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心理学

博弈心理学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博弈心理学
    一蓑烟雨
    推荐

    关于人性的本质,请记住以下10点: 1:有的人跟谁都很热情,这样的人看似情深,实则交浅,看似热情,实则是一种圆滑。客套有余,厚道不足。 2:有的人谁也不得罪,这看似厚道,其实是一种世故,这种世故的可怕之处是精明到不留空隙。 3:跟谁都好,就意味着跟谁都好不到哪儿去。人前热闹的人,转身便是苍凉。 4:真正的有情人,朋友不会多。真正的朋友,往往有共同的厌恶,共同的爱好,让彼此扎堆,让心灵相互靠近。这个世界上,心灵能共鸣的人不会有很多。 5:跟一个有缺点的人交往,比跟完美的人交往更让人踏实。缺点是真实的, 只有完美才显得那么虚幻。 6:人生的有些事情是无法摆脱的。譬如会遇上腻歪的领导,会遭逢踩着对方玩的同事。你希望这个世界简单而纯粹,没有上下级关系,以图自在;同事间没有利益冲突,以期轻松。事实上,这样的空间根本不会有。 7:既然逃不开复杂,不如让自己活到简单。你简单了,好多东西也就纯粹了。在上司那里,不苛求什么,便无须看其脸色。在同事那里,不争斗什么,自然不必费尽心思周旋。这么说并不意味着人生的一切都不要了,而是想让你明白,若不能有所放下,就不会有所解脱。 8:这个世界没有两全其美的生活,也不会有一心只为你好的人。你能看到有什么,也得看到不会有什么。你能知道要什么,也必须明白不要什么。 复杂是复杂人的命,简单是你的命。让复杂的人复杂去,你安守自己的简单便是。在人生各自的尘梦里,不必以命相抵,更无须一命换一命。 9:一个人喜欢什么,就会以什么为价值判断。人倘若沦陷在自己的价值判断里,就会为此扭曲和癫狂。扭曲,就是不在乎别人怎么看。癫狂,就是可以做到别人不敢看。人生是个大戏台,常常是台下的觉得台上的太可笑,而台上的又觉得台下得太可怜。其实,每个人都站在不同的戏台上。不过是,此处笑笑他人,彼处又被他人笑笑。 10: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你有用就是好,没用就是不好。世俗的层面,价值就是一切。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是被他人赋予了各种价值判断罢了。 由此,你就会明白世间的冷与热,亲与疏,阿谀与恶语,谄媚与冷颜。看到了本质,才寻得见心底的安静和轻松。 世界上最昂贵的税叫“认知税”,人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 博弈心理学
    小乌龟板板
    推荐

    读完纸质版《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第11版)简要列出修正十大偏见认知 1.原有的偏见:面对有难度的事情会不想直接面对,以自我安慰的方式来逃避。 修正后的看法1:其实是一种自我妨碍行为。 论述1:人们通过设置障碍来阻挠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绝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我并没有真的失败——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当我们在情境中无法行动或是遇到行动的倦怠期时,一定要明确清楚预防自我妨碍式的安慰,可以达到当下情绪的极致状态以走出来,不能把放弃当作休息,要扛下去,否则前功尽弃会有功亏一篑的情况。 2.原有的偏见:人多力量大与法不责众。 修正后的看法2:群体效应显示的人多未必力量大以及法不责众。 论述2:很多人应该都感受过旁观者效应,群体中的人责任分散,与群体懈怠(群体中的个人减少努力)一致,当个体处在一个大的群体之中或者身穿有隐蔽作用服装时,会分心,体验到一种匿名性,其结果就是自我察觉和自我约束减弱,面对积极或消极的直接情境因素的反应增强。所以,在群体中我们自己的思考变少,容易情绪高昂或波动且产生从众行为。 3.原有的偏见:不屑于“颜控”之类的措辞,坚信日久见人心。 修正后的看法3:其实给人留下一个好的外在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存在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 论述3: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美的就是好的),吸引力很重要的在假设其他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来谈论的,并不是任何时候吸引力都比其他特质重要,根据首因效应,吸引力对第一印象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越来越短暂,所以,第一印象就更重要了。 4.原有的偏见:拒绝别人不太好。 修正后的看法4:懂得拒绝别人,所有的说服都有方法,有时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套路来得总比你的反应快。 论述4:登门槛现象,对一个小行为的承诺可以让人们更愿意做一件更大的事,当你答应第一次之后,答应第二次看起来就显得很容易很顺其自然了。相反,如果你先拒绝了一个大的请求,这时马上提出一个小的请求,处于之前拒绝行为的内疚,你会接受小的请求。另外,如果你坚决地避免了所有请求,对方肯能会用互惠原理来对付你,怎么样,是不是感觉似曾相识,相信在很多销售面前都遇到过吧。 5.原有的偏见:想清楚了再去做。 修正后的看法5:我们常规的思维是态度决定行为,或许反过来想更厉害。 论述5:行为也影响我们的态度,当行为与态度发生冲突时,会认知失调,我们会内化我们的态度,使其看起来合理,同理,我们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解释为正确的。所以,不用考虑太多被情绪左右,有什么先去做,先动起来,当你不需要任何理由做了事情以后,这个行为的理由自然会在随后出现。 6.原有的偏见:他怎么可以跟之前说的不一样。 修正后的看法6:根据外显和内隐态度的存在,人们说的、想的、做的可能都不一致,所以不要太绝对的相信外部表现出来的东西,比如,问卷答案统计的数据。 论述6:印象管理中的自我表露理论假设人们适当调整自己的态度以使其看起来与行为一致,尤其是那些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而控制自己行为的人。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很厉害或者很正能量或者很努力很善良,会说得或写得很好,但是内心未必全部这样想,往往行为上也无法达到完全一致,典型的想一套、做一套、说一套。 7.原有的偏见:乐于助人而不接受别人的帮助很酷。 修正后的看法7:有的人会帮助他人,但从来不接受别人的帮助或给予,其实这并不利于友谊的建立,我们应该一来二去,礼尚往来,逐渐亲密。 论述7:有的人会喜欢他们帮助的人,根据吸引力奖赏理论,我们喜欢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奖赏,或者那些与奖赏事件相联系的人,帮助他人自己会获得一种成就感和被感激的愉悦感。另外,两个人能否成为朋友的最好预测因素是他们相互之间的接近性。接近性有利于双方不断曝光,从而进行相互交往,这也促使双方去发掘两人的相似之处,感受彼此的喜爱。 8.原有的偏见: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无能,不断提醒自己以鞭策自己进步。 修正后的看法8:不要随意贬低自己,好的期望会让你变得更好,坏的预言会让你陷入困境。 论述8:自我实现表明我们的信念有时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对自己期望的行为确证,告诉自己即将与之见面的某人是聪明有吸引力的,那么最后我们对这个人所留下的印象很可能是那些聪明和有吸引力的东西。所以,为人父母者,尽量不要给孩子取带有傻、蠢、懒等意思的小名,像什么“狗蛋、呆瓜、霸王”之类的,叫着叫着,就习惯了。 9.原有的偏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看淡点简单点就可以幸福一点。 修正后的看法9:有些人喜欢用万能句发表意见,究其原因,不过是没有自己的认知边界。 论述9:万能逻辑,如“不过就是”句式,“他不过就是有点钱罢了”“他不过就是比常人努力一点而已”“他不过就是除了本书”“他不过就是仗着别人的喜欢”。既然怎么都说得通,那么反随遇而安的说法也可以,既然生活这么平淡,那么让幸福滋润磨难吧,随时反杀万能句式。有时候反其道而行之,会找到一种新的出路,很多事情得以豁然开朗。 10.我一直在行动,只不过累了的时候休息休息给自己放个假放松一下,不要对自己太狠,要爱自己。 修正后的看法10:持续行动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倦怠期不能拿休息当借口,一旦停下就停下了,没有第二种方法,中途一旦放弃就只能重复不断开始的悲剧。爱自己的方法不是给自己的懒惰和畏难情绪找借口,而是通过努力从心底里认可自己,靠自己的双手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论述10:持续做一件事情,总有一天会出现该有的结果,这个东西没法论述,你去试了就知道了。

  • 博弈心理学
    蔡黎
    推荐

    #社会心理学# 第二次课,老师把社会思维讲完了,但是听完心理还是觉得一团浆糊般的梳理不清楚,刚刚照着目录整理了导图帮助自己梳理逻辑和框架。 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什么? 图一,社会心理学首先研究个体,“我”和“别人”这个个体,然后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研究人与人组成的社会,对“我”这个个体的关系,以及“我”这个个体对社会的影响。 有点排列组合的意思,但是我理解应该是这个意思。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图二,也是今天上课的一个收获,那就是学以致用的模式,简单来说就是观察社会中的各种现象,挖掘共同点,做出假设并进行验证。 在微博里特别喜欢被转载的,各种“定律”,其实都是心理学学家的一些推测,也许不一定100%适用于各种场合,但是这是一种学习的模式。 这块老师提到功能主义的概念今天也是突破我以为的认知,大家常说,存在既有价值,更精准的来说,存在即有功能。例如范围的存在揭示体制存在漏洞,例如小三的存在揭示婚姻出了状况。 从这个视角看,任何一种现象的存在都有他的价值。例如大家提到现在孩子学习压力重,这个或许揭示了在当代主流文化下,主流价值观的不清晰,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以至于没有一个主流的路径,导致这一代父母的焦虑与压力。 二,社会思维是什么? 简单说,围绕“我”,我对自我的认知与思维,我对别人的认知与思维,我对社会的认知与思维。 首先我对自己的认知是一个复杂的,值得一辈子去研究的课题,也是人生最难的一个课题,但是也是最有价值的一个课题。 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对外在的上千年探索后,近100多年,才开始探索内在,这是一个新兴的领域。 自我的认知途径,一方面来自外在评价与反馈,但是最主要来自内省与自我认知模式的不断完善。 A:自我认知的一些概念: 1、自我效能:对我自己能够完成困难与挑战的认知,自我效能主要来自过往的成败。 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效能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为什么提法是自我效能而不是自信,因为“自信”,在很多场合等同于“他信”,自我效能更强调的是,自我的评估。 2、自我控制:我对世界的掌控到底有多少? 结合今天菲斯汀格法则,可以说,90%。这个角度是图四提到的行为与态度相互影响的角度看。也就是说,虽然我改变不了客观事实,但是我可以改变主管解读的方式。 但是,能够清楚的辨别,自我控制的边界,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例如今天一个同学讲到她的侄女因为老师的高压,导致的焦虑。从积极的一面看,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教会她界限的机会,人的一生,总是会遇到很多糟心的人与事,但是,很多并不在自我的掌控范围。所以该放下要放下。 3、自我服务偏见 这是我觉得本书中最被广泛可见的一个定律,简单说就是觉得自己好,别人不行,自己所在的组织好,别人所在的组织不行,等等。 这条定律最近的一个体验就是,栗子爸在家时候,我总觉得我干活比他多,他出差一周,我累个半死,终于明白,其实我为这个家的付出并不是远远超过50%。 这条定律是我第一次离开联想时的主因,觉得我的付出没有被公平对待;但是我第回来联想的时候,我就已经时刻提醒自己,要更客观的去看待别人的努力和付出,并且发现事实确实如此。 4、习得性无助:失败变成一贯性之后,就会放弃努力。 这条定律一方面用在孩子身上就是,要给孩子设置匹配孩子能力的合理的目标,否则他们就会失去兴趣,彻底放弃。 一方面在工作上就是,当目标达成的概率很低时,习得性无助的状态就会变成主流。 B:对外在的认知,讲解比较细致的就是那本“思考快与慢”,主要概念是— 1、信念固着,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老员工心态”“老夫老妻心态”,基本就是如此。 这种固着信念的好处就是效率超高,符合认知省资源的倾向,但是坏处就是,盲人摸象,容易以偏概全。 解决这个的办法,就是要有谦逊的态度,习惯自我批评与反省,多读书,多交益友。 2、期望变成现实:预言被实现,很多时候,是自己潜意识的有意为之。 3、情绪影响判断。 简单来说,你看到的,是你想看到的,但是不一定是真实的。 C:行动与态度的相互影响 行动与态度之所以会相互影响,是因为人是追求一致性的物种,即使是演员,都容易深陷角色无法自拔,更何况普通人。 认知不协调就会导致焦虑,人会给自己各种各样的理由,去调整认知最终得到一致的结果。 老师讲到这里,让我们思考我们生活中的认知不协调的经历。我反思这几年的经历,就是一个认知协调的过程,所以才会在去年年底决定开始系统学习心理学。 今天笔记就整理到这里,主要是帮自己梳理下思路。

  • 博弈心理学
    李咚咚💎
    推荐

    神作上架了,心理学必读。如果心理学只看一本书,我推荐它。虽然不是最新版,但是大部分内容没变化。 只要我活的足够长,我就能等来我喜欢的书在微读上架。快快加入书架[偷笑][偷笑][偷笑]

  • 博弈心理学
    最后一枪
    推荐

    认识你自己,是哲学、是心理学的一个永恒难题。离群索居或是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这在于个人的选择,但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是我们几乎不可能处于绝对的绝缘环境,每个人与社会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交互,因此不得不重视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社会心理学即是一门研究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学科,换言之,社会心理学是研究我们如何创造和改变环境,环境又如何反过来塑造我们的性格、影响我们的行为的科学。而这本书,又是这门学科极具代表性的书籍,全书共分为4编,16个主要章节,因篇幅浩瀚,所涉分支庞杂而基本原理互有渗透,字数所限难以按原书架构分门别类,因此结合自己阅读感悟,经过大致梳理,全书内容可分为如下三个主要方面:社会思维、社会影响、社会关系中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以下内容更多是部分笔记的整合与阅读感悟的再次复盘归纳。 一、社会思维——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它可以评价我们的印象、直觉和解释的准确性。 我们的社会行为不仅取决于客观环境,还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其主观建构,社交信念可以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别人对我们的偏见也可能会反向作用到我们的行为,最终会归拢为人们如何看待彼此、影响彼此的问题。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也能以相反的方向起作用:不仅态度会影响行为,行为也可能影响态度。外在的行为和内在的心理倾向可以彼此影响互相促进,有时甚至是螺旋型上升的。 人们的自我感觉组织着思想、感情和行动。自我感觉使我们能够回忆过去,评估现在,计划未来,并做出适应性调整的动作。自我概念的基础、人对界定自我的特殊信念,是一种人的自我图式,图式是我们组织自己所处世界的心理模板。自我服务偏见(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一些成功时,常常容易归因于自己,而做了错事之后,怨天尤人,把它归因于外在因素,即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人家。它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表现,也是一种归因偏见)、虚伪的谦逊和自我妨碍都揭示出个体十分在意自我形象的状况。在不同程度上,我们始终在管理自己给他人营造的印象。无论我们是引人注意、胁迫他人还是表现出无助的样子,实际上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我们总是在向周围的观众表演,演技各有差异,却能于支撑演技的理论中寻找到近似的支点。 社会中的自我存在焦点效应(在自己心中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与透明度错觉(高估自己的个人心理状态被他人知晓的程度的一种倾向),我们容易高估自己观点和弱点的普遍性(即虚假普遍性:过分高估或低估他人会像我们一样思考和行事。在观点方面,我们过高地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同时低估自己能力和品德的普遍性。这些感知在一定程度上来自我们“维持和增强自尊”的动机,这一动机有利于我们抵制抑郁,但却会引起错误评价和群体冲突。因此我们迫切需要认识到很多争论并非“非此即彼”,而是可互相兼容,由此化解很多不必要的纠结,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冲突。 我们对人的判断基于我们如何解释他们的行为,即认为他人的行为就是其内在性格意图等内部特点的直接反应。当归因涉及到我们的个人利益时,基本归因错误就会更加明显,会弱化自身原因而倾向于从外界寻找原因。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又将其更多归结为他人内在的特质和态度,很少考虑显著的环境对其造成的影响和限制。何以如此?当我们成为行为的执行者时,环境会支配我们的注意力,而当我们观察他人的行为时,作为载体的人会成为注意力的中心,而环境变得相对模糊,或许从哲学意义上来讲,又是一次萨特“他人即地狱”的演化。那又为什么人会容易犯归因错误呢?自我展示理论认为,出于某些重要的原因,我们会表现出一定的态度,以使我们看起来始终一致。认知不协调理论则认为,为了减少自己的内心不适,我们说服自己某些行为是合理的。 自我知觉理论假定我们的行为可以揭示自我,换言之,是因为我们总是在自己关注的地方寻找原因,并不是如实的对现实做出反应,而是根据我们对现实的解释做出反应。客观事实的确存在,但我们总是透过信念与价值观的眼镜观察他们,但是真理却只有在被发现时才会显而易见,我们常常自作聪明,却忽略了事后诸葛并非真正的预测高手。无论何时,须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二、社会影响——通过理解态度的文化因素和学习从众、说服以及群体影响的本质,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到作用在我们身上的微妙的社会力量。 个人和情境至少通过三种方式相互影响。首先个体对某一个特定情境的解释和反应有差异。其次,人们会选择对自己有影响的环境。第三,人们会创造自己的社会环境。因此力量根植于个人和环境之中。我们既创造我们的世界,也被我们的世界所塑造。我们从众的理由,是因为我们想得到别人的喜欢和赞赏,或者因为我们想要做出正确的行为,个体十分看重自己的自由感和自我效能感,因此如果社会压力非常明显,以至于威胁到个体的自由感时,他们常常会反抗。但我们其实并非追求某种独特性,而是追求正确方向上的独特性。我们的要求不只是与众人不同,而是要好于众人。人类是有生命的化石,是先前应对压力时产生的诸多机制的集合。人类大部分的冲突和争论都源于人们过于关注自己的意见而并非去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即使是最有魅力和最聪明的人往往也意识不到,人很容易过于局限在自己的观点上。我做我的事,你做你的事。我并不生活在符合你期望的世界里,你也不生活在符合我期望的世界里。 文化是由一个大群体共享并代代相传的东西:思想、态度、行为和传统。文化规范对我们的态度和行为有微妙而强大的影响,但它并无法独立于生物因素起作用。所有的社会和心理因素最终仍可归结为生物因素。社会控制(环境的作用)和个人控制(个人的作用)并不是相互对立的。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对行为的解释都是有效的,在任何时候我们都是社会的产物和创造者。我们更可能是基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 轻信和盲从,是支配人类心灵的弱点。人们倾向于与他们所在的团体保持一致并且表达自己团队所持有的态度。文化塑造自上而下发生作用,文化的中坚控制着信息和观念的传播。如果某个信息清晰易懂,但同时充斥着令人难以信服的论据,那么你会轻易地反驳这个信息,而不会被它说服。相反,如果某个信息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论据,那么你会更加赞同它并且很可能被说服。这种“认知反应”理论有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说服在某些情境中更容易发生。而说服又包含了中心途径或者外周途径。当人们在某种动机的引导下,并且有能力全面系统地对某个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他们更多地使用说服的中心途径,也就是关注论据。说服的外周途径,也就是关注那些可能令人不假思索就接受的外部线索,而不考虑论据是否令人信服。当人们转移了注意力或者没有足够的动机去思考的时候,熟悉易懂的表达比新异的表达更具有说服力。个人偏好使我们乐于接受传达者的观点(中心途径的说服),或者,事后当我们见到那些产品的时候,能够引发积极的联想(外周途径说服)。正如可信度那样,这是偏好引发的说服原则在起作用。说服过程的关键因素不在于信息本身,而在于它所激发个体的思维反应方式。我们的大脑并不像海绵一样能吸收干净所有灌输于其内的东西。如果信息唤起了我们偏好的想法,那它就会说服我们。如果它促使我们想起相反的观点,我们可能就会固执己见。那么人们应该如何抵制被说服呢?可预先公布自己的立场,会导致个体抵制随后的劝说。温和的攻击还可以起到免疫的作用,使个体对可能到来的更强烈的攻击做好反驳的准备。王尔德说:我们不喜欢任何类型的争论;它们总是无礼的,但又总是令人信服的。 在某些群体情境中,人们更可能抛弃道德约束,以至于忘却了个人的身份,而顺从于群体规范,即去个体化。群体情境降低了个体的顾忌评价,当人们不单独为某事负责或并不对其努力程度进行单独评价时,所有人的责任感就被分散了。无自我意识、去个体化的人更不可控,更不自律,更不可能毫不顾及自己的价值观就做出行动,对情境的反应性也更加强烈。自我觉察是去个体化的对立面,他们表现的更加自控,他们仅是受他人驱使而产生暂时性自我意识的个体,他们在情境中会表现更多的言行一致。匿名性使人们的自我意识减弱,群体意识增强,更容易对情境线索做出回应,无论这线索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路怒时的司机就是一个例子,在自己汽车这个封闭的空间内,可以尽情唾骂其他影响到自己驾驶的司机。而更为明显的例子,就是坐在自己电脑前尽显风流的各种键盘侠。 实际上,社会心理学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对差异进行分类,而是去寻找行为的统一原则。从个体到群体的探讨,都是在探寻人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表征。 三、社会关系——分析消极和积极的社会关系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从偏见到攻击,从吸引到互助。 偏见是一种负面态度,歧视是一种负面行为。歧视行为的根源往往在于偏见态度,偏见起源于不平等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其他社会原因,包括我们习得的价值观和态度。价值观隐含于我们对心理健康与自尊的文化定义中,隐含于我们对有关生活的心理学建议中,隐含于我们的心理学标签中。实验研究所揭示的结果只是在事实知晓之后才变得“明显”起来,这种事后聪明式偏见常导致人们对自己的判断与预测做出过高评价。偏见一旦形成,就会因惯性而持久存在,如果偏见被社会接受,那么许多人将会遵循这条最为畅通的道路,顺从这种潮流。如何减少这种因社会困境而造成的危害呢,书中提供了几点建议:确立法规以限制利己行为;将群体分为较小的单位;让人们能够充分地沟通;改变激励机制使合作能得到更多的回报;倡导利他的行为规范。因此很理想的方式,是建立突破群体界限的相互信任的友谊,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我们的朋友能够代表他所在的群体,他们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而相似性又会促进我们彼此的信任倾向。 关于攻击行为,社会心理学家主要有三种观点:1.人类有基于生物本能的攻击性驱力;2.攻击行为是对挫折的自然反应;3.攻击行为是习得的。基于本能和挫折的攻击行为理论认为:充满敌意的强烈冲动来自内在的情绪,这些情绪可以把体内的攻击欲望“释放”出来。我们如何减少攻击?与宣泄假设相反,发泄攻击更多地引发攻击的产生,而非减少进一步的攻击。建议通过消除引发攻击的因素来控制它,通过减少令人厌恶的刺激,奖励和塑造非攻击行为,和产生与攻击行为不一致的反应。 情绪相比于思维是更即时的东西,情绪半独立于思维,对他人忧伤的目睹,会引发两种情绪的混合:关注自我的痛苦和关注他人的共情。任何能使旁观者变得能凸现出个人特征的事情,如个人请求、目光接触、告知名字、会面的预期等,都增加了帮助的可能性。凸现个人特征使旁观者提高了自我意识,从而更倾向于使自己与内在的利他主义观念相合拍。在冲突中不要认为别人与你在价值观与道德上格格不入;反之,进行换位思考,也许对方会从一个不同的角度理解这个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坦诚的交流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爱能拯救人,不论是施与爱的人还是得到爱的人。 偏见和刻板印象(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我们刻板印象的“认知监狱”管理和限制着我们的印象,我们预先存在的刻板印象会引导我们“看到”或许根本不存在的联系。许多刻板印象,与其说源于内心深处的怨恨,不如说产生于心理活动机制。知觉错觉成为了我们解释世界的副产品,刻板印象也可以是我们简化复杂世界的心理机制的副产品。如何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呢,社会心理学家提供了四点建议:接触、合作、沟通、调和。几点简单的建议早已为大多数人所熟知,但若要真正跨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难度还是不容小觑。 学习心理学是一次理性对感性的原理探索,了解原理又有哪些实际意义呢,在本书的最后,作者又提出关于社会心理学原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临床领域应用,我觉得对于普通人的生活依旧非常有参看意义: 1.外在行为的改变能够引起内在的改变。 2.通过对行为技能的训练、积极体验改变后的自我知觉、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消极态度和行为所形成的恶性循环可以被打破。3.如果人们将他们状况的改善归因于在他们持续控制下的内在因素而不是治疗计划本身,那么改善的状况能得到最好的维持。 很多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针对具体的情境、针对个体化的人,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案。每个人都可以偶尔做一时一事的心理学家,取决于自身的心理波动总结概括出了什么规律,每个人都是自己精神的主宰,尽管有时会被情绪扯动。没有原理支撑的行为依然可以存在,并不会有多妨碍我们的正常生活,但若是了解一些行为与念头背后的机理,是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审视自己的手段。 马克吐温说:生命的主要内容,并不是各种事实与场景,而是人们头脑中永不停息地呼啸着的思想的风暴。我想,每个人都之所以需要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是因为它们既具有坚实的科学性,同时也是温暖而人性化的,既是客观真实的又是启迪智慧的。心理与现实碰撞的时刻,总有一些火花会映照着我们的理念,它们经久不衰,它们不愿散去。 2021/12/9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