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金融论剑

眉山金融论剑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眉山金融论剑
    XssX
    推荐

    这是一本传记,不是投资书籍。 将巴菲特从出生到本书成书前的人生经历,投资事迹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并对他的性格特征,感情生活做了深入的记录。读完本书,对最伟大的投资家巴菲特有了一个全面的,立体的认识。 相比于纯粹分析解读巴菲特投资思想的书籍,本书更有血有肉,没有刻意的想去将他的投资思想作深入的分析,给人以启发,反而是更多的记录巴菲特的成长,只是他成长过程中投资永远是中心主题,正因此,本书也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角度去感悟巴菲特的投资思想! 读到苏珊患病开始治疗,而后去世,已经步入老年的巴菲特却会经常嚎啕大哭,心中对苏珊的感情之深,让人动容。在情感的面前,最有钱的男人也会是弱小的。他和苏珊建立起来的感情,珍贵而难得!

  • 眉山金融论剑
    诚实人
    推荐

    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我想无论在投资还是做事都值得借鉴

  • 眉山金融论剑
    傅老师
    推荐

    书是本好书,而更重要的人。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懂得思考。 思考是这个世界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巴菲特也是从一个普通家庭出生的,没有大富大贵的童年。他的成功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学习、实践、总结、精进中趟出开的一条路。但是,成功是不可复制,因为历史条件已经改变了。我们当学习巴菲特身上的东西是很多的。 对我来说,有如下几点最为重要: 1.认识你自己。给自己一个清楚的定位,就像巴菲特对于“纤夫”的命运的思考。 2.执着于热爱的事业。每个人的一生,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把你的热情、才华、智慧投入进去,才能成事。 3.爱你的家人。为家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是重要的,但是要活出独立的自我,不应该活在别人的阴影下,不该这样要求家人,不管对方是你的谁都不行! 4.不要被世俗控制。世俗的人心给人创造了太多的隐形的枷锁,如婚姻、财富、道德等,巴菲特和两个女人的关系说明,感情经常比“道义”更接近人性。人性还是更趋向善的。 5.不执念。男人成功=自己的斗志+女人的境界;女人的幸福=先生的胸怀+自己的高度;孩子的成功=父亲的成功+母亲的幸福。这里我说的不执念是,男人对于女人要包容,包容她们的小女人特质和女性的感性;女人对于男人要支持、崇拜、理解,包容他们的狂妄自大、霸道激进;对孩子的不执念,是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不勉强孩子、控制孩子。 其实,作为家庭教育爱好者和推动着,我有一个疑问没有获得解答。巴菲特的原生家庭究竟是如何伤害他的?显然,他的家庭也对几个孩子有或多或少的伤害。 Anyway,it's a good story!

  • 眉山金融论剑
    九月菊
    推荐

    巴菲特是个天才,他对数字的喜爱与生俱来,从幼儿时期记录汽车牌号,到少年时的小试牛刀,再到股票市场上的诧叱风云,每一步都是那么特立独行,令人称叹! 他在美国的资本市场上如鱼得水,金刚不倒,试想如果他在中国炒股,不知手气如何? 我不炒股,据说,凡是在中国股市上挣钱的,都是有权看底牌的,否则,只有被割韭菜啦!

  • 眉山金融论剑
    云雁
    推荐

    巴菲特: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一个成功的投资家,又是唯一一个凭借投资成为世界首富的金融界奇才。

  • 眉山金融论剑
    小露
    推荐

    如果说是一本教育书的话还是值得一阅的,写了他祖父和父亲的教育理念。

  • 眉山金融论剑
    Frank Gao
    推荐

    巴菲特是优秀的企业家又是成功的投资家的天才。他是唯一一个凭借投资成为世界首富的金融界奇才。被美国人交口称赞的“100年来最伟大的投资者”的股神。巴菲特是一个有天赋的人,他拥有过人的投资智慧、高远的战略视角、冷静的商业头脑;超强的情商,能在别人恐惧时贪婪,能在别人贪婪时恐惧;他更有着多数人缺乏的公益之心和慷慨胸怀,他将自己名下85%的财富捐赠给慈善事业,在他身上闪耀的不仅是智慧的亮点,更有人性的光辉。阅读这本传记,你可以透过点滴可见的细节,窥见巴菲特修炼一生的商业智慧和人生境界。

  • 眉山金融论剑
    劉行
    推荐

    在金融界他是一位投资天才! 在生活中他是一位慈祥的老人! 智慧与善良的杰出代表! 尤其是他的投资理念、发展理念、育人理念值得细细品味!

  • 眉山金融论剑
    ZDL
    推荐

    股神!巴菲特的成功证明了投资并非只靠运气,天赋与金融市场的规范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 眉山金融论剑
    听你怀抱的暖蔓延过山岗う
    推荐

    因为平时看书都不紧不慢的,有的书并没有吸引我想很快就看完的精彩内容。 世界上的企业家、投资者很多,但是像巴菲特这样自律、坚持自己决策的很少。他是优秀又成功的投资天才。 他的童年时代并过的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父亲对他的引导和教育却影响了他的一生,母亲给他留下一生的阴影,一直到利拉去世,他才感觉到轻松。 从小他对数字敏感的天赋就很明显了,而且志向和未来的理想也一直都是坚定不移的。那些大人当成玩笑话的理想,他一直都铭记在心,且一步一步的朝着理想前进着。 以前从别人口中听到的“巴菲特”,都只是股神,一直不知道他是怎么成为这样的人人夸赞的股神的,看完这本书算是懂得了。他从来不靠运气投资和买股,一旦有公司进入他的视线,他会依靠对该公司数据的逻辑分析和理性的思考以及对该公司的实际调查后,方才决策买与不买。 从小就表现出,他做任何事情都勤于思考,哪怕只是一个小工作,只是送报纸,他都在思考分析,哪一条路是最佳路径,怎么样才能在同样的时间赚更多的钱。通过他的分析和对送报纸路径的改良,他用和别人同样的时间,赚到了别人2-3倍还不止的佣金。一杯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也会引起他的思考和对比,仿佛他的眼中,任何一件小东西,都能看到这个项目的潜力和商业模式。 他的这些思考以及数字天赋逐步表现在他对股票和投资的思考上,11岁的他买入了人生中的第一支股,在学校的名号也越来越响亮,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投资专家”。 虽然父亲对他思想上的影响很深,但是他依然存在着自己的独立思考,当然年少的他也会尊重父亲的意见,在学校的选择上,他有着自己的思考和准则,从沃顿商学院到哥伦比亚,无不体现着他对未来的规划,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什么样的学校才适合自己。进入大学的巴菲特,从内向的性格开始逐步走向外向和善于交际,尽管这个时候的他,并没有在人群中谈笑风生,但是他已经开始知道人脉的重要性,并且学习卡耐基的课程改善自己在人际关系这一块的短板。 在沃顿时,他经济方面的理论知识早就已经收纳了很多很多,看了很多名著,缺乏的是实践,于是想去师从更好的实践的学校,遭到哈佛大学的拒绝后,邂逅哥伦比亚大学,遇见导师格雷厄姆。这次遇见,对巴菲特来说是不一样的遇见。他们惺惺相惜,彼此成就,互相分享自己的经济知识,遇见合适的老师是多么的幸运呀。 遇见苏珊,我想也是一种缘分呀,和朋友谈经济谈股票都能侃侃而谈,而和女孩子吃饭却没有话题,也从来没有和女孩子约过会的巴菲特,在遇见苏珊后,开始突破自己,想尽一切办法追求苏珊,尽管遭到拒绝,也不曾后退。 格雷厄姆对巴菲特的评价很多,给巴菲特的成绩中给出了他从未给过的全科a+,巴菲特毕业后在奥马哈父亲的公司里做证券推销员。 然后是巴菲特一系列成功的收购和投资案例,从最开始的没有资金,到后来慢慢的资金雄厚,到人人都认识的巴菲特。这几十年来,他从未改变,从小养成的那些习惯,还一直都在。 一直善于思考、一直谨慎投资、一直会实地考察自己的项目、对自己不熟悉的行业从来不投资、能在利益中自律、不会贸然出击没有经过自己考察和分析的项目和企业。 他说:投资就像在走钢丝,是在恐惧和贪婪中走钢丝,别人恐惧时你贪婪,别人贪婪时你恐惧。 确实,他似乎一直都是践行着这样一条准则,在大家都疯狂买入获取利益时,他头脑冷静,思考着熊市即将到来。而当别人都被连连阴跌的熊市吓到的时候,他贪婪着买入那些低价格高价值的公司,从而获取利益。在需要做决策的时候,经过他的深谋远虑,大部分时间都做了正确而果断的决定。 他是投资中的谨慎派,没有经过他的数据分析和理性的思考,绝不会轻易下手买入或介入。他信奉用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在不亏损的前提下,再去赚取利润。他总是强调我们是投资,而不是投机,投机是短期的看重股价的上涨和下跌而谋取利益,而投资是看好这家企业的长期发展,从而长期的投资这家企业。 初次见到本书,是想了解一下巴菲特是个什么样的人,不曾想从中了解到巴菲特这么多成功的投资和他的投资理念,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也想开始自己漫长的投资道路。

  • 眉山金融论剑
    JEEP
    推荐

    JEEP 书评68 相当于滚雪球的简装版,百分之六十的情感删减后,加入了一些股票并购的着重描写,所以思量再三仍是将我在滚雪球的书评再度复制于此。虽重读但仍敬重。 看书至此,想来大家都有一种终于看完的感觉,真是一篇厚重之作,非常多的角度丰满的描述了依旧健在的世界首富巴菲特大部分的人生,作者不吝啬笔墨、贪婪的、面面俱到的写法让我看到一个完全真实具有人性光辉与弱点的巴菲特。 他是一个来自奥马哈的小男孩,通过专注的学习和大量的阅读,掌握了商业点石成金的秘密,他用自己独特风格聚集了巨大的财富,用自己独特朴实无华的思维从一个小城市中影响了整个世界。 他也是个吝啬的人,前半生中家人与他多数的矛盾都来自他的抠门,女儿怀孕时借钱把黑白电视机换成彩色电视机都别想从他那边借到钱。妻子苏珊一辈子在修正与他之间的消费观念,晚年时他仍旧拒绝了儿子的养女财产继承权。每一次商务谈判对于出价从不给别人留有讨价还价的机会。 他是个慷慨的、慈善的、富有爱心的老人,他将一生节俭聚集的财富百分之九十捐献给其它人管理的慈善组织,给孩子和家人只留有百分之十不到的财富,作为曾经的美国首富他支持对富裕人群多征税以补贴穷人,他只吃汉堡喝可乐,对于奢华他不沾边,他认为每浪费一美元未来都会是一百美元。 他是个投资巨匠,他财富足可以证明他的观点正确的一切,他在师傅格雷厄姆和父亲的点化下反其道而行,拒绝投资原始的资源类资产公司,转身投资于新商业概念随着美国经济增长而强大自己。但他又是固执己见绝不悔改,坚定不移认为网络是未来的泡沫,估值评估是一场欺骗的狂欢,电脑网络仅是虚拟人生的需要,最终他又回归了他父亲和师傅一样固执的长者。 他是害羞的,幼年时一次小号失败后他从未在众人面前有勇气再度表演,他沉浸在浴缸内的思想不愿意面对现实,即便妻子坦诚了背叛也不愿意真实的面对,而是找到合适方式如恋母情结般依旧存续下来,也许他就如书中所说从未走出父亲离开的阴影,始终不愿意面对。但,他又是勇敢的面对最初对妻子的追求,不屈不挠女孩不理就拿着四弦琴去给女孩爸爸弹奏,最终抱得美人归,坚持上台演说,唱歌,克服自己的弱点,在九十岁的股东大会上还使用了ppt 笑称自己是“老狗也可以学会新技能。” 作为一家之长,他是成功还是失败?娶了一个压根儿跟自己生活模式不搭调不合适的妻子,但他一生就是喜爱和追求这样的女子,苏珊、凯瑟琳.格林厄姆,用自己的专注和努力成就了财富但从未传到给任何一个孩子,忽略了对孩子们的财商培养,没有一个可以继承他的衣钵才智。孩子幼年都跟随着妈妈的思想,向往自由和平和。在妻子去世之后,他重塑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关系,重新召回了家庭的温暖,让一切都得已回归。 他是一个丰富多彩又会单调乏味的人,他是富豪、他是智者、他是家中长者、他是社会的领导者、他虽然是股神巴菲特,但他仍更是一个凡人,有着各种各样交织的真实凡人。一部不错的书,以为别来这里找寻财富积累的技巧,但可以找到人生积累时间。

  • 眉山金融论剑
    子晴
    推荐

    巴菲特他代表了美国人的一个典型形象:一位伟大的资本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美国式资本主义的代言人。 巴菲特是一个不依靠损人利己而致富的资本家,他总是将投资人和投资对象当成合作伙伴。他向来遵守诺言,崇尚契约精神,对朋友更是有着极大的忠诚感,这种人格魅力让他成为被顶礼膜拜的教主和股神。 股神虽然在一天天地衰老,但是他的精力仍然比同龄人充沛,他的眼界也领先华尔街的一众投资专家。 一个不属于网生代却成为互联网大咖的巴菲特,通过多年经营的口碑和信誉,不断地在世界上引爆眼球并创造奇迹。 股神之所以成为股神,那是因为值得,他付出了多少努力才有如此成就。我们之所以是普通人,因为我们没有付出那样的努力。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 眉山金融论剑
    詹喜山
    推荐

    #读书打卡 速读16/50 《巴菲特传》 作者:李永宁 沃伦是一个做事喜欢动脑子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送报体验,他发现一个被别人忽视的事情:《时代先驱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发行路线几乎一致,而在当时这两份报纸是人们订阅最广泛的,发行量不相上下。沃伦顿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同时送两份报纸岂不是可以赚双份的钱? 这件在外人看来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工作,在沃伦的悉心琢磨和策划下,成为一桩体现了商业智慧的管理和营销的经典案例,足见沃伦用心之深。 第一个教训是不要介意股票的买入价格;第二个教训是不要见利就走,要沉得住气;第三个教训是慎用他人的资金,因为一旦失误会给别人带来麻烦。 两个人经常做一种数字游戏:一个人随机说出一堆数字然后快速计算。 他比任何一个人都清楚人脉资源的重要性,他不介意今日的孤独,他在为明天的众星捧月准备着。 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股票的基本价值,即股价由实际价值决定,投资者不能只看股价的短期变化而是要锁定它的基本价值;另一个是投资者在锁定股票的基本价值以后,应当找出那些被市场低估的、价格低于实际价值的股票,对这些潜力股进行投资。 这时格雷厄姆解释说,股市行情瞬息万变,作为一名投资者不应该将精力只放在股票行情上,而是应该多关注企业的发展状况,这样才能真正了解股票的实际价值。 格雷厄姆曾经对巴菲特说过一句话:投资中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如果要成为成功的投资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否则很难获得成功。 虽然巴菲特喜欢看书,但他并不盲从书本上的理论,而能够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认为只有被检验过的理论才能为己所用。 能够广交朋友,也得益于巴菲特的心机,他深知在格雷厄姆的影响下,会有很多学生在未来成为金融界的翘楚,特别是那些对格雷厄姆崇拜的同学,他们和巴菲特总有很多共同语言,课余时间经常聚在一起讨论经济学的问题。 斯坦贝尔不仅掌握了丰富的投资知识,而且对投资学的认知不低于巴菲特,二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斯坦贝尔不如巴菲特那样会表现自己。 在巴菲特看来,斯坦贝尔是一个沉默的智者,不会轻易发表意见,然而一旦决定做某事,就有极高的胜算。 格雷厄姆投资理论的精髓:以最少的投入购买最有价值的股票。 虽然苏珊身材娇小,看似一个柔弱的女子,但是她给予巴菲特无尽的勇气和力量,更给了他敢于直面压抑童年的温暖,他们深爱着彼此,也保护着彼此。 度完蜜月,巴菲特和苏珊开始了新婚生活。此时巴菲特已经积攒了一万美元的存款,可以买下一所精美的房子,不过他却对苏珊说,他们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立即买一套房子,这样就失去了原始资本;另一个就是暂时租房子住,将剩下的钱留作投资,但是他保证在不久之后能换来一套更大的房子。 善解人意的苏珊选择了租房居住,因为她相信巴菲特的投资能力,于是他们搬到一套公寓里,每个月支付65美元的租金。 金钱多少对于我来说没有多大的区别,也不会改变我什么,但更多的金钱能让我的妻子生活得更好。” 巴菲特在写给姑姑爱丽丝的信中说,他被一个美丽的少女吸引住了,除了不懂股票之外,这个女孩简直就是一件完美无缺的艺术品。的确,苏珊唤醒了巴菲特心底潜藏的爱情火焰,并让它剧烈地燃烧和蔓延,照亮了他长期被阴霾笼罩的孤寂心灵,他们相濡以沫地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格雷厄姆对巴菲特解释说:“沃伦,放眼华尔街,大型的投资公司都不雇用犹太人,而我的公司的能力有限,只能聘用几个员工,因此我得把工作机会留给犹太人。” 格雷厄姆很清楚当时美国的经济环境,华尔街的道琼斯指数经常跌破200点,行业不稳定,股价时常波动。因此,他建议巴菲特:在危机过去之后再进入华尔街,目前要做的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且父亲霍华德也建议儿子等到时机成熟后再进入证券业。巴菲特听从了他们的建议,怀揣毕业证书回到奥马哈。 巴菲特虽然对股票有着很强的预见性,但是在很多客户看来,他的推荐不值得相信,因为巴菲特只懂股票不懂人性。他不会分析和解读客户,更不是一个耐心的倾听者,以致他和客户的谈话往往无果而终。 巴菲特对卡耐基课程有一句精妙的点评:参加培训不是为了让自己在演讲时膝盖不发抖,而是让自己在膝盖发抖的时候还能继续演讲。 在巴菲特看来,参加卡耐基课程是他进行得最成功的一次投资。因为巴菲特此时已经意识到他的失败不是专业领域的失败,而是在人际交往上的失败。他自己也承认害怕在公众场合演讲,但这是一个经纪人必须改掉的缺点。通过卡耐基课程,巴菲特逐渐克服了恐惧感,距离成功更近了一些。 巴菲特解释说:“在华尔街致富的秘诀就是在贪婪和恐惧之间走钢丝——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 对犹太人不再完全排斥,格雷厄姆很快致电巴菲特,让他一个月之后到公司上班。巴菲特的心情前所未有地好,因为这个消息他足足等了三年! 格雷厄姆是一个防御型的投资专家,他感兴趣的股票都是成交价格低于公司净运营成本三分之一的种类。 虽然每个人都喜欢格雷厄姆,也愿意和他共事,但是很少有人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在巴菲特看来,赚钱是一种有趣的游戏,然而格雷厄姆却对金钱完全没有兴趣,将赚钱视为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和过程,和重视盈利的巴菲特有着本质的区别。 无论市场如何震荡,股票最终都会回归它的真实价值。一个投资者需要有耐心,更需要坚定自己的判断。 投资不是单纯依靠智商高低就能获得回报的游戏,只有理性才是决定成功的关键因素。 巴菲特对其他合伙人也是如此,他一年只在12月31日这天接待投资者,像戴维斯这样的合伙人可以增加或者拿回资金,在其他时候资金都要交给巴菲特全权处理,这是他给所有投资者的限制条件。 每个人每年都能拿回总投资的6%,同时还能享有投资总回报中的75%,剩下的25%则作为公司理财的收入。 巴菲特对朋友和投资者的态度始终一致,他会用优雅、随和与低调的姿态与他们相处,与其说像一位基金经理不如说更像一位老师,他不会将生活和工作划分得那么清晰。 人们都很喜欢巴菲特的谈话风格,喜欢他那种谦虚、内敛又风趣、深刻的语言风格。特别是他对股票市场独到的分析和解读,总能让人发现被忽视的真相。 不论财富和声望增加了多少,巴菲特始终保持着他的城府,他从价值低洼股中选取投资目标,集中全部精神投入投资行业并对市面上的公司进行详细的分析,哪家公司股价走低就会立即买进。他像一台永不倦怠的投资分析机,持续地工作,持续地升级,持续地创造业绩。 芒格相貌普通,有些势利和武断,也具有巴菲特般的机智。一次,有人问他会不会弹钢琴,芒格说:“我不知道会不会,因为从来没试过。”芒格还是一个有趣且清高的人,身上有着贵族范儿,他总开玩笑说想建立一个芒格王朝。芒格和第一任妻子离婚后,他开始研究各种征婚广告,希望找到合适的再婚对象,结果遇到第二任妻子之后生了八个孩子。 芒格对很多人都心存怀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就是不断问为什么,这对一个投资者来说是良好的思维习惯。芒格还将数学家卡尔·雅各比的名言挂在嘴边:“反过来想,一定要反过来想一想。” 巴菲特能够在投资界纵横驰骋,主要遵循三条准则:在价格最低的时候收购、坚持长期经营以及制定应急措施。其中第一条准则尤为重要,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永远不要指望转让时卖出高价,而是要在足够低时买入,这样才能在最后出售时赚得盆满钵满。 巴菲特认为,想要避税只有三种方法:第一,放弃财产;第二,将经营的盈利全部亏损;第三,带着遗产进入坟墓。这三种方法无疑都是极端的。 为何华尔街的很多理财大师无法让他们的投资组合回报率超过这一组无人管理的股票组合呢?那是因为他们通常会把保守的投资组合与传统的投资组合混为一谈。 但是巴菲特却不这么看,他看到了格雷厄姆强调的“统计数据清楚可靠的数学推理”之外的内容,那就是美国运通这个品牌或许暗藏巨大的价值。这是一种对市场的独占权——垄断了美国旅行支票市场80%的份额且位居银行卡业务的榜首。巴菲特还发现,美国运通的用户忠诚度极高,而这恰恰是格雷厄姆强调的数据中无法量化的指标。 巴菲特想要说明的是,哪怕是很不起眼的一笔钱,投资时也需要谨慎,因为浪费了3万美元并非损失了3万,而是潜在能够赚回的2万亿美元。 巴菲特不崇尚物质享受,然而他也有独特的爱好。他认为每一美分都可能变成翻倍的资金,所以每花掉一美分、一美元都会让他怅然若失。身为一名富豪,他竟然连人身保险都不想购买,在他看来自己比保险公司更会赚钱。 格雷厄姆不看重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不过巴菲特并没有背弃老师的信条:大量购买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股票。师徒二人的区别在于对“内在价值”的界定上。巴菲特定义的范围更广,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账面价值。 巴菲特说:“我宁愿要一家投资规模仅为1000万美元而投资回报率高达15%的企业,而不愿经营一家规模大到10亿美元而投资回报率仅为5%的企业。”在他们交谈之后,巴菲特当晚回到奥马哈。 真正吸引巴菲特投资伯克希尔的不是它的经济价值,而是它的人力资源价值。 巴菲特虽然和格雷厄姆拥有不完全相同的投资理念,但从本质上讲他们都是保守派人士,都渴望在稳健中成长,惧怕一失足成千古恨。 为了告诫身边人不要陷入这种冲动的情绪中,巴菲特说:“我不会放弃我熟悉的投资策略。尽管从现在的情况看,这种策略很难在股市中赚大钱,但是我不会采用那些我尚未了解、没有经过验证的投资方法。因为那样很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亏损。” 一个石油勘探者来到天堂门口,发现为石油工人保留的院子住满了人,他马上大吼道:“地狱里发现了石油。”很快,所有的石油工人都去了地狱。天使对他印象深刻并告知他可以住在天堂,然而这个勘探者竟然犹豫了一下说:“不,我就不住了,我想自己也该跟他们一起去地狱,也许谣传背后会有一些真实成分。 他们都担心被别人抢占先机,他们的投资原则就是购买热门股票或者出于保守先观察一段时间再说。然而在整个投机时代的氛围影响下,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建仓和加仓。 纵观巴菲特的投资生涯,无论处于哪个阶段都只有一个支撑点,那就是巴菲特认为自己的直觉是正确的,而市场会犯错。 芒格认为对一个业绩差的企业出低价,不如给一个势头正盛的好企业出合理价,烂摊子接在手里并不划算。巴菲特明白芒格想要表达的意思,他也承认自己是格雷厄姆式的低价股猎手,不过他还是把“低价格高价值”的股票当作首选投资目标,因为这更安全。 “要想赢得良好的信誉,你需要20年时间,而要毁掉它,5分钟就足够了。如果你明白这一点的话,做事的方法自然就会有所不同了。” 曾经有人建议巴菲特给黑人学生讲授金融知识,巴菲特拒绝了,他情愿给他们经济上的援助,他的投资理论是不会轻易传授给别人的。 未来之事永远没人知道,但是等到大家都看好股市的时候再入场,价格就高了。那些着眼于长远的投资者一直都需要学习如何与不确定性周旋。” 有人说巴菲特赚钱容易得可怕,因此有人劝他去房地产试水,但巴菲特却不屑一顾:“在股市赚钱这么容易,我干吗非得跑到房地产领域去呢?” 我们的国家既不需要更多的人在股市进行赌博,也不需要更多的交易经纪人,我们需要的是重视公司前景、善于做长期投资的投资者与投资顾问;我们需要具备投资智能的投资基金,而非杠杆交易的市场赌资。在资本市场上,疯狂的赌博行为使市场失去理性,因此资金的调节作用无法发挥出来。” 投资并不是天才的专利,只要具备三种素质即可:一是理性和智慧,二是完善的经营之道,三是坚忍不拔的性格。 苏珊一直保护着巴菲特,即便两个人不在一起,她也时刻关注着他。苏珊建立的人际关系圈并不比巴菲特差,她的思想也十分开化,竟然建议奥马哈的几个女人请巴菲特去看电影或者给他做晚餐。最终,一个名叫艾丝翠·孟克斯的女人走进了巴菲特的生活。 她需要一个亲密无间的朋友,她和巴菲特两个人的性格中都具备诙谐搞笑的潜质。一次巴菲特邀请凯瑟琳去奥马哈做客,让她画一张美国地图并试着标注奥马哈的方位,结果凯瑟琳画了一张十分丑陋的地图,正当巴菲特想要抢过来之时,凯瑟琳急忙将其撕得粉碎。 巴菲特在回忆这次股灾的投资经验时说:“一、永远不要损失;二、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 给你一条鱼,你只要能够吃到鱼身就行了,难道你还想把鱼头和鱼尾一起吃下啊!投资股票就像吃鱼,投资者只需赚取空间最大的那部分利润。当看到股价涨起来了,不要追风跟进。有些人在投资股票的时候常常把事情弄得很复杂,导致他们得到了相反的结果。 有人问他是否有管理企业的秘诀,巴菲特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人在路上看到一个牵着德国牧羊犬的老头儿,就问老头儿他的狗咬不咬人。老头儿说不咬人,于是那人摸了牧羊犬,结果狗立即扑过去咬了他,这个人质问老头儿:“你不是说你的狗不咬人吗?”老头儿说,那不是他的狗。巴菲特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告诉大家,问对问题是最重要的。 巴菲特说过,一个人不需要面面俱到,但必须有自知之明。他深知自己在管理方面的短板,所以不会对他控股的企业指手画脚。这种开明不是每一位企业家都具备的,很多人正是因为到处插手,结果惹了麻烦。 他喜欢长期持有一只股票,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来可以节约成本,二来能够获得价值最大化。正是凭借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回报的投资原则,巴菲特才能在股市所向披靡。 巴菲特过去坚持一个原则:不投资不熟悉的行业。 巴菲特没有受到年龄的限制,在互联网时代依旧走在投资队伍的前列,这种能够突破自我的超前意识不是每个投资人都具备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巴菲特进行收购活动时变得更加低调,他不再像过去那样投入大笔资金,而是坦然面对危机,在他看来,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因此,他对危机中显露的商机并没有过分关注,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去旧金山参加为总统候选人筹集资金的活动,不过这种淡然让很多投资者惶恐不安。 2008年1月14日,高盛集团称已经预感到次贷危机的爆发,所以在股市上做空,躲过一劫,然而实际状况却是在其他竞争对手遭遇亏损时,高盛凭借衍生工具在抵押贷款市场维持净空头部分,既躲过了危机,又从中牟取暴利。 当然,这一切逃不过巴菲特的法眼,他对国内的很多银行都十分了解,他投资高盛,不仅因为它能安全度过次贷危机,更因为了解高盛内部的运行机制。 2008年9月28日,巴菲特投资18亿港元购买了在中国香港上市的比亚迪公司2.25亿股股票,相当于公司全部股份的10%,一时间舆论哗然。 巴菲特和乔布斯不同,他不走技术路线,而是创立了很多无形定律、概念和信条,“巴菲特慈善午餐”的拍卖活动和股东大会就是例证,它们不受产品本身的掣肘,不像乔布斯的苹果系产品,会受到市场环境的波及而发生价值的变化。 巴菲特是一个不依靠损人利己而致富的资本家,他总是将投资人和投资对象当成合作伙伴。他向来遵守诺言,崇尚契约精神,对朋友更是有着极大的忠诚感,这种人格魅力让他成为被顶礼膜拜的教主和股神。 金钱改变不了你的健康,也无法让别人爱上你,然而它会让你身处的环境更有趣。

  • 眉山金融论剑
    GeekGray
    推荐

    人们习惯将巴菲特称为股神,其实他也是一位企业并购大师,他拥有过人的投资智慧、高远的战略视角、冷静的商业头脑;他也具备了超强的情商,能在别人恐惧时贪婪,能在别人贪婪时恐惧;他更有着多数人缺乏的公益之心和慷慨胸怀,在2006年他将名下85%的财富捐赠给慈善事业,在他身上闪耀的不仅是智慧的亮点,更有人性的光辉。

  • 眉山金融论剑
    寧靜致遠
    推荐

    中文名 沃伦·巴菲特 外文名 Warren E. Buffett 别名 股神 国籍 美国 出生地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