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不尬聊

高情商不尬聊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高情商不尬聊
    starmey
    推荐

    和《美学原理》基本一样,看此类书建议买纸质书,油墨文字让思考能够真正慢下来、沉下来。不得不说叶朗先生的美学观念之核心就是“美在意象”,尽管考了,至今仍未参透…

  • 高情商不尬聊
    五月花
    推荐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美是社会性的,因为审美的主体人是社会性的,必然会受家庭、教育、环境、生活方式、人生经历多方面影响。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同样的事物,不同文化教养、不同心境、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感受到的大不相同。有审美的心胸才能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美在意境:从对于某个具体事物、场景的感受上升为对于人生的感受。 几个主要审美形态: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丑与荒诞 优美是单纯平静的美,崇高要经历巨大痛苦、挣扎、牺牲,非常有力。 悲剧引起怜悯和恐惧而使人得到净化,正视人生的负面,接受命运的挑战,在恐惧中成熟,使人性完整深刻。喜剧是错位带来的轻松愉快 优美的最大特点是和谐,丑在形式上最大的特点是不和谐。丑的存在显示了人生有阴暗的一面,使人震动的同时也感受到人生的复杂性和深度。从优美到丑的拓展表现了审美感受能力的发展和完善。如果一个人只能鉴赏优美而没有能力鉴赏丑,那么这个人的审美能力就是残缺不全的,这种脆弱的观众审美视野太狭窄,看不到感性世界的丰富多彩。可以用金瓶梅测试。 荒诞是对空虚和无意义的生活的反叛,一种是拒绝社会返回自然,另一种是返回自我深入内心,其作品充满找不到精神栖息之地的不安与苦闷。平板稠密无高潮,因为生活原来就是这样的。 美育是人文教育,不止于学习美学理论和知识,目标应该是发展完满的人性。审美活动是对感性世界和人生的体验,审美能力就是体验人生的能力、一个人的审美趣味是在审美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人的一生从胎儿到年老都应该伴随着美育,不仅止于增加美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追求有意味、有情趣的人生。 冯友兰说:从表面上看,世界上的人共有一个世界,但是实际上,每个人的世界并不相同,因为世界对每个人的意义并不相同。 一个人过去所有经历的沉淀和对未来的想象共同决定了现在的模样。

  • 高情商不尬聊
    细拾微光
    推荐

    也许是读书太少,看书过程中,遇到很多次心流体验。因为他所表达的观点和所建构的体系,解决了我一直以来困惑不已的问题。原来我一直在追求的东西就是美啊! 也让我明白了“看世界”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它和呼吸、吃饭、睡觉一样,是自然而然的。生活,学习,工作,旅行也不是一项任务,因为世界的细节是无穷无尽的,随时随地都可以用心体会。 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窗前。美在细微处,美也在平常心! 最后,感恩能读到这本书。

  • 高情商不尬聊
    刘夏天
    推荐

    “意象”作为一个词最早可追溯到王充的《论衡》里,而正式把“意象”引入到文学理论中,则始于南朝的刘勰。刘勰之后,将意象理论作为理论范畴加以考察,可以说是在唐代确立起来的。在宋元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 那些平凡的、陈腐的、令人厌恶的“象”,根本不可能激起主体的美感,因而主体不可能进入审美活动,当然也就不可能产生“意象”。也就是说,审美主体选择的“象”不仅不会遏止消解美感的产生,而是会促使美感的发生,那么这就使得“象”要具有审美的性质。 同样是花卉,但对于高考落榜的学生来说,再鲜艳的花朵也无法进入他们的审美视野。同是一部《红楼梦》,看法却各有不同。不仅同一对象,不同的审美主体的审美存在个别差异,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存在审美差异。 杜甫“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顷馀,乔木上参天”,而以后对竹子的描写又有“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这些都说明个人的审美经验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变化的。 审美心理结构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历史的产物,它所构成的审美经验是来自社会文化的,由这种审美经验提炼而成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更直接地与一定的社会生活、一定的社会价值意识相联系,因而渗透着这种审美价值意识的审美心理经验,必然随着社会生活、文化心理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民族、阶级的情调和色彩。 因此,在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下,当具有审美性质的“象”符合主体之“意”,且主体对之进行审美观照并达到了景中含情、情中见景的完整的、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时,便形成了“意象”。

  • 高情商不尬聊
    Huang Hui
    推荐

    美在意象:中西哲学都是相通的,涤除玄鉴其实就是现象学的悬置。关于世间万物的真理中外之间在没有任何沟通的情况下就已经各自明了。

  • 高情商不尬聊
    空中飞羊
    推荐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就文学来说,两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每一个时代的文学,其文学的发展貌似呈现出一种雅俗之间相互融合,起伏转化的美学风尚:有时候雅多一点,有时候俗多一点,但雅久必俗,俗久也必雅—— 两周北方,采诗献诗,俗并入雅,诗三百出。南方荆楚,物富重幻,雅巫屈原,楚辞离骚。两周,可以说是俗初归于雅的时代,包括诸子百家散文议论,一时开端源流。与此同时,乐府民歌,吴歌西曲等俗文学也在暗流涌动着。秦汉散文蔚起,大赋登堂,铺体陈事,雅雅大观。汉末三国,魏晋风骨,这时的雅好像更短促了,乱世别离,正始玄风,山水游仙,而后雅转入俗,太康宫体,骈文声律。初唐三杰为俗向雅的过渡,而后陈子昂张九龄复古向雅。盛唐气象,氤氲化生,太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王维孟浩然,高适与岑参,彼时的雅,极高极远。同一时期,承袭魏晋志怪至人的中国小说的雏形俗文学唐传奇开始发展。中唐白居易老妪能解,俗的意味更多了起来,于是韩愈载道又转雅,生一路奇险与幽僻。晚唐李义山转纤细,而后绮靡之风又兴起,宋是士大夫地位的时代,理辩入文学,婉约与豪迈,闲适不趁意,亦俗也亦雅,话本多俗词多雅。元明清俗雅杂糅,戏曲声声落,小品蝶蝶起,时有小说兴盛,三国金瓶梅,水浒西游记,最终清红楼梦入雅室。 俗俗雅雅,情情理理,儒儒道道,山山水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未来美学的发展,用宗白华多话来说,艺术家“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

  • 高情商不尬聊
    俊杰
    推荐

    《意象》杂志主编、美学大家叶朗先生的这本《美在意象》涉及了美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美的本质,美感的分析,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与技术之美,中西美学基本范畴,审美与人生,等等。 叶朗教授的“美在意象”说是新时期美学的标志性理论成果之一, 它是在充分吸纳中西美学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来的。本书从“美在意象”与“美”的本体建构、如何理解“艺术的本体是审美意象”、如何理解“丑”作为“审美意象”存在三个方面论述了“美在意象”说的理论价值, 并回应了学术界对于“美在意象”说的一些质疑。 文章认为, “美在意象”命题的提出, 不仅仅是出于一种美学知识体系建设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它强调审美活动对于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美在意象”理论最后归结起来, 就是要引导人们去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 本书是北京大学美学传统的延续和发展,代表了国内目前美学理论总体上的最高成就。

  • 高情商不尬聊
    山东大汗
    推荐

    美学理论,美学形式。 在生活中,无所不在。 那诗书画,意境之美。 从古至今,发挥作用。

  • 高情商不尬聊
    龙猫
    推荐

    【读书打卡】《美在意象》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柳宗元 心不自心,因色故有 ---马祖道 孔子曰:最高的人生境界是审美的境界。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 ⋯⋯ 若问汝何以 绝色虚掷天地 请谓之: 眼为视而生 则美为美而在 与玫瑰竞色 何必问缘起 吾来看汝,汝自开落 缘起同一 ----爱默生 宗白华先生说: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照,是无所谓美的。 朱光潜先生说:大自然是一本字典,而美是一本书。美一半在物,一半在你。 木心先生说:无审美力是绝症,知识学问救不了。 ⋯⋯ 读了那么多美学大师的美学作品,我就懂美了么?不不不!美感不是认识,而是体验,是妙悟! 放下书本,走进自然,走进艺术,走进内心⋯去感受、去观照、去体验、去玩味⋯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体验更加宏大的生命旅程,而不是缠绵于那渺小无趣的过往⋯” 记不得在哪儿读到的一句话,共勉!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