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指南:搞砸研究生生涯的57个教训

读研指南:搞砸研究生生涯的57个教训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读研指南:搞砸研究生生涯的57个教训
    河鲀
    推荐

    其实挺有趣的,早年间也特别爱这种“无聊”的问题,爱跟着这些伟大的思想去漫无边际的猜想。直到有一天搬砖的时候老板跟你说:请想象一下,你明天就要没砖可搬了。接着银行给你打电话:请想象一下,你不按期还款会有什么后果。虽然度过了那一段时期,而后遗症太可怕了…扯的远了。其实书的目的挺好的,只是内容还不够深,广倒是还蛮好。睡不着的时候可以盲挑一个悖论啥的冥思,包治失眠。[呲牙]

  • 读研指南:搞砸研究生生涯的57个教训
    Elaine靖怡
    推荐

    果然哲学问题才是最烧脑的。每个思想实验都让人一边感觉“好有道理”,一边感觉“好像哪里不对劲”,有趣的哲学思考体验,虽然并没有切实获得什么哲学洞察。

  • 读研指南:搞砸研究生生涯的57个教训
    li
    推荐

    本书坚持提出问题,提出观点,不作太多主观评价。 就好像武则天的无字墓碑,一切留待后人议论。 一千人就有可能有一千种哲学,世事无绝对,世事无对错。

  • 读研指南:搞砸研究生生涯的57个教训
    xwwww
    推荐

    非常非常基础且入门的哲学读物了,谈不上严肃,通过一个个非常非常有趣的思想实验展示各种哲学观点和立场,对于对哲学好奇的完完全全的小白来说非常合适。如果对哲学感兴趣,又觉得很多人推荐的入门读物过于晦涩,同时想在最短时间里基本了解一些哲学观点和思考,这本书很合适。

  • 读研指南:搞砸研究生生涯的57个教训
    神经蛙
    推荐

    一直读不对书名,但是不妨碍它是一本哲学入门的好书。很多经典的哲学思想实验,从不同的角度学说再次剖析。并不深奥,而是让人愿意去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存在,背后的深意又是什么。是一本好书,不过这个书名感觉是真的没起好。

  • 读研指南:搞砸研究生生涯的57个教训
    Castor🐼
    推荐

    大概是《奇葩说》节目组最想销毁的一本书吧。推荐把奇葩们的辩论观点奉为圭臬的观众研读一番,会发现更有趣的世界。

  • 读研指南:搞砸研究生生涯的57个教训
    二十世纪梨
    推荐

    章节短小精悍,以事例和假设引入,适合作为哲学的接触入门。而本身有所了解的人看会觉得比较浅。

  • 读研指南:搞砸研究生生涯的57个教训
    推荐

    哲学入门书,从人类历史上非常著名且有代表性的思想实验入手,以浅显易懂的问答方式,介绍了哲学家们对于幸福、知识、道德、艺术等话题的各种思考。很多问题并没有答案,或者说本书中没有答案,但是仅仅是引起读者的思考,也能让人收获颇丰。想想这些奇思妙想和后面引发的讨论与辩驳,可能或多或少都在我们脑中闪现过,但先贤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与思辨的逻辑,还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同时保持谦卑。

  • 读研指南:搞砸研究生生涯的57个教训
    阿菜
    推荐

    3年前买过纸质版的,现在有电子版了,特别好。这是哲学入门书籍里面的佼佼者,书中列举了各个思想领域的经典思想实验,趣味性强,表述通俗易懂,阅读毫无难度,读完以后会发现,原本那些确定无疑的东西,其实也并不会那么靠谱。 我五星推荐这本书,看完以后你的思维深度一定不一样。

  • 读研指南:搞砸研究生生涯的57个教训
    Mystery
    推荐

    每种意见都存在同样有力的理由来支持和反对,所以不管主题是什么,正方和反方永远势均力敌。如果你认为绝对真理不存在,就会对持异议者更为宽容。这本书就是让你明白世事无绝对,只有立场和角度的不同,让大家少一些尖锐吧。

  • 读研指南:搞砸研究生生涯的57个教训
    Olivia Sit
    推荐

    一本通俗易懂的哲学入门书,介绍了很多著名的思想实验,即使你对哲学理论不感兴趣,也可以帮你启发思考。 这本书的翻译很棒,几乎像是用中文母语写的,没有翻译腔和很长的从句(虽然有时候书里没有完美区分开哲学家自己的表述和作者的观点,会对哲学初学者产生一些误导,所以建议初学者遇到有矛盾理解不了的地方,再查阅一下别的资料) 最后一部分大脑和自我的思考实验,恰好碰到我的研究专业上,所以我可以说(如果你崇尚科学的话):这部分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部分的假设都基于一个前提,而这个前提在目前科学界已经验证了是错误的,也就是大脑结构相同人的思维心智就相同吗?我们可以以双胞胎的例子来解释看,一对刚出生的同卵双胞胎,他们会同时哭泣同时尿湿同时学会喊妈妈吗?可能有人会说他们出生之后环境变了所以不一样了,好的,那么他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他们会用一模一样的姿势吗?尽管我们经常用人脑比喻电脑,用神经纤维比喻导线,但实际上双胞胎并不跟同一批生产的机器人那样有高度一致性。所以所谓“人生而不同”究竟是哪里不同呢?。

  • 读研指南:搞砸研究生生涯的57个教训
    玉尘砂
    推荐

    “哲学”或许离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些远,正像科学家一样是注定要坐冷板凳的。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即使身处于深沟之中,仍然仰望星空。 本书从“幸福”“知识”“道德”“美与艺术”“自由”“法理与公平正义”“心智与大脑”“上帝与信仰”“逻辑与语言”“空间与时间”“自我”十一个方面对人类的生活进行诠释。 人类的悲喜并不是共同的,如何才能认识到真正的自我呢?生活很痛苦,如何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呢?公平就是平等吗?我们有自由意志吗?人生是否如同一出戏剧,一切都被剧本所决定? 虽然思考这些问题并不能让你得人生变得美好,但是对于世界,对于自我,能够有一个更加客观,理性的认识。带着问题去阅读,多问几个为什么,其实你会发现,我们对于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的了解。

  • 读研指南:搞砸研究生生涯的57个教训
    雨轩
    推荐

    这本书的神奇之处在于,一开始懵懂的头脑觉得书里面的观点很奇葩意想不到,但看到后面的时候,自己居然可以从思考游戏就想到后续的思考内容!

  • 读研指南:搞砸研究生生涯的57个教训
    心有所属之与主相恋
    推荐

    2021年5月10日 星期一 祝福早安 天气晴朗 气温17℃ 《如果没有今天,那么明天会不会有昨天》 如果没有今天 我想 明天不会有昨天 摘录 如果没有今天,明天就没有昨天 过去就是现在的未来,有人巧妙地这么说。时间流逝,因为未来的变成现在,现在的又变成过去,所以时间是由未来、现在与过去构成的。 然而这就产生一个问题:未来还不存在,过去又已不存在,而现在是介于未来与过去之间的、没有扩延可言的界线。所以既没有未来、过去,也没有现在,又既然时间由这三者组成,所以时间也不存在。 这个毫无修饰的论证来自基督教哲学家奥古斯丁,我们前面已经认识过他,他在公元400年左右撰写了著名的《忏悔录》(Bekenntnisse,398年),以自述其跟上帝的对话为形式,内容接近自传、灵魂自剖,以及哲学论说的混合体。在这部作品接近结尾之处,奥古斯丁谈到了时间,提出了上述这个著名的悖论来。 按照奥古斯丁的说法,时间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未来、现在与过去。然而三个当中没有一个是真实存在的,因为未来还不存在,过去已经过去,现在不但没有扩延,而且无论我们怎么尝试都无法掌握,所以时间也不存在。但是这个结论岂不荒谬?我们确实在一天又一天、一秒又一秒的时间里,看着身边的事物产生变化,我们也把时间中的过程互相比较,比如我们会说:“搭火车比开车多花两倍时间。”不过奥古斯丁问,我们怎么能够测量时间,既然时间不存在?没有扩延的东西要如何量其长度?究竟说来,时间该怎么量? 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用运动测量时间,准确地说,是用恒常与稳定的运动来测量。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人们用星体的运转来度量时间。今天我们依据原子钟里基本粒子稳定的振荡过程来给时间设立基准,比星体的运行还更精准。然而我们怎么知道这个运动是恒定的,不会变快也不会变慢?为此我们需要另一个恒定的运动来当准绳,也就是说,我们用运动测量另一个运动。然而如果世界上所有的过程都以相同程度变快,包括我们的思考速度,该怎么办呢?我们察觉得到这种加速吗?这岂不是所有存在的物体都以恒定的速度变大?对这种扩张我们能有丝毫知觉吗? 前面已经看到,从物理的观点来说,时间可以变得较快与较慢。不过真的是如此吗?那变快与变慢的,真的是时间吗?不会是各种运动吗?事实是,原子钟在运动中速度会变慢。不过这就证明时间变慢了吗?还是只是显示了事物运动的速度变慢了?也就是说,只是原子的振荡速度变慢了?为什么时间的速度应该与基本粒子的振荡频率等同?这不是跟我们称之为“时间”的东西相冲突吗?所以物理学家使用“时间”这个词的时候,说的真的是时间吗?一大堆困难的问题。而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所以让我们再回到哲学。因为奥古斯丁准备了另外一个解答。 时间存于心智之中 奥古斯丁解救时间的办法,是把时间放入我们的心里,未来的、现在的与过去的,奥古斯丁认为,都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与想象里。我们记得过去的事,期待未来的事,也体验现在的事。我们的心智能回头伸入过去,预先伸进未来,因为它把过去的与未来的都呈现在眼前。同时我们的心智也赋予现在一个扩延。记忆把现在抓牢好一会儿,同时新的感官印象大量涌向我们,而且我们也想着接下来我们还有哪些事。 奥古斯丁用音乐的例子来阐释他的主观时间理论:当我们聆听旋律时,我们听的不是个别的音符,而是把已经过去的音符留在脑海里,也预先掌握了接下来的音符。在我们内心的耳朵之前,以一种奇怪的方式,我们能掌握完整的、从头到尾的旋律。也就是说,现在是有个长度的,然而这只存在于我们的心智里。奥古斯丁是西方哲学史上,首位提出主观时间理解的人。依照这个看法,时间是被经验的时间,没有心智、没有灵魂的话,时间就不存在。在心智之外没有现在、未来也没有过去。唯有对我们人类来说,才有现在的、未来的或过去的事物可言。此外,就连对上帝来说,时间也不存在——上帝立于时间之外,能瞬时掌握过去的、现在的与未来的一切,完全不用时间。这样一口气掌握的东西可不少,如果你问我的话。我们人类面对这种信息洪流,早就过劳崩溃了。大多数人光是关注现在就够忙的了! 可设想的最高存在 请舒服地躺进椅子里,深呼吸,集中你心智的力量。好了吗?那请你尽一切思考能力,设想一个最高、最善也最强大的存在,这个完美的存在我们现在称之为上帝。因为如果上帝不是一切存在中最聪明、最强大也最善良的,那该是什么呢?所以上帝就是这样一种存在:比他更伟大、更好是不可想象的。 现在精彩的部分来了:你怎么设想这个最完美的存在?是实际存在着,还是并未实际存在?一定是实际存在着吧。因为不实际存在的东西就几乎不可能是最好也最高的,而只是幻影罢了。所以,实际存在这一点,必然属于那最高的存有,就好像单身汉的概念必然包含未婚状态,同样地,上帝的概念也必然包含上帝存在。 让我们总结一下:上帝是可设想的最高存在。对这个可设想的最高存在来说,其实际存在必然被包括在内。所以上帝存在。 这个既简单又让人讶异的上帝存在论证出自11世纪的哲学家,坎特伯雷的安塞尔姆(Anselm von Canterbury,1033年—1109年),他的原籍是意大利,后来在英格兰成为主教。许多哲学家为他这个上帝论证想破了脑袋,确实我们很难不怀疑这里面耍了诡计,但是准确说来诡计究竟在哪里呢?论证中的哪个步骤是错的?还是其实每一步都正确? 首先有人可以反对把上帝定义为“我们无法设想比他更崇高的存在”,因为上帝超越了我们的理性与想象力,我们不可以让他的崇高受限于我们的思想能力。这样说也没错,可是绝大多数的信徒难道不会同意上帝是无条件的最高存在吗?如果你觉得这个定义较好,那就采用这个。对这个上帝论证来说,上帝是“可设想最高的”还是“一切可能最高的”存在,都没有影响。重点在于他在最顶端,不过安塞尔姆的上帝论证还有其他的狡猾之处。 启蒙时代的著名哲学家康德曾深入地探讨过安塞尔姆的上帝论证,并对他提出激烈的批判,康德指责,从上帝概念并不能推论出上帝的实际存在。但是安塞尔姆的论证就是这么做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个论证被称为存有论(Ontologie)的上帝论证(古希腊文on表达“存有者”)。所以它的错误在于:从最高存有的想象或概念里跨了出去,跨到对其实际存在的认定了。康德认为,光是想象事物存在,并不能由此推论该事物就真的存在,不然的话谁都可以想象100万欧元,并认定这些钱真实存在,这样我们就一秒变有钱人了。 实际存在是属性吗? 不过等一等:上帝的情况跟一百万欧元并不一样。上帝必须存在,安塞尔姆会说,上帝根本没有别的选项。不实际存在的最高存有就不算是最高的存有者了,也就不是上帝。“实际存在”是上帝必然具备的性质,属于其存有本身。因为我们无法在想到上帝时,不同时想到他的实际存在。相反地,我们可以想象一百万欧元,但无须设想真的有这些钱。在这个脉络下,保险柜里的一百万欧元就像独角兽:我们能想象独角兽,但不必然认为真的有这种动物。反之,安塞尔姆认为,我们只有在认为上帝真的存在的同时,才能设想上帝。不过这样对吗?实际存在真的是上帝必然的属性吗?实际存在之属于上帝,真的等同未婚状态之属于单身汉的概念吗?“上帝不存在”这个说法,真的跟说“保罗是结了婚的光棍”一样荒谬吗? 首先必须说的是:如果“完美”概念就包含“实际存在”在内,那么完美的雨伞跟完美的网球比赛也必定实际存在,因为这两者都是我们能想象的事物,就像完美的存在一样。这种反驳最早由马尔穆热的高尼洛(Gaunilo von Marmoutiers)提出,他是与坎特伯雷的安塞尔姆同时代的僧侣。高尼洛的说法是,如果完美概念包含实际存在,那么完美的岛屿也必定实际存在,因为这也是可设想的。 康德用更犀利的方式陈述了这种反驳,他认为,“实际存在”根本不是属性,跟事物的大小或颜色是两回事。人可以描述物体,比如说它是圆形的、坚硬的与黄色的。但是如果有人说,这个圆形的、坚硬的黄色物体也实际存在,那他根本没有给这物体加上什么属性,他并未缩小这种描述所可以适用的范围,但是其他任何的条件——圆形的、坚硬的与黄色的——都使这个描述可以适用的范围变小,但是加上“实际存在”却并不会,除非你认为也有一些物体是不实际存在的。比如说有人认为网球分成实际存在与不实际存在的两种,后一种虽然手摸不着,但是可以被设想,那么实际存在的网球这种类别,比一切可设想的网球这种类别要小,“实际存在”就成了一种属性,只适用于特定范围的网球,即只限于实际存在的那些,而不适用于所有其他可能的网球。奥地利哲学家迈农(Alexius Meinong,1853年—1920年)就是采取这种立场。他认为存在一切可能的事物,不实际存在的事物亦被包括在内。对康德而言,这不是可以认真看待的选项,因为什么叫作有一个并不实际存在的东西?如果有一个我的话,那我一定实际存在。反之亦然。 总结而言,我们可以说:既然“实际存在”在康德的眼里根本不算属性,那就不会是必然的属性。所以谁若是说,实际存在包含在上帝概念之内,并因此是上帝概念中必然的属性,那他就不懂得该怎么使用该概念,他的上帝概念必然也稀松平常得很。 于是安塞尔姆的“存有论的上帝论证”看来是个错误的推论,不过这还不表示“上帝存在论证”的整体计划已经失败,还有其他人尝试用理性论述来证明上帝的存在,让我们仔细看下面这则宇宙论的上帝论证。 上帝——这颗绊脚的石头 请想象一张撞球桌。桌上有一颗撞球。撞球没有动,而是静静地停在桌上一处。可是你看!那球突然动了,自己动的,不是因为被另一颗撞球撞到。你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是有人把透明的线固定在球上,用这种办法让球移动了吗?但是这里根本没有别人。还是撞球内部被装上了动力,一个小马达?你拿斧头把这颗撞球劈开,看来看去:没有马达。什么都没有。 为什么这起事件这样令人目瞪口呆?不靠外力跟内部动力自己就这么开始滚动的撞球有什么了不起?“这怎么可能!”你会说。这样的事件不只违背我们的日常经验,而且还违反我们的理性!毕竟一切都要有个原因,事情不会自己就这样发生。最后一张骨牌倒下,是因为被前一张撞倒,而第一张骨牌之所以会倒下,是因为你用手去推。 每个运动都要有推动者。不过这样说来,世界上最早、最早的第一起运动,究竟是谁推的? 也许你现在会问:这跟上帝有什么关系?是这样的:我们的世界里有各种运动:树木会长高,行星会运转,宇宙也不断向外扩张。然而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最早的第一个运动如何进入世界?是自己发生的吗?这行不通,因为没有任何事物的原因是他自己,那是通过世界上其他某个东西吗?这也不行,因为那样一来,这个运动就不会是一切最早的运动了。然而一切最早的运动必须存在,不然的话就不会有任何运动出现,毕竟一切都有个开端。那也许这第一个原因存在于世界之外?那一定只能如此了。在世界之外存在一个最初的推动者,而这个推动者我们称之为上帝——所以:上帝存在! “宇宙论的上帝论证”出现过好几个不同版本,最早可追溯到古代的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以及中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阿奎那(Thomas von Aquin,1225年—1274年),也是亚里士多德著名的追随者。阿奎那提出的版本大概是最清楚的,这个论证可以用三行来总结: 一、世界在运动中。 二、一切被推动者都是被其他某物推动的。 三、所以:世界之外必然有个推动者。 阿奎那想要指出的是,如果不接受上帝存在的认定,就根本不能解释世界的运动与变动,就像不靠外力自己就滚动的撞球一样地无法理解,事件并不会自动发生,而是必然由作为原因的其他事件所促成。这个原则适用于一切的事件,但是为什么事件的原因串行不能无限地延伸下去?阿奎那认为,一个无限长的原因序列就等于永远不曾开始,因为其开端被永恒地往前推延了,好比说,如果你打算打扫家里,但是一直推迟到明天再做,那某一天你就会被垃圾淹没。如果原因序列是无限长的话,世界虽然不会变成垃圾堆,但是将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但既然世界有变化,我们就必须假设,这个原因的序列不是无限长,而是在某个时候曾经有个开端。我们必须假设有这样一个原因存在,其自身不靠任何其他原因而存在:一个早于一切的原因。原初的、不被推动的推动者——上帝。 上帝并没有解决谜团 宇宙论的上帝存在论证有悠久的传统,但是也让许多聪明的脑袋陷入绝望。一方面,为什么无休止的原因序列被认为将什么也不能促成,这一点并不明朗。如果事出必有因,而事件与事件的序列无限地回溯到过去,会有什么问题?为什么非要有最后的原因不可?用一张想象图来说明:有一列无限长的火车,由无限多节车厢串成,每节车厢拉动下一节车厢,本身又被前一节车厢拉动。可是在最前面某处总该有个火车头来拉动第一节车厢吧?那假设车厢走成一个圆形,第一节车厢被挂在最后一节车厢的尾巴上——这样我们也算是有一个无限长的圆形线条了。那样的话,所有车厢不会静止不动吗?可是如果所有车厢已经处于运动之中,而且摩擦力为零呢? 另一个令人费解的地方是,一个本身不被推动也不变化的上帝如何能推动其他东西。亚里士多德解决过这个问题:他认为,上帝仅仅依靠其存在就能推动万物,就像备受敬爱的典范,而世界试着企及他;上帝什么也不做,仅仅是存在着,其他一切则努力追求他。 但是还剩下一个问题:如果上帝从无到有创造了世界,那么谁创造了上帝?回答一:上帝创造了自己;回答二:上帝是永恒的。但是这两个回答同样适用于世界:世界是由自己创造的,或者自永恒以来世界就一直存在。在世界的开端前设定上帝的存在,似乎只是拖延问题而已,因为跟世界的诞生比起来,上帝诞生的谜团并没有比较小。 幸福机器 请想象一下:世界上存在一台幸福机器。如果你把自己接到这部机器上,就能体验到所渴望的一切:健康、爱情、朋友、性、休闲、成功、财富,以及名望,你将感受到毫无缺憾的幸福。问题在于:你所体验的,只是个幻觉,不过只要你一连上机器,就会认为那一切都是真实的。 你会怎么决定呢?你要过自己真实的生活,还是要那个可以亲身体验的梦幻人生?如果你选择连上机器,你想连接多久? 这个思想实验来自2002年过世、曾任教于哈佛大学的美国哲学家诺齐克(Robert Nozick,1938年—2002年),这个思想游戏想要反驳的,是以下这个说法:“对我们人类而言,幸福是最高的价值。”尼采就已经嘲笑过这种享乐主义的观点,他写道:“人类并不追求幸福;只有英格兰人才那么做。”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人不会去连接那部机器,尽管连上之后他们会感到更大的幸福。或许对我们来说,关键并不仅仅是幸福。为什么我们不会希望把下半生都挂在这台机器上?有什么损失吗?因为会失去朋友、工作吗?可是只要我们一连上机器,我们就会感觉有很多朋友,也有工作可做。难道缺少的是痛苦、悲伤,以及苦难这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但是如果生活中的不协调的元素,也会让我们感到幸福的话,那这部机器同样能在我们的脑中制造这种体验。只要我们希望,任何体验都能得到,不管是美好的还是痛苦的。 关键在于:好的人生不只是一连串令人渴望的体验而已,我们要的是真正的、真实的人生。我们想要认识真实世界以及真正的自己,我们想要缔结真正的人际关系,并发展自己的人格,我们想要做点什么,想在世界上有些影响;简言之,我们想要有所认识、有所行动,并且成为某种模样。如果我们把自己连到幸福机器上,这些就都办不到了,尽管感觉起来一切都很美好,这就是为什么幸福机器应许的终身幸福,反而会让我们裹足不前。然而为什么不连接几个小时或几天就好了?为什么不趁放假时间好好利用这部机器,而还是选择要跑去海边?沉浸在幻觉里到底有哪里糟糕?还有什么比做白日梦更美妙的事吗?我们不也喜欢投入电影与文学里那虚构的世界中吗?这跟使用幸福机器又有什么差别? 知识 假设有人说你只是颗泡在培养皿里的大脑,感受到的世界是计算机制造的梦幻泡影,要如何证明自己是活生生的人? 柏拉图/一切目的都在追求善之理型 亚里士多德/可感觉的世界不过是真实世界的仿本 笛卡儿/我思故我在 普特南/指涉必须跟我们有因果的联结 皮隆学派/要达到内心的宁静,就要先搁置判断 经验论/理性所掌握的一切,无一不先在感官之中 盖提尔/真实且有理由不足以构成知识 我们究竟能对这个世界有什么认识?我们能认识客观的真实性吗?还是必须满足于只认识现象?哪些见解是我们有充分理由信赖的,哪些又是我们应该批判质疑的?不同的生物、不同的文化是否对世界都有各自不同的视角?是否存在有“正确的”观看事物的方法?我们在接下来的这个章节里要着重讨论的,就是这些问题。哲学领域里专门研究这类问题的是“知识论”。这个理论讨论人类的认知方式、知识的来源与界限,背后的动力则是怀疑主义。怀疑论论者是很烦的一群人,他们什么都怀疑,什么都要打上问号,有些怀疑论论者在怀疑之中甚至做出“我们根本无法认识任何东西”这样的推论。一般来说,怀疑论论者的质疑都有很好的理由,比如他们质疑感官知觉的有效性,认为动物会用跟我们不一样的方式感知这个世界,然而我们怎么知道我们对事物的看法都是符合真实的?不过,怀疑论论者不只怀疑感官知觉,还怀疑我们的思考能力——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的理性有能力如实地思考这个世界?我们所有人都曾经出过错,那么我们如何能确信自己不会总是彻头彻尾地搞错了?我们究竟如何确定,恰恰就在此刻,我们不是正在做梦? 有些怀疑论论者并不因为这些怀疑而感到不安,正好相反:他们相信,只有不确定性才能使我们幸福。因为谁要是一辈子都独断地生活、总是怀抱立场强硬的意见,就会动辄为各种事情僵持、愤怒与激动,但这些事情其实都可以换个角度来看——怀疑不但不会使人不安,反而会使人平静。 在所有的争论里,有个不断被提出的问题是:知识与真理究竟是什么?我们什么时候能以充分的理由主张,我们对任何事物拥有知识?我们真的需要绝对地、百分之百地排除错误的可能性,才算拥有知识吗?还是说,只要大多数线索显示该认知为真就够了?什么时候可以说科学理论为真?当其模型如实描绘了客观的真实,或者当其能做出正确的预报时?这些都不是容易回答的问题,然而我们仍然应该试试看,为此我们首先得走进柏拉图的地下洞穴里。 特蕾莎修女与精神病患 请想象两个人物:一位心地善良,拥有杰出的道德性格,本性上就倾向道德正确的行为。她几乎从未思考过道德问题,但总是从本能做出正确的事。如果别人问她,为什么如此为他人奉献自己,她总是说:“我无法不这么做。”在她的行为里,反映的是她善良、充满同情心的本质,她乐于为他人牺牲奉献,总是热情地关怀穷人、病人、流离失所以及被歧视的人,为此她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让我们称呼这位女士为特蕾莎修女。 第二个人物是一名精神病患,病症是他对其他人欠缺同情心,如果有人在他面前受苦,他完全不会有感觉,他会在旁边看,没有想帮忙的冲动。然而随着时间过去,他也学会了如何处理同情心匮乏的问题,他对道德进行许多思索,理解最重要的各家理论,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此外他还给自己设置了一套严格的纪律,虽然他的心是冷的,而且他的本性并不倾向行善,但是他让自己的行为严格遵循道德的思考,他每次都重新克服自私的倾向,总是做出正确的事。此时他已经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在全世界消除贫穷的工作,由于贡献卓著,他也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让我们称这位先生为富有纪律的精神病患。 无论是特蕾莎修女还是富有纪律的精神病患,所做的都是道德正确的行为,从表面看来,两人几乎没有差别。不过特蕾莎修女有道德且良善的性格,所行的善事都是由衷出发,而富有纪律的精神病患却是只凭道德思索行动,内心没有同情也没有助人的渴望,他欠缺善良的性格。不过特蕾莎修女也欠缺道德的思维:她没有行事的原则,也无法为自己的决定说明理由,她就是一直行善,就像本能一样。 现在要请你回答的问题是:这两人当中谁是更好的典范?谁的人生更值得赞美?哪一个人更符合你所想象的道德理想? 这个思想游戏要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里勾勒出了德性伦理学(Ethik der Tugenden)。在进行道德判断时,效用论首重的是行为的结果,义务论检查行为本身有没有损害任何原则,德性论则关注行为者的本人及其性格。

  • 读研指南:搞砸研究生生涯的57个教训
    乔木
    推荐

    对西方哲学关于逻辑,自我同一性,意识,知识,美,幸福,正义,时间,上帝这些概念的探讨始终带有敬意。 这些持续数千年的探讨,始终没有定论也永远没有定论,实际上哲学思辨的目标从来不是得到结论,而是过程,那种充满了智慧,好奇与郑重其事的对知识的追索过程,正是这种追索使人类不断的在进步,构成人类理性的尊严。 同时应该提醒自己始终保持对理性的尊崇,不要妄自尊大,对一切应该抱有开放的,探求的心态,轻易的去选择立场,轻易地去否定可能性,大声的说:事情就应该是那样的!——是一种偏激而无聊的思维。我们一定要小心自己后来居上的得意感和毫不费力的进步感。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