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修炼指南:高频源码解析

Java修炼指南:高频源码解析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Java修炼指南:高频源码解析
    SJM
    推荐

    作者认为失控是对未来的一种夸张的想象,其实是一个明确的意指,指向了将来的一种状态。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兴趣偏好,就是对周围的事物和未来发展的一种掌握状态。改造世界,人定胜天,都是人类的一些不可更移的野心。尽在掌握又是人类的一种狂妄之举。对生活舒适的追求及对自身不断发展的诉求,又是人类不替的进逐对象。 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科技技术是进步了,人类却失去了很多:人类正在失去劳作能力;人类正在失去思考能力;人类正在失去前进的动力等等。安逸的生存状态正在击败人类的进取心,虽然发展的不平衡扔在激励着人类的进步,但这个势头是在减弱的。 我们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却对许多事物变得越来越难以掌握,与我们初衷明显相悖。正如高速行驶的列车,快到有一天,让我们时时担心有出轨的危险。也许慢在有时候是一件幸事,如人工智能的进步让我们有许多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我们对未来有许多未知的领域。我们如何克服快速发展下的失控,也许是未来着重考虑的内容。 我们稳稳妥妥地走向未来,而不是在冒进地状态下走近迷失的境地,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未来!!!

  • Java修炼指南:高频源码解析
    Martin
    推荐

    同学在朋友圈赠送这本书,开启了我的微信读书之路,它是奠基之礼。作为里程碑的立碑仪式,我选择将它读完摆放在已读的第100本书,这似乎也是此书冥冥之中作出的预言,它用不控制的方式控制着我的读书进程。《失控》在精读的100本书中花费的时间最长,领悟的却最少,所以不论这篇评论写得多冗长以及多么语无伦次,又或者有对作者真实理念的误解,请权当个人的肤浅认识。这肤浅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梳理,希望能帮助想要捧起这本书的朋友降低阅读难度。作为复杂性科学的入门级图书,《失控》能锻炼脑力,也引导我走入另一个神奇的领域。《复杂》、《规模》、《隐秩序》、《宇宙为家》也将列入后续的读书计划。         读这本1994年写成的书,像在读一本未来著作,这个未来可能是离今不远的2024年,也可能是遥远的3994年。每次读书,我都会在不理解或有启发或有价值的地方划线,《失控》是我至今唯一一本想把全书除了封面以外的50万字都划线标注的书。明明都是熟悉的文字,经过凯文•凯利组合出来的词语、短句、章节却都如天书一般,难以读懂参透。作为义务教育的优秀三好生、曾经文科零分理科满分的偏科学霸,虽然不是无所不知,但掌握一两个概念理应不是问题。谁知,当我翻开第一章,双腿便不自觉的屈下,五体臣服于地,一直随身携带的那股微微傲气也在瞬间荡然无存,全然失控,情商智商归零。         假如微信读书赋予我额外加星的权力,我不会只打五星好评,而是六星、六十星、六万星,哦不,应该打一轮满月,夜空中无数星星的光亮之和都无法与之匹敌。当然,不少人给这本书打了差评,说它混乱、啰嗦、炒旧菜、装高深、科学玄学化、阅读体验差。把公认的智者踩在脚下是愚者抬高和炫耀自己的最廉价的方式,其实禁锢在自我的世界是种幸福。可是又有谁不是活在自我之中呢?我也一样啊。有些对生物进化论有异见的人更从生物科学角度批判进化论,达尔文进化论的局限性、拉马克进化论的错误云云,误伤了《失控》。的确,百年来生物进化论在学界争议不断,进化学说有很多悖论和无法用其完美解释的生命现象。但进化论除了是一项理论模型,更是一种伟大的思维方式和工具,只要愿意放低姿态消除偏见,会有无限启发。 神谕         作者凯文•凯利(KK)是一位满身标签的人物:虔诚的基督徒,科技先知,未来学家,技术思想家,博学家,杂家,“游侠”,记者,著名科技杂志《连线》的创始主编,“网络文化”的发言人和观察者,第一届世界黑客大会发起者。他的大部头经典著作《失控》于1994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并在此后的时间里长销不衰,书中所指在21世纪相继出现和成熟应用:大众智慧、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数字货币、神经网络、人工智能、敏捷开发、共同进化、网络社区……并且还继续为未来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源泉。它曾是《黑客帝国》主要演员的必读之物,也被《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安德森称作“公认最具智慧和价值的一本书”。经过改版和两年时间的翻译校对,《失控》中文版于2010年问世,立即轰动中国互联网和科技媒体界,各互联网大佬将其奉为神谕,KK也被科技人供奉成K神。微信之父张小龙曾说,如果求职者说他看完了《失控》,那面试就可以结束了,我一定会录用他,因为对机器和社会进化感兴趣的人一定有异于常人的灵感及思维。有些故事无论是事实还是杜撰,信之则有疑之则无,诚之便可得。         本书2010年版的副标题“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有点哗众取宠,这版的副标题“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是对本书讨论范围的准确概括。这本书记录了上百个当时或冷门或前沿的研究项目和案例,KK与那些奇才偏才探讨的内容深阔高远,求学问道中碰撞出无数缤纷绚烂却非常人所能理解的智慧火花,不得不佩服KK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引而伸之的能力。尽管书中的一些案例今日看来可能有些过时,但它们所表达的观点却越来越成为真知灼见。 聚愚成智         大自然暗藏的智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类只要以敬畏之心深度洞察,就能找到为己所用的真理。         养蜂多年的KK观察到蜂群是如何完成安顿地点决策的。一开始五六只工蜂外出侦察,核查可能安置蜂巢的地点。回来后他们用圈子越缩越小的舞蹈向休息的蜂群报告。侦察员的舞蹈越夸张说明地点越好。接着,一些头目们根据舞蹈的强烈程度核查几个备选地点,并以加入侦察员旋转舞蹈的方式表示同意。这就引导更多跟风者前往占上风的候选地点视察,回来之后再加入看法一致的侦察员的喧闹舞蹈,表达自己的选择。通过这种重复强调,大家中意的地点便会吸引更多探访者,由此又有更多的探访者加入进来。按照收益递增的法则,得票越多,反对越少。渐渐地,一个大的群舞会以滚雪球的方式形成,数量最大的蜂群获胜。         蚂蚁个体只是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其他个体的存在,但大量无意识的蚂蚁组合成群后也形成了新的自组织活系统,蚁群与蚂蚁并不是同一个物种。蚂蚁能成群结队地穿过田野找到上佳食物,仿佛它们就是一只巨大的复眼。它们排成协调的队列穿行在草木之间,并共同使其巢穴保持恒温,尽管从未有任何一只蚂蚁知道如何调节温度。蚁群在觅食过程中是如何找到最优路径的?蚂蚁在彼此之间以及自己的环境中散发信息素,这些芳香的气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散。还能通过一连串的蚂蚁来接力传播,它们嗅到某种气味,复制它并传给其他蚂蚁。信息素是在蚂蚁系统内部传播或交流的信息,蚁群根据气味的强弱通过大量无目的的尝试寻找到最美味的食物以及最近线路。         人脑系统也是另一种蜂群或蚁群系统,在这里个体是一个个神经元,在大量愚钝的神经元中涌现出了人类意识。只要进一步放宽视野,生物器官系统、食物链系统、生态系统、天体系统甚至整个宇宙系统无不是相同的组织形式。这里不是“1+1=2”的线性世界,而是“1+1=苹果、苹果+苹果=原子弹” 聚愚成智的非线性世界。从中我们获得什么启示可用于进一步提升人造物(机器、社会、经济)的智能?那就是迭代递增、民主制、去中心化、自下而上、网络化、分布式……,这里不存在集中的权力机构,不存在控制,却形成了完美的稳固的复杂的智能共同体。分布式网络、分布式制度、分布式管理、分布式控制、分布式智能,越复杂越稳固抗干扰能力越强。 无中生有         无控制的系统不应该是失控的吗?其实不然。反而是人类的控制欲造成了太多的不稳定,如果没有人类,自然界将会更繁荣稳定。优等劣等只是愚蠢人类站在自身角度作出的分类,宇宙可不认同,所以只有跳脱人类的狭隘视角,放低那高高在上的姿态,才可求得真理。KK就站在了神的视角,放下,必定生成高远的体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K神面前万物平等。万物只是分布的功能不同,大家缺一不可,共同进退。万物由相同的粒子建筑而成,不同的是粒子数量和链接形式。宇宙何以在没有控制没有目的驱动的情况下一步步生成如今高度复杂有序智慧的模样?人类如果借鉴这种构造过程是否能发展出更加复杂智能的人造物?         宇宙从奇点处爆炸,产生光、能量和虚无,初始物质以基本粒子的形态存在。随着宇宙不断膨胀,温度和密度下降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并复合成为气体,又逐渐凝聚成星云,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和星系。银河系的某一颗超新星在内部能量降低逐步坍缩后再次爆炸,有些粉尘重新聚合成了太阳,另一些聚合成行星,其中一颗就是地球。幸运的是,地球上的环境又经过亿万年的变化产生了有机大分子,又进一步生成细胞,生命出现了,这个好运一直到产生现代人类。每一个跳跃性的变化都是无中生有的不受控制也无需控制的过程,是万物自己用时间和无目的的尝试共同缔造出来的新的万物世界。这种尝试就跟蚁群觅食一样,每个个体都不清楚目标和意义,群体却涌现出神奇的魔力。是的,这些就是进化、演化,只有把时间间隔拉至千万年、放眼到整体才能观察到。也只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力量能创造复杂的这一切,而不是控制。 无为而治         在人造界,人类想成为人造物的神,就请放弃控制,赋予人造物进化的环境和能力,人造物自我进化出来的复杂智能将超越想象。千万年来,人类太擅长设计了,从石器工具到宇宙飞船,这项带着目的性的控制行为让人类站到了食物链的顶端,统治着世界。但“设计”在更复杂更智能的人造物上表现出的局限性已经越来越明显,只有理解并创造进化所需的条件,才可获得更高级的生成物。         首先是构造有进化属性的人造物,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寄生共生能力、变异能力、复制能力、性和繁殖能力、传染能力、遗传能力、死亡淘汰能力,有这些能力的人造物未必追求复杂度。再者建立进化环境,开放式、并行式、分布式、多样化、网络化、公理和定理规律、自然选择,将有进化能力的人造物放置在这样的环境中,通电、加油,进行遍历性无目的的随机尝试,而人类,只要在一旁放任、观察、收成,不需要也不可能理解生成物是如何形成的。是的,无为而治,这是创造的最高境界,如同剑术的最高境界是心手无剑一般,没有控制任何利器却天下无敌。这种人工进化,我们还看不到全景,但已经有了人造物界的“单细胞生物”、“水和氧气”,他们是:电脑病毒、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算法、虚拟现实游戏、计算机仿真、互联网、物联网、市场经济、网络经济……。他们还将遵循进化之路不断自创生更复杂的智能,人类只是他们自创生时被其借用的工具和媒介。 无序之序         太多复杂系统超越了人类认知:生命、生态、气候、社会、战争、经济、股票、市场、互联网……,系统内外有无数的参数、变量、反馈,连接成复杂网络。它们是非线性的,存在因果不成比例的蝴蝶效应以及有悖逻辑的循环因果。我们将其归为随机、无序、混沌,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建模、分析、评估、预测。然而复杂度似乎能产生自发的秩序,只有复杂系统本身能理解、预测的无序之有序。系统以万变应不变,行走在学习——预测——适应——进化——存活的循环路径上。         唯有看穿秩序准确预测并动态进化适应的事物能够成功,而一切静止之物终将走入毁灭。

  • Java修炼指南:高频源码解析
    Yao
    推荐

    天 书                         ——读《失控》     鬼使神差,两年前在书摊买了这本《失控》。孤陋寡闻的我,当时既不了解作者,更不知晓内容,完全是凭直觉的下意识的行为。书很厚,约50万字,买回放在案头,年余未曾碰它。     读书既有选择性,也有随意性,在“微信读书”里,我又遇见了《失控》。歪打正着,我买了本畅销名著!凯文•凯利(KK)的这本书,尽管写于20多年前,却早在十年前的中国科技和互联网界就火了,他被誉为 “未来学家”、“互联网预言家”、“世界互联网教父”以及“硅谷精神之父”!他的思想影响了乔布斯等一大批科学家和企业家,是一部面向未来人化世界的划时代著作!     本书中文版的封面设计简洁,是呈六面体几何图形的蜂巢,据称作者为了写作本书,专门在野外养了一大群蜜蜂,通过长期观察研究,得出了蜂群思维与分布式理论。     从猪年十月到鼠年正月,整整花了三个月,用30个小时终于啃完了它!在我的微信读书记录中,费时仅次于三卷本的《三体》(66小时)。花了这么久阅读,值得我再花点时间写篇长点的感言。这是能与《三体》媲美的巨著,两者在许多方面有相通之处,刘欣慈的科幻小说,无疑吸取了凯文•凯利的营养!     说是啃,一点也不假。这是一本令人脑洞大开又十分烧脑的天书,也是我读得最辛苦最艰难的一本书,並非晦涩,只是难懂,你需要十分的耐心与毅力,许多人读着读着就放弃了。说老实话,读完最后一页,我顶多只读懂了一小半!太烧脑了!什么蜂群思维、众包、活系统、混沌理论、宇宙进化律、盖亚、进化玻璃球、人化自然与自然化人、心智社会、机器生物化、生物工程化、超进化、超文本、九律……一大堆新理论、新概念、新名词以及陌生的语言,陌生的人物,陌生的事例,铺天盖地向你的眼球袭来,让人目不接暇,一切都是陌生的而新奇的,像外星人写给地球人的“天书”!该书名为何叫“失控”呢?我似懂非懂!好在它有一个长长的副标题:机器、社会系统与经济世界的新生物学。     正因为不好懂,才有大收获。犹如钻进了阿里巴巴的山洞,知识的宝藏俯首即是,让人眼花缭乱。全书涉猎广阔,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知识庞杂,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只是冰山一角,冰层下面有巨大的知识储备,没有相关专业知识很难理解,这就是本书难啃的缘由。     天才总是超越他所处的时代,被誉为“先知”,往往具有深邃预见性与前瞻性。尼采曾经说“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他在19世纪用诗一般的语言倾诉的哲理,在当时被认为是疯人的“谵语”,直到新世纪才广为世人所推崇与追捧。《失控》写于1994年,2010年出中文版,而我们2019年才拜读,时光己经流逝25年,在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仍能人如沐春风,受益匪浅。     2019年最火爆的话题是区块链,而KK早在20多年前就预见了数字货币和比特币的诞生,他通过观察研究群蜂与蜂巢、蚂蚁军团、蝙蝠等生物的群体行为,提出了蜂群思维、分布式管理、去中心化等卓越的思想,展示了《失控》的魅力与价值!     本书尽管难啃,却有大量粉丝,且书评如潮,几乎每页都有五六条书评,有的一页甚至多达几十条上百条。对于喜欢阅读书评的我,无疑增加了阅读量,但也结识了许多智慧的书友,他们大部分是年轻人,特别是理工男,有学生物的、有学计算机和信息通讯技术的、有学经济和管理学科的,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复兴的希望。也有少数女性读者,对她们应该表示敬意!     书中的许多观点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並将深刻影响我的世界观,仅举几例:大自然用以无中生有的九条规律(九律);控制是自下而上的(失控);均衡即死亡;未来某一天,生命就是机器,机器就是生命,人类改称“人机类”,于是,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亦称人机器)诞生了,“上帝”(神)终于统治了地球和宇宙;众愚成智;死亡是生命进化中唯一的最好的老师!生命长河,或者说是其流动的逻辑,将始终奔流不息,生命将充塞整个宇宙;宇宙星系也是分布式存在,也是连结成网的东西!     好书值得反复阅读。我想,当我读到第三遍《失控》时,就会掌握其思想精髓!凯文凯利的另外两本著作《科技想要什么》以及《新经济,新规则: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同样值得我们期待! (2020年2月8日元宵节,于新冠肺炎封城中的武汉)

  • Java修炼指南:高频源码解析
    松鼠
    推荐

    KK用了24章50多万字始终围绕着一个主题:“人造”与“天生”的联姻。 整本书密布着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以及对技术终点的展望,对,你看到了,这是一本关于技术的书,如果在课堂上听到这个主题,想必有很多朋友顿时会有欲罢还休欲拒还迎的困意涌上脑袋,我是其中之一,从第一节上课睡到最后一节下课的那种,所以你懂这本书我看着有多费劲,居然还写这么这么这么长,但是,它真的是一本好书…… 如何说这是一本好书?一本书的主旨,翻两页就明白,如果想开拓眼界,看序言就够了,这本书之“好”,在于它提供了一套逻辑和一种想象。 所谓逻辑,是关于内容本身,这是一种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不受控制的模式,在自然中的体现就是进化与群体。在进化中,基因的无数种组合、生态系统种群间的食物链条、从微生物到大型生物的演进过程、极端恶劣条件下创造的生命,都是无人控制却产生极高复杂性和创造性的结果,人类甚至造不出一个虫子,但是自然却可以进化出所有生命,进化通过无休止的并行尝试,诞生出极其复杂的结构,人脑就是进化的结果;在群体中,比如蜂群,每一只蜜蜂的智力极其有限,但在无人指挥的前提下却可以建造出蜂巢,阶层构成充满理性,外出寻食极有纪律。还可以比喻为漩涡中的水,DNA中的基因片段,代码中的字母符号。以上,都是依靠单一简单的元素在没有中心控制的前提下构成的复杂系统。 所谓想象,我们想象未来公司的形态,在演化中成为分布式、去中心化、协作以及可适应性的纯网络化公司,比如“众包”,网络使众包具备无限的可能,通过网络技术与其它的独立团队相联接,完全自给自足的公司会变得非常少见,未来的腾讯阿里将不是一个独立的有机体,而是一个“失控”的生态系统,它也许会牺牲一部分简洁性,但自然就是这样,通过牺牲简洁性来换取适应性和创造性。进而想象,甚至是流通的货币金融,采用分布式自适应的系统成为货币的信用基础,甚至可以适时的根据市场状态进行量化宽松或紧缩。也许会出现这样的一个世界:变异的建筑、活着的聚合物、进化的软件程序、自适应的车辆、能治病的人造生物病毒、定制的粮食作物,以及由不断变化的计算设备组成的生态系统,生命流动的逻辑,将始终奔流不息。 按照《失控》提供的逻辑和想象,要等到这个世界的来临,最核心的行为就是把所有的东西都联结在一起,在多个层面接入庞大的网络中,缺少了网络,就没有生命、没有智能、也没有进化。当然,这首先要克服一个中心的“我”可以让我们去诉求、去控制、去干预。 纵观那些我们所能发现的最有趣的奇迹——生命、智力、进化,全都根植于大型分布式系统中。 最近工作忙,这本书读完了半个多月才写了这篇书评,这段时间里,我常不由自主的想,什么是“失控”的?或者问,“失控”的逻辑和想象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大学时学高数,奈何天资愚钝,学了很久也摸不清路数,题型稍微一变,或者稍一延伸,就全然不解,一度差点挂到“树”上,然而突然有那么一天,所有难解的题都会解了,所有高数的概念全都通了,我知道,这是量变引起的质变,类似的,还有学外语、玩游戏等等都是如此,但这个“变”,是“失控”的,心急不得,就像人体器官的构成,单一零件组来组去也运动不了,突然加上那么一点,就有了生命,这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系统在生命进化层面的体现。 再试想在一个全无管理的封闭式庞大集体中,所有的人类都没有政治管理的概念,那么会发生什么?其间注定会有死亡、有联合、有迭代、有征服、有统治,经过纷繁复杂的无秩序状态后,也许会全部消亡,也许会诞生一种新的稳定的秩序,至于这种秩序是什么?是联邦的、是共和的、还是集权的?这不得而知,它甚至可能是一种全新的,但我想,它一定是最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是稳定的,是有序的,是自然形成的,这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系统在群体进化层面的体现。 与其说这本《失控》是一部互联网著作,倒更像是一种思维模式的导读,让我们知道人类线性的思维方式终归不是唯一的,无序蕴含着磅礴的力量,变化孕育着无限的可能…… 我们时常在计划远景,考上大学,找好工作,买所房子,娶个媳妇,也有很多梦想,到哪所公司,去哪个部门,干什么事情,挣多少钱。现在,请把我们人生的琐碎全部摊开在一张纸上,也许会发现它根本没有逻辑,也没有主线,都是无序的、意外的,是平淡无奇的。 现在我想,所谓远大的追求,不该是什么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当你选择了一种,就会失去更好的其它,当你得到了一种,就会失去变化的愿望。未来是“失控”的,生而为人,要追求的也许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变化,去学习、去尝试、去行动,让自己渊博、让自己丰富、让自己厚重,在经历中拥有广泛的记忆,记忆越广泛,质变就越可能发生,当这些无序的记忆在头脑之中没有中心的进化,终将给我们曾经,给我们现在,也会给我们未来。 如果你相信记忆,那就去充实它; 如果你喜欢自己,那就去完善它; 如果你热爱生命,那就去丰富它; 如果你向往未来,那就去期待它。

  • Java修炼指南:高频源码解析
    戎马一生
    推荐

    最近发现一个现象,只要与关注一些人工智能的人聊到有关人工智能的话题,就会出现泾渭分明的两种情况,有的人非常悲观,认为人类这是在作孽,是自掘坟墓的节奏,竟然搞出来这么个可怕的东西,以后必然会被其所灭;而有些人一谈起,就兴奋不已,认为咱人类太牛了,搞出来这么个强大的工具,很快又要往前方迈出一大步了。 基本就是悲观主义者叹息于乐观派们的不晓其中利害,实在幼稚;而乐观派们又嘲笑悲观主义者们守旧,害怕革新。这些观点听起来都好有道理的样子,不过我个人表示对此无感。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人工智能有没有可能超越人类、挑战人类、甚至是干掉人类这个话题意义不是很大,我个人更感兴趣的,是在于,未来,整体的意识形态到底会进化成什么样子。 如果说人工智能是从一个无意识的工具,通过不断地进化、改造、而最终形成的自我意识,那我们应该如何定义这么个东西?是工具吗?不是,人家有自我思考的能力了;是生命吗?也是不是,它没有与生俱来的生理结构,以我们目前对于生命体的定义来看,它和生命也没有半毛钱关系;那算新物种吗?好像也不是,这玩意是我们创造出来的,并且是我们不断去升级,去创造,不停迭代出来的产物,它曾经只不过是个工具而已,这种感觉就像突然有一天我们的手机跟我们叫嚣着,说他要自由,要平等,要享受自己的权利,我们该怎么处理?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定义它呢? 上面的问题我们暂且先放一边,再来看另一个问题。 科技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越了人类自身躯体进化的速度,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的身体到底够不够用?反之,未来,以我们目前的身体形态是不是会制约技术的发展?如果我们自身的进化速度如此缓慢,当技术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不会就再也无法突破瓶颈了呢? 我们的运算能力有限,接受信息的能力有限,表达思想的渠道有限,存储信息的能力还是有限。 如果抛开现有的价值观,把人类的身体拆分开来,其实也就是一堆零部件,如果用工具的眼光来看我们,那就是一堆过时了的硬件设备而已。 好了,我把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再去思考一下人工智能的进化路径,与我们自身的进化路径未来有没有可能存在交点? 单纯的工具与真正的智能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工具不存在自我意识:而人与智能的区别在于,人的自我意识一直存在于生命体之中; 那么,如果当技术达到一定高度,可以把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识植入人造生命体内,也能把人的思维意识从自身生命体中拿出放入硬件设备中时,这两种自我意识在本质上的差异在哪里?我们又能不能认可这两种意识是平等的,可以共存的?那个时候,现在所称呼的人工智能是不是要把人工两个字去掉了? 未来,有可能融合吗?我指的融合是从意识形态上,彼此接受,或者说是从意识形态上就不分彼此。 人类从起源算起来,据说是1400万年,看起来很长,但如果从宇宙尺度上来看,1400万年也算不了什么。 而机器若从瓦特改进蒸汽机的时候开始算,也就百年而已,要是对比人类发展的时间也算不上什么。 用不同的尺度看待进化这件事,其实时间真的算不上是什么重要的参考依据,不能说长的就是生命,短的就不是;你就是,你造出来的东西就不是,否则又会进入一个怪圈,就是我们是怎么来的,存在所谓的造物主创造了我们,那么在他眼里,我们无论发展成什么样,他也会觉得高我们一等呢。 如果有一天若机器真的进化到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有自我意识的时候时,我们能否接受它们?如果我们接受不了到底是人类中心论的思想在作祟,还是只因为他们是我们创造的而已呢?可如果我们与人工智能以同一种方式存在,完全融合,无法区分,那又会怎样? 可能说的有点乱,不过看《失控》的时候,大脑确实一直是处在一种失控的状态,总是忍不住联想,我虽然也还不能接受一些观点,甚至是自己的想法,不过我想来想去也没法去证明有些东西完全没有可能性。 有些东西你不管是否认可,都无法证明它绝对不可能。 真是思想上一次奇妙的旅行。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