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有问题:较高端人类的奇怪知识

万物有问题:较高端人类的奇怪知识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万物有问题:较高端人类的奇怪知识
    saffron🌙
    推荐

    嘘...我在向太阳敬礼 先附上书中主要人物及关系 母亲:柳德米拉·奥切雷特考 外公:米特洛凡·奥切雷特考 外婆:索尼娅·布拉祖克 外婆的姐姐:舒拉 医生 祖父:马耶夫斯基 父亲:尼古拉·马耶夫斯基 父亲情妇:瓦伦蒂娜 父亲情妇的丈夫:杜波夫 情妇的儿子:斯坦尼斯拉夫 我的女儿:安娜 我的丈夫:迈克 姐姐:薇拉 姐姐的女儿:爱丽丝和莱克希 我:娜杰日达/娜迪娅 虽然人物设置简单,但情节一点也不逊色。一个家庭关系的变化,映射的是一个时代的变迁。战争的惨绝人寰凸现了和平的可贵。拖拉机简史的书写与爱情破裂的相互对应。构思精细,值得一读。 在《This is us》第二季第11集里,Kevin对妈妈和兰德尔吐露自己童年不受关注的心声时,弟弟不理解,姐姐很诧异,妈妈在争辩,直到最后承认对Kevin有所忽略。第三视角的观众可以作为直接的依据客观事实做出自己的评判,而每个当事人从自己角度辩论的每一句话像极了书中娜杰日达对薇拉的误解。 母亲的储物室里,从天花板到地面堆满了食物,一听听的鱼、肉、西红柿、水果、蔬菜和布丁罐头,一袋袋的糖(砂糖、细砂糖、冰糖、红糖),面粉(普通粉、自发粉、全麦粉),米(布丁米和长颗粒米),通心粉(普通通心粉、短而卷曲的通心粉、细面通心粉),小扁豆,荞麦粉,干豌豆,燕麦,一瓶瓶的油(菜籽油、葵花油和橄榄油),腌菜(西红柿、黄瓜、甜菜根),一盒盒的麦片(主要是小麦片),一箱箱的饼干(主要是巧克力消化饼干)和一板板的巧克力。 对日用品详实的描述,如同是枝裕和一样,从气味、形状和回忆路给人以沁透的安全感。这是文章伊始的感觉。 由于斯大林认为饥饿是战争的武器,乌克兰人民中那位不起眼的母亲在之后50多年的生活里仍然省吃俭用,罐头是凹痕的,水果也是选快变质的,衣服样式是过时的,能手工制作决不购买的生活原则,而节俭剩下的几千块称为女儿争夺遗产的来源。 这是读书时第一次从政治意识形态里,感觉到作者构思的巧妙。任何平凡的生活日子里,总是历史的缩影,作者记录了下来。这不是历史书上的味道,有一丝丝酸涩的烟火气。也多了一份想要了解乌克兰的想法。 当我父母于1979年购买了一台冰柜后,没过多久,里面就摞满了用塑料冰激凌桶装着的豌豆、蚕豆、芦笋和浆果,每个桶上都贴着标签,标明日期,并定时循环。就连小茴香和欧芹都用塑料纸卷成小捆贮藏备用,这样在一年中的无论什么季节,都不会再有匮乏之虞。 直接谈论政治是空大是缺乏反思意味的,作者把一位八十多岁老执意要娶一位貌美年轻的乌克兰女人作为开端。荒诞故事的走向是最为明显的主线。 也许是因为最近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等,所以对书中涉及民主、资本主义、剥削这些字眼格外关注。 全面西化,不遵循客观规律的发展,是撕裂又妄想的。一个人的妄想症,可能是单纯偏执的生活习惯。家人、朋友之间的妄想症,可能是相互诋毁式的道德沦丧。一个国家的妄想症,使用规矩上纲上线导致社会的诚惶诚恐。 整个国家都笼罩在一种妄想症的瘴气中。它渗透到人们生活中最私密的缝隙中:它腐蚀了朋友同事关系、师生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夫妻关系。敌人无处不在。 战争与和平,战争宝宝薇拉和和平宝宝娜杰日达。和平时代为了公平正义权利而抗争的一群人,与经历过荒乱年代为了生存和自我利益而强势的一群人相比,这自以为的高高在上和不屑一顾,会在拎出来那段不忍回想的历史之后,显得刺眼和多余。老父亲为了生存和维系家庭的妥协,是历史的产物,更是与女儿们对比的参照物。 懂了铭记历史。没有比此刻更明白的时刻了。 婴儿可以改变一切。这是我一直坚信的观点之一。或许还不能从逻辑上得以证明,但也是从生活现象里总结的规律。 关于爱情。父亲对于瓦伦蒂娜的爱,是基于历史背景和身材条件。本以为在文章阅读结束后,仍会留着对瓦伦蒂娜的仇视。直到杜波夫在小女孩生下来后,对她们拳拳的爱意,让我这样消极的情绪得到化解。这样各自安好的情景,是和平时代的包容,更是真正意义上的“和平时代”。 向太阳敬礼,敬自然,敬过往,敬希望。 娜杰日达 写在文末,关于18年春天的小目标:在春游时,识花认草,在天然的色彩里熟悉,在各异的形状里感知,在弥漫的香味里熏陶,告别花盲和草盲。 我母亲在花园里种植玫瑰、薰衣草、丁香、耧斗菜、罂粟、三色堇、铁线莲(“杰克曼二世”与“里昂村庄”两个品种)、金鱼草、委陵菜、桂足香、猫薄荷、勿忘我、芍药、南庭芥、姬唐蒲菖、风铃草、岩蔷薇、迷迭香、鸢尾花、百合花,还有一种开着成串的紫色花朵的紫藤,它们挤挤挨挨地种在一起,仿佛植物园里的插枝。

  • 万物有问题:较高端人类的奇怪知识
    浊酒一壶慰风尘
    推荐

    多少往事都埋藏在那些有心人的心里,只为保护好那些懵懂无知的充满好奇的纯真的心灵。 如果说,能有一个因为书名而被耽误的好书排行榜的话,此书必定榜上有名。 就像书中一句:每个有教养的人都知道,内在得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这本书的内在才是此书的关键。 说实话,因为连续两次被书友推荐这本书,我才打起精神去读这本书,但是,也是花了接近五天的时间,断断续续的读完的,因为中途有好几个片段,不明所以。 直到书读至最后两个篇章,才幡然醒悟,为什么亲姐妹对社会的认知会如同两个极端?为什么尼古拉会如此执拗?为什么瓦伦蒂娜会有这样那样的举动?太多的不理解,在最后的章节里给了合理的解释,这并不是纯臆想的小说,它在大历史的背景下,为我们揭示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一家人截然不同的生命历程。 过去肮脏不堪,就像下水道。你不该在那里玩,别管它,忘掉他。当薇拉姐姐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以为她是在为自己的行为掩饰什么,原谅我的无知和自私。后来才知道她是为了保护妹妹。 一个出生在战争年代的战争宝宝,一个出生在移民以后的和平宝宝,怪不得姐姐能够一眼看穿瓦伦蒂娜的企图(一个36岁的乌克兰美少妇嫁给一个84岁的英国公民),妹妹却认为是自己的爸爸好色,而作为主人公的尼古拉明知是被利用却深陷其中。 这是一个具有黑色幽默的故事,穿插着历史的变革,我不是很清楚乌克兰历史,所以也不好做评述,但是却不影响阅读感受,就像书名叫《乌克兰拖拉机简史》其实并不是拖拉机简史一样。 最后,我想这句话最能说明为人父母的一种感受:我想保护她,一如我父母保护我一样。 出生在和平年代和地区的人,确实对那些潜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黑暗一无所知。突然想起最近那部电影《何以为家》,我们是幸运的,珍惜现在的生活,多点宽容,少点抱怨。

  • 万物有问题:较高端人类的奇怪知识
    推荐

    這本书讲述的是,一位英国八十四老人,一心一意迎娶三十六岁乌克兰难民女的故事。老人以为是在拯救难民女,其实也是在拯救着,战火中过去的自己。 這故事阐明的是,战争对人们的影响,老人和姑娘,都在战争中挣扎求生,为活下去而拼命努力。小说的结尾颇感舒适。

  • 万物有问题:较高端人类的奇怪知识
    麦田守望者
    推荐

    因为疫情原因,行情惨淡,本想看看拖拉机的发展史,顺带学下怎么开拖拉机兼职来着,不想却跟着84岁尼古拉的第二春一路狂奔,老牛吃嫩草!老汉娶娇妻!!等等,这可不是开往幼儿园的车啊!!!为了遏制共同敌人38岁乌克兰后妈瓦伦蒂娜,因为争母亲财产而闹得不可开交的姐妹薇拉和娜杰日达联手起来,从而开启了一幕幕诙谐的家庭闹剧。然而文风幽默风趣不假,越往后读却越发沉重起来,随着闹剧的展开,一部凝聚血与泪的家族史和乌克兰历史也徐徐展开而来,最后不禁泪目……一个家族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那么的微乎及微,然而国家的动荡对于一个家庭所造成的影响却是一场深远的苦难。由搞笑到气愤再到释然,对于她们父亲精虫上脑的行为态度也一直在改变着,或许孤独的老人怀想的只是一丝丝的乡愁吧,不得不提的还是她们默默付出的母亲柳德米拉,为了家庭和睦孩子成长殚精竭力,特别是战争年代更显难能可贵。最后欢送瓦伦蒂娜和前夫回乌克兰,老人尼古拉住进了长者主屋,两条不同的选择路线,但老人依然相信乌克兰的明天会更好。值此乌克兰动荡之际,愿世界和平吧。怎么说呢,眼前虽苦,但要懂得拥抱太阳,毕竟娜杰日达便是希望。

  • 万物有问题:较高端人类的奇怪知识
    猫哆哩
    推荐

    这是当年力压达芬奇密码在英国销量榜第一的书,号称是幽默有内涵,暖心又温暖。看完之后略有失望,没想象中那么好,可能是和西方人的文化差异导致笑点的不同,感情的不对等。 但是通过这本书,主要还是看懂了很多道理。每个人出生时候年代的不同,社会环境的不同造成的对世界的理解是应该互相理解的,就像书中两姐妹一个战争宝宝一个和平宝宝。我们应该庆幸我们是和平宝宝,我们更该庆幸我们生在如今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不用为动乱担忧,不用为吃喝发愁,也庆幸自己不用背井离乡,陪在父母左右,珍惜吧,为这一切看似简单的拥有。

  • 万物有问题:较高端人类的奇怪知识
    南山客
    推荐

    幽默是人们在面对生活艰辛时所特有的天赋,幽默,是为了存活下去。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柳薇卡 八十四岁英籍乌克兰鳏夫爱上三十六岁妖艳迷人的乌克兰金发女郎,后妈"就像一枚毛茸茸的粉红色手榴弹一样在我们的生活中骤然爆炸,搅得浑水四溢"。俩姐妹放弃多年的不睦,联手驱逐后妈,拯救父亲,上演了一出人间喜剧。 书中大量的篇章是两个女儿回忆在乌克兰的生活,回忆母亲柳德米拉,当年母亲之所以嫁给父亲,是为了给自己找一条出路,因为母亲的父亲是"人民的公敌"。如今这位后妈同样也是为了给自己和儿子找一条出路,逃离乌克兰,选择了嫁人。 一部喜剧,上演的却是乌克兰苦难的近代史。几次易主的乌克兰在每一位征服者的眼里不过是汲取战略物资的仓库,乌克兰人不过是会使用工具的工具。"在1932年到1933年那场人为的饥荒中,整个乌克兰有七百万到一千万的人被饿死"。因为乌克兰人抵制集体农庄,消极怠工,结果当年几乎所有的粮食都被运往莫斯科。他们吃光了仅有的一点儿食物后,开始吃老鼠,吃茅草,后来他们就咀嚼皮革做成的马具,以压制饥饿带来的苦痛。 即便后来饥饿不再有了,但饥饿留下的恐惧从没有消失。母亲近乎守财奴一般的节俭和对积攒食物的狂热,以及父亲宁愿忍受烂苹果散发的恶心气味也不扔了它们的生活习惯都是饥饿留下的心理阴影。 英籍女作家柳薇卡是出生于二战盟军集中营的乌克兰后裔,她用拖拉机简史幽默地串联起乌克兰那段苦难的历史。“我想幽默是人们在面对生活艰辛时所特有的天赋,幽默,是为了存活下去”。

  • 万物有问题:较高端人类的奇怪知识
    wbl
    推荐

    读后心情复杂,这样的书不同于穿越小说,不用脑子就可以读。这书需要慢点看,真实的生活,复杂的心理,接地气的对话。值得一读。

  • 万物有问题:较高端人类的奇怪知识
    ༺࿈海岛铁军࿈༻
    推荐

    1.感觉拖拉机和故事关联不是很大 2.故事有很强的历史背景,可惜离我们中国人比较遥远,读起来的时候很难把历史和个人联系起来 3.脱离了历史背景后其实是个很一般的故事吧 4.不过文中细节描写很不错,对于这位老父亲的胡闹,其实也是因为深切的孤独感吧。当然,治愈孤独的良药是:爱。

  • 万物有问题:较高端人类的奇怪知识
    发随心乱
    推荐

    这是八十多岁空巢老人“苏大强式”的结婚闹剧。生动的刻画了又气又好笑的人物性格,也反映出不同时代的人面临的不同的无奈。

  • 万物有问题:较高端人类的奇怪知识
    小天
    推荐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开头夺人眼球,一场闹剧掀开大幕:我(娜杰日达)的母亲去世两年后,八十四岁移居英国的父亲(尼古拉)与一位离婚的妖艳迷人的三十六岁的乌克兰金发女郎(亚伦蒂娜)坠入爱河。她就像枚毛茸茸的粉红色手榴弹一样在我们的生活中骤然爆炸,搅得浑水四溢。娜杰日达和姐姐薇拉这对姐妹,因为母亲遗产和一对坠子,已经互不来往两年的两人再次携手,对抗这个妖艳的瓦伦蒂娜!爸爸依然给亚伦蒂娜写情诗,寄钱,激情不减!结婚后乌克兰女郎渴望走上阔太太之路,家电名车的更换,爸爸签了一次又一次分期付款!最终两人各自律师帮助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离婚大战!结局是亚伦蒂娜丈夫杜波夫来英国寻妻,爸爸还把他的第十七个专利给了他,希望他重振乌克兰拖拉机业!结尾是父亲半裸着做瑜伽,‘向太阳敬礼’!       小说在轻松幽默气氛中,穿插了乌克兰民族的血腥历史,苏联推行农业集体化,到乌克兰大饥荒,残酷的大清洗,乌克兰独立运动,纳粹德国的入侵,集中营的血腥的杀戮……小说中尼古拉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移民英国的,但心中依然难忘故国乌克兰,希望乌克兰能重振拖拉机事业!        小说看似是一个老人的‘花心史’,其实更是一个移民的爱国史,告诉我们永远心存希望,永不放弃!

  • 万物有问题:较高端人类的奇怪知识
    夏春琳琳
    推荐

    一场家庭闹剧的背后,竟隐含了乌克兰人民百年辛酸岁月。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最后,他在向太阳敬礼。此时的乌克兰人民,他们的太阳又在何时升起?

  • 万物有问题:较高端人类的奇怪知识
    九月菊
    推荐

    看书名,我以为是一本关于机械的书,没成想它是一段血与泪的历史。 84岁的尼古拉娶36岁的金发美女为妻,他的两个女儿说什么都不答应,一场官司打下来,瓦伦蒂娜跟随前夫杜波夫走了。他们带着刚出生的婴儿,杜波夫没有追究孩子是谁的。他开着尼古拉买的车,从北海之滨横穿整个欧洲,回到大陆腹地的乌克兰。 尼古拉摊开一幅欧洲地图,在上面画出他们回家的路线,而这幅地图还有另一条线,是很久以前画的,从乌克兰出发,穿过波兰、捷克,然后北上汉堡下海,在伦敦登陆,那是很久以前,尼古拉一家从乌克兰到英国的路线。 瓦伦蒂娜走后,姐妹俩说服父亲,住进了敬老院。他们卖掉了老宅,用利息支付敬老院的费用。还有那笔遗产,曾经令姐妹反目的母亲的遗产,被放到了敬老院的基金里,一家人重归平静与和睦。 老尼古拉终于写完了《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他用乌克兰语慢悠悠的读着……这个笑中带泪的故事结束了。面对苦难,面对集权与荒诞,作者选择了幽默,用一个老男人和金发美女的奇闻异事,揭示了一段难以忘怀的乌克兰的黑暗历史,讲述了受独裁政府迫害的乌克兰人移民英国的故事。 作者文笔幽默犀利,妙趣横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可读性很强的一本书,好看!

  • 万物有问题:较高端人类的奇怪知识
    SISSI雅
    推荐

    以前就知道这本书,不是农机产品介绍,而是一部特别有意思的黑色幽默小说。读的过程我一直在笑,挺大一房间就我自己,半夜也能笑出眼泪,挺吓人啦。 84岁的老父亲爱上了36岁的乌克兰金发女郎,而后者希望通过政治婚姻来到英国,两姐妹明争暗斗极富戏剧性,掘金女的吵吵闹闹,简直太有趣了,金发大胸妖娆性感,画面感超强,小说翻译语言也风趣,不过,慢慢浮出的历史、肃清、集中营,家族流亡史和姐妹俩的身世之谜,读着读着你就可能哭了…… 很棒的小说,值得一读!

  • 万物有问题:较高端人类的奇怪知识
    推荐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这部国际上颇为知名的畅销作品,实际上是一部笔触轻松幽默的家庭小说,讲述一位36岁的乌克兰女人想方设法通过结婚移民到英国,看上了文中的“我”的父亲——84岁住在英国的乌克兰鳏夫,于是与其纠缠不清的故事。“我”和“我”的姐姐竭力想将这个破坏原本家庭的女人赶出去,却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缠绕着我们家庭的过去的秘密。 瓦伦蒂娜,一个将自己头发染成金色,身着牛仔布迷你裙的乌克兰女郎。她这本书最大的反派,带着自己的儿子离开原本的家庭而千里迢迢来到英国。她在这个有序的,阴雨连绵的英国仿佛一只横冲直撞的粉色亮片胡峰,她想要孩子的私立学校,想要体面的跑车,想要深色的、高级的、与合作社不同的英国炉灶,她想要一个光明的未来,尽管她只有自己的美丽可以交易,为此,她愿意强取豪夺、愿意和一个84岁的陌生男人结婚、愿意躲在酒吧楼上过夜,白天再去护理院赚取工资维持生活。她总是在破口大骂,像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尖锐的愤怒和不甘。瓦伦蒂娜,她的名字有勇敢的意思。 娜杰日达,这部小说中的“我”。她在小的时候曾经度过一个难以忘记的圣诞节,雪、烂泥、车辙、公共汽车、柴油机的气味。她和姐姐蜷缩在一起,依偎在母亲身边。有一个穿皮衣的好心女人将六便士放在母亲手里,说,给孩子过圣诞节。直到今日,“我”仍然为母亲接受了他人的施舍而感到丢人。“我”再也不希望有人因为贫穷而失去尊严。她是个青年的时候就参与社会活动,一边做家庭作业一边参与游行抗议,反对在核基地部署氢弹,支持女权运动,最终成为了在剑桥工作的社会学讲师。 “我”的母亲则是一位平凡的乌克兰女子,梦想着成为兽医,能够用缝衣线为猪缝合伤口。她来自平原,正如乌克兰上蓝下黄的国旗,上方是广阔无垠的蓝天,下方是一望无际金黄色丰收的麦田。她能够煮出浓厚香甜的菜汤,加入满满的猪油。在战争期间德国兵,俄国兵,德国兵来来去去,村里的人被装进没有窗户的卡车带走。有一个十四岁的女孩逃了出来,母亲将她藏在鸡舍。后来有天晚上有人烧了鸡舍,那个文静的女孩死在烈火之中。母亲最终也被带去集中营,那里的人们日日夜夜工作装配飞机,飞机穿过乌克兰澄澈的蓝天,将一望无际金黄色丰收的麦田化为泥土。那是他们的家乡。在最为饥饿,连皮革都吃完的时候,乌克兰人唱: 有一座高高的山,山下是牧场。 那绿油油的牧场啊,物产丰饶。 人们犹如生活在天堂。 “我”的父亲则是一位工程师。他在战争中逃跑躲在坟墓,他割破自己的喉咙逃避审讯,他是在战争中流亡的懦夫,胆小鬼,为了回家不择手段的人,他的梦想和爱好是拖拉机,也仅仅是拖拉机。他在拖拉机厂工作,对于乌克兰的拖拉机历史如数家珍,这是一种伟大的机械。他说,乌克兰是农业国,乌克兰有上好的拖拉机,乌克兰有广阔的麦田,麦田上奔驰的拖拉机能创造巨量的财富,让人们再也不用煮酢浆草和老鼠熬粥吃。 但拖拉机被做成了坦克。 父亲流亡来到英国后,一直潜心写作一本关于乌克兰拖拉机历史的书,直到瓦伦蒂娜来到英国,闯入这个84岁老年人的生活。“我”的父亲迷恋上这位年轻的女郎,甚至想将养老金全都拿出来供养她,“我”和“我”的姐姐则认为父亲遭遇了欺骗,但是父亲执迷不悟,在姐姐阻止他之前草率结婚。而在婚后,他们的家庭矛盾愈演愈烈,这段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终究破裂。父亲希望离婚,瓦伦蒂娜希望得到移民证,“我”和“我”的姐姐则想要英国当局将这个没有教养的女人遣返回乌克兰。 在上诉、官司、离婚、一场又一场的搬迁中,瓦伦蒂娜终究意识到她难以带着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在英国立足,她在乌克兰的前夫同样来到英国,希望能够带她和自己的孩子回家。他是乌克兰一所大学理工学院的院长,为了自己孩子更好的前程而选择让自己的妻子寻求去英国的机会。而在此时,瓦伦蒂娜发现自己已经怀孕,可能是她在英国的情人的孩子,或许是打工的酒吧的老板,或许是卖给她二手车的车贩子,无论是谁都没有抚养这个孩子的能力。她只能回到乌克兰和自己以前的丈夫继续生活。 瓦伦蒂娜要求离婚费的申诉终于开庭,“我”和姐姐都已经做好了与她唇枪舌战进行斗争的准备,但时针一分一秒过去,她的身影却没有出现。在令人焦心的等待中到来的,却是她十五岁左右的儿子,由于瓦伦蒂娜意外生育,最后是他替代自己的母亲出庭。败诉之后,这个男孩将自己埋在手掌中大哭起来。他们需要钱,他们想要回家。 这一场荒诞喜剧终究以瓦伦蒂娜这个平凡的乌克兰女人在英国撞得头破血流,和自己的前夫、儿子与新出生的女儿回到家乡宣告结束。“我”的父亲为她修好了车,瓦伦蒂娜带走了深色的、高级的、与合作社不同的英国炉灶,和在英国买的吸尘器。一辆摇摇欲坠的二手车,载着厚重的、同样摇摇欲坠的行李与一个小小小小的可以捧在手心的孩子,将会接着在曲折的小路前行。 这一条路,同样是当年“我”的父亲和母亲,“我”的姐姐泼山涉水走出战乱的道路。 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在地图上只不过短短的线段,从乌克兰到英国,从英国到乌克兰。这一条道路由过去与现在的记忆组成,由乌克兰人、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波兰人、德国人、英国人的脚步组成,由政权、军队、集中营、鲜血与仇恨、战争与体制组成,由恨、眼泪、被踩碎的麦田和祈求得来的一点点幸运组成。有的人杀人;有的人救人;有的人被逼迫拿起枪支;有的人将自己的容颜作为唯一交易的筹码;有的人是逃兵,在遥远的冰封的角落里度过在敌国的一生;有的人是平凡的大洋彼岸的学生,或许还在亲人的梦里带来微笑和拥抱,身躯却早已埋在九泉之下;有的人背井离乡,带着故乡的泥土和一个一个被回忆惊醒的夜晚,自此再也听不见家乡的言语;有的人是幸存者一个又一个怀抱传递到和平彼岸的幸运小孩,活在牛奶、鱼肝油和亲人的爱里。 这条路上每个人都是流亡者,身后拖着长长的影子,或许是鲜血淋漓的伤口、坏死的身体组织,或许是对于背叛自己亲人的愧疚,或许是饥饿的皮革味的幽灵,或许是让人失去尊严的一枚硬币,或许是终生郁郁不得志的抱负和理想,或许是亲人交谈时的目光闪躲,藏在院子之下的秘密,或许是颠沛流离,颠沛流离和不见尽头的颠沛流离。 这个影子藏在每个人身后,像是一个安静而庞大的幽灵,这个幽灵是人类生存的苦难。是瓦伦蒂娜,是父亲,是你,也是我的苦难,是我们共同的影子。《活着》曾经说过,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不断地受苦,并且活下去。被卷入战争、贫穷、风雪、乱世或盛世的不公的每个人都走在自己的道路上,拖着自己长长的影子。有的人能走出漫长的夜晚,有的人终其一生看不见曙光,有的人点燃炬火照耀其他人的道路,有的人只是想要活下去,而他们用尽全力地活下去。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哈尔科夫机车厂曾为了满足新经济计划的需要周产拖拉机1000台,后根据国防部人民委员的命令,搬到了乌拉尔山以外的车里雅宾斯克,转而生产坦克。很快,成千上万辆的坦克开下装配线,原本以生产拖拉机著称的车里雅宾斯克被改名为坦克格勒。 中国有一个简单的成语叫做铸剑为犁,圣经旧约以赛亚书如此写道:“…and they shall beat their swords into plowshares, and their spears into pruninghooks……”这是同样的意思。苏联的艺术家曾经将铸剑为犁以塑像的形式呈现,这座雕像至今仍矗立在联合国总部的花园。 我们都在影子里逃亡,在我们难以避免的时代浪潮里逃亡,在我们过去的伤痛和苦难里逃亡,在我们前途未卜重重险阻的困境里逃亡。但我们总能盼望着压在我们身上的重担能够再轻一点,让战乱和纷争的阴影再远一点。让坦克工厂装配拖拉机,让金黄的麦穗再次铺满原野。我们平凡地,在这个有澄澈天空的世界活下去。 “到了冬天,基辅的运动场就会泼上水,地面马上就会上冻,把运动场变成个户外溜冰场,全基辅的年轻人都会穿起溜冰鞋。他们嗖嗖地四处滑动,炫耀,跌倒,推搡,滑翔,跌进彼此的怀抱。在莫斯科或内战的许多血腥前线发生的事都无关紧要:人们依旧相遇相识,一起滑上几圈,然后陷入爱情。于是尼古拉和柳德米拉抓着彼此戴着连指手套的手,穿着溜冰鞋旋转,一圈又一圈——天空、白云和金色的穹顶都在随着他们旋转——越转越快,笑得像个小孩子(他们依然只是小孩子),直到他们头晕目眩地跌倒在冰面上,一个压着一个。” 他们穿过风暴和战火,穿过疲惫和重重伤痕,寻找一个容身之所。当他们来到和平的世界时,有一个孩子出生了。那就是“我”。他们给“我”取名娜杰日达,意思是“希望”。

  • 万物有问题:较高端人类的奇怪知识
    📚Annie📖
    推荐

    推荐这本充满隐喻、笑中带泪,讲述乌克兰老百姓故事的书。 这又是一本早就加入待读书单的书。之前想要读这本书,既不是因为乌克兰,也不是因为拖拉机,而是因为简介里说的“黑色喜剧杰作”和“《外科风云》里庄医生靳东在看”。一直没有读它,是因为虽然读过的人很多,但是推荐值一直不太高。开始还以为这只是一本蹭热度的书。读完发现,小看它了。 本书赞誉(网上摘录): 为喜剧小说而设的“波灵格大众伍德豪斯奖”获奖作品。2005年机智小说奖获奖小说;2005年布克奖入选小说;橘子图书奖入选小说;已出版29国语言的译本。 力压风头正劲的丹·布朗的《达芬奇的密码》和《天使与恶魔》,成为2006年的图书销售冠军。 本书故事: 老伴去世才两年,长期居住在英国的、八十四岁的乌克兰工程师尼古拉“老房子着火”,心心念念想娶一个三十六岁妖艳迷人、有着“波提切利式上等乳房”的、带着个读中学的拖油瓶儿子的乌克兰金发女郎瓦伦蒂娜。在他那两个四五十岁的女儿们看来:“她就像枚毛绒绒的粉红色手榴弹一样在我们的生活中骤然爆炸,搅得浑水四溢,将许多久沉于记忆泥沼下的淤泥翻上水面,狠狠地踹了我们家族幽灵的屁股一脚。” 其实,相较于黑色幽默,本书更出彩的是讲述了各种纠葛——读者自行体会。 或许不同立场的读者能看到不同的侧面,但是对于过往的历史,作者似乎并没有作过多的评论。书中的两个女儿,一个是“战争宝宝”,另一个是“和平宝宝”。经历了战争的人们选择了沉默,他们与出生于和平年代的新一代有不同的理念和价值观。虽然相互之间有许多不理解和矛盾,但最终爱使他们选择了包容,“学会了如何成为伙伴”。 书中人名也有意思: “战争宝宝”薇拉——“坚定、忠实”:“要将犁头打成刀剑,将镰刀打成戈矛。软弱的要说,我有勇力。” “和平宝宝”娜迪娅——“希望”:“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 尼古拉——“人民的胜利” 瓦伦蒂娜——“强壮的人”,书中摘录:“……没有比瓦伦蒂娜坦克的问世更悍然的了。……瓦伦蒂娜坦克的得名,源于它的第一辆坦克诞生于1938年的圣瓦伦蒂娜日,也就是情人节。但它毫无可爱之处。老式变速箱使它显得笨重不堪,可它是致命的” (题外话:书中说:“这种坦克由英国发明,但在加拿大生产”。温哥华Downtown的Chinatown天车站附近街头还真的有二战时的坦克。在Beatty Street近Dunsmuir Street路口的British Columbia Regiment Reserve Recruiting Office门口。搜索地图,能看到。) 最后,愿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太阳]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