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全12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全12册)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全12册)
    海兰
    推荐

    通俗易懂,很适合我这样基础薄弱,但又好想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初学者[呲牙]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全12册)
    安静
    推荐

    虽然易中天的这本《中国人的智慧》在许多学派的思想方面解读得不是特别全面,但是作为一本国学入门的书还是值得一读的,它非常的通俗易懂,也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对中国古代的一些大家思想有所了解。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全12册)
    朝霞
    推荐

    易中天老师的文字一如继往的画龙点睛,一语中的,切中要害,很过瘾! 🌿🍁《周易》的忧患意识,理性态度,变革精神,中庸原则。 🌹宗教和巫术刚好是相反的。巫术是征服,宗教是臣服。科学和巫术则是相通的,只不过科学走对了路,巫术没走对。但是,没有巫术,就没有科学,也不会有宗教。《易经》就是巫术中有哲学,《易传》就是哲学中有巫术。 🌹 中庸与和谐: 中,是反对走极端;和,是反对无差异。或,不片面就是“中”,不单一就是“和”。再或,中,就是不偏不倚;和,就是多样统一。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就是中庸之道。 🌿🍁《兵家的思考》主要讲“孙子兵法”,怎样利于不败之地?很精彩。 中国古代的军事学家,首推孙武,以后有吴起,有孙膑。“远古无章法,春秋讲规则,战国无底线”。 哪些将领容易犯错误,容易被打败?五种:拼命的、怕死的、暴躁的、自尊的、心软的。 🌿🍁《老子的思想特点》最难理解,我也最感兴趣。 🌹老子的思想方法: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最柔弱的,就是最坚强的,也是最和谐的; 最柔弱的,就是最厉害、最所向无敌的;最卑下的就是最崇高的,最空虚的就是最实在的。 所谓“上德若谷”,就是说,达到最高道德境界的人,一定谦恭卑下,兼收并蓄,虚怀若谷。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也就是说,唱反调,就是道的运动;居弱势,就是道的运用;最柔弱,就伟大;反着来,就成功。 🌹《老子》和《周易》是哲学意味最浓的,都是讲阴阳变化。 但《周易》喜欢变,《老子》不喜欢。《周易》认为,世界永远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只有变是不变的。既然如此,就应该主动适应世界的变化,走在世界变化的前列,至少也要做到“与时俱进”。 《老子》呢,也认为世界总在变。好事会变成坏事,坏事也会变成好事;美会变成丑,丑会变成美。不过在他看来,既然反正要变,我又何必变呢? 🌹孔子讲中庸,老子唱反调。 孔子的名言,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老子的名言,则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所以,《周易》是变革的哲学,《老子》是不变的哲学。孔子是中庸的哲学,老子是否定的哲学。 🌹老子的思想,就是一枚硬币。真无为和假无为,是它的两面。庄子看见了真无为的一面,韩非看到了假无为的一面。 🌹以有为求有为,是墨子;以无为求有为,是韩非;以无为求无为,是庄子。以有为求无为,则是禅宗。 🌿🍁《魏晋的风度》主要讲魏晋宽松的文化氛围:真性情,高智商,美仪容。 美仪容:一个气宇轩昂,有如日边朝霞;一个风姿绰约,有如月下春柳。 🌿🍁《禅宗的境界》收获最大。 🌹佛教是天国的哲学,儒学是人间的哲学。 🍃成佛,要满足三个条件: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佛教要中国化,就必须简易化。于是,就产生了两个最简易化的宗派,一个是禅宗,还有一个是净土宗。 🍃观音菩萨解决现实问题,阿弥陀佛解决归宿问题,这就是中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 🌹破字当头,只要觉悟,众生也是佛。相反,如果迷糊,佛也是众生。这就叫“迷即佛众生,悟即众生佛;愚痴佛众生,智慧众生佛”。 🌹成佛的关键在觉悟,觉悟的关键在自我。禅宗的主张,是“找回自我”,不是“执著于我”。禅宗就从佛法变成了一种境界。 收获很大,我把重点知识,读一遍,录音,反复听!感恩易中天老师!🙏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全12册)
    ZDL
    推荐

    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授受,智慧只能启迪。《周易》、《道德经》、《论语》、佛家禅宗文化等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虽历经千年,但历久弥新。易中天老师的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富含哲理,引人思考,此书读后收获良多。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全12册)
    张树
    推荐

    易老师写的真好,国学博大精深,后人都是研习古人的作品,那两个动乱的时代产生了无数的大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自由探索!时代已经过去了,大师不会再现!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全12册)
    东山坳
    推荐

    自古以来关于“中庸”的解读五花八门。认可易中天先生对“中庸”的理解。中:不走极端;庸:不唱高调。中庸就是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所以中庸一定是常人之道,一定是适中之道,一定是可行之道。中庸之道,既是哲学,也是思想方法,还是处世哲学与做人的艺术。意思是哲学上,中正平和;思想上不认死理,因人而异;处世上,达则兼济穷则独善,顺势而为;做人上不争不计较。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全12册)
    推荐

    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授受,智慧只能启迪。近来看了几段视频,南怀瑾先生说人的秉性、习性是先天带来的。是人的本质,靠外部是很难改变的。一个是金庸先生当被问及如何教育孩子时他的回答是从不过度关注孩子教育,他认为孩子生下来好就好,不好也教不好。这对我的触动很大。作为教育者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是应该无为还是精进有为?哪些是对育人有帮助的,哪些是画蛇添足的教育行为呢?直至看到易中天老师对知识与智慧的理解,我好像突然间明白了一点。我们可以教授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智慧,但是能不能习得,能不能领悟就要靠学生自己了。因为每个学生的根器是存在差异的,接受程度也是有差异,这也就是俗语说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世间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能否学有所成皆是因缘造化。教育就是介于管与不管之间的一种守望与陪伴。 ​ 所谓“禅宗”,就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吸纳了儒道两家的思想,经过魏晋玄学和魏晋风度的洗礼,产生出来的又一种智慧。它标志着中国人的智慧已经从早熟走向了成熟,从思想变成了境界。不少学者认为,禅宗的中国化,其实就是儒学化。或者说,第一步,玄学化;第二步,儒学化。有了这“两化”,佛教可不就中国化了?中国化以后,岂不就可以跟儒道两家“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了?很多人对佛存在误解,因为无知才有误解。所谓禅,是梵文的音译,全称“禅那”,意思是“静虑”。它原本是一种修持的方法,就是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思考,所以也叫禅定、坐禅。张中行先生有个非常形象的说法,叫做“用深入思索的办法改造思想”。静虑是了不起的学问,因为静是培养接近于先天智慧的温床——静生智,定生慧。静定训练,帮我们找回心灵宁静的角落 ​​​。佛乃觉者,众生皆有佛性。佛家的静坐、参禅等修行方式,只是为了找回自我。正所谓自性成佛,一念悟即是佛。 ​ 为何谈了这么多与佛有关的内容?其实我自己也说不清,儒道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既然都是文化,我们就不应该执着于孰优孰劣,而是有理、有用就学,能增长智慧就精进钻研。 ​ 小时候的自己,特别喜欢看武侠片,不管是金庸小说还是其他小说,里面或多或少都离不开寺庙、和尚,渐渐就愿意亲近佛法。近期看了《鹿鼎记》,里面有顺治出家、韦小宝出家等桥段,通过一些情节真切感受到了佛法即世间法,生活处处有禅机。人人处处可以悟道,事事可以修行,时时可以成佛。 ​​换句话说就是行、住、坐、卧皆可悟道。真正的成佛并不是立马就能往生极乐世界,不落因果。而是成佛后精进如一,该吃饭还是吃饭,该睡觉还是睡觉,不再能够感受生老病死之苦,精神上实现了超脱。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金庸先生对佛学钻研的精深,他可谓是一个佛系小说家、哲学家。 ​ 中国文化讲因果是三世的,这一代,上一代,后一代,是直线的。印度文化讲因果是横线的,是讲个人的,前一生,这一生,下一生。所以印度的文化进来之后,就和中国的文化结合,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十字架,成了中国因果报应的学说基础。 ​​​佛说三世因果,真实不虚。作为一个初窥佛学门径之人就不再进一步谈对因果的体会了,否则就落入“野狐禅”了。 ​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治国,二是做人。”不过,法家只讲治国,不讲做人。墨家,也不怎么讲。讲人生的,是儒道两家,但讲法不同,观念也不同。道家当中,老子讲人生智慧,庄子讲人生态度。儒家孔与孟,都讲人格塑造。孔子要做“君子人”,孟子要做“大丈夫”。独尊儒术以后,这就成了主流。结果,是弄出了一堆伪君子和假正经。到了魏晋,儒家思想边缘化,孔孟之道吃不开了。吃得开的,是老庄《周易》、佛教玄学。表现为魏晋风度,就是“内在的智慧,高超的精神,脱俗的言行,漂亮的风貌”。春秋、魏晋时期就好像是一条河流的上游,上游水清澈见底,所以很多学者不愿读宋、元以后的经典,因为他们觉得这里面掺杂了太多杂质,让人摸不着头绪。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不是说越往后就越不好,只是对于《周易》、《道德经》、《论语》等这些不易之经典,还是原本素读最好,因为这里面的智慧虽历经千年,但历久弥新,仍然熠熠生辉,闪耀着璀璨光芒。 ​ 燃先圣之心灯,续众生之慧命,揭宇宙之至理,轨万有之一行。 ​学山慧海一盏灯,忽明忽暗雾中行。 ​道阻且长,行将能至。为官当存忠义,读书志在圣贤。在读书路上,继续求索、前行。 ​ ​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全12册)
    toni_tsutao
    推荐

    “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授受,智慧只能启迪。”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全12册)
    东篱素心
    推荐

    【蜜书】No.22,《中国人的智慧》易中天/著。 此书风格一如既往,语言通俗易懂又不失风趣幽默,框架清晰,论点深刻,读来轻松愉悦,收获良多。 此书包括「周易」、「中庸」、「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风度」、「禅宗的境界」等六部分中国智慧,因为有些内容在他的《百家讲坛》或他的其他作品里论述或,因而此书主要是真对上述智慧的重点以及遗漏的部分进行分析讲解。于我这种看热闹的人来说,已然足够。 以下简要概括下书中部分于我个人比较有意义的内容,偏颇遗漏之处,欢迎斧正补充! 其一、关于“轴心时代”的概念 轴心时代,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概念,也翻译为“枢纽阶段”。雅斯贝尔斯说,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世界上几个重要的文明民族,都出现了自己伟大的精神领袖和精神导师,包括印度的释迦牟尼,以色列的犹太先知,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还有咱们中国的孔子、老子等等。这些伟大先哲的思想,至今还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显然,这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很了不起,所以称为“轴心时代”。 其二、关于《周易》 1.《周易》有经有传。 《易经》就是用来算卦的,是卜筮书。《易传》则应该说是哲学书,而且很可能与荀子学派有关。传,就是对“经”的解释、阐释、说明、补充、发挥。 2.《周易》的含义 周:或曰周人,或曰周密,或曰周而复始;易:或曰简约容易,或曰变,或曰不变。 所谓“周易”,就是要用最简单的符号和系统(简易),来认识、概括、掌握和阐释不断变化的现象(变易)背后永恒不变的本质规律(不易)。这就叫“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系辞上》)。 3.周易的方法 易老认为:《周易》的方法也就三条:抓住根本(阴阳),掌握规律(阴阳转化,相生相克),建立系统。 《易经》的系统,也有两个,一个是符号系统,一个是文字系统,文字系统是说明符号系统的。所以,我们重点讲符号系统。太极生两仪,就是生出阴阳来了;两仪生四象,太阳、少阳,少阴、太阴就有了;四象生八卦,就有了乾、坤、震、艮、离、坎、兑、巽。 4.《周易》的启示 《周易》的启示主要有四条:忧患意识、理性态度、变革精神、中庸原则。 其三、关于中庸 1.中庸不是老好人,中庸不是和稀泥,中庸不是无原则。 易老说:老好人就是癌细胞。癌细胞要吸收我们人体的营养,却又不承担细胞的功能,生长速度还特快。结果它占了一个地儿,正常细胞就不能生长不能工作了。全身都长满不干活的癌细胞呢?人就死了嘛!如果全社会都是老好人呢?这个社会就死了。所以老好人就是“德之贼”,中庸也不可能是老好人。 再则,团结是要有原则的。无原则地在一起,那就是勾结。 2.中庸是什么? 简而言之:不走极端,不唱高调。 其中不走极端包括两个方面: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既不过头,也不掉队。 3.中庸三结论 第一,中庸一定是常人之道。 第二,中庸一定是适中之道。 第三,中庸一定是可行之道。 总之:中庸是道德境界,是思想方法,是处世哲学,更是做人艺术。 其四、关于兵家的思考 1战争的形态。 随着历史的发展,也在变化。怎么变呢?简单地说,就是“远古无章法,春秋讲规则,战国无底线”。(春秋战争规则很可爱,类似现在奥运竞赛)。 2.三大兵书。 已经失传的《吴子兵法》,残缺不全的《孙膑兵法》,以及《孙子兵法》。其中《孙子兵法》是最重要的。它被尊为“武经之首”,在历史上和世界上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3.孙子不是“和平主义者”,而是“战争经济学家”。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真正意义。 第一,屈,确实并不一定就是屈服,也可能是短缺、不足、亏欠,比如“理屈词穷”就是。理亏了(理屈),就没话说(词穷)嘛! 第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宾语,是兵,不是人,也不是国。也就是说,并非屈人之国、屈人之人、屈人之君,而是“屈人之兵”。兵,当然可以理解为“军队”,但也可以理解为“军事力量”。 因此,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就应该这样理解:在攻城之前,先让敌人的军事能力(包括指挥能力和作战能力)严重短缺,根本无力抵抗。接下来,就有可能实现“不战而胜”的目标。 关于“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这个“全”,并非保全而是“全胜”、“全得”。实际上,孙子不但不反战,而且野心还不小。 其五、关于老子的方法 1.老子学说的传承。 李零先生的说法,是老子的学说,有两个学派在传承。其中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就是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还有一个,是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道家系统传下来的,是《道德经》;法家系统传下来的,是《德道经》(请参看李零《人往低处走》)。 2.老子的方法。 第一、人往低处走。 老子最推崇婴儿、女人、水、毂、谷、朴。特点呢?幼小,柔弱,阴性,虚空,原始。可见老子的价值取向,就是求下,贵柔,崇阴,尚无,喜欢原生态。 第二、唱反调。 老子认为:最柔弱的最坚强,最卑下的最崇高,最虚空的最实在,最原始的最先进。这也就是老子的思想方法:反过来想,反过来说,反过来做,反过来看问题。总之,反着来,就对;反着来,就行;反着来,就能无往而不胜。 3.道家三宝。 一个叫“慈”,即“慈爱”;一个叫“俭”,即“节制”;一个叫“不敢为天下先”。 其六、关于魏晋风度 1.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怪异的,只有一个刘伶。学驴叫的两个故事,其实可以叫做“洒脱”。生儿子的,可以叫“风趣”。南康长公主,则可以叫“豁达。最主流还是:真性情,高智商,美仪容。(故事请参考《世说新语》) 2.魏晋风度其实是被逼出来的。 政治黑暗,美就只在自然。礼教虚伪,美就只在天际。前途无望,美就只在当下。人生无常,美就只在今世。 3.魏晋风度的意义。 第一:从有用到没用。 第二个,从人格到人情 第三个,从社会到自然。 其七、禅宗的境界 1.禅宗的三大特点。 天国人间化,佛法内心化,智慧艺术化。 2.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两次大冲击。 第一次就是佛教传入中国,第二次则是鸦片战争以后的“西学东渐”。 总之:道家求真,儒家求善,魏晋求美,兵家求利,佛家求“我”,《周易》求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全12册)
    ☕悟语观心
    推荐

    易中天[玫瑰]悟语 “道体心传,如我拈花示众,你便会心一笑,就传了过去,比Email快多了。”👍 密意是什么?密意就是接心,就是印心! 观心[玫瑰]《中国人的智慧》 “存理存心”,往事浓淡色如清,已轻;经年悲喜净如镜,已静。 悟语观心的第208本[玫瑰],“深深拨,有些子;平生事,只如此。”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全12册)
    娇娇,
    推荐

    诸子百家思想影响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思想走向,周易、道德经、佛家禅宗文化形成中国人特有的智慧。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全12册)
    明月
    推荐

    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授受,智慧只能启迪。千百年来儒释道的杂糅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走向,《周易》《道德经》还有佛家禅宗文化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智慧。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全12册)
    地山谦彬👣
    推荐

    中国人的智慧: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全12册)
    林静
    推荐

    很喜欢的一位大师,易中天是近年来中国历史与人文学界的一位稀有学者,他既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风靡一时,又是我国当下少有的人文销书作家。其思想相当深邃、独到,“不惟上,不惟书,要惟实”。并且,他的笔调直来直去,往往一语中的,清新脱俗,深得草根阶层的喜爱。堪称中国沉闷史坛和书坛的一朵奇葩。也许,易中天并不是官家喜欢的学者,因为他“不给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但只要苍生喜欢,我相信易中天也会感到欣慰的。 古人云:官可以不做,书不可不读。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文章千古好,仕途一时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所以,不管你是什么人,多读点书吧,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学海中不但有桃花园,而且还有一个自由独立的世界。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全12册)
    Ashes
    推荐

    古人评价苏东坡的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同样,易老师的书,最好脑补上一口抑扬顿挫,节奏分明的福(湖)北普通话。其实,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或曰国学的通俗读物翻来覆去讲的都是那几个人,几本书,几句话。胡适之先生曾说,中国旧籍是经不起读的。集是杂货店,史和子还是杂货店。至于经,也只是杂货店。我没有资格评论胡博士的观点,但我想,杂货店也有杂货店的乐趣,而这乐趣一大半来源于杂货店掌柜的经营态度和个人魅力。 易中天老师在我眼里正是一位态度鲜明,魅力十足的掌柜。钱钟书先生的名言,教授成为名教授也有两个阶段,第一讲义当著作,第二著作当讲义。在读者看来这揭露了一个行业内幕,在作者看来它确给出了一条金科玉律。早已成为名教授的易中天老师,其实完全有资格享受“著作当讲义”的惬意了。把之前的著作和积淀略加修正和整理,完全又可以付梓成书,销量想必也不会差。可易老师偏偏喜欢做劳神费力的活。他在本书《老子的方法》一章明确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过的,就不讲,或者少讲。那些内容,请大家看我的两本书。一本叫《先秦诸子》,另一本叫《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好吧,这也许是个植入式广告,可人家有干货啊。 这是他对待读者的态度,还有一个是对待作品的态度。虽然本书的定位是通俗读物,但可以看出易老师还是用了治学的态度在写作的。全书注释非常详细,(尽管不规范)但对于普通读者写明参考文献的作者和书名也就够了。在对待古籍的版本问题上,易老师也显得很谨慎,比如他在解释《老子》内容时说:下面我讲到《老子》某句原文的时候,可能会跟大家听到、看到的,不太一样。请别奇怪,也别以为又出了“硬伤”。当然,我会尽量使用大家比较熟悉的版本,即通常所谓“今本”。但是,如果“今本”明显有问题,我也会根据高明先生的《帛书老子校注》改过来。 易老师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上。关于这一点,我想不用举例说明了,但凡听过他演讲或读过他其他书作的朋友都不会陌生。冯友兰先生说: 历稽载籍,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著小史者,意在通俗,不易展其学,而其识其才,较之学术巨著尤为需要。 这本《中国人的智慧》至少可以说是文笔精妙吧。但是,这本书毕竟没有冠以“史书”的名号,主要原因可能是在构思时,就没有以史书的标准进行选材。书目所谓“中国人的智慧”,主要是介绍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但是各家思想的发展变化都却均未提及。诸子中非常重要的墨家、法家、名家等的思想也鲜有涉猎。从时间角度看,书中内容上起先秦,下讫晚唐,而对中国思想影响千余年的宋明理学,书中之字不提,或许程子朱子的学说在易先生眼里算不得智慧吧。 我惭愧自己读书不多,传统文化讲义类的书籍大概只读过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梁启超先生的《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和《要籍题解及其读法》,杨照先生的《经典里的中国》和易中天先生的这本《中国人的智慧》。虽然讲的都是差不多的内容,但这几部书由于写作对象、成书时代、作者个性等方面的不同,各自的特点非常鲜明。冯先生的书最为系统,确实可以作为专业入门课程的教材来对待。梁先生的书最为潇洒,适合作为课外补充和论文选题的思路指引。杨先生的书最为细致,适合作为学习古汉语的材料。易先生的书最为有趣,适合作为随身携带的休闲读物。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