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很简单

化妆很简单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化妆很简单
    刘凡
    推荐

    又读了一遍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忘了这是第四遍还是第五遍读,与大家分享书中值得一读的94段话。 上部 出延津记 一 1.慢性子容易心细,心细的人容易记仇。 2.不拿你当朋友的,你赶着巴结了一辈子;拿你当朋友的,你倒不往心里去。 3.事儿上占便宜拿不住人,有短处也拿不住人,下回不与他来往就是了。记得头一回和他见面,就被他说住了。 4.事不拿人话拿人呀。 二 5.有短处在人手里,一辈子别想翻身。 6.都说论理好,真论起理来,事情倒更难办了。 7.原来世上的事情都绕。 三 8.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9.一个人说正经话,说得不对可以劝他;一个人在胡言乱语,何劝之有? 10.所有人都生错了年头;所有人每天干的,都不是命里该有的,奔也是白奔;所有人的命,都和他这个人别着劲和岔着道。 四 11.好把的是病,猜不透的是人心。 12.病相同,人却不同;不同的人,开同样的方子,药也未必管用。 13.你生性老实,闷着头读书行,做官如在豺狼中行,怕是要吃人的亏。 六 14.世上有用的话,一天不超过十句。 15.在世上能找到一个“喷空”的伙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人生有一知己足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七 16.原以为杀只鸡狗是件容易的事,真等一个活物到你跟前,让你立马结果它,杨百顺还真有些发憷。鸡狗虽被绑着,但它们喊叫;喊累了,不喊了,流着泪看你。刚开始杀时,杨百顺闭着眼睛,一刀就下偏了,反倒让鸡狗重吃二遍苦,重受二茬儿罪。但啥事经不住时候长,三个月下来,天天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习惯成自然,心就硬了。一个活物刚才还在哭,一刀子下去,就不哭了,一个事情就了结了。这时杨百顺又想,世上万千的事,说起了结,还属这种了结快;别的事,一辈子也难了结。了结之后,倒生出些许快感。三个月后,如果活计不凑手,闲下几天,手反倒痒痒起来。 17.人来世上一趟,免生闲气罢了。 18.两个人中间加进一个人,事情就起了变化。 八 19.啥事得看人的内心。可世上啥最毒?就是人的心。人心毒不是说它狠,是说大家遇事都不往好处想,盼着事坏。 20.富贵贫贱如流水,富贵未必不烦恼,贫贱未必不是好夫妻。只要心气顺,吃口窝头也安然。 21.家有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 22.不怕人坏,就怕坏人也识字。 23.啥叫傻笑?就是笑得不明不白。 24.手闲着不会把人憋死,嘴闲着就把人憋死了。 25.平时说一千句坏话无碍,关键时候说人一句坏话,就把一个人变成了另一个人。 26.原来一件事,中间拐着好几道弯儿呢。 27.世上的事情,原来件件藏着委屈。 九 28.你总不能说,你心里没忧愁。 29.凡人都有难处。 30.同来的往往有隔阂,过去相互不认识的,处着处着倒能成为朋友。 31.看着大家在一起染布,一起吃饭,其实各人揣着各人的心思。 32.手里有共同的活儿在干,大家倒把闲时的闲话和不对付给忘记了。 十 33.办事是熟人,一求人办事人就生了。 34.世上不怕别的,就怕相同的东西绞在一起;麻烦麻烦,就是相同的麻搅在了一起。 35.万事不能凑合,一凑合就乱了套。 36.有活儿干就不能叫累,没活儿干等活儿的时候,才叫累呢。 十一 37.人相互一有隔阂,对方便无做得对的地方;同做一件事,本来是为对方考虑,对方也把你想成了另有想法。 38.啥叫废话?说些已经过去的没用的事;啥叫有用的话?张罗些前面的有用的事。 39.人要一赌上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气着别人,忘记也耽误了自己。 40.试着寻了几个,也没合适的。模样,脾气,相互是否说得来,单讲一条遍地都是,几样凑到一起就难了。 41.世上最难吃的是屎,世上最难寻的是人。 42.干活儿再累,也比找不着活儿强。 43.这种天作之合,许多人手谈了一辈子,也无遇到过;或许快接近了,又擦肩而过。手谈并不为个输赢,为输赢者皆是俗物,而为手拉手共同去一个过去没去过的地方。 44.杨摩西过去挑水时,街上从事五行八作的人,皆没拿他当回事;现在见他进了县政府,而且是县长老史看上的人;大家只知道他被老史看上,不知道老史又看不上他了;大家看杨摩西,又与过去不同。 45.更让人犯愁的是,遇到犯愁的事,满世界的人,没个商量处。 46.遇到小事,可以指望别人;遇到大事,千万不能把自个儿的命运,拴到别人身上。 47.咱自个儿啥都没有,就不能怪别人有苛求了;咱自个儿说不起话,就不能怪别人有言在先了。 48.啥叫悲呀?非心所愿谓之悲呀。 49.知道自个儿是谁,才能明白往哪儿去呀。 十二 50.做生意跟人说话,又与平日说话不同,平日说话照着自己的心思,做生意得照着别人的心思,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51.话多不一定能占上风,还看谁能说到理上。 52.面上求着别人,话上就得吃些亏。 53.本是一泡痢疾,蚂蚁般的事,最后拐了几道弯,变成了一头大象;本为图省事,反倒多花出去几十倍的工夫,几十倍的钱。 54.心里痒痒不光图个玩,而是比起琐碎的日子,舞社火有些“虚”。所谓“虚”,是一句延津话,就像“喷空”一样,舞起社火,扮起别人,能让人脱离眼前的生活。当年吴摩西喜欢罗长礼喊丧,就是因为喊丧也有些“虚”。如今天天揉馒头蒸馒头卖馒头,日子是太实了。正是因为太实了,所以想“虚”一下。 十三 55.世上的事,一多半是说不清楚的,只好清楚不了糊涂了。 56.街上的事,一件事就是一件事;家里的事,一件事扯着八件事。 57.一个人总顺着别人的心思来,自己心里就有些别扭;但一个人自己别扭,也比再让别人别扭自己强。 十四 58.想发横财,先得黑了心。 59.等火车停稳,蒸汽之中,看到从火车上下来许多人,又从站台上上去许多人。成山成海的人,不知他们从哪里来,又往何处去。成山成海的人,自己竟一个也不认识。想起自己认识的亲人,一多半不亲;现在看到成山成海的陌生人,嘴里说着天南海北的话,或是着急上车的神色,突然都觉得那么亲切。 60.顺着你说的人,心里就是憋着坏。 61.就是把人杀了,也挡不住吴香香跟吴摩西不亲,跟老高亲。 62.不是喜“虚”不喜实,迄今他还在杨家庄跟老杨做豆腐。 下部 回延津记 一 63.牛爱国已在部队待了两年,连队有一百多号人,天天在一起,低头不见抬头见,没交上一个知心朋友;与杜青海只见一面,就能说得来,可见能否成为朋友,不在相处的长短。头一场话说下来,两人竟说出后半夜,说到黎明,直说到宿营地吹起起床号,千军万马复活回来,东方涌出血样的红霞。 64.牛爱国从小说话有些乱,说一件事,不知从何处下嘴;嘴下得不对,容易把一件事说成另一件事,或把一件事说成两件事,或把两件事说成一件事。 65.不爱说话和没话说是两回事。不爱说话是心里还有话,没话说是干脆什么都没有了。 66.爱不爱说话,原来也看跟谁在一起。 67.一个人想和另一个人成为朋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二 68.女人不会生孩子是个短处,但曹满仓的老婆自己不当短处,别人也无可奈何。 三 69.戏里说的事,也是世上的事,怎么戏里说的,就比世上的事有意思呢? 70.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 71.世上最难是厚道。 四 72.“懂道理的人,才跟他理论;这吵来吵去,也吵不出个子丑寅卯,就为磨嘴?” 73.世上的事情,越是有人不让想,心里越想。 74.梦得多了,过去清楚的爹,面庞也渐渐模糊起来。白天细细想,也只能想出一个大概,爹的眉目、鼻子和嘴,被想成了一团麻花。原来一个人的面容,这么不经想。 75.人都说聪明人好,可嫁人,还是嫁个老实的妥当。这不是出门做买卖,是居家过日子。爹活了五十多岁,吃亏都在精人手里。你娘不就假装精?我这一辈子,就毁在她手里。 76.人一有偏向,中间自然有假。 五 77.人是掰扯不得的,掰扯了别人,就是掰扯了自己。 78.一个孩子被卖,本是一件大事;三十三年后孩子又回来了,也是一件大事;但卖孩子是三十三年前,三十三年前的大事,三十三年后,就成了“听说”。当年当回事的人,或走了,或死了,剩下的是一帮“听说”的人,也就无人把上辈子人的事当回事。不把三十三年前卖人的事当回事,三十三年后回来,也就没人当回事。虽也百感交集,到说起来,还是一段闲话。 六 79.现话也不是好找的,好话也不是好说的;或者说,没话找话不是件容易的事,专门找好话就更难了。两人本来无话,专门找来的话,就显得勉强;两人说不来,就无所谓坏话或是好话。如果坏话说不来,好话也不一定说得来。两人的心离得远,对同样一句话,就有不同的理解;你认为是句好话,她听起来不一定觉得是好话。再说,天底下哪有那么多好话?每天专门想好话,也想得脑仁疼。好话好不容易想出来,说出去,也不一定能说到人心上。好话说多了,自己听着都假。好话一开始听着入耳,天天说,对方就听烦了;这时好话就转成了坏话。 80.说话办事,一方总想着另一方,就没了自己的心思。没自己的心思倒没什么,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出自自己内心,而是为了给别人看,牛爱国突然觉得没了自己。自己没了,自己的心思也没了,那牛爱国成了谁呢? 81.原来世上还有怕是不怕,不怕是怕的道理。 七 82.胖子一般做事慢,性子也慢;瘦子走路急,性子也容易急。 83.世上烦的就是这些亲人。论起共事,用谁,都比用他们好。 84.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没法挑。 85.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86.世上的人千千万,到了走投无路之时,能指上的才有两个人,牛爱国不禁感叹一声。 87.自己心乱之时,原来并不适合找熟人,还是跟不熟的人在一起自在些。 88.当面说话和打电话是两回事。 89.啥事只要用心,不可能的事就能变成可能。 八 90.事情想不明白,人的忧愁还少些;事情想明白了,反倒更加忧愁了。 91.啥事看近点儿,事情倒能想开;看得长,心就更宽不了了。 九 92.就像一块伤疤,脱头一层皮的时候会疼,脱第二层皮的时候,伤疤已经快好了。 十 93.如今大家做事,都爱起大名头;听着名头大,饭店不一定大;如河北泊头的“老李美食城”,说是美食城,也就三间屋子,七八张桌子。 94.一个人换手机号码,就是要与过去的生活彻底割断。

  • 化妆很简单
    在路上
    推荐

    普通的文字,平凡的人物,质朴的道理,语言读起来像听故事,絮絮叨叨的,却让人回味悠长,意犹未尽。

  • 化妆很简单
    没关系都是神经病啊
    推荐

    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难测啊。嘴上的一百句话也抵不上心里的一句话。如果可以,真的不想做一个心细敏感的人,心细敏感的人爱记仇、爱乱想,也就活的很累 。 文中的故事多是些一错再错的事,事情从根上就错了,就不能让它一错再错,错到无法弥补。以上帝视角来看,看的倒是透彻,但当这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便希望能记住一些东西。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人虽多,找一个懂自己的太不易。说来说去就为一个说得着的人,邻居也好,同事也好,家人也好,要是两人说不着,也就很难相处,除了说得着,关系一开始就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书中的人也很多因为一点事给闹掰了。还是不要因为一件事而一直较劲,心胸放宽广,和不了就别硬和,把话说清楚。找一个一辈子都说得着的人,找一个能让心栖息的地方。要是寻不到,人生在世,真的是难忍。日子是过以后,而不是从前。但大多人都很难做到。寻寻觅觅一生,有人在20岁以前经历别人一生都未曾遇到的风雨,有人在亲情,爱情,友情之间徘徊,一边走一边失去着,一边挽回一边放弃着,一边痛苦一边回头,这中间的点点滴滴谁能说得清,一句顶一万句,这一句是要兜兜转转遇到对的人,遇到对的时间,遇到对的地点,才能说出的话,我们也许说着一万句,可是却很难找到那个一句顶一万句的人,日子向前走,一直在寻找的又是什么?生活是向前的,过去的已成为回忆,生活的是以后,我们却不断的在回忆过去,有点搞笑。因为不知道以后的生活是怎样的,所以在追寻。我们应当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生活,若被生活拖着走,总是诸多不甘,那就钟情自己的追求,不妥协,不放弃。 生活总是充满着惊人的相似性。作者通过普通的故事体现了这个道理,轮回中的你我总会相遇。也许是昨天,也许是今天,也许是不久的将来。总之,做事情之前先仔细想好,莫要让自己重走老路。反正看完整篇觉得处处有着有戏剧性和讽刺性。几个寻常人,几段寻常事,却写尽人间沧桑,写尽人世孤独。百年历程浮世绘,百年孤独心路寻。漂零时为生存挣扎,安定后为说得着找寻。寻一句顶一万句之人,寻一个暖心交心之人。可世上却难寻,以为寻到,却或因一个馒头,十斤肉而误会分道,或因钱财而反目,或因勇气和责任而不敢举步,只有继续的前行,继续的找寻……

  • 化妆很简单
    都市隐士
    推荐

    看到读第一遍时的留言才发现原来是旧书新读。阅读留言成了reminders。《一句顶一万句》不是讽刺家喻户晓的那句金科玉律,只是借用。那么书中哪句话能顶一万句? 刘震云展示了一幅众生百态图,延津周围小二十个村镇。如果说《一日三秋》中的延津人物活成了笑话,那么《一句顶一万句》中绝大多数人物都迷失了自我,活成了矛盾的对方。杨百顺改了4次姓和名,最后改成了喊丧的罗长礼。他至死还保存着传教士老詹的大教堂设计图,说明他还怀有梦想。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却向往着哪里去。 书中众生都在算计对方和对方的相关方。然而千算万算不如天算,你算我算不如不算;众生都在借事说理,其实都是为利或演戏。“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琢磨事琢磨理,琢磨来琢磨去,最后折磨了自己;有鞭辟入里口若悬河的,就有傻了吧唧三棍打不出闷屁的。最怕的是一件事可以演绎出二件四件事,乃至无穷无尽,把人绕进去有口莫辩,有理变无理里外不是人。偷换概念、借题发挥、越扯越远(这样的事情我们遇到太多了)。没有逻辑,没有就事论事,只有一代又一代的命运轮回。 “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好像也不能顶万句。而能顶万句的那句话在亲人至交命悬一线时即使在失散几十年的亲人间也没能说出来。那句谶语应是句无言的台词。 这就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沃土,在这土壤上衍生的文化,我们的生态。 本书的语言结构很绕,多数句型类似金刚经的“所谓......即非......是名......,构成了此书独特的风格。貌似语言的”轮回“,其实这种反复有助于提醒读者,并构成刘氏风格的强调句型。 书的最后牛爱国似乎活明白了,避免了母亲的继父杨百顺的宿命,知道要对邂逅的红粉知己说什么,该怎么做。这多少给了读者一丝企盼。

  • 化妆很简单
    NARNAITEH
    推荐

    “话”外“话” 评#2018NO.20#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一直以为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是碗职场鸡汤,结果是本小说。小说以杨百顺(后改名杨摩西、吴摩西)和牛爱国的生活为主线,说的是人和人之间“说得着”“说不着”的问题,细究就是关于孤独那点事儿——矮油,一不小心还蹭了个近期的热点。         小说上半部写的是过去:半生坎坷孤独无助的吴摩西丢了唯一能够“说得着”的养女巧玲,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下半部写的是现在:巧玲(曹青娥)的儿子牛爱国,因“说不着”的妻子出轨,为了寻找,走向延津。一出一走,延宕百年。而连接这百年的,就是话。         话,就一个字。说起来简单,说起来也不简单。         话,分为说得着和说不着。         书中说得着的人很多,如吴摩西和养女巧玲,宋解放和继女百惠等等。这人要说得着呢,身份地位距离都不是问题,县长老史与戏子苏小宝相拥而泣,牛爱国为找战友杜青海说话辗转千里;更有甚者,吴香香和姘头老高以及庞丽娜和姘头小蒋,因为说得着,撇家舍业也要私奔。         当然,说不着的人也很多。譬如吴摩西和吴香香,牛爱国和庞丽娜等等,正因为这说不着,才有了前面说的私奔。(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此,最亲近的人是离灵魂最远的人。。。)         这说得着,还分为遇事儿不遇事儿。老丁和老韩本来是说得着的好朋友,结果因为老韩女儿拾了67块大洋,二人反目成仇,说得着变成了说不着;而失主老曹和老韩又成了说得着的好朋友,说不着变成说得着;可是没成想,最后因为老曹为了帮老牛儿子说婚事又骗了老韩,说得着一遇事儿又变成了说不着。         这说不着呢,也分不爱说话和没话说。不爱说话是心里还有话,没话说是干脆什么都没有了。牛爱国为了挽回庞丽娜的心,千方百计找话说,说好话,老婆爱吃鱼,就学着做鱼,可是鱼做得再好,也是照样没话,最后该跑还是跑了——心不在了,又哪有那么多话好说?         这话呢,还分好听的话和不好听的话。杨百顺的杀猪师父老曾的老婆,与人说话,没开口先笑;同样一句话,两种说法,她拣的是好听的那一面,坏话也让她说成了好话。可是话好听就真的饭好吃吗?因为师娘,杨百顺最后灰溜溜地从老曾那跑了。当然,不好听的话有时也是好话,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可是世上有几个人愿意听不好听的话呢?         话,还分好话坏话。好话不多说了,说说这坏话。平时说一千句坏话无碍,关键时候说人一句坏话,就把一个人变成了另一个人。还有,有些自己说过的话,话走了几道形,以讹传讹,最后都成了刀子,扎向自己。这些话自己说过吗?说过;是这个意思吗?是这个意思。但又不是这个意思。但这个意思已无法解释。因为时候变了,场合变了,人也变了。这话毒就毒在这个地方。所以还是得慎言。         话还分废话和有用的话。啥叫废话?说些已经过去的没用的事;啥叫有用的话?张罗些前面的有用的事。牛爱国他妈对他说:“我还看穿一件事,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何玉芬也对牛爱国说:“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是啊,纠结于前有何用,不如活在当下。        拉拉杂杂,又闲话了这许多“话”。因为话,人和人之间就有了沟通和联系;又因为这话,说得是一个事儿,可又不是一个事儿,是那背后的八件事儿,拔茅连茹(取其本意)绘制了芸芸众生相。又由那众生道出了: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 “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         还好,我有你们。 Ps:书友@阿木木推荐。他是这么说的:“《一句顶一万句》,我看了好几遍了,每次在我压力大,心情不好等被负面情绪影响时,就会读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力量。”很好奇什么样的书会给人这么大的力量,遂读之。其实书最后也没太明说到底是哪句顶一万句,我的理解是,说得着,一句顶一万句;或是那句“过日子是过以后”。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微读2018推荐书目打卡#04

  • 化妆很简单
    Grylls.Lin
    推荐

    道理很多,值得多读。理清了这本书,就大概理清了自己一半的事。

  • 化妆很简单
    Yy,
    推荐

    首先,最大的感受:绕,繁琐。就像书中说的:每个事中皆有原委,每个原委之中,又拐着好几道弯。其次,读这本书之后,敢保证以后自己的说话会更注意,真不可思议,居然会有这样的收获。第三,“话”这个东西嘛,哪管是一句顶一万句呢,还是一万句顶不上一句呢,得找对人,归根结底是心灵的距离。 没正式看书之前,只看短短的荐言:“人与人之间虽说来往不多,但并不孤独;与人对话的中国文化和浮生百姓,却因为极端注重现实和儒家传统,由于其社群、地位和利益的不同,由于其人心难测和诚信缺失,能够说贴心话、温暖灵魂的朋友并不多,反倒生活在千年的孤独当中”。直觉告诉我,这就是中国版《百年孤独》。读完之后,确实,中国式的孤独感和友情观,一直都在寻找,寻找那个可以“一句顶一万句”的知音。 全书的人物都很简单,大多部分是底层的老百姓。寻找可以说话的人是大多数人共有的状态,不管是社会不发达还是发达。村上的小说也有这样一种孤独感,以前觉得是不同社会的发展造成的。其实不然,对生命的追求和对精神自由的渴望是共通的。像小说中的人物,他们对孤独的逃避和排遣方法是寻找另一个人说出那“顶一万句”的“一句话”,这是他们一直纠缠着的心灵问题。也很佩服刘震云这样简单的文字写出这么大气的作品。读起来好像很繁琐,但是越读到后面,才觉得越是深刻。 孤独这东西,说不清道不明。有时候身在闹市,也觉得心中荒芜;有时候人在深山,也觉得充实丰盈。像书中人,为了有个能“一句顶一万句”的朋友,一直在寻找。其实刻意寻找没有必要,这样的人,得之我幸,失之也不一定我命。很多人稀里糊涂过去了不寻不找,也很好;一味寻找,找一个外界依托,太难了。何况依托一定能存在吗?不能。所以,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存在,永远不会抛弃你,百分之一定有的,现在就有答案,那就是书和阅读。但这也取决于自己的选择与坚持。所以,说来说去,精神上的依托和慰藉或者说心灵自由,不在他处,只在自身。当然,也不是说不交朋友,还是要真诚待人。只不过不寄托于人。有些人是陪我们走一段路的,珍惜正当时的所有人啊!  摘抄书中几段话: 患难之交可以做朋友,咋能做师徒呢? 遇到小事,可以指望别人;遇到大事,千万不能把自个儿的命运,拴到别人身上。 人是掰扯不得的,掰扯了别人,就是掰扯了自己。  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没法挑。 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2022/02/10周四晚八点    

  • 化妆很简单
    深山中的小y
    推荐

    摘引:   阅读本书是沉重和痛苦的,它使我们在《论语》和《圣经》之间徜徉,在与神对话还是与人对话的千年思考中徘徊……

  • 化妆很简单
    阿林
    推荐

    阅读此书就像是在徒步修行,没有一定的耐力,很难到达终点。   路线是河南—山西—陕西—河北—山东—河南,地跨几千公里。出发时间民国初年,结束时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讲述了四代人的故事,时跨近百年,够长。   这一路可不好走,如大江大河弯弯绕绕,时而峰峦叠嶂沟沟坎坎时而峰回路转似曾相识。人物众多大都是心口不一、知音难觅却又苦苦追寻。   本书通篇构思宏伟,叙事不慌不乱,细致入微,环环相扣,荡气回肠,把底层人民的愚昧与无奈、艰辛和渴望描写的淋漓尽致。同时也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读书的重要性,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只有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努力,才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活出更好的自己。   此致敬礼!!!

  • 化妆很简单
    Tara Westover🍬
    推荐

    “话”,一旦成为了人与人沟通的唯一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 所谓“一句顶一万句”,这便是“百年孤独”。

  • 化妆很简单
    飞雪
    推荐

    整部小说分为: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两部分。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杨百顺丢失了唯一能够“说的上话”的养女巧玲,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后半部写的是现在:杨百顺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的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出一走,贯穿了三代人百年的人世沧桑。 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命的颓废,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随形地产生了。——编者荐言:一句胜过千年 小说的上半部分叙事平实但却直抵人心。杨百顺前二十年所有能看到出路的希望,都被作者冷酷的笔锋堵死。从文中能感知到的除了无奈、孤独,就是一种生无可恋的宿命感。随着时间的推进,历史的厚重感渐弱,小说后半部分读起来稍显单薄,但结局牛爱国那一句“不,得找”,又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希望。 “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一句顶一万句。这是精神上的依托和蔚籍,也是生命的执着和顽强。

  • 化妆很简单
    一蓑烟雨
    推荐

    1、 世界上有一条大河特别波涛汹涌,淹死了许多人。这条河叫"聪明"。 2、 有些人说得着,有些人说不得着;有些人现在说不得着,将来或许能说得着;有些人现在说得着,将来未必能说得着;有些人这一辈子也说不得着。找一个能说得着的人过一辈子是福分,不管是爱人、朋友还是亲人。 3、 世界上不存在大智慧,就像世界上本不存在才华这两个字,也不存在事业这两个字,存在的是琐碎。重复的事情在不停地做,你就是专家。做重复的事情特别专注,你就是大家。就这么简单。 4、 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 5、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你把别人当成了朋友,别人并没拿你当朋友。 6、 人分这么几种:不认识,认识,熟人,朋友,知心朋友。"朋友"不在当面表白,而是背后说起朋友的时候,是否提到过你。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你把别人当成了朋友,别人并没拿你当朋友。另一个判断朋友的标准是,在你走投无路时,你想投奔的人和你能投奔的人,到底几个。 7、 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有些事你气着气着就成了另一件,而事情的原本你却已经忘记了。 8、 "朋友"不在当面表白,而是背后说起朋友的时候,是否提到过你。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你把别人当成了朋友,别人并没拿你当朋友。另一个判断朋友的标准是,在你走投无路时,你想投奔的人和你能投奔的人,到底有几个。 9、 世界上不存在大智慧,就像世界上本不存在才华这个字,也不存在事业这个字,存在的是琐碎。重复的事情在不停地做,你就是专家,做重复的事特别专注,你就是大家。就这么简单。 10、 神父在黄河边碰到一个中国的杀猪匠,劝杀猪匠说你要信主,杀猪匠说为什么要信主?你信了主你就知道你是谁,从哪来,到哪去?杀猪匠说不信我也知道,我是个杀猪匠,从张家庄来去李家庄杀猪。 11、 话,一旦成为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  12躁人之词多,吉人之辞寡。 13、 痛苦不是生活的艰难,也不是生和死,而是孤单,人多的孤单。 14、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15、 孩子,头一回我不以主的名义,以你大爷的名义给你说,遇到小事,可以指望别人;遇到大事,千万不能把自个儿的命运,拴到别人身上。 16、 你的生活环境决定着你的话语权,而这个生活环境且不是一成不变的。 17、 遇到小事,可以指望别人;遇到大事,千万不能把自个儿的命运,拴到别人身上。 18、 人要一赌上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气着别人,忘记也耽误了自己。 19、 别人做官讲个人乡随俗,老胡来延津十年,说的还是湖南麻阳话。呜里哇啦说上一阵,知府老朱听不懂。同僚听不懂,延津百姓更听不懂。大堂上断案,原告被告说罢,他呜里哇啦说上一段,原告被告如坠云雾之中。由于相互不懂,案被断得七零八落。正因为断得七零八落,延津大治。 20一个人说正经话,说的不对可以劝他,一个人在胡言乱语,何劝之有?

  • 化妆很简单
    文清子
    推荐

    人是活以后,不是活以前。 一本书,百十个人物,数不清的事情,把世界上的亲情,友情,爱情说了个透。每一件事,每一个转折都能带给人深深的共鸣与思考,在“看”别人的时候更客观的审视自己,这时候一句顶一万句,一件事顶一万件事。 全书都在贯穿一个观点:“人一生找个说的着话的人比什么都更重要,比什么都更值得,更是无比幸运。”作者实在通透,人一生无论追求什么,富贵也好,贫苦也罢,一个说的着话的人才是最应该去追求的,这个时候又是“一句顶一万句”“一个人顶一万个人”。 我看不来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手法,什么技巧,什么文字绚丽或朴实,无论我看书还是看电影,我不去评价它到底好不好,我只在乎的是它带给了我什么感受,我有什么感触,有什么共鸣,我从里面学会了什么,对我而言,只有这些才是我去看它的意义。就像待人待事一样,不要那么容易产生偏见然后限制自己,以静制动就是最好的策略,为人谦逊,待人和善,如此往往自己的视野会开阔许多,心也会变的澄清。 2021年第一本书至此终于结束,它带给我太多难以言说的感受,懂得都懂,一句顶一万句。

  • 化妆很简单
    Young
    推荐

    一个故事,牵出另一个故事…一直在寻找那一句顶一万句的话!为啥一句顶一万句,答案在书中寻吧!

  • 化妆很简单
    正宇软件李华骝
    推荐

    中国的百年孤独 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命的颓废,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随形地产生了。 我们的人生,主要围绕着三个问题展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书中人大抵没有太在乎前面两个问题,却都被最后一个问题给困住了一生。于是有了吴香香背着吴摩西和隔壁老高的逃离;有丽娜背着牛爱国与小蒋最后又与姐夫老尚的逃离;有吴摩西假借找妻之名而再也回不去的逃离;有牛爱国假借找妻之名而丢失自我的逃离;有吴摩西临终有愿;有巧玲临终有愿...可见去哪里似乎是人一辈子避无可避的考点。 季羡林说:“心安即是归处!” 可对于冥冥众生,亿万大众而言,生活背景不同,环境不同,处事的态度不同,又何以心安呢? 我们很幸运,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可以安静的以史为鉴,可以安静的以书明理,可以安静的思考自己去哪而不过于为生计所累... 我们也不算幸运,生活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年代,贫富差距,人生际遇,社会浮躁的风气,知识技能不断地迭代更新,迷失自我...好像我是谁,从哪里来也成了让人困惑的问题。 何去何从?或者何以心安?书中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但是书中给了我们一些启迪。 巧玲说:“我活了七十岁,明白一个道理,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没法挑。” 又说:“我还看穿一件事,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很朴实无华,却是老人活了一辈子才活出来的智慧-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同一件事,可以变成好事,也能变成坏事;同一句话,可以说成好话,也能说成坏话;不在事和话,还是取决自己的消化。 最后用作者对生活琐事总结的几句话结尾吧,愿我们不做情绪的奴隶,做美好生活的缔造者! 第一句是:“话是这么说,但不能这么干。”第二句是:“事儿能这么干,但不能这么说。”第三句是:“要让我说,这事儿从根上起就错了。”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