,其实没什么事。 第二,不要纠结于一些琐事,孩子18岁的时候,你肯定不会因为他不会上厕所担忧,抓住最重要的。 一、不要害怕,不要因为恐惧而做选择 《孩子不同,智能不同》 不要因为恐惧而做选择”。任何选择都有附加的代价,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 我们养育孩子,就是在帮助他们18岁离开我们的时候可以独立生活。 第一,当孩子承担更多责任时,他会更有价值感 第二,爸爸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 首先,妈妈导师最好不是自己的家人 第二,要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妈妈导师的生活 第四,要有一些专业的预备。这些专业的预备,包括两个类别的内容。一方面要有基本的教育经验和理论。 另一方面,要有一些基本的辅导或者陪谈训练 第五,要有成果。这里所谓的成果就是要看妈妈导师的家庭状况如何,包括:夫妻关系、孩子的表现以及自己的生活状态。要看她在女性的三个最重要的角色上有没有很好的成果。 最后,丈夫的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在跟随妈妈导师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领会核心理念 1岁以前主要是吃喝与保健;2~3岁开始涉及生活习惯的建立和早教;4~6岁开始关注社交与规则;上小学以后又要面对如何适应学校的生活…… ## 写在最后 人生永远不变的功课就是要学会如何在各种突发事件的冲击下,调整我们的行动步骤,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 人生总会有很多不如意或者困境,环境不是我们可以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面对困境的心态和状态。 与其每天沉浸在我们不能改变的环境中,不如规划生活,把疫情隔离的每一天过得更有意义。 ## 参考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习惯的力量》《异类》《第五代时间管理》《Get时间管理术》 进步哥整理,仅供参考,一起,每天进步一点点O(∩_∩)O哈哈~

  •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沐沐
    推荐

    里面理论都不新鲜,胜在实践。 作者和她老公都是很有智慧和行动力的人,对家庭生活也很用心,不停的思考和改善,才有了家庭不断的进步。 让孩子自己承担自己的责任我觉得挺有借鉴意义的。还有制定共同愿景的夫妻相处之道也值得学习。

  •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八两
    推荐

    就是作者把自己的生活写成的书,重复的内容有百分之十左右。书中分享的表格是时间管理书里的常用工具。图片结合了自身经历进行整合的,有一些参考价值。书里提到培养孩子六个核心习惯,但是没有讲如何培养,有些可惜。

  •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Lucky
    推荐

    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多学学多看看。目前处于孕晚期,为即将到来的宝宝扶养做功课。

  •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邱邱
    推荐

    很多内容都是之前了解的,整本书的理念也是规划在先,要事优先,边行动边调整。对我触动最深的地方就是要和丈夫一起配合,定愿景一起努力。还有性格、职业规划这块,以后有机会再实践。

  •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欣妍
    推荐

    我的第16本书。 1帮助孩子制定计划,而不是去催促她做事。 2如果精力不够,那么把精力放在有用的事情上。我过去在做早点上,整理破烂衣服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还有买破烂玩具,收纳破烂玩具上太浪费时间了。而在孩子户外运动啥的方面没有花时间和精力。 3让孩子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比如二宝吃饭,大宝自己写作业整理衣服等。

  •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momo
    推荐

    看了大概一半,只看出来作者生了四个女儿之后才迎来第一个儿子,期间为了把孩子养大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事业社交睡眠,还让大的扯小的,甚至在孩子给自己做了一顿饭而感到欣慰和快乐。满篇不说自己的丈夫作为在哪里,却说了父母帮忙的矛盾、说了请育儿嫂的不放心,合着所有的难受都得女性自己当超人妈妈解决吗?说实话同样作为一名独生子女,多子女家庭就是在剥削女性,同时这种明眼看出来重男轻女家庭里的孩子也难以感受到独生子女的幸福,尤其是这四个女儿。说的有点儿多,书里面的理念和办法也含含糊糊,指导性极低。

  •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A萌
    推荐

    这本书对我的益处并不大,虽然里面讲了很多如何让孩子们学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管理时间,但是前期两百多页大部分内容都是写作者家庭里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日常生活太多了…读起来就好像作者在写日记,感觉对读者意义不大,有种不想再看下去的念头,中间讲的规划也比较多和复杂,实际操作不太切实……比如100人看了这本书可能真正做规划图的寥寥无几。

  •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大袁悦 💖
    推荐

    有一两章的内容写的很好,参考性很强。 但是剩下的大部分内容,范围比较大,可代入的东西不是很多了

  •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郑州工商-周海岩
    推荐

    我觉得这本书带和我的最大收获是,让我有信心带两个孩子的情况下心态平和的处理矛盾问题冲突。因为别人带五个孩子照样可以玩的转,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要是第一。家庭愿景。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