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

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
    Jasmine🎐
    推荐

    【阅读初衷】出于刘慈欣的自谦他对于阿瑟•克拉克的“拙劣”模仿来拜读克拉克的这本书。 【评分】★★★★★ 【感受】作为克拉克60年代完成的一本书,里面?很多的想象都化为了现实。甚至一位宇航员阅读后都说在他出航面对意外情况的时候,是克拉克的《太空漫游》给了他处理情况的勇气和灵感。本书没有过多去详细展现未来世界的天文学理论基础,以小白可以接受的描述,深入浅出,给读者呈现了一个无比真实璀璨的太空世界和永恒的含义。 【《三体》借鉴点】关于歌者的存在状态,大刘有借鉴克拉克的描述,人类在面对高智慧生物时抛出质数作为示意也是两者的重合之处,以及章北海在舰上的黑暗森林法则出于这本书中AI哈尔的叛变(电子伊甸园进入了毒蛇)。以及《三体》中博士掉入黑洞很像鲍曼掉入长方体,里面很多很多模仿就不一一列举。但是,刘慈欣的作品更细致地展现了天文学的理论猜想,学术性很浓,并且在面壁者和破壁者之间的博弈,以及章北海,罗辑等人性的处理上非常深刻老辣,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这是个很难守得住的秘密——即使秉持最坚定的意志亦然。因为这个秘密势必影响一个人的心态、声音,以及面对宇宙的全部观点。 宇宙飞船开始以一阵一阵的无线电波说话了,数着从一到十一之间的质数,一遍又一遍。接下来,是一些更复杂的信号,以各种频率发出——紫外线的、红外线的、X射线的。星之门不作回复,它无话可说。       看到很多读者边看边重复着“大刘说的没错,他的作品真是拙劣的模仿”,我是戳之以鼻的。“拙劣”只是大刘的自谦,这个词出于读者口中还给大刘看起来甚是稀奇。持有这种态度的读者,我很敬仰他的“高贵”,希望文字可以让他变得纯度更高一些。     人类是意志附着在物质(有机体)上的生物,我们习惯用人类思维的局限去推测其他宇宙生物也是和人类的长相类似,他们也需要水和食物。实际上,当意志不再必须附着于物质之上,生物将会超脱,实现质的飞跃。    最后,以克拉克的经典段落结尾: 今天每一个活着的人身后,都立着三十个鬼魂——三十比一,正是死去的人与活人的比例。开天辟地以来,在地球上活过的人大约总共一千亿。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也就是银河系,也有大约一千亿颗星星。因此,每一个在地球上活过的人,在这个宇宙里都有一颗对应的星星在闪烁。

  • 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
    阿数再爱我一次
    推荐

    看完2001太空漫游,对克拉克敬仰之情简直如滔滔江水。先不说里面的哲学意味和硬科幻技术细节,他的文字实在是太有画面感了,太多太多句子想摘下来,通篇读下来酣畅淋漓。      说太空漫游是硬科幻的,估计是受到书里对飞船细节描写的影响,但这个完全不是重点,去掉这些技术描写,整个故事的骨架并不受多大影响,也丝毫不会减弱书里暗含的哲学观念所带来的震撼。从这个角度来说,三体系列初看的确比较炫,因为有太多fancy又新奇的科学设定,看得眼花缭乱好不过瘾。但是后来发现,这些新奇的理论和设定,找一本讲hyperspace的科普书(加来道雄的<超越空间>)来读读,就可以一次过看个过瘾,讲得还更深入,超空间理论随便选几点发散开去,都是大半本三体。如果大刘的书离开了这些硬科幻支撑,所剩无几。而克拉克的不一样,即使你将所有技术东西删遍,它仍是一篇很好的小说。他的大厦根本就不是搭建于这个根基上。      之前上知乎科幻主题逛,最佳问答里一半以上言及必谈刘慈欣。说他以一人之力将中国科幻拉到世界水平,还有人问有什么国外科幻小说能媲美三体。也许三体的确是国内最高水平,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啊。科幻小说首先得是好小说吧,有内涵有文笔有情节有人物,再来谈软硬与否,技术的东西是否新奇,否则跟一本科普书有多大差别。      另外超佩服克拉克小说里的前瞻性,成书时间距计算机发明不过二十多年,书里就已经开始探讨人工智能与人类,正如人类与高等智慧文明的对应关系。这两组关系给我印象特别深刻,在HAL失控之后,鲍曼进入控制室亲手将它的内存一块一块拆除,哈尔的意识被抽出,记忆里慢慢只剩那段测试键盘的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而书的最后鲍曼遇到百万年前在地球上播种智慧的文明后,自身意识又被更高级的文明抽离。他的脑海里开始回放自己的一生,而所有的意识记忆知识经验等,都被化为另一种载体而存在,他回到了婴儿时期,成为了星童。这跟HAL回归本源那段如出一辙。人类创造了人工智能又能亲手毁灭它,正如这个百万年前来到地球的文明随意播种了智慧同时又可以轻易摧毁它丰收的果实一样。     很喜欢那句 In the midst of plenty, they were slowly starving to death. 他们身处丰饶之中,却逐渐饥饿至死。

  • 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
    清心淡泊
    推荐

    外星高等文明、人工智能反人类、太空星际穿越、人机融合……这些时下最火爆的议题,早在50多年前就已被大师提出,并且都出现在同一本书中——《2001太空漫游》,1964年出版。难怪刘慈欣对阿瑟克拉克倍加推崇,认为迄今为止无人能超越克拉克。从科幻作品采用元素的角度来看,的确迄今为止无人超越克拉克。 《2001太空漫游》中有三大亮点: 第一个亮点是远古人类心智的开启。这部分的精彩在于,心理描写笔触细腻至极,带入感很强,可以真切体会到人之初时,心智混沌的悲凉。 第二个亮点是戴维与杀人计算机较量的部分。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欣喜于智能手机带来了方便快捷,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不同的声音也响于耳畔,AlphaGo击败了柯洁、索菲亚的“我会毁灭人类”、霍金的忧心忡忡,正逐渐将忧患意识渗入到人们心中。《2001太空漫游》中智能计算机杀死宇航员的过程描写,看得人胆战心惊,细思极恐。 第三个亮点是人类与AI合而为一。人机融合题材作品中,最经典最好看的,非《神经漫游者》莫属了,它的作者朋克之父威廉·吉布森于1984年提出这一预测,比克拉克晚了整整二十年,可见,我们中国科幻第一人大刘,崇拜克拉克不是没有道理的。人机融合,把人的智慧和机器的长处融合在一起,非常的炫酷。       如今,人工智能已经来临,人机交互正在起步,而人机融合,就在不远处。

  • 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
    推荐

    最近看到过一篇文章:刘慈欣被授予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就是为纪念这部《2001太空漫游》的作者阿瑟克拉克所设立的奖项)。当然啦,得奖对他来说早不稀奇了,不过他这次发表的获奖致辞倒是让人看得眼红心热,想高呼一嗓:“我这就要去星辰大海,远离雾霾!”…… 摘要一下大刘演讲的精髓:“我最初创作科幻小说的目的,是为了逃离平淡的生活,用想象力去接触那些我永远无法到达的神奇时空。但后来我发现,周围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像科幻小说了,这种进程还在飞快地加速,未来像盛夏的大雨,在我们还不及撑开伞时就扑面而来。同时我也沮丧地发现,当科幻变为现实时,没人会感到神奇,它们很快会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我只有让想象力前进到更为遥远的时间和空间中去寻找科幻的神奇,科幻小说将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变成平淡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名科幻作家,我想我们的责任就是在事情变得平淡之前把它们写出来。但另一方面,世界却向着与克拉克的预言相反的方向发展。在《2001太空漫游》中,在已经过去的2001年,人类已经在太空中建立起壮丽的城市,在月球上建立起永久性的殖民地,巨大的核动力飞船已经航行到土星。而在现实中的2018年,再也没有人登上月球,人类的太空中航行的最远的距离,也就是途经我所在的城市的高速列车两个小时的里程。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却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发展,网络覆盖了整个世界,在IT所营造的越来越舒适的安乐窝中,人们对太空渐渐失去了兴趣,相对于充满艰险的真实的太空探索,他们更愿意在VR中体验虚拟的太空。这像有一句话说的:‘说好的星辰大海,你却只给了我Facebook。’这样的现实也反映在科幻小说中,克拉克对太空的瑰丽想象已经渐渐远去,人们的目光从星空收回,现在的科幻小说,更多地想象人类在网络乌托邦或反乌托邦中的生活,更多地关注现实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科幻的想象力由克拉克的广阔和深远,变成赛博朋克的狭窄和内向。作为科幻作家,我一直在努力延续着克拉克的想象,我相信,无垠的太空仍然是人类想象力最好的去向和归宿,我一直在描写宇宙的宏大神奇,描写星际探险,描写遥远世界中的生命和文明,尽管在现在的科幻作家中,这样会显得有些幼稚,甚至显得跟不上时代。正如克拉克的墓志铭:“他从未长大,但从未停止成长”。与人们常有的误解不同,科幻小说并不是在预测未来,它只是把未来的各种可能性排列出来,就像一堆想象力的鹅卵石,摆在那里供人们欣赏和把玩。这无数个可能的未来哪一个会成为现实,科幻小说并不能告诉我们,这不是它的任务,也超出了它的能力。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从长远的时间尺度来看,在这无数可能的未来中,不管地球达到了怎样的繁荣,那些没有太空航行的未来都是暗淡的。” 在演讲的结尾,大刘说,“浩瀚的星空永远能够承载我们无穷的想象力”。 克拉克始终认为,人类构造未来最强大的武器就是想象力。而刘慈欣此前也多次向媒体透露,“我的所有作品都是对《2001: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科幻文学在此达到了一个顶峰,之后再也没有人能超越,即使是克拉克本人。”

  • 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
    书香影蕴
    推荐

    我步上高楼的顶端,仰望着遥远的太阳,感受到丝丝温暖的瞬间,脑海中丈量着八光分的路程。或许这缕缕柔光还未感知到宇宙的彼岸,人类文明就已风烛残年。然而所有的沧海桑田在“他们”眼中,都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摘自我午休时写下的笔记 2020年底,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11月18日,在美国犹他州的荒漠中心地带,有人发现一块金属巨板笔直的矗立在红色的地面上。这块看似和荒漠格格不入的金属板其成分、来历、以及在此处的原因,目前统统都是谜。 也许这是某位行为艺术家的杰作,也许连新闻本身就是假的,但确实有很多人通过这则新闻联想到了一块同款的黑色石板,他出自《2001太空漫游》。 《2001太空漫游》有电影版也有小说版,但小说版不是“原著”,电影版也没有“改编原著”,因为是电影和小说的创作同时进行的。 关于电影版,来自神一般的斯坦利·库布里克,我曾多次在文章和笔记中提到这是我最崇敬的文艺片导演。他的电影诡谲多变、博大精深;处处是学问,面面见文章。《2001太空漫游》更是他代表作中的巅峰,看似几乎没有情节的、无比漫长的149分钟里,却塞满了难以计量的各类信息和哲学思想。 半个世纪以来,研究和解读这部电影的文献可谓是汗牛充栋、车载斗量。因此,我始终没能提起勇气写一篇《2001太空漫游》深度解析,至少我认为凭自己目前的知识储备根本没资格去进行评析。即使勉强去写,想必也不会有足够的说服力吧。所以这次,我暂且先从情节和意义两个方面和大家聊聊这个故事。 《2001》小说版则出自科幻文学黄金时代三巨头之一阿瑟·克拉克之手。我记得大刘(刘慈欣)曾经在《三体》后记中这样说道:“很可惜《三体》不是像《2001》那样的‘终极科幻小说’。”大刘将克拉克视为偶像,很大程度是就是因为这本书。他另一句被科幻迷津津乐道的名言就是:“我的所有作品都是对《2001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 “终极科幻”是一种什么概念? 在试着剖析这个词汇之前,首先我要声明自己的观点:我非常赞同大刘的评价,《2001》的确代表着“终极”。 然后我们来做一道问答题:如果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人类无法阻止,但能将小部分人力和资源转移,以保证文明的延续。不过,文化方面只能留存下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将这个机会给你,你会怎么选?理由又是什么? 宗教典籍?文学名著?艺术概论?哲学思想?政治、经济、或者社会学论著?我想不同偏好、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会有各自不同的答案吧?而我的答案正是《2001太空漫游》。 我自认为这并不是我以个人好恶给出的答案,或许我是错的——我的确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看看这本书或电影,但我绝不存在把个人趣味转化为大众趣味的野心——我认为这既不可能、也不人道——因为我觉得还有很多更“好看”的故事。那么,我的理由是什么呢?请允许用自己组织的语言复述故事的形式做出解答。 (以电影版为例)3000000年前,一群茹毛饮血的非洲古猿在荒原上艰难的生存着,由于天敌和其他部落同类的存在,他们每天都面对着死亡的威胁。直到有一天,一块神秘的黑色方碑从天而降——这是个拥有完美比例的几何体,出现在远古时期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古猿们感到既恐惧又好奇,当他们其中最有胆量的一个伸出手触摸到石板时,在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雄伟凝厚的音乐伴奏中,古猿前肢得到进化,从此能够拿起骸骨作为武器和工具,凌驾于所有生物之上——人类文明的进程由此开启。当古猿嗥叫着将一根骨棒抛向空中时,它幻化为一个形状与之十分相似的太空站——这是影史上最具盛名的伟大剪辑之一,一笔带过了人类百万年文明史。 1999年,在优美轻盈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伴奏声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的结晶(体型巨大但颇具美感的空间站)在太空中翩翩起舞。此时,人类在月球第谷探测到强磁场源,通过挖掘在地下发现了一块已经在古老地层中沉睡了三百万年的石碑。当科学家们情不自禁触摸这块石碑时,石板似乎从远方接收到一种讯息,随即发出一阵刺耳的尖锐声响。 2001年,为了追寻石板的来源,人类启动木星计划,执行计划的发现号正在前往木星旅途中。掌控飞船的AI电脑“哈尔9000”突然产生以自我为主的意识(《终结者》中“天网叛乱”的灵感来源),它通过解读唇语得知宇航员正准备把自己关掉,于是先发制人切断了处于冬眠状态中3名科学家的供氧,导致他们窒息死亡,正在舱外进行维修的宇航员普尔也被哈尔9000抛向深空。极度震惊之下,船上最后一名宇航员鲍曼冒着生命危险冲向哈尔9000的中枢系统,在哈尔9000的哀求声中毅然将其关闭。 此时飞船已到达目的地。鲍曼看到飞船前方有一块更加巨大的石板在太空中漂浮着,似乎在招手引领着他。接着飞船便驶进一片神秘的未知领域,眼前的星空逐渐淡出,如同闯入深不见底的异型隧道,其中充斥着五彩斑斓的霞光、映衬着古老崎岖的地貌,巨大的菱形物体在空中漂浮闪耀,透过负片般的影像呈现出令人晕眩的轨迹;膨胀的星团云海无限扩张,收缩的时间空间烟消雾散。直到天荒地老的来临,直到飞抵一切的尽头。 最后,鲍曼发现自己来到一间带有巴洛克风格的中世纪房间里。在石板巍然注视下,他似乎接受了自己的宿命。于是,下一幕的他已经垂垂老矣,奄奄一息的躺在床上,直到经过死亡进化成为“星童”。他用一种言语无法形容的慈爱目光,在太空中凝视着蔚蓝的地球······ 以上情节看似复杂,但在电影中并不是支撑全片的主体,影片真正的着力点在于特效和配乐,相较之下,剧情和表演反倒退居二线。但他又和人们常规想象中的“科幻大片”背道而驰,既没有激动人心的太空大战,也没有凌厉酷炫的动作场面。实际上,影片开头的3分钟黑屏和大量无对白场景恐怕会让绝大部分观众郁闷至极。 可想而知,这部过于超前的影片在1968年上映时会引发什么样的情形。无数观众中途离场,大批影评人极尽嘲讽,就连电影学院,也象征性的颁给他一座“最佳视觉效果奖”,取得大奖的却是如今看来已颇显老态且几乎无人知晓的《雾都孤儿》(1968版)和《冬狮》。甚至连库布里克本人都这样说:“如果有人完全搞懂了《2001太空漫游》在讲什么,那应该就是我和克拉克搞错了什么。” 然而,我在观影和阅读时被激起的颤栗和惊恐感中联想到人类文明的何去何从。如果从宗教的角度来分析(曾有专家提出,《2001》可以从很多个角度来解读,包括宗教),石板在人猿眼中就是上帝一般的存在,是他带来了文明智慧的启示;在现代人眼中,他依然必须是上帝,是他引领着人类懂得了地球文明就如宇宙苍穹中的微小一粟。当人类沉溺在无休止的争斗、攀比、娱乐、享受中时,当人类自认为能够“上天入地翻江倒海”时,永远不应忘记“头顶三尺有神明”。这“神明”不一定是我们已知的宗教偶像,但却很可能是我们无法企及的其他文明,或者是以我们无法理解的形式存在着的、我们只能暂且称之为“神”的形体。而“神明”在用“神力”提醒我们:你们并不像自己所想的那么无所不能。 或许,当人类经历过一场巨大的浩劫后,迫切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站在宇宙尺度上正视自身的渺小。但我仍然认为《2001太空漫游》式宇宙观应该作为人类必不可少的文化基础,毕竟只有正视事实,才有希望发展壮大,也只有这样的“文明”,才是真正文明的“文明”。 但,人类永不磨灭的愚昧决定了这一切终归还是必须要源于启示的力量。现在是,永远是。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公众号“书香影蕴”,阅读更多蒙太奇的书评影评。喜爱科幻的书友也可点击我的头像查找书单“科幻蓝海”,解决科幻书荒难题。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