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到无穷大

从一到无穷大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从一到无穷大
    子惠
    推荐

    歧视和偏见很难在地球上消失。 这本书不能算是推理小说,主要是过错家庭成员的生活状态。艰难与温情并存。

  • 从一到无穷大
    地久
    推荐

    很切实生动的展现了心理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自己和歧视什么的无关,对世上存在的歧视感到愤慨、厌恶,而且绝不相信自己是站在歧视的一方。

  • 从一到无穷大
    马耳东风
    推荐

    一本无关推理的东野圭吾。 在哥哥犯抢劫杀人后,时为高中生的男主角退学谋生,整个『入社会化』的过程中伴随着歧视和偏见,也曾因不想再支撑走过弯路,例如试图强行与前女友发生关系来获得她父母的认可,婚后因女儿在幼儿园被孤立,给哥哥写出断绝关系的信。 还好,总归是个抛弃成见,重头再来的好结局。更令人动容的是从一开始,男主遇到了很多无私相助的好人:老师,大胡子店长,社长,和后来的妻子,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本书引发的思考,由常规的对犯罪人员的歧视,放大至身处监狱之外,生活却未必轻松的服刑人员家属,并不是典型的东野圭吾风格,反转却也令人动容。

  • 从一到无穷大
    Muko
    推荐

    完全不同于以往所接触到的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 从一个本性不坏的哥哥杀人开始,弟弟本应该美好的生活就此改变。在之后的日子里一直带着杀人犯弟弟的帽子在社会中饱受冷眼。我原以为在这样的世界里,直贵最后会成为一个实打实的坏人,却不曾想,作者安排了由实子的出现,将直贵带回了正轨。我想,文章应该是表现出了一种被救赎与自我救赎吧。 关于书中那些歧视直贵的人,我们应该讨厌吗?是应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给予批评还是站在镜子前冷静思考下那些人是否跟自己很像呢?我想也会有像社长那样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劝人大度的存在吧。 不管怎样,东野圭吾给我留下的感触很多,与其思考人性不如好好思考自己。值得一读。

  • 从一到无穷大
    云迁
    推荐

    成年人是什么样子啊?永远不想成年啊 这就是成年人干的事吗?!成年人真是不可思议的生物,有时候说不能有歧视,有时候又巧妙地推崇歧视。这种自我矛盾怎样才能理解呢?自己是不是也会逐渐成为这样的人呢?直贵想。

  • 从一到无穷大
    简简单单
    推荐

    这也是东野先生一贯的风格,用细腻的描写刻画一个生动的人物,用锋利的笔刨开人性,让人觉得有些不能接受,却又如此合理真实,直达人性里的恶,你想掩饰的,他却一一给你呈现出来,很真实很直接。

  • 从一到无穷大
    Bella
    推荐

    前年偶然的机会读起了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喜欢不按常规出牌、不走寻常路子的书籍,就如本书中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歧视非但普遍存在,而且还是合理的。歧视有时甚至会是洪水猛兽,足以淹没吞食掉你本可以拥有的许多东西”,善与恶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甚至可能是一念之差。这样,让我们换了一个角度看世界,看到面向阳光时的阴影。 这本书看得有点慢,差不多一个星期才看完,整个看书过程心情都有点儿压抑,也许并不适合在大过年里看这样的书,但是,如今的年味是越来越淡了,或许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引起思考,反而能让这个年有了些特殊意义吧。 ……在直贵最初想要断绝与哥哥的书信往来时,我对直贵是感到厌恶的,因为觉得他自私,再怎么说哥哥也是为了弟弟的学费才盗窃杀人的,但转而又觉得自己不免过于圣母了,人类的悲欢本就不相通,更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自己凭什么就这样对直贵进行了道德绑架?正如有位书友所说:有时候,过度的同情和解读,也是歧视的一种,只是我们连自己都没有觉察。 社长与直贵的谈话,估计是为许多读者拨开云雾的关键,让我慢慢地真正理解了直贵的一系列做法,包括最后去监狱里演唱的《想象》歌曲,那个没有歧视和偏见的世界,也只能够在想象里。

  • 从一到无穷大
    瑞萌萌
    推荐

    看这本书我的心理嘈杂的很呢,但真的是喜欢。每看东野圭吾的书都会喜欢,这好像是常态了。我心里面存在一个疑惑或者说是一个担忧吧。因为主角直贵的隐瞒跟我的隐瞒,有一种相识的感觉。再让我想反思,这也不是个事,我决定坦白从宽。我不知道我会失去什么,会得到什么,会接受什么,会受到何种伤害。但我始终觉得写作应该真诚,若对自己都不真实的话,那如何面对现实的世界呢? 直贵隐藏的是他哥哥刚志杀人犯的事实。而我隐藏的是什么?我不是处男,这只是对于前女友的隐瞒,其实现在写的也是傻的,其实就是觉得对不起良心吧。在我心里跟以往的认知产生了冲突,事情是这样的。 有一次我听她说,若是你没有第1次的话,我不会跟你做爱的。这是她的原话。我理解的意思就是,不是处男不配跟她做爱。我心里翻江倒海。因为我不是了。我有想过,想跟她坦白,但是出于自私的目的,或者是说我还想接着被她爱,我隐瞒了。我有三次想要跟她说,但是我又产生了疑惑。我是不是处男,怎么能成为做爱的执行标准呢?当时那叫一个气啊!有一种不想理她的感觉,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但是我就明了啦!好歹她也是老师啊。原来封建思想的传承是由封建思想受害者维护的。后来我过意不去,我一直隐瞒,在我心里思想交杂,都快把我给打倒了。我有想跟她说,因为我觉得对不起她。我骗了她的感觉。后来我故意冷漠造成了分手。因为每当面对她的时候,我就觉得我很脏,配不上啊! 接下来才是写正文,其实我心里挺紧的。我好不容易坦白从宽,我是战胜心理上的恐惧的。但为了掩饰,我必须得写一下比较好的文中内容。或说是对读者有意义的干货吧。其实你们想看的是上面说的故事对吧?我不想多写,我现在脸还没有那么厚。说多了感觉有点害羞。 整篇故事分为6章节,很多小节。这就让我明白,写一本书应该要分章节。我就是写一章接不下去的人。其实我写故事的手法很烂的。我自己都看不下去,有待提高。下面就是在书中做的笔记。 1.哥哥武岛刚志为了弟弟直贵的学费去偷盗,无意间伤害了老太太,在逃亡的路上遇见了一位女士,被人家报了警。在牢狱中向弟弟寄信。也就是本篇故事的前因。 2.尽量做到真诚。 音乐队为什么会失败呢? 1.他们没有坚持自己的初心。从放弃直贵开始,就变了样,没有了特色。 2.听众喜欢的是根据所唱的喜欢,而并非是大众型的喜欢。流行只是稍纵即逝的心动。 3.梦想实现的快感在于过程,我们傻傻的坚持就是一种快乐,与其问成功不如问是否放弃。

  • 从一到无穷大
    小娜🍄
    推荐

    可能是刚刚读过《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的一生,直贵的苦难感受不到心里去了。 分享本书中的一段话吧: 没有歧视和偏见的世界,那只是想象中的产物。人类就是需要跟那样的东西相伴的生物——《信》

  • 从一到无穷大
    鬼鬼
    推荐

    东叔完全无推理的小说但能让我从300页一直哭到尾,把“歧视”两个字揉碎了塞进这本书里读起黑暗且压抑。“成年人真是不可思议的生物,有时候说不能有歧视,有时候又巧妙地推崇歧视。” ​但反观自己,是不是也是镜中人呢?

  • 从一到无穷大
    🍊🐟
    推荐

    2021年阅读的第14本书📖 这是东野圭吾被严重低估的一本书——尽管封面丑绝但架不住内容精彩——它不是推理小说,它所表达的主题更宏大、更复杂。 犯罪本身值得关注,罪犯、罪犯家属和受害者在犯罪结束后的生活同样值得关注。作为罪犯,牢狱中的那些年怎么度过?作为罪犯家属,正常的生活能否延续?作为受害者,噩梦般的现实如何结束?作者讲述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一 本书的主题其实就是两个字——歧视。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自己和歧视什么的无关,对世上存在的歧视感到愤慨、厌恶,而且绝不相信自己是站在歧视的一方。这部小说是在像这样的我们提问:那么,这个镜子里映出来的,究竟是谁呀? 有人就有社会,有社会就有歧视,我们生活在一个歧视无处不在的社会。大到书中所描写的犯罪歧视,小到我们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的学历歧视、职场歧视、地域歧视等。 “没有歧视和偏见的世界,那只是想象中的产物,人类就是需要跟那样的东西相伴的生物。” 歧视来源于偏见,偏见来源于优越感,优越感来源于本身或本身群体优越于他人或其他群体的长处。长处则是不同,而不同,永远存在。只要人类聚在一起,就会区分美丑灵蠢。若歧视不存在,则优越感无法体现。 二 本书使我新学到一个概念——反向歧视。百度百科解释为「为追求实质平等,对特定群体或个人给予的特定保护超过了必要的限度而形成的对一般群体或个人的不合理差别对待或制度安排。」简单来说就是「对特定群体的保护和照顾使一般群体受到了歧视」,例如高考加分制度。 大家与弟弟只是普通同事,发现这样的事情后本能想要远离弟弟,可这样做又难逃良心的谴责,所以只好用比之前更好的态度来对待弟弟,可这样对其他的普通同事是不平等的——所谓「反向歧视」。所以平野社长才会说: “是因为怎样跟你相处才好,大家搞不清楚。本来不想跟你有什么瓜葛,可若明显表示出那种态度又不道德,所以才格外用心地跟你接触。有反向歧视的说法,就是那样。” 三 阅读过程中我曾自问「若身边出现了弟弟这样的人我会怎样做?」 初始答案为「知根知底的人我会待他一如既往,普通关系的人我会迅速远离。」可它是否太过于理想化?如果我的朋友或亲人真的成为了「弟弟」,我真的能够始终如一吗?我恐怕也会垒出一堵或薄或厚的墙。我害怕自己会垒出这堵或薄或厚的墙。 并不是说你这个人不可信赖,也没有因为你是罪犯的弟弟,有着相通的血脉,产生你有可能会做同样的坏事这样不科学的想法。 或许是安全感吧——不确定他的本心,不确定本心不变,不确定本心变化后不会殃及自己。尽管出事后迅速远离的做法不道德,但自我保护的本能会不断地淡化这种不道德感。我似乎也是歧视者之一,我似乎从朦朦胧胧的镜子中看到了模模糊糊的自己。 四 书中还描写了犯罪者的两种忏悔。哥哥杀了人,伤害了死者的家属,他应当对受害者进行忏悔。同时,因为他的错误,影响了弟弟的一生,他也应当对家属进行忏悔。作者描写的主要是后者。 马克思说「人类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降生于世界,一定会缔结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同学、爱人、同事等。而我们作为情感动物,一定会有不想伤害的人和不愿毁坏的社会关系。 犯罪者必须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就是自己犯罪的同时,也抹杀了自己亲属在社会上的存在。为了显示这种客观事实,现实需要存在歧视。要让所有的犯罪者知道,自己要是犯了罪,亲属也会痛苦。 可哥哥不明白。他在牢狱内的十几年,一直认为自己已经为所犯的错误付出了代价。他不知道受害者的痛楚,所以他一封又一封地写着道歉信并诉说着弟弟越来越好的状况。他也不知道弟弟的艰难,所以还是一封又一封地写着近况信并诉说着自己越来越好的状况。直到收到弟弟的最后一封信,他才幡然醒悟——原来自己的信在某种程度上带给了他们很大的困扰。 五 不管未来歧视消失与否,这都是值得全人类关注的命题——本书想要表达的就是这样。如果说我从书中学到了什么,那就是——不要轻易歧视他人,不要轻易对他人抱有偏见。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对自己的一种美好的憧憬吧。 想象一下抛开天堂,一切就那么简单。 也没有什么地狱,头顶只有蓝天。 想象一下所有的人们,在当下真实地活着。 想象一下抛开国别,其实就那么简单。 没有杀戮牺牲的借口,没有需要皈依的神祗。 想象一下所有的人们,平静中自在地生活。 你可以讥笑我的梦想,做梦的我并不孤独。 有一天你会跟我一起,让世界拥有同一个梦想。 想象一下抛开索求,来吧就那么简单。 驱走所有贪婪和欲望,就让人们不分你我。 想象一下所有的人们,分享着同一个地球。 你可以讥笑我的梦想,做梦的我并不孤独。 有一天你会跟我一起,让世界拥有同一个梦想。 六 最后,对书中众说纷纭的「糖炒栗子」以及「弟弟选择的道路」这两点,附上个人小小的看法。 “栗子的事。糖炒栗子的事,怎么记的呀?” “那事啊,”刚志站着苦笑着,用手搔着脖子后面,“你问怎么记的,我也不知道。不知怎么就记住了。那时候我看见它,一下子就想起来了,直贵最喜欢吃糖炒栗子。” 直贵摇着头:“错了,哥哥,你记错了。” “啊?” “喜欢吃糖炒栗子的是妈妈,妈妈从百货商店回来的路上买的。我跟你两人剥了皮递给妈妈,是想看到妈妈高兴的脸。” 栗子既是隐喻,也是真实存在的。它代表着哥哥对幸福的向往。偷到弟弟上大学需要的钱后,栗子出现——美好生活唾手可得。在搏斗并杀害死者的过程中,栗子丢失——梦寐以求的希望随着自己的犯罪一起破灭了。 妈妈去世前,哥哥不需要挑起生活的重担。糖炒栗子在他心中代表着幸福——无忧无虑与家庭较美满的幸福。在哥哥发现栗子的那一刻,他记起的就是过去的幸福和对过去幸福的怀念。并且偷到了钱,弟弟的学费就有了着落,生活就会慢慢步入正轨,所以他要拿栗子——不是用偷到的钱重新买一份,而是拿摆在眼前的这一份,因为他要为往后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这份栗子就是那块砖、那块瓦。最后,哥哥一直对妈妈的死亡感到愧疚,这份情感在他心里不断地积压然后发酵,最终有了出口——弟弟。他把对已死之人的愧疚转嫁到了对未亡之人的爱上,所以爱吃栗子的妈妈的脸终于变成了弟弟的脸。 “不再逃避,直面人生,就算是被别人歧视也会有路可走——你们夫妇是这样想的吧,像是年轻人的想法,可那还是把事情看简单了。大概你们想把自己的一切毫无隐瞒地暴露出来,然后请周围的人接受你们。假设,在那样的情况下,顺利地建立了与别人的交往,心理上负担更大的是谁呢?是你们,还是周围的人呢?” 心理上负担更大的是谁呢?是周围的人。不管拥有杀人犯哥哥的事情是主动知晓还是被动知晓,他们都要考虑知晓后如何做——若远离,就要忍受良心的谴责;若如初,就要违背躲避的本能。使他们陷入这样两难局面的人,正是弟弟。所以社长为什么说「堂堂正正这条路最简单」,因为弟弟把选择权交给了周围的人,而他们会分散精力和时间来承受反向歧视的煎熬。现在弟弟自己做出了选择——为了保护家人而与哥哥断绝关系。他会遭受世人的非难,他会蒙受抛弃哥哥的阴影,这些只能他自己担负。内心的责罚远比肉体的责罚来的更猛烈、更残酷、更凶狠。

  • 从一到无穷大
    Sword
    推荐

    #109 不同于东野圭吾以前的推理小说,这部书是一本沉重的人性之作。哥哥为了能让弟弟上大学,不得不从事繁重的工作,一时冲动之下入室盗窃又失手杀人,进监狱之后弟弟从此过上了处处受歧视的生活,“我是杀人者的弟弟,但周围给我的感觉仿佛是我杀了人”,没有歧视和偏见的世界只是想象出来的产物,或多或少都会遭受到歧视或者反向歧视,问题是在遇到后怎么继续生活下去,如果没法改变,不如坦然面对。从另一方面来说,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父母、亲情、家庭一系列的社会关系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温暖,还有责任,做事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会不会对我们周围的社会关系产生影响,冷静地去考虑问题。

  • 从一到无穷大
    Muse💋洪淼淼
    推荐

    ❤️和一般东野圭吾的推理不同,这个从始至终都没有抛出什么悬而未决的奇案,比较偏平铺直叙,但是会带来一个灵魂拷问——如果你有一个杀人犯亲人,你会怎么办? 🧡在我看来,一切悲剧都起源于弟弟不接受哥哥犯罪这件事。全世界都可以诋毁哥哥是杀人犯,但弟弟不可以,因为哥哥是为了你而去偷学费啊! 💛人人都会标签化,看到杀人犯就会退避三舍,人之常情我理解。(但如果发生在我身边,就算说谁是杀人犯的弟弟,感觉并不会像书里这样极端)。 💚另一方面,不论是看《甄嬛传》华妃,还是看《对手》李唐(郭京飞饰),你会发现,反派,也有心理历程,除非你相信“性本恶”,否则就算反派也有人性光芒。假如弟弟打心眼里感激哥哥,逢人便哭诉“哥哥是个好人,都是为了给我筹学费而失手错杀老妇人啊,哭”,我不信大家还会那样苛责他们兄弟俩。毕竟哥哥犯罪的性质,和生父小三一起推孩子下楼不是一个等级。 所以在我看来,归根结底,是弟弟没担当,从始至终没有接受哥哥,才如此苦逼。

  • 从一到无穷大
    过儿@
    推荐

    适合与《消失的第十三级台阶》搭配阅读,多角度的思辨能帮助书中这一问题有更深层的认识。

  • 从一到无穷大
    落落🐳
    推荐

    这本书是东野圭吾先生里唯一不是推理的一本书吧,它和另一部作品《红手指》一样是亲情的产物,在这个故事中,我至始至终最喜欢哥哥这个角色,命案的发生是因为哥哥要给弟弟攒上大学的钱,走投无路之下选择了偷盗,而误杀的原因仅仅是因为看到了弟弟爱吃的糖炒板栗,想要带给弟弟尝一尝。 而弟弟自始至终认为有个杀人犯的哥哥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影响,甚至断绝了关系,我的主观印象里觉得弟弟有点自私,哥哥的希望哥哥监狱中的唯一光亮都是弟弟给的。 哥哥给受害者十几年如一日地进行写信、忏悔,每时每刻的挂念弟弟,是因为心中有希望吧。 你的存在对于我来说真的很重要,你的存在是第二个我,所以要好好生活下去,即使在看不见你的地方,我也会为你祈祷!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