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养猫:从行为解读到温暖相伴

新手养猫:从行为解读到温暖相伴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新手养猫:从行为解读到温暖相伴
    伍万里
    推荐

    《巨大的不可知》 索拉里斯星,沉默的海,幼年的神灵。 康德说,这世上唯有两样东西使他深深震撼,一样是头顶浩瀚的星空,另一样是心中的道德律令。 开始的开始,许多科学家怀着耗尽一生而不悔的激情,穿越无垠空间,飞往索拉里斯星,探寻接触的一丝一毫可能。 多年以后,所有人的艰苦努力归于徒劳,徒然扩充了事实的泥沼,他们还是用否定性的认知界定这17万亿吨的多体属合胞目变形纲的单居民星球。 用九万张胶卷记录它局部的形变,用一千卷书籍讨论它理论的可能……对于索拉里斯星是什么,人类仍然一无所知。 怎样描画它在红蓝双太阳照耀下聪敏机变的运行轨道,怎样理解它电鳗远亲一般永无休止的宏大独白,怎样看待它消磨时间的唯一方式是对宇宙本质的抽象理论思考呢? 一片混沌,一个巨大的不可知。 在不可知的氛围下,四位科学家遇见索拉里斯星的使者,它对他们进行精神活体解剖,依据每个人最孤立的,因此最有神性的切片,创造了比原型更为精确的复制品,科学家们称复制品为F形体,并且发现该形体和索拉里斯星一样自成一体,自我封闭。 作为一个公认的原理,人类神性不足,大脑只有2%的神经活动是有意识的,那些黑暗的、混乱的、嚣张的、暴戾的情绪,隐藏在占比98%的潜意识大海中,面对F形体,四位科学家有四种表现,吉巴里安毁灭自己成全对方,斯诺特毁灭对方成全自己,萨特里厄斯单方面输出不会沟通,只有凯尔文在非人的环境下,表现得像一个遵守道德律令的人,但他是少数派,无法决定事情走向。 索拉里斯星很失望,渺小的人类啊,给你机会了,你不中用啊,神性不足,我不和你沟通了。 本书作者诙谐的指出,确定目标,拟定计划,持之以恒,努力进取,有时候毫无用处,因为人类本质上是有局限的动物。宣传语中,无法超越的神作云云,或许言过其实了,人类和非人类之间,无论是现在和将来,都不可能有所谓的接触,这一核心思想,也只是一种可能性,总而言之,《索拉里斯星》是一部不功不过的作品,打6分吧。

  • 新手养猫:从行为解读到温暖相伴
    知初
    推荐

    人类在宇宙中太孤独了,我们不断探索,但是我们寻找的到底是什么? 我们寻找的是人,而不是任何其他东西。我们不需要其他世界。我们需要的是镜子。我们不知道该拿其他世界来做什么。一个世界对我们来说就已经足够了,它已经足以让我们感到窒息。我们渴望找到自己理想化的形象:它们必须是比我们的地球更完美的地球,比我们的文明更完美的文明。我们期望在其他世界身上找到我们自己原始过去的影子。与此同时,有些另一面的东西我们却拒绝承认,拼命辩驳。归根结底,我们从地球上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美德的精华,并不仅仅是人类的英雄典范!我们来到这里,带来的是我们真正的自我,而当对方向我们展示出事实真相时,也就是我们闭口不谈的那部分,我们便无法接受这一现实!” 我们探索的是人,我们一厢情愿的认为发现了新文明,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一定会互相对话。 那如果是索拉里斯的海洋呢,一个和地球进化方式完全不同的星球。 人和人之间尚且不能完全的了解,何况和没有任何相通之处的文明呢?

  • 新手养猫:从行为解读到温暖相伴
    千丘
    推荐

    如果有一个巨大的胖子,变成一个比灰尘还小一万倍的有意识的小镊子,偷偷爬到你的大脑里,先喷出麻碎液,让你一点点意识都没有,然后抽出来并展开你脑海中比亿万个银河还长的记忆序列,其中有些部分显得格外不平常,泛着水银的浓重的亮光,又参杂着命运悲怆的红,那是你生命中最悲伤最爱最痛的记忆,可是这个胖子不知道,支配胖子的意识也许是好奇,也许是恶作剧,也许甚至是想送个“礼物”,他复制这段记忆序列,然后如同3d打印般打印出一个关于这段记忆的实体,并且小心翼翼的抽离出来痛苦的情绪,于是再醒来的时候,也许你会看到小时候和小伙伴咯咯咯笑个不停的外婆家的小花园,也许会拥抱到一个爱啊爱啊却从未拥有过的人,也许正在和一个肩靠肩和一个爱了很久却也失去了很久的人看夕阳,也许正在又愤怒又惋惜地注视着眼前这个爱与恨同样深重的人...... 可是你心里明明知道,这一切太过荒谬了,美好哪有这样唾手可得,哪有这样可以失而复得的呢?于是喜悦还没来得及凝固,就化成恐惧,化成强烈的遗憾,不安,甚至某种憎恶,被嘲笑的愤怒......而完成一件礼物加工的胖子,仍然按照自己的轨迹生活着,似乎并不理解,记忆和人的内心之间的距离,似乎只是走路的时候踢了脚边一个小石头,而这颗石头内部却发生了强烈的化学反应,到后来小石头用各种办法查明“不速之客”的产生原因后,他同样无法理解这位胖子,小石头甚至觉得这个胖子是充满恶意的,是带着某种交易目的的,是无比危险的...... 小石头展开了对于胖子的种种实验,并且把石头国更富强更民主的寄托放在胖子身上,这种寄托正在慢慢慢慢地冷却。因为他发现,自己连对于自己内心的迷宫都无法理解透彻,自己与他人的沟通的鸿沟也难以跨越,自己用石头国的生存法则和话语体系去思考胖子的内心世界更是可笑的可怜。 索拉里斯星是一个装着巨婴的摇篮,而这个摇篮就是这个胖子,而小石头为什么会在胖子面前崩溃是我最关心的问题,但是解决这个问题似乎也很容易,就像一只蚂蚁难以理解“万里悲秋常作客”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一样,不是蚂蚁低级和落后,而是蚂蚁和人的生存世界的规则很不相同,蚂蚁和一个人互相理解就已经如此困难,那一颗星星理解另一颗星星的距离呢? 恐怕遥远的令人无法想象吧。 人为什么在索拉里斯星自我的逻辑面前会精神崩溃?我想是因为掌控感的失衡吧。索拉里斯星有自己的一套运行规则,如同凯文举例,我们最精妙的原理都是带着“人味”的,但是索拉里斯星却不是,它独立,神秘,自成一体。 即使是看上去最为抽象、最具有理论高度、最数学化的科学成就,实际上距离我们对周围世界的那种史前的、基于粗糙感官的、拟人化的理解也只有不过一两步之遥。无论是在相对论和力场定理的公式里,还是在超静态理论和统一宇宙场的假说中,格拉滕斯特伦都能感觉到人体的痕迹,所有这一切全都来源于我们的感官存在,我们的生物体结构,以及人类动物生理的种种局限性和弱点,并且是它们的直接结果 “这里面的利害远远超过了对索拉里斯文明的探索,因为它所牵涉的是我们自己,事关人类认知的局限性。” 而我们用自己的意志与世界的规则揣测它,用人类的尺度去衡量另一个世界,这是一种狭窄的思维方式。 而这种不理解让我们的探索陷入了无意义的僵局,我们失去了掌控感,只剩下无尽的恐惧,迷茫,甚至有种被嘲弄无知的羞愤。 但是似乎没有想到,这就是无数个石头和胖子,蚂蚁和斯佳丽的距离堆叠的磅礴的差异,而这种差异,这种不理解,本身就是自然的啊。它不是标榜什么失败,它只是存在着,没有肯定,没有否定,没有回答。 它只是存在着。 这是不是对自大的我们的一点点提醒呢?是不是对于人类中心主义和个人中心主义的一点点提醒呢? 所以对于索拉里斯星的探寻究竟有没有意义?意义的尽头仅仅是不是它存在而已,但是这颗星星的运行逻辑我们根本无法被理解,也探索不出任何改造地球的启迪,那这样的探索有意义吗? 这样的探索是不是对于我们人生历程探索的隐喻呢?用意义换取安心感和掌控感,事实上会不会探索的意义仅仅是指向索拉里斯星这样的红色死海--生命干涸之地? 生命的探索是有意义的吗? 加缪的哲学对西西弗很温柔的否定又给西西弗的挣扎的巨大肯定,各种各样的宗教给了振奋人心的安心剂,科学带着认识世界就是寻求科学真理的“朝闻道”精神觉得有个地方一定是可以抵达的,这个地方科学和宗教有一点点相似,都认为生存是有意义的,都认为生命一定在一条道路上奔驰着,是有一个柳暗花明的目的地的。 那如果不是呢?我们能接受这种溃败吗? 我不知道是不是,虽然这本书在暗喻生命无意义,虽然《西西弗神话》明确地说生命无意义,但是我自己还没怎么实践过呢,我不愿意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命题前轻易落笔自己的答案。 但是就算无意义,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也给了许多振奋我的启迪。那就是为什么把生命尽头的意义当成所有的生存法则而不是挣扎的过程呢?这种抗争本身就体现了人类的“有意识”且挣扎命运的荒诞,这种抗争本身就够伟大了。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在大声的说一件事情,就是不要目的性压倒一切,不要用自己的世界肤浅的揣测,不要所有事情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不要变成一个偏执的盲目自大的人,不要让追求自由反而变成自由的羁绊。就是不要让个人中心主义不断放大放大,在地球和其他星系的探索间慢慢变成地球中心主义,不要慢慢地让了解和被了解变成了唯一重要的东西, 所以唯一永恒且重要的是感知,感知追寻的过程,人类恐惧的不是世界不同于自己的真理,而是控制力的丧失。即使目的地是无尽的荒诞,但是西西弗那自我支配石头的精神已经足够伟大了,因为他拥有主观能动性,朝着命运赋予的无意义的荒漠一路放歌的人,我深深的敬佩。 西西弗是个荒谬的英雄。他之所以是荒谬的英雄,还因为他的激情和他所经受的磨难。他藐视神明,仇恨死亡,对生活充满激情,这必然使他受到难以用言语尽述的非人折磨:他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而这是为了对大地的无限热爱必须付出的代价。 如果说,这个神话是悲剧的,那是因为它的主人公是有意识的。若他行的每一步都依靠成功的希望所支持,那他的痛苦实际上又在哪里呢?今天的工人终生都在劳动,终日完成的是同样的工作,这样的命运并非不比西西弗的命运荒谬。但是这种命运只有在工人变得有意识的偶然时刻才是悲剧性的。西西弗,这诸神中的无产者,这进行无效劳役而又进行反叛的无产者,他完全清楚自己所处的悲惨境地:在他下山时,他想到的正是这悲惨的境地。造成西西弗痛苦的清醒意识同时也就造成了他的胜利。不存在不通过蔑视而自我超越的命运。 如果西西弗下山推石在某些天里是痛苦地进行着的,那么这个工作也可以在欢乐中进行。这并不是言过其实。我还想象西西弗又回头走向他的巨石,痛苦又重新开始。当对大地的想象过于着重于回忆,当对幸福的憧憬过于急切,那痛苦就在人的心灵深处升起:这就是巨石的胜利,这就是巨石本身。巨大的悲痛是难以承担的重负,这就是我们的客西马尼之夜。 世界只有一个,幸福与荒谬是同一大地的两个产儿。 荒谬的感情还狠可能产生于幸福。“我认为我是幸福的”,俄狄浦斯说,而这种说法是神圣的,它回响在人的疯狂而又有限的世界之中,它告诫人们一切都还没有也从没有被穷尽过。 我把西西弗留在山脚下!我们总是看到他身上的重负。而西西弗告诉我们,最高的虔诚是否认诸神而且搬掉石头,他也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这个从此没有主宰的世界对他来讲既不是荒漠,也不是沃土。这块巨石上的每一颗粒、这黑黝黝的高山上的每一颗矿砂惟有对西西弗才形成一个世界。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应该认为,西西弗是幸福的。(引自《西西弗神话》) 索拉里斯星如同一个老迈的婴儿一般淘气天真,充满好奇心。模仿体的概念让人觉得十分有趣, 文学很美妙的是一种构建,被现实生活疯狂甩开,或者疯狂甩开现实生活,读完这本书,脑海里慢慢浮现那片带着水银光泽的暗黑色的大海,血红色的太阳如同发烧病人的脸庞,执着地充当索拉里斯星的绿幕,等到昼夜交替,血红色慢慢变粉,粉雾海如同一场凶残的梦境,梦幻而又神秘的格调很像大脑,珍贵的记忆反复浮现又诡谲的失去,它是永恒的神秘,永恒的梦幻,永恒的遐想和痴狂。 大脑真神奇啊,人类真神奇啊。 对于哈丽死亡原因的一些想法 哈丽的死亡是因为什么呢?她究竟为什么结束自己的生命呢? 如果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是另外一个人的替代品,而这就是她存在的意义,哈丽后来意识到的时候,我觉得她的内心充满绝望的挣扎,她并不像在一个不是完全属于自己的躯壳里,一个因为别人而存在的躯壳里活着,她的生命意义和生命来源,不是源于自己,而是源于他人,甚至连终结自己生命的自由权利都没有。她不仅仅是替代品,也是依附品,仅仅因为凯尔文,新的哈丽才存在,而这一切构成一个人生存的理由时,让人觉得荒诞又悲哀,正是因为她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哈丽,只是拥有者一副拥有部分记忆相似的身体,而对于自由支配自己的渴望,对于生命意义的探寻,这些意识的觉醒,让她向了终结,而她的终结似乎在轻轻呓语:我是自由的,我不是哈丽,我只是我自己,我有死亡的权力,我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和替代品,我仅仅是宇宙的孩子。 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生命也许是一个人最大的幸运和千千万万存在理由中最朴实和深刻的一个。当一个人拥有自我塑造的能力的时候,才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人,就像乙女游戏里高自由度的日程安排,属性是自己一点点选择累计的,结局的走向是自己一点点琢磨出来的,哈丽的世界里,所有的属性如同被另一个人秘密操纵着,而自己支配的空间所剩无几,她的绝望似乎在警醒我,请珍惜能够自由塑造自己的能力,合上书我明白,这是我很少察觉的严重稀缺资源。 我爱这朵装着巨婴的摇篮, 相遇快乐!

  • 新手养猫:从行为解读到温暖相伴
    译林出版社
    推荐

    来自豆瓣读者:莱姆封神之作,哲学性大于艺术性。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思考越久,越觉得惊奇与敬畏,一是头顶的星空,一是心中的道德律。在本书里,星空遇到道德,双倍震撼。索拉里斯的大海,无论是“有缺陷的神”也好,“有好奇心的孩子”也罢,都不在人类理解的范畴之内,更不受任何道德束缚。但是,在哈丽这个“人物”身上,有比主人公更值得思考的东西,她有索拉里斯以镜像模拟主人公的记忆而造出的不死之躯,可是她自主生发了自觉与感情,下决心自我毁灭——在她身上,我们重新辨识出人类可以理解的精神元素。所以,科幻依然不能割下人文的尾巴。附言,2019年在上海乔空间看过刘窗“在地宇宙”项目,里面巧妙地运用了塔可夫斯基“索拉里斯星”中的几个镜头,居然很搭,记忆犹新。

  • 新手养猫:从行为解读到温暖相伴
    编号1011小行星
    推荐

    索拉里斯海,你是生命的雏形,你是沉默的神明。 “这颗星体只有一个居民——多体属,合胞目,变形纲。”看来地球上神奇的生物学已经把它安排得明明白白呢。它却拥有尘世之外的神秘力量,最具智慧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心理学家、或是最伟大的哲人,恐怕都摸不清它的脾性,更无望回答与它相关的科学问题。即使受到原子反应堆和硬X射线带着敌意地“试探”,由胶质构成的蓝色大洋依然置之不理。没人知道它在沉思着什么来消磨时间。只是存在,别无其他。 “不要相信在这里看到的东西。”初来索拉里斯观测站,同事就给出了这样的警告。不久,凯尔文就在观测站看到死去多年的爱人。这里我一度跳戏到“爱死机”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集——《天鹰座裂隙之外》。故事里的外星生命并没有吃人脑髓,吸人精血,它们简直像抚慰创伤的圣母,为失事飞船里每位迷航者编织梦境,提供宇宙级的临终关怀。索拉里斯也侵入人的大脑,主观意识和潜意识一览无余,它比你更了解你,读取记忆再生成肉体。但它只做一面镜子,反射人内心的不安、猜忌、恐惧、疯狂、执念……和美好。似乎,这巨大的造物不征服,不毁灭,不拯救,不释放善意,不是传经布道的圣贤,不是黑暗森林的魔鬼,不是携手共进的难兄难弟。只是存在,别无其他。 让人头皮发麻的是,当凯尔文把爱人的血样放到显微镜下查看,却发现无论调到多大的倍数,都看不到扁平的红细胞。中微子材料。人类科技遇到的颗粒性的极限,被索拉里斯海洋造出来的东西轻松越过。 每一次探寻,每一次研究都变成徒劳。我们终究只是在经爱因斯坦修正的牛顿力学轨道上绕圈子,我们的仪器捕捉到的东西,只不过是那个远远超出我们理解能力、无边无际的深沉独白里一个偶然被听到的一小截音频,它的深层运筹我们无从察觉,我们听不到它的永恒之音。 那么是选择脱离幻梦,还是做个抱着玩具不撒手的孩童?孤独的宇宙途人,带着虚无缥缈的目的,探索另一个星球,却发现所谓的沟通始终只是走不出自己潜意识牢笼的幻想,谁又能真正返航呢? 最后,尝试把理解不了的东西毁灭,这是比蓄意复仇更加残忍的动机。 人类,该有多渺小。人类中心论,可笑。 说来惭愧,其实我是先听到一首同名歌,再知道有原著的,打算看完小说再去补塔科夫斯基的电影。《索拉里斯星》是科幻,是哲学,也有爱情。看书的时候一边听歌,一再感叹,歌词太贴合剧情,恐怕只有索拉里斯的大海才知道我单曲循环了多少遍。钢琴声渐起,真就像清冷的宇宙之音,从歌中出来,又进入书里。永夜闪烁,稚嫩的文明乘着船只缓缓行过,渺小如尘,流动在众神的悬臂中,从一片星云随波漂进另一片星云,战战兢兢向前航行。 已在倒数计时中 星体浮游像蓝瞳孔 凝望着历代星空 像一场 无法对话的梦 舷窗外一片虚空 谁在此间掷下火种 最深处的玫瑰海 像一个 孩童混沌的梦 准备返航吧,朋友们 神的意志并无目的 琴的弦一拨动 便有了存在 很多年以后,我路过多少个奇异世界、无数尘埃星云,终于来到索拉里斯星。我走出实验室,走出观测站,走向海滩。大海把你还给了我,是否抛下所有的科学哲学命题,是否愿意独守这片孤海,会觉得自己被放逐了吗?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