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自己的全世界

你是自己的全世界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你是自己的全世界
    Pete
    推荐

    很庆幸无意间在小红书看到作者的视频,然后看到了她发布的这本书。我也因此接触到了作者因为爱好坚持经营到现在的安慰记社群,我从中获得很多很多心灵上的支持。还会再深度看一遍,把练习做一遍。值得一看。

  • 你是自己的全世界
    Nancy.徐
    推荐

    可能近期心理学著作看的比较多,这本书开篇的时候会觉得有很多共鸣,但后面听下来,又会觉得有很多的问题在其他书里也是有讲到的,也因为自身原因,自我不断探索,自我疗愈,所以很多的问题已经自己有了答案。 另外,感觉书比较简短,我以后还有重点,突然就结束了。 总体来说,对于心理学方面感兴趣的朋友还是值得一读。

  • 你是自己的全世界
    Beeno
    推荐

    “解决”是一个很遥远的目标,而“理解”近在眼前,带着问题生活,学会掌控问题,而不是消灭问题,是更倡导的一种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自我接纳。

  • 你是自己的全世界
    心象
    推荐

    1.对原生家庭的思考 自从”原生家庭“的概念火了以后,很多人都会将自己的一些问题归因到原生家庭中。举个例子,有一部叫《虐童父亲终于死了》的漫画,内容是作者的真实经历。作者早年经历了被家暴等问题,当她终于怀着憎恨和愧疚的心情逃离家庭,过上独立生活时,却发现自己的行为模式仿佛被血缘诅咒——她对孩子的情绪失控沿袭了父亲的家暴,父亲的家暴其实也是对爷爷暴力行为的吸收。在心智尚未成熟的时期,比起反抗,人们会吸收环境中的不合理行为,并作为最正确的参考。因此作者和父亲都在一边憎恨着,一边成为着自己最讨厌的人,这或许就是原生家庭对人们最大的负面影响。 这段”血缘诅咒“的描述让人感受到了深深的绝望。其实,当我们学会用原生家庭归因,并意识到自己被动吸收了一些不成熟的行为模式时,也会产生深深的自我厌恶和无助感。如果无法处理这些情绪,我们掌控自我的能力被磨灭,更不要说不被原生家庭影响甚至改变家庭了。对于厌恶的处理我想在后面几点讨论。对于无助感的处理书中也有方法,在此基础上我还想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虽然父母在我们成长早期充满权威,但本质仍是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他们也受到过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也有脆弱的一面,也会犯错。事实上,为孩子带来伤害才是父母的常态。但正因为是普通人,父母的伤害范围和程度一般是有限的,甚至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对我们的干涉能力会越来越小。仅靠这一点不能解决问题,但最起码我们会明白,改变的主动权其实一直在自己手中。 其次,我们要明白原生家庭只是塑造自己的场所之一。原生家庭无疑对我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它不是唯一的。在一个视频里看到过这样的表达:”家人不能选择,但朋友和爱人可以主动选择。“这说明我们的可选性远比想象中强。可以改变我们的媒介有很多,学习的形式也有很多,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扩展生活的边界——多接触家庭外的世界,多阅读高质量信息,做一些让自己真的有掌控感的事。当我们足够充实,最起码不会被无助感完全支配。 还有就是,如果实在无助,逃避并不可耻。很长时间前,我总认为家庭问题要靠自己解决,且与能力无关,如果无法解决整个家庭的问题,就是我个人的无能。但直到有一次看到了店长分享《热锅上的家庭》这本书,才明白修复一个家庭是多么巨大的工程。《热锅上的家庭》讲述了一个家庭治疗的案例,以母亲和孩子总是发生口角展开,两位专业咨询师耗费3个月到半年才让家庭成员避免推脱责任,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才让父母接纳自我并解决问题。为了将问题分析的更加全面,甚至还请了祖父母进行谈话。整个家庭问题的解决,既需要专业人士,还需要大量时间金钱以及所有人的配合。如果我们甘愿为此奋斗,我们要做好付出巨大代价的准备;但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余力或心情,那也完全可以只解决自己的问题。如果能做到自我的修复,“独立”于原生家庭,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原生家庭”是人们身上或大或小的铁链,有些人倾尽一生始终无法斩断铁链,但刀刃会在不断的保养和锻造中逐渐锋利,直击更多未来的困难。 2.保留完整的情绪体验 如何解决负面情绪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谈论这个问题时,我们可以先聚焦到情绪本身。 就我目前粗浅的认识,情绪是祖先为了适应环境产生的机制。它的作用是在短时间内触发行动(类似于行动的快捷键),这样人们在遇到危险时生还的几率更大。一定程度上,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情绪,都有在漫长的进化中为我们保驾护航。举例来说,“恐惧”是一个蛮负面的情绪吧,但祖先如果缺失“恐惧”的情绪,那他在面对野兽时肯定不会拔腿就跑,他如果不跑,甚至伸手抚摸,那肯定会被吃掉。任何情绪都可以从正反两面进行解读,这个观点并不容易消化——毕竟我们会本能排斥负面情绪带来的糟糕体验。而且多数时候比起解决问题本身,我们愿意解决负面情绪。但如果接受了这一点,我们就能轻松完成处理负面情绪的第一步——接纳。 多数时候,身边的环境都在压抑情绪的表达。假如小孩因为委屈哭出来,比起陪ta哭够了再讲道理,暴力打断或冷处理似乎是更常见的解决方式。负面情绪产生时,我们也更愿意压抑或遮掩,毕竟谁都不想因为发泄被打上“任性”和“矫情”的标签。适度地表达情绪并不容易,因此它是需要我们不断练习的能力。但如果我们连表达的空间都没有,又何来练习一说呢?控制情绪的前提不是抑制情绪,而是要求我们应该有表达情绪的空间,保留完整的情绪体验。这需要我们培养描述情绪的能力。 如何培养表达情绪和描述情绪的能力?是可视化。写日记是可视化,录像也是可视化,和足够信任的人诉说也是可视化,关键在于要把模糊的情感加工成清晰的符号。除此之外一定要保证描述的真实性——我们可以不分享,甚至销毁我们的记录,但我们一定要保证记录的过程是充满安全感的。如果想要和别人分享,那么对方也一定是值得信任,可以全盘接受我们情绪的人。 具体情绪的解决有具体的方法。但在运用方法之前,我们需要明白情绪不是问题本身,是信号。追溯情绪来源,修正自己的认知才是真正的目的。不同的人即使产生相同的情绪,解决的思路也不尽相同。关键是要对自己和外界产生清晰的认知。

  • 你是自己的全世界
    大华
    推荐

    强烈推荐这本书。先是自己读这本书的主观感受:能够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原来是因为这样我才这样做);感觉自己被作者接纳了(然后慢慢试着接纳此刻的自己,然后想改变想成长的时候再说吧,不必强迫自己);作者举例分析自己的事例,也会让自己不介意去回忆那些不太好的事情吧。然后是从客观来看:从0~18岁各个阶段,我们应该发展出什么样的心理能力来写的。发展顺利、受阻的情况下,我们现在会有什么表现,小时候被怎样对待…以及最后的工具箱帮助我们去克服这些问题。我觉得是非常值得反复阅读的自我疗愈类书籍。但遇到困难时,可以再拿出这本书,看看是哪里受阻,然后以此书为引,找到问题,理解自己,做出改变。我想这本书传递给我最大的力量就是“接纳自己,并意识到我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

  • 你是自己的全世界
    Miang
    推荐

    本书的书名叫《二次成长》,可读完你会发现其内容剖析的是我们从婴儿时期到青春叛逆期的“初次成长”心理历程。作者旨在通过引领我们深入磕磕绊绊的“初次成长”经历,从中获得同一性并加以整合,从而开启一个更具挑战性,更有掌控感的“二次成长”!这正是本书的巧妙及精华之处!今天我们所有的人格行为都源自小时候成长体验的感受和消化累积形成,如果你还不太认识今天的自己,那么不妨让时光倒回到小时候,去那里找找丢失的自己,说不定会大有所获! “初次成长”我们可能无从获得支持和帮助,过得磕磕绊绊,不尽顺利,而现在我们有机会去把握自己的“二次成长”,自己给自己力量!

  • 你是自己的全世界
    雨明
    推荐

    这是一本想要孩子的父母和开始带孩子的父母应该好好看的书。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正确的引导他们的人生是所有父母必须要做的功课也是一种

  • 你是自己的全世界
    枝有木
    推荐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莫雷特。 个人非常喜欢这本书,因为我可以从只言片语中看见自己,看见那个自卑弱小的自己,看见那个在别人评价中不断焦虑的自己,看见那个因为别人不会信息而自责的自己,看见那个失去自我迷失自我,不敢迈出第一步的自己… 从而发现自己,理解自己,接受自己,拥抱自己。 一直以来以loser自居,一直以来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但是这本书让我学会了自我归因要正确,要努力发现自身的闪光点。没错,我就是作者笔下的成功的时候归因于运气,失败的时候归因于能力的同志。但是得益于这本书,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曾经,发现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误解,也重新面对和审视自己,发现自己的可取之处。 同时,对待别人的评价要客观。我自己就是那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而否定自己的同志,会因为别人“我觉得你说的不对”从而退却到自己的象牙塔中不愿意说话,封闭自己,虽然知道别人没有恶意,但是对待自己的否定确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作者说别人的评价可能是因为别人的情绪影响,要客观分析,不要一味接受,以后我也会尝试继续努力,不要活着别人的评价中,要找到自己。 可能因为生活经历的影响,初中开始自卑。或者小学就开始了。但是自卑就好像晴天阴天雨天一样正常,以后,我想拥抱那个会躲在被子里偷偷哭泣的小同志,跟她说:你已经很棒啦!继续加油鸭!

  • 你是自己的全世界
    单单
    推荐

    为什么阅读这本书? 因为我被它的书名吸引住了,想看看二次成长的过程是怎么样。 全书主要讲述0-18岁之间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去养育一个小孩,也可以说0-18岁的小孩所遇到的困惑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去看待,以及该怎么去解决。 我算得上很喜欢阅读心理学书籍的人群,自从养成阅读习惯以后,每一年阅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有20本以上。 虽然还达不到专业的人群,但作为业余的话还算是及格。 不可否认,我们一开始去阅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仅仅是因为自己有很多困惑,而身边的人又无法解答自己的困惑,从而开始踏上一个人去寻找答案的路上。 在寻找答案的路上,我们会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困惑来源于什么,自己也会根据书上的提议一点点去改善。 只不过改善的时间得拉长一点,才会看到自己想要的成果。 但在寻找答案的路上,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比如说:看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越多,越觉得自己有很多问题? 不知喜欢阅读心理学书籍的你们,有没有产生过类似的困惑。我有,但不会像最初那样总觉得自己的问题很多,而是对自己有了更为全面且客观地认识。 看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越多,越觉得自己身上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那是因为我们都向往和追求成为一个完美的人,所以在了解到各个方面怎么做才可以成为更好的时候,就会下意识希望自己可以做得更好起来。 因此,喜欢研究心理学的你们,不要再对自己进行自我怀疑了。 喜欢研究心理学的你们,只不过想在自己遇到困惑的时候,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哪里而已~

  • 你是自己的全世界
    于小愚
    推荐

    成长,就是不断接纳自己的过程。 最近看到一段直击我心的话: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版心自己是块美玉,故有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悔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其实任何人都是驯兽师,而那野兽,无非就是各人的性情而已。这是日本作家中岛敦在《山月记》中讲述一个书生李征郁郁不得志之后变成猛虎的传奇故事时写的,李征二十几岁人生得意,高中进士,如无意外大概率会进入仕途,加官进爵的,但是他说:“不屑厕身于稗官贱吏之流”。狂妄自大的李征辞职回乡,希冀以诗词流芳百世,一无所成之后,迫于生计,他又出来做官,依旧孤傲,结果依然一无所成,等到最终等他幡然醒悟之时已然变成恶虎。 看完这个故事的时候,不禁感慨:“何人不是李征!”李征的悲剧是性格使然,但是观看李征的心路历程,恐怕每个人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李征的影子,所以看到李征的故事时不胜唏嘘,但是唏嘘之后总是在想如何避免重蹈李征的路呢?王瑞的《二次成长》,我感觉备受启发。 王瑞,B站的知名心理up主,毕业于美国波士顿学院心理咨询专业,现于中美精神分析联盟精神分析高级组项目进行训练,她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二次成长的机会,因为我们的心理和精神世界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从出生到18岁的成长中我们是被动的,依赖父母,受限于环境,成长的结果可能无法让自己感到满意和幸福,但是我们可以以自己为主体,运用一些心理学上的小方法去审视自己,进行二次成长,对我们已经定型的人格进行重塑。 读完《二次成长》最大的感受就是过去的已经过去,但是过去的经验总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人生的成长离不开不断的反思,柳传志就曾说:“这些年的管理工作和自我成长中,复盘是最令我受益的方法之一”。他推崇一种GRAI复盘法,而王瑞的《二次成长》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寻找早年印记、初现自我轮廓、建立自我价值、重塑自我心智、拥有完整人格几个阶段来完成,本质上也是引导人对自己18岁前的人生来一场复盘。 比如谈自尊,她从自尊的建立开始讲,带我们进入到了4-5岁的儿童早期,这一时期孩子们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开始在这个世界上构建属于自己的价值,也是这个阶段开始有了自尊。一直以来,自尊都是我们精神存在的必需品,我们也一贯认为有自尊、自尊心强是件好事,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故事中的李征说过这样一句话:“曾被誉为乡党之鬼才的我,并非没有自尊心。然而,这种自尊心,无疑是一种怯弱的自尊心。我想以诗成名,却又不进而投师访友,相与切磋琢磨。与此同时,又不屑与凡夫俗子为伍。这都是我那怯弱的自尊心和妄自尊大的羞耻心在作怪。”你看李征的自尊心是过高的,高到不能让他对任何事情低头,这才造就了他人生悲剧的源头。王瑞谈这种过高或者过低的自尊时讲到“真正的自尊是可以看见自我的,是无论外界产生什么样的变化都相对稳定的。”但像李征这种过高或者过低的自尊是做不到的, 在这样的心理面前,人际关系从来就不是平等的,所以拼命地撞去赚取各种光鲜标签、提升地位等以防被人看不起。自尊是把双刃剑,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伤害自己。 为了避免这种心理伤害,王瑞在《二次成长》还提供了很多心理学小方法,帮人们去疗愈心中的创伤。对于自尊这一块她的方法工具箱就是:自尊策略“大洗牌”。 周国平老师也说过:人生的意义一部分是纯粹的自我感受,一部分是爱自己和被人爱的感受,还有一部分是社会和他人的感受。”在我们自尊建立的时候,最擅长的策略往往都是“应该”。但是有些应该是“虚假”的,这些“应该”就是忽视了自我感受,所以第一步我们要去发现这些“应该”。将自己没有被强迫情愿遵守的感受与那些给自己带来压力的应该区分开来。第二步去挑战那些虚假的“应该”。遵从自己本心去做一些事情,学着忽视掉那些外界对自己的干扰。第三步,承担你的合理“应该”。本质上就是学会肯定自己,看见自己,这是强化我们自尊的基石。每当自尊心面临挑战时,都可以用这三步走来审视自己、稳定内心。 阿德勒说:我们每个人并不是世界的中心,我们只是自我认知的中心。”在这个不是一个充一次电就能陪跑一生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不断成长,终身学习。詹青云说:“不停的放下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让新的环境去重塑我,这才是我成长的捷径。”二次成长,一次从自我认知开始的成长,每个人都值得尝试!

  • 你是自己的全世界
    莫可
    推荐

    我知道这世界 本如露水般短暂 然而,然而 ————小林一茶 与初步研究心理学时侧重原生家庭的影响相比,我们开始知道除了原生家庭外,还有很多因素都在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和心理创伤。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在初期的心理状态很健康到后期突然或逐渐变化成为另外一个状态。失恋、考试、丧亲等后来比较重大的事件的发生,也会成为心理创伤的来源。所以单纯片面地指责或者是归因于原生家庭并不是更好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次成长,是在人格已基本稳定,大脑的沟壑走向已形成惯性以后,其实大脑的可塑性极强,它的生长潜力可以持续一生,我们仍然有机会做些什么,实现改变。我们的人格会在一点一滴的变化中焕发新的生命力。而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很多人的改变总是无疾而终,原因就在于改变的动力不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二次成长的机会,而是为了摆脱和逃避当下的自我厌恶感。人格完整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幼儿时期得到无条件的爱和支持,也有赖于后天建立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彩蛋知识点:迟到的“成人叛逆” 心理独立很难实现,即便你做到经济独立,并且能够为自己的生活做决定,但只要别人的评价能够影响你的情绪,这可能就是心理独立还没有实现的信号。误将别人的情绪和对我们的评价混为一谈,导致自己总是活在别人的评价里,逐渐失去自我。我们能够真正将别人的情绪和对我们的评价区分开来,这将对我们找回自我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但事实上,让我们感到有攻击性或者被质疑、被否定的评价,往往都是表达评价的人自身的情绪释放,甚至是发泄。评价的摧毁性极强,尤其是当我们真的开始相信这个评价的时候。为什么会有人不遗余力地要去表达带有攻击性的评价呢?答案是,评价者自身可能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较为深层次的自我认同的危机。 学习区分一个人表达出来的话语究竟是对自己的客观评价,还是自身情绪的宣泄的方法: 客观评价:当一个人给出评价时,你感觉到对方是想和自己沟通,而不是单方面下决判决,不是剥夺自己说话的权利的,就是客观评价。 情绪宣泄:当一个人给出评价时,是充满压迫性的,并且对你的回应毫无兴趣,甚至是打压你的回应,就是情绪宣泄。 在评价发生时,镜头是对准自己的;现在,试着把镜头对准评价者,去审视对方和评价的关系,从而切断评价和自己的关系。

  • 你是自己的全世界
    赵州芝
    推荐

    我对心理学的困惑: 很多心理学的专家,多是自己是心理家庭的受困者,也正因此而学习心理学,希望从包裹自己巨大的“壳”中解脱出来。 我以前对心理学没有任何的认知和了解,最早让我觉得自己无奈并对心理学产业兴趣的是,1992年,当我做义工时,每周晚上接热线电话时,有一位硕士毕业的男性,他是同性恋,我当时并不了解同性恋,而且,我自己因为年轻,自己连恋爱都没怎么搞明白,更不懂同性恋是成因及心理,但那位男孩,知道我每周四值班,一定会打电话过来。说是咨询,更多是我的倾听,因为,我当时的知识无知,并不能帮助比我成功很多的人。他有令人羡慕的工作(我并没有问他具体工作和单位,这是不被允许的),但现在我明白,他当时作为山东人,是四个姐姐和全家人的宠爱之中,因为从小长得漂亮,也总是穿姐姐们的衣服,也因为从小长得像小姑娘,所以,直到8,9岁,上了三年级,还留着很长的辫子,每次上厕所都是最窘迫的。然而,作为适婚的年龄,家里早就帮他找到了适合的结婚女孩,但他根本不喜欢任何女性,也有一个大学时相恋的男孩。但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打死都不敢跟家人坦白,而他也不想骗女孩子。在当时,同性恋还不被社会所认知,更不会被接受。所以,我当时根本不能给他任何的建议,我从图书馆找相关的书,也没有,只有找心理学的书,但也没有更多的帮助。 后来,我所工作的岗位,就是从事于调解工作,每天都会碰到很多的矛盾关系,或夫妻,或各部门之间的纠纷,甚至,因为遗产而从不同地方过来,大打出手的兄弟姐妹们。如果说我对人的认知,实践经验远远高于书本,我都有点像以前影视作品中,那些特别能调解矛盾的妇联主任或居委会大妈,我也常觉得自己怎么三十多岁,就变得居委会大妈了?! 不过,后来,这些工作经历,反而给了我很多的人生成长的厚度,特别是随着自己阅读心理学的书籍,反而很喜欢去分析人们的心理,包括分析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的原生家庭,还有他们性格巨大变化的诱因,甚至,我经常对第一次认识的人,可以分析出很多他的过往和某一重大原因的可能情况,而且,这种分析常常被肯定。被猜测的人,很奇怪我怎么分析的这么准? 我以前,在开车等红绿灯时,常会分析从斑马线上走过人的情况:可能的生活状态。或在一个场合或小范围的会务时,我会边听大家的发言,边分析他们的性格,往往我的判断准确度比较高,这也让我决定,跟什么人可以有更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什么人只能是一次性的过客。 我所接触过三个让我特别喜欢的心理咨询家,一位是当我20多岁时,第一次参加一位从香港过来的讲师给我们进行的心理学培训,我们开始都是很好奇,然而,没有多久,我们就受到她的情绪影响,连整天乐呵呵的我,也不由地哭出来,有一位让我一直很喜欢的知性记者,也卸去她美丽的“铠甲”,嚎啕大哭,让我惊讶不已。 还有两位是影视作品中,一位是《沉默的羔羊》中的那位汉尼拔博士,每当看到他的冷酷的分析时,我常常会后背发凉,他应该算是我最佩服的心理学家。还有一位是美剧《亿万》中的女心理咨询师,我喜欢她是因为她真的很强,但却并不表露出来,我喜欢她的职业性和专业性。 我没有看过荣格的相关心理学的书,可能我看的还太浅了吧,真的很希望能系统地学习我对心理学的认知过程 很多心理学的专家,多是自己是心理家庭的受困者,也正因此而学习心理学,希望从包裹自己巨大的“壳”中解脱出来。 我以前对心理学没有任何的认知和了解,最早让我觉得自己无奈并对心理学产业兴趣的是,1992年,当我做义工时,每周晚上接热线电话时,有一位硕士毕业的男性,他是同性恋,我当时并不了解同性恋,而且,我自己因为年轻,自己连恋爱都没怎么搞明白,更不懂同性恋是成因及心理,但那位男孩,知道我每周四值班,一定会打电话过来。说是咨询,更多是我的倾听,因为,我当时的知识无知,并不能帮助比我成功很多的人。他有令人羡慕的工作(我并没有问他具体工作和单位,这是不被允许的),但现在我明白,他当时作为山东人,是四个姐姐和全家人的宠爱之中,因为从小长得漂亮,也总是穿姐姐们的衣服,也因为从小长得像小姑娘,所以,直到8,9岁,上了三年级,还留着很长的辫子,每次上厕所都是最窘迫的。然而,作为适婚的年龄,家里早就帮他找到了适合的结婚女孩,但他根本不喜欢任何女性,也有一个大学时相恋的男孩。但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打死都不敢跟家人坦白,而他也不想骗女孩子。在当时,同性恋还不被社会所认知,更不会被接受。所以,我当时根本不能给他任何的建议,我从图书馆找相关的书,也没有,只有找心理学的书,但也没有更多的帮助。 后来,我所工作的岗位,就是从事于调解工作,每天都会碰到很多的矛盾关系,或夫妻,或各部门之间的纠纷,甚至,因为遗产而从不同地方过来,大打出手的兄弟姐妹们。如果说我对人的认知,实践经验远远高于书本,我都有点像以前影视作品中,那些特别能调解矛盾的妇联主任或居委会大妈,我也常觉得自己怎么三十多岁,就变得居委会大妈了?! 不过,后来,这些工作经历,反而给了我很多的人生成长的厚度,特别是随着自己阅读心理学的书籍,反而很喜欢去分析人们的心理,包括分析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的原生家庭,还有他们性格巨大变化的诱因,甚至,我经常对第一次认识的人,可以分析出很多他的过往和某一重大原因的可能情况,而且,这种分析常常被肯定。被猜测的人,很奇怪我怎么分析的这么准? 我以前,在开车等红绿灯时,常会分析从斑马线上走过人的情况:可能的生活状态。或在一个场合或小范围的会务时,我会边听大家的发言,边分析他们的性格,往往我的判断准确度比较高,这也让我决定,跟什么人可以有更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什么人只能是一次性的过客。 我所接触过三个让我特别喜欢的心理咨询家,一位是当我20多岁时,第一次参加一位从香港过来的讲师给我们进行的心理学培训,我们开始都是很好奇,然而,没有多久,我们就受到她的情绪影响,连整天乐呵呵的我,也不由地哭出来,有一位让我一直很喜欢的知性记者,也卸去她美丽的“铠甲”,嚎啕大哭,让我惊讶不已。 还有两位是影视作品中,一位是《沉默的羔羊》中的那位汉尼拔博士,每当看到他的冷酷的分析时,我常常会后背发凉,他应该算是我最佩服的心理学家。还有一位是美剧《亿万》中的女心理咨询师,我喜欢她是因为她真的很强,但却并不表露出来,我喜欢她的职业性和专业性。 我没有看过荣格的相关心理学的书,可能我看的还太浅了吧,真的很希望能系统地学习。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