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的诱饵

运气的诱饵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运气的诱饵
    素年倾城
    推荐

    真正的理想和理想化不同。我们提出这么高的目标,是因为我们相信人格是可以改变的。不仅仅是年幼的孩子具有可塑性;只要我们活着,所有人都有能力改变自己,甚至是从根本上改变自己。而分析是实现彻底改变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我们越了解神经症中起作用的各种因素,我们实现预期改变的机会就越大。 当我们生气时,争论时,其实是最好的机会,一个成长的机会,遇见自己,理解他人。 我们不必急于求成,给成长时间。

  • 运气的诱饵
    高煜
    推荐

    感谢作者!!! 如果去解决冲突,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怎么解决冲突的。就不知道所解决的冲突或者所逃避的冲突到底是正确的还是自认为是正确的。如果解决冲突后又让自己觉得恐惧、愤怒,且认为这是解决冲突后的代价。下次再遇到更大的冲突且认为之前解决的方法有效,会不断加剧恐惧、痛苦。 收到的问题,也是收到的答案。。。

  • 运气的诱饵
    俊杰
    推荐

    我们内心的冲突,是一本自我精神分析手册。社会心理学家卡伦·霍妮在本书中深刻剖析了冲突的根源,提供了自我疗愈、化解焦虑、解决冲突的切实办法,帮助我们摆脱“内心的冲突”。 众所周知,我们都难逃现代文明的弊病,深陷于本书描述的内心冲突。卡伦·霍妮始终相信“只要我们活着,所有人都有能力改变自己,甚至是从根本上改变自己”,尤其是那些想要了解自己的人,没有放弃成长和奋斗的人。

  • 运气的诱饵
    燃烧
    推荐

    没有多少生活经验,只有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冲突;没有理由解释清楚还不懂的常识,只有迎着风向前、迎着未知未觉寻知。 每本书中带给每个人的快乐不同,影响力的伴随也不一样;作者用心把它的价值体现出来,不是靠看一看就能体会到书中的价值。 感谢作品给我带来的缘悟,让我在迷失的季节里找到自我。

  • 运气的诱饵
    邓舒之🐯 🐯 🐯
    推荐

    这本书,我读得很艰难,并非因为它的晦涩,而是因为它的直率。 作为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妮以她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洞察力,阐述了基本冲突在人性中的呈现及它对人格的扭曲。 所谓的基本冲突,是人们基于基本焦虑而产生的心理防御。 基本焦虑这个概念,在霍妮的另一本代表作《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中有具体的阐述,即身处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由此产生的普遍的无助感、敌意以及孤独感。 为了掩饰和对抗基本焦虑,人们自发形成了一系列的生存策略。 它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基于无助感的策略——顺从,亲近与讨好,它的背后是匮乏的安全感和对爱的渴望。 基于敌意的策略——对抗与攻击,它的背后是对弱肉强食的丛林哲学的信念,对脆弱与感性的恐惧。 基于孤独感的策略——逃避与冷漠,它的背后是对绝对理性的皈依和对情感的压抑。 然而,每一种生存策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相对立的倾向对人格的同时作用,必然造成内心冲突。 这样的冲突势必对人类追求人格统一的目标产生威胁,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的纠结,虚伪与分裂。 按照霍妮的观点,不同类型的人群,面对冲突有着迥异的表现方式。 毫无自由意志,人格完全依附于权威或集体的人,是内心冲突的“免疫者”,他没有可供冲突的思想基础。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单纯以外界的标准来行动。他的灵魂苏醒那一刻,就是他失去“免疫力”的时候。 人格独立的人,有能力在不同生存策略中进行选择忠于自己的行为模式,并勇于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但大多数的人,身处剧变的时代,面对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一方面不甘于做现实的傀儡,一方面又要面对理想的惨淡。患得患失,难以取舍,他们恰恰是内心冲突的主角。 既然没法选择,不如暂时保有所有的生存策略,即使它们相互矛盾。 于是,压抑人格中的某些方面,突出他们的对立面(同时也是自己偏好的那一面),或是与他人保持距离,逃避可能引发冲突的环境,使得冲突不能发生作用。这两种方法都能给人一种人格统一感,让人有一种幻觉——我是一个完整的人。 而被压抑和掩饰的倾向,会加倍想要冲破束缚,这使得相反的倾向呈现出强迫性的症状:譬如顺从型的人因为感觉到自己对他人的敌意,而加倍地隐忍;对抗型的人感受到了自己动情,从而变本加厉地残暴。 而逃避则意味着为了独立而独立,对一切干扰和关注采取极度排斥的方式——如果他没有通过独处带来的创造力获得救赎(确实也有一些人通过闭关或是隐修获得自我的升华),那么他的亲近、控制、超越他人的需求依然存在,他只能被迫回过头来面对这些他本想逃离的冲突,并深受其害。犹如堕入阿鼻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霍妮用理想化形象、外化作用与虚假和谐三种形式阐述了人们处理冲突的不同手段。 一个人建立起理想化形象,往往是因为无法接受真实的自己。 真实的理想让人自我完善,能够自觉地发现缺点并改正缺点,理想化形象则让人要么觉得自己完美无缺,要么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总而言之,他越是沉溺于自己的理想化形象,他就越是逃避真实的自我。 顺从型倾向于幻想自己是可爱的,对抗型认为自己无所不能,逃避型则认为自己是遗世独立的智者。 外化作用则是将自己内心的冲突投射到外界,体现为归咎,自责,讨好,逆来顺受等等行为。逃避自我审视,而将自己的问题通过对他人的窥探和评判表达出来,通过转移问题的对象,疏远自我,推卸责任。 虚假和谐的典型模式就是人们受困于内心的冲突,但又缺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勇气,只能有意识和无意思地欺骗自己,从而不断陷入新的困境。 面对显而易见的冲突,有的人选择对矛盾视而不见,表现出十足的忽视和麻木; 有的人把内心分割成不同的部分,用于应对不同的场景,以此获取虚假的人格统一。譬如,一位纳粹军官,他可能是一位慈祥的父亲,一位温柔的丈夫,同时又是一名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和充满激情的领袖。他只能无意识地将自己赋予不同的身份,并将其完全隔离开,完美地履行各自的职责。然而相互冲突但各自完整的不同人格,并不能凑出一个完整而健全的整体人格,这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而有的人选择合理化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通过对自己动机、态度和行为的美化,达到一种自我辩护,以符合主流价值观与自身的理想化形象。 综艺节目《演员请就位2》里,面对导演的批评,很多演员都熟练地运用了这种合理化策略,但在我看来,他们更多是为了安抚自己,而并不能说服旁观者。 另一部分人则通过过度的自我控制与固执,来维护自身人格的稳固。不妨想一想,这类人的内心,就像是一座面对情绪冲突泛滥的大坝,随时都有溃坝的可能,只能不断通过有意识的加固来增强它的防御能力。这类人恐惧失控,哪怕最轻微的放松和宣泄都让他们觉得自己会不堪一击。他们美其名曰这种自我控制为自律,苦修或有原则。通过这种方式建立的人格看似强大,但却僵化而死寂。他们像是绷紧的弦,却弹不出一个轻松的音符。他们是自己的奴隶。 因此,自我控制思维转换为绝对正确思维就再正常不过了,最好是约定俗成的普世的绝对正确,让人都不必去思考它的对错。这样正好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冲突。在传统文化主导的集体主义社会中,这种绝对正确的意识形态非常典型,人们将怀疑和批判意识置于严格的控制之下,以期实现表面的平和——绝对正确的平和。 而另一部分人则走向了捍卫绝对正确的反面——玩世不恭,即毫无立场的否认与嘲讽。 与其他人想要寻求一种完整的人格形态不同,这类人未能树立起一个可以藏身的理想化形象,也不愿去去压抑和掩盖他内心的各种冲突,他陷入一种飘忽不定的立场之中。拒绝正面回答问题,也讨厌表明态度,他怀疑道德的存在,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应该相信什么。既不能给自己一个安身立命的理由,又无法完全做到随波逐流。 因此,这类人极易陷入虚无主义之中。 以上的表述很难不让人有对号入座之感,但读到这里,霍妮对人性冲突的鞭辟入里还远远没有结束。 我在读本书的最后两节时,时常陷入沉思而不得不中断阅读。 当内心的冲突累积到一定程度无法解决时,人格将变得扭曲,作者对此状态所描述的精准与深刻,让人有一种抽筋削骨的神入之感。 第一个后果是恐惧,作者似乎写到这里也有与我类似的感受,她非常贴心地给与她对恐惧的理解: 所有恐惧都源于患者未解决的冲突。 要最终获得人格的整合,就必须把自己暴露在恐惧面前。 它们如同炼狱,我们必须在那里徘徊,最后才能得到救赎。 长篇累牍地描述与冲突抗衡的手段,却在此时给了结论——越是处心积虑地掩盖和压抑自己的内心冲突,越是恐惧被他人看穿这些手段;越是想尽一切办法维护自己的理想化形象,越是恐惧暴露真实的自我;越是想要自我控制以确保绝对正确,就越是恐惧所谓的“稳定性”被变化和挑战打破。 被理想化形象和外化作用包装的虚假自尊,实际上最恐惧的是被拆穿和识破。 带着防御来面对恐惧,只会让防御之后的自我更加虚弱。 其次是人格的萎缩。 我的理解是一种精神上的内耗,内心冲突严重的人,很难集中精力去面对生活。 他追求一个单一的目标,却因为不相容的动机而惨遭失败。一个女人想要被爱,同时又想要控制对方;一个男人想要功成名就,又害怕招人嫉妒;一位母亲想要孩子进步,又对他时时打压……完全相反的策略导致目标永远无法达成,人格的一致性也支离破碎。 最终,矛盾的策略导致效率的低下,而效率的低下重创理想化的自我,从而让人陷入普遍的惰性与行动力的瘫痪之中,与自我疏离,永远无法充分展现自身的天赋。 另一方面,即使部分人能够与理想化的自我和平相处,这也只是一种暂时的伪装。他笃信自己的伪装,直到遇到与其针锋相对的挑战时,会发现那其实根本不是他真正的自我。这在很多自认为拥有信仰,最后却因为各种诱惑背叛信仰的人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功利化的理想自我,经不起考验与挑战。 最后,这些建立在各种冲突上的行为模式,就像是附着在人格上的藤蔓,以保护之名,绑架,压榨,剥削,越来越密,越来越紧,让真实的人格不见天日,慢慢地窒息,直至枯萎。 随着人格力量的衰弱,这种内心的纠结最终会让人绝望。绝望归根结底是人对无法真正成为自己的失望。 经年累月的内心冲突使得人再也没有力气去维持人格的一致性,哪怕只是虚构的。 这种彻底的,妥协于分裂的状态,让人不再寄希望于任何行动与改变。 绝望的程度直接影响患者对生活的态度。其程度依次递进: 1. 保有一定的创造力,安于现状,缺乏热情但不影响正常生活。 2. 从不怀疑生活,不去打破例行公事,但时常觉得有匮乏感。 3. 尝试去生活的边缘攫取某种乐趣,放弃稳定,自甘堕落,耽于放纵,直至分崩离析。 最后一种便是施虐,属于神经症的晚期症状。施虐者对生活彻底失望,变得具有破坏性,需要某种替代性的生活,甚至从他人的痛苦中来获取补偿。 霍妮分析并理解这种绝望,同时给予了她的评价: 当我们理解这种倾向后,我们就会看到表面上非人道的行为背后有一个受苦的人。正是这一点,让我们能够通过治疗影响这个人。我们发现他是一个绝望的人,他正设法从打败自己的生活中求得补偿。 即使深知治疗对心灵处于如此深重苦难中的人来说是多么困难,霍妮依然在书的最后给出了她的解决方案——与其说是方案,不如说是一种思路。 霍妮提出治疗的首要条件,就是改变人格中产生冲突的那些条件——即改变内心面对基本焦虑的首选策略。 如果是习惯性讨好以寻求认同感,那就停止讨好; 如果是习惯性逃避交流以避免失败,那么就停止刻意逃避…… 然而改变,最简单的解决方案,却是最难以执行的。 因为要产生问题的脑袋解决问题,本身就存在极大的矛盾。 阻抗,是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其次便是患者强烈的绝望感带来的局外人态度,他们也许并不愿意放弃原有的策略带给他们的主观价值——平静,安全或是稳定。 谨慎戳穿。 即使我是一个带着足够理性的读者,在阅读这本书中某些非常契合我心理状态的文字时,我依然很难避免强烈的暴露感,仿佛内心被置于强光下,还是半个多世纪前的聚光灯,那感受丝毫也不轻松。 更不要提内心已经支离破碎的患者了。 我非常欣赏霍妮对于解释(戳穿)的态度,充满了人文关怀与谨慎态度: 强调以任何方法处理患者的问题都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解释应该是有益的,二是解释应该是无害的。换句话说,分析师必须始终牢记两个问题:患者在此时是否能承受某种领悟?以及,分析师的解释对他是否有意义,能否让他进行建设性的思考? 如果当局者迷,旁观者再清醒也没有用。 比起单纯的治疗,更重要的是,让当局者明白,内心冲突的存在,有其产生的根源,并非不可接受,不必为此绝望,。只有抱有希望地生活,有意识地觉察内心,便有良好的预期。 终究,再厉害的分析师,也只是摆渡人而已。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