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在坚硬的世界柔韧前行并拥抱无限可能

接纳:在坚硬的世界柔韧前行并拥抱无限可能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接纳:在坚硬的世界柔韧前行并拥抱无限可能
    南薰Fanny🏅
    推荐

    2021读完的第27本书 ——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美】马丁 ·塞利格曼 著 继《真实的幸福》,《教出乐观的孩子》后,这是我读完的第三本塞利格曼的著作。 乍看书名,我以为这是一本鸡汤读物,但打开才发现,这竟然是一本干货满满的心理学科普读物。 这本书的主题是通过列举大量实验数据,以告诉读者,我们总想着改变自己,提升自己,但有些事情是不可改变的,这并不是我们自己的责任,大可不必感到焦虑和挫败。 不可改变的事情有: 节食不能减肥; 酗酒无可救药; 性取向不可改变; 重新再经历一次童年创伤也不会对成年以后的人格有任何帮助。 在很多事情上,我们的生理机制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不管多努力去改变自己都是徒劳而已。 看完此书,能有效缓解生活中的种种焦虑。 正如塞利格曼在书中所说的那样 “有勇气改变你能改变的,平静的接受你改变不了的,智者能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童年创伤真的可以塑造人格?未必!】 最近读完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里面提到童年创伤与人格塑造之间的关系,让我联想到最近的“张一得自杀事件”。 塞利格曼在书中就提到,童年的主要创伤可能对成人人格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几乎觉察不出来。 所以,一个人没有任何理由将成年时的抑郁,焦虑,婚姻不美满,吸毒,性问题,失业,打骂孩子,酗酒或愤怒归咎于童年的生活。 那什么塑造了我们的人格呢? 研究发现,基因对成人人格有很大的影响,其他因素的影响则极小。童年的事件,甚至是童年的创伤和教养方式对成年后生活的影响非常小。 弗洛伊德的理论在学术界已过气很多年了,但人们还是喜欢把自己打造成受害者,把一切归罪于原生家庭。 这其实只是一种道德层面的慰藉,作为受害者,责怪其他人,责怪社会体系,责怪父母,能够提高我们的自尊。但实际上,与其怪父母的养育方式,不如怪我们的基因。 所以,再回到令人心痛的张一得事件,全网都在责怪一得爸爸的养育方式有问题,我就打出一个大大的问好。有什么证据能够说明一得的抑郁自杀与父亲的养育方式有直接联系? 只因为他的投入与付出就换来无休止的谴责和谩骂,实在让人不平。

  • 接纳:在坚硬的世界柔韧前行并拥抱无限可能
    杨绪堂
    推荐

    塞利格曼是积极心理学的创造者和倡导者。《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是作者写的一本心理学科普书籍。        要改变自已,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与悲观做斗争,记住好的一面,感恩自已的幸福。二是人的乐观主义的态度是可以培养和学习的。三是对那些可以改变的行为,用积极的态度去改变。

  • 接纳:在坚硬的世界柔韧前行并拥抱无限可能
    迷糊一生
    推荐

    理论知识太多了,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自己,接纳自己的过程,每个人都会有焦虑,恐惧,难受,甚至卑微,每一段经历,每一种感受,都会是经历,最后,改变自己能改变的,尽量用阳光的心态来面对每一种情绪。

  • 接纳:在坚硬的世界柔韧前行并拥抱无限可能
    💡启智启慧启善@照看心相
    推荐

    “自我对话”:自己和自己交流:意识到:自己反射着自己的“自我意识投射”。💡 “自我对话” 发生在我们每天睡醒的每时每刻。:ta发生在我们洗脸的时候,我们刷牙的时候,我们照镜子的时候,我们穿衣服的时候,我们系鞋带的时候,我们上下楼的时候,我们读书的时候 ,我们听歌的时候,我们做饭的时候,我们买饭的时候,我们等饭的时候,我们吃饭的时候。(吃喝拉撒睡之间 时时都是自我交流后的“效果”显现。)💡 “自我对话” ta发生在我们每一个“自我意识流”的直射投射反射流动中。(睡眠时的梦境产生 也是“自我对话”的一种。)💡 我们能够看见的表象是:我们对“外在”世界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但我们很难看见的本质是:这一系列的时时刻刻的秒秒相连的 我们的 内化态度+外显行为,其都来自于:我们自己与我们内心 时刻的且长期的 自我交流/自我协商/自我谈判/自我妥协 后 所达成的默契惯性地“自我共识”的“存在”。💡 这种“自我交流”的“自我存在” 往往很难被“看见”。(即:灯下黑)💡 一旦我们看见自己如何与自己“互动”/“交流”,一旦我们学会去当一个旁观者 亲自去“倾听”自己如何“明示暗示”自己的“意识”,那么我们便会明白 :为何我们在我与人 我与万物的显性关系中 会做出这样那样的“反应”。💡 我们的一切“反应” 都源于:我们自己如何与自心相处。💡 这就是为何 我们要努力去学习正确地倾听我们内心的“自我交流”。因为 这是“认识自我”的开端/起始点。💡 我们若不认识自己,我们便无法认识“世界”。 因为 : 你就是你自己的全“世界”意识集合体。💡

  • 接纳:在坚硬的世界柔韧前行并拥抱无限可能
    钟畅
    推荐

    哪些可以改变,哪些无法改变 作者: 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 1942- )美国心理学家,著名的学者和临床咨询与治疗专家,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主要从事习得性无助、抑郁、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等方面的研究。 曾获美国应用与预防心理学会的荣誉奖章,并由于他在精神病理学方面的研究而获得该学会的终身成就奖。 199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习得性无助”: 塞利格曼于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 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无法逃避。 多次实验后,在给电击前先把笼子门打开,蜂音器一响,狗没有逃跑且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地呻吟和颤抖。 原本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人是有习得性无助的:当坏事发生后,那些觉得做什么都不能改变自己困境的人往往会陷入心理上的无助境地。 生物精神病学的三个原则: 心理疾病其实是生理疾病; 情绪和心情是由大脑的化学物质控制的; 人格是由基因决定的。 反驳生物精神病学的三个重要观点: 第一,心理疾病是生理疾病这个说法仅在麻痹性痴呆患者身上得到了证实。而在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症及躁狂症患者身上都没有得到证实,至少都没有找到生化方面的原因。至于抑郁症、焦虑症、性障碍、肥胖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都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 第二,情绪会随药物而改变。情绪只是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在作祟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到目前为止,药物也不是屡试不爽的。所有的药都是治标的,而且都存在有害甚至是致命的副作用。 第三,人格是会遗传的,这种说法已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持了。但人格并没有占据所有的遗传基因,人格特质的可遗传程度都大致为0.50(除了智商,智商是0.75)。也就是说,至少有一半的人格是不会遗传的。 个人推荐此书的理由: 我们当下生活节奏太快,焦虑、抑郁、愤怒三大问题每天如影随形,无论什么时候,大约都有25%的人患有轻度抑郁症。《向上生长》一书中提到“心理问题本质是生理问题”的观点没有证据证明,因此不能认为自己喜欢锻炼就不用关注心理问题。 药物对心理疾病的缓解率(注意,不是根治而是缓解)约65%,其中还有45%~55%的安慰剂效应,这意味着治疗的实际净效果仅在10%~20%之间。如果不幸患有心理疾病,其危险程度不亚于许多重大生理疾病。(个人看法) 这本书里不仅提到了常见药物的功效及副作用,还提到了心理疗法的效果及具体方法可用来实践。 积极心理学是科学,与传统心理学相比,它的关注点有了极大的转变,将视角从病人、过往、痛苦身上转移到普通人、未来、幸福身上。 既然人格的可遗传程度约0.5,那意味着一半的人格几乎无法改变,而另外的一半我们是可以进行积极干预和努力的。 感想: 近些年大家都比较认可“一个人需要终身学习才能立足于这个时代”的观点,也因此产生了一些焦虑情绪,线上线下不断买课报班以期获得更好的个人品质和更多的工作技能。赞同这一观点的前提是:我们可被塑造,我们不会的都可以花钱花时间学会。 这个前提真的成立吗?我们真的在各方面都可塑吗? 要知道,盲目乐观的代价可能导致彻底放弃,例如文中提到的,锻炼+节食的方法体重绝对会反弹,由于盲目乐观我们将该方法坚持了很久很久,虽然只是节食不可取,但最后失望地连锻炼也被一同放弃掉了。 此外,也有一些人选择“躺平”,决定投身于极简主义、低欲望阵营,这里面不乏一些高人智者,但更多的可能还是一些消极的悲观主义者在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时表现出来的“习得性无助”吧。 情况真的有这么悲观吗?如果不是,对个人而言又该将哪里作为突破口来扭转局面呢?即什么东西是我可以改变的呢? 在努力和放弃之前请读一读这本书,耽误不了几个小时,因为这本书回答了以上两个问题:哪些我们可以改变,哪些我们无法改变。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