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

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
    wangyun2026
    推荐

    受益匪浅,讲的的通俗易懂,每个人要因自己的缘分去修去看。这本书适合出修者。

  • 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
    Jack
    推荐

    静心以得定,得定方生智慧。[可爱]“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曾国藩

  • 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
    予你挚终
    推荐

    南怀瑾,很早就听说造诣颇深,原来看,觉得烦躁,看不懂,现在耐着性子终于看完了,发觉人家真的深,我要学的东西很多,当然,佛理也可以了解一下嘛������

  • 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
    Gene Tung
    推荐

    本書博大精深,關於禪修禪定的知識深入淺出,令人易懂易明,《心經》的闡明更是令人佩服。南懷瑾大師胸懷廣闊,竟肯將修行的成果與大衆分享,欽佩欽佩!。    南無阿彌陀佛

  • 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
    Ben
    推荐

    看南师的第一本书 且思且看花了很长时间 临近末尾,不禁要感慨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学禅学净,于此书中 皆能有所收获和启发。 感恩之余 愿力行不怠 愿勇猛精进 愿不忘初心。

  • 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
    蔡長林Caidy
    推荐

    怀师精致的读本之一,很薄,每小章都是个生动的故事,闲来无事可以随意翻开一段来斟酌用功。

  • 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
    张阿善同学🍎🧧🥗
    推荐

    现前娑婆世界虽为秽土,这是因为我们的染污业力所现。但佛在别的经典也曾说过,要想成佛的大菩萨,必须要到娑婆世界来,才得迅速成就。因为这里有苦乐、善恶、烦恼、清净,各个层面兼具,凡圣同居,魔佛俱在,处处有障,才易激发解脱慧力,比起他方世界,反而容易成就得快。这也是佛说的道理啊!那么,说不定西方极乐世界,还有诸大菩萨,回到我们这里来呢,君不见普贤菩萨说的“如是无上大导师,充满十方诸佛国”吗?

  • 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
    神经蛙
    推荐

    好看,谢谢南师!真不愧一代宗师,学习了,念经念佛念念无念乃真念!

  • 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
    净 祥
    推荐

    如此随时随地念下去,渐渐地念也念不起来了。只是一片清明,了无杂念的闲心。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业重障深,念佛念不起来了,其实并不一定。有的正是到了净念境界。清净现前,这样身心清净,突然断念,既无过去心,也无未来心,现前一念清明,佛也没有,念也不生,清净现前,正是净念。此时保持身心一片,了了常知,任运自在,这样就是净念相继了。然后一旦身心解脱,当然净土现前,绝对不会不成就的。

  • 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
    悦信商业 魏垒波
    推荐

    “曰戒,曰定,曰慧,支开为三,理原不二。任何一学,皆可了彻本来,发明大事”。这是三学之“总持”,圆通无碍。

  • 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
    田水木人
    推荐

    最近总感觉比较浮躁,静不下心!有幸此时拜读大师这部著作,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信佛,也不信道,比较随心所欲!即通过阅读,对照自己内心,去发现自身的问题。因为心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所以往往会迷失本性,一旦发现心出现问题时,我们没有必要紧张,害怕,通过学习去祛除妄想,达到明心见性!以前在内心中会将人分类,看见衣衫褴褛的人总是心生厌弃之感,现在我通过大师说得“不净不垢”明白了,人就是人,何来分别,心净人自净,心垢我自垢!

  • 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
    丁一
    推荐

    佛法小乘之学,由戒而定,得乎慧而解脱,终至解脱知见。大乘由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而禅定,终至般若之果海。曰止曰观,皆为定慧之因,言其初象耳。凡六根为用,演出八万四千方便法门,初皆为止此意念之用。念止为定,以功力之深浅,分别其次序。其方法则或先以有为之有而入空,或以空其所有而知妙有之用。方便多门,归元无二也。 ——南怀瑾 1、戒定慧:行住坐卧皆在定中 佛说戒定慧,为三无漏学,即定言定,实为戒慧二法之中心,且亦为全部佛法修证实验之基础;盖由定而使戒体庄严,慧发通明,八万四千方便法门,皆乘定力而入菩提果海,各宗修法,皆定所摄。唯定并非专指跏趺坐(俗称打坐)而言,坐与行住卧等,各为四威仪之一,且坐有多种姿势,修定门中,约为七十二种;诸佛所说,以跏趺坐为最殊胜。跏趺坐中,既得定已,而后于行住卧中锻炼如一,乃至应事接物,定力不失,方为坚固,以此证取菩提,如攀枝取果,无不得心应手;然知见不正不彻,修法易歧,摄其理趣法要,略陈端绪,广探其奥,须遍习诸经论,尤于禅观等经,如天台止观、密宗法要等学,详为会通。 2、七支坐法 兹略述坐法——毗卢遮那佛七支坐法。 一、双足跏趺(俗名双盘),不能者或金刚坐(右脚放在左腿上),或如意坐(左脚放右腿上)。 二、两手结三昧印(右手掌仰放左手掌上,两大拇指相拄)。 三、背脊直立如串铜钱(身体不健康者,初任其自然,定久自直)。 四、肩平(不可斜拖压)。 五、头正颚收(后脑略向后收,下颚收压左右两大动脉)。 六、舌抵上颚(使舌轻接于上龈唾腺中心点)。 七、两目半敛(即半开半闭状,或开而易定则开,但不可全开,稍带敛意,或闭而易定则闭,但不可昏睡)。 3、注意事项 一、坐时裤带等束身之物,一并放松,使身体松弛,完全休息。 二、气候凉冷时,必使两膝及后颈包裹暖和,否则,风寒侵入,非药可治,须特别注意。 三、初习定者,空气光线应须调节,不可使光线太强或太暗;因光强易散乱,光暗易昏沉。座前三尺,空气务使对流。 四、过饱不可即坐,昏睡过甚不可强坐,待睡足再坐,方易于静定。 五、无论初习或久习,臀部必须稍垫高二三寸。初习者,两腿生硬,可垫高至四五寸,渐熟渐低(臀部不垫,身体重心必至后仰,气脉壅塞,劳而无功)。 六、下座时,两手搓揉面部及两脚,使其气血活动,然后离座,且当做适度运动。 七、坐时面带微笑,使面部神经松弛,慈容可掬,不可枯槁,免使面容趋于峻冷矣。 八、初习坐时,时间少坐,以适为度,次数多坐,以勤为用,如初练时,强之久坐,必生烦厌。 初习禅坐时,务须极力注意姿势,如渐久成习,无法改正,影响生理心理,反易成病。此七支坐法,所以必须如此规定,其中皆涵有深义,极合于生理心理之自然法则,不宜或违。 4、“安身可以立命,绝虑弃欲,可以养神” 人之生命,首赖精神之充溢,故精神须加培养;培养之法,但使心空身宁,使生理机能,生生不已;生之不绝,耗之日少,自然充沛胜常。精神随色身气血之衰旺而见盈亏,气血以思虑劳疲而渐消失;故安身可以立命,绝虑弃欲,可以养神。 两足跏趺,使气不浮,易沉丹田,气息安宁,心易静止,气不乱行,渐循诸脉流动,反归中脉,迨其脉解心开,妄念不生,心身两忘,斯入于大寂之境,如其气脉不宁,而云能得定,绝无是事。 例如常人身体,健康正常,心感愉快,脑力思虑亦少;如有病态,则属相反。又如得定至初见心空者,必感身体轻安愉快,神清气爽,无可言喻。足见心理、生理二者,交互影响,元是一体也。 心目为起心动念之机括,见色而动,闻声逐象,皆目为之机,心乱则转动不止;傲而散者则上视,阴而沉思者则下视,邪险者常左右侧视,故敛视半闭,可凝止散乱之心。松解束缚,使身安适,常带笑容,使精神愉悦,皆为静定之要。 5、初修禅定入门方法 定慧入门,首重发心,次当修诸福德资粮,方能入道。显密修法,各以四无量心为重,若无大愿大行,终入歧途。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吾人六根外对六尘,逐妄迷真,随流不止,《楞严经》中称谓六贼,如云:“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今欲依禅定之力,而返还性真,亦当如世俗成事,而有借于工具。修定工具,不待外求,即吾人六根是也。无论眼耳鼻舌身意任取何种,系心一缘,熟练渐纯,即可得初止境。但每一根尘,可产生若干差别法门,分析难尽。佛说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烦恼,故云:“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今言修定入门方法,亦随吾人根器相契者,任择其一,为所依止。试列通常习知者数种言之,广则应习显密诸经论(《楞严经》二十五位菩萨圆通法门,已多汇列)。 6、眼色法门 若斯诸法,内外诸道通用;其在佛法,首须知为尽是权设,不过初用系心,为入门方便耳。若执着为实,即落魔外,因心不能止于一缘,用作制止。而修定过程中,有种种差别境象,光色境中,易生幻象,或发眼通,不依明师,终为险道。而有上根利器,不即不离,于色尘境中,豁然而悟者,则非常例可拘;如睹明星,或瞥尔见物,即洞见本性。禅宗古德,灵云禅师,睹桃花而悟道,甚为奇特。悟后有偈曰:“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后贤有步其后尘,复颂曰:“灵云一见不再见,红白枝枝不着花。叵耐钓鱼船上客,却来平地摝鱼虾。”诚能如是,自非诸小法所可囿矣。 7、耳声法门 内则自作声音,如念佛、念各种经咒等;此复分为三:有大声念、微声念(经称金刚念)、心声念(经称瑜伽念)。当念此声,即用耳根返闻其声。初则声声念念,渐渐收摄,终归于专心一念一声,即得系心初止。外则任缘何种音声皆可,但最好以流水声、瀑布声、风吹铃铎声、梵唱声等。凡缘音声,最易得定,《楞严》二十五位菩萨圆通法门,独以观音为最,故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当初专一声音,不沉不散。已得定矣,持此有恒,忽入寂境,于一切声,皆不闻矣。此乃静极境象,定相现前,经称“静结”,不可贪着,当离动静二相,不住不离,证知中道,了然不生,则已由定而进于观慧之域矣。慧观闻性,非属动静,不断不常,体自无生。 然此犹为次第渐法,若禅宗古德,不历阶梯,一句了然,言下顿悟,闻声解脱,忘其筌象者,为数至多,故禅门入道者,统皆谓观世音法门可也。如百丈会中,有僧闻钟声而悟,百丈即曰:“俊哉!此乃观音入道之门也。”他如香严击竹而了,圆悟见雉飞而知声,又若圆悟勤之“薰风自南来,殿角生微凉”,又如举唐人艳体诗曰“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等,皆于言下证入,伟哉胜矣! 世之修习耳根圆通者多矣,于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句下死者,亦复甚众。纵然离外境音声,了不相关,自能寂然入定;孰知定相现前,仍为静境,不了自心自身,皆本来在于动静二相之中,犹为外见。若能超越于此,可许入门矣。 8、鼻息法门 统纳一类,即缘呼吸之气也。进而呼吸细止,即谓是息。凡修气、修脉,练各种气功、数息、随息等法,皆摄此门;天台、藏密二家,尤所注重。其最高法则,即为心息相依。凡思虑过多,散乱心盛者,依息缘心,易见功效,既得止已,细微体察,可见心息本来相依为命。念虑非缘息而不生,气息以念虑而起作,气定念寂,泊然大静。然斯二者,皆为本性功能之用,非道体也。道家之言,有先天一气(气或作),散而为气,聚而成形之说。一般外道,误执气为性命之根本,认物迷心,不知体性为用,内外之道,于是分歧。若了自性,工用日深,得心息自在之用,则归元无二,一切皆为权法矣。 9、身触法门 广义者,如上所述诸法,莫不依身根而修,苟我无身,六根何附?狭义者,如专注想色身一处,如眉间、顶上、脐下、足心、尾闾、会阴等;或作观想,或守气息,修气、修脉之类,统摄于此。依身修法,易见感受,触觉、凉暖、和软、光滑、细涩等,不一而足。执此者,常视气脉现象等见,以定道力之深浅,终至陷于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密宗、道家,易陷此过,终不易脱法执。身见难忘,黄檗禅师尝以为叹。《圆觉经》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古今愚昧,同此一例。故永嘉云:“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或曰:功未齐于诸圣,何能如此?要当借假修真,以此为方便,岂非入德之门耶?曰:苟知如此则可,唯恐迷头认影,终难自拔耳!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至哉言乎!从知禅宗古德,绝口不言气脉者,信有以也。 10、意识法门 统摄诸类,广绎如八万四千,大体如《百法明门论》之所具。若上来诸法,虽有五根尘境,五识之所对摄,而五识由意识为主,如傀儡登场,中借一线牵系。意识如统牵诸线之主力,心王为牵线之主人公,凡诸法相,无非心之所生。故一切法门,皆意识所造作也。独指意识自性,强为规范,则观心、止观、参禅等法,当属此门所摄。 11、观心 所谓观心,入门之初,非指具体真心,乃谓念头生灭之妄识心也。静坐观心,唯内观返照,觅此生灭妄心,来踪去迹,相续生灭之流顿断,前念已灭,灭而不追,后念未生,未生不引,当体空寂。喻如香象渡河,截断众流,当体此境,即为“奢摩他”之止。然犹未也,此犹住空,非为究竟,当体观有自空起,空自有立,生灭为真如之用,真如为生灭之体,不住二边,而见中道,中亦不立,边见舍除,即为“毗钵舍那”之观慧。由此而止观双运为因,得定慧等持之果,地地上进,可证圆满菩提。天台之学,与藏密黄教《菩提道炬论》,中观正见等学,不出斯门也。 12、参禅 至于参禅,初期禅宗,不立一法示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何有于斯。后代参禅,以参话头,起疑情,做工夫,非意识而何?唯其用意识入门,而不同于他法者,即疑情之为用也。所谓疑情,非如止观之观心慧学,亦非百法所摄之疑,疑而曰情,实彻第八阿赖耶本识,带质而生。此心此身,互和而凝为一,如有物横胸,不可拔锲。必待遇缘触物,豁然顿破。故曰:“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矣。若“末后一句,始到牢关,把断要津,不通凡圣”。此为踏破“毗卢”顶上,抛向“威音”那畔,千圣聚议,难措一词,岂是思知虑得,拟议所及哉! 13、定慧影像 佛法小乘之学,由戒而定,得乎慧而解脱,终至解脱知见。大乘由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而禅定,终至般若之果海。曰止曰观,皆为定慧之因,言其初象耳。凡六根为用,演出八万四千方便法门,初皆为止此意念之用。念止为定,以功力之深浅,分别其次序。其方法则或先以有为之有而入空,或以空其所有而知妙有之用。方便多门,归元无二也。今拣修定,首明其定相。系心一缘,制心一处,即为止境,入定之基也。何谓定?即不散乱,又不昏沉,惺惺而复寂寂,寂寂而亦惺惺,定也。“不依心,不依身,不依亦不依”,定也。修法之初,不为散乱,即为昏沉,此二者交相往来,吾人竟日毕生,于此中讨生活而不觉耳!今析此二法之象。 14、散乱 粗名散乱,细名掉举。若心不能系止于一缘,妄想纷飞,思想、联想、回忆、攀缘等等形状,不能制心一处,此为粗散乱。若心似已系住一缘,而有若干轻微妄念,如游丝尘埃,犹在往来,虽不干扰,而终为缠眠,此如“多少游丝羁不住,卷帘人在画图中”之概,此为掉举。用工夫者,住此境中者至多,不识不知,自谓已得定矣。孰知其大谬不然!初用心人,先则妄念不止,心乱气浮,不得安静,可先劳其身,若运动,若礼拜,使其身调气柔,再行上座,但不随妄念,只住一缘,久久自熟。换言之,视妄念乱心,如宾客往来,我但专作一主,不迎不拒,渐渐可止。 唯将止时,自心忽又觉此止境,即又起妄。再复去妄,妄去又止。如此周旋,终难止矣。须不作修止修定之想,止象现前,不必耽着,方可渐入。倘觉禅坐时,妄念反较平时为多,此乃进步之象,不必厌烦。喻如明矾投水,方见秽浊之质;又如日光过隙,方见飞尘之扬,不足为累。如散乱力大,不可停止,对治之法,可作数息、随息等法,或观想脐下或足心,有一黑色光点。又出声念阿弥陀佛,念至佛时,使此最后声音,拖长下沉,好像心身皆沉至无底处。此皆为对治散乱之有效方法也。 15、昏沉 粗名睡眠,细名昏沉。睡眠乃身疲劳,或心疲劳所致,有此情形,不可强坐。先令睡足,方再上座,如借禅坐而睡,习惯一成,终无得定之望矣。昏沉者,心似寂寂,既不能系心一缘,亦不复起粗妄想,唯昏昏迷迷,乃至亦无心身感觉,此种现象初起时,或有幻境,如梦相似。换言之,幻境之来,必在昏沉状态中者。因在此境界时,意识不能明了,独影意识,生起作用也。 修定者,最易落在昏沉状态,若自以为定,堕落可悲。宗喀巴大师尝云:“若认此种昏沉为定,命终堕入畜生道,可不慎哉!”对治之法,观想脐中有一红色光明点,直冲上顶而散。或极力提全身力量,大呼一声呸,或捏闭两鼻,忍住气息,至无可忍时,极力用鼻射出,或用冷水沐浴,或作适度运动,如练习气功者,可能少有此种现象(又有认昏沉即顽空,非也,顽空乃木然无思念,类似白痴)。 16、轻安 散乱昏沉,若得离已,忽于一念之间,心止一缘,不动不摇,必生轻安现象。 轻安生起,亦有二途:若初自顶上有清凉感觉,如醍醐灌顶,遍贯全身,心止身轻,柔若无骨,身直如松,所缘境念,历历分明,了无动静昏散之相,自必喜悦无量,但或久或暂,犹易消失。 若初自足心发起,或暖或凉,渐上至顶,如洞穿天宇,则较易为保持。儒家称静中觉物,皆有春意,如云:“万物静观皆自得”,即由此境中体会得来。 轻安现象发后,最好独居静室,直道上进。倘复攀缘,终至消逝。如精进无间,轻安觉受渐薄,此非失去,亦如惯食其味,渐失初时异感耳。 17、内触妙乐 由此精进不断,定力坚固,清明在躬,色身气脉,有种种变化,发暖发乐,微妙莫名,即得内触妙乐之趣,方可断除世间欲根。而初机发动,生机活泼,阳气周流,如忘系缘一境,必使欲念炽然,如履险道,可不慎乎!过此以往,发生顶相,气息归元,心止寂境,三昧所戒,难用言传。且此中过程,心身变化百端,皆须知其对治,方克有济,戒所遮止,姑置勿论。 18、言之甚易,行之维艰 止定之道,至此或有气住脉停现象,他家言其境象至详,邵康节诗云:“天根月窟常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但言之甚易,行之维艰。至此仍住定境,可发五种神通,神通以眼通最难发起,如眼通发起,其余可相继而发。亦有根器不同,或发一通,或为并发,并无一定。眼通发时,无论闭目开目,彻见十方虚空,山河大地,微细尘中,一一如透明琉璃之体,不隔毫端。凡所欲睹,应念可见;其余四通,例彼可知。 然当此时,定心未臻上乘,智慧未开,既随妄流转,失却本心矣。至若以此惑人,即成魔事。故以定为止境者,如履黑夜,最易落险。魔外分途,正在于心,不可不察。或不发通,而定心坚固有力,随意可控制心身,停止气息心脏活动,若印度婆罗门、瑜伽术、吾国之炼形器合一之剑术等,皆得此而用,以惊世骇俗。

  • 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
    周恒生13181145213
    推荐

    三学者,戒定慧,戒,没有一点邪念;定,清清楚楚;慧,明明白白。无戒而德莫全,无定而事莫成,无慧而智莫显。从佛学上讲,戒是对前五识和第六意识而言,定则对第七识而言,慧则对第八识而言。德者仁也,慧者智也,事者勇也。释曰戒定慧,孔曰智仁勇。

  • 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
    真际
    推荐

    学了天台之后,回头又重新读了一遍。发现以前忽略了很多很重要的东西。 或者说,此书文字太少,但是字字珠玑。 修学止观,妙观初机,童蒙止观,摩诃止观,都是学人不得不备的良书益友。

  • 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
    水寿
    推荐

    我们知道,福德可以分给别人享受;而功德跟福德则不一样,因为功德是自己的智慧。个人的禅定、般若、持戒也无法给他人。即是说,功德需要自己修,他人是无法代修的。 我们可以把持戒理解是一种自律,是自觉地检讨,克制那些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的身心活动。我们平时持戒,实际也是在修身处世。一方面它有利于修福德,另一方面则能创造止息痛苦的因缘。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一旦得到纠正,身心自然健康平和,这时自然有定的可能。应该说,定对当今社会的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和素质。由戒而生定,由定而发慧。 所以,我们通过修习和思维,通过运用到实践,从中所得的心得就是修慧。内修心性,外练品行。我们用质朴的心灵和最本源的智慧去改变行动和语言,就是用心灵支配我们的耳朵和嘴巴。 性格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然而性格改变命运并非一朝一夕,我们通过对“戒定慧”的理解和认识,从小处着手,先改变语言和行动,进而改变习惯,最后可以重溯性格,完善人生,提高灵性。 总之,戒定慧是修行的全部,心灵是启迪智慧的途径。功德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修行。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