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值体验:影响用户决策的关键时刻

峰值体验:影响用户决策的关键时刻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峰值体验:影响用户决策的关键时刻
    快活人
    推荐

    #176.王阳明的心法到底是什么?我们怎样学与习? 阳明先生,姓王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被《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 花了一周时间读完好厚的一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传》,一个月下来也看完了度阴山关于王阳明心学的另外几本书。读罢,我深受打动,真想成为王阳明的心学门徒。 说说我那微不足道,浅尝辄止的一点点小理解。 王阳明的心学,与儒家,道家,佛教,禅宗都不同。归根到底,王阳明的心学,在于实践, 这门学问,本质上是入世成大事的学问。 阳明心学是怎么创立的呢? 大概是这样的,王阳明当时苦学道家思路,格物致知,但是,他看竹子七天七夜也悟不出任何道理,还落下一身病,之后他去研习佛法,可是佛教讲究让人成佛,可是成佛必然要舍弃人性,比如出世的和尚,家中尚有年长的老母健在,这显然是不负责任,而儒家中的道,包括仁义礼智信太为广泛,需要研习大量的经书体悟,这些学派皆无法解答他的心中疑惑。 引用一句话《金枝》作者弗雷泽说:“当人类的思维之舟”从其停泊处被砍断缆绳而颠簸在怀疑和不确定的艰难之海时,他们会感到痛苦和困惑,只有一种方式可以抹平这种痛苦,消除这种困惑,那就是,思维之船必须重新进入一种“新的信仰体系和实践的体系之中”。 从此,王阳明不断体悟,终于在龙场悟道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心学横空出世。 再说说心学与理学的不同: 理学是北宋时期朱熹提出的,他追求“格物致知”, 一切道,从外物中找。 而心学则认为,心即理, 一切理我们都早已知晓,并不需要格物。那需要格什么呢? 格良知就行了。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我本质的内心中那个良知,就是理的本源,我做事追随这份良心就行了。 比如说,我心声爱我的父母,我自然会在他们热的时候给他们扇扇子,在他们睡觉时冷的时候给他们挪被子,我们并不需要在外界去学,并不需要让任何人告诉我们! 我们的本能就是,做善事,内心自然而然就感到快乐,看到他人欣喜,我们就欣喜。 相反,我们要是去做坏事、猥琐之事如杀人偷盗,任何正常人都会感到羞愧不安,这就是有愧良心,这些我们本能的就知道。但是为什么有坏人呢? 很多恶人都是不断被物质的贪婪屏蔽了内心的真善美,他们的善被厚厚的污垢所遮挡。想要找回真心对他们而言是很困难的。 阳明心学的四句口诀就能体现阳明心学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宗旨: 无善无恶心之体(世界观), 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生观)。 知善知恶是良知(价值观), 为善去恶是格物(方法论)。 心学精髓之一:心即理 —— 宁静于内,无敌于外; 心学精髓之二:知行合一  —— 慎思笃行,行以致知; 心学精髓之三:致良知  ——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致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包括第一,明辨善恶(遵循道德)。第二,辨是非(大智慧)。这是人人具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就是唤起、体认、践行、扩充、光大、达到、实现。所以致良知就是要通过那些“致”的行动实现人皆有之、与生俱来的自性、本心、善根、智慧,达到万物一体、与宇宙同化的圣贤境界。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在“致良知”后知和行关系上发展。“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为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即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本是一体,不可分离。因此,知行合一反对那种只说不做的假道学,不行就不是真知,无疑有其深刻意义。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是相伴相生的存在。就好比我们知道孝顺父母是正确的事情,是我们的良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就是常回家看看,帮妈妈洗洗碗,帮爸爸捶捶背,让他们幸福安享晚年,这就是“孝”的知行合一。 我很欣赏阳明先生的这个学问,因为它极其注重实践,讲究知行合一,讲“事上练”,当我们做一切事情的时候,追随“良心,良知”,以这个为出发点,只要良知上是对得住的,这个事情在大体上就不会错。然后就道存于心,不断地实践下去。如果你不追随这个良知,你做事情做到最后一定会自讨苦果。就像是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所批判的会计那样,为了表面上看收益很好,不惜做假账,倒头来导致公司跌破数亿资产,就是如此。 事实上,我觉得王阳明的心法很好理解,比如说,当你感到很难过时,你会说,伤心了。 当你烦恼时,你会说,我的心很烦。当你静静的听一首歌曲时,你会想,你的内心很平静。当你喜欢上了一个男孩,或是一个女孩时,他或她给你的感觉是什么,让你心动了!对吧? 那心学呢?就是让你不动心,看似容易但非常难以做到, 任何情况下都宠辱不惊。 我一点点的体会,发现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如此。比如说特朗普,虽然很多人鄙视他,但是他曾经欠款9.5亿美金,任何正常人都会被这笔巨款压垮,他却风雨不动安如山,在关键时刻,不是自怨自艾,而是积极和团队商讨策略,勇于面对,解决问题。结果很快,不仅特朗普还清了债务,还让公司重新走向巅峰。 此外,再比如说马刺队的传奇主教练波波维奇,一共率队夺得五次NBA总冠军,任何时候拿到冠军,所有他的队员都是激动的热泪盈眶,然而他却依然面不改色,甚至不见他一个微笑。他这个强大的内心,或许就是他强大而又战无不胜的关键所在吧,这份超脱完全从某种程度上达到了超人的地步。 我们如何练就心法,拥有强大的内心? 1.去浮躁之心,常常静坐自省。 2.立志,打定一个成为什么样人的决心。 3.勤学,勤奋学习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品德。 4.改错,知错能改,有错误就改正。 5.责善。责善的要点在于“忠告而善道之”,尽心劝诫,态度委婉,让人对我只有感激而没有恼怒。 6.事上练,平时心静,在关键时刻却乱了分寸那也是没用的,做事上,读书上,我们都要时刻练习心法,这样才能心理合一,知行合一。 王阳明是古来少有的做到了儒者所认为的“三不朽”的人物,即立德、立言、立功。他龙场悟道,创立王氏心学,他剿匪贼、平宁王,都创下了不世之功。 一介文弱书生,用智慧战胜了穷凶极恶的贼叛,不能不说是知识分子的楷模。他的心学理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更是影响了中国数百年。他去世前所遗留下的“此心光明”则显示了他已超脱世间的一切系绊,找到了人生的廓大境界。 我心光明,的确是一个不容易达到的至臻境界,但通过努力还是可以做到的,比如阳明先生就做到了。只有心光明,才能世界光明。当你的世界光明了,你也易在身边的世界找到光明。用光明的眼光看待整个世界,那么这个世界也就光明起来。你的光明,也会带动别人光明。当大家都光明起来,这个世界便没有了黑暗,这样便会创造出一个美好的世界。 追踵先贤的足迹,寻找自己的光明,寻找世界的光明,让这个世界不再有黑暗! 希望我们都能拥有一颗真正强大的心,快活过好每一天。 # 此笔记写于2017.6.17,发于朋友圈上,今日再写上几点体会,加以点评,发于书友分享,愿诸君皆有所收获,大家共同成长!

  • 峰值体验:影响用户决策的关键时刻
    高朋满座
    推荐

    王阳明的一生是精彩的。犯过错、受过苦。变得是外界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不变的是他那颗始终追求圣人之道的赤诚之心。骂刘瑾、平战乱、建心学、成圣贤,他的事迹,桩桩件件,都充满了传奇色彩

  • 峰值体验:影响用户决策的关键时刻
    路途
    推荐

    王阳明这个话题很大,他被认为是古往今来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心学大家。这本书则主要记录了王阳明的生平,虽然对于阳明学,程朱理学,陆九渊的象山学之间的差异着墨甚少,王阳明一生的传奇事迹让我们也能从中看到他一步步走向圣人的足迹。 王阳明的一生可谓是精彩纷呈,也是艰辛异常。 【阳明生平】5岁之前不会说话,之后小小年纪便以诗词闻名。12岁立志做圣人,觉得读书做圣人才算是天下第一紧要的事。年纪轻轻就带领随从去边关视察,与少数民族的青年骑马射箭。由此可见少年时期的王阳明是一个极具个性的人,好任侠,喜骑射,喜欢钻研兵法。 后来迫于状元父亲的压力,王阳明亦开始认真读书,不过他读书是有自己的追求,亦是想通过读书来找寻自己做圣人的道路。这期间他看了很多朱熹的学说,接受了格物致知的理论。王阳明是个实践派,他觉得既然万事万物中都存在至理,那么自己家的竹子是否也能格出真理来。这一格不得了,王阳明就这么对着竹子格了很多天,直到把自己格得吐了血。 这也是王阳明开始怀疑朱熹格物致知观点的开始,后来他去学禅,习神仙之道,在释老学说中都获得了极高的造诣。但他也慢慢发现了道家和佛家对于他圣人之路的束缚。 三十四岁,王阳明遇到湛若水,两人结伴研究圣学,即心学,可谓才是真正找到自己的道路。 【龙场悟道】后来王阳明的人生诸多不顺,因谏言被杖责下狱,又被派往偏远的龙场做驿丞,中间又遭遇大太监刘瑾派来的杀手。龙场的困顿,艰苦无比的生存环境,让王阳明第一次开始思考生死。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功名利禄,人生荣辱其实早已看淡,唯独这生死难以参透。 王阳明给自己弄了个石棺,躺在里面去感悟生死,最后参悟心即理,这就是很有名的龙场悟道。 【立功封侯】王阳明后任庐陵知事,破南赣四省匪患,平宁王朱宸濠叛乱,以不费一兵一卒收思恩,田州,定断藤峡八寨之乱。可以说王阳明的政绩是非常卓著的,上马打仗,下马治民,在朱厚照做皇帝刘瑾等宦官干政的明朝暗黑局势下,王阳明能有这样的功绩真的是很不容易。 最后王阳明在回乡途径青龙铺的一艘船上去世,留下“我心光明,亦复何言”八个字。 【全书评价】这本书讲心学的篇幅很少,中间引用了大量的王阳明的诗词文章,但注释译文极少。这对于我这文言功底相当一般的人来说,是很折磨的,这也是我没有去读《传习录》的原因。我之所以把这书读完,是因为我觉得了解王阳明的生平才能更好地理解他的心学思想。 【自我总结】中间我也去喜马拉雅听了度阴山的王阳明知行合一与浙江大学教授董平的王阳明心学,权当做个记录,来作为此时此刻我自己对于心学的认识。 首先我一直有个认识是,对于人的思想理论,它永远是有局限的。就像朱熹和二程在儒学基础上提倡理学,穷物致理,格物致知;王阳明又从朱陆学说中发现不足,提出自己的心学。 这句话是基于我对道德经的理解,道是世间万物无穷无尽的变化,我们有限的认知当然无法对世间万物都能清晰认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因此在我看来,古往今来所有的圣人都值得尊重和敬佩,但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因为他们的一生就是这样在做的,即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朱陆思想】那么朱熹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呢?即他觉得万事万物都有至理存在,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寻求,钻研事物的规律,才能真正知晓真理,知晓真理才能落实在行动上,即先知后行。 心学创始人陆九渊的看法则觉得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粗一看,一个是唯物主义者,一个是唯心主义者。而王阳明则是发扬了陆九渊的心学,在心即理的基础上加上了方法论,陆续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 王阳明觉得向内心求即可,人人心中都有良知,都有做圣人的资质。正如他的四句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人道终是归于天道,天道以万物为刍狗,根本没有善恶的观念,所以人心本体是没有善恶的。之所以有善恶的观念,是因为自己的意念在动。知道善恶是非就是心中的良知,那么对待自身,保持良知去除私欲恶习,就是人人做圣人的途径。 【心学感悟】我在想,这能够知晓善恶是非的意念是从何而来的。与生俱来的说法实难服众,个人观点,从关系与文化中来更靠谱。 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人是社群居住的,人与人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从古到今不管是向内求还是向外求,传承下了文化与传统。不同的民族与国家,他们的文化与传统也不同,他们内心对于良知的评判也不同。 良知是人在社群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父母,爱人,亲友,师生,君臣,相邻等等)孕育出来的,包括忠孝节义。不同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对于忠孝节义的评判与标准也不同,所以有善恶,有忠奸,有是非美丑。 正是有了外界的评价,是非好坏对错,也正是导致了心中意念之动。心里有了成见,就像一面被污染的镜子,心里是什么,照出来的就是什么。 正如一颗种子埋在土里,它自身的基因决定了它长大后是草还是树,这就是心。在成长的过程中,它要不断从根部吸收养分,从叶的光合作用制造养料促进自己的成长。这叫格物致知。 良知是关系文化中孕育的,所以必须通过格物致知让自己成长,但格物不代表一定是向好的。因人性中的私欲,丑恶会让格物产生偏差,从而使人走向歧途。所以有了格物的功夫还不够,还得有对内心的感知与尊重,秉承良知为标准,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没有格物致知,内心即使有良知,行的格局亦会受限。格物与求心相辅相成,才能做到不偏不倚,知行合一。在实践和认知中,格局不断提升,才是真正接近圣人,接近道的过程。

  • 峰值体验:影响用户决策的关键时刻
    无问
    推荐

    ✍🏼离去的,如废墟中得到光荣脱身。遗弃的,任水深火热扑向一个人,尔身各各自天真。 五百多年前的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开创心学思想体系,现如今熟悉的《传习录》为王阳明的弟子徐爱以年月为次,不复分别体类整理阳明先生心血与思想结晶编撰而成。其专以讲学明道为事,不在文辞体制间也。 古时一直认为知与行是两回事,人要先知后行。而王阳明认为二者是同时进行的,知是行之始,行实知之成。其开创的心学体系有三大精髓–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其宗旨一对应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 心自光明的一生,如悬之明月。年少时“格竹”不成,后因仗义谏言遭刘璋报复而廷杖入狱,且受尽屈辱。在贬谪赴任的路上却死里逃生,在龙场这个蛮荒之地却在困境与生死考验中悟出了一直苦苦寻求的圣人之道,即熟知的龙场悟道。后讲学,破贼,却因佞臣而不受朝廷重用甚至是利用。阳明先生用自心光明感化身边事物,更是知行合一。 人世间的美丑善恶,是非黑白,原本就清清楚楚摆在每个人的心里,向善向真向美而行,只需追随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即可。穿过险滩恶浪的最终力量,不是来自外界,而来自强大的内心。 身过可勉,心过奈何。 离去的,如废墟中得到光荣脱身。遗弃的,任水深火热扑向一个人。

  • 峰值体验:影响用户决策的关键时刻
    赵祥亦
    推荐

    无善无恶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原本是心的最本真自然的状态,是心的本体,而由于心即是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所以,在王阳明看来,这个世界原本也是无善无恶的,我们对待天地万物的态度亦应无善无恶。 “有善有恶意之动”,人人皆有良知,心之本体原本无善无恶,为何这世上终是有好人恶人。在王阳明看来,这是人的心失去本体,良知被私欲所蒙蔽,而良知一旦被蒙蔽,就有善恶之念。 “知善知恶是良知”,王阳明认为,人人心中都有对是非美丑的正确判断,是就是是,非就是非,简单明了,这就是良知。去恶从善便是听从良知,而去善从恶便是良知受蒙蔽。 “为善去恶是格物”,朱子讲究“格物致知”,王阳明却主张从心上为善去恶,从事上来磨炼功夫,存天理,去人欲,让人的喜怒哀乐恰到好处。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